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卷06-【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安徽专用)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金卷06-【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安徽专用)含解析.docx(3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安徽专用)生物 黄金卷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卷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发菜是生长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一种固氮蓝细菌,具有独特的耐旱机制和固氮能力。下列与发菜相
2、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发菜细胞中的DNA双链上各存在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 发菜染色体上的DNA与细胞质中的RNA的碱基种类不完全相同C. 发菜某基因表达时翻译的场所为核糖体,且存在多聚核糖体现象D. 发菜独特的耐旱性可能是干旱导致抗旱基因出现的结果2、下图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运输葡萄糖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肠上皮细胞借助葡萄糖同向转运载体吸收葡萄糖和Na+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B. 小肠上皮细胞借助GLUT2运输葡萄糖的转运速率与葡萄糖浓度差、GLUT2数量有关C. 胰岛素能降低图中葡萄糖同向转运载体的活性,减少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D. Na+/K+ATPase具
3、有运输功能和催化功能,为Na+、K+逆浓度运输提供能量3、人体消化道中消化淀粉的酶有多种,胰淀粉酶是其中一种。为了探究不同物质对胰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表中“”表示有,“”表示无)。据表推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组别淀粉淀粉酶茶花粉提取液5%芦笋丁5%维生素C淀粉酶活性相对值甲100%乙81%丙72%丁84%A. 茶花粉提取液具有促进胰淀粉酶活性的作用B. 芦笋丁可能强化了茶花粉提取液对胰淀粉酶活性的作用效果C. 维生素C可能强化了茶花粉提取液对胰淀粉酶活性的作用效果D. 胰淀粉酶为淀粉水解提供活化能的多少表示胰淀粉酶活性的大小4、儿童早衰症属于遗传病,患者体内的器
4、官快速衰老,造成各种生理功能下降。下列关于细胞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内酶活性均降低导致新陈代谢速率减慢B. 衰老细胞的膜脂氧化导致细胞膜流动性降低C. 早衰症患者体内衰老细胞的死亡不属于细胞凋亡D. 细胞凋亡因没有膜封闭而容易引起炎症5、用荧光标记技术显示细胞中心体和DNA,获得有丝分裂某时期荧光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细胞分裂方向由中心体位置确定B. 中心体复制和染色体加倍均发生在图示时期C. 图中两处DNA荧光标记区域均无同源染色体D. 秋水仙素通过抑制微管的组装,可促使细胞进入图示分裂时期6、某同学利用塑料片、曲别针、扭扭棒、牙签、橡皮泥、铁丝等材料制作DNA
5、双螺旋结构模型,以加深对DNA结构特点的认识和理解。下列操作或分析错误的是( )A. 一条链上相邻的两个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在一起B. 制成的模型上下粗细相同,是因为A-T碱基对与G-C碱基对的形状和直径相同C. 在构建的不同长度DNA分子中,碱基G和C的数量越多化学结构越稳定D. 观察所构建模型中只连接一个五碳糖的磷酸基团位置,可看出DNA 两条链方向相反7、在DNA甲基转移酶(Dnmt)的作用下,基因启动子区发生5胞嘧啶的甲基化可导致基因转录沉默。某植物用5-azaC处理后,5胞嘧啶的甲基化水平明显降低,开花提前。当敲除Dnmt 基因时,甲基化的DNA复制出的子链不
6、会被甲基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5胞嘧啶的甲基化导致启动子区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B. 5-azaC的去甲基化作用直接导致相应基因的基因频率升高C. Dnmt基因通过控制Dnmt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D. 双链均甲基化的DNA在无Dnmt时,复制两次可得到去甲基化的DNA8、下图M、N为果蝇某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其中M为正常染色体,N中发生了结构变异(A、B、C、D、E表示基因)。该对同源染色体联会后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缠绕并交换相应的片段,导致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形成了如图所示的染色体桥,染色体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机断裂,其他的分裂过程正常进行。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7、A. M、N联会时、各有一条染色单体在基因B、C之间发生过断裂B. 该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中染色体数目会减少C. 该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后可形成基因型为AA的精子D. 该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含异常染色体的精子占3/49、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础,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主要由“共同由来学说”和“自然选择学说”组成B. 群体中出现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C. 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进而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D. 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过程10、研究人员发现新冠肺炎病人往往不是
