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述情障碍与社交焦虑的关系:自我监控的调节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述情障碍与社交焦虑的关系:自我监控的调节作用.docx(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初中生述情障碍与社交焦虑的关系:自我监控的调节作用【摘要】研究使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自我监控量表和青少年社交焦虑量表,选取福州市两所中学学生共408名,探究初中生述情障碍、自我监控和社交焦虑的特点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初中生的述情障碍、自我监控和社交焦虑及其各维度基本处于中等水平;(2)女生的述情障碍、社交焦虑、害怕否定评价及他人导向显著高于男生,自我导向显著低于男生;(3)初一学生的述情障碍和情感辨别困难显著高于初三学生,一般情境下的社会回避及苦恼显著低于初三学生,高自我监控显著高于初二、初三学生;初二学生的自我导向显著高于初三学生;(4)农村学生在一般情境下的社会回避及苦恼
2、得分显著高于城市学生,高自我监控得分显著低于城市学生;(5)非独生子女的述情障碍总体水平、社交焦虑总体水平、情感辨别困难、情感描述困难和外向性思维均显著高于独生子女;(6)初中生述情感障碍显著正向预测社交焦虑,他人导向显著正向预测述情障碍和社交焦虑,高自我监控显著负向预测述情障碍和社交焦虑;初中生自我监控对述情障碍与社交焦虑的关系不起调节作用。【关键词】初中生;述情障碍;自我监控;社交焦虑1 前言1.1问题的提出青少年时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加速期和过渡期,也是个体人格发展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对个体一生的发展成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初中生正处于这个特殊的阶段。在该阶段,初中生在生理上迅速发育,虽
3、然他们心理的各个方面虽然也在不断发展,但相对于生理方面的发育速度而言则较为缓慢,由此可能为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过程带来许多特殊的矛盾,从而产生心理危机,使他们在心理上感到焦躁。初中生需要一些能相互述说烦恼、倾诉心事、交流思想和表达情绪的伙伴,同伴关系逐步发展,社会交往成为其在该阶段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初中生表现出了述情障碍的特征,无法很好地识别、描述自身的情感体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可能使其对社交情境产生焦虑和苦恼的情绪体验,甚至有可能会对社交情境采取回避行为,从而影响其社会性发展。同时,由于人格特质方面的差异,述情障碍对于社
4、交焦虑的影响程度也有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个体具有不同的自我监控热证,随着社交场合的变化,自我监控个体的适宜性也会变化,社交焦虑水平也可能因此而产生一定变化。本研究选取初中生为研究对象,提出三个研究目的:一是研究初中生的述情障碍、自我监控和社交焦虑的总体特点及三者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二是探讨述情障碍是否会对初中生的社交焦虑造成影响;三是探讨不同自我监控特征在述情障碍和社交焦虑的关系中是否会起到调节作用。1.2述情障碍1.2.1 述情障碍概念的界定Nemiah和Sifneos在关于心身疾病患者的研究中最先提出了述情障碍(alexithymia)这一概念,指无法用言语表达内心的情感,也被称为幼
5、稚性人格。述情障碍概念提出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学界关于述情障碍是一种人格特征还是一种对于疾病的反应一直存在着争论。后来,经由临床学者们对述情障碍进行一系列病理学研究后,逐渐拓宽了关于述情障碍的研究内容,令其逐渐转向普通人群的情绪情感功能障碍。目前,学界上主流的研究更倾向于将述情障碍看作一种幻想及象征性思维能力的缺乏及体验情感和用言语表达情感困难的人格结构特征。作为一种人格特征,其主要具有三个主要特点:情感辨别困难、情感描述困难和外向性思维。1.2.2 述情障碍的相关研究自Sifneos引入述情障碍这个概念以来,许多学者对其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主要集中于神经生理机制、认知机制及社会机制。神
