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际关系学.pdf(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第一章第一章人际关系学概述人际关系学概述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或精神交往的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2、人际关系学:是一门研究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并以此规律指导人们实践,优化人际关系的科学。3、文献法:指的是根据特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查阅图书资料的等获取相关的信息,从而全面、广泛、系统地了解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4、观察法:指的是研究者通过感官,对被调查对象进行观察和记录,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5、实验法:指的是有目的地控制某些条件,观察和研究被试对象的活动和变化情况。6、社会调查法:指的是通过直接向被调查对象提问而获取信息的方
2、法7、社会测量法:指的是通过制定量表对研究对象的人际关系加以测量的方法8、统计法:指的是对经由研究者调查、访问、测量而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二、选择题二、选择题1、在人际关系交往中,情感上的“亲疏”与地位上的“尊卑”是人际关系中两个最基本的维度2、人是社会的人,人类本身具有社会性3、人的社会性正是人际关系的本质属性4、人际关系的历史性特点体现在人际关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的5、人的情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结合性情感,另一类属于分离性情感6、人际交往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交往,社会环境的形成因素无时不刻在发生变化,如政治因素、经济因素、道德因素、文化因素、科技因素等都处在不断变化中7、网
3、际关系具有许多新特点:多维性、全球性、虚拟性、不确定性、非中心化等8、美国心理学家梅奥等学者通过“霍桑实验”的研究,提出人际关系学说9、人际关系学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10、人际关系的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人群关系和人际需要理论;角色、戏剧和交换理论;相互作用和认识平衡理论等11、文献既包括文字资料,也包括图象资料、有声资料(录音带等)、电子资料、实物资料12、人际关系评估法包括:社会测量法、参照测量法、人物推定法、自然观察评估法、心理测评法13、社会测量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J.Morenno)于 20 世纪 30 年代创立的14、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对
4、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进行了补充和发展,提出了参照测量法三、简答题三、简答题1、怎样理解人际关系的定义?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或精神交往的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1)作为个体的人,都不可避免地要与他人进行物质或精神的交往2)人与人之间在交往和互动中会发生、发展和形成某种关系23)人与人之间在交往总是维系着某种心理联系2、为什么说利益是人际关系的实质?1)人际关系的建立受利益的驱使2)利益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a、利益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b、利益是政治关系的基础c、利益是法律关系的基础 d、利益是道德关系的基础3)利益对人际关系的性质起决定作用3、人际关系有哪些特征?社会性、历史
5、性、客观性、情感性、复杂性、变动性、网际关系新特点4、怎样理解人际关系客观性的特点?1)人际关系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2)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具有客观性3)人际关系的功能具有客观性5、怎样理解人际关系社会性的特点?1)际关系的社会性体现在人们是赖以生存的劳动中结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2)人际关系的社会性还体现在人们是运用在劳动中产生发展起来的语言系统进行交往的3)人际关系的社会性在现代社会体现得更明显、更强化6、人际关系对研究对象包括哪些方面?1)人际关系的主要理论2)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3)人际关系的结构与功能4)人际关系的类型5)影响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6)协调人际关系的原则7)人际交往的心理
