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学易金卷考前押题卷》-重庆专版含解析(12套试卷).pdf

上传人:学****享 文档编号:97305458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PDF 页数:422 大小:5.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届《学易金卷考前押题卷》-重庆专版含解析(12套试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22页
2024届《学易金卷考前押题卷》-重庆专版含解析(12套试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届《学易金卷考前押题卷》-重庆专版含解析(12套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届《学易金卷考前押题卷》-重庆专版含解析(12套试卷).pdf(4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4 届学易金卷考前押题卷-重庆专版含解析(12 套试卷)目录1.历史(重庆卷)-学易金卷:2024 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含答案2.数学(新高考九省专用 01)-学易金卷:2024 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含解析3.数学(新高考九省专用 02)-学易金卷:2024 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含解析4.英语 01(新高考 II 卷)-学易金卷:2024 年高考英语考前押题密卷含解析5.英语 01(新高考九省卷)-学易金卷:2024 年高考英语考前押题密卷含解析6.英语 02(新高考 II 卷)-学易金卷:2024 年高考英语考前押题密卷含解析7.英语 02(新高考九省卷)-学易金卷:2024 年高考英语考前

2、押题密卷含解析8.语文(新高考卷 01)-学易金卷:2024 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含解析9.语文(新高考卷 02)-学易金卷:2024 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含解析10.语文(新高考九省卷 01)-学易金卷:2024 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含解析11.语文(新高考九省卷 02)-学易金卷:2024 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含解析12.政治(重庆卷)-学易金卷:2024 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含解析2024 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重庆卷)历 史(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

3、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第卷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图 1 为我国出土的一些镶嵌绿松石铜牌,形制、纹饰略有差异,但制作工艺接近,二里头出土的铜牌所处的时代最早,三星堆最晚。河南二里头遗址铜牌甘肃天水铜牌四川三星堆铜牌图 1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 早期政治制度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B 夏朝开始我国进入了青铜时代C 区域文明在发展中存在交流的情况D 夏朝出现

4、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2汉武帝时始设刺史监察地方,其下无属员,亦无固定治所;至东汉时,刺史除了有固定的治所外,在原有权力基础上兼领地方选举劾奏之权,并逐渐获得地方行政权和领兵权。这种变化()A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 体现监察制度的异化C 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D 意味着监察体系完善3 唐代翰林学士院源于“北门学士”(北门是皇宫的后门,入门便是禁中)翰林学士院书写的诏敕号称“内命”,中书门下书写的诏敕号称“外命”,都具有法定的效力。翰林学士院的“内命”不经中书门下而直接向下传达,这就使收令传发的途径变为两途,形成双轨辅政制。这种现象反映了()A 中枢决策机制演变B 国家行政权力分散C 文官地位日益提高D

5、 三省制度渐趋成熟4图 2 为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人口分布图,据此判断这一时期应是()图 2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51283 年,元朝开通海上漕运航道,发展迅速,至 1309 年,通过海运输入大都的粮食达到 246 万石。此后,海运发展过程中虽然不时有低潮出现,但整体上仍呈持续发展之势。延续至元末,岁运粮数一般持续维持在 300 万石以上。这()A 反映出造船航海技术领先于世界B 有利于北方地区的社会稳定C 说明南北之间经济差距持续扩大D 推动了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6表 1 为清代不同年份山东地区人均耕地情况(单位:亩)。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山东地区()表 1年份顺治十八年(1661

6、年)康熙二十四年(1685 年)雍正二年(1724 年)乾隆三十一年(1766 年)嘉庆十七年(1812 年)人均耕地869904474377339A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持续增长B 农耕经济陷入停滞C 粮食种植结构可能发生变化D 耕地面积不断减少7近代早期西方拼命地向中国推销纺织品和鸦片,而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的却是“机船矿路”。“机”主要指兵器,“船”主要指战船,“矿”主要指煤矿,“路”指铁路。为了制造“机”“船”,修筑铁路,钢铁的生产也突出出来。这种现象()A 得益于实业救国的自强使命B 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C 有力的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D 体现开明人士对时代的捕捉8民国成立以后,部分中国家庭

