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_T 846-2014 中小跨径混凝土梁桥抗震设计指南.docx

上传人:馒头 文档编号:97380538 上传时间:2024-06-01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25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4_T 846-2014 中小跨径混凝土梁桥抗震设计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DB14_T 846-2014 中小跨径混凝土梁桥抗震设计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14_T 846-2014 中小跨径混凝土梁桥抗震设计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4_T 846-2014 中小跨径混凝土梁桥抗震设计指南.docx(3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ICS 93.040 P 28DB 14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DB 14/T 8462014中小跨径混凝土梁桥抗震设计指南2014 - 03 - 15 发布 2014 - 04 - 15 实施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 布DB 14/T 8462014目 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一般规定 15 概念设计 26 桥梁抗震计算 47 减隔震设计 68 防落梁系统设计 89 构造措施 11附录 A(资料性附录) 典型桥梁的定义12附录 B(规范性附录) 我省主要城镇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地震特征周期 13附录 C(资料性附录) 典型桥梁防落梁

2、系统设计结果 15附录 D(资料性附录) 防落梁系统设计相关公式 17IDB 14/T 8462014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西交科公路勘察设计院、黄土地区公路建设与养护技 术交通行业重点试验室。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兵兵、韩之江、刘志华、赵雷、何国花、毛敏、谢立安、卢鹏、陈栋栋、汪 永强、刘媛媛、傅莉、郭文龙、申雁鹏、吕立宁、寇伟、赵芳、赵学峰、赵文溥。IIDB 14/T 8462014中小跨径混凝土梁桥抗震设计指南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小跨径混凝土梁桥抗震设计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

3、、概念设计、桥梁抗震计算、 减隔震设计、防落梁系统设计和构造措施。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境内单孔跨径为20 m40 m的混凝土箱型梁、T型梁梁桥的抗震设计。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也适用于本文件。GB 18306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CJJ 166 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 JTJ 004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T B02-01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3 术语和定义3.1防落梁系统用于限制梁

4、体纵、横向位移的构造,包含梁搁置长度、限位装置、连梁装置、横向挡块,其作用是 防止在地震作用下梁体发生相对于墩台的过大位移而出现掉落。3.2限位装置放置在主梁与桥墩或桥台之间,用于限制主梁与墩台之间顺桥向相对位移的装置。 3.3连梁装置放置在主梁与主梁之间,用于限制主梁与主梁之间顺桥向相对位移的装置。4 一般规定4.1 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及 6 度以上地区的公路桥梁应做抗震设计。4.2 桥梁的抗震设计应本着以减轻公路桥梁的地震破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经济损失为原 则。4.3 本标准所针对桥梁的抗震设防目标为:在 E1 地震作用下一般不受损伤或不需要修复可继续使用, 在 E2 地震作

5、用下应保证不致倒塌或产生严重结构损伤,经临时加固后可供维持应急交通使用。1DB 14/T 84620144.4 中小跨径混凝土梁桥的抗震设计主要包括概念设计、抗震计算和构造设计,其中典型桥梁可以查 询第 6.3 条进行抗震设计。典型桥梁的定义见附录 A。4.5 我省主要城镇(县级及县级以上城镇)中心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和地震 特征周期见附录 B。5 概念设计5.1 概念设计原则5.1.1 选择桥位时,应尽量避开地震危险地段,充分利用抗震有利地段;对不利地段,宜对地基采取 适当抗震加固措施。地段分类见表 1。表 1 地段分类地段类别地质、地形、地貌有利地段稳定基岩,坚硬土,开

6、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等一般地段不属于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不利地段软弱土、液化土,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陡坡,陡坎,河岸和边坡的边缘,平面分布上成 因、岩性、状态明显不均匀的土层,高含水量的可塑黄土,地表存在结构性裂缝等危险地段地震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部位,及发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位错的部位5.1.2 避免或减轻在地震作用下因地基变形或地基失效造成的破坏。宜避开地震时可能发生地基失效 的松软场地,并应考虑结构与地基的振动特性,力求避免共振影响,重视基础的抗震设计。5.1.3 本着减轻震害和便于修复的原则,合理确定设计方案。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a) 具有明

