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上传人:yl****t 文档编号:97406435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9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政治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6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考点考纲内容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高考考纲中华文化民族特性求同存异其他民族文化自身文化其他民族文化重要标志重要见证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区域考点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1.源远流长。(1)表现:那些曾经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有的消亡,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而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延续至今,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对比项汉字史书典籍作用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数千年来,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

2、大的作用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意义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特点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2)见证。提示: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从古至今,中华文化的发展是一帆风顺,始终辉煌的。中华文化经历了古代的辉煌、近代的衰微和新时代的再创过程。对比项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作用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成果,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

3、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特点辉煌而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2.博大精深。(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对比项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地位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续表)(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成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

4、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关系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意义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3)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中华各民族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提示: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理解二者的关系可以联系世界文化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以及哲学中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考点过关】1.在世界上最初几个文明的

5、发祥地中,除两河流域文明湮灭外,印度文明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先后因亚历山大大帝占领而希腊化、因恺撒占领而罗马化、因阿拉伯人迁入而伊斯兰化,希腊、罗马文化则因日耳曼人入侵而中断并沉睡千年。世界人类文明,除了中华文明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外,其他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这说明()A.中国是悠久的文明古国B.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C.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D.中华文明是世界最早的文明解析B根据题目的表述,在世界上最初几个文明的发祥地中,除了中华文明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外,其他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这

6、说明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故 B 入选。A 表述与题意不符。C 与题意无关。D 表述错误。故选 B。2.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然而关于汉字书写的简繁之争从未终止:有人坚持应该简化,有人认为应当回归繁体,有人主张用简识繁。下列说法正确且对应关系恰当的是()承认简体适应汉字使用中的实际需要包容繁体彰显出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用简识繁尊重多样性采用西文消除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障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碍A.B.C.D.解析A 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错误,题目中表述的是应该用简体字还是繁体字而不是采用西文。题目中,关于汉字书写的简繁之争从未终止:有人坚持应该简化,有人认为应当回归繁体,有

7、人主张用简识繁,对此,我们应该承认简体,适应汉字使用中的实际需要;同时应该包容繁体,彰显出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入选。故选 A。3.(贵州省大方县第一中学 2018 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澳大利亚格兰坪教育局的考察团来到天津市北辰区普育学校进行考察,并专门参观了该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开展情况,从中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下列能说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是()我国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独树一帜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都是用汉字记录的我国的科学技术一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直处于世界的先进行列富色彩A.B.C.D.解析D 博大精深侧重于从横向、从静态上即从中华文化的内涵上说明中华文

8、化的特征,表明中华文化内涵丰富、范围广阔。故说明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入选。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表述错误,不是一直都处于世界先进行列。故选 D。对比项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内涵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这也适应了文化发展多样性的客观要求能在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即能做到博采众长,所以中华文化能在不断创新中永续向前发展表现中国古代思想家虽各有所尊,但又提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种包容会通精神,使得中华文化具有非凡的融合力。在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这种融合力使得中华民族在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善于吸收不同地域的文化,形成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即使是对外域文化,中华文化以

9、其博大的胸怀,吸收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成果考点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对比项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意义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流,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地位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又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续表)拓展:包容性、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内在关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考点过关】4.维吾尔族传统建筑经济实惠、冬暖夏凉、造型美观。早在公元前 1 世纪,维吾尔族建筑艺术就已经很发达。新疆地处古丝绸之路的枢纽地带,维吾尔族的建筑艺术和建筑装饰技艺融合了周边国家文化

10、,渐渐地形成了形式独特、风格迥异的建筑风格。由此可见()我国多民族文化渐趋融合,逐步走向同一传统建筑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深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中华文化性,能兼收并蓄具有区域性A.B.C.D.解析D 新疆地处古丝绸之路的枢纽地带,维吾尔族的建筑艺术和建筑装饰技艺融合了周边国家文化,渐渐地形成了形式独特、风格迥异的建筑风格,表明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能兼收并蓄,也表明由于深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正确且符合题意。我国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说法错误。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