7、供奉的牌位内容由传统的“天地君亲师”改写为“天地国亲师”。其内容的变化反映了()A 儒家思想影响的消失B 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C 社会改良之路的艰难D 民族国家观念的传播9有学者指出:民国初年的北方农村异常凋敝,产业传统单一,大多只依靠粮食种植。华北的铁路和公路也不成系统。北伐之后,中国面临日本的侵略,那时北方社会阶层上层与下层断裂。该学者意在()A 论证八路军在华北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原因B 说明国民政府在北方进行第二次北伐的必要性C 说明红军在北方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必然性D 论证了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开展百团大战的原因10表 2时间举办地名称2004年苏州28 届世界遗产大会2005年西安国际

8、古迹遗址理事会第 15 届大会2006年绍兴第二届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2007年北京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理念与实践国际研讨会2010年上海国际博物馆协会第 22 届大会暨第 25 届全体会议对此解读合理的是,中国A主动承担全球文化治理的责任B主导以联合国为中心的文化活动C文化遗产保护面临严峻的形势D依靠国际力量推动国内遗产保护11图 3 所示的象钟是中世纪阿拉伯发明家加扎利撰写的精巧机械装置的知识之书中介绍的一种装置。此装置上的大象让人想到印度和非洲,龙让人想到中国,不死鸟让人想到古埃及。这反映了阿拉伯()图 3A科技成就领先于世界B建立起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C文化具有多元融合性D成

9、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12 有学者指出:“中世纪西欧大学还包括我们今天称为商业课程的东西,或者更确切地应称作是写信艺术这一课程。当时人们急需接受准备信函、设计法律条文和起草公文等方面的训练,这些研究便作为修辞课程的一个分支而发展起来了。”这一课程的开设反映出()A西欧大学的独立地位B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C城市自治运动的兴起D欧洲文化教育的统一13图 4 为英国画家约瑟夫赖特于 1768 年所创作的油画空气泵实验。面画正中是一场实验,实验显然做成功了,因为在那个抽空了空气的密闭玻璃杯中,小鸟已奄奄一息。漆黑笼罩的环境中,实验设备发出的光照亮了每一个人,给每个人以精神。这一创作表明()图 4A自然科

10、学与思想解放密切相关B艺术创作与现实政治无关C理性之光难以驱散现实的黑暗D 教会的精神控制没有改变14 如表 3 为 1923-1924 年度各种经济成分占苏联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重(%)。这体现了苏联()表 3经济年份社会主义经济城乡小商品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宗法式经济19231924355%54%89%10%06%A国民经济结构的失衡B经济制度的探索与创新C经济体制的高度集中D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5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大部分州及地方政府均对制造业企业提供免费用地,提供金融支持,甚至出台税收优惠等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A旨在提高美国的公共服务质量B推动美国走出经济“滞

11、胀”的影响C基于联邦政府制定的政策要求D 促进美国新经济产业迅速发展第第卷卷二、选择题:本题共二、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共小题,共 55 分分。(其中(其中 16 题题 26 分,分,17 题题 17 分,分,18 题题 12 分)分)16(26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为了适应在华贸易发展的需要,1864 年,英商投资创立汇丰银行。1868 年,该行已被公认为“在中国最为重要的公司”。19 世纪七八年代以后,汇丰银行一家买卖的外汇数额,经常占上海外汇市场成交总额的 60%70%,其外汇买卖牌价成为中国外汇市场行情的准绳。从 1874 年到 1890 年,清政府共借外债 26 笔

12、,汇丰银行一家贷了 17 笔,占 7004%,成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急先锋。1894 年后,汇丰银行在承贷的外国银行中独占鳌头,并在每一笔对华贷款中,附加苛刻的条件,借此控制中国的税收存管等命脉。此外,汇丰银行营业即对外发行小额钞票,到 1890 年末,已达 618 万元,“与营业于东方各国之银行相比,则汇丰银行之兑换券流通数为最多”。摘编自姜建清、蒋立场中国近代银行史材料二1912 年经孙中山先生批准,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成立伊始,即大力支持南京临时政府,经募公债、代收税款、稳定货币发行。1915 年中国银行试办外汇业务,后又增加外币贷款、经理政府外债等业务,与外国银行相抗衡。1928