8、死于病毒感染,而是死于肺部组织所形成的“细胞因子风暴”。细胞因子是细胞对刺激应答时分泌的物质,当受到严重的病毒感染时,机体可能会启动“细胞因子风暴”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促使更多免疫细胞产生并聚集到感染部位,造成肺损伤等不良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应激状态下,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疫共同发挥作用B. 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肾上腺分泌能力减弱C. “细胞因子风暴”产生过程中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之间存在正反馈调节,导致机体稳态失调D. 病毒感染通过促进CRH的分泌作用于垂体,使肾上腺产生糖皮质激素增多,进而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11、冬小麦在生长期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低温之后才能开花。
9、这种经历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被称为春化作用。研究发现,若每天使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GA)连续处理冬小麦20天后,冬小麦生长加快,不经过春化作用也能开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春化过程中,低温诱导GA基因直接合成GA,促进开花B. 春化作用有利于小麦避免在寒冷开花后无法正常结果的情况C. 春化作用后,冬小麦细胞中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可能升高D. 开花对洋葱的品质不利,消除春化作用有利于得到较大的鳞茎12、小球藻是鱼类的优良饵料且对养殖水体中的氮、磷有一定的去除作用。鱼腥藻是养殖水体中引起水华的主要藻类。为揭示两种藻类的种间关系及其受pH的影响,研究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结果如表所示。下
10、列叙述错误的是( )pH6789鱼腥藻对小球藻的竞争抑制参数1.781.700.670.29小球藻对鱼腥藻的竞争抑制参数10.1612.919.104.90注:竞争抑制参数越大,说明竞争抑制作用越强。A. 水体富营养化后鱼腥藻可能会大量增加B. 小球藻与鱼腥藻存在种间竞争关系,且小球藻占优势C. 养殖水体中小球藻的种群数量仅受鱼腥藻和水质pH的影响D. 监测养殖水体的pH和鱼腥藻含量对于提高鱼类产量有积极意义13、北京2022年冬奥会通过建立动植物监测系统、动物救助中心、低碳交通保障体系、垃圾回收利用体系等多项举措,兑现了“绿色办奥”的庄严承诺,成为历史上首个实现“碳中和”的冬奥会。下列叙述错
11、误的是( )A. 冬奥会设计遵循循环、协调、整体等生态学原理B. 对动植物的系列保护措施有效保护了物种多样性C. 垃圾回收再利用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D. 北京冬奥会采取的系列举措有效增加了生态足迹14、下列有关中学生物学实验中观察指标的描述,正确的是()选项实验名称观察指标A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细胞壁位置变化B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滤纸条上色素带的颜色、次序和宽窄C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酵母菌培养液的浑浊程度D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的运动A. AB. BC. CD. D15、纤维素分解菌是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能够提高粗纤维饲料的转化率,为养殖业提供更多的饲料
12、来源。研究人员从反刍动物粪便中分离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步骤如下:关于上述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可采用干热灭菌法对培养基A、B进行灭菌B. 培养基B中应加入纤维素作为唯一氮源C. 通过可实现将聚集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D. 丙中透明圈越小说明细菌分解纤维素能力越强16、 紫花苜蓿产量高,营养丰富,但耐酸性差,作为饲料易造成家畜膨胀病;百脉根耐酸性强,叶片因富含缩合单宁可防止反刍动物膨胀病的发生。研究人员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最终获得抗膨胀病的新型苜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新型苜蓿培育过程中需要使用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纤维素酶、胰蛋白酶等物质B. 诱导紫花苜蓿、百脉根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有
