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2024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 氧B. 铝C. 钙D. 铁【答案】B【解析】【详解】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并不均匀,按质量计算,地壳中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氧、硅、铝、铁、钙等,因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B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B。2.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铁锅生锈B. 蜡烛燃烧C. 花生霉变D. 水结成冰【答案】D【解析】【详解】A.铁锅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此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此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
2、于化学变化;C.花生霉变会产生黄曲霉素等有毒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水结成冰后,物质的状态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3. 下列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 尼龙B. 棉花C. 羊绒D. 蚕丝【答案】A【解析】【详解】有机合成材料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机物,二是人工合成,三是高分子化合物棉花、羊绒、蚕丝都属于天然有机材料,不属于合成材料;尼龙是有机合成材料故选A。4. 下列能反映水在空气中放置时发生变化的微观图示的是:注:(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水在蒸发时,液面以上的单位体积内的水分子个数应该小于
3、液面以下单位体积内的水分子个数,所以能反映水在空气中放置时发生变化的微观图示的是D。故选:D。5. 近期,很多电动汽车企业纷纷宣布车价上涨,原因之一是作为动力电池核心原材料的碳酸锂价格成倍上涨。在元素周期表中锂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原子序数为3B. 核外电子数为3C. 属于金属元素D. 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g【答案】D【解析】【分析】元素周期表信息图中,元素名称的左上角的数字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右上角为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下边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详解】A、由图可知,原子序数为3,正确;B、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核外电子数为3,正确;C、由汉
4、字结构可知,锂属于金属元素,正确;D、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没有g这样的单位,错误;故选D。6. 2022北京冬奥会场馆使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循环制冰技术。利用液态二氧化碳蒸发吸热完成制冰。下列关于液态二氧化碳蒸发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 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增大B. 二氧化碳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C. 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D. 二氧化碳分子不再运动【答案】A【解析】【详解】二氧化碳在跨临界直冷循环过程中发生了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二氧化碳分子本身不变,包括二氧化碳分子的构成、二氧化碳分子的大小、二氧化碳分子质量都不变,变化的是二氧化碳分子之间的间隔,二氧化碳分子始终在不断运动。
5、故选A。7. 航空航天发动机的核心部件是单晶叶片,其生产离不开铼。在元素周期表中铼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元素符号为ReB. 原子核内质子数为75C. 属于非金属元素D. 相对原子的质量为186.2【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元素符号是Re。A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75,表示原子序数为75;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是75。B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铼,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C不正确;D、根据
6、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D正确。综上所述:选择C。8. 将等质量的品红分别加入盛有相同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观察到在热水中品红的扩散会更快一些,这是因为A. 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B. 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小C. 温度升高,分子种类发生变化D.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答案】D【解析】【详解】A、温度升高,分子体积不变,选项错误;B、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选项错误;C、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分子种类不发生变化,选项错误;D、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所以在热水中品红的扩散会更快一些,选项正确;故选D。9. 用氯化钠
7、固体和蒸馏水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的是A. 量筒B. 试管C. 玻璃棒D. 托盘天平【答案】B【解析】【详解】A、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用量筒量取水,不符合题意;B、溶解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试管中进行,符合题意;C、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氯化钠的溶解,不符合题意;D、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的质量,不符合题意;故选B。10. 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分子,结构形似奥运五环,被称为奥林匹克烯(C19H12),结构如图所