13、 年后,中国银行通过贷款支持,帮助经营困难的张裕酿酒公司、无锡荣氏申新纱厂渡过难关。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银行斥巨资扶助铁道、公路、煤矿和水利建设,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支持内地经济振兴,率先发展农业贷款。抗战爆发后,恐慌蔓延,引发提存和抢购外汇风潮,中国银行为平衡汇市共投入英镑 797 万磅、美元 1442 万元。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银行积极为国纾难,每年经收侨汇占全国侨汇总数的 50%以上,有力支援了前线。摘编自宗良、孙雨心百年中行金融报国的历程与启示(1)根据材料一,概括晚清时期汇丰银行在中国迅速扩张的表现。(8 分)(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汇丰银行在中国迅速扩张

14、的历史背景。(8 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银行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10 分)17(17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5 世纪末,美洲大陆逐渐被欧洲认知。在欧洲人看来,这个被命名为美洲的大陆,能看见的所有事物土著的生活、动物的种类等,一切都和欧洲、非洲、亚洲不一样。那里有多样的物种、丰富的黄金矿藏。在进入美洲大陆的欧洲人眼中,土著缺乏宗教信仰,生活十分原始,没有科学,没有文字,除了一些绘画中保留着晦涩不清的记忆以外,他们没有自身的历史记载。当时欧洲人编撰的有关美洲的文本,尽管编著者职业不同,国籍不同,但他们都将战争的起因归结到美洲土著身上。白人总是表现得彬彬有礼、友好;而土著

15、人则十分奸险,不断制造出抢劫和谋杀。随着土著与白人战争的进行,土著们又变得像妇女般懦弱不堪,成百上千的土著总是敌不过几个白人。新世界的某些现实也刺激着欧洲人,他们发现古典史学家对人类文明的描述,不能够说明欧洲人在美洲所发现的文化,甚至有人怀疑基督教是否为唯一正确的宗教?摘编自何文华地理大发现时代欧洲建构的“美洲形象”(1)根据材料,概括地理大发现时代欧洲人建构的“美洲形象”。(5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地理大发现时代欧洲人对“美洲形象”的建构。(12 分)18(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现代化进程简表项目大致时间阶段或进展特点或成就回顾18401911 年清

16、朝末年现代化起步工业化优先19121949 年民国时期局部现代化工业化优先19492018 年新中国全面现代化四个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全国平均完成第一次现代化(达到发展中国家的中间水平)2018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展望20202050 年从初等发达国家升级为发达国家,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20502080 年从发达国家升级到世界前列,全面实现现代化和伟大复兴摘编自何传启中国现代化报告 2021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2024 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重庆卷)历史全解全析(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注意

17、事项: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第卷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图 1 为我国出土的一些镶嵌绿松石铜牌,形制、纹饰略有差异,但制作工艺接近,二里头出土的铜牌所处的时代最早,三星堆最晚。河南二里头遗址铜牌甘肃天水铜牌四川三星堆铜牌图 1对此合理

18、的解释是()A 早期政治制度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B 夏朝开始我国进入了青铜时代C 区域文明在发展中存在交流的情况D 夏朝出现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答案】C【解析】从形制、纹饰、制作工艺看,西北天水、西南三星堆的铜牌都受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天水一带在中原与四川文化交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说明当时区域文明存在着一定的交流情况,故 C项正确。图中镶嵌绿松石铜牌只反映了形制、纹饰的差异,并未直接反映出神权色彩,故也不能反映当时政治制度的特点,排除 A 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夏朝开始我国开始进入了青铜时代,排除 B 项:D 项从材料信息难以体现。2汉武帝时始设刺史监察地方,其下无属员,亦无固定治所;

