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五校(省实验、东北育才、大连二十四中、大连八中、鞍山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学****享 文档编号:97277193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五校(省实验、东北育才、大连二十四中、大连八中、鞍山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辽宁省五校(省实验、东北育才、大连二十四中、大连八中、鞍山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五校(省实验、东北育才、大连二十四中、大连八中、鞍山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五校(省实验、东北育才、大连二十四中、大连八中、鞍山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含解析.docx(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辽宁省五校(省实验、东北育才、大连二十四中、大连八中、鞍山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含解析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物理试卷、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 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常用方法,以下物理量表达式中不属于比值法定义的是()A. 电容B. 电阻C. 场强D. 电流2. 如图,电阻丝ab的总电阻为2R,其电阻率不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将它与电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串联

2、接在内阻不计的电源两端,电压表为理想电表。闭合开关S,将滑片P由a向b移动,则金属丝两端的电压U和功率P() A. U增大B. U减小C. P增大D. P减小3. 如图所示,M、N、P、G分别为正方形ABCD四条边的中点,O为正方形的中心,将电荷量分别为-q和+q的两点电荷放在C、D两点上,要使中心O点处的电场强度为零,可在正方形边上再放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则该点电荷( )A. 应放在M点,B. 应放在N点,C. 应放在P点,D. 应放在G点,4. 2016年2月11日,科学家宣布“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探测到由两个黑洞合并产生的引力波信号,这是在爱因斯坦提出引力波概念100周

3、年后,引力波被首次直接观测到。在两个黑洞合并过程中,由于彼此间的强大引力作用,会形成短时间的双星系统。如图所示,黑洞A、B可视为质点,它们围绕连线上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且AO大于BO,不考虑其他天体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黑洞A的质量小于B的质量B. 黑洞A质量大于B的质量C. 黑洞A、B合并过程中距离减小,A的周期变大D. 黑洞A、B合并过程中距离减小,A的周期不变5. 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取地面为参考平面,该物体的机械能和重力势能随它离开地面的高度h的变化如图所示。物体受到的阻力恒定。重力加速度g取,结合图中数据可知() A. 物体的质量为1.5kgB. 物体受到的空气阻

4、力大小为12.5NC. 在h=2m处,物体的动能为20JD. 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m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游乐场所的设施更加丰富多样了。如图所示是儿童游乐场所的滑索模型,儿童质量为5m,滑环质量为m,滑环套在水平固定的光滑滑索上。该儿童站在一定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滑出,静止时不可伸长的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绳长为L,儿童和滑环均可视为质点,滑索始终处于水平状态,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 儿童和滑环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B. 儿童和滑环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C. 儿童运动到最低点时速度大小D. 儿童从静止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滑环的位移大小为7.

5、 如图所示为某静电场中x轴上各点电势的分布图。一电子从原点处以一定的初速度沿x轴正方向射出,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在x轴上做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处的电场强度大于的电场强度B. 电子从处到处,电场力对其先做负功再做正功C. 电子在处的速度最小D. 电子在处的动能等于电子在的动能8. 2016年5月30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4号乙运载火箭顺利将我国第一颗高分辨率立体测图业务卫星“资源三号”02星送入太空。随后“资源三号”02星与火箭分离,进入离地面高度约力500km轨道运行,之前我国发射的“天宫一号”空间站在离地面高度约为360km的轨道运行。“资源三号”02星和“天宫一号”空

6、间站的轨道均视为圆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资源三号”02星在轨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B. “资源三号”02星在轨运行的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C. “资源三号”02星在轨运行的线速度小于“天宫一号”空间站运行的线速度D. “资源三号”02星在轨运行的周期大于“天宫一号”空间站运行的周期9. 在生产生活中,经常采用轨道约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停放着一辆小车,小车上固定着两端开口的光滑细管,细管由水平、弯曲和竖直三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平滑连接,水平管的末端刚好与小车的左端对齐,竖直管的上端到小车上表面的高度为h。一小球以初速度水平向右射入细管,小球的