8、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奥林匹克烯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 奥林匹克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C. 奥林匹克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0D. 奥林匹克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91【答案】A【解析】【详解】A、奥林匹克烯的相对分子质量=1219+112=240,其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选项错误;B、由化学式可知,奥林匹克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选项正确;C、奥林匹克烯的相对分子质量=1219+112=240,选项正确;D、奥林匹克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1219):(112)=19:1,选项正确,故选A。11.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
9、案可行的是A. CO2气体(HCl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干燥B. CuO固体(Cu)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C. 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D. NaCl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答案】C【解析】【详解】A、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B、CuO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Cu不与稀盐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C、铁粉能与CuCl2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符合除杂原则,符合题意;D、Ba(NO3)2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
10、钡沉淀和硝酸钠,把杂质除去的同时又引入新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故选:C。12. 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装置和可用作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B. 装置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C. 装置和可用于收集氧气、二氧化碳和氢气D. 装置用于收集氧气时,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时就立即开始收集【答案】A【解析】【详解】A、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时选择“固体加热型”气体发生装置;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选择“固液常温型”气体发生装置;即装置和可用作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故A正确;B、装置为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的装置,要控制反应的发生
11、和停止,则需要使固体与液体不接触,该装置没有将液体与固体分开的隔板,该装置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B错误;C、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装置(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二氧化碳溶于水,不能用装置(排水集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氢气;即装置和可用于收集氧气,装置不能收集氢气,装置不能收集二氧化碳,故C错误;D、装置(排水法)用于收集氧气时,要待导气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若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时就立即开始收集,会导致收集的氧气中混有较多空气,故D错误。故选A。13.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
12、法。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原子不显电性,所以构成原子的微粒也不显电性B.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浓硫酸可用作干燥剂C. 氧气支持燃烧,所以可以用于气焊D. 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答案】A【解析】【详解】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虽然原子不显电性,但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故A错误;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其他物质,所以浓硫酸可用作干燥剂,故B正确;C、氧气可以用于气焊,是因为氧气支持燃烧,故C正确;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生成物中共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均来自反应物,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是,氧气作为反应物由氧元素组成
13、,可推断出另一种反应物中一定含有碳、氢这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D正确;故选A。14. 某同学用一系列实验探究物质的燃烧,得到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 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二氧化碳分子中有氧气B. 玻璃棒不能燃烧而火柴棒可以燃烧,说明燃烧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C. 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说明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D. 要使燃烧充分,需考虑两方面因素: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答案】A【解析】【详解】A、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镁的化学性质活泼,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含有其它分子,故A选项结论不正确,符合题意;B、玻璃棒不是可燃物,火柴是可燃物,所以火
14、柴可以燃烧而玻璃棒不能燃烧,说明燃烧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故B选项结论正确,不符合题意;C、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说明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故C选项结论正确,不符合题意;D、燃烧需要的条件:可燃物(内因);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外因),要使燃烧充分,需考虑两方面因素:反应物和反应条件,故D选项结论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15. 某气体中可能含有CO2、O2、N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该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炽热的焦炭;足量灼热的氧化铜;足量的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每一步均充分反应,最终得到的气体为纯净物,气体的分子数目与反应步骤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点气体中一