19、至东汉时,刺史除了有固定的治所外,在原有权力基础上兼领地方选举劾奏之权,并逐渐获得地方行政权和领兵权。这种变化()A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 体现监察制度的异化C 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D 意味着监察体系完善【答案】B【解析】据材料“汉武帝时始设刺史监察地方无固定治所”及“至东汉时,刺史除了有固定的治所外获得地方行政权和领兵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的刺史只负责监察地方,但东汉时期由监察职能逐渐演变为地方具有行政权和军事权的地方机构,这体现了监察制度的异化,故选 B 项;据材料“东汉时兼领地方选举劾奏之权”可知,东汉时期刺史的权力增强,这不利于中央集权,排除 A项;据材料“汉武帝时其下无属员,

20、亦无固定治所”,而“东汉时获得地方行政权和领兵权”可知,体现了地方权力的变化,地方官权力增强,不一定能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排除 C 项;据材料“东汉时兼领地方选举劾奏之权,并逐渐获得”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监察官权力的增强,而官员权力的变化并不能代表整个监察体系得到完善,排除 D 项。3唐代翰林学士院源于“北门学士”(北门是皇宫的后门,入门便是禁中)翰林学士院书写的诏敕号称“内命”,中书门下书写的诏敕号称“外命”,都具有法定的效力。翰林学士院的“内命”不经中书门下而直接向下传达,这就使收令传发的途径变为两途,形成双轨辅政制。这种现象反映了()A 中枢决策机制演变B 国家行政权力分散C 文官地位日益提

21、高D 三省制度渐趋成熟【答案】A【解析】据材料“唐代翰林学士院源于北门学士,其内命不经中书门下而直接向下传达”可知,“内命”代表了翰林学士院决策,“外命”代表了外朝决策,形成了中央双轨辅政制度,反映了中枢决策机制的演变脉络,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决策机制的演变,而非行政权力方面,故排除B项。“文官地位日益提高”与材料无关,故排除C项。材料内容为决策过程中形成中央双轨辅政制度,与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的三省制度的渐趋成熟无关,故排除D项。4图 2 为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人口分布图,据此判断这一时期应是()图 2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答案】C【解析】根据题目中的人口分布图可知,在黄河

22、流域和长江流域人口密度较大,中间密度较小,符合宋代民族政权并立,南北政权对抗的历史史实,故答案为 C 项。汉、唐、元都是大一统时代,人口分布密度与地图上显示的信息不相符,故是错误的。51283 年,元朝开通海上漕运航道,发展迅速,至 1309 年,通过海运输入大都的粮食达到 246 万石。此后,海运发展过程中虽然不时有低潮出现,但整体上仍呈持续发展之势。延续至元末,岁运粮数一般持续维持在 300 万石以上。这()A 反映出造船航海技术领先于世界B 有利于北方地区的社会稳定C 说明南北之间经济差距持续扩大D 推动了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元代通过海运持续向北方地区运送大批粮

23、食,这有利于北方地区的社会稳定,故 B项正确。A、C 两项在材料中均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体现的是政府发展海上漕运,不属于商品经济的范畴,D 项错误。6表 1 为清代不同年份山东地区人均耕地情况(单位:亩)。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山东地区()表 1年份顺治十八年(1661 年)康熙二十四年(1685 年)雍正二年(1724 年)乾隆三十一年(1766 年)嘉庆十七年(1812 年)人均耕地8.699.044.743.773.39A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持续增长B 农耕经济陷入停滞C 粮食种植结构可能发生变化D 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答案】C【解析】据材料“山东地区人均耕地情况”及所学可知,清代山东人口急剧

24、增加,导致人均耕地大幅减少,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是提高粮食亩产量,在此背景下,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在山东得到大规模种植和推广,导致粮食种植结构出现新的变化,故选 C 项;清代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在于人口的膨胀,不能得出“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持续增长”的结论,排除 A 项;清代农耕经济继续发展而非陷入停滞,此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B 项;材料强调山东人口增长导致人均耕地面积减少,而非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排除 D 项。7近代早期西方拼命地向中国推销纺织品和鸦片,而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的却是“机船矿路”。“机”主要指兵器,“船”主要指战船,“矿”主要指煤矿,“路”指铁路。为了制造“机”“船”,修筑铁路