7、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b) 具有多道抗震防线;c) 具有合理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d) 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5.1.4 加强桥梁结构的整体性。对桥梁上下部结构之间的连接部位、墩柱与盖梁以及墩柱与基础之间 的连接部位等都应加强抗震设计。5.1.5 桥台不宜作为抵抗桥梁整体地震作用的构件。5.1.6 在设计中应对防落梁系统、限位装置及连梁装置提出相应的施工和维护要求。5.2 结构体系布置5.2.1 几何线形上宜选择直桥,弯桥或斜桥会使地震反应复杂化,对整体结构的抗震不利。5.2.2 结构布局上宜布置成连续结构,简支结构在地震时容易落梁。5.2.3 对于上部结

8、构连续的桥梁,宜降低各墩的刚度差,避免地震力的分配不均匀。a) 对于连续梁桥,一联内桥墩的刚度比宜满足下列要求:2DB 14/T 8462014桥面等宽 桥面变宽任意两桥墩刚度比: 0.5 2.0 0.5kie mj kj(e)mi 2.0相邻两桥墩刚度比: 0.75 1.33 0.75kie mj kj(e)mi 1.33式中:kie 第 i 桥墩(柱)的组合刚度;kj(e) 第j桥墩(柱)的组合刚度;mi 第 i 桥墩(柱)顶等效梁体质量; mj 第j桥墩(柱)顶等效梁体质量。b) 对于梁式桥(多联桥)相邻联的基本周期比宜满足式(1)的要求:0.7 1.43 .(1)j式中:Ti 第 i

9、联的基本周期; Tj 第j联的基本周期。c) 对梁式桥,一联内各桥墩刚度相差较大或相邻联基本周期相差较大的情况,宜采用合适的方法 调整各墩刚度比或相邻联周期比:1) 顺桥向,宜在各墩顶设置具有合理剪切刚度的橡胶支座,调整各墩的等效刚度;2) 改变墩柱尺寸。d) 在多个桥墩上布置弹性支座,使桥墩的刚度在各个方向相近。5.2.4 采用板式橡胶支座的桥梁结构,如在地震作用下,支座抗滑性如不能满足 JTG/T B02-01-2008 相关规定,应采用限位装置或按本标准第 7 章要求进行桥梁减隔震设计。桥梁的塑性变形、耗能部位的 确定有以下两种方式:a) 一般桥梁的塑性变形、耗能部位见 JTG/T B0

10、2-01-2008 第 6.2.2 条。b) 采用减隔震装置的桥梁,其塑性变形、耗能部位主要位于连接构件(支座、耗能装置)处,见 图 1。首次出现塑性的 区域首次出现塑性的区域 图 1 减隔震支座桥梁的塑性区域分布情况(纵桥向)3DB 14/T 84620146 桥梁抗震计算6.1 地震作用计算6.1.1 一般情况下,中小跨径桥梁可采用设计加速度反应谱表征地震作用。只考虑水平向地震作用, 分别为顺桥向和横桥向的地震作用。桥梁地震作用计算及抗震验算见 JTG/T B02-01-2008 相关内容。6.1.2 在 E2 地震作用下,水平地震力与永久作用效应以及均匀温度作用效应组合后得到的支座水平

11、位移及水平力应分别按式(2)及式(3)计算。X0 = XD + XH + 0.5XT (2)Ehzb = Ehze + Ehzd + 0.5Ehzt (3)式中:X0 水平地震力与永久作用效应以及温度作用效应组合后得到的支座水平位移(m); Ehzb 水平地震力与永久作用效应以及温度作用效应组合后得到的支座水平力(kN);XD 水平地震设计力产生的支座水平位移(m),将支座作为能力保护构件,通过桥墩塑性铰区域 截面超强弯矩来计算;Ehze 支座作为能力保护构件,通过桥墩塑性铰区域截面超强弯矩计算得到的水平地震设计力 (kN);XH 永久作用产生的支座水平位移(m);Ehzd 永久作用产生的支座