6、障碍及其调适技法8)完善主体,影响客体的技法,协调人际关系的技法9)人际关系的研究方法和评估方法7、研究人际关系学的理论和实践的目的是什么?1)理论方面a、建立一门独立的、系统的、完善的学科体系b、为人们的人际交往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c、有助于分析和研究人际关系学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d、有助于从理论上划清人际关系与庸俗关系的界线2)实践方面a、协调、优化人际关系b、预防、消除人际障碍c、建立、发展新型的人际关系d、培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8、研究人际关系学的原则有哪些?系统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统一性原则39、研究人际关系学的方法?文献法、观察法、实验法、社会调查法、社会测量法、统计法
7、、人际关系评估法、10、观察法有哪些要求?1)必须在被调查对象处在自然状态中进行,否则便失去了真实性2)观察必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而不是盲目的3)对观察的内容必须有详细的记录4)观察必须防止主观片面5)观察的结果应具有可靠性和有效性11、人际关系评估包括哪些内容?1)社会测量法(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2)参照测量法(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3)人物推定法4)自然观察评估法5)心理测评法第二章第二章人际关系的主要理论人际关系的主要理论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角色:特指某一个体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一定社会地位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符合规范的行为模式。2、角色扮演:是指个人在不
8、同的年龄阶段、社会职位、时间场合、面对不同的交往对象所表现出来的行为。3、角色期望:是指社会、团体或他人对角色扮演者行为的期待或要求,是个人行为的动机4、剧班:是指两个以上的表演者共同组成的表演单位。5、角色外沟通:特指私下交往和表演二、选择题二、选择题1、马克思(Karl Marx1818-1883)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他致力于对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研究。2、人际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的交往,马克思认为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社会交往。3、交往本身要受每个人的不同志向、性格、爱好等因素的影响,但同时又受社会生产的制约。4、人际关系理论也称为人际关系学说。5、美国学者梅奥是人际关系理论的创始
9、人。1927 年应邀参加霍桑实验。6、霍桑是美国芝加哥的一座工厂。7、马斯洛学说的理论基石是他的动机理论。他认为人的动机原动力是人的基本需要,这些需要属于人的本性。8、儿童时代的经验可能形成三种个体行为的控制类型,即拒绝型、独裁型、民主型。9、角色扮演是指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社会职位、时间场合、面对不同的交往对象所表现出来的行为。10、戈夫曼所说的不协调角色有五种:告密者、表演者的同谋、职业侦探、中介人、雇员或仆人。11、人际交换理论的代表人物霍曼斯。412、人的三种不同心态:每个人身上都好象保留着儿童时代的特征、每个人身上又都好象存在着自己父母的特征、一个正常恩具有的客观冷静理智的心态。1
10、3、伯恩内的人们玩弄的游戏中明确了相互作用的概念。14、在相互作用分析理论中父母、成人、儿童都是特指个性的心理状态。15、人际关系认识平衡理论起源于格式塔理论。16、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三、简答题三、简答题1、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人际交往是社会交往人际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往。马克思认为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社会交往人际交往与生产力马克思不仅强调社会因素对人际交往的制约性,而且指出了交往对生产力的作用交往的发展趋势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把人际交往看成社会系统的要素,并把它放在人类整个发展过程中去考察,从而展示了人际交往的发展趋势2、人际关系理论的创立和发展?1933 年梅奥出版的工业文