25、,钢铁的生产也突出出来。这种现象()A 得益于实业救国的自强使命B 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C 有力的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D 体现开明人士对时代的捕捉【答案】D【解析】就材料“中国人向西方寻求钢铁的生产也突出出来”可知,近代早期,先进中国人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如兵器战船等,且逐步深入到制造领域,如修筑铁路和钢铁生产等,反映了近代早期开明人士对世界工业化的趋势的捕捉,故选 D 项;实业救国出现于甲午中日战争后,且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列强不再以商品输出为主,而是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与材料现象“拼命地向中国推销纺织品和鸦片”不符,排除 A 项;材料仅体现国人引进“西用”,不体现其对西方制度的看法,

26、无从得出“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排除 B 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有力抵制”说法有所夸大,且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C 项。8民国成立以后,部分中国家庭供奉的牌位内容由传统的“天地君亲师”改写为“天地国亲师”。其内容的变化反映了()A 儒家思想影响的消失B 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C 社会改良之路的艰难D 民族国家观念的传播【答案】D【解析】据材料“民国成立以后”“天地君亲师改写为天地国亲师”等并结合所学可知,民国成立以后,部分家庭供奉的牌位内容中“君”变为“国”,体现了民众国家意识的增强,反映了辛亥革命及中华民国的成立推动民族国家观念的传播,故选 D 项;牌位

27、内容的变化体现了国家意识的增强,时至今日儒家思想的影响从未消失,排除 A 项;“国”体现了民族国家观念,不是“天赋人权、主权在民、分权制衡”等西方民主思想,排除 B 项;辛亥革命是“革命”,而非“改良”,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排除 C 项。9有学者指出:民国初年的北方农村异常凋敝,产业传统单一,大多只依靠粮食种植。华北的铁路和公路也不成系统。北伐之后,中国面临日本的侵略,那时北方社会阶层上层与下层断裂。该学者意在()A 论证八路军在华北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原因B 说明国民政府在北方进行第二次北伐的必要性C 说明红军在北方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必然性D 论证了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开展百团

28、大战的原因【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所讲民国初年北方地区农村经济单一落后,交通分散,政府管理缺失,在面临日本侵略时,阶层断裂无法团结抗日。因此,八路军在华北通过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联系上层与下层,团结当地群众一致抗日,也加强了对当地的管理,A项符合题意。材料后半部分出现的现象是在二次北伐之后,排除B项。C项红军在建立革命根据地主要分布在南方,故排除。D项与材料不符,故排除。10表 2时间举办地名称2004年苏州28 届世界遗产大会2005年西安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 15 届大会2006年绍兴第二届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2007年北京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理念与实践国际研讨会2010年上海

29、国际博物馆协会第 22 届大会暨第 25 届全体会议对此解读合理的是,中国A 主动承担全球文化治理的责任B 主导以联合国为中心的文化活动C 文化遗产保护面临严峻的形势D 依靠国际力量推动国内遗产保护【答案】A【解析】这些会议都是有关文化遗产、文化传承的国际会议,涉及全球文化治理,这些会议都在中国召开,体现了中国主动承担全球文化治理的责任,选 A 项。从材料看不出“主导”,在中国开会不等于由中国“主导”,排除 B 项。在中国开会不等于中国的形势就严峻,排除 C 项。D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11图 3 所示的象钟是中世纪阿拉伯发明家加扎利撰写的精巧机械装置的知识之书中介绍的一种装置。此装置上的大象让

30、人想到印度和非洲,龙让人想到中国,不死鸟让人想到古埃及。这反映了阿拉伯()图 3A 科技成就领先于世界B 建立起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C 文化具有多元融合性D 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答案】C【解析】据材料象钟是“中世纪阿拉伯发明家介绍的一种装置”“大象让人想到印度和非洲”可知,象钟有融合阿拉伯文化、印度文化、非洲文化的倾向,故选 C 项;“领先于世界”不合题意,与材料提及象钟融合不同文化相悖,排除 A 项;“建立起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不合题意,仅从象钟无法知晓阿拉伯帝国的疆域,排除 B 项;“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不合题意,象钟未见西方文化的特色,排除 D 项。12有学者指出:“中世纪西欧