15、定含N2,还含有CO2和O2中一种或两种B. b点气体由两种分子构成C. c点气体中CO2和N2的分子数目比为2:1D. 该过程中发生了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答案】D【解析】【分析】通过炽热的焦炭,没有说明焦炭量的多少,故可能发生以下反应:二氧化碳和碳高温下生成一氧化碳,C+CO22CO,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增加;碳和氧气不完全反应生成一氧化碳,2C+O22CO,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增加;碳和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O2CO2,反应后气体分子数不变;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CO+CuOCu+CO2,反应后气体分子数不变;通过足量的碱石灰(氢氧化钠和
16、氧化钙的混合物);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2NaOH+CO2=Na2CO3+H2O,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小;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参与反应;每一步均充分反应,最终得到的气体为纯净物,则剩余气体为氮气,分子数为n;ab段分子数增加n,说明ab反应后气体中存在一氧化碳气体,则混合气中含有氧气或二氧化碳或两者都有;bc段分子数不变,说明ab反应后气体中不存氧气(氧气会和生成的铜反应,导致气体分子数减小);cd段分子数减小,说明bc反应后气体中存在一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详解】A、a点气体中一定含有N2,可能含有氧气或二氧化碳或两者都有,故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b点气体一定含有氮
17、气、一氧化碳,且两者分子数分别为n、2n,不含有氧气;如果含有二氧化碳气体,那么原混合气体中除氮气之外的分子数为n的气体就得不到2n分子数的一氧化碳气体,故b点气体由两种分子构成,故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cd段分子数减小2n,为二氧化碳分子数;根据化学方程式CO+CuOCu+CO2可知,生成二氧化碳分子数2n,需要一氧化碳分子数为2n,则b点气体中CO和N2的分子数目比为2n:n=2:1,故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故该过
18、程中没有发生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故D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16. 下图所示的仪器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回答下列问题。(1)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仪器组合是_(填字母)。A B C D(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3)请设计实验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答案】(1) . . AC (2) (3) . 将两根燃着木条分别放入两瓶气体中 . 一瓶中木条熄灭,另一瓶中木条燃烧更旺 . 使木条熄灭的一瓶是二氧化碳。使木条燃烧更旺的一瓶是氧气【解析】【小问1
19、详解】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或,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可选,故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仪器组合是或 。故选AC;【小问2详解】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问3详解】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着木条燃烧的更旺,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故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可将两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两瓶气体中,现象是一瓶中木条熄灭,另一瓶中木条燃烧更旺,可得出结论:使木条熄灭的一瓶是二氧化碳,使木条燃烧更旺的一瓶是氧气
20、。17. 在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里,碳及其化合物占有重要地位。(1)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却存在很大差异,原因是_。(2)我国科学家将立方金刚石中的每个碳原子,用一个由四个碳原子组成的正四面体结构单元取代,形成了用途更为广泛的“T碳”(如图),下列关于“T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填字母)。A. 其中的碳原子静止不动B. 它与金刚石是同一种物质C. 它是一种新型的含碳化合物D. 它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3)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碳中和”通常可采取如下措施:碳减排:使用氢能源汽车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单质硼(B)可与物质X反应制取氢气,化学方程式
21、为,则X的化学式为_。海洋吸收:用海水吸收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碳转化:将二氧化碳和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尿素【CO(NH2)2】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工业上用氢氧化钙实现“碳捕捉”,某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3.7g,要使该石灰水中氢氧化钙全部转化为沉淀,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ABC (3) . H2O . . (4)解:设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x=2.2g答: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解析】【小问1详解】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均由碳原子构成的,但是由于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
22、式不同造成了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具有很大差异;【小问2详解】A、原子在不断运动着,说法错误;B、“T碳”与金刚石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不属于同一种物质,说法错误;C、“T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说法错误;D、“T碳”是一种碳的单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说法正确;故选:ABC。【小问3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的原子数目相同,反应前不含6X含有2个硼原子,反应后含有2个硼原子、6个氧原子、12个氢原子,故6X中含有6个氧原子和12个氢原子,X的化学式为H2O;用海水吸收二氧化碳即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碳和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尿素【CO
