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pdf(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浙浙江江省省新新阵阵地地教教育育联联盟盟 2024 届届第第三三次次联联考考语语文文试试题题卷卷考考生生注注意意1.本本卷卷满满分分 150 分分,考考试试时时间间 150 分分钟钟。2.答答题题前前,请请务务必必将将自自己己的的姓姓名名、准准考考证证号号用用黑黑色色字字迹迹的的签签字字笔笔或或钢钢笔笔分分别别填填写写在在试试题题卷卷和和答答题题纸纸规规定定的的位位置置上上。3.答答题题时时,请请按按照照答答题题纸纸上上“注注意意事事项项”的的要要求求,在在答答题题纸纸相相应应的的位位置置上上规规范范作作答答,在在本本试试题题卷卷上上的的作作答答一一律律无无效效。一一、现现代代文文阅阅读读(3
2、5 分分)(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7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材料一:优秀的美术作品以线条诉说情感,用图式传递内涵,借色彩书写精神。中国近现代优秀的美术作品,很多收藏于中国美术馆。这些藏品以高度的思想性、艺术性,展现了中国人民在伟大历史进程中不屈不挠的精神,也体现了不同时期的审美创造。如何进一步盘活丰厚的美术资源,让美术作品的影响力走出美术馆,是新时代美术馆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这使我们更加清晰地意识到,人民群众有十分迫切的审美需求,在将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方面,有广阔的开拓空间。因此,
3、中国美术馆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通力合作,精心策划展览及艺术纪录片,积极为 美术里的中国等节目提供学术支持。如今,通过电视媒介,深藏美术殿堂的优秀作品,更直接地走进千家万户。美术里的中国精选中国近现代经典美术作品,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维度中,生动讲述作品背后的文化传统与时代故事。借助纪录片,美术经典在数字化时代获得新的生命。电视技术手段使静态的图像动了起来,在声、光及解说词的互动中,再造一个别开生面的美的世界。随着画面的移动,观众可以细细欣赏作品的气象与神韵。纪录片还破除了观众在美术馆欣赏画作时的距离限制。美术里的中国以纤毫毕现的 4K 高清摄影技术,让作品的细节呈现在观众眼前,带领观众进入艺术的微
4、观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油画的笔触具有了山峰般的立体感,凸立于画布之上,胸中丘壑被一笔笔真实地堆叠起来;中国画墨与水的蔓延铺展,将宣纸上竖立的纸纤维润湿、压倒。这些超高清的视觉呈现,为观众带来极大审美满足。美术里的中国还运用 3D 建模技术,拆分画作中的一个个细小元素,然后通过对运动轨迹戏剧化、故事化的设计,引领观众的视点在画作中游弋。3D 建模技术配合第一视角,让观众“身临其境”,沉浸在经典画作中,体验画作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新媒体时代,影像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媒体人、博物馆美术馆从业者、美术工作者也都在认真思考如何提升文艺作品传播力这一问题,不断寻求新的传播方式。在美术里的中国
5、播出同期,“美在新时代中国美术馆典藏精品特展(第二期)”面向公众开放。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作为展览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提供的多部再现老一辈艺术大师创作经历的珍贵影像在展厅播放。观众和媒体对这批珍贵影像,给予了关注。在新媒体平台,这一系列影像也收获了巨大的播放量。我们乐见美术作品在电视媒介的传播中焕然一新。这种“新”,来自新技术条件、新传播思维、新推广手段的不断赋能、持续升级。我们相信,美术之美与电视之美,将继续凝聚合力、释放能量,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厚的精神滋养。(摘编自吴为山让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高品质生活)材料二:在我国走向现代化的征程中,人的现代化与物质生活的现代化同
6、等重要,而美育则是促进人的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在当代中国,随着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如何同步提升大众的文明程度,特别是如何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美育从来都是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推进美育是美学的根本目的和最终落脚点。然而长期以来,美学理论与美育实践存在脱节问题。美学理论虽然强调审美教育,但在大众生活实践中美育并未受到足够重视。特别是在青少年教育实践中,美育的受重视程度仍待提高。上世纪 90 年代后期,我国把美育正式纳入教育方针中,使之成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一翼。但在一些地方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
