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终极押题密卷1(北京卷)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高考语文终极押题密卷1(北京卷)含答案.doc(9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4年高考语文终极押题密卷1(北京卷)一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18分)1(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道德的最高境界是“圣人之德”,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一表述被世人认为是伦理学“金律”的标准表达。其次,是比“金律”次一等的“君子之德”,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银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从肯定的层面推己及人的过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从否定的层面推己及人的过程。二者相比,肯定性“金律”要求人们积极、主动、自觉地做好事。“银律”只是要求人们不做伤害他人的事情,这相对而言是被动的、消极的,比较容易做到。圣人、君子层面的道德
2、律,并不适用所有人际关系的协调,所以孔子并没有教条式地要求人们据此去做,他认识到金律与银律有时不太具备现实可行性和现实价值。子贡赎了奴隶而不取金,孔子却批评他“赐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救了溺水者,被救者用一头牛来酬谢他,子路接受了,孔子却称赞了他,因为“鲁人必多拯溺者矣”,这就引出了孔子道德思想的第三个层次“凡人之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被认为是孔子道德思想的第三个层次,即道德“铜律”。铜律的行为原则虽然是非道德的,然而这个非道德律也有积极作用,因为这一原则是对反道德行为的
3、抵制。这句话的原文是:“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从这段话的上下文来解读,孔子针对“以德报怨”而提出了“以直报怨”,表明了他对“报德”与“报怨”的不同态度,说明他对于突破道德底线损人利己的行为是严厉谴责的。因为“以德报怨”固然是值得称赞的道德修养,但它一旦付诸行动危害就甚大,小人做起坏事就可能变得肆无忌惮,法律惩恶的理由就不充足了,所以孔子坚决反对。(摘编自关多义、张民省论孔子“直”性思想的法学意蕴)材料二:“以直报怨”的“直”字,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也是两千年来很多学者至今争论不休的话题。首先,历史上的权威学者一直把“直”作为“正直”或“大公”来解释的。如宋代
4、理学家朱熹对“以直报怨”的注释是:“于其所怨者,爱憎取舍,以至公而无私,所谓直也”但是,如果把“直”理解为“正直”,这前后句的意思就会发生冲突。从语法结构上看,“以德报德”中两个“德”都是名词,而且意思都是“恩惠”。“以直报怨”的“直”则是形容词,“怨”却是名词。一个句子中的两个词语的词性前后如此不一致,显然不符合作为语言学家孔子的表述。而且,如果把“直”理解为正直之“德”,又把“直”的意思看高了一层,就会使这句话变成了以“德”报怨,岂不是自相矛盾;后来,还有学者把“直”理解为“值得”“对等”“同值”,这样以来,“以直报怨”的意思就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以血还血,以命抵命”“人不犯我,我不
5、犯人”的行动准则,这等于说“直”是“怨”的替代,即孔子主张“以怨报怨”。这种理解恐怕也不恰当。这种理解要求自己针对他人行为采取对等的反应,以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决定自己对待他人的态度,岂不使自古流传的“怨怨相报何时了,得饶人处且饶人”等一些儒家宽厚温和的做人教诲,也变成了无稽之谈!因此,“以直报怨”的“直”,首先肯定不是“德”,其次也不是“怨”。既不是“正直”的意思,也不是“对等”的意思,而是人天生的“直性”。论语中出现的“直”字还有两处,一处是“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指的是一个人性格直爽却不懂礼仪会因说话刻薄而伤人;另一处是孔子给子路讲“六言六蔽”的问题,孔子的第四条是“好直不好学,其蔽