12、水平力(kN);XT 均匀温度作用引起的支座水平位移(m); Ehzt 均匀温度作用引起的水平力(kN)。6.2 桥梁抗震能力计算6.2.1 在 E2 地震作用下,桥墩的抗剪强度可按式(4)计算。Vn = Vc +Vs . (4)式中:Vn 斜截面抗剪强度(kN);Vc 混凝土抗剪强度(kN),按式(5)计算Vs 箍筋提供的抗剪能力(kN),可按JTG/T B02-01-2008相关内容计算。 混凝土抗剪强度:Vc = vc Ae /1000 (5)塑性铰区域外:vc = f1 f2 fc,0.33c, . 塑性铰区域内:vc = 0.25 f2 0.33 . (7)0.025f1 = + 0

13、.305 0.083 0.25 . f2 = 1 + 1.5 . g式中:vc 混凝土允许剪应力(MPa),当墩柱轴向所受轴力的组合值为拉力时,vc = 0 ; Ae 核心混凝土面积(mm2),可取 Ae = 0.8Ag ;Ag 混凝土毛截面面积(mm2); fyh 箍筋抗拉强度(Mpa);4DB 14/T 8462014Ps 箍筋体积配筋率,即箍筋体积与核心混凝土体积之比; -轴力(N);fc, 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MPa);d 局部延性系数; f1 、f2 系数。6.2.2 在 E2 地震作用下,双柱墩横桥向容许位移简化计算方法:a) 当中间不设横系梁时,墩顶横桥向容许位移可按式(10)

14、计算: . 式中:5u H-桥墩容许位移(m);-墩高(m);LP, 按 H/2 计算的塑性铰长度(m),按式(11)、式(12)计算取小值。LP, = 0.08H / 2 + 0.022fy ds 0.044fy ds . (11)LP, = b .(12)式中:fy 纵向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MPa); ds 纵向钢筋直径(cm);b 矩形截面的短边尺寸或圆形截面直径(cm);y 截面的屈服曲率(1/m),按 JTG/T B02-01-2008 附录 B 计算;u 截面的极限曲率(1/m),按 JTG/TB02-01-2008 附录 B 计算。b) 当中间设置一道横系梁时,墩顶横桥向容许位移

15、可按式(13)计算: . 式中:L 按H/4计算的塑性铰长度(m),按式(14)、式(12)计算取小值,将式(12)中LP, 换成L :L = 0.08H / 4 + 0.022fy ds 0.044fy ds ( 14)式中其余符号同前。6.2.3 对于盖梁的受剪承载力Vc0 可按式(15)、式(16)计算: 对于单柱墩:Vc0 0.7ft bh0 +1.25fyv h0 . 对于双柱墩或多柱墩:Vc0 ft bh0 + fyv h0 - 0.2N . 式中:-剪跨比;b 盖梁截面的宽度(mm);h0 盖梁截面的有效高度(mm);ft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设计值(MPa);fyv-箍筋的抗拉强度

16、设计值(MPa);A-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箍筋各肢的总截面积(mm2);svs 箍筋沿盖梁长度方向的间距(mm); N 地震作用下的轴向拉力设计值(N)。DB 14/T 84620146.3 典型桥梁设计参考用值6.3.1 一般要求6.3.1.1 墩柱纵向钢筋宜延伸到盖梁顶面和承台底面,纵向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 40 ds(ds 为纵向 钢筋的直径)。在墩柱上、下端 2 m 范围内不应进行纵向钢筋的连接。6.3.1.2 盖梁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 0.9%,箍筋的面积配箍率不应小于 0.12%。6.3.1.3 墩柱上、下端 2 m 范围内箍筋应加密,加密后的最小体积含箍率应不小于 0.4%,圆