23、(NH2)2】和水,化学方程式为:;【小问4详解】见答案。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18. 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水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1)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填字母)。A. 过滤可以降低水的硬度B. 大量开采地下水可缓解水资源短缺C. 农业上以喷灌或滴灌的形式浇灌可节约用水D.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2)下列各组固体物质能用水区分的是_(填字母)。A. 碳酸钙和氯化钙B. 硫酸铜和碳酸钠C. 硝酸铵和氢氧化钠D. 氯化钾和氯化钠(3)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水处理消毒剂,高铁酸钾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请写出X的化学
24、式_。(4)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它是有毒、有咸味的白色晶体,亚硝酸钠的水溶液为无色,呈碱性。硝酸钠是常见的钠盐,其外形与亚硝酸钠相似,硝酸钠的水溶液为无色,呈中性。实验室有一瓶亚硝酸钠溶液和一瓶硝酸钠溶液,请设计实验进行鉴别,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结论_。_。【答案】(1)ABD (2)ABC (3)O2 (4) . 取样于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无色酚酞试液 . 溶液变红的是亚硝酸钠溶液,溶液不变色的是硝酸钠溶液。【解析】【小问1详解】A、过滤只能除去难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不能降低水的硬度,符合题意;B、大量开采地下水,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应合理开采,符合题意;C、农业
25、上以喷灌或滴灌的形式浇灌,可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D、水由水分子构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符合题意。故选ABD;【小问2详解】A、碳酸钙难溶于水,氯化钙能溶于水,现象不同,可以用水区分,符合题意;B、硫酸铜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碳酸钠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现象不同,可以用水区分,符合题意;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现象不同,可以用水区分,符合题意;D、氯化钾和氯化钠均能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现象相同,不能用水区分,不符合题意。故选ABC;【小问3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K、F
26、e、O、H的个数分别是8、4、26、20,生成物中含K、Fe、O、H的个数分别是8、4、20、20,故生成物中还应含6个O,故X的化学式为:O2;【小问4详解】亚硝酸钠的水溶液为无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硝酸钠的水溶液为无色,呈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故可设计实验:取样于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的是亚硝酸钠溶液,溶液不变色的是硝酸钠溶液。19. 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度数据表如下所示。温度/020406080溶解度/gNaCl35736.036.637.338.4KNO313.331.663.9110169(1)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27、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则20时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是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24%的氯化钠溶液和蒸馏水来配制3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则需要蒸馏水的质量为_。(2)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前者和后者所含溶质的质量大小关系是_(填字母,下同)将这两份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2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前者和后者的大小关系是_。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答案】(1) . 36.0g#36g . 不饱和 . 100g (2) . D . B【解析】【小问1详解】由图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2
28、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则该温度下,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故20时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是不饱和溶液;解:设需要蒸馏水的质量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得:,x=100g;【小问2详解】60时,溶解度:硝酸钾大于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硝酸钾大于氯化钠,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硝酸钾大于氯化钠,但是溶液质量未知,故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大小无法确定。故选D;将这两份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20,降温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均减小,均有溶质析出,均是饱和溶液,20时,溶解度:氯化钠大于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
29、大于硝酸钾。故选B20. 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若5.4g铝和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理论上需要7.3%的稀盐酸的质量是多少?(在答题卡上写出完整计算过程)【答案】解:设理论上需要7.3%的稀盐酸的质量是x x=300g答:理论上需要7.3%的稀盐酸的质量是300g【解析】【详解】见答案。21. 铁及其合金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1)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可以看到铁锈逐渐消失,铁钉表面变得光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除锈后的铁钉能继续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这是因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_。(2)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炒钢法”如图甲,该方法的生产过程可用图乙表示