6、也绞”。以历代注家的解释,“绞”的意思是语言尖刻,容易得罪人。这是孔子针对子路不加约束的性格说的,要求他做事情不能任着性子来,而应该加强学习,否则“直”的美德也会变成“绞”的弊病,与人相处显得太尖刻。“以直报怨”的“直”与这两处的直的意思是一致的,只不过在特定的别人加“怨”于我时,孔子认为不能再退缩,而应以“直”的态度,“绞”(尖刻)的言语进行反击。表现为此时可以不受礼法约束而大声指斥、谴责,据理力争,反映出一个人对不公平境遇的不屈服、不妥协的态度。最低层次的道德价值律是反道德的铁律。套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句式,铁律表现为“己所不欲,先施于人”。在孔子的道德思想中没有明确讲到这样的话,是
7、后人根据“银律”的逻辑推出在现实社会中实际存在的现象。“铁律”是与“金律”和“银律”背道而驰的反道德准则,也试图摆脱“铜律”必然诉诸理性报复的规则,以“先施于人”的预设,做出损人利己甚至不利己的勾当。“先施于人”的策划当然也是一种利益的博弈,只不过与“铜律”所要求的原则不同,它完全是赌徒式的非理性博弈。“铁律”对于任何社会的安定和有序都是威胁,中国古代思想家也认识到了“铁律”对社会的危害,所以,不断制定、修订法律把制止“铁律”作为惩恶扬善的重要内容。(摘编自关多义、张民省论孔子“直”性思想的法学意蕴)(1)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推己及人”的金律与银律,区别在于“主动
8、”还是“被动”。B举子贡事例是为了论证孔子不会教条式地要求人们效法金、银律。C孔子称赞子路“受牛”,是因为他的行为吻合“凡人之德”。D孔子坚决反对“以德报怨”,主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2)下列对材料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直而无礼则绞”句中的“直”,指的是“人天生的直性”。B孔子认为面对别人的“怨”时,不能再退缩,而应“以怨报怨”。C“己所不欲,先施于人”的铁律,是最低层次的道德价值规律。D铁律完全是非理性博弈,不利于一切社会的安定和有序。(3)下列对道德律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律较银律而言,境界更高,在于其要求人们积极主动地自觉地做好事。B银律是从否定的层
9、面只要求人们不做伤害他人的事,具有被动性、消极性。C非道德的铜律行为有积极作用,这缘于它对反道德行为的抵制。D铁律是后人根据“银律”的逻辑推理出来的,并与之如出一辙的反道德律。(4)为了分析出“以直报怨”之“直”的内涵,作者是如何一步步加以论述的?(5)请试分析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在联系?二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18分)2(18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贵廉汉元帝时,贡禹上书言:“孝文皇帝时,贵廉洁,贱贪污,贾人、赘婿及吏坐赃者,皆禁锢不得为吏。赏善罚恶,不阿亲戚,罪白者伏其诛,疑者以与民,无赎罪之法。故令行禁止,海内大化,天下断狱仅四百,与刑措亡异。“武帝始临天下,尊贤用士
10、,辟地广境数千里。自见功大威行,遂从嗜欲。用度不足,乃行一切之变,使犯法者赎罪,入谷者补吏。是以天下奢侈,官乱民贫,盗贼并起,亡命者众。郡国恐伏其诛,则择便巧史书、习于计簿、能欺上府者,以为右职;奸宄不胜,则取勇猛能操切百姓者、以苛暴威服下者,使居大位。故亡义而有财者显于世,欺谩而善书者尊于朝,悖逆而勇猛者贵于官。故俗皆曰:何以孝弟为?财多而光荣。何以礼义为?史书而仕宦。何以谨慎为?勇猛而临官。故黥劓而髡钳者,犹复攘臂为政于世,行虽犬彘,家富势足,目指气使,是为贤耳。故谓居官而置富者为雄杰,处奸而得利者为壮士。兄劝其弟,父勉其子,俗之败坏,乃至于是!察其所以然者,皆以犯法得赎罪,求士不得真贤,
11、相守崇财利而诛不行之所致也。“今欲兴至治,致太平,宜除赎罪之法。 相守选举不以实及有赃者,辄行其诛,亡但免官,则争尽力为善,贵孝弟,贱贾人,进真贤,举实廉,而天下治矣。”呜呼,今日之变,有甚于此!自神宗以来,黩货之风日甚一日。国维不张,而人心大坏,数十年于此矣。书曰:“不肩好货,敢恭生生。鞠人谋人之保居,叙钦。”必如是而后可以立太平之本。贡禹又言:“欲令近臣自诸曹侍中以上,家亡得私贩卖,与民争利。犯者辄免官削爵,不得仕宦。”此议今亦可行。自万历以后,天下水利碾硙,场渡市集,无不属之豪绅,相沿以为常事矣。(取材于顾炎武日知录)【注释】便巧史书:这里指善于舞文弄墨。相守:诸侯国相、郡守。神宗:明朝
12、皇帝,年号万历。“不肩好货”句:大意是不任用贪财的人,而举用懂得养民、能改善百姓生活的人。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辟地广境数千里。广:宽广B.遂从嗜欲。从:放纵C.则取勇猛能操切百姓者。操切:胁迫D.黩货之风日甚一日。黩:贪求(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乃行一切之变。无不属之豪绅。B.是以天下奢侈。相沿以为常事矣。C则择便巧史书者。 则争尽力为善。D.今日之变,有甚于此。数十年于此矣。(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刑措亡异。同把刑罚搁置起来差不多。B.悖逆而勇猛者贵于官。违反正道又凶猛的人比