6、经生理机制方面的研究多于大脑右半球、额叶、胼胝体、扣带回有关(张蕾,2007)。认知机制方面多将述情障碍视为一种情绪上的认知加工缺陷,凌宇等(2009)在研究中发现,述情障碍者存在情绪认知加工缺陷,且存在认知性情绪调节缺陷;宫火良等(2008)的研究结果表明,高述情障碍者存在语言图式和参考性链接上的缺陷,但在情绪意象上不存在积极或消极区分能力方面的缺陷。从社会机制层面上看,述情障碍在一定程度上与个体在儿童时期的经历有关,有许多学者认为述情障碍是由诸如母婴关系中的精神创伤或干扰等童年事件引发的,与儿童成长的家庭环境及父母所采取的教养方式有密切的联系(Berenbaum & James,1994)
7、。目前,关于初中生述情障碍的研究成果较少。有研究表明,述情障碍作为一种人格特征使人易出现消极情感(刁俊荣等,2001),董山川等(2013)在研究中也发现,中学生述情障碍和乐观倾向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黄宝珍等人(2018)的研究结果表明,较高水平的述情障碍会导致初中生的自尊水平较低,因而更容易知觉到压力。1.3 自我监控1.3.1 自我监控概念的界定自我监控概念来源于人格心理学领域,最早由Snyder(1974)提出,主要用以解释个体间表情控制和自我呈现的差异与倾向,并将自我监控者划分为高低两类。高自我监控者倾向于随情境改变行为,低自我监控者在不同情境中的行为表现得相对一致。Gangesta
8、d和Snyder(1991)认为,不同个体表现出来的控制表情和和自我呈现的差异性是由其不同的自我监控人格所造成的。我国学者肖崇好(2005)在对Snyder所提出的自我监控概念进行本土化的过程中,根据个体对于自我和谐与人际和谐二者的权衡,对自我监控的概念进行了重构,将自我监控划分出三种不同的类型:他人导向、自我导向和高自我监控。他人导向自我监控者的特征是在自我呈现时只注重人际和谐,忽视自我和谐;自我导向自我监控者的特征是在自我呈现中只重自我和谐而忽略人际和谐;高自我监控者的特征则是既能维持人际和谐,也能保持自我和谐。1.3.2 自我监控的相关研究 目前,关于自我监控的研究多涉及其对于个体社会性
9、行为的影响,人际交往、在青少年问题行为、组织管理等多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在人际交往方面,翁圳斌(2009)等人 以肖崇好所重构的自我监控概念为基础,对不同类型自我监控者的人际关系社会地位进行研究,并且发现他人导向者和自我导向者的人际关系社会地位都比高自我监控者更低;李妍青(2018)认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与孩子的良好互动有助于孩子形成高自我监控的人格特征,对孩子们在社会化发展的人际交往过程中维持自身的内在需要与人际关系平衡具有很大助益。在青少年问题行为上,肖崇好(2012)在研究中发现,他人导向的青少年倾向于做出更多危害他人和自己的不良行为,自我导向的青少年则倾向于做出危害社会的不良行为
10、。在组织管理领域,Mehra等人(2001)的研究结果表明,高自我监控的员工更能有效协调各种工作资源,与他人形成良性的人际关系与竞争关系,工作绩效相对更好。此外,高自我监控者在工作中能更好地适应工作情境,因而工作满意度相对较高(Vilela,2010)。1.4 社交焦虑1.4.1 社交焦虑概念的界定 社交焦虑这个名词最早是由Gelder和Mark在1966年提出的,他们认为具有社交焦虑的人会有例如害怕参加派对、害怕当众讲话等具体的行为表现。学术界对于社交焦虑没有十分明确的统一界定。Watson和Friend(1969)认为社交焦虑是个体在社交活动中出现的一种回避、不喜欢多人共处和害怕得到他人否
11、定评价的消极情绪。Morrison A.S和Heimberg R.G(2013)认为社交焦虑是指出现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个体焦虑现象,主要指在日常的社交活动中对非常害怕来自他人的评价,严重的社交焦虑甚至有可能会引起社交焦虑障碍的产生。彭纯子(2001)认为,社交焦虑是指个体在不同的社交情境下,面对他人的审视,认为自己的行为无法达到他人的期望,故而表现出焦虑、苦恼的情绪反应,并且常伴有回避行为,如减少与他人的对话及目光接触等。1.4.2 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目前社交焦虑相关研究主要涉及到自我、人格特质、应对方式、社交地位、手机成瘾等方面。社交焦虑与自我的研究涉及自尊、自我和谐、自我评价和自我效能感等