7、质量与小车的质量(包含细管)相等,小球可视为质点,忽略一切阻力作用,整个过程小球没有从细管的竖直部分冲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达到细管的竖直部分最高点时速度为零B. h一定大于等于C. 小球离开水平细管后做自由落体运动D. 从小球射入细管到离开细管的过程中,细管对小球做功为10. 平行金属板PQ、MN与电源和滑动变阻器如图所示连接,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靠近金属板P的S处有一粒子源能够连续不断地产生质量为m、电荷量为+q、初速度为零的粒子,粒子在PQ间的加速电场作用下穿过Q板的小孔F,紧贴N板水平进入MN间的偏转电场;改变滑片P的位置可改变加速电场的电压和偏转电场的电压,且所

8、有粒子都能够从MN间飞出,不计粒子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粒子在偏转电场中的竖直偏转距离与成正比B. 滑片P向左滑动,从偏转电场飞出的粒子的偏转角将增加C. 飞出偏转电场粒子的最大动能为EqD. 飞出偏转电场的粒子的最大速率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11.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对于该实验,下列操作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利的是_;A.重物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金属锤B.打点计时器的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面内上下对正C.精确测量出重物的质量D.先释放重物,再接通电源(2)在一次实验中,质量m的重物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乙所示。在纸带

9、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O点为第一个计时点)的距离分别为、。已知纸带相邻两个点之间时间间隔为T。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重物的动能增加量_; (3)大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_。A.利用公式v=gt计算重物速度B.利用公式计算重物速度C.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D.没有采用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的方法12. 某同学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如图所示,他利用废弃水管一个斜槽轨道和一个平直轨道,两轨道间做成圆弧实现平滑过渡(未画出);使两节相同的5号电池在水平轨道上做一维碰撞(实验过程中碰撞前后两物体

10、速度都在一条直线上,而且电池均不发生转动),利用电池在平直轨道上滑行的最远距离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该同学使电池2静止在水平轨道上,先将电池1从斜槽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运动到平直轨道上在A点与电池2碰撞,碰撞后两节电池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终静止,如图所示。则电池1碰撞后滑行的最大距_(填“AB”或“AC”),电池2碰撞后滑行的最大距离_(填“AD”或“AE”)。用刻度尺量取、的长度。再将电池1再次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冲到平直轨道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测出它从碰撞点A开始滑行的最大距离。用刻度尺量取的长度;(2)借助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我们可以通过电池的滑动距离推导电池碰撞前后的速度,从

11、而验证动量守恒。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满足_,则电池1、2的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3)如果电池1、2的碰撞是弹性碰撞,则、应该满足_;(4)做完实验应当进行必要的反思和总结。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两电池碰撞时,应该尽可能的缩短电池碰撞时间,这样会降低实验误差。B.做实验时,即使平直轨道竖直向上抬起一个小角度,也不会带来实验误差C.电池沿斜槽轨道下滑过程中受摩擦力作用,机械能有损失,这会带来实验误差D.碰撞点A的位置离斜槽轨道末端越远越好13.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接1时,上消耗的电功率为8W,当开关S接2时,电压表示数为9V,试求:(1)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2)开关

12、S接3直到电路稳定时,通过的电荷量。 14.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足够长的绝缘轨道ABCD,AB水平放置,CD竖直放置,轨道AB粗糙,CD光滑,BC是绝缘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形轨道,圆弧的圆心为O,半径为R,现有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体(可视为质点)静止在A点,轨道所在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大小。带电体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AB距离为3R,带电体与轨道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假定带电体与轨道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要求结果用m,g,R三个物理量表示)试求:(1)带电体第一次运动到圆弧轨道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2)带电体在圆弧轨道运动的最大

13、动能?(3)带电体在轨道AB上经过的路程? 15.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O点左侧光滑,右侧粗糙。O点左侧有一固定挡板,一水平轻弹簧左端固定在挡板上,一质量为m=0.1kg小滑块a将弹簧压缩(未拴接),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为。O点放置一质量为M=km的小滑块b,其中k为常数。放开a后,滑块a被弹簧弹开,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运动一段距离后与b碰撞。已知a、b间的碰撞为弹性碰撞,每次a与b碰撞前b已停下,碰撞时间忽略不计。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滑块a、b与O点右侧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重力加速度。(1)若k=2,求第一次碰撞过程滑块a对b的冲量大小;(2)若全过程a、b间的碰撞超过一次,求k满足的条件