13、官员的地位还高。C.相守选举不以实及有赃者。相守中选拔推举官吏不按实情的以及收受贿赂的人。D.国维不张。国家纲纪制度形同虚设。(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顾炎武引用贡禹的上书,旨在以史为鉴,说明廉之可贵。B.汉孝文帝时,崇尚廉洁,官场清约,赏罚分明,风气纯正。C.武帝后期,世风败坏到极点,父兄规劝子弟要洁身自好。D.顾炎武认为,任用廉洁爱民的人为官是治理好国家的根本。(5)根据第二段内容,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赎罪之法”滋生了哪几方面弊端。三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0分)3(1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
14、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于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宪问)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论语子路)(1)孔子称赞南宫适“君子”尚德,这体现了孔子怎样的为政观?(2)两则材料中都提到了对“稼”(耕作)态度,请问是否矛盾并简述理由。四诗歌阅读(共2小题,满分20分)4(12分)阅读回答问题。悲秋杜 甫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家远待书日,秋来为客情。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始欲投三峡,
15、何由见两京。【注】此诗作于宝应元年(762)。当时蜀地发生多处叛乱,杜甫滞留梓州(今四川三台)。两京:长安和洛阳,诗中代指朝廷。(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写秋景,点明时令,富有夸张意味,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B.“群盗尚纵横”叙写社会现实,“尚”字表达出作者对动乱的厌烦。C.第三句承接第二句来写,家书迟迟不能到达,使作者心中悲情加重。D.第五句以“高飞的鸟”喻“愁”,形象生动,显示出作者愁绪极深。(2)本诗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悲情?请简要分析。5(8分)默写。悬泉瀑布,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师说)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
16、塘湖春行)蓬山此去无多路, 。(李商隐无题) ,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相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五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18分)6(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大树之下到大树下站一站,我相信,你的心情会好起来。我心头时常会浮现好多棵大树的形象:故乡沂河岸边的古槐,浮来山的古银杏,陕北黄陵的古柏一个人的成长史中,应该有大树的身影。一棵大树给周围、给人带来的恩泽可说是无限的。不止是物质上的奉献,还有精神上的感召。人一生或许能见到或听说许多大人物,但你能见到或听说几棵大树呢?那些几百岁几千岁的大树。我人生中第一棵大树在故乡,是一棵国槐,乡民称本地槐,据说有六百
17、多岁了。我家挨着沂河东岸,沂河发源于沂蒙山腹地,夜深人静时听得见水流浣沙之声。这棵树在河西岸一座老庙里,佛像早已无存,惟树下或立或卧着多块古碑。这个破败荒凉院落,曾是我儿时乐园,那棵树则是我十分敬畏的事物。伙伴们只要进入这棵大树荫蔽之下,就会滋生不一样的情感。我们需三人手接手才能将主干合抱,谁也没见过比它更大的树。主干完全中空了,树身布满吓人的窟窿,大着胆子拍一拍,便发出浑沌空洞虚无之声那声音似有令我们灵魂出窍之力。等我能读明白那些古碑上的文字时,我已离开了故乡与大树。几十年来,我不时想,故乡若没有这棵树,不止缺了一道风景,亦缺了很多东西。连一棵大树都没有的故乡,还能有什么呢?另一棵更著名大树