7、社会教育中,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比常常是陪衬和附庸,是可有可无、可多可少、可轻可重的“软任务”。这种状况需要尽快改变。开展好美育,还应纠正人们的一些认识误区。当前,比较有代表性的认识误区是把美育局限为艺术教育。许多学校开设了一些艺术课程,教授学生艺术知识和艺术技能,以为这就是美育。其实这是很不够的。美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艺术知识和艺术技能层面,而应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艺术教育课程只有以此为目标进行精心设计和具体实施,才能成为美育的有效组成部分。一些学生家长不从孩子的实际出发,不考虑孩子的天性和兴趣,强迫孩子学习非其所喜欢的艺术技能并要求考级。这其实并不利于孩子的身
8、心健康和审美素养培育,背离了美育的初衷。所以,要把美育实践提升到一个新水平,需要全社会提高对美育的认识。(摘编自朱立元美育让美学走进生活)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众多收藏于中国美术馆的中国近现代优秀美术作品,展现了中国人民在伟大历史进程中不屈不挠的精神,也体现了不同时期的审美创造。B.美术里的中国精选中国近现代经典美术作品,分别从传统与现代两个角度切入,生动地讲述了作品背后的文化传统与时代故事。C.借助 4K 高清摄影技术,美术里的中国可以纤毫毕现地呈现出作品的细节,从而带领观众进入艺术的微观世界。D.一定意义上,推进作为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美育
9、是美学的根本目的和最终落脚点。尤其在青少年教育实践中,美育的受重视程度仍待提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电视技术手段使静态的经典美术作品动了起来,在声、光及解说词的互动中,营造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美的世界。B.材料一借 美术里的中国 这一成功案例,呼吁融合美术之美与电视之美,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厚的精神滋养。C.在当代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征程中,人的文明程度明显落后于物质生活的现代化,我们需要以美育促进人的现代化。D.在部分地方教育体系中,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比往往是次要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可轻可重。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 分
10、)A.某中学开展“美术进校园”活动,对校容校貌建设统一规划、设计,力争借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墙一砖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B.某小学以“为纯美的童年而教育”为出发点,开设“以美育美”的美社团课,将美学教育渗透入丰富多彩、具体可感的社团活动中。C.家长们可以通过带孩子去听音乐会、去看美术馆等多种途径自然而然地培养孩子对于艺术的热情,从而为以后的家庭美育打下基础。D.为了构建校内外一体化美育体系,提升学生的审美,某中学开展“记录美丽暑假”活动,鼓励学生以新颖独特的形式记录暑假生活。4.材料二指出,要把美育实践提升到一个新水平,需要全社会提高对美育的认识。请结合上述两则材料谈谈你对当下美育实践的认识
11、。(4 分)_5.受美术里的中国启发,某电视台计划录制画里宋朝系列节目。请结合材料一给节目编导一些建议。(4 分)_(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1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毛毛虫老舍我们这条街上都管他叫毛毛虫。圆葫芦头上一对大羊眼,老用白眼珠瞧人。尤其特别的是那两步走法儿:曲里拐弯的用身子往前躬。邻居们都不理他,因为他不理大家;惯了以后,大家反倒以为这是当然的一毛毛虫本是不大会说话儿的。我们不搭理他,可是我们差不多都知道他家里什么样儿。我们差不多都到他家里去过。每月月底,我们的机会就来了。他在月底拿薪水。他一拿薪水,毛毛虫太太就死过去至少半点多钟儿。我们不理他,可是
12、都过去救他的太太。毛毛虫太太好救:只要我们一到了,给她点糖水儿喝,她就能缓醒过来,而后当着大家哭一阵。过两天,毛毛虫太太又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出来上街去打牌。我们知道毛毛虫自己已把事儿办好,大家心里就很平安,而稍微的嫌时间走得太慢些,老不马上又是月底。按说,我们不应当这样心狠,盼着她又死过去。可是这也有个理由:她被我们救活了之后,并不向我们道谢,遇上我们也不大爱搭理。不过,我们不能见死不救。况且,每月月底老是她死过去,而毛毛虫只翻翻白眼,我们不由的就偏向着她点,虽然她不跟我们一块儿打牌。我们不只是恼她不跟我们打牌,她还有没出息的地方呢。她不管她的两个孩子。一男一女,挺好的两孩子。一天到晚跟着老妈子