14、;(3)若k=4,计算a、b停止运动后两者之间的距离。 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物理试卷、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 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常用方法,以下物理量表达式中不属于比值法定义的是()A. 电容B. 电阻C. 场强D. 电流【答案】C【解析】【详解】A电容,即将电容C定义为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U之比,属于比值定义法,故A不符合题意;B电阻,即将电阻R定义为导

15、体两端电压U与通过导体的电流I之比,属于比值定义法,故B不符合题意;C场强,即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在与之相距r处的电场强度的表达式,是点电荷电场强度的决定式,而才是电场强度的比值定义式,故C符合题意;D电流,即将电流I定义为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与所用时间t之比,属于比值定义法,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 如图,电阻丝ab的总电阻为2R,其电阻率不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将它与电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串联接在内阻不计的电源两端,电压表为理想电表。闭合开关S,将滑片P由a向b移动,则金属丝两端的电压U和功率P() A. U增大B. U减小C. P增大D. P减小【答案】B【解析】【详解】AB根据

16、题意,由闭合回路欧姆定律有将滑片P由a向b移动,逐渐减小,则逐渐减小,故A错误,B正确;CD根据题意,由公式可得,金属丝的功率为由数学知识可知,当即时,有最小值,有最大值,则将滑片P由a向b移动,P先增大后减小,故CD错误。故选B。3. 如图所示,M、N、P、G分别为正方形ABCD四条边的中点,O为正方形的中心,将电荷量分别为-q和+q的两点电荷放在C、D两点上,要使中心O点处的电场强度为零,可在正方形边上再放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则该点电荷( )A. 应放在M点,B. 应放在N点,C. 应放在P点,D. 应放在G点,【答案】D【解析】【详解】设正方形边长为2l,则D处点电荷在O处的电场强度

17、大小为方向由O指向B,同理可得C处点电荷在O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方向由O指向C,则两点电荷在O处的合场强为方向由O指向G,所以要使中心O点处的电场强度为零,可以在P点或G点放一个点电荷,若放在P点,则P点应该放一个负电荷,满足即同理可知,若放在G点,则G点应该放一个正电荷,满足故选D。4. 2016年2月11日,科学家宣布“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探测到由两个黑洞合并产生的引力波信号,这是在爱因斯坦提出引力波概念100周年后,引力波被首次直接观测到。在两个黑洞合并过程中,由于彼此间的强大引力作用,会形成短时间的双星系统。如图所示,黑洞A、B可视为质点,它们围绕连线上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

18、且AO大于BO,不考虑其他天体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黑洞A的质量小于B的质量B. 黑洞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C. 黑洞A、B合并过程中距离减小,A的周期变大D. 黑洞A、B合并过程中距离减小,A的周期不变【答案】A【解析】【详解】AB在匀速转动时的向心力大小关系为由于A的半径比较大,所以A的质量小,故A正确,B错误;CD双星靠相互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又解得双星之间的周期公式为黑洞A、B合并过程中距离减小,A的周期越小,故CD错误。故选A。5. 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取地面为参考平面,该物体的机械能和重力势能随它离开地面的高度h的变化如图所示。物体受到的阻力恒定。重力加速度

19、g取,结合图中数据可知() A. 物体的质量为1.5kgB. 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为12.5NC. 在h=2m处,物体的动能为20JD. 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m【答案】D【解析】【详解】D由图可知,h=4m时,物体重力势能等于机械能,即此时物体动能零,到达了最高点,故D正确;A物体的质量为故A错误;B根据功能关系可知,空气阻力对物体做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减少量,即解得故B错误;C根据功能关系可知,在h=2m处,物体的动能为故C错误。故选D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游乐场所的设施更加丰富多样了。如图所示是儿童游乐场所的滑索模型,儿童质量为5m,滑环质量为m,滑环套在水平固定的光滑滑索上

20、。该儿童站在一定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滑出,静止时不可伸长的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绳长为L,儿童和滑环均可视为质点,滑索始终处于水平状态,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 儿童和滑环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B. 儿童和滑环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C. 儿童运动到最低点时速度大小为D. 儿童从静止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滑环的位移大小为【答案】C【解析】【详解】A儿童和滑环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力为零,所以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故A正确;B儿童和滑环组成的系统内只有重力做功,所以机械能守恒,故B正确;C儿童运动到最低点时,设儿童和滑环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和v2,根据动量守恒定