18、距我家也不太远,它在沂南县与莒县交界处的莒县,是有“天下银杏第一树”之称的浮来山银杏。周围见过没见过它的人都会说起它。他们会问从浮来山回来的人:白果树(银杏别名)还那样?那人就说:还那样啊。类似这样的对话在这棵树周围的人群中,应当已进行了好几千年了。该树高24.7米,主干周长15.7米,需八人方能合抱,树荫遮地一亩余。它的形态足以震撼人心,一树成大风景。主干如卧地礁岩,主枝如苍龙盘空,磅礴之势,浩然之气,撑起一方天地。无法确知其年龄,但肯定在三千岁以上。左传载,公元前715年9月,鲁隐公与莒子在此盟誓。两千七百年前的祖先,就让它来见证人类活动了,就信赖它了。一棵将生命从远古坚持到今日的树,有魅
19、力魔力是必然的。师专毕业那年,我到莒县教书。二十岁,正是多情多欲又迷茫虚妄时节。我常常到这大树下站一站,在它浩瀚气息笼罩下,想一想人生中很切近或较幽远的问题。有一天,望着它枝头上青绿的叶子与果实,忽然想:这树龄是我年龄的一百五十倍以上啊!太不可思议了。我在它身边生活了十多年,又调到日照,离它也不远。现在,我人生的大半截已逝,而它还那样。我与大树,正如庄子之言,是小知与大知、小年与大年。它比秦始皇大,比秦穆公大,比孔子大,比老子大,它每一片叶子都能俯视我们。没有哪个大人物会比它更大,而我们常常把自己弄得很大,把大树看得很小。我见到的最年长的树,在陕北桥山黄陵。黄陵轩辕庙内古柏林立,最大的那株有专
20、名:黄帝手植柏。树高21米,主干高13.7米,基部周长11米,中围6.5米,上围2.5米,望去如一逐渐收紧之巨型圆台,稳重刚健。树冠并不大,仅几根巨枝如大鹏展翼,树身呈向左方扭曲盘旋之势,整棵大树便呈现出奇特的前行却又扭身回望之态。它岿然如山,一动不动,却似时刻都在发出千钧之力。据说树龄有5000岁,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距这树不远,是黄帝塑像。塑像表现黄帝大步前行又扭身回望之态也许他是要看看他的民众跟上来了没有。黄帝的苍然形态类似古柏,我想,雕塑家的灵感,可能就来自这棵树。说它是黄帝亲手栽植,谁也无法证明,就算是后世的一种附会或愿望吧。后世人心目中的黄帝,是民族祖先崇拜情结的堆垒与塑造。这
21、个民族把祖先与起源,和一棵树联系在一起。古柏一侧有一片巨大伤口,从主干顶部直达根部,树干起码被撕裂掉几十公分厚。这是我见过的最大最惊人的植物伤口。可以判断出,这伤口是它一根巨枝劈裂的瞬间造成的,人间没有一把大刀能劈出这样的伤口,这可能是几百年甚至更久以前的一场暴风雨造成的。5000年,它经的风雨雷电太多了。把一块顽石放在一个地方5000年,也会化为齑粉,而它却带着这无与伦比的巨大伤口,一直坦然地站在世上。这棵树其实就像我们这个民族。对这个民族来说,这棵树已具有了图腾意义。世上的种种事物包括人,往往都是越老越丑。树却不是这样。没有哪棵大树是丑的。越是老树便越美好。什么能比大树更能表达生物之美呢?
22、形态各异的树干,隆重打开的树冠,都是美的。每棵大树看上去都潇洒有仪,都坦率诚恳大度。而每个人包括我,不管表现得多么冠冕堂皇,骨子里总难脱尽苟苟营营之念。人有欲望,有奢求。树有什么欲望奢求呢?树站在那儿,一动不动,却对它周围所有生命、对脚下土地都有大恩德。一棵树死了,许多生命便丧失了家园;一片树林消失了,必定是众多生灵的悲剧。树生得那么伟岸,它的根就是它的脚,它有许多脚,却从不走路。人移植树不是满足树的欲望,而是满足人的欲望。树如果像人一样开步走,到处争夺,那会是什么景象呢?大地大约会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所有生命可能都将面临灭顶之灾。正是树的稳定给众生带来了稳定,正是树的奉献奠定了众生存在的基础
23、。祖宗有言:山上有直树,世上无直人。面对树,人知道了惭愧。如果你的心里还能存有几棵大树的美好形象,那可能说明你在人生中不难找到美好的事物。树在世上站着,人也在世上站着。到大树下站一站,在大树下想一想:我能不能站得像样一点呢?(取材于夏立君同名散文)(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浑沌空洞虚无之声浑沌:无知无识的样子B.多情多欲又迷茫虚妄虚妄:不着边际C.后世的一种附会或愿望附会:把没有关系的事物说成有关系D.总难脱尽苟苟营营之念苟苟营营:不顾廉耻,到处钻营(2)下列对文章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列举三棵大树的树龄、树围、树高等数字,直观地表现出大树之“大”。B.作
24、者引用左传记载,表现了鲁隐公与莒子预见到长寿的银杏树能佑护两国。C.全文多处将人与大树进行对比,表达了对大树的赞美和对人类的反思与批评。D.文章开头点题,奠定了对大树的感情基调;结尾呼应开头,进一步开掘题意。(3)请简要概括作者对大树情感认识的变化历程。(4)文章结尾“我能不能站得像样一样点呢?”中“像样”的含义是什么?文章以“大树之下”为题目,有何妙处?六语言文字应用(共6小题,满分66分)7(6分)语言基础运用。“我与地坛”北京书市于9月8日至18日在地坛公园举办。这是该书市自2013年以来,首度重回地坛公园。地坛作为千年古都北京的九坛之一,是北京文化地标,是与大众文化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园景
