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高中地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高中地理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案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高中地理教案一、引言1.1设计依据1.1.1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对地表形态的形成的教学要求。1.1.2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们对地表形态的形成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1.1.3通过引入生动实例,激发学生对地表形态形成原因的探究兴趣。二、知识点讲解2.1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2.1.1地球内部的动力作用,如板块运动、地震、火山喷发等,对地表形态产生重要影响。2.1.2内力作用通过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方式,塑造出地表的高低起伏。2.1.3学生通过地图、示意图等资料,观察和分析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态形成中的具体表现。2.2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2.2.1风化作用:指大气、
2、水等自然因素对岩石的物理和化学侵蚀过程。2.2.2侵蚀作用:水流、风力等对地表岩石的物理侵蚀,如河流的冲刷、侵蚀岸坡等。2.2.3搬运作用:水流、风力等将侵蚀下来的物质带走,并在其他地方沉积。2.2.4沉积作用:水流、风力等将携带的物质沉积在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域,形成沉积岩。2.2.5学生通过实例图片、地质图等资料,分析外力作用在地表形态形成中的作用。2.3内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与地表形态演化2.3.1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在地球表面同时进行,相互影响。2.3.2地表形态是内外力作用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2.3.3学生通过实例分析,理解内外力作用在地表形态形成中的复杂关系。三、教学内容3.1内力作用
3、与地表形态3.1.1地壳运动:板块构造理论、地震、火山等。3.1.2岩浆活动:岩浆的上升、喷发、岩浆岩的形成等。3.1.3地表的高低起伏:山脉、高原、盆地、平原等。3.2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3.2.1风化作用:物理风化、化学风化。3.2.2侵蚀作用:水流侵蚀、风力侵蚀、冰川侵蚀等。3.2.3搬运作用:河流的搬运能力、风力的搬运能力等。3.2.4沉积作用:河流沉积、风力沉积、冰川沉积等。3.2.5沉积岩的形成:砂岩、页岩、石灰岩等。3.3内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与地表形态演化3.3.1内外力作用的平衡与不平衡:平衡状态下的地表形态、不平衡状态下的地表形态。3.3.2地表形态的演化:从火山岩到沉积岩的变
4、化过程。3.3.3实例分析:喜马拉雅山的形成、黄土高原的形成等。四、教学目标4.1知识与技能4.1.1了解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4.1.2掌握内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地表形态演化中的作用。4.1.3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实际的地表形态现象。4.2过程与方法4.2.1通过观察地图、示意图等资料,分析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4.2.2运用实例分析法,理解内外力作用在地表形态形成中的复杂关系。4.2.3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3.1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增强对自然地理现象的好奇心。4.3.2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自然资源的价值观。4.3
5、.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服务社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教学重点5.1.1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5.1.2内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地表形态演化中的作用。5.1.3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及其地理意义。5.2教学难点5.2.1内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地表形态演化中的复杂性。5.2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教学课件6.1.1包含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相关知识点。6.1.2展示地表形态演化实例的图片、地图和示意图。6.1.3包含内外力作用相互关系的动画和视频资料。6.2模型教具6.2.1准备地球板块构造模型,展示板块运动过程。6.2.2提供地形模型,展示内
6、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6.2.3提供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模型,展示各圈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6.3学具材料6.3.1分发地形图、地质图和沉积岩样本,供学生观察和分析。6.3.2提供学生用的空白地形图,让学生绘制地表形态演化过程。6.3.3提供实验材料,如沙盘、水流装置等,让学生模拟内外力作用过程。七、教学过程7.1导入新课7.1.1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地表形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表形态的多样性。7.1.2提出问题:“地表形态是如何形成的?”激发学生探究欲望。7.1.3简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7.2教学新课7.2.1利用课件和模型教具,讲解内力作用对
7、地表形态的影响。7.2.2分组讨论:学生围绕教具,分析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态形成中的具体表现。7.2.3利用课件和模型教具,讲解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7.2.4分组讨论:学生围绕教具,分析外力作用在地表形态形成中的具体表现。7.2.5讲解内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地表形态演化中的作用。7.3课堂练习7.3.1学生完成地表形态形成原因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7.3.2学生绘制地表形态演化过程的示意图,提高地理绘图能力。7.3.3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模拟内外力作用过程,增强实践能力。八、板书设计8.1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8.1.1板块构造理论8.1.2地震、火山8.1.3地表的高低起伏8.2外力作用与
8、地表形态8.2.1风化作用8.2.2侵蚀作用8.2.3搬运作用8.2.4沉积作用8.2.5沉积岩的形成8.3内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与地表形态演化8.3.1内外力作用的平衡与不平衡8.3.2地表形态的演化8.3.3实例分析九、作业设计9.1课后阅读9.1.1要求学生阅读地理科普书籍,了解地表形态形成的相关知识。9.1.2推荐阅读材料:地表形态的奥秘、板块构造学说等。9.1.3完成阅读笔记,概括所学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9.2课后练习9.2.1布置练习题,巩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知识。9.2.2设计实践性作业,如观察当地地表形态,分析形成原因。9.2.3完成练习题和作业,提高地理应用
9、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教学效果评价10.1.1学生对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理解程度。10.1.2学生对内外力作用相互关系及其在地表形态演化中的认识程度。10.1.3学生对地表形态形成原因的掌握情况。10.2教学改进措施10.2.1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10.2.2针对学生掌握不足的地方,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练习。10.2.3结合学生兴趣,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拓宽地理学习视野。10.3拓展延伸10.3.1引导学生关注地表形态变化,关注自然灾害和环境保护。10.3.2推荐学生参加地理学科竞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重点环节1.1内力作用
10、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1.1内力作用通过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方式,塑造出地表的高低起伏。1.1.2外力作用通过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等方式,改变地表形态。1.1.3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共同决定了地表形态的演化。1.2内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地表形态演化中的作用1.2.1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在地球表面同时进行,相互影响。1.2.2地表形态是内外力作用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1.2.3学生通过实例分析,理解内外力作用在地表形态形成中的复杂关系。二、难点环节2.1内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地表形态演化中的复杂性2.1.1内外力作用的平衡与不平衡:平衡状态下的地表形态、不
11、平衡状态下的地表形态。2.1.2地表形态的演化:从火山岩到沉积岩的变化过程。2.1.3实例分析:喜马拉雅山的形成、黄土高原的形成等。2.2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及其地理意义2.2.1学生需要理解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在地表形态形成中的具体表现。2.2.2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地图、示意图等资料,分析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2.2.3学生需要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实际的地表形态现象。本教案重点关注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以及内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地表形态演化中的作用。这两个环节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对于学生理解地表形态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两个环节也是教学中的难点,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实例、清晰
12、的示意图和模型教具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在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环节中,教师需要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在地表形态形成中的具体表现。例如,可以通过展示板块构造理论、地震、火山等内力作用现象,以及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等外力作用现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它们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在内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地表形态演化中的作用环节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地表形态演化中的作用。这一环节需要教师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内外力作用的复杂关系。例如,可以通过分析喜马拉雅山的形成、黄土高原的形成等实例,让学生了解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在地表形态演化中的具体表现。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环节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以及内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地表形态演化中的作用。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清晰的示意图和模型教具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两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