17、形截面箍 筋配置形式可参考图 2。非加密区箍筋的体积配箍率不应小于加密区箍筋体积配箍率的 50%。6bllllll图 2 圆形截面箍筋配置示例6.3.2 6 度区桥梁可不做抗震计算,应做好抗震措施设计。6.3.3 7 度区桥梁6.3.3.1 墩柱及桩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应不小于 0.6%,不应超过 4.0%。6.3.3.2 中间墩可采用普通板式橡胶支座,过渡墩采用四氟滑板支座。类场地上桥台及桥墩处宜设 置纵向限位装置,并要求同时设置横向挡块。6.3.4 8 度区桥梁6.3.4.1 墩柱及桩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应不小于 1.0%,不应超过 4.0%。6.3.4.2 一般跨径、墩高的桥梁宜采用隔震支座,如

18、天然橡胶支座。6.3.4.3 对于跨径、墩高较大的桥梁,当桥墩刚度较小或一联内各墩刚度比不符合 5.2.3 条规定时,宜 采用局部隔震方案,即采用盆式橡胶支座与隔震支座相组合的约束体系,必要时宜加设减震装置,如阻 尼器等。6.3.4.4 应同时设置防落梁系统。7 减隔震设计7.1 一般要求7.1.1 存在以下情况之一时,不宜进行隔震设计:a) 基础土层不稳定,易发生液化的场地;b) 下部结构较柔,桥梁结构本身的固有周期较长;c) 位于软弱场地,延长周期可能引起地基与桥梁共振;d) 支座出现负反力。7.1.2 进行减隔震设计时,应选用结构简单、力学性能明确的减隔震装置,该装置不仅能减震耗能, 而

19、且还应满足正常运营荷载的承载要求。减隔震装置具体要求如下:a) 应保持良好的竖向荷载支承能力;b) 应具有较高的初始水平刚度,使得桥梁在风荷载、制动力等作用下不会发生过大的变形和有害 振动;DB 14/T 8462014c) 当温度、徐变等引起上部结构缓慢的伸缩变形时,减隔震支座产生的抗力应较低;d) 应具有较好的自复位能力,使震后桥梁上部结构能够基本恢复到原来位置;e) 应配置合适的防落梁系统,以防止落梁;f) 构造宜简单、性能可靠,应在其性能明确的范围内使用,相邻结构之间设置足够的间隙,以满 足正常使用时对位移的需求,并明确施工要求,明确定期维护和检查时间,同时尚应考虑减隔 震装置的可更换

20、性。7.1.3 当墩高较高,不宜使用隔震设计时,可采用局部隔震体系,即在一联连续梁桥中,中间墩上设 置纵、横向约束的盆式支座,过渡墩上设置滑动支座或隔震支座,其它墩上设置隔震支座,使桥梁全面 满足抗震和使用性能要求。7.2 减隔震支座7.2.1 常用的隔震支座有天然橡胶支座;常用的减隔震支座有高阻尼橡胶支座、铅芯橡胶支座。7.2.2 减隔震支座的力学模型如下:a) 天然橡胶支座将水平刚度简化为线性刚度采用;b) 高阻尼橡胶支座可简化为带有屈服力的两线性刚度特性,阻尼不高时也可简化为线性刚度采 用;c) 铅芯橡胶支座的水平特性可简化为两次不同的线性刚度特性,屈服力及屈服前刚度主要由铅芯 来确定,

21、二次刚度主要由橡胶支座提供。减隔震支座的力学模型见表 2。表 2 减隔震支座的力学模型天然橡胶支座 (GZP/RB)高阻尼橡胶支座(HDRB)铅芯橡胶支座 (GZY/LRB)水平滞回特性剪切刚度 简化模型l7.3 建模分析7.3.1 计算模型应能准确表达桥梁结构的刚度、质量分布、桩土作用等因素。7.3.2 对于采用天然橡胶支座的桥梁可采用反应谱法;对于采用铅芯橡胶支座的桥梁,宜采用非线性 时程分析方法,时程分析步长可取为 0.02 s。7DB 14/T 84620147.3.3 时程分析应按桥梁场地类别选用实际强震记录和人工模拟的加速度时程曲线,其中实际强震记 录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 2/3,多