25、区,集文化价值与公共服久价值于一体。地坛书市的主题“我与地坛”出自史铁生响誉文坛的散文我与地坛,传达了作家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精神。今年的地坛书市紧扣地坛文化内涵与史铁生精神追求,希望以此给广大读者带来心灵启迪,营造书香氛围,弘扬文明风尚。书市当天,人头攒动,读者的热情让实体书店经营者、出版社从业者重拾行业发展信心。(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中的“以来”一词不可以去掉。B.句画波浪线的两句可互换位置。C.句中的“响誉”应该换为“享誉”。D.句的成语“人头攒动”使用恰当。(2)不改变原意,对句画横线的部分进行改写,使之与句的后两句结构基本一致。8(10分)在“鸡汤文”“标题党”和微商广
26、告等“占领”朋友圈的今天,一篇题为“退朋友圈保智商”的文章“刷屏”了微信朋友圈。请发一段微信,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150字。9下面的语段是一篇文章的开头,但给人一种过大、过空的感受,请转换切入角度加以修改。当今的中国像一匹骏马奔腾在社会主义经济大道上,我国的经济水平大幅提升,中国家庭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在实行计划生育后,中国的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们的物质待遇大幅提升了。但在这时人们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许多孩子变得懒了,变得娇气了。这些问题是谁带来的?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有责任。我想说的是家长的素质负有很大的责任。10微写作。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
27、种的季节,充满生机和希望,请你以“春天孕育希望”为题,写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表达得体。不少于150字。11(50分)“泥土”是乡下人的安身立命之本。其实,不论哪个时代,个人或群体都需要有各自的安身立命之本。处于人生成长关键时期的青年,应该以什么作为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请以“青年的安身立命之本”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不少于700字。12“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句经典谚语饱含深刻哲理,在现代社会中被广泛引用。请以“一花与百花”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书写清晰。2024年菁优高考语文终极押题密卷1(北京卷)参考
28、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18分)1(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道德的最高境界是“圣人之德”,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一表述被世人认为是伦理学“金律”的标准表达。其次,是比“金律”次一等的“君子之德”,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银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从肯定的层面推己及人的过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从否定的层面推己及人的过程。二者相比,肯定性“金律”要求人们积极、主动、自觉地做好事。“银律”只是要求人们不做伤害他人的事情,这相对而言是被动的、消极的,比较容易做到。圣人、君子层面的道德律,并不适用所有人际关系的协
29、调,所以孔子并没有教条式地要求人们据此去做,他认识到金律与银律有时不太具备现实可行性和现实价值。子贡赎了奴隶而不取金,孔子却批评他“赐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救了溺水者,被救者用一头牛来酬谢他,子路接受了,孔子却称赞了他,因为“鲁人必多拯溺者矣”,这就引出了孔子道德思想的第三个层次“凡人之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被认为是孔子道德思想的第三个层次,即道德“铜律”。铜律的行为原则虽然是非道德的,然而这个非道德律也有积极作用,因为这一原则是对反道德行为的抵制。这句话的原文是:“或曰