13、离心、电激和生物诱导等C. 抗膨胀病型苜蓿新品种与紫花苜蓿、百脉根仍存在着生殖隔离D. 新型苜蓿培育、人鼠细胞融合过程均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细胞的全能性二、非选择题:共 5 题, 共 52 分。17、微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绿色植物基本类似,真核微藻的类囊体膜上有光合作用系统PS和PSII。研究发现,某种真核微藻在低氧环境中,其叶绿体内产氢酶活性提高,部分NADPH会参与生成氢气的代谢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PSI和PS是由蛋白质和_等组成的复合物。(2)光反应产生的O2至少穿过_层磷脂分子层以用于有氧呼吸。(3)PSI和PS协同作用,能使类囊体
14、膜内外建立质子(H+)梯度,质子穿过膜上ATP合成酶方式为_。最终光反应形成_用于暗反应中C3的还原。(4)低氧环境中,生成氢气的代谢过程会使该微藻生长不良,试从光合作用物质转化的角度分析原因:_。18、2018年,浙江大学医学院胡海岚研究组在产生抑郁情绪的神经环路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研究组发现大脑中反奖赏中心外侧缰核(LHb)中的神经元活动是抑郁情绪的来源。LHb神经元可以被厌恶性条件如压力、消极、恐惧等刺激,导致产生簇状放电(发放连续高频的动作电位),对下游奖赏脑区产生抑制,使机体出现抑郁,部分机制如图所示。(1)LHb神经元进行单个放电时,该部位膜两侧的电位变化是_。在厌恶
15、性条件作用下,模型小鼠LHb神经元的兴奋性会_(填“增强”或“减弱”)。兴奋在神经细胞间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2)研究证明,位于LHb神经元的T型钙通道、NMDAR通道对引发神经元的簇状放电至关重要,NMDAR通道可以改变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若长期处于压力的状态,则机体容易出现抑郁。从离子运输的角度,结合题图分析原因_(3)氯胺酮是一种抗抑郁的药物,其作用机制为_。若长期服用氯胺酮,其抗抑郁效果会下降,原因可能是_。19、我国某湿地实施“退养还湿”生态修复后,吸引了很多的鸟类栖息繁衍,主要有绿翅鸭、豆雁、斑头雁、青头潜鸭等。青头潜鸭在全世界已知共有1500只左右,是水质和生态环境好坏的
16、“指标生物”,现确认在该湿地内繁衍生息的青头潜鸭有400多只。回答下列问题:(1)要精确调查青头潜鸭的种群密度,可用_(填“样方法”、“逐个计数法”或“标记重捕法”)。(2)研究发现,该湿地还生活着39种鸟类,不同鸟类间可通过在_等方面形成差异,从而避免生态位过度重叠。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其意义是_。(3)下图表示能量流经第三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C表示_,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为800J/(cm2a),则第二至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4)实施“退养还湿”生态修复过程中,应该选择补种污染物净化能力较强的多种水生植物,补种的植物应尽量选用本地物种,原因是_(答出一点即可)。
17、(5)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其抵抗力稳定性会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20、果蝇的棒眼和正常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以及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均未知(不考虑XY同源区段)。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表所示三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组合亲本F1的表型及比例棒眼():正常眼():棒眼():正常眼()组合一1只棒眼()1只正常眼()1:1:1:1:组合二1只棒眼()1只棒眼()2:0:1:1组合三多只棒眼()多只正常眼()5:1:5:1(1)仅由组合一_(填“能”或“不能”)判断常染色体棒眼和正常眼的显隐性以及相关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理由是_。
18、(2)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请就组合三的F1表型及比例提出合理的解释:_ 。在此情况下,若让组合三的亲本雌性与组合一的F1雄性随机交配,子代雌性中棒眼与正常眼个体的比例是_ 。(3)一只杂合棒眼雌果蝇的某条染色体上,一基因发生突变而产生配子致死效应(含该突变基因的配子不能存活)。现将该棒眼雌果蝇与正常眼雄果蝇杂交,后代中只有正常眼雌雄果蝇,据此推测该致死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理由是_。21、近年来,我国在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但仍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1020年。重组人干扰素-1b是我国批准生产的第一个基因工程药物。下图为其生产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淋巴细胞能提取到干扰
19、素mRNA,而肝脏细胞或肌肉细胞不能,造成这些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2)PCR过程每次循环分为3步,其中发生引物与单链DNA结合的步骤称为_,PCR反应缓冲液中一般添加Mg2+的原因_。(3)在构建重组质粒过程中,需用到的工具酶有_。要将成功转入干扰素基因的工程菌筛选出来,所用的方法是_,该培养基从功能上分类属于_培养基。为保证工程菌不受其他杂菌的影响,培养前需用_方法对培养基进行严格的灭菌。检测固体培养基灭菌效果的常用方法_。(4)干扰素在体外保存相当困难。但如果将干扰素分子的一个半胱氨酸替换为丝氨酸,则这种改造的干扰素可在-70条件下保存半年,这属于_工程应用的
20、领域。【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安徽专用)生物 黄金卷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卷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发菜是生长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一种固氮蓝细菌,具有独特的耐旱机制和固氮能力。下列与