13、,头发披散得小鬼似的,脸永远没人洗,早晨醒了就到街门口外吃落花生。我们相信我们这条街是非常文明的,假若没有毛毛虫这一家子,我们简直可以把街名改作“标准街”了。可是我们不能撵他搬家。况且,他也是大学毕业,在衙门里作着事;她呢,也还打扮得挺像样,头发也烫得曲里拐弯的。这么着,他们就一直住了一年多。一来二去的我们可也就明白了点毛毛虫的历史。毛毛虫的老妈子常给他往外抖啰,我们也不便堵上耳朵。我们一知道了他的底细,大家的意见可就不像先前那么一致了。因为意见不同,我们还吵过嘴。据我们所得的报告是这样:毛毛虫是大学毕业,可是家中有个倒倒脚的老婆。所以他一心一意的得再娶一个。在这儿,我们的批语就分了岔儿。在大
14、学毕过业的就说毛毛虫是可原谅的,而老一辈的就用鼻子哼。一来二去的,毛毛虫就娶上了这位新太太。听到这儿,我们多数人管他叫骗子手。可是还有下文呢,有条件:他每月除吃穿之外,还得供给新太太四十块零花。这给毛毛虫缓了口气,而毛毛虫太太的身分立刻大减了价。不久,倒倒脚太太找上来了,闹了个天翻地覆。毛毛虫又承认了条件,每月给倒倒脚十五块零花,先给两个月的。拿着三十块钱,她回了乡下,临走的时候留下话:不定几时她就回来!毛毛虫也怪可怜的,我们刚要这样说,可是故事又转了个弯。他打算把倒倒脚的十五块由新太太的四十里扣下:他说他没能力供给她们俩五十五。挣不来可就别有俩媳妇呀,我们就替新太太说了。为这个,每月月底就闹
15、一场,那时候她可还没发明出死半点钟的法儿来。那时候她也不常出去打牌。直赶到毛毛虫问她:“你有二十五还不够,非拿四十干什么呀?!”她才想出道儿来,打牌去。毛毛虫没说什么,可是到月底还不按全数给。她也会,两三天的不起床,非等拿到钱不可。拿到了钱,她又打扮起来,花枝招展的出去,好像什么心事也没有似的。“你是买的,我是卖的,钱货两清。”她好象是说。又过了几个月,她要生小孩了。毛毛虫讨厌小孩,倒倒脚那儿已经有三个呢,也都是他的“吃累”。他没想到新太太也会生小孩。毛毛虫来了个满不理会。爱生就生吧,眼不见心不烦,他假装没看见她的肚子。到快生小孩那两天,倒倒脚来了。她服侍着新太太。毛毛虫觉得是了味,新太太生孩
16、子,旧太太来伺候,这倒不错。赶到孩子生下来,旧太太的报仇的机会到了。她安安顿顿的坐在产妇面前,指着脸子骂,把新太太骂昏过去多少次,外带着连点糖水儿也不给她喝。骂到第三天,她倒倒着脚走了,把新太太交给了老天爷,爱活爱死随便,她不担气死新太太的名儿。新太太也不想活着,没出满月她就胡吃海塞。这时候,毛毛虫觉得不大上算了,假如新太太死了,再娶一个又得多少钱,他给她请了大夫来。一来二去的,她好了。好了以后,她跟毛毛虫交涉,她不管这个孩子。毛毛虫没说什么;于是俩人就谁也不管孩子。太太照常出去打牌,照常每月要四十块钱。毛毛虫要是不给呢,她有了新发明,会死半点钟。头生儿是这样,第二胎也是这样。我们听到了这儿,
17、大家倒没了意见啦,因为怎么想怎么也不对了。我们大家都不敢再提这件事了,提起来心里就发乱。可是我们对那俩孩子改变了点态度,近来每逢我们看见俩孩子在街上玩,就过去拍拍他们的脑瓜儿,有时候也给他们点吃食。无论如何,我们在他俩身上找到一点以前所没看到的什么东西,一点像庄严的悲剧中所含着的味道。似乎他俩的事不完全在他们自己身上,而是一点什么时代的咒诅在他们身上应验了。(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倒倒脚”是指毛毛虫旧太太是缠足的旧女性,和大学毕业的毛毛虫存在思想文化方面的沟通障碍。B.毛毛虫的新太太打扮得挺像样,也烫了卷发,但和毛毛虫更多是人身依
18、附关系,不是真正的新女性。C.街上的邻居虽然心地善良,热心救毛毛虫太太,但喜欢探听评论他人的隐私,如同鲁迅笔下的“看客”。D.小说采用倒叙手法,先叙说了每月月底毛毛虫家的风波以及孩子的状况,再由老妈子讲述他家的底细。7.下列对文中大家听到毛毛虫家底细后“怎么想怎么也不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说倒倒脚旧太太不对,不应该故意气刚生产的新太太,可是她自己守着活寡,还养着三个孩子。B.说新太太不对,责备她不管孩子,但她其实是每月 40 块零花“买”来的,照料孩子又不给她添钱。C.说毛毛虫不对,可他拼命挣钱,乐不抵苦旧太太拿着他的钱恨他,新太太也拿着他的钱恨他。D.大家能够分别从毛毛
19、虫、旧太太、新太太的角度体谅各自的难处,说明他们将心比心,宽容体谅。8.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6 分)_9.毛毛虫本是蛾类和蝶类昆虫的幼虫,色彩美丽,有的身上有毒刚毛,需经历蜕变才能破茧成蝶。请结合文本分析小说男主人公身上具备的“毛毛虫”特性。(6 分)_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材料一: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王劳之以地,辞,请隧焉。王弗许,曰:“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以备百姓兆民之用,以待不庭