11、明中的人性问题标志着人际关系学说的创立。罗特利斯的专著和与人合著的管理和工人、管理和士气对人际关系理论做了进一步的阐述,为人际关系理论的创立和传播做出了贡献。人际关系理论的四个领域(1)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蒺激励的问题(2)同企业管理有关的所谓人性问题(3)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及人际关系问题(4)企业中的领导方式问题评述:人群关系理论强调人的因素和人际关系的积极性人群关系理论也存在片面性:(1)其创始人往往不恰当地夸大人际关系学说的影响和作用(2)将人群关系理论同其他管理科学对立的倾向(3)将人际关系状况看成是实现企业效率的决定因素等3、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基本内容?马斯洛学说的理论基石是他的动机
12、理论。他认为人的动机原动力是人的基本需要,这些需要属于人的本性内容:(1)生理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社交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6)认识与理解的需要(7)追求完美的需要评述:(1)马斯洛设想,每一种需要都在前一种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出现,这并不意味着必须使前一种需要得到百分之百地满足后,后一种需要才出现。(2)马斯洛认为,以上七种需要按重要程度渐次展开,就大多数人而言,这可能是正确的。(3)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七种并且层次分明,这种划分方法也明显地存在弊端,4、舒兹的人际需要的理论?5舒兹是现代精神分析学家,他提出了人际行为三维理论三种人际需要的内容(1)沟通的需要(包容
13、的需要)(2)支配的需要(控制的需要)(3)爱的需要(情感的需要)评述:肯定:舒兹的人际需要理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1)揭示了人际需要同人际行为和人际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2)强调了儿童时期的人际关系与个体人际行为之间的继承关系,即承认家庭环境对个体行为模式的影响,不足:舒兹的人际需要理论的片面性(1)具有明显的精神分析倾向,忽视了社会关系对人际关系的制约性影响(2)夸大了儿童时期的人际经验对个体人际行为的影响作用5、角色理论的基本内容?角色:特指某一个体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一定社会地位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符合规范的行为模式内容:(1)角色扮演: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社会职位、时间场合、面对不同的交往
14、对象所表现出来的行为。(2)角色期望:社会、团体或他人对角色扮演者行为的期待或要求,是个人行为的动机(3)角色冲突:不同角色行为以及不同角色期望之间的矛盾(4)角色实现:在角色扮演和角色期望的基础上实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评述:(1)由于一个人同时扮演着多种不同的角色,因此他就肩负着不同的角色期望(2)不同的角色期望要求他遵循不同的角色规范6、人际交换理论的基本原则?(1)成功原则(2)刺激原则(3)价值原则(4)剥夺-满足原则(5)攻击-赞同原则(6)理性原则交换理论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社会交换规律,为认为人们了解人际交往、人际吸引的机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交换理论只是抓住了市场交换形成的双方相互作用
15、的一些方面,便概括出人际交往的原则,或者说完全以商品交换的经济利益原则来解释人际行为,这具有片面性7、戏剧交往理论的基本内容。(1)剧班(2)前台和后台(3)不协调角色(4)角色外沟通评述:(1)戈夫曼的印象管理理论,从独特的角度对人际互动做了深入细致的描述,其中某些具体技术,对现实总的人际交往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2)戈夫曼完全使用戏剧中的一些概念来阐释人际交往,把人际交往与表演同等看待,在某些方面难免牵强附会8、人际关系认识的平衡理论积极意义:人与人之间具有趋于一致的倾向6片面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人际关系的平衡与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过程。平衡理论只考虑到了两个人和一
16、个物体这样简单的系统,忽略可这个系统中的其他大量因素,对平衡模式的讨论显得有些简单9、梅奥等人提出的人群关系的主要观点生产率不仅受物理的和生理的因素影响,而且要受到身会的和心理的因素影响。影响组织生产力最重要的因素是生产中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1)以社会人的人性假设代替经济人的人性假设(2)否定以物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强调以人为中心、主张从人的心理和社会方面来激励工人的士气,提高生产率(3)正确处理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之间的关系(4)改变对管理人员只强调技术方面素质训练的片面做法,强调加强对管理人员了解、诊断、调适人际关系技能的培养和训练。第三章第三章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一、名