21、发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发菜细胞中的DNA双链上各存在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 发菜染色体上的DNA与细胞质中的RNA的碱基种类不完全相同C. 发菜某基因表达时翻译的场所为核糖体,且存在多聚核糖体现象D. 发菜独特的耐旱性可能是干旱导致抗旱基因出现的结果【答案】C【解析】【分析】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根本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原核生物无核膜,细胞质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真核细胞有核膜,细胞质中有多种细胞器,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常见的原核生物: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蓝藻和衣原体。【详解】A、发菜是原核生物,细胞中的DNA为环状,因此,
22、发菜细胞中的DNA双链上不存在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A错误;B、发菜是原核生物,其DNA是裸露的,没有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发菜细胞中DNA与RNA的碱基种类不完全相同,B错误;C、发菜细胞中有核糖体结构,其基因表达时翻译的场所为核糖体,且存在多聚核糖体现象,从而加快了蛋白质合成的速度,C正确;D、发菜独特的耐旱性是干旱选择了抗旱性状导致抗旱基因被保留并传递到下一代的结果,D错误。故选C。2、下图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运输葡萄糖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肠上皮细胞借助葡萄糖同向转运载体吸收葡萄糖和Na+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B. 小肠上皮细胞借助GLUT2运输葡萄糖的转运速率与葡萄糖浓度差
23、、GLUT2数量有关C. 胰岛素能降低图中葡萄糖同向转运载体的活性,减少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D. Na+/K+ATPase具有运输功能和催化功能,为Na+、K+逆浓度运输提供能量【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利用ATP水解释放能量,将细胞内的Na+泵出细胞外,而相应地将细胞外K+泵入细胞内,说明Na+出细胞、K+进细胞均为主动运输。【详解】A、小肠上皮细胞借助葡萄糖同向转运载体吸收葡萄糖利用了Na+的浓度差,属于主动运输,Na+的运输过程属于协助扩散,A错误;B、小肠上皮细胞借助GLUT2运输葡萄糖属于协助扩散,则影响其转运速率的因素是葡萄糖浓度差、GLUT2数量,B正确;C、胰岛
24、素能降低图中GLUT2转运载体的活性,减少小肠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进入血液的量,C错误;D、Na+/K+ATPase具有运输功能和催化功能,是Na+、K+逆浓度运输的载体蛋白,Na+/K+ATPase可水解ATP提供能量,D错误。故选B。3、人体消化道中消化淀粉的酶有多种,胰淀粉酶是其中一种。为了探究不同物质对胰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表中“”表示有,“”表示无)。据表推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组别淀粉淀粉酶茶花粉提取液5%芦笋丁5%维生素C淀粉酶活性相对值甲100%乙81%丙72%丁84%A. 茶花粉提取液具有促进胰淀粉酶活性的作用B. 芦笋丁可能强化了茶花粉提取液对
25、胰淀粉酶活性的作用效果C. 维生素C可能强化了茶花粉提取液对胰淀粉酶活性的作用效果D. 胰淀粉酶为淀粉水解提供活化能的多少表示胰淀粉酶活性的大小【答案】B【解析】【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不同物质对胰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物质,因变量是淀粉酶活性的相对值,淀粉、淀粉酶的量以及温度等属于吴广变量。【详解】A、甲和乙两组的自变量是是否含有茶花粉提取液,比较两组结果可知,花粉提取液具有抑制胰淀粉酶活性的作用,A错误;B、乙和丙两组比较可知,芦笋丁可能强化了茶花粉提取液对胰淀粉酶活性的作用效果,即抑制效果更强,B正确;C、乙和丁比较可知,维生素C可能弱化了茶花粉提取液对胰淀粉酶活性
26、的作用效果,C错误;D、酶的作用是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胰淀粉酶不能提供活化能,D错误。故选B。4、儿童早衰症属于遗传病,患者体内的器官快速衰老,造成各种生理功能下降。下列关于细胞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内酶活性均降低导致新陈代谢速率减慢B. 衰老细胞的膜脂氧化导致细胞膜流动性降低C. 早衰症患者体内衰老细胞的死亡不属于细胞凋亡D. 细胞凋亡因没有膜封闭而容易引起炎症【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衰老的特征:(1)水少:细胞内水分减少,结果使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新陈代谢速率减慢。(2)酶低: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3)色累: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累积,它们会妨碍细胞