20、、不虞之患,其余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宁宇,以顺及天地,无逢其灾害。先王岂有赖焉?内官不过九御,外官不过九品,足以供给神祇而已,岂敢厌纵其耳目心腹以乱百度?亦唯是死生之服物采章,以临长百姓而轻重布之,王何异之有?”“今天降祸灾于周室,余一人仅亦守府,又不佞以勤叔父,而班先王之大物以赏私德,其叔父实应且憎,以非余一人。余一人岂敢有爱也?先民有言曰:改玉改行。叔父若能光裕大德,更姓改物,以创制天下,自显庸也,而缩取备物以镇抚百姓,余一人其流辟于裔土,何辞之有与?若犹是姬姓也,尚将列为公侯,以复先王之职,大物其未可改也。叔父其茂昭明德,物将自至,余何敢以私劳变前之大章,以忝天下?其若先王与
21、百姓何?何政令之为也?若不然,叔父有地而隧焉,余安能知之?”文公遂不敢请,受地而还。(节选自国语周语中)材料二:呜呼!幽、厉失德,周道日衰,纲纪散坏,下陵上替,诸侯专征,大夫擅政,礼之大体十丧七八矣。然文、武之祀犹绵绵相属者,盖以周之子孙尚能守其名分故也。何以言之?昔晋文公有大功于王室,请隧于襄王,襄王不许,曰:“王章也。未有代德而有二王,亦叔父之所恶也。不然,叔父有地而隧,又何请焉!”文公于是乎惧而不敢违。是故以周之地则不大于曹、滕,以周之民则不众于邾、莒,然历数百年宗主天下虽以晋楚齐秦之强不敢加者何哉?徒以名分尚存故也。至于季氏之于鲁,田常之于齐,白公之于楚,智伯之于晋,其势皆足以逐君而自
22、为,然而卒不敢者,岂其力不足而心不忍哉,乃畏奸名犯分而天下共诛之也。今晋大夫暴蔑其君,剖分晋国,天子既不能讨,又宠秩之,使列于诸侯,是区区之名分复不能守而并弃之也。先王之礼,于斯尽矣!(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10.材料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 1 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 分)然 A 历数百年 B 宗主 C 天下 D 虽以晋楚 E 齐秦之强 F 不敢 G 加者 H 何哉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厌,满足,与短歌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的“厌”词义相同。B.爱,吝惜,与齐桓晋文之事
23、“百姓皆以王为爱也”的“爱”词义相同。C.改玉改行,古代贵族佩玉而行,玉声与步拍相应,更换佩玉意味着改变身份。D.徒,仅仅、只,与孔雀东南飞“徒留无所施”的“徒”词义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晋文公帮助周襄王复位以后,提出想在自己去世后使用天子丧礼“隧”,正反映了材料二中“周道日衰,纲纪散坏”这一历史事实。B.周襄王面对晋文公的“请隧”,没有因为对方功劳大而不顾国家礼法,而是有礼有节地加以拒绝,尽管言辞十分坚决,但是不许之意却非常婉转。C.材料二举晋文公请隧于襄王的事例,证明周朝在王室衰微的情况下仍能延续统治,是因为周王作为天子的名分还在,各诸侯不敢
24、违背礼制。D.材料二文末司马光评价三家分晋事件,认为周天子不但不能诛讨,反而升大夫为诸侯,使周王朝仅有的一点名分都不能坚守而全都废弃了,是自乱纲纪之举。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叔父其茂昭明德,物将自至,余何敢以私劳变前之大章,以忝天下?(4 分)_(2)然而卒不敢者,岂其力不足而心不忍哉,乃畏奸名犯分而天下共诛之也。(4 分)_14.晋文公对周襄王有匡扶危难之功,但请隧却是僭越之举。在此情形下,周襄王是如何一步一步拒绝晋文公,直到他不敢再请求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3 分)_(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516 题。
25、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南宋姜夔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注】天随:晚唐文学家陆龟蒙,自号天随子。姜夔平时最心仪于陆龟蒙,龟蒙胸怀济世之志,但屡试不第,只好退隐江湖,生前隐居之地,正是吴松。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起二句着眼于“无心”二字,写燕雁毫无心机地随着流云,沿着太湖西畔飞去,暗喻词人纯任天然、自然洒脱的性情。B.“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以拟人之笔写山,山雨欲来之景,原来是群山在商榷着是否下雨,此句可称奇绝。C.下阕“拟共”二字,将仍在之故地与已往之古人与自己连结起来,拓宽了
26、古今时间之鸿沟,寻求与古人在精神上的沟通。D.柳本纤弱,风催枝折,故其舞也参差不齐,词人以此苍凉衰败之景暗指南宋朝廷风雨飘摇、国力衰微。16.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 分)_(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2)陈情表 中,李密用乌鸦反哺的典故来表达自己要抚养祖母终老的句子是:“_,_”。(3)古诗词中常常用头发斑白表现诗人的愁苦,如“_,_”。三、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分)(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3 小题,11 分)阅