17、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宗法关系:是以宗法制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按家族血统远近区分亲疏贵贱的等级关系2、先决条件:是指对于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普遍促进作用的决定性条件3、时间关系:是指对于发展人际关系来说需要经历的过程4、网际关系:是指以电脑联网和数字符号信息为中介,在超文本多媒体链接中实现的人-机-人互动基础上形成的人际关系二、选择题二、选择题1、在从猿到人的极其漫长的历史转变过程中,劳动起到了决定性达到作用。2、宗法关系是封建社会人际关系的基本特征。3、社会与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4、社会主义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新型关系。5、社会主义社会平等关系的表
18、现经济上的平等、政治上的平等、生活中的平等。6、人际关系形成的先决条件包括人的生产、物质生产、精神生产。7、形成人际关系的具体条件是指对于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具有直接影响的条件。8、悦纳即喜欢,相互悦纳即相互喜欢。9、建立人际关系的时间条件经历五个阶段:注意阶段、吸引阶段、适应阶段、融合阶段、依附阶段。10、网际关系的四个特征:多维性、虚拟性、不确定性、非中心化。11、依赖性的主要特点是:被动、等待、依靠。三、问答题三、问答题1、为什么说猿猴社会的某些特征与人类关系的形成密切相关?(1)亲缘与朋友关系(2)斗争和等级关系(3)猿猴群体的交际工具2、人类的起源和人际关系的产生?人类的起源和人际关系
19、的产生具有同步性。在从猿到人的极其漫长的历史转变过程中,劳动起到了决定性达到作用。7劳动使猿类祖先发生了三个主要体系的变化:(1)机体的进化和器官的完善(2)心理的发展和意识的形成(3)关系的人化和人类的出现3、人际关系的发展历程?(1)原始社会的血缘关系(2)奴隶社会的依附关系(3)封建社会的宗法关系(4)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关系(5)社会主义社会的平等关系4、社会主义社会平等及注意点?(1)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批判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理论与思想(2)要重视并应用协调人际关系的理论和方法,以改善人际关系的结构和状态,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诚心度、和谐度、吸引力、凝聚力(3)
20、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5、人的产生对人际关系的影响?(1)人口数量对人际关系的影响(2)人口质量对人际关系的影响(3)人的生产对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6、物质关系对人际关系的影响?(1)物质生产推动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2)物质生产的发展导致人际关系的变化(3)物质生产的发展促进交往范围的扩大(4)前代人的物质生产制约后代人的人际关系7、精神关系对人际关系的影响?(1)思想意识对人际关系的影响(2)知识层次对人际关系的影响(3)精神产品的生产方式对人际关系的影响8、形成人际关系的条件是什么?(1)相互接触(2)相互近似(3)相互补充(4
21、)相互悦纳9、建立人际关系的时间条件是什么?(1)注意阶段(2)吸引阶段(3)适应阶段(4)融合阶段(5)依附阶段10、人际关系恶化的发展阶段?(1)漠视阶段(2)冷淡阶段(3)疏远阶段(4)分离阶段11、人际关系发展趋势的主要表现?(1)社会性增强,自然性减弱(2)自主性增强,依赖性减弱(3)平等性增强,等级性减弱(4)开放性增强,封闭性减弱(5)合作性增强,分散性减弱(6)复杂性增强,单一性减弱(7)网络时代产生了新型的网际关系812、网际关系的特征?(1)多维性(2)虚拟性(3)不确定性(4)非中心化第四章第四章人际关系的结构与功能人际关系的结构与功能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物质手段
22、:是指用以进行交往的各种具有价值的物质2、交往情境:通常表现为交往双方的内在心情3、整体效应:是指组成群体的所有个体之间的相互结合、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总体作用或效果二、选择题二、选择题1、人际关系的结构是指构成人际关系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2、交往主体是指人际交往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的交往者。3、交往对象是指在人际交往活动中,交往主体活动的指向者或接受者。4、语言泛指传播活动中所使用的一切具有意义的符号,包括有声音语言、书面语言、体态语言、辅助语言。5、语言是最主要的交往手段。6、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主要借助语言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协调行为。7、有声语言有交谈、独白两种形式。8、书面语言有书信、书文两
