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案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教案一、引言1.1背景介绍1.1.1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是东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作者归隐田园后的生活。1.1.2陶渊明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追求自然和谐、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1.1.3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后人广泛传颂,对后世文人画家产生了深远影响。二、知识点讲解2.1诗歌背景2.1.1陶渊明的生活背景:东晋时期的政治动荡和官场腐败。2.1.2陶渊明的归隐思想:受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的影响,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然和谐。2.1.3诗歌的创作背景:陶渊明辞官后,在田园生活中体验到的种种感悟。2.2诗歌结构2.2
2、.1五言律诗的形式特点:严格的平仄、对仗和韵律。2.2.2诗歌的结构:首句点题,次句展开描写,三四句转折,五六句进一步描写,结尾点题。2.2.3诗歌的意象:南山、豆苗、风雨等,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田园生活的情景。2.3诗歌主题2.3.1归隐田园的主题:陶渊明对官场生活的失望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2.3.2追求自然和谐的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理想。2.3.3超脱世俗的主题:陶渊明通过田园生活,达到了心灵的宁静和超脱。三、教学内容3.1诗歌原文3.1.1让学生熟读并背诵诗歌原文,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3.1.2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景物描写,理解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3.1.3
3、探讨诗歌中的归隐思想和超脱世俗的主题。3.2诗歌背景和作者介绍3.2.1介绍陶渊明的生平背景,理解他归隐的原因。3.2.2分析陶渊明的归隐思想,理解他对自然和谐的追求。3.2.3探讨陶渊明对后世的影响,了解他的文学地位。3.3诗歌的艺术特色3.3.1分析诗歌的结构和形式特点,理解律诗的韵律美。3.3.2欣赏诗歌中的意象和景物描写,感受诗人对自然的热爱。3.3.3探讨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四、教学目标4.1知识与技能4.1.1能够熟练背诵诗歌原文,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4.1.2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景物描写,理解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4.1.3探讨诗歌中的归隐思想和超脱世俗的主
4、题,理解陶渊明的人生观。4.2过程与方法4.2.1通过阅读和讨论,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背景。4.2.2分析诗歌的结构和形式特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4.2.3模仿诗歌的写作手法,进行创作练习。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3.1感受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培养对自然的敬畏之情。4.3.2理解陶渊明的归隐思想,反思现实生活中的人生态度。4.3.3欣赏诗歌的艺术美,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教学难点5.1.1诗歌中的归隐思想和超脱世俗的主题,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5.1.2诗歌的艺术特色和形式特点,需要学生通过反复品味和鉴赏来把握。5.2教学重点5.2.1诗歌原文的背诵和理解
5、,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5.2.2诗歌背景和作者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义。5.2.3诗歌的艺术特色分析,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力。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教学PPT6.1.1包含诗歌原文、注释、背景介绍、艺术特色分析等内容的PPT。6.1.2通过PPT展示诗歌的图像、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6.1.3PPT设计要简洁明了,便于学生集中注意力。6.2教材和参考书6.2.1提供给学生诗歌原文和相关注释的教材。6.2.2提供相关背景介绍和艺术特色分析的参考书。6.2.3让学生可以通过教材和参考书深入学习诗歌的内容和背景。七、教学过程7.1导入新课7.1.
6、1通过简单的引,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7.1.2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7.1.3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7.2诗歌原文学习7.2.1让学生齐读诗歌原文,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7.2.2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景物描写,理解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7.2.3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的归隐思想和超脱世俗的主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7.3诗歌背景和作者介绍7.3.1通过PPT展示陶渊明的生平背景和归隐思想。7.3.2引导学生了解陶渊明的生活经历,理解他归隐的原因。7.3.3探讨陶渊明对后世的影响,了解他的文学地位。八、板书设计8.
7、1诗歌结构分析8.1.1在黑板上画出诗歌的结构图,标注出首句、次句、转折句和结尾句。8.1.2通过板书,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诗歌的结构特点。8.1.3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结构对表达主题的作用。8.2诗歌艺术特色分析8.2.1在黑板上列出诗歌的艺术特色,如意象、景物描写、韵律等。8.2.2通过板书,让学生了解诗歌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8.2.3引导学生通过诗歌的艺术特色,深入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九、作业设计9.1背诵诗歌原文9.1.1要求学生回家后背诵诗歌原文,加强他们对诗歌的记忆。9.1.2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如朗读、默写等,巩固背诵效果。9.1.3检查学生背诵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9.2写作练
8、习9.2.1要求学生模仿诗歌的写作手法,创作一篇小作文。9.2.2引导学生运用诗歌中的意象和景物描写,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9.2.3批改学生作文,给予鼓励和建议,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教学效果反思10.1.2分析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10.1.3思考如何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10.2拓展延伸活动10.2.1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10.2.2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文学素养。10.2.3鼓励学生阅读陶渊明的其他作品,深入了解他的文学思想和风格。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诗歌原文学习环节补充和
9、说明:在诗歌原文学习环节,学生需要通过反复朗读和深入分析,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景物描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关键词汇和形象的语言,如“种豆南山下”、“草长莺飞二月天”等,让学生通过这些意象和景物描写,感受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二、诗歌背景和作者介绍环节补充和说明:在诗歌背景和作者介绍环节,学生需要了解陶渊明的生平背景和归隐思想。教师可以通过PPT展示陶渊明的生平背景和相关的注释,引导学生了解陶渊明的生活经历和归隐的原因。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陶渊明的归隐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让学生从诗歌中汲取智慧。三、诗歌艺术特色分析环节补充和说明:在诗歌艺术特色分析环节,学生需要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韵律、意象等艺术特色,深入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教师可以通过板书设计,将诗歌的结构和艺术特色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形式美和韵律感。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诗歌艺术特色与诗歌主题的关系,让学生理解艺术特色对于表达诗歌主题的重要性。四、作业设计环节补充和说明:在作业设计环节,学生需要完成诗歌背诵和写作练习。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背诵诗歌原文,加强他们对诗歌的记忆。同时,教师还可以布置写作练习,让学生模仿诗歌的写作手法,创作自己的作品。教师需要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给予鼓励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