22、组时程曲线的平均加速度反应曲线应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所采用的地震 加速度反应谱曲线在统计意义上相符,其加速度时程的最大值可按表 3 采用。时程分析所用地震加速度时程的最大值见表 3。表 3 时程分析所用地震加速度时程的最大值(cm/s2)抗震设防烈度7 度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0 g0.15 g0.20 g0.30 gE1 地震355570110E2 地震2203104005107.3.4 时程分析的最终结果,当采用 3 组时程波计算时,应取 3 组计算结果的最大值,当采用 7 组时 程波计算时,可取计算结果的平均值。弹性时程分析时,每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到的结果不应小于反应 谱计算结果

23、的 80%。8 防落梁系统设计8.1 设计原则防落梁装置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a) 不能影响桥梁的正常变形(桥梁结构的温度变形、混凝土徐变变形等),在桥梁正常使用时, 不应在桥梁结构中产生附加内力;b) 不应影响其他减隔震装置抗震性能的发挥。这就要求防落梁装置应有足够大的工作间隙,以满 足其他减隔震装置发生变形耗能的要求;c) 当发生的地震小于设计地震时,防落梁装置不应发挥作用或是部分地发挥作用,使其与支座一 起共同抵抗地震力;d) 在发生强烈地震时,不仅要求防落梁装置有足够的强度,而且要求其有足够的刚度,能够有效 地限制住过大的墩梁或是台梁之间的相对位移,因此可以偏安全地将防落梁装置设计为弹

24、性状 态,以防落梁装置材料屈服时的位移作为装置的最大位移。8.2 限位装置设计8.2.1 常用的限位装置有钢拉杆式、钢链式和钢板式三种,见图 3。8.2.2 当满足式(17)的要求时,可不设置限位装置。Ds Db. (17)式中:Ds 墩梁或台梁在地震作用下的纵向相对位移(m),可按附录 D.1.1 计算; Db 支座纵向最大容许位移(m)。8.2.3 限位装置设计应满足式(18)、式(19)的要求。DDr . (18)式中:D 墩梁或台梁在地震作用下的最终纵向相对位移(m),即地震作用下限位装置的最终伸长量, 可按附录 D.1.2 计算;Dr 桥墩与主梁或是桥台与主梁纵向最大容许相对位移(m

25、),即梁端支撑长度。8DB 14/T 8462014AkmD / Fy .(19)9式中:A 限位装置的最小截面积(m2); Fy 限位装置材料的强度(kN/m2);km 限位装置抗拉刚度(kN/m),可按附录D.1.2计算。主梁限位钢板桥墩(台)主梁支座限位钢拉杆 或钢链桥墩(台)a) 钢板式限位装置 b) 钢拉杆(钢链)式限位装置 图 3 墩台通用限位装置布置形式8.3 连梁装置设计8.3.1 常用的连梁装置有钢链式和钢拉杆式,见图 4。图 4 连梁装置示意图(图中 Gr1 及 Gr2 为连梁装置的不工作间隙)8.3.2 当满足式(20)的要求时,不需要安放连梁装置。D2s D2b . (

26、20)式中:D2s 分联墩处左右梁端在地震作用下的纵向相对位移(m);D2b 分联墩处左右梁端纵向相邻两支座纵向最大容许相对位移(m)。8.3.3 连梁装置设计应满足式(21)及式(22)的要求。D2x DL . (21)式中:D2x 分联墩处左右梁端在地震作用下的相对位移(m),可按附录D.2计算; DL 连梁装置的最大容许位移(m),取分联墩处左右梁端支撑长度之和。DB 14/T 8462014BkLD / FL .(22)式中:B 连梁装置的最小截面积(m2); FL 连梁装置材料的强度(kN/m2); kL 连梁装置的抗拉刚度(kN/m);D 分联墩处左右梁端在地震作用下的最终纵向相对