11、见证,说法错误。故选 D。5.(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 2018 届高三起点调研考试)中国地域辽阔,各地方方言迥异、有“十里不同音”之说。但借助统一的文字,“语不同音”的中国人照样可以进行交流。千百年来,“书同文”与“语不同音”一直相安无事地并存。这种现象表明()语言文化的内容与形式不是统一的中国的区域文化具有多样性区域文化包含了中华文化的共性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A.B.C.D.解析C语言文化的内容与形式可以做到统一,不选。“十里不同音”说明中国的区域文化具有多样性,正确。“语不同音”的中国人借助汉字照样可以进行交流,这说明区域文化包含了中华文化的共性,正确。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在材料中

12、没有体现,不选。故选 C。热点考向一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三年高考】1.(2017 年江苏卷)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提出了“望、闻、问、切”的诊疗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此后,中医药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的同时,也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成员中已有 103个认可使用针灸。这充分说明()A.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源远流长B.文化交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动力D.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解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奠定了中医治疗的基础,并一直发展到现在,这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此后,中医药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这说明中华文化兼收并蓄,A

13、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文化间的相互交流,B 不选。材料没有强调文化多样性,C 不选。民族精神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D 错误。故选 A。名师点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两个基本特征侧重的角度不同,源远流长是从文化发展历程上谈中华文化的特点,博大精深是从文化的内涵上体现中华文化的特点。2.(2016 年天津卷)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中华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例如为世人所称道的苏州园林,“虽为人作,宛自天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这印证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和

14、发展的精神纽带A.B.C.D.解析 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性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正确。苏州园林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这体现了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正确。传承的文化有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所以说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不正确。的说法错误,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故选 A。3.(2015 年福建卷)下图是汉字“文”的书写变化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解读出()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自然现象汉字在历史变迁中进行传承和发展文化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A.B.C.D.解析解答此题用排错法。错,文化是人类实践的产物。错,一是错

15、在“都”,二是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故选 D。4.(2015 年广东卷)岭南一年四季多湿热,气温较高,人们用凉水冲淋以消暑爽身,粤语一般称之为“冲凉”,冲凉房在民宅中不可或缺;北方天气多寒冷干燥,人们喜用热水浸泡以去垢爽身,北方话多称之为“洗澡”,盆浴、池浴盛行,澡堂子随处可见。这说明()A.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特性B.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和冲突C.方言折射出地域文化的差异D.洗浴文化随时间的发展而发展解析A 观点错误,经济、政治决定文化,自然环境对文化产生重要影响,但并不决定文化,排除。B 观点错误,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但并不存在冲突,排除。C 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同一事物方言的

16、不同,折射出地域文化的差异,故入选。D 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事例强调南北文化的差异,并没有涉及洗浴文化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展,排除。故选 C。对比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区别角度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纵向)的角度说的从中华文化的内涵丰富、厚重(横向)的角度来说的侧重点侧重从动态上,即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表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侧重从静态上,即中华文化的内涵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我国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见证联系两者都是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区别的特征【难点突破】1.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关系。中华文化与区域文化从外部看:中华文化与区域文

17、化是一体。从内部看: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由不同的地域文化构成,呈现文化的“多元”化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从世界角度看:中华文化是世界民族文化的一种。从内部看:中华文化由各民族文化构成。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民族文化的个性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并不完全重合,区域文化包括民族文化。民族性是区域文化研究中经常要面对的现实问题2.中华文化、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的关系。【考题预测】1.2017 年 8 月 28 日,中央电视台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在北京召开项目启动仪式。国家宝藏的追求就是通过电视呈现的手段让“国宝”“文物”活起来,不仅展示一件件陈列品,而且能够让观众感受到

18、文化的传承,能够感知文物背后的人文精神,与自己的血脉相连,从而树立起真正的民族文化自信。国家宝藏能够体现()一定的文化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科技是培育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A.B.C.D.解析A 通过国家珍藏的文物,展现中华文化,体现了文物是文化的载体,一定的文化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A 正确。排除,因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与材料无关。故选 A。2.离合藏头诗或称借字联边,最常见的为白居易的游紫霄官:水洗尘埃道未尝,甘于名利两相忘。心怀六洞丹霞客,口诵三清紫府章。十里采莲歌达旦,一轮明月桂飘香