12、多个方面。在人格特质方面,有研究表明:外向性、宜人性、谨慎性开放性与社交焦虑呈负相关(马芸,2015)。在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中,现有研究以大学生群体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与其应对方式存在着显著相关(郝玉芳,2002)。社交地位与社交焦虑的研究多以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被拒绝的青少年社交焦虑水平高于受欢迎的青少年(辛自强等,2004;周宗奎,范翠英,2001)。在社交焦虑与手机成瘾关系上,以往研究表明,社交焦虑可显著预测智能手机成瘾(Enez Darcin A.et al,2016)。关于初中生的社交焦虑,吴琛等人(2009)的研究结果表明,初中生社交焦虑的发展呈下降趋势。
13、叶绮华等人(2011)在研究中发现,初中生的社交焦虑与其自我意识密切相关,当自初中生的我意识水平较低时,会影响到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活动,从而引发他们的社交焦虑,而社交焦虑又会反作用于自我意识,不利于正确自我认识的形成。1.5 述情障碍、社交焦虑和自我监控的关系1.5.1 述情障碍和社交焦虑的关系目前关于述情障碍与社交焦虑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但情绪表达能力是社会交往中的一项重要技能,且有研究发现:述情障碍分数较高的男性的言语情感表达能力较低,社交能力较弱,关系密切的朋友数量较少,且多为未婚人士(Dalbudak et al,2012)。Evrenetal(2008)在研究中发现,当社交焦
14、虑的人试图避免焦虑体验时,他们可能会尝试抑制自身的一般情感体验。故而述情障碍也有可能被视为是社交焦虑症患者用以对抗焦虑的一种防御机制,用以将焦虑保持在相对正常的水平。除此之外,述情障碍者由于识别、表达情感较为困难,无法合理利用其所具有的社会支持,当突发事件出现时,他们常感到紧张无助,压力感更强烈,并由此产生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任玉明,2007;Abbasi et al,2014)。有研究表明,述情障碍是医学生中普遍存在人际交往问题的一大重要危险心理因素(李丹等,2014);胡燕(2015)等在研究中也发现述情障碍会影响医学生的寝室人际关系。黄宝珍等人(2011)在研究中发现,述情障碍与压力知觉
15、存在正相关,即个体的述情障碍表现越明显,心理压力越大,并且述情障碍者在不擅长的社交情境中越易感到紧张无助。综上,我们提出如下研究假设:H1:述情障碍显著预测社交焦虑。1.5.2 述情障碍和自我监控的关系目前缺少直接的对述情障碍和自我监控的关系的研究,但有研究表明,述情障碍与人格特征存在关系(任玉明,2007),自我监控作为一种人格特征可能也与述情障碍存在一定的关系。Snyder(1974)将自我监控分为高低两种水平,并认为高自我监控者对社会情境中相关他人的表情和自我相当敏感,将这些线索作为指导自己进行言语交流的标准,因此高自我监控者的述情障碍水平可能较低;而低自我监控者对于社交情境和他人面部表
16、情的反应较为迟钝,难以从他人的面部表情中识别其情绪体验,对他人的情绪体验感受性较低,因此低自我监控者的述情障碍水平可能较高。此外,从述情障碍与自我监控的特征来看,自我监控尤其强调个体在人际和谐与自我和谐之间的协调,他人导向者只注重人际和谐,自我导向者只注重自我和谐,而高自我监控者能够保持人际和谐与自我和谐的协调;述情障碍包括情感描述、辨别困难和外向性思维的特征,即述情障碍者对于情绪线索不敏感,并且常常拘泥于外部世界的细枝末节。范玉霞等人(2002)在研究中发现,个体的自我和谐状态越差,其述情障碍越严重。由此可以推测出,他人导向者的述情障碍水平可能较高,而自我导向者和高自我监控者的述情障碍水平可
17、能较低。综上,我们提出如下研究假设:H2:自我监控显著预测述情障碍。1.5.3 自我监控和社交焦虑的关系目前,自我监控在国内的研究相对集中于认知学习领域,但也有研究表明自我监控会对人际交往造成一定的影响。陈振帮(2011)在研究中发现,大学生的自我监控对社交焦虑起到正性的预测作用,即自我监控水平越高,社交焦虑水平也更高。翁圳斌(2008)认为,不同类型的自我监控者的行为表现是具有差异的,他们在社会适应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人际互动和行为特征是不同的。他人导向的自我监控者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可能由于过于在意他人的期待,并据此大幅度地改变自身原本的形象,破坏了自我和谐而产生焦虑感。林晓博等人(2009