27、位移(m)。8.4 横向抗震挡块设计8.4.1 若墩梁横向位移满足式(23)的要求,挡块可按构造要求设计。DHs DHb .(23)式中:DHs 地震作用下墩梁横向相对位移(m),可按附录D.1.1计算; DHb 支座横向最大容许位移(m)。8.4.2 若墩梁横向位移不满足式(23)的要求,挡块强度应满足式(24)的要求。f acvftb (h- as ) + fyv Psvb (h- as ) . (24)式中:f 挡块的地震设计力(N),可按附录B.3计算;acv 斜截面混凝土受剪承载力系数,一般取为 0.70;ft 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MPa); b 混凝土挡块宽度(m);as 挡块中

28、受力钢筋合力点到边缘的距离(m); h 混凝土挡块厚度(m);fyv 挡块中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MPa);Psv 挡块中的箍筋配筋率。8.4.3 耗能型抗震挡块设计:将挡块中的部分竖向钢筋在挡块中部截断,形成人为薄弱层,并在挡块 顶部设计一个面向主梁侧的外突起,并在突起部位安放缓冲橡胶块,可起到耗能的作用,见图 5。图 5 耗能型抗震挡块10DB 14/T 84620149 构造措施9.1 主梁与挡块、梁端与桥台及梁端间应设置橡胶缓冲块。9.2 柱式桥墩高度不宜超过 30 m,实体薄壁墩高度不宜超过 40 m。9.3 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及 8 度以上地区柱式墩,系梁宜按如下原则设置:a)

29、 当墩柱高度 h(不含盖梁)为 13 m 以下者仅设桩柱结合处系梁;b) 当墩柱高度 h 为 13 m25 m 增设一道柱间系梁,设置位置为 h/2 偏下 2 m 范围内;c) 当墩柱高度 h 为 25 m 以上时增设二道柱间系梁,设置位置分别为 h/3 、2h/3 偏下 2 m 范围内。9.4 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以下地区柱式墩,系梁宜按如下原则设置:a) 当墩柱高度 h(不含盖梁)为 15 m 以下者仅设桩柱结合处系梁;b) 当墩柱高度 h 为 15 m30 m 增设一道柱间系梁,设置位置为 h/2 偏下 2 m 范围内;c) 当墩柱高度 h 为 30 m 以上时增设二道柱间系梁,设置位

30、置分别为 h/3 、2h/3 偏下 2 m 范围内。9.5 桥墩盖梁端部不宜做成和挡块外侧齐平,挡块外侧距盖梁端部距离宜为 15 cm。9.6 简支梁梁端至墩、台帽或盖梁边缘、连续梁分联墩处梁端至盖梁边缘应有一定的距离,其最小值 a (cm )按下式计算:a70 + 0.5L (25)式中:L 梁的计算跨径(m)。9.7 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及以上地区桥梁应设置限位装置控制梁端位移。11DB 14/T 8462014附 录 A(资料性附录) 典型桥梁的定义表A.1给出了典型桥梁的定义。表 A.1 典型桥梁的定义结构形式跨 径 (m)桥 宽 (m)墩 型墩 高 (m)基 础 类 型先简支后连续

31、预 应力混凝土小箱梁201013圆柱形墩515-先简支后连续预 应力混凝土小箱梁251013圆柱形墩1020-先简支后连续预 应力混凝土 T 梁251013圆柱形墩1020-先简支后连续预 应力混凝土小箱梁301013圆柱形墩1020-1013矩形墩2030-先简支后连续预 应力混凝土 T 梁301013圆柱形墩或矩形墩1030-先简支后连续预 应力混凝土小箱梁351013圆柱形墩1525-1013矩形墩2535-先简支后连续预 应力混凝土 T 梁401013圆柱形墩或矩形墩2535-注1:表中所列均指直线正交桥。当桥梁位于平曲线半径1000 m和斜交桥的右偏角在80度100度之间,均 可作为