21、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有解得故C错误;D儿童从静止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知,儿童和滑环在水平方向的平均速度大小和满足则水平位移大小和满足根据相对位移关系有解得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7. 如图所示为某静电场中x轴上各点电势的分布图。一电子从原点处以一定的初速度沿x轴正方向射出,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在x轴上做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处的电场强度大于的电场强度B. 电子从处到处,电场力对其先做负功再做正功C. 电子在处的速度最小D. 电子在处的动能等于电子在的动能【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电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沿轴做直线运动,则电场方向沿轴方向,由

22、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可知,电场方向水平向左,之后电场方向水平向右,由图像中斜率表示电场强度可知,电场强度为0,处的电场强度小于的电场强度,故A错误;C从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之后做减速运动,则电子运动到处时速度最大,故C错误;B电子从处到处,电场力对其先做正功再做负功,故B错误;D由题图可知,坐标轴上x1与x3电势相等,电子从坐标轴上x1处运动到x3处,电场力做功为零,电子在处的动能等于电子在的动能,故D正确。故选D。8. 2016年5月30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4号乙运载火箭顺利将我国第一颗高分辨率立体测图业务卫星“资源三号”02星送入太空。随后“资源三号”02星与火箭分离

23、,进入离地面高度约力500km的轨道运行,之前我国发射的“天宫一号”空间站在离地面高度约为360km的轨道运行。“资源三号”02星和“天宫一号”空间站的轨道均视为圆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资源三号”02星在轨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B. “资源三号”02星在轨运行的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C. “资源三号”02星在轨运行的线速度小于“天宫一号”空间站运行的线速度D. “资源三号”02星在轨运行的周期大于“天宫一号”空间站运行的周期【答案】BCD【解析】【详解】A第一宇宙速度为最大环绕速度,则“资源三号”02星在轨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A错误;BC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解得

24、,可知半径大,线速度小。则“资源三号”02星在轨运行的线速度小于“天宫一号”空间站运行的线速度;而重力加速度约等于近地环绕的加速度。则“资源三号”02星在轨运行的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故BC正确;D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解得可知半径大,周期大。则“资源三号”02星在轨运行的周期大于“天宫一号”空间站运行的周期。故D正确。故选BCD。9. 在生产生活中,经常采用轨道约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停放着一辆小车,小车上固定着两端开口的光滑细管,细管由水平、弯曲和竖直三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平滑连接,水平管的末端刚好与小车的左端对齐,竖直管的上端到小车上表面的高度为h

25、。一小球以初速度水平向右射入细管,小球的质量与小车的质量(包含细管)相等,小球可视为质点,忽略一切阻力作用,整个过程小球没有从细管的竖直部分冲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达到细管的竖直部分最高点时速度为零B. h一定大于等于C. 小球离开水平细管后做自由落体运动D. 从小球射入细管到离开细管的过程中,细管对小球做功为【答案】BC【解析】【详解】A小球和小车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力为零,所以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小球达到细管的竖直部分最高点时,与小车达到共同速度,此时竖直分速度为零,但水平分速度不为零,因此合速度不为零,故A错误;B假设小球刚好能够到达竖直管口而未冲出,且此时小球和小车的

26、共同速度为v,则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有解得所以h一定大于等于,故B正确;C设小球离开水平细管时,小球和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2和v3,则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有解得,而小球离开水平细管后只受重力作用,所以将做自由落体运动,故C正确;D从小球射入细管到离开细管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可知细管对小球做功为故D错误。故选BC。10. 平行金属板PQ、MN与电源和滑动变阻器如图所示连接,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靠近金属板P的S处有一粒子源能够连续不断地产生质量为m、电荷量为+q、初速度为零的粒子,粒子在PQ间的加速电场作用下穿过Q板的小孔F,紧贴N板水平进入MN间的偏转电场;改变滑