30、: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从这段话的上下文来解读,孔子针对“以德报怨”而提出了“以直报怨”,表明了他对“报德”与“报怨”的不同态度,说明他对于突破道德底线损人利己的行为是严厉谴责的。因为“以德报怨”固然是值得称赞的道德修养,但它一旦付诸行动危害就甚大,小人做起坏事就可能变得肆无忌惮,法律惩恶的理由就不充足了,所以孔子坚决反对。(摘编自关多义、张民省论孔子“直”性思想的法学意蕴)材料二:“以直报怨”的“直”字,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也是两千年来很多学者至今争论不休的话题。首先,历史上的权威学者一直把“直”作为“正直”或“大公”来解释的。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对“以直报怨”的注
31、释是:“于其所怨者,爱憎取舍,以至公而无私,所谓直也”但是,如果把“直”理解为“正直”,这前后句的意思就会发生冲突。从语法结构上看,“以德报德”中两个“德”都是名词,而且意思都是“恩惠”。“以直报怨”的“直”则是形容词,“怨”却是名词。一个句子中的两个词语的词性前后如此不一致,显然不符合作为语言学家孔子的表述。而且,如果把“直”理解为正直之“德”,又把“直”的意思看高了一层,就会使这句话变成了以“德”报怨,岂不是自相矛盾;后来,还有学者把“直”理解为“值得”“对等”“同值”,这样以来,“以直报怨”的意思就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以血还血,以命抵命”“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行动准则,这等于说“
32、直”是“怨”的替代,即孔子主张“以怨报怨”。这种理解恐怕也不恰当。这种理解要求自己针对他人行为采取对等的反应,以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决定自己对待他人的态度,岂不使自古流传的“怨怨相报何时了,得饶人处且饶人”等一些儒家宽厚温和的做人教诲,也变成了无稽之谈!因此,“以直报怨”的“直”,首先肯定不是“德”,其次也不是“怨”。既不是“正直”的意思,也不是“对等”的意思,而是人天生的“直性”。论语中出现的“直”字还有两处,一处是“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指的是一个人性格直爽却不懂礼仪会因说话刻薄而伤人;另一处是孔子给子路讲“六言六蔽”的问题,孔子的第四条是“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以历代注家的解释,“
33、绞”的意思是语言尖刻,容易得罪人。这是孔子针对子路不加约束的性格说的,要求他做事情不能任着性子来,而应该加强学习,否则“直”的美德也会变成“绞”的弊病,与人相处显得太尖刻。“以直报怨”的“直”与这两处的直的意思是一致的,只不过在特定的别人加“怨”于我时,孔子认为不能再退缩,而应以“直”的态度,“绞”(尖刻)的言语进行反击。表现为此时可以不受礼法约束而大声指斥、谴责,据理力争,反映出一个人对不公平境遇的不屈服、不妥协的态度。最低层次的道德价值律是反道德的铁律。套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句式,铁律表现为“己所不欲,先施于人”。在孔子的道德思想中没有明确讲到这样的话,是后人根据“银律”的逻辑推出在
34、现实社会中实际存在的现象。“铁律”是与“金律”和“银律”背道而驰的反道德准则,也试图摆脱“铜律”必然诉诸理性报复的规则,以“先施于人”的预设,做出损人利己甚至不利己的勾当。“先施于人”的策划当然也是一种利益的博弈,只不过与“铜律”所要求的原则不同,它完全是赌徒式的非理性博弈。“铁律”对于任何社会的安定和有序都是威胁,中国古代思想家也认识到了“铁律”对社会的危害,所以,不断制定、修订法律把制止“铁律”作为惩恶扬善的重要内容。(摘编自关多义、张民省论孔子“直”性思想的法学意蕴)(1)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A“推己及人”的金律与银律,区别在于“主动”还是“被动”。B举子贡事
35、例是为了论证孔子不会教条式地要求人们效法金、银律。C孔子称赞子路“受牛”,是因为他的行为吻合“凡人之德”。D孔子坚决反对“以德报怨”,主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2)下列对材料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A“直而无礼则绞”句中的“直”,指的是“人天生的直性”。B孔子认为面对别人的“怨”时,不能再退缩,而应“以怨报怨”。C“己所不欲,先施于人”的铁律,是最低层次的道德价值规律。D铁律完全是非理性博弈,不利于一切社会的安定和有序。(3)下列对道德律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A金律较银律而言,境界更高,在于其要求人们积极主动地自觉地做好事。B银律是从否定的层面只要求人们不做伤害他