23、种形式。9、体态语言分为动态无声、静态无声两类。10、交往目的是指通过交往使参与者达到的目标。11、影响人际关系的隐性要素:利益因素、情感因素、尊严因素。12、个性是指在个人自然素质的基础上受社会的影响而形成的稳固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三、问答题三、问答题1、构成人际关系的显性要素有哪些?(1)交往主体和交往对象(2)交往手段(3)交往环境(4)交往目的(5)交往过程(6)交往内容2、影响人际关系的隐性因素有哪些?(1)利益因素(2)情感因素(3)尊严因素3、人际交往具有哪些积极的正面功能?(1)相互学习,促进个体社会化(2)交流情感,有益于身心健康(3)相互影响,有利于自我完善(4)净化心灵,优
24、化社会环境(5)取长补短,增强整体效应4、社会化及其必要性?社会学将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使自己逐渐适应社会,由单纯的自然人转化成为社会人的过程称之为人的社会化必要性:(1)人们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就必须创造物质财富;要创造物质财富就必须具有一定的创造本领和条件;而这些本领和条件是社会性的,只有通过社会化才能获得(2)人在生活中不仅具有物质的需要,而且具有精神需要,如需要文化、娱乐、消遣等。这些需要只有通过社会化才能得以满足9(3)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繁衍后代,需要有人继承。因此,必须一代一代地接续培养新人,不间断地完成社会化过程。5、怎样交往情感有益于身心健康?(1)消除孤独,交流情感(2)减轻
25、痛苦,增加快乐(3)减少疾病,延年益寿6、如何取长补短,增强整合效应?(1)良好地人际交往能够形成互补(2)良好地人际交往能够产生合力(3)良好地人际交往能够激发潜能7、怎样相互影响,有利于自我完善?(1)有利于形成健康地个性(2)有利于发展健全的自我意识8、如何使良好的人际关系取得激发潜能的效应?(1)群体压力(2)人际比较(3)参与竞争第五章第五章人际关系的类型人际关系的类型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的过程中,在互动中结成的关系2、交换关系:是交往双方各以自己所拥有的商品或货币与对方进行交换以满足各自需求的关系3、消费关系:是人们在为了生产和生活需要而消耗物
26、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中相互结成的一种关系4、政治关系:是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围绕着特定的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一种社会关系5、道德关系:是指人们在属于道德规范调整的范围内所发生和结成的关系6、法律关系:是人们依据法律规范而结成的关系7、宗教关系:是指人们在参与宗教活动中形成的关系二、选择题二、选择题1、人际关系划分为经济关系、政治关系、道德关系、法律关系、宗教关系。2、宏观经济关系一般指集团指或阶级之间发生的经济关系。3、微观经济关系一般指个人之间发生的经济关系。4、人际关系学所要研究探讨的是微观经济关系。5、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
27、互关系、产品分配形式。6、生产产品的分配或利润的分配,个人消费的分配等,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所决定的。7、经济关系主要包括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等,其中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8、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9、基本道德规范的实施纲要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作了重点阐述。10、血缘关系是以血缘为纽带而结成的关系。11、确立夫妻关系的原则:婚姻自由、一夫一妻制、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计划生育、夫妻之间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之间敬老爱幼、互相帮助。12、业缘关系是以人们的职业生活为纽带而结成的关系1013
28、、人际关系类型按不同性质关系分:对抗关系和非对抗关系。14、人际关系类型按不同特征关系分:平等型关系、不平等型关系、对立型关系。15、人际关系中不平等型关系表现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不平等、政治权利的不平等、经济生活的不平等、文化水平的不平等。16、人际关系中对立关系表现在:当事人双方的对立、上下关系的对立、平行关系的对立。17、人际关系类型按不同倾向关系分:第一种合作型、竞争型、应酬型、混合型;第二种主从型、合作型、竞争型、主从-竞争型、主从-合作型、竞争-合作型、主从-合作-竞争型、无规则型。18、人际关系类型按不同程度的交往时间长短分:长期型和短期型。19、政治关系一般具体地指阶级关系、