27、片P的位置可改变加速电场的电压和偏转电场的电压,且所有粒子都能够从MN间飞出,不计粒子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粒子在偏转电场中的竖直偏转距离与成正比B. 滑片P向左滑动,从偏转电场飞出的粒子的偏转角将增加C. 飞出偏转电场的粒子的最大动能为EqD. 飞出偏转电场的粒子的最大速率【答案】ABC【解析】【详解】A在平行金属板PQ之间,根据动能定理有粒子在F点的速度为设偏转电场MN的长度为L,MN之间的距离为d,则粒子通过偏转电场MN的时间为粒子的加速度为所以粒子的竖直偏转距离为所以粒子的竖直偏转距离与成正比,故A正确;B滑片P向左滑动的过程中,的比值增大,所以粒子的竖直偏转距离逐渐增大

28、,根据类平抛运动的规律可知,从偏转电场飞出的粒子竖直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则飞出时粒子的速度的偏转角逐渐增大,故B正确;CD粒子从M板右边缘飞出时速率最大,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其中解得故C正确,D错误;故选AB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11.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对于该实验,下列操作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利的是_;A.重物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金属锤B.打点计时器的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面内上下对正C.精确测量出重物的质量D.先释放重物,再接通电源(2)在一次实验中,质量m的重物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乙所示。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B

29、、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O点为第一个计时点)的距离分别为、。已知纸带相邻两个点之间时间间隔为T。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重物的动能增加量_; (3)大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_。A.利用公式v=gt计算重物速度B.利用公式计算重物速度C.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D.没有采用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的方法【答案】 . AB#BA . . C【解析】【详解】(1)1A实验选择的重物应该相对质量较大,体积较小,即重物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金属锤,这样能减少摩擦阻力的影响,从而减小实验误差,故A正确B打点计时器的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面内上下对正,这样可

30、以减小纸带与限位孔的摩擦,从而减小实验误差,故B正确;C因为我们是比较mgh、的大小关系,故m可约去,不需要测量重锤的质量,故C错误;D先接通电源,再释放重物,故D错误。故选AB。(2)2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等于其中间时刻速度,可知打点B时的速度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动能变化量(3)3AB若利用公式或计算重物速度,则说明是自由落体运动,那么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故AB错误;C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会导致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故C正确;D即使采用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的方法,仍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仍会出现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故D错

31、误。故选C。12. 某同学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如图所示,他利用废弃水管一个斜槽轨道和一个平直轨道,两轨道间做成圆弧实现平滑过渡(未画出);使两节相同的5号电池在水平轨道上做一维碰撞(实验过程中碰撞前后两物体速度都在一条直线上,而且电池均不发生转动),利用电池在平直轨道上滑行的最远距离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该同学使电池2静止在水平轨道上,先将电池1从斜槽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运动到平直轨道上在A点与电池2碰撞,碰撞后两节电池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终静止,如图所示。则电池1碰撞后滑行的最大距_(填“AB”或“AC”),电池2碰撞后滑行的最大距离_(填“AD”或“AE”)。用刻

32、度尺量取、的长度。再将电池1再次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冲到平直轨道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测出它从碰撞点A开始滑行的最大距离。用刻度尺量取的长度;(2)借助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我们可以通过电池的滑动距离推导电池碰撞前后的速度,从而验证动量守恒。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满足_,则电池1、2的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3)如果电池1、2的碰撞是弹性碰撞,则、应该满足_;(4)做完实验应当进行必要的反思和总结。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两电池碰撞时,应该尽可能的缩短电池碰撞时间,这样会降低实验误差。B.做实验时,即使平直轨道竖直向上抬起一个小角度,也不会带来实验误差C.电池沿斜槽轨道下滑过程中受

33、摩擦力作用,机械能有损失,这会带来实验误差D.碰撞点A的位置离斜槽轨道末端越远越好【答案】 . AC . AD . . . AB#BA【解析】【详解】(1)12由图知电池1、电池2碰撞后滑行的最大距离分别为AC,AD。(2)3电池做匀减速运动的初速度与全程位移间的关系为若碰撞满足动量守恒定律,则有化简可得(3)4若碰撞是弹性碰撞,还满足机械能守恒定律即(4)5A根据动量守恒定律特点:时间极短和碰撞条件:内力远大于外力可知,两电池碰撞时,虽然轨道对电池有摩擦力,但碰撞时间极短,内力远大于外力,依然近似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A正确;B做实验时,即使平直轨道竖直向上抬起一个小角度,减速时电池加速度也相