27、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影响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4)核大:细胞内呼吸速度减慢,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5)透变: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详解】A、衰老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并非所有酶,如与衰老和凋亡有关的酶活性会升高,A错误;B、衰老细胞膜脂氧化导致细胞膜流动性降低,B正确;C、早衰症患者体内衰老细胞的死亡是基因控制的,属于细胞凋亡,C错误;D、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有利于个体生长发育,凋亡中形成凋亡小体,不会引起炎症反应,D错误。故选B。5、用荧光标记技术显示细胞中心体和DNA,获得有丝分裂某时期荧光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细胞分裂方向由
28、中心体位置确定B. 中心体复制和染色体加倍均发生在图示时期C. 图中两处DNA荧光标记区域均无同源染色体D. 秋水仙素通过抑制微管的组装,可促使细胞进入图示分裂时期【答案】A【解析】【分析】有丝分裂包括间期和分裂期两个时期。间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分裂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详解】A、中心体的位置决定了染色体移动的方向,将分裂开的子染色体拉向两极,从而决定细胞分裂的方向,A正确;B、该图为有丝分裂某时期荧光图,中心体的复制发生在间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加倍发生在后期,B错误;C、由于该图为有丝分裂某时期荧光图,在有丝分裂过程没有同源染色体联会,但是存在同源染色体,C错
29、误;D、秋水仙素能够通过抑制微管的组装从而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纺锤体的形成是在分裂期,而图示表示的是有丝分裂后期,已经发生了DNA移向两极的过程(需要纺锤体的牵引),即秋水仙素通过抑制微管的组装,并不能促使细胞进入图示分裂时期,D错误。故选A。6、某同学利用塑料片、曲别针、扭扭棒、牙签、橡皮泥、铁丝等材料制作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以加深对DNA结构特点的认识和理解。下列操作或分析错误的是( )A. 一条链上相邻的两个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在一起B. 制成的模型上下粗细相同,是因为A-T碱基对与G-C碱基对的形状和直径相同C. 在构建的不同长度DNA分子中,碱基G和C的数量
30、越多化学结构越稳定D. 观察所构建模型中只连接一个五碳糖的磷酸基团位置,可看出DNA 两条链方向相反【答案】C【解析】【分析】1、一条链上相邻的两个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在一起。2、A-T碱基对与G-C碱基对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直径。3、DNA两条链反向平行,具有方向性,具有游离磷酸基团的一端为该脱氧核苷酸链的3端。【详解】A、一条链上相邻的两个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在一起,A正确; B、A-T碱基对与G-C碱基对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直径, 制成的模型上下粗细相同,B正确;C、在构建的相同长度DNA分子中,碱基G和C的数量越多,形成的氢键越多,化学结构越稳定
31、 ,C错误;D、DNA两条链反向平行,具有方向性,具有游离磷酸基团的一端为该脱氧核苷酸链的3端,所以当观察所构建模型中只连接一个五碳糖的磷酸基团位置,可看出DNA 两条链方向相反,D正确。7、在DNA甲基转移酶(Dnmt)的作用下,基因启动子区发生5胞嘧啶的甲基化可导致基因转录沉默。某植物用5-azaC处理后,5胞嘧啶的甲基化水平明显降低,开花提前。当敲除Dnmt 基因时,甲基化的DNA复制出的子链不会被甲基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5胞嘧啶的甲基化导致启动子区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B. 5-azaC的去甲基化作用直接导致相应基因的基因频率升高C. Dnmt基因通过控制Dnmt的合成直接控制
32、生物的性状D. 双链均甲基化的DNA在无Dnmt时,复制两次可得到去甲基化的DNA【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干可知:Dnmt 基因的表达产物DNA甲基转移酶(Dnmt)会使基因启动子区发生5胞嘧啶的甲基化可导致基因无法正常转录和表达,进一步影响生物性状。表观遗传: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的一种类型。【详解】A、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的一种类型,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故5胞嘧啶的甲基化并未改变启动子区的碱基序列,A错误;B、5-azaC的去甲基化作用只是解除了基因转录
33、沉默,基因能够正常表达,但是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并未发生改变,即5-azaC的去甲基化作用并不会导致相应基因的基因频率升高,B错误;C、据题干,Dnmt 基因合成DNA甲基转移酶(Dnmt),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影响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性状,C错误;D、根据题干“ 当敲除Dnmt 基因时,甲基化的DNA复制出的子链不会被甲基化”,结合DNA的半保留复制特点,以一个双链均甲基化的DNA复制为例,复制一次的时候,得到的两个DNA分子均为一条甲基化的链和一条正常的链;复制两次后会得到2个DNA分子其两条链均为正常链,无甲基化,另外2个DNA分子均为一条链甲基化,另一条链正常,D正确。故选D。8、下图M、