29、党派关系、民族关系、国际关系等。三、问答题三、问答题1、经济关系的基本内容?(1)生产关系(2)分配关系(3)交换关系(4)消费关系2、政治关系在不同时间段的表现?(1)原始社会的政治关系-平等的关系(2)阶级社会的政治关系-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3)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关系-平等的同志式关系3、怎样理解道德关系?(1)道德是人们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2)道德关系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3)新出现的道德关系问题一起全社会的关注(4)道德建设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4、法律关系与道德关系的区别?(1)规定方式不同:法律关系有文字规定,有条款依据;道德关系有的有文字规定,有的没有是口头流传的(2)产
30、生的时间不同:法律关系随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道德关系是随人类产生而是、产生的(3)作用不同:法律关系注重惩罚;道德关系注重说服教育(4)执行机构不同:法律关系由国家机构、执法部门执行;道德关系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传统、习俗等来维持与约束(5)强制程度不同:法律关系带有硬性和强制性;道德关系带有软性及非强制性5、血缘关系有何特点?(1)血缘关系是先赋的,与生俱来的,是个人无法选择的(2)血缘关系在人的一生中是交往频率最高的,持续时间最长久的一种关系(3)血缘关系的基础是血缘和情感6、中国的宗教政策内容?(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
31、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2)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11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3)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4)我们国家党和政府处理同宗教界朋友指的关系的原则是: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7、确立夫妻关系的原则有哪些?(1)婚姻自由(2)一夫一妻制(3)男女平等(4)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5)计划生育(6)夫妻之间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之间敬老爱幼、互相帮助8、地缘关系的特点及处理原则?地缘关系主要靠社会道德、公民道德、社会文化习俗来调节处理原则:(1)克服自傲、偏见或封
32、闭、自卑心理,坚持主动交往,平等待人(2)谦恭自重,严于律己,热情开朗,助人为乐,避免矛盾,深化关系(3)若有了矛盾更应宽容大度,地理让人,互相谅解,消除前嫌9、业缘关系的特征及表现有哪些?(1)获取性(2)直接性(3)调节地两重性(4)角色行为地差异性10、平等型人际关系有哪些表现?(1)政治地位平等(2)法律平等(3)公民有履行同等义务的责任(4)人格平等11、不平等型人际关系有哪些表现?(1)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不平等(2)政治权利的不平等(3)经济生活的不平等(4)文化水平的不平等12、合作型人际关系的前提是什么?(1)双方的总目标是一致的(2)双方都有合作的意愿(3)双方都富有诚意(4
33、)双方能互相配合(5)双方能互相理解,共同解决合作过程中的问题(6)合作结果最终能达到互惠互利13、雷维奇的八种划分类型是什么?(1)主从型(2)合作型(3)竞争型(4)主从-竞争型(5)主从-合作型(6)竞争-合作型(7)主从-合作-竞争型(8)无规则型14、亲密型人际关系的特点有哪些?(1)交往频繁(2)相互依存(3)追求共享(4)互相接纳15、维持型人际关系的特点是什么?(1)双方互不认同(2)双方互不谅解(3)双方关系没有激化(3)双方关系的不稳定性第六章第六章影响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影响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自我概念:是指自己如何看待和感受自己2、知识层次:指的
34、是关系主体自身所具备的知识结构和水平在社会人知识系统中所处的层级123、群体:是指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基础结合起来的人们的联合体4、社会制度(1)社会形态:广义指社会主义、资本主义(2)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教育制度、家庭制度(3)各种社会组织的规章制度:狭义考勤制度、奖惩制度、学习制度、门诊制度二、选择题(无)二、选择题(无)三、问答题三、问答题1、生理因素对人际关系的影响?(1)年龄因素对人际关系的影响(2)性别因素对人际关系的影响(3)仪表风度因素对人际关系的影响2、什么是舒兹的三维人际关系理论?(1)包容的需要:希望与别人建立和维持关系的需要(2)控制的需要:控制、支配、领导他人的需要