31、大学还包括我们今天称为商业课程的东西,或者更确切地应称作是写信艺术这一课程。当时人们急需接受准备信函、设计法律条文和起草公文等方面的训练,这些研究便作为修辞课程的一个分支而发展起来了。”这一课程的开设反映出()A.西欧大学的独立地位B.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C.城市自治运动的兴起D.欧洲文化教育的统一【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西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世纪欧洲大学有些课程是随着中世纪欧洲城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需求而产生的,B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大学的独立地位,排除 A 项;材料未涉及城市自治运动的兴

32、起和欧洲文化教育的统一的相关状况,排除 C、D 两项。故选 B 项。13图 4 为英国画家约瑟夫赖特于 1768 年所创作的油画空气泵实验。面画正中是一场实验,实验显然做成功了,因为在那个抽空了空气的密闭玻璃杯中,小鸟已奄奄一息。漆黑笼罩的环境中,实验设备发出的光照亮了每一个人,给每个人以精神。这一创作表明()图 4A 自然科学与思想解放密切相关B 艺术创作与现实政治无关C 理性之光难以驱散现实的黑暗D 教会的精神控制没有改变【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自然科学成就和启蒙运动之间的关系。自然科学的发展为思想解放准备了条件。该油画宣扬理性主义,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故 B 项错误。启

33、蒙运动就是用理性之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故 C 项错误。D 项不符合该画作体现的思想和当时的现状。14.如表 3 为 1923-1924 年度各种经济成分占苏联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重(%)。这体现了苏联()表 3经济年份社会主义经济城乡小商品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宗法式经济1923192435.5%54%8.9%1.0%0.6%A.国民经济结构的失衡B.经济制度的探索与创新C.经济体制的高度集中D.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3-1924 年(苏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

34、231924 年度在苏联国民经济总产值比重中,城乡小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成分超过了 60%,这是受新经济政策影响,体现了苏俄经济制度的探索与创新,B 项正确;根据所学,斯大林模式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导致国民经济结构失衡,排除 A、C 两项;苏俄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国家资本主义,受公有制控制和无产阶级的监督,而非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排除 D 项。故选 B 项。15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大部分州及地方政府均对制造业企业提供免费用地,提供金融支持,甚至出台税收优惠等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A 旨在提高美国的公共服务质量B 推动美国走出经济“滞胀”的影响C 基于联邦政府制定的政策要求D 促

35、进美国新经济产业迅速发展【答案】B【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大部分州及地方政府对制造业企业制定优惠政策,结合 1973 年滞胀的史实可知,这些政策的出台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带动就业,推动美国走出“滞胀”的影响,故选 B 项;材料中的政策是针对制造业企业的,并不属于公共服务范畴,排除 A 项;美国实行联邦制,地方政府不受联邦政府干涉,排除 C 项;美国新经济出现于 90 年代,此时尚未产生,排除 D 项。第第卷卷二二、选择题:本题共、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共小题,共 55 分分。(其中(其中 16 题题 26 分,分,17 题题 17 分,分,18 题题 12 分)分

36、)16(26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为了适应在华贸易发展的需要,1864 年,英商投资创立汇丰银行。1868 年,该行已被公认为“在中国最为重要的公司”。19 世纪七八年代以后,汇丰银行一家买卖的外汇数额,经常占上海外汇市场成交总额的60%70%,其外汇买卖牌价成为中国外汇市场行情的准绳。从 1874 年到 1890 年,清政府共借外债 26 笔,汇丰银行一家贷了 17 笔,占 7004%,成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急先锋。1894 年后,汇丰银行在承贷的外国银行中独占鳌头,并在每一笔对华贷款中,附加苛刻的条件,借此控制中国的税收存管等命脉。此外,汇丰银行营业即对外发行小额钞票,到

37、1890 年末,已达 618 万元,“与营业于东方各国之银行相比,则汇丰银行之兑换券流通数为最多”。摘编自姜建清、蒋立场中国近代银行史材料二1912 年经孙中山先生批准,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成立伊始,即大力支持南京临时政府,经募公债、代收税款、稳定货币发行。1915 年中国银行试办外汇业务,后又增加外币贷款、经理政府外债等业务,与外国银行相抗衡。1928 年后,中国银行通过贷款支持,帮助经营困难的张裕酿酒公司、无锡荣氏申新纱厂渡过难关。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银行斥巨资扶助铁道、公路、煤矿和水利建设,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支持内地经济振兴,率先发展农业贷款。抗战爆发后,恐慌蔓延,引发提存和