27、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小题。曾点言志,只提沐浴吹风歌咏,似有不学无术之嫌,而孔子居然对他的话表示赞许,这就很耐人寻味了。而孟子也说过“穷则独善其身”(甲),可见在早期的孔孟思想中已经包含了一些道家的想法。那么可以做一个大胆的假设:(乙)儒中有道,道中也必有儒,儒道互补是人性的使然。儒道两家在作为学术流派产生之始,甚至在产生之前,就开始了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带着这个假设来看老子,也就能理解他说的“爱民治国”这些话了。而庄子虽然总是批评儒家,但也同意“德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义也。”(丙)如果老庄真的弃尘绝世,就应该如论语里提到的几位隐士接舆、长沮、桀溺等(丁)连姓名都不屑于留,更不用谈
28、著书立说、设帐授徒了。可见老庄是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在社会责任感这一方面,老庄与孔孟一样。同源异流是儒道互补的根本特征,只不过孔孟关注的是人的社会性和文明秩序的发展,老庄关怀的是人类生命与心性的和谐、自在与自然。他们都重视人性和社会问题,只是朝着不同的学术方向发展。儒道无论存在多大差异,都能相互依存,形成互补,两千多年来虽然发展为中国文化的基调,而且已然内化成独有的中国人的人格特征。18.下面对语段中画横线处的标点说明,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甲处的引号表示直接引用孟子的话。除引用外,引号还可表示强调或特殊含义等。B.乙处的冒号使用正确,此处表示提示下文,其后的内容指的是“大胆的
29、假设”。C.丙处“义也”后的标点使用正确,此处属句中的引用,句号可放在后引号的前面。D.丁处的破折号使用正确,两个破折号表示插入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和括号的作用类似。19.反证法会先做出某个假设,然后推理出其与事理或已知条件矛盾,从而证明假设不成立。试分析第二段所用反证法的推理思路。(4 分)_2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_(二)语言文字运用 II(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3 题。萱草存在于中华文明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忘忧草及母亲花等人文意象,承载着中华文明深厚的社会历史文化积淀。古
30、人相信。在诗经卫风伯兮中有“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草即为萱草,“谖”有忘记之意;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说:“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唐代白居易酬梦得比萱草见赠曰:“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大概意思就是萱草和酒一样能让人忘掉忧愁。因此,萱草又叫忘忧草。萱草是我国传统的母亲花,成语“椿萱并茂”比喻父母健康,家庭欣欣向荣,“椿”代表父亲,为中国父亲树,一般指楝科的椿类高大乔木;,是一种种在房前屋后的草本植物,古人以“萱堂”指代母亲居住的地方。关于母亲的诗歌,最广为流传的大约是唐代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对母亲的爱意犹未尽,孟郊还写过游子:“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亲倚堂
31、门,不见萱草花。”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孩子归来,以萱草传达孝亲乡愁。萱草的栽培历史起源于汉朝,而在唐朝后民间普遍种植萱草。人们对萱草的栽培早有研究。本草纲目云:“肥土所生,则花厚色深,有斑文,起重台,开有数月;瘠土所生,则花薄而色淡,开亦不久。”明代李时珍也注意到,花的质地、色泽的深浅和花期的长短是有变化的,这一观点也被现代植物学家所证实。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_22.下列诗句中的“萱草”与文段中的萱草象征义不同的一项是()(3 分)A.不尽人间万古愁,却评萱草解忘忧。B.有客看萱草,终身悔远游。C.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D.言归采其兰,堂北种萱草。四、写作(四、写作(60 分)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2023 年年底,商务部联合 5 部门公布了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将长期经营不善的 55 个品牌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出炉了新一批中华老字号拟认定名单,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商务部表示,这次复核“有进有出”,不是为了淘汰老字号,而是为了推动老字号展现新面貌。老字号的“老”与“新”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