35、(3)情感的需要:在感情上与他人建立并维持关系的需要3、什么是魏斯的社会关系律?1974 年提出了人际关系的六种基本需要即社会关系律(1)依附需要(2)社会整合需要(3)价值保证需要(4)可靠同盟需要(5)需求指导的需要(6)关心他人的需要4、人际交往的心理特征?(1)气质(2)能力:直接影响活动效力、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3)性格:通过你叫稳固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5、人际交往的心理动力因素?(1)人的需要(2)人的动机(3)需要、动机与交往行为(4)兴趣(5)理想和信念(6)价值观和世界观6、自我概念的含义、构成、特征?含义:是指自
36、己如何看待和感受自己。它是由人们关于自己本质的一切信念和态度构成的,包括人们关于自己力量强弱的设想、成长的可能性,以及关于自己行为和体验的习惯方式的明确措施等构成:(1)反映评价(2)社会比较(3)自我感觉特征:(1)其基础是其所处环境的文化和团体的价值观(2)具有较强的主观性(3)具有自行增强的能力(4)具有缓慢的变化7、社会因素对人际关系的影响?(1)社会地位A、其制约或影响人们的交往对象和人际关系状况B、其制约或影响着关系主体的交往热情和交往需要13C、其制约或影响着人的交往动机和诸多的交往心理(2)职业类别A、其影响和制约着人际交往对象B、其影响和制约着人际关系的类型C、其影响和制约着
37、人际关系的广度、深度或亲密度(3)知识层次A、科学文化相近、知识层次相同的人相互交往较多B、知识层次不同的人,相互交往较少8、自然环境对人际关系的影响?(1)共同的自然环境威胁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使人感到他人存在的价值,使人与人之间产生强烈的吸引力(2)优美的自然环境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强化人际交往过程中双方的积极情感,促进交往的顺利进行,增进人际吸引(3)自然环境影响人际行为的模式9、空间距离对人际关系的影响?(1)不同的空间距离代表不同的人际关系(2)居住距离远近对人际关系的影响(3)空间距离对交往频率的影响10、史布兰格主张的价值观类型?(1)理性价值观(2)美的价值观(3)政治性价值观(4
38、)社会性价值观(5)经济性价值观(6)宗教性价值观11、社会制度对人际关系的影响?(1)不同的社会制度对人际关系具有不同的影响(2)不同的社会制度对人际关系的共性A、影响人际关系的性质和类型B、影响人际关系的变化和发展C、影响人际关系的范围D、影响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12、群体对人际关系的影响?(1)群体内成员最容易具有相似形(2)群体内成员最容易接近(3)群体不仅有利于群体内人际关系的和谐,还有利于内部成员与其他群体成员人际关系的建立13、群体规模、结构、规范、压力对人际关系的影响?(1)群体规模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群体规模越大,人际关系越复杂;规模越小的群体,成员间越容易形成凝聚力。(2)结构
39、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人员搭配得当,人际关系融洽;人员搭配不当,会出现人际冲突(3)规范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群体规范是一切社会群体得以生存、巩固和发展的支柱。超出规范,会受到群体谴责14压力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群体压力容易使群体产生从众心理。具有积极意义为人们和谐相处拉近心理距离,也由消极意义减弱了创造性、差异性、不利于人际吸引。第七章第七章协调人际关系的原则协调人际关系的原则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原则:一般是指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是人们依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定的行为准则2、礼貌原则:指交往双方通过言谈举止表现出谦虚、恭敬、相互尊重的原则3、互利原则:指交往双方通过对物质、精神的交换
40、而使各自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原则4、人道原则:指爱护人的生命、关怀人的幸福、尊重人的人格和权利的道德原则5、择善原则:指人际交往的选择性原则,即择善而交,择善而从的原则6、适度原则:指与人交往时,言谈举止、态度、表情及行为等程度适当,把握分寸,恰到好处的原则7、相容原则:指交往中宽容待人、忍耐性强,对人宽宏大量的原则8、积极原则:指交往中以主动,热情的态度与对方交往,以获得对方反映的原则9、理解原则:指交往双方互相了解、互相换位思考,替对方着想、相互体谅的原则10、自律原则:指在人与人交往中严格要求自己、自觉约束自己的原则二、选择题二、选择题1、学习掌握人际关系原则的重要意义:解除困惑、有据可依、
41、增强自信、缓解抑郁、改善关系。2、平等原则是指人与人交往中坚持平等的原则。3、人际间平等交往的类型:政治上平等、经济上平等、法律上平等、人格上平等。4、诚信原则是世界性法律原则: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做人的伦理道德标准、确立中国民事诉讼法的一项重要法则。5、T.P.O.原则是时间原则、地点原则、场合原则。6、礼貌用语准则:机智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虚准则、同意准则、同情准则。7、礼貌原则的核心是尊重他人。8、人道原则提倡:以人为本、肯定个人的价值、维护个人尊严和权利。9、共同经验区理论是传播学家 W.宜伟伯的人。信息。媒介中提出的三、问答题三、问答题1、人际关系的原则有何意义?(1)解除困