38、抢购外汇风潮,中国银行为平衡汇市共投入英镑 797 万磅、美元 1442 万元。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银行积极为国纾难,每年经收侨汇占全国侨汇总数的 50%以上,有力支援了前线。摘编自宗良、孙雨心百年中行金融报国的历程与启示(1)根据材料一,概括晚清时期汇丰银行在中国迅速扩张的表现。(8 分)(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汇丰银行在中国迅速扩张的历史背景。(8 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银行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10 分)【答案】(26 分)(1)表现:垄断(控制)中国外汇交易;向清政府放贷;控制中国财政经济命脉;发行大量货币搜刮中国财富。(8 分,每点 2 分)(2)

39、历史背景:新的商业经营形式被引入近代中国;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列强加紧侵华,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不断发展。(8 分,每点 2 分)(2)贡献:巩固辛亥革命成果;积极维护金融主权;扶助民族实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投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稳定金融秩序;经办侨汇,支援抗战。(10 分,每点 2 分,答出 5 点即可)【解析】(1)据材料一“经常占上海外汇市场成交总额的 60%70%”可知,垄断(控制)中国外汇交易;据材料一“清政府共借外债 26 笔,汇丰银行占 7004%”可知,向清政府放贷;据材料一“借此控制中国的税收存管等命脉”可知,控制中国财政经济命脉;据材料一“汇丰银行营

40、业即对外发行小额钞票兑换券流通数为最多”可知,发行大量货币搜刮中国财富。(2)据材料一“1864 年,英商投资创立汇丰银行”可知,新的商业经营形式被引入近代中国;据材料一“从 1874 年到 1890 年,清政府共借外债 26 笔”可知,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据材料一“成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急先锋”可知,列强加紧侵华,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据材料一“其外汇买卖牌价成为中国外汇市场行情的准绳”并结合所学可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不断发展。(3)据材料二“即大力支持南京临时政府稳定货币发行”可知,巩固辛亥革命成果;据材料二“中国银行试办外汇业务与外国银行相抗衡”可知,积极维护金融主权;据材料二“中国

41、银行通过贷款支持,帮助经营困难的张裕酿酒公司渡过难关”可知,扶助民族实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据材料二“中国银行斥巨资扶助铁道、公路、煤矿和水利建设”可知,投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据材料二“中国银行为平衡汇市共投入英镑 797 万磅、美元 1442 万元”可知,稳定金融秩序;据材料二“每年经收侨汇占全国侨汇总数的 50%以上,有力支援了前线”可知,经办侨汇,支援抗战。17(17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5 世纪末,美洲大陆逐渐被欧洲认知。在欧洲人看来,这个被命名为美洲的大陆,能看见的所有事物土著的生活、动物的种类等,一切都和欧洲、非洲、亚洲不一样。那里有多样的物种、丰富的黄金矿藏。在进

42、入美洲大陆的欧洲人眼中,土著缺乏宗教信仰,生活十分原始,没有科学,没有文字,除了一些绘画中保留着晦涩不清的记忆以外,他们没有自身的历史记载。当时欧洲人编撰的有关美洲的文本,尽管编著者职业不同,国籍不同,但他们都将战争的起因归结到美洲土著身上。白人总是表现得彬彬有礼、友好;而土著人则十分奸险,不断制造出抢劫和谋杀。随着土著与白人战争的进行,土著们又变得像妇女般懦弱不堪,成百上千的土著总是敌不过几个白人。新世界的某些现实也刺激着欧洲人,他们发现古典史学家对人类文明的描述,不能够说明欧洲人在美洲所发现的文化,甚至有人怀疑基督教是否为唯一正确的宗教?摘编自何文华地理大发现时代欧洲建构的“美洲形象”(1