19、。日高公子还相觅,见得山中好酒浆。该诗取句尾末字的字体一部分来作为下句诗文的字首,而整诗的最后一个字的字体部分,亦作为该诗之字首。品味藏头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古诗词意境高远,难以理解中华文化韵味无穷,一枝独秀汉字文化内涵丰富、风格独特中华文化独树一帜、博大精深A.B.C.D.解析B品味藏头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汉字文化内涵丰富、风格独特,中华文化独树一帜、博大精深,符合题意。中“难以理解”说法欠妥,不选。中“一枝独秀”说法太过绝对,不选。故选 B。热点考向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三年高考】5.(2015 年江苏卷)旗袍,源自满族旗人的长袍,后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并结

20、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被视为 20 世纪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设计典范。材料表明()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A.B.C.D.解析解答此题用直选法、排错法。材料中“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直接表明。“结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尤其是“形式”表明的是中的共性。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才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说法错误,不同的文化在借鉴吸收中不能逐渐趋同。故选 A。【考题预测】3.2017 年 9 月 4 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文艺晚会以大海为主线,围绕“扬帆未来”为主题,通过钢琴与提琴对话,在大海啊,

21、故乡的乐曲中,背景呈现了中国大雁塔、埃及金字塔、巴西面包山等。由材料可以看出()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A.B.C.D.解析A 由材料可以看出,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中华文化能够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具有极大的包容性。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与题意不符。材料显示的是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没有体现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与题意不符。故选 A。4.木卡姆艺术是新疆维吾尔族人民创造的,是集说、唱、乐、舞为一体的音乐经典套曲,已有 600 多年的历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十

22、二木卡姆,它融合了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古典音乐精华,有着“东方音乐明珠”之称。这一艺术之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是因为它()薪火相传、博大精深尊重差异、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海纳百川沿袭传统、洋为中用A.B.C.D.解析B木卡姆艺术融合了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古典音乐精华,说明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符合题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是本题的原因,排除。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选 B。易错知识 1对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与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分辨不清知识点拨 1

23、: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矫正训练 1:刻于明朝初年、悬于黄山市西递慈善堂的“孝”字。该字上半部分左右两侧分别呈现猴头和慈妇的头像,表达了不孝便由人变猴的意蕴。在我国,孝文化由来已久,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可见()A.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B.孝是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C.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D.汉字文化内涵丰富,独具特色解析C“孝”字作为汉字见证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故C 正确。A、D 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 观点错误。故选 C。易错知识 2混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两个基本特征知识点拨 2:源远流长是从时间上来讲的,要从纵

24、向上来理解,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博大精深是从内涵丰富的角度来讲的,要从横向上来理解,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内容丰富。矫正训练 2: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一直繁荣发展、绵延不断,甚至连佛教礼仪、服装等细枝末节的元素都保留得非常完整。这说明()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B.中华文化独树一帜D.中华文化异彩纷呈解析A 题干材料强调了中国的佛教文化一直繁荣发展,绵延不断,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A 当选。B、C、D与题意不符。故选 A。易错知识 3错误理解中华文化与中华各地域文化、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知识点拨 3:中华文化是由中华各地域文化和中华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的,但不能认

25、为中华文化是各地域文化或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各地域文化或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中华文化。矫正训练 3:当前,在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过程中,广东省重点打造“岭南文化、活力商都、黄金海岸、美食天堂”四大品牌。这表明()A.地域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B.地域文化都是在本地域独立形成的C.地域文化之间没有共性D.中华文化在性质上是全国地域文化的总和解析A 广东省的四大文化品牌体现了文化的地域性,A符合题意。任何文化都具有文化的共性,不可能脱离其他文化独立形成,中华文化也并不是全国地域文化的总和,B、C、D说法错误。故选 A。易错知识 4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就是在交流中全盘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