30、。回答下列问题:铁矿石和煤在加入炼铁炉时需“捣碎”,这样做的目的是_。若使用的铁矿石是磁铁矿,请写出炼铁炉中利用生成的一氧化碳将铁从磁铁矿(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铁)中还原出来的化学方程式_。不断翻炒液态生铁,是为了_(填“降低”或“升高”)碳元素的含量以制钢。与纯铁相比钢的性能更优良,如:钢的熔点更_(填“高”或“低”),硬度更_(填“大”或“小”)。【答案】(1) . . 铁位于氢前 (2) .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 . 降低 . 低 . 大【解析】【小问1详解】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铁在氢前,能
31、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小问2详解】铁矿石和煤在加入炼铁炉时“捣碎”,是为了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生铁和钢的含碳量不同,钢中的含碳量更低,故不断翻炒液态生铁,是为了降低碳元素的含量以制钢;合金的熔点低,硬度大,故钢的熔点更低,硬度更大。四、(本题包括1小题,共7分)22. 图中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B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E可用于金属除銹;F是胃液中含有的酸。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32、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1)写出物质B的俗称:_。(2)A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D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_。(4)E转化为F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答案】(1)纯碱#苏打 (2)Fe+2AgNO3=Fe(NO3)2+2Ag (3)CaO+H2O=Ca(OH)2 (4)复分解反应【解析】【分析】A为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故A为铁;B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故B为碳酸钠;F是胃液中含有的酸,故F为盐酸;A(铁)和F(盐酸)均可以与G可以发生反应,故G为硝酸银;E可用于金属除锈,且可以转化为F(盐酸),可以分别与A(铁)、B(碳酸钠)发生反应,故
33、E为硫酸;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则C、D为碱和氧化物,E(硫酸)、B(碳酸钠)均可以转化为D,B(碳酸钠)可以与C发生反应,D可以转化为C,故C为氢氧化钙,D为水,代入验证,推导正确,故A为铁、B为碳酸钠、C为氢氧化钙、D为水、E为硫酸、F为盐酸、G为硝酸银。【小问1详解】由分析可知:物质B是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小问2详解】由分析可知:A为铁,G为硝酸银,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故A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AgNO3=Fe(NO3)2+2Ag;【小问3详解】由分析可知:C为氢氧化钙,D为水,D转化为C为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
34、2O=Ca(OH)2;【小问4详解】由分析可知:E为硫酸,F为盐酸,E转化为F为H2SO4+BaCl2=BaSO4+ 2HCl,故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点睛】本题考查物质推断,在解答此类问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出剩余物质,最后带入进行验证即可。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23. 化学实验小组同学针对教材中提出的“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进行相关探究。【探究一】(1)要证明CuSO4溶液对H2O2分解具有催化作用,除需证明CuSO4溶液能改变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外,还需证明CuSO4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_不变。(2)为探究C
35、uSO4在反应前后的质量是否发生改变,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向一定量的H2O2溶液中滴入含m g CuSO4的溶液,取充分反应后的全部溶液继续进行实验(流程如下图)。 上述实验步骤中,若白色沉淀过滤后未经“洗涤”就直接“干燥”,则最终计算出的的质量会_(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蓝色沉淀加热后变成黑色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CuSO4在化学变化前后质量未改变,则该实验需满足的定量关系为:m=_(用a、b表示)。【探究二】为进一步探究CuSO4溶液中起催化作用的是哪种微观粒子,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对比实验。 (3)若观察到甲中迅速产生大量气泡,乙、丙中无明显现象,
36、可说明CuSO4溶液中起催化作用的是_(填粒子符号)。【延伸拓展】取16.0 g CuSO4置于坩埚中加热,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4)650时,CuSO4开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CuO和另一种氧化物X,则X的化学式为_。(5)升温至1000,CuO开始分解。t时8.0gCuO完全反应得到7.2g固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1)化学性质 (2) . 偏大 . . (3)Cu2+ (4)SO3 (5)【解析】【小问1详解】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故填:化学性质;【小问2详解】不洗涤沉淀,沉淀表面会有杂质,称量沉淀的质量会偏大,根据
37、生成硫酸钡的质量计算得到的硫酸根离子的质量会偏大,故填:偏大;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加热后会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和水,故填:Cu(OH)2CuO+H2O;硫酸铜由硫酸根离子和铜离子构成,ag固体是氯化钡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可以计算硫酸根离子的质量=ag;bg固体是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可以计算铜离子的质量=;又溶液被等分为两部分,说明前面的计算质量要双倍,硫酸铜的质量=,故填:;【小问3详解】甲和乙对比,均含有硫酸根离子,说明硫酸根离子不是影响微粒,甲和丙对比,均含有水,说明水分子不是影响微粒,综合可知,硫酸铜溶液中铜离子起到催化作用,故填:Cu2+;【小问4详解】根据硫酸铜分解只产生氧化铜和另一种氧化物,说明另一种氧化物是硫的氧化物,且硫原子和氧原子个数比应该为1:3,否则就会又其他产物,故填:SO3;【小问5详解】固体中只含有铜元素和氧元素,铜元素始终在固体中,8g氧化铜中铜元素的质量=,说明氧元素质量=7.2g-6.4g=0.8g,根据铜、氧元素的质量比可以计算个数比,设该铜的氧化物中铜、氧元素的个数比为x:y,则可得64x:16y=6.4:0.8,计算可知x:y=2:1,化学式为Cu2O,反应为氧化铜反应生成氧化亚铜和氧气,故填:。第19页/共19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