32、表中的典型桥梁进行设计。注2:表中典型桥梁按以下情况进行分析计算:(1)场地类别: 类、类(2)支座:板式橡胶支座和四氟滑板式橡胶支座(3)混凝土等级:主梁 C50,盖梁、墩身 C30C35,承台、系梁及桩基 C25C30。12DB 14/T 8462014附 录 B(规范性附录)我省主要城镇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地震特征周期表B.1给出了我省主要城镇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地震特征周期。表 B.1 我省主要城镇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地震特征周期地区抗震 烈度地震加 速度地震特 征周期位置太原8 度0.20 g0.40 s太原(杏花岭、小店、迎泽、尖草坪

33、、万柏林、晋源),清徐、阳曲7 度0.15 g0.40 s古交0.45 s娄烦大同7 度0.15 g0.35 s大同(城区、矿区、南郊),大同县,广灵,灵丘0.40 s浑源0.10 g0.35 s阳高,天镇0.40 s大同(新荣),左云朔州7 度0.15 g0.35 s怀仁,应县0.40 s朔州(朔城区), 山阴0.10 g0.40 s右玉0.45 s朔州(平鲁区)忻州8 度0.20 g0.35 s忻州,定襄,原平,代县7 度0.15 g0.35 s繁峙,五台0.40 s宁武*0.10 g0.40 s神池0.45 s静乐6 度0.05 g0.45 s偏关,河曲,保德,五寨,岢岚吕梁7 度0.1

34、5 g0.40 s交城,文水,孝义,汾阳0.10 g0.45 s交口6 度0.05g0.45 s兴县,临县,方山,柳林,岚县, 中阳,石楼, 吕梁阳泉7 度0.10 g0.40 s阳泉(城区、矿区、郊区),寿阳,平定0.45 s盂县晋中8 度0.20 g0.35 s晋中、介休、灵石0.40 s祁县,平遥,太谷13DB 14/T 8462014表 B.1(续)地区抗震 烈度地震加 速度地震特 征周期位置晋中7 度0.10 g0.40 s寿阳,昔阳,和顺0.45 s榆社6 度0.05 g0.45 s左权长治7 度0.15 g0.40 s沁源*0.10 g0.40 s长治(城区、郊区),长治县,黎城

35、,潞城,壶关0.45 s平顺,武乡,沁县6 度0.05 g0.45 s襄垣,屯留,长子8 度0.20 g0.35 s汾西,霍州,古县,洪洞,临汾,襄汾,浮山临汾7 度0.15 g0.35 s翼城0.40 s侯马, 曲沃0.10 g0.40 s安泽,乡宁0.45 s隰县,蒲县,吉县6 度0.05 g0.45 s永和,大宁晋城7 度0.10 g0.45 s陵川,沁水6 度0.05 g0.45 s晋城,高平,阳城,泽州运城8 度0.20 g0.35 s永济7 度0.15 g0.35 s芮城0.40 s新绛,稷山,绛县,河津,万荣, 闻喜,临猗,夏县,运城, 平陆0.10 g0.40 s垣曲注1:上标

36、 * 号指该城镇的中心位于本设防区和较低设防区的分界线。注2: 以上地震特征周期由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上取得,设计时需根据桥址处场地类别 按表B.2进行调整。表 B.2 地震特征周期调整表区划图上的 特征周期(s)场地类别0.350.250.350.450.650.400.300.400.550.750.450.350.450.650.9014DB 14/T 8462014附 录 C(资料性附录)典型桥梁防落梁系统设计结果表C.1给出了典型桥梁纵向限位装置设计结果。表 C.1 各跨径桥(四跨一联情况)的纵向限位装置设计结果汇总跨径(m)及 主梁类型墩高 (m)联位限位装置 是否工作限位装置最小 刚度(kN/m)限位装置 受力(kN)钢绞线总截 面积(mm2)20(箱梁)10边联是2 1501 2704 000中联是2 1501 2604 00020边联是1 6201 0703 000中联否/25(箱梁)15边联是1 9601 3304 000中联是1 9601 3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行业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