18、)发现,不同类型的自我监控对人际关系社会地位具有一定的影响,高自我监控者相较于他人导向者和自我导向者而言,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好,更能够成为人际互动关系中的中心人物,因而社交焦虑水平也会更低。肖崇好(2015)对自我监控者的社会信息敏感性进行了探讨,并发现不同的自我监控者对社会信息的敏感性也不同,他人导向者在社交情境中对自我和他人信息都不敏感,社交焦虑水平相对也较高。综上,我们提出如下研究假设:H3:自我监控显著预测社交焦虑。1.5.4 述情障碍、社交焦虑及自我监控的关系有研究表明,青春期往往是社交焦虑出现与发展的关键时期(Gullone E,King N.J & Ollendick T.H,20
19、01),如果不及时矫正或改善社交焦虑,就有可能会发展为更严重的社交焦虑障碍,影响个体在心理健康和学业成就等方面的发展(Woodward L.J & Fergusson D.M,2001)。在初中阶段,初中生在同伴关系、社会认知发展等方面会面临诸多挑战,在进入社交情境后,若因其具有述情障碍而在与人交流过程中出现无法恰当地阐述、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的情况,影响他们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则有可能使其对社交产生焦虑的情绪体验,从而影响其社交能力的发展。同时,由于个体在人格特质上的差异,不同个体的述情障碍对于其社交焦虑的影响程度可能存在差异。自我监控是个体在社会化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质,不同
20、类型的自我监控者在不同的社交场合所表现出的行为倾向也不同。根据肖崇好(2005)对于自我监控的定义可以得出:在不同的社交情境中,他人导向者所表现出的社会行为仅关注人际和谐,压抑自我,压抑感和焦虑感较强;自我导向者表现出的社会行为仅关注自我和谐,忽视人际和谐会导致较差的社交体验;高自我监控者能很好地做到自我和谐与人际和谐的平衡,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不同个体具有不同的自我监控特征,随着社交场合的变化,个体自我监控的适宜性水平也不同,社交焦虑水平也可能因此产生一定变化。有研究发现,高自我监控者的社交回避行为及苦恼情绪水平低于他人导向者和自我导向者,他人导向者的社交回避水平最高(舒晓丽,肖崇好,201
21、0),而社交回避及苦恼是社交焦虑的重要特征之一。此外,陈振帮(2011)在研究中发现,大学生自我监控的水平越高,社交焦虑的体验也越强。杨红君等人(2008)在研究中还发现,人格障碍与述情障碍间存在显著相关,张建涛(2011)的研究结果也表明部分人格特质与述情障碍存在一定的联系。范玉霞等(2002)在研究中发现自我和谐状态越差,述情障碍越严重,而自我监控作为一种关注自我和谐的人格特质,可能会对述情障碍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不同的社交情境中,高述情障碍的初中生如果具有他人导向或自我导向的自我监控特征,就可能因为人际和谐与自我和谐二者之间的不平衡而有更高水平的社交焦虑;低述情障碍的初中生如果具有高自我监
22、控的特征,就有可能因人际和谐与自我和谐相协调而获得更好的社交体验,社交焦虑水平更低。综上,本研究提出如下研究假设:H4:自我监控在述情障碍对社交焦虑的影响中起到调节作用。总之,为了解初中生述情障碍、社交焦虑和自我监控三者的发展情况,探讨初中生的述情障碍和社交焦虑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以及检验自我监控是否具有调节作用,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提出如下所有假设:(1) 初中生述情障碍显著预测社交焦虑。(2) 初中生自我监控显著预测述情障碍。(3) 初中生自我监控显著预测社交焦虑。(4)初中生自我监控在述情障碍对社交焦虑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2 方法2.1被试采取分层方便抽样的方法,从福州市2所中学的初
23、中生中选取被试。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回收566份,回收率为94.33%。剔除无效问卷158份,最终得到有效问卷408份,有效率为72.08%。被试人口学变量如下表1所示。表1 被试人口学变量描述性统计变量选项人数(名)百分比(%)性别男18144.4女22755.6年级初一16640.7初二15036.8初三9222.5生源地城市35386.5农村5513.5是否独生子女是15939.0否24860.82.2测量工具2.2.1基本信息情况表研究采用自行编制的基本信息情况表,编制的内容有:性别、年级、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2.2.2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研究采用Taylor,G.