34、同,位移关系也不变,因此也不会带来实验误差,B正确;C研究的滑下碰撞后电池速度关系,只要保证释放位置不变就能保证碰撞前速度相同,因此斜槽轨道下滑过程中受摩擦力不会带来实验误差,C错误;D碰撞点A的位置离斜槽轨道末端越远碰撞后速度越小,运动位移越小,测量相对误差大,D错误。故选AB。13.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接1时,上消耗的电功率为8W,当开关S接2时,电压表示数为9V,试求:(1)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2)开关S接3直到电路稳定时,通过的电荷量。 【答案】(1),;(2)【解析】【详解】(1)当开关S接1时,R1被短路,只有R2工作,由题意可得当开关S接2时,R1和R2串联接入电路

35、,由题意可得联立以上两式解得,(2)开关S接3直到电路稳定时,电容器两端电压等于R2两端电压,为通过的电荷量等于电路稳定时电容器储存的电荷量,为14.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足够长的绝缘轨道ABCD,AB水平放置,CD竖直放置,轨道AB粗糙,CD光滑,BC是绝缘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形轨道,圆弧的圆心为O,半径为R,现有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体(可视为质点)静止在A点,轨道所在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大小。带电体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AB距离为3R,带电体与轨道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假定带电体与轨道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要求结果用m,g,R

36、三个物理量表示)试求:(1)带电体第一次运动到圆弧轨道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2)带电体在圆弧轨道运动的最大动能?(3)带电体在轨道AB上经过的路程? 【答案】(1)4mg,方向竖直向下;(2);(3)6R【解析】【详解】(1)第一次A到B过程中对带电体列动能定理方程解得在B点对带电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解得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压力大小也为4mg,方向竖直向下。(2)由题可知,最大速度点E点与圆心O点连线OE与OB夹角应满足即,从B到E列动能定理方程带电体在圆弧轨道运动的最大动能(3)经过多次往返运动后,最终带电体应该在BC之间往返运动,到达B点处速度恰好为0。由题可知且始终做负功,则全过程从A到

37、最终在B点速度恰好为0,根据动能定理可得解得15.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O点左侧光滑,右侧粗糙。O点左侧有一固定挡板,一水平轻弹簧左端固定在挡板上,一质量为m=0.1kg小滑块a将弹簧压缩(未拴接),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为。O点放置一质量为M=km的小滑块b,其中k为常数。放开a后,滑块a被弹簧弹开,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运动一段距离后与b碰撞。已知a、b间的碰撞为弹性碰撞,每次a与b碰撞前b已停下,碰撞时间忽略不计。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滑块a、b与O点右侧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重力加速度。(1)若k=2,求第一次碰撞过程滑块a对b的冲量大小;(2)若全过程a、b间的碰撞超过一次,求k满足的条件

38、;(3)若k=4,计算a、b停止运动后两者之间的距离。 【答案】(1);(2);(3)0.65m【解析】【详解】(1)设第一次碰撞前瞬间a的速度为,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设第一次碰撞后瞬间的速度分别为,取向右为正方向。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有机械能守恒,有联立得,对滑块b,由动量定理,有联立代入数据可得滑块a对b的冲量(2)当时,由得第一次碰后a静止,b速度向右,只发生一次碰撞;当时,第一次碰后速度均向右,且a的速度小于b,只发生一次碰撞;当时,第一次碰后a速度向左,b速度向右,设b向右滑行的距离为,与弹簧碰撞返回后再以等大速度滑向粗糙水平面,设a在粗糙面上向右滑行的距离为,对减速滑行过程,由动能定理有,若发生二次碰撞,则联立可得综上可得,当时,间碰撞会超过一次。(3)若,第一次碰后的速度分别为,b滑行的距离a向左与弹簧碰撞返回后,在粗糙水平面向右滑行距离后,速度减为,由动能定理,有得a第二次与静止的b发生碰撞,设碰后瞬间的速度分别为,同理可得,b又向右滑行距离又向左滑行距离,有,可得即a还没有返回O点就停下了。全过程只发生二次碰撞。均停止运动后二者之间的距离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