36、人的事,具有被动性、消极性。C非道德的铜律行为有积极作用,这缘于它对反道德行为的抵制。D铁律是后人根据“银律”的逻辑推理出来的,并与之如出一辙的反道德律。(4)为了分析出“以直报怨”之“直”的内涵,作者是如何一步步加以论述的?(5)请试分析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在联系?【考点】非连续性文本;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筛选信息,归纳要点;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菁优网版权所有【答案】(1)B(2)B(3)D(4)先驳论。文章先罗列历史上一些权威学者的论断,譬如“正值”“值得”“德”“怨”等内涵,然后从语法词性、逻辑矛盾、儒家仁学等方面予以驳斥,否定“直”不是“德”“怨”“正直”“对等”等内涵。 后立论。而
37、后作者在驳论的基础上亮明“直”的内涵人天生的直性,再用论语中的语句“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进行举例论证。(5)中心一致。两则材料都是围绕“道德律”展开论述的,材料一重在论述金律、银律、铜律;材料二重在论述铜律、铁律。它们构成了道德律四个完整的层次。前后相承。材料二对“直”内涵的论述,就是由材料一的铜律直接延伸开来。【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
38、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相关阐述,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词语内涵及论述过程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部分,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在联系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两则材料,结合具体内容多角度地进行分析。【解答】(1)B.“为了论证孔子不会教条式地要求人们效法金、银律”错误。举子贡事例是为了论证“金律和银律有时不太具备现实可行性和现实价值”。故选B。(2)B.“应以怨报怨”错误。由“孔子针对以德报怨而提出了以直报怨”可知,孔子提出“以直报怨”。故选B。(3)D.“并与之如出一辙的反道
39、德律”错误。由“铁律是与金律和银律背道而驰的反道德准则”可知,“铁律”与“银律”背道而驰。故选D。(4)结合“以直报怨的直字,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也是两千年来很多学者至今争论不休的话题。首先,历史上的权威学者一直把直作为正直或大公来解释的”分析可知,文章先罗列历史上一些权威学者的论断,譬如“正值”“值得”“德”“怨”等内涵;结合“从语法结构上看一个句子中的两个词语的词性前后如此不一致,显然不符合作为语言学家孔子的表述这种理解要求自己针对他人行为采取对等的反应,以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决定自己对待他人的态度,岂不使自古流传的怨怨相报何时了,得饶人处且饶人等一些儒家宽厚温和的做人教诲,也变成了无稽之谈!”
40、分析可知,然后从语法词性、逻辑矛盾、儒家仁学等方面予以驳斥,否定“直”不是“德”“怨”“正直”“对等”等内涵。综上可知,文章在分析“以直报怨”之“直”的内涵时,首先采用了驳论。结合“因此,以直报怨的直,首先肯定不是德,其次也不是怨。既不是正直的意思,也不是对等的意思,而是人天生的直性”分析可知,作者在驳论的基础上亮明“直”的内涵人天生的直性;结合“论语中出现的直字还有两处,一处是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指的是一个人性格直爽却不懂礼仪会因说话刻薄而伤人;另一处是孔子给子路讲六言六蔽的问题,孔子的第四条是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分析可知,再用论语中的语句“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好直不好学
41、,其蔽也绞”进行举例论证。(5)材料一共有三段,第一段论述了金律、银律的概念和内涵以及它们的区别;第二段指出金律与银律有时不太具备现实可行性和现实价值,从而引出孔子道德思想的第三个层次“凡人之德”,即道德“铜律”。材料二共有三段,第一段紧承材料一的最后一段中“直”的论题展开,即由材料一的铜律直接延伸,否定“直”不是“德”“怨”“正直”“对等”等内涵;第二段,亮明“直”的内涵人天生的直性;第三段,论述“最低层次的道德价值律是反道德的铁律”。据此可知,两则材料的中心一致,都是围绕“道德律”展开论述,材料一重在论述金律、银律、铜律;材料二重在论述铜律、铁律。它们构成了道德律四个完整的层次。且前后相承