24、J.等人(1994)编制、蚁金瑶等人(2003)修订的中文版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该量表共有20道题目,分为三个维度。其中,第1、3、6、7、9、13、14题组成情感辨别困难维度;第2、4、11、12、17题组成情感描述困难维度;其余组成外向性思维维度。量表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有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不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五个等级,分别表示1到5分。量表分数区间为20-100分,得分越高则述情障碍症状越严重。该量表的信度为0.78,效度为0.86。2.2.3自我监控量表研究采用肖崇好(2007)编制的自我监控量表。该量表包含三个分量表,其中,第1、5、9、12、13、17、
25、19题组成他人导向分量表;第6、7、14、16、18、20题组成自我导向分量表;其余组成高自我监控分量表。量表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有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不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五个等级,分别表示1到5分,每个分量表中得分越高表明该分量表的特征越强。该量表的信度为0.76,效度为0.81。2.2.4青少年社交焦虑量表研究采用由La Greca(1998)编制,后经朱东海(2008)修订的青少年社交焦虑量表。该量表共有13道题目,分为三个维度,其中,第2、3、4、6、8、9题组成害怕否定评价维度;第1、5、7、11题组成陌生情境下的社会回避及苦恼维度;其余组成一般情境下的社会回避及苦恼维度。
26、量表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有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不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五个等级,分别表示1到5分,得分越高表明社交焦虑水平越高。该量表的信度为0.86,效度为0.87。2.3数据处理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后剔除无效问卷,对有效问卷进行编号,使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涉及的统计方法: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等。3 结果3.1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收集数据,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偏差。因此,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法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发现第一个公因子的方差解释率只有17.90%,小于40%的标准,并且析出1
27、4个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因此,判定本研究中的共同方法偏差不明显。3.2述情障碍、自我监控和社交焦虑的总体情况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可知述情障碍、社交焦虑和自我监控三者及其各维度分别在总体、性别、年级、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上的情况如图下表2、表3所示:表2 述情障碍、自我监控的描述性统计结果(M SD)述情障碍情感辨别困难情感描述困难外向性思维他人导向自我导向高自我监控总样本2.780.552.840.942.910.742.660.522.510.852.150.653.680.67性别男2.720.542.760.922.840.752.600.522.360.782.240.693.6
28、60.71女2.830.552.900.942.960.722.700.882.630.882.080.613.700.64年级初一2.860.522.990.952.960.712.690.512.440.822.140.543.850.66初二2.760.582.810.902.920.792.620.522.570.862.240.653.590.66初三2.660.532.600.942.790.702.640.522.560.862.030.663.520.64生源地城市2.780.562.840.952.890.752.650.522.500.852.150.663.710.66农
29、村2.820.502.820.872.990.682.710.472.580.812.130.623.450.73是否独生子女是2.660.572.660.932.800.752.570.532.510.892.210.683.720.66否2.860.522.940.922.980.732.710.502.520.822.110.633.650.68表3 社交焦虑的描述性统计结果(M SD)社交焦虑害怕否定评价陌生情境下的社会回避及苦恼一般情境下的社会回避及苦恼总样本2.940.793.121.073.170.952.530.94性别男2.770.772.831.033.070.952.23