34、N为果蝇某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其中M为正常染色体,N中发生了结构变异(A、B、C、D、E表示基因)。该对同源染色体联会后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缠绕并交换相应的片段,导致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形成了如图所示的染色体桥,染色体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机断裂,其他的分裂过程正常进行。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M、N联会时、各有一条染色单体在基因B、C之间发生过断裂B. 该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中染色体数目会减少C. 该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后可形成基因型为AA的精子D. 该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含异常染色体的精子占3/4【答案】B【解析】【分析】1、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
35、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左图中M为正常染色体,N发生了倒位;右图中发生了互换且染色体片段缺失。【详解】A、由右图可知,M、N联会时,M的一条染色单体中CDE所在的染色体片段断裂后最终丢失,N的一条染色单体BE所在的染色体片段断裂后缺失,即M、N联会时、各有一条染色单体在基因B、C之间发生过断裂,A正确;B、染色体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机断裂,但着丝粒移向细胞两极的情况是正常的,因此形成的精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正常的,只是发生了结构的改变,B错误;C、由于染色体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机断裂,因此可能会导致M染色体的一条染色单体上出现ABC
36、DA的基因组合,或者是导致N染色体的一条染色单体上出现ADCBA的基因组合,故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断裂后可形成含AA的精细胞,进而通过变形形成含AA的精子,C正确;D、该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其中只有一个含与M染色体相同的正常染色体,其余三个均为含异常染色体的精子,即含异常染色体的精子占3/4,D正确。故选B。9、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础,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主要由“共同由来学说”和“自然选择学说”组成B. 群体中出现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C. 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进而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D
37、. 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过程【答案】C【解析】【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其历史局限性和意义表现在:(1)由于受到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达尔文还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2)他对生物进化的解释也局限于个体水平,而实际上,如果个体出现可遗传的变异,相应基因必须在群体里扩散并取代原有的基因,这样新的生物类型垢可能形成;(3)达尔文强调物种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不能很好的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详解】A、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有共同的祖先,且认同地球上的物种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即达尔
38、文自然选择学说由“共同由来学说”和“自然选择学说”组成,A正确;B、适应性的形成是自然选择对可以遗传的变异进行定向选择的结果,即群体中出现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B正确;C、变异是不定向的,因此,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进而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错误;D、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选择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D正确。10、研究人员发现新冠肺炎病人往往不是死于病毒感染,而是死于肺部组织所形成的“细胞因子风暴”。细胞因子是细胞对刺激应答时分泌的物质,当受到严重的病毒感染时,机体可能会启动“细胞因子风暴”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
39、,促使更多免疫细胞产生并聚集到感染部位,造成肺损伤等不良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应激状态下,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疫共同发挥作用B. 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肾上腺分泌能力减弱C. “细胞因子风暴”产生过程中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之间存在正反馈调节,导致机体稳态失调D. 病毒感染通过促进CRH的分泌作用于垂体,使肾上腺产生糖皮质激素增多,进而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答案】D【解析】【分析】内环境的稳态:(1)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2)实质:内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需要各种器官
