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22 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青****9 文档编号:97306641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22 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22 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22 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22 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积累送别诗。2.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深厚的情谊。3.抓住“冰心”“玉壶”理解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诗歌。2.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深厚的情谊。3.抓住“冰心”“玉壶”理解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教学难点:1.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深厚的情谊。2.抓住“冰心”“玉壶”理解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教学过程一、重温离别诗,再画离别情同学们,有人说,3000年来的中华诗词中

2、,收集着太多的游子,上演着太多的离别,字字别中抒离情,在诗歌的境界中,离别的忧伤也平添了几分凄美。让我们随着音乐,重温那些我们积累过的古诗吧!1.古诗对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的别董大2.揭题导入你们发现了吗?这些诗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送别”。本节课,我们就再来学习一首送别诗,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二、走进诗中人,溯回当年事1. 板书课题:芙蓉楼送辛渐。(请同学们伸手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生字“芙”“蓉”是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

3、这两个生字都是上下结构的字,“芙”上收下放,“蓉”上扁下长。李白有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诗中的“芙蓉”,也是这两个字,指的是“荷花”。提问:通过诗题,你知道了什么?(送别的地点,人物)预设:“芙蓉楼”是现在江苏镇江的城楼。“送”是送别的意思。“辛渐”是诗人的一位朋友。2.教师出示王昌龄图片、简介和写作背景。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王昌龄,挑生读王昌龄,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擅长写七言绝句,后人称王昌龄为“七绝圣手”。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积极向上的精神。王昌龄一生创作将近200首诗作,留下来的有181首,作品有王昌龄集。我们学过他的边塞诗有【出塞】

4、(其一)(同学们齐背一下)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首边塞诗让我们看到了王昌龄的爱国豪情。那么今天这首诗中我们又能体会到他怎样的情怀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送别的场景吧!三、品读诗中意,触摸心底情(一)读准诗句,把握诗韵1.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反馈,相机点评指导。3.转换节奏读,尝试不一样的读,体会不一样的味。寒雨/连江/夜入吴,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片冰心/在玉壶。(二)借助注释初解诗意1.借助注释理解诗的大意。2.生齐读古诗。(品

5、诗中意象,赏诗中情志)过渡:想着,读着,你体会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呢?(孤独、寒冷、不舍)(三)深入意境,捕捉意象 1.品“寒雨、孤山”中的孤独落寞。(1)自然的“寒”与楚山的“孤”。师:(介绍当时送别的时间)这场趁着夜色潜入吴地的雨的确带点寒意,就连那楚山看起来都是那样孤零零的,让我们一起读出这场雨的寒意与楚山的孤寂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齐读)(2)离别的“寒”内心“孤”。 师点拨:除秋雨自然的寒意之外,还有什么是令作者感到寒意与孤独的?学生谈体会。(朋友间的离愁别绪) 师:是啊,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中,也沁透在两个离别的人的心头啊,这场雨使作者平添了几份孤独!该怎样读出那种

6、寒意呢?(指导诵读前两句)(3)对世态的“寒”,内心的孤立无援。师:除此之外,这里还暗含着同学们所不了解的一些历史背景。(课件出示补充资料)同学们,了解了此时王昌龄的遭遇,你认为这个寒,我们还能怎么理解?(学生谈体会) 师:世态的炎凉,朝廷的不公,仕途的坎坷,使他更觉寒心啊,朋友的离去更让他觉得孤立无援。2.品离愁别绪(1) 角色体悟:此时,你就是王昌龄,看着朋友远去的背影,想到形单影只的自己,万般思绪涌上心头(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昨夜下的这冷冷的雨,江边这孤单矗立的山,让这次送别更显凄凉(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结:一切景语皆情语,这迷蒙的秋雨,这孤单的楚山烘托了离别的

7、氛围,映衬了诗人此时的心情。(2)结合芙蓉楼送辛渐(其二),深化体悟离愁。其实,为这次送别,王昌龄写了两首诗,还有一首写了他前一天夜里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的情景:(出示其二)。(3)生平解读,理解怀才不遇、孤立无援的心境。(出示王昌龄坎坷的仕途)究竟为何这一次的送别会让诗人一连写下两首诗来抒发他内心的感慨,这和他当时的遭遇有关。提:回过头来,再来看看这两句诗,你觉得他还有怎样的心情呢?(怀才不遇 灰心丧气 孤立无援)四、发酵诗中情,赞赏心中志过渡:他是否因此放弃他的志向、一蹶不振呢?辛渐此行前往洛阳;诗人送别时托友人给洛阳亲友带去了一句话)辛渐的离去,加深了王昌龄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朦胧中,

8、他梦回故里,看到了白发苍苍的老父亲。1.“三问一答”见率真。父亲问:你会因处境艰难而放弃心中的志向吗?他坚定地答:一片冰心在玉壶。结发的妻子问:你会因一再被贬而灰心丧气一蹶不振吗?他深情地答:一片冰心在玉壶。昔日的好友问他:你会因诋毁和诬陷而改变做人的节操吗?他豪迈地答:一片冰心在玉壶。2.引用典故见真情。出示玉壶图片,补充“玉壶原指用玉制成的容器,古人多用它来形容人高洁正直的品格。(1)南朝宋文学家鲍照诗句:“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2)盛唐时期当朝宰相姚崇曾发起“玉壶行动”,号召为官者应像这玉壶一般清正廉洁。3.深研尾句赞真志。师:诗人以“冰心”和“玉壶”自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生

9、自由回答,师相机总结(言志):从此,这“一片冰心在玉壶”成为千古佳句,为世人传颂。4.冰心玉壶赞真人。师:送别寄语让我们读懂了他的心,而他也用一生践行着这句话:课件(开元二十七年,王昌龄被贬岭南,他没有动摇,而是坚守:一片冰心在玉壶。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仍以贬官身份赴江宁任职,他并未灰心,仍然坚守:一片冰心在玉壶。八年后,王昌龄再次被贬,他的官越做越小,然而诗词越写越好,这是因为他始终坚守:一片冰心在玉壶。)师:如果此时,让你再用一句话介绍王昌龄,你会怎么说?(预设:一位高洁、正直,矢志不渝的伟大诗人)被誉为七绝圣手的王昌龄,一生怀才,不拘小节。他的前半生催生出一个写下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充满了激昂悲壮的血性男儿,后半生又催生出了一个倾吐者,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忠贞士子。傲骨凌然而出言温润,如今读来,这深秋寒雨中的君子,冰壶之德在千年之下依然动人。 读懂了诗,读懂了王昌龄,也读懂了他的玉壶之志,我们再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读这首诗,走进他的内心吧!挑生入情入境地配乐读。(生齐读,师根据诗句板画并总结)五、作业布置1.背诵并默写芙蓉楼送辛渐。2.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主题。课后积累你搜集到的送别诗。六、板书设计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 山孤 (景) 孤寂 冰心 玉壶 (志) 高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