30、0.96女3.070.793.351.043.250.952.270.92年级初一2.930.823.211.103.101.002.120.90初二2.880.753.021.023.130.922.280.93初三3.030.813.111.083.370.922.440.98生源地城市2.920.793.111.083.170.942.230.93农村3.010.793.151.013.201.022.480.94是否独生子女是2.840.772.991.093.090.952.190.91否3.000.803.201.053.230.952.290.95 为直观反应初中生述情障碍、自我
31、监控和社交焦虑的总体状况,参照以往研究的做法,本研究在统计分析时采用述情障碍、自我监控和社交焦虑及其各维度的平均分,取值范围均为1-5分,中值为3分。以理论中值3为参考值,经单一样本平均数t检验发现,述情障碍及其各维度的平均分均显著低于中值3;他人导向和自我导向的平均分显著低于中值3,高自我监控的平均分显著高于中值3;社交焦虑及害怕否定评价的平均分与中值3不存在显著差异,陌生情境下的社会回避及苦恼的平均分显著高于中值3,一般情境下的社会回避及苦恼的平均分显著低于中值3。因此,述情障碍及其各维度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他人导向和自我导向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高自我监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社交焦虑及其害怕否
32、定评价维度处于中等水平,陌生情境下的社会回避及苦恼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一般情境下的社会回避及苦恼处于中等偏下水平。3.3各变量在各个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性检验 为探讨述情障碍、自我监控和社交焦虑及其各维度在性别、年级、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上的特点,对其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如下表4所示:表4 各变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性检验结果人口学变量述情障碍情感辨别困难情感描述困难外向性思维他人导向自我导向高自我监控社交焦虑害怕否定评价陌生情境下的社会回避及苦恼一般情境下的社会回避及苦恼性别(t)-2.18*-1.50-1.71-1.87-3.21*2.55*-0.57-3.91*-4.96*-1.88-0.5
33、1年级(F)4.13*5.31*1.520.841.043.20*9.27*1.061.362.583.54*生源地(t)-0.520.18-0.85-0.90-0.670.272.72*-0.79-0.28-0.22-1.98*是否独生子女(t)-3.68*-3.04*-2.43*-2.73*-0.041.420.98-2.04*-1.91-1.49-1.08注:*表示p0.001,*表示p0.01,*表示p0.05,下同。由上表可知,述情障碍总体水平、社交焦虑总水平、害怕否定评价、他人导向和自我导向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女生的述情障碍、社交焦虑、害怕否定评价
34、及他人导向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自我导向得分显著低于男生。述情障碍总体水平、情感辨别困难、一般情境下的社会回避及苦恼、自我导向和高自我监控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经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初一学生的述情障碍和情感辨别困难得分显著高于初三学生,高自我监控得分显著高于初二学生和初三学生;初三学生在一般情境下的社会回避及苦恼得分显著高于初一学生;初二学生的自我导向得分显著高于初三学生。一般情境下的社会回避及苦恼和高自我监控在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农村学生在一般情境下的社会回避及苦恼得分显著高于城市学生,城市学生的高自我监控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学生。述情障碍总体水平、社交焦虑总体水平、
35、情感辨别困难、情感描述困难和外向性思维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非独生子女在述情障碍总体水平、社交焦虑总体水平、情感辨别困难、情感描述困难和外向性思维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独生子女。3.4述情障碍、自我监控和社交焦虑的相关分析 研究采用积差相关分析法对各个变量间可能存在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5所示:表5 述情障碍、社交焦虑和自我监控的相关分析变量12345678910111.述情障碍12.情感辨别困难0.89*13.情感描述困难0.79*0.65*14.外向性思维0.55*0.20*0.16*15.他人导向0.46*0.47*0.40*0.11*16.自我导向
36、-0.02-0.02-0.020.010.0917.高自我监控-0.27*-0.17*-0.26*-0.22*-0.17*0.16*18.社交焦虑0.47*0.49*0.44*0.090.55*-0.06-0.21*19.害怕否定评价0.42*0.45*0.37*0.070.51*-0.04-0.090.87*110.陌生情境下的社会回避及苦恼0.27*0.28*0.29*0.010.29*-0.11*-0.13*0.74*0.40*111.一般情境下的社会回避及苦恼0.40*0.37*0.37*0.14*0.43*0.04-0.39*0.67*0.36*0.47*1由上表可知,在述情障碍与社
