地理第十五单元 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yl****t 文档编号:97429442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第十五单元 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地理第十五单元 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第十五单元 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新人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第十五单元 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新人教版.ppt(3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地理课标版第二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考点一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过程考点一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过程一、对外开放的前沿一、对外开放的前沿1.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2.有利的地理条件(1)良好的区位(2)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温馨提示温馨提示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促进工业化。1.珠江三角洲地区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和条件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具体如

2、下图所示: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推进过程中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时间19791990年1990年以后优势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政策优势、侨乡工业实力大大增强劣势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政策优势已不明显,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背景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为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寻找新的出路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主导产业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国的地位一些生产生活消费品的工厂迅速成长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广东省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稳居各省级行政区之首知识拓展知识拓展我国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几种典型模式命

3、题视角一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命题视角一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下题。1.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答案答案D本题以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为背景,考查了城市化的相关知识。从图例入手,对比安徽省不同时期三大产业的就业比重,判断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降低,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增加,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促进了城市化水平

4、的提高,D项正确。2.2013年1月17日,国务院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根据以下材料,完成下题。材料下图为舟山市2007年和2010年三次产业就业构成图。说出20072010年舟山市第二、三产业就业构成的变化特点,并说明其对推动城市化作用的差异。答案答案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增加较少,对城市化发展推动作用较小;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较多,对城市化发展推动作用较大。解析解析20072010年舟山市第二、三产业就业构成的变化,直接对比图中各产业比例即可;对城市化推动作用的差异从第二、三产业增加人数入手

5、进行分析。命题视角二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命题视角二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3.下图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1)自1990年至2010年,两省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有何不同?(4分)(2)指出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8分)答案答案(1)江苏省城市化速度比贵州省的快;江苏省城市化水平比贵州省的高。(2)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地处东部沿海,地理位置优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受上海市的辐射带动;工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水平高。解析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注意仔细看图,从城市化速度、城市化水平两方面回答。(2)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区位因素,以

6、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从江苏省的地理位置、地形、交通、经济基础、受上海的影响等方面回答。1.问题产生的原因(1)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的限制,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2)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考点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考点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问题与对策问题对策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推动产业升级城市建设相对落后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加强规划与管理温馨提示温馨提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非是不可避免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产业升级困难、

7、城市建设落后和生态环境等问题,如果在发展之初或发展过程中统筹规划,及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就会大大减少问题的产生。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2.经济发达地区的环境治理措施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带来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1)做好区域规划和调整,合理布局城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发展模式。(2)搞好城镇规划,防止城市过度膨胀,使人口、生产规模与当地环境承载力相适应。(3)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4)优化产业结构,尤其要淘汰耗能大、成本高、污染重的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生态工业园区。

8、命题视角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命题视角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地处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市,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城市用地日益紧张,滨海地带的开发成为热点。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材料一长江口及上海市区域示意图(图)。图材料二19872006年上海市F围垦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图)。图(1)上海市精品钢铁、化学和船舶工业基地(区)布局的总体特征是;影响微电子产业基地布局的最重要因素是。(2)S处临近中国最大的集装箱港洋山港,有铁路抵达和高速公路经过。目前上海市正在S处建设临港新城,简要分析该新城发展的有利条件。(3)上海市在F围垦区内规

9、划建设工业开发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在引进工业企业与开发区建设中应防止出现哪些问题?答案答案(1)临江濒海、位于郊区技术与高素质人才(2)滨海地带,用地充足、环境条件好;靠近装备产业基地、临近洋山港,有产业支撑与居住需求;交通条件好,对外联系方便。(3)严格工业企业准入,防止传统工业企业的过度引进;合理布局工业企业,防止土地资源浪费;严格控制工业“三废”排放,防止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做好海岸带防护,防止台风等自然灾害对工业生产的影响与破坏。解析解析(1)本题考查工业区位。读图归纳工业基地(区)布局的总体特征是临江濒海、位于郊区。微电子工业属高科技产业,其布局的最重要因素是人才与技术。(2)

10、本题考查城市区位因素分析,可从自然方面(位置、环境等)、社会经济方面(交通、土地成本、依托产业),结合材料及上海实际说明其优势。(3)根据材料二,从引进工业与开发区建设导致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有针对性地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大致可分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问题几个大方面,然后提出防止问题出现的相应措施。考点三考点三(拓展考点拓展考点)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工业化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城市化以江苏省为例以江苏省为例1.江苏省工业化、城市化的优势条件项目优势条件地理位置长江、淮河下游,黄海之滨,开放前沿自然条件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地形平原广阔水文河湖众多人力资源劳动力充足,素质较高交通条件

11、有公路、铁路、水运(河运、海运)和航空等运输方式,交通便捷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好,历史上经济发达城市化基础19世纪初,超过50万人口的城市全世界仅有10个,江苏省就有苏州、扬州、江宁(今南京)3个2.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1)工业化:目前总体上处于中级阶段,其进程呈现明显加快的特征。(2)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城市化水平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3.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措施存在的问题主要措施对城市化的内涵认识不够全面。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产生了环境问题。城市化发展不尽合理:城市化质量有待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思路有待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调整行政区划,加大城市的聚

12、集力和辐射力。“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城市圈”。以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进城农民的利益得到体制和政策保证,农村城市化有了稳固的基础。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盘活城市存量土地,将土地推向市场以得到增值命题视角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命题视角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1.(2014江苏单科,28,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1年我国明确提出:“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材料二图甲为长三角城市分布图,图乙为长三角地区苏州、嘉兴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图。下表为我国长三角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人

13、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对比。图甲图乙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大西洋沿岸城市群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1.01.5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820城市化水平(%)6890GDP占全国比重(%)1820(1)分析两大城市群的共同特征。(3分)(2)在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方面,首位城市应重点发展下列哪三个产业?、。(填写序号)(3分)国际金融机械制造服装制造石油化工文化创意进出口贸易(3)苏州和嘉兴与首位城市距离相近,自然条件与农业基础相似,分析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形成原因。(5分)(4)为把长三角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需采取的措施是。(3分)答案答案(1)人口密度大;城市化水

14、平高;城市数量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等级体系完整。(2)(3)苏州发展速度快于嘉兴;苏州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嘉兴。产业发展政策;产业基础;与周边城市联系;交通条件(通达性)。(4)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少行政壁垒;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解析解析(1)本题考查城市化及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根据图甲可判断城市等级体系和城市化数量特征,表中反映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等信息。(2)本题考查不同等级城市的功能。首位城市上海经济发达,科研力量强,基础设施完善,资金和技术力量雄厚,交通便利,适合发展国际金融、文化创意、进出口贸易等产业。(3)本题考查经济发展及其原因。根据图乙可知,苏州和嘉兴经济发展的差异主要包括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差异,其原因包括城市内部的产业基础和政策,还有城市之间的联系和协作。(4)本题考查城市群。建设城市群的核心是达到整体的最优,需要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加强内部的分工和协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和减少行政壁垒;和大西洋沿岸城市群相比,可知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化水平、参与全球经济活动的程度有待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