26、知识点拨 4:对于其他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敞开其博大的胸怀,发扬其“包容性”的特点,扬弃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同时坚持文化发展的独立性。矫正训练 4: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下列对“包容性”理解正确的是(包容性能使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包容性能使中华文化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实现中外文化的趋同包容性是包容一切文化A.B.C.D.解析B中“实现中外文化的趋同”的说法错误;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错误,包容性是指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不是包容一切。故选 B。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新

27、闻点击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中央电视台共同主办的汉语桥2017 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在 2017 年 10 月15 日落下帷幕。大会淋漓展示汉语言之美、中华文化之精深,绵长余韵,令人回味。这次共有108 位来自世界各地的闯关选手,寓意 108位“好汉”,几乎每人都有感人的中国情缘故事,竞逐比拼的现场,成为承载中国情缘、共述中国故事的舞台,感人情韵驻留人心。这次大会的赛制力求创新,将诗词歌赋、文章礼仪等中华文化精髓糅入赛制:以汉字会词语会群英会等为主题的团体赛,以成语会艺术会文学会国学会等为主题的个人赛各具特色,全面考察选手的中国文化及汉语知识储备。汉语大会向世界传达中国文化信息,展示了改革开

28、放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国在精神文化上的不断融合。知识链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独特的汉语文化承载和促进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本次大会力求创新,将诗词歌赋、文章礼仪等中华文化精髓糅入赛制,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中华文化要走向世界,世界要了解认知中华文化,这是交流互鉴的前提。汉语大会向世界传达中国文化信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高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发散思维举办2017 年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的意义是什么?提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的迫切需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是营造良好

29、外部环境、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战略选择。文化走出去对增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消除偏见和误解十分重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是促进各国文化交流互鉴、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坚定不移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积极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与交流,进一步丰富人类文明色彩,让世界各国人民享受更富有内涵的精神生活。命题猜想1.汉语桥2017 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在 CCTV4 中文国际频道落幕,60 多个国家,36 支队伍,108 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汉语爱好者,在高强度赛制下比拼汉语知识和对中华文化的深度了解,选手水平之高创下历年之最。这表明()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

30、的强大功能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中华汉语成为国际语言文化的鲜明民族性A.B.C.D.解析B 通过 CCTV-4 中文国际频道播放2017 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体现了大众传媒的重要性,传播中华文化,符合题意。比拼对中华文化深刻了解,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符合题意。错误;不符合题意,没有体现中华文化的民族性。故选 B。2.这次共有 108 位来自世界各地的闯关选手,寓意 108 位“好汉”,几乎每人都有感人的中国情缘故事,竞逐比拼的现场,成为承载中国情缘、共述中国故事的舞台,感人情韵驻留人心。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文化热”在世界各地不断升温,新一轮“汉语热”在全球掀

31、起,很多外国人士都把具有良好的汉语水平作为今后生存竞争的优势。这表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与日俱增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A.B.C.D.解析A“很多外国人士都把具有良好的汉语水平作为今后生存竞争的优势”说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正确。“汉语热”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说明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与日俱增,正确。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的说法错误,夸大了中华文化的地位,排除。故选 A。3.许多专家认为,外国人汉语大会热播透露出的诸多信息值得关注,首先是“汉语热”在全球范围的热度不断升温,速度出人意料;

32、二是更多外国人学汉语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会话交流的实用阶段,而是产生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浓烈兴趣,并且正逐步向更深层次的领域了解和探求;三是电视艺术与知识竞技不是水火不容的对立,而是可以巧妙嫁接和深度融合,从而获得艺术与教育的双赢;再有可喜可贺的是,外国人汉语大会以其建立文化自信,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为主旨,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基因”和浸满中华文化精神的正能量。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汉语热”在世界兴起的原因。解析问题指向是分析“汉语热”在世界兴起的原因,属于原因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经济、政治决定文化、中华文化的特点、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等角度来分析说明。答案经济、政治决定文化,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与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合作交流的增加助推了“汉语热”兴起。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强大的包容性,汉语对其他民族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中华文化能够引起其他国家民众的共鸣和认同让“汉语热”兴起成为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