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4.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湘教版.ppt

上传人:yl****t 文档编号:97428212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3.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4.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湘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地理4.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湘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4.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湘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4.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湘教版.ppt(3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的的 整体性整体性与差异性与差异性第第1 1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4-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考点一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1.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1)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2)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两大全球性生物灭绝时期。-5-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2.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1)表现:产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造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显著变化,如温室效应增强。(2)要求:人类必须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防止过度的开发活动诱发和加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3.自

2、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土壤形成为例土壤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从多种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可以看出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6-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1)成土母质与土壤。岩石风化成土母质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来源(2)气候与土壤。寒冷气候微生物分解慢有机质积累多。从干燥的荒漠到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风化壳逐渐加厚。-7-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3)生物、人类活动与土壤。(4)地形与土壤。山区,导致土壤发生垂直分化。陡峭山坡,很难发育深厚土壤;平坦地区,发育深厚土壤。阳坡:温度状况比阴坡好,但蒸发大,水分比阴坡差。迎风坡:水分比背

3、风坡好。-8-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基础反馈基础反馈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在微生物分解作用下可形成无机质。读我国某地土壤腐殖质层级土壤剖面图(局部),完成第12题。-9-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1.该地区土壤表层黑色腐殖质层厚度小,最主要的原因是()A.植被稀疏B.气温较高C.降水量大D.地下水丰富2.该图体现的物质循环有()水循环生物圈循环地质循环大气三圈环流A.B.C.D.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腐殖质是植物枯枝落叶在微生物分解过程中形成的,微生物的活跃程度受气温影响大,在适当的高温环境下,微生物分解作用强大,腐殖质层就薄。第2题,雨水和地下水构成水循环;腐殖质的形成需生物

4、循环参与;地质循环指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四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图中没有显示大气的三圈环流。答案解析关闭1.B2.A-10-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1.自然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11-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2.地理要素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构成地理环境的岩石、土壤、大气、水和生物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不断地进行能量交换与物质运动,推动地理环境的整体发展变化。如下表所示。-12-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13-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14-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真题通关真题通关(2016全国卷,1011)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

5、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图所示。据此完成第12题。-15-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1.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2.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A.日照更长B.气温更高C.植被更密D.海拔更低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考查岩石圈(山地)、大气圈(气温)、水圈(冰川)之间的相互关系。解读图文信息可知,经历的冰期次数越多,山峰的抬升时间越早,故选B项。第2题,山地是否存在现代冰川,与山顶的气温有直接关系,山

6、顶气温较高,降雪融化难以形成冰川,故选B项。答案解析关闭1.B2.B-16-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3.(2013上海卷,48)西欧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地理景观多姿多彩。读图,完成下题。据图综合分析自然地理要素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及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17-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思维流程(1)自然地理要素对西欧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分析如下。由区域图获取信息:西欧大部分位于40N60N的大陆西岸,属于北温带,海岸线曲折,多岛屿、半岛、海湾和内海,主要山脉呈东西走向。调动储存知识:西欧大部分地区为平原,沿岸有势力强劲的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在此基础上,调动气候成因的知识原理,按太阳辐射

7、(地处中纬度,北温带)、大气环流(常年受盛行西风的控制)、下垫面(海陆位置大陆西岸,海陆轮廓海岸线曲折,洋流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加湿,地形东西走向的山脉,西低东高的地势有利于西风深入)的顺序逐条分析。以上因素的综合作用使西欧形成了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降水较多且分配均匀,冬季温暖夏季凉爽,年较差小。-18-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2)自然地理要素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如下。区域图中较低纬度分布有小麦带,较高纬度分布有乳畜带。景观图中有牧场奶牛,河流上行驶的轮船。因此可确定答题方向是气候对农业生产和内河运输等人文环境的影响。农业生产受气候(光、热、水)、地形等因素影响;通航条件受地