40、、系统协调一致的运行,主要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详解】A、据图示可知,在应激状态下,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疫共同发挥作用,A正确;B、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由于负反馈作用,可能导致肾上腺分泌能力减弱,B正确;C、据题干信息受到严重的病毒感染时,机体可能会启动“细胞因子风暴”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促使更多免疫细胞产生并聚集到感染部位,造成肺损伤等不良影响,说明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之间存在正反馈调节,最终导致机体稳态失调,C正确;D、由图示可知,病毒感染通过促进CRH的分泌作用于垂体,使肾上腺产生糖皮质激素增多,进而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D错误。故选D。11、冬小麦在生长期需要经历一段时间
41、的低温之后才能开花。这种经历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被称为春化作用。研究发现,若每天使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GA)连续处理冬小麦20天后,冬小麦生长加快,不经过春化作用也能开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春化过程中,低温诱导GA基因直接合成GA,促进开花B. 春化作用有利于小麦避免在寒冷开花后无法正常结果的情况C. 春化作用后,冬小麦细胞中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可能升高D. 开花对洋葱的品质不利,消除春化作用有利于得到较大的鳞茎【答案】A【解析】【分析】有些植物的种子或幼苗需经过一定的低温处理才会开花结实,此现象叫做春化作用。其实,春化作用的出现和休眠一样,也是植物应付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植物
42、在开花期是最脆弱的时候,如果不幸遇上低温,则很容易无法抵抗而导致不开花或死亡。所以经过长久的演化,植物本身便发展出一个适应的策略,那就是等待寒冬过去后再开花结实,以确保繁衍后代的目的。【详解】A、上述实例能说明赤霉素能产生与春化相同的效果,说明春化作用可能诱导了赤霉素的产生,不是诱导GA基因直接合成GA,A错误;B、春化作用有利于小麦避免在寒冷开花后,光合速率弱,无法正常结果的情况,B正确;C、冬季来临之前,植物细胞内自由水/结合水比值会下降,细胞代谢活动降低,避免气温下降时自由水过多导致结冰而损害自身,从而适应寒冷环境,春化作用后,冬小麦细胞中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可能升高,以适应 生长发育需
43、要,C正确;D、人们对洋葱的需要是鳞茎,开花会消耗大量有机物储存对洋葱的品质不利,消除春化作用有利于得到较大的鳞茎,D正确。故选A。12、小球藻是鱼类的优良饵料且对养殖水体中的氮、磷有一定的去除作用。鱼腥藻是养殖水体中引起水华的主要藻类。为揭示两种藻类的种间关系及其受pH的影响,研究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pH6789鱼腥藻对小球藻的竞争抑制参数1.781.700.670.29小球藻对鱼腥藻的竞争抑制参数10.1612.919.104.90注:竞争抑制参数越大,说明竞争抑制作用越强。A. 水体富营养化后鱼腥藻可能会大量增加B. 小球藻与鱼腥藻存在种间竞争关系,且
44、小球藻占优势C. 养殖水体中小球藻的种群数量仅受鱼腥藻和水质pH的影响D. 监测养殖水体的pH和鱼腥藻含量对于提高鱼类产量有积极意义【答案】C【解析】【分析】小球藻和鱼腥藻属于两种不同的藻类,两者属于竞争关系,表格中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两种藻类之间的竞争抑制参数,总体来看,小球藻对鱼腥藻的竞争抑制作用更强。【详解】A、鱼腥藻是养殖水体中引起水华的主要藻类,水体富营养化后,水中N、P元素增加,鱼腥藻可能会大量增加,A正确;B、竞争抑制参数越大,说明竞争抑制作用越强,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小球藻对鱼腥藻的竞争抑制作用更强,B正确;C、养殖水体中小球藻的种群数量不仅受鱼腥藻和水质pH的影响,还受光照强
45、度和营养物质供应等因素的影响,C错误D、水体的pH和鱼腥藻数量会对小球藻的数量产生影响,小球藻又是鱼类的优良饵料,因此监测养殖水体的pH和鱼腥藻含量对于提高鱼类产量有积极意义,D正确。故选C。13、北京2022年冬奥会通过建立动植物监测系统、动物救助中心、低碳交通保障体系、垃圾回收利用体系等多项举措,兑现了“绿色办奥”的庄严承诺,成为历史上首个实现“碳中和”的冬奥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冬奥会设计遵循循环、协调、整体等生态学原理B. 对动植物的系列保护措施有效保护了物种多样性C. 垃圾回收再利用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D. 北京冬奥会采取的系列举措有效增加了生态足迹【答案】D【解析】【分析】1、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2、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价值,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护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3、就地保护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