37、交焦虑之间,述情障碍、情感辨别困难和情感描述困难与社交焦虑及其各维度间均呈显著性正相关,外向性思维仅与一般情境下的社会回避及苦恼维度呈显著性正相关;在述情障碍与自我监控之间,述情障碍及其各维度与他人导向维度均呈显著性正相关、与高自我监控维度均呈显著性负相关;在自我监控与社交焦虑之间,他人导向与社交焦虑及其各维度均呈显著性正相关,自我导向仅与陌生情境下的社会回避及苦恼呈显著性负相关,高自我监控与社交焦虑、陌生情境和一般情境下的社会回避及苦恼呈显著性负相关。3.4.1社交焦虑对述情障碍的回归分析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述情障碍与社交焦虑的关系,考察述情障碍对社交焦虑的预测力,故进行回归分析。
38、先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将述情障碍作为自变量,社交焦虑作为因变量,考察述情障碍总体水平对社交焦虑总体水平的影响程度;再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以述情障碍及其各维度为自变量,社交焦虑的各维度为因变量,考察述情障碍各维度对社交焦虑各维度的影响。分析结果如下表6、表7所示:表6 总体社交焦虑对总体述情障碍的回归分析R调整后的RFBt社交焦虑述情障碍0.220.22116.00*0.440.4710.77* 由表6可知,述情障碍与社交焦虑的线性关系显著,可以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即述情障碍总体水平对社交焦虑总体水平具有预测作用。表7 社交焦虑对述情障碍各维度的多元回归分析R调整后的RFBt害怕否定评
39、价0.220.2155.97*情感辨别困难0.360.376.28*情感描述困难0.240.142.33*陌生情境下的社会回避及苦恼0.100.0921.90*情感辨别困难0.180.182.82*情感描述困难0.100.172.69*一般情景下的社会回避及苦恼0.170.1640.16*情感辨别困难0.100.233.85*情感描述困难0.170.223.60*社交焦虑0.270.2672.86*情感辨别困难0.550.356.27*情感描述困难0.580.213.70*由表7可知,情感辨别困难和情感描述困难对社交焦虑及其各维度线性关系显著,进入回归方程。述情障碍的外向性思维维度没有进入回归
40、方程,是被剔除的自变量。3.4.2社交焦虑对自我监控的回归分析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自我监控与社交焦虑的关系,考察不同的自我监控对社交焦虑的预测力,故进行回归分析。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以他人导向、自我导向和高自我监控为自变量,社交焦虑及其各维度为因变量,分析结果见下表8:表8 社交焦虑对自我监控的多元回归分析R调整后的RFBt害怕否定评价他人导向0.260.26145.72*0.560.5112.07*自我导向0.00-0.000.66-0.07-0.04-0.81高自我监控0.010.013.61-0.13-0.09-1.90陌生情境下的社会回避及苦恼他人导向0.080.0837.
41、37*0.190.296.11*自我导向0.010.015.23*-0.11-0.11-2.29*高自我监控0.020.027.12*-0.11-0.13-2.67*一般情景下的社会回避及苦恼他人导向0.180.1891.47*0.200.439.56*自我导向0.00-0.000.630.030.040.79高自我监控0.150.1573.56*-0.23-0.39-8.58*社交焦虑他人导向0.300.30171.73*0.950.5513.10*自我导向0.000.001.28-0.15-0.06-1.13高自我监控0.050.0419.53*-0.47-0.21-4.42*由表7可知,
42、他人导向与社交焦虑及其各维度的线性关系显著,自我导向与陌生情境下的社会回避及苦恼的线性关系显著,高自我监控与社交焦虑、陌生情境和一般情境下的社会回避及苦恼线性关系显著,进入回归方程;自我导向与社交焦虑、害怕否定评价和一般情境下的社会回避及苦恼的线性关系不显著,高自我监控和害怕否定评价的线性关系不显著,没有进入回归方程。3.4.3述情障碍对自我监控的回归分析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述情障碍与自我监控的关系,考察自我监控对述情障碍的预测力,故进行回归分析。先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以他人导向、自我导向和高自我监控为自变量,述情障碍为因变量,考察不同自我监控的对述情障碍总体水平影响程度;再采用多
43、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以他人导向、自我导向和高自我监控为自变量,述情障碍的各维度为因变量,考察不同类型的自我监控对述情障碍各维度的影响,分析结果如下表9、表10:表9 总体述情障碍对自我监控的回归分析R调整后的RFBt述情障碍他人导向0.210.21108.11*0.850.4610.40*自我导向0.00-0.000.12-0.05-0.02-0.35高自我监控0.070.0732.45*-0.64-0.27-5.70*由表9可知,他人导向和高自我监控与述情障碍的线性关系显著,进入回归方程;自我导向与述情障碍线性关系不显著,没有进入回归方程。表10 述情障碍各维度对自我监控的多元回归分析R调整后的RFBt情感辨别困难0.220.2260.76*他人导向0.500.4610.29*高自我监控-0.13-0.10-2.17*情感描述困难0.200.2050.96*他人导向0.230.378.25*高自我监控-0.15-0.20-4.36*外向性思维0.050.0520.59*高自我监控-0.19-0.22-4.54*由表10可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