42、。材料二对“直”内涵的论述,就是由材料一的铜律直接延伸开来。答案:(1)B(2)B(3)D(4)先驳论。文章先罗列历史上一些权威学者的论断,譬如“正值”“值得”“德”“怨”等内涵,然后从语法词性、逻辑矛盾、儒家仁学等方面予以驳斥,否定“直”不是“德”“怨”“正直”“对等”等内涵。后立论。而后作者在驳论的基础上亮明“直”的内涵人天生的直性,再用论语中的语句“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进行举例论证。(5)中心一致。两则材料都是围绕“道德律”展开论述的,材料一重在论述金律、银律、铜律;材料二重在论述铜律、铁律。它们构成了道德律四个完整的层次。前后相承。材料二对“直”内涵的论
43、述,就是由材料一的铜律直接延伸开来。【点评】选择题干扰项设置常见错误类型:1.扩大范围。2.偷换概念。3.无中生有。4.已然未然混为一谈。5.强加因果。6.答非所问。7.相互矛盾。8.张冠李戴。9.过于绝对。10.断章取义。二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18分)2(18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贵廉汉元帝时,贡禹上书言:“孝文皇帝时,贵廉洁,贱贪污,贾人、赘婿及吏坐赃者,皆禁锢不得为吏。赏善罚恶,不阿亲戚,罪白者伏其诛,疑者以与民,无赎罪之法。故令行禁止,海内大化,天下断狱仅四百,与刑措亡异。“武帝始临天下,尊贤用士,辟地广境数千里。自见功大威行,遂从嗜欲。用度不足,乃行一切之
44、变,使犯法者赎罪,入谷者补吏。是以天下奢侈,官乱民贫,盗贼并起,亡命者众。郡国恐伏其诛,则择便巧史书、习于计簿、能欺上府者,以为右职;奸宄不胜,则取勇猛能操切百姓者、以苛暴威服下者,使居大位。故亡义而有财者显于世,欺谩而善书者尊于朝,悖逆而勇猛者贵于官。故俗皆曰:何以孝弟为?财多而光荣。何以礼义为?史书而仕宦。何以谨慎为?勇猛而临官。故黥劓而髡钳者,犹复攘臂为政于世,行虽犬彘,家富势足,目指气使,是为贤耳。故谓居官而置富者为雄杰,处奸而得利者为壮士。兄劝其弟,父勉其子,俗之败坏,乃至于是!察其所以然者,皆以犯法得赎罪,求士不得真贤,相守崇财利而诛不行之所致也。“今欲兴至治,致太平,宜除赎罪之法
45、。 相守选举不以实及有赃者,辄行其诛,亡但免官,则争尽力为善,贵孝弟,贱贾人,进真贤,举实廉,而天下治矣。”呜呼,今日之变,有甚于此!自神宗以来,黩货之风日甚一日。国维不张,而人心大坏,数十年于此矣。书曰:“不肩好货,敢恭生生。鞠人谋人之保居,叙钦。”必如是而后可以立太平之本。贡禹又言:“欲令近臣自诸曹侍中以上,家亡得私贩卖,与民争利。犯者辄免官削爵,不得仕宦。”此议今亦可行。自万历以后,天下水利碾硙,场渡市集,无不属之豪绅,相沿以为常事矣。(取材于顾炎武日知录)【注释】便巧史书:这里指善于舞文弄墨。相守:诸侯国相、郡守。神宗:明朝皇帝,年号万历。“不肩好货”句:大意是不任用贪财的人,而举用懂
46、得养民、能改善百姓生活的人。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A.辟地广境数千里。广:宽广B.遂从嗜欲。从:放纵C.则取勇猛能操切百姓者。操切:胁迫D.黩货之风日甚一日。黩:贪求(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CA.乃行一切之变。无不属之豪绅。B.是以天下奢侈。相沿以为常事矣。C则择便巧史书者。 则争尽力为善。D.今日之变,有甚于此。数十年于此矣。(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A.与刑措亡异。同把刑罚搁置起来差不多。B.悖逆而勇猛者贵于官。违反正道又凶猛的人比官员的地位还高。C.相守选举不以实及有赃者。相守中选拔推举官吏不按实情的以及收受贿赂的人。D.国维不张。国家纲纪制度形同虚设。(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CA.顾炎武引用贡禹的上书,旨在以史为鉴,说明廉之可贵。B.汉孝文帝时,崇尚廉洁,官场清约,赏罚分明,风气纯正。C.武帝后期,世风败坏到极点,父兄规劝子弟要洁身自好。D.顾炎武认为,任用廉洁爱民的人为官是治理好国家的根本。(5)根据第二段内容,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赎罪之法”滋生了哪几方面弊端。【考点】历史事件;一般实词;之;以;于;则;文言翻译;内容理解菁优网版权所有【答案】(1)A(2)C(3)B(4)C(5)天下奢侈之风盛行,吏治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