43、)根据材料,概括地理大发现时代欧洲人建构的“美洲形象”。(5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地理大发现时代欧洲人对“美洲形象”的建构。(12 分)【答案】(17 分)(1)形象:欧洲人认为:美洲是一个物产丰富的“新世界”;(1 分)美洲文明原始、落后;(1 分)印第安人野蛮、奸诈;(1 分)是劣等种族,注定会被欧洲征服(2 分)。(共 5 分)(2)评析:用欧洲文明作为评判美洲文明的标准,体现了欧洲中心论;(2 分)对美洲认识不够全面,忽视了文明的多样性;(2 分)一再强调美洲的野蛮和落后,实质是为欧洲对美洲的殖民征服制造舆论;(2 分)最终给美洲带来灾难(1 分)。欧洲人建构的“

44、美洲形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16 世纪左右的美洲与欧洲的发展差距;(2 分)体现了欧洲文明与美洲文明的碰撞;(2 分)客观上推动了欧洲人对自身文明的反思(1 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共 12 分)【解析】(1)据材料“那里有多样的物种、丰富的黄金矿藏”可知美洲是一个物产丰富的“新世界”;据材料“土著缺乏宗教信仰,生活十分原始,没有科学,没有文字没有自身的历史记载”可知美洲文明原始、落后;据材料“土著人则十分奸险,不断制造出抢劫和谋杀”可知印第安人野蛮、奸诈;据材料“随着土著与白人战争的进行,土著们又变得像妇女般懦弱不堪,成百上千的土著总是敌不过几个白人”可知印第安人是劣等种族,注定会

45、被欧洲征服。(2)据材料“在进入美洲大陆的欧洲人眼中,土著”可知用欧洲文明作为评判美洲文明的标准,体现了欧洲中心论;据材料“土著缺乏宗教信仰,生活十分原始,没有科学,没有文字没有自身的历史记载”及所学可知对美洲认识不够全面,忽视了文明的多样性和一再强调美洲的野蛮和落后,实质是为欧洲对美洲的殖民征服制造舆论,最终给美洲带来灾难;据材料“新世界的某些现实也刺激着欧洲人甚至有人怀疑基督教是否为唯一正确的宗教”及所学可知欧洲人建构的“美洲形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16世纪左右的美洲与欧洲的发展差距和体现了欧洲文明与美洲文明的碰撞,客观上推动了欧洲人对自身文明的反思。18(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46、。材料中国现代化进程简表项目大致时间阶段或进展特点或成就回顾18401911 年清朝末年现代化起步工业化优先19121949 年民国时期局部现代化工业化优先19492018 年新中国全面现代化四个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全国平均完成第一次现代化(达到发展中国家的中间水平)2018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展望20202050 年从初等发达国家升级为发达国家,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20502080 年从发达国家升级到世界前列,全面实现现代化和伟大复兴摘编自何传启中国现代化报告 2021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答案】(12 分)【

47、评分标准】论题部分 02 分,阐述部分 010 分,具体赋分要求如下:分值要求1012所拟主题明确,有新意或有思想深度。能够运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具体史实,紧扣主题加以阐述;史实分析准确,论证充分,结论合理:逻辑严谨,表述通顺。79所拟主题明确。能够运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具体史实,能扣住主题加以阐述;史实分析较准确,论证较充分,结论较合理;逻辑较严谨,表述较通顺。36有主题,无新意和思想深度。有史实,但不充分;有论述或说明,但不严谨;有表述,但不够通顺。02没有凝练出主题,史实无或不准确;论述或说明与材料无关;表述混乱,条理不清晰。示例一:论题: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历史选择。论证:近代

48、以来,农民阶级发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实施洋务运动、清末新政;资产阶级推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皆因领导力量的内部原因和外部条件制约而未能实现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奠定了基石。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程;1964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施改革开放,提出“三步走”战略,全国平均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十九大确定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标。

49、综上: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示例二:论题: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论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1949 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基石。1956 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程;1964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施改革开放,提出“三步走”战略,全国平均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十九大确定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

50、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标。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综上: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解析】首先确定论题,据材料“中国现代化简表”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知识可知,中国现在的现代化成就主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完成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