8、形、水系水文条件影响,而水系水文条件又受地形和气候影响。-19-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答案:纬度和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共同塑造了西欧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西欧大致位于40N60N,西临大西洋,终年受西风带控制,西风使西欧大陆冬暖夏凉,全年降水较为均匀;地势西低东高,平原广阔,山脉大致呈东西方向延伸,易于暖湿空气深入内陆;北大西洋暖流沿欧洲海岸北上,对气候又起增温增湿作用。这些因素导致形成了西欧终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对河流航运的影响:受气候和地形的影响,西欧河网密布,河流流量稳定,水位变化小,航运价值大。对农业的影响:温和湿润的气候使得这里牧草旺盛,多汁,乳畜产量高且稳定,种植业

9、以小麦为主,地形平坦有利于机械化耕作,粮食产量稳定。-20-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对地域文化的影响:西欧温和湿润的气候,平坦的地形造就种植业和乳畜业,是形成当地以面包和乳畜产品为主的饮食文化的物质基础。对人口、城市和工业的影响:由于气候湿润、地势平坦,适合人类居住,因此人口分布密度大,城市众多,工业区稠密。(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任答三点即可)-21-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常考图形之13地理景观图地理景观图是反映地理事物或现象空间分布、形态特征的实物景观图像,多为地理景物素描图或照片。通过景观图可以显示制图区域各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便于人们对制图区域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如下图

10、为我国四幅山水画景观图,反映了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及植被等自然特征。-22-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23-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判读方法1.定特征:确定景观图表示何种地理要素或说明什么地理现象,找出标志性景观,分析景观反映的地理特征,由此对景观图所处区域进行空间定位。如上图所示地形崎岖,相对高度很大,属于山区;为山清、水秀、石美、洞异的桂林山水,属于喀斯特地貌;为沟谷发育的黄土高原;为地势起伏和缓的江南丘陵。2.找联系:分析景观图中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阐释景观成因;根据现有景观推知过去或预测未来,注重地理过程性分析。如图所示桂林山水是在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深厚的石灰岩地区

11、经流水侵蚀、溶蚀形成的。-24-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3.地与人:以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为主线,探究某自然景观条件下人类活动的合理性(开发利用方式),或推测某人文景观形成与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背景。如图所示黄土高原因流水侵蚀强烈,沟谷发育,水土流失严重,因此要以水土保持为核心,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农林牧综合发展,实现区域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25-知识梳理能力突破考点二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2)每一个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3)某

12、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2.结果:保证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协调。-26-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基础反馈基础反馈读图,完成第12题。1.我国主要入海河流年总输沙量变化可能是由于()A.水土流失现象加剧B.河流沿岸大规模挖沙C.修建水库数量增多D.近十年降水持续偏多2.据图推断,近年我国()A.滨海盐碱化趋势减弱B.台风破坏程度明显降低C.沿岸湿地的面积缩小D.河口附近海岸侵蚀后退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图示信息显示,河流年总输沙量呈下降趋势。水土流失加剧,年总输沙量会增加;大江大河年总输沙量的减少受人为挖沙活动的影响不大;由于上游修建水库,泥沙大量沉积在库区,年总输沙量减少;降水偏

13、多,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携带的泥沙量也会增加。第2题,图示信息显示,海平面呈上升趋势。海平面上升,滨海盐碱化加重,沿岸湿地面积扩大,海浪侵蚀加剧。台风破坏程度与海平面变化以及入海泥沙量没有必然的关系。答案解析关闭1.C2.D-27-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的案例分析-28-知识梳理能力突破-29-知识梳理能力突破真题通关真题通关(2014全国卷,89)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第12题。-30-知识梳理能力突破1.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A.地处赤道附近B.远离大陆C.构造运动强烈D.地形复杂2.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

14、和喜暖的鼠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A.气温日较差大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D.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考查地理环境与物种的关系。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说明科隆群岛地理环境独特,且与其他地区联系较少。在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远离大陆”能说明科隆群岛的地理环境独特,且“远离大陆”阻碍了动物的迁徙与交流,故B项正确。第2题,主要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纬度位置看,科隆群岛地处赤道附近,属于热带,是喜暖的鼠蜥的家园;从洋流分布看,科隆群岛位于南美洲西海岸,受秘鲁寒流影响,气温较低,因而也是耐寒的企鹅的家园。故C项正确。答案解析关闭1.B2.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