42、惑(2)有据可依(3)增强自信(4)缓解抑郁(5)改善关系2、如何树立正确的平等观?(1)平等时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A.平等是有条件的,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B.起点和机会是均等的(2)平等时现实的A.平等具有时代性 B.平等具有地域性 C.平等具有文化性 D.平等是发展变化的3、诚信原则有何作用?(1)诚信原则是世界性法律原则(2)诚信原则是中国的传统美德(3)诚信原则是人际交往的基础(4)诚信原则是做人之本4、礼貌原则包括哪些内容?15(1)礼貌仪表(2)礼貌举止(3)礼貌用语5、人际交往的动机因素是什么?(1)内在因素:主要包括需要、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2)外在因素:主要是社会角
43、色期待对个人形成的压力(3)目标因素:是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的合成6、适度原则有内容?(1)语言表达适度(2)举止适度(3)态度适度(4)表情适度7、相容原则的要求是什么?(1)相容就是谦让,就是宽宏大量(2)相容就是豁达,就是容人之道(3)相容就是宽容,就是宽以待人(4)相容就是抑郁,就是自我调整(4)相容不是懦弱,而是自信(6)相容是转换器8、相互理解的步骤是什么?(1)初步了解对方的基本情况(2)换位思考,试着站到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替对方着想互相取得谅解,双方都真正理解对方,消除隔阂、化解矛盾、融洽关系、达成共识、解决问题。第八章第八章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及其调适技法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及其
44、调适技法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羞怯心理:是在人际交往中感觉难为情,害怕与人交往的心理。2、自私心理:是指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别人和集体利益,以我为中心的心理。3、报复心理:是在人际交往中,以攻击的方式发泄对他人的不满和怨恨的一种情感体验。4、归因:是指人们从可能导致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5、交往互动:是指两个及以上的人相互作用产生共鸣行为的过程。6、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以及对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7、人格:指的是一个人的品格或个性。8、自我修养:是指一个人按照时代和社会的要求,通过学习、磨砺、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来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二、选择题二
45、、选择题1、羞怯心理形成的四种情况:自卑性羞怯、敏感性羞怯、挫折性羞怯、习惯性羞怯。2、非语言沟通的四个符号系统:光学动力符号系统、辅助语言符号系统、空间和时间符号系统、视线接触符号系统。3、人际认知心理效应有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效应。4、自我修养包括:思想道德修养、文化知识修养、艺术修养、心理修养、交际礼仪修养、行为习惯修养。三、问答题三、问答题1、羞怯心理有哪些表现及形成的四种情况?(1)天性(2)受挫经历(3)文化因素(4)社会影响2、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1)主观因素:自身生理、性格(2)客观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3、嫉妒心理特点及其危害性?16特点:(1)普遍性(2)
46、指向性(3)对等性(4)潜隐性(5)变异性(6)社会危害性危害性:(1)嫉妒心理者或被嫉妒心理者的生活、工作、事业都会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2)伤害了双方的身心健康,而且对社会也会造成程度不同的危害。(3)嫉妒者记恨、愤怒、不满、气恼会引起内分泌失调,使心血管或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严重,损害身心健康。(4)被嫉妒者由于受到不公正的攻击、诋毁、中伤甚至人身伤害,使其身心疲惫。(5)有的由于不堪忍受欺辱、诽谤而轻生或被对方残害致死的事时有发生,对社会造成极恶劣的影响4、自傲心理有哪些表现形式?(1)自认为才智过人(2)自认高人一筹(3)自以为是5、报复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性?(1)主观因素:与个性
47、特征有关,过度自卑、嫉妒心、猜疑心重的人的记恨和愤愤不平的情绪达到不可遏制的状态时,就会实施报复行为或侵犯行为(2)客观因素:与遭受挫折和失败有关6、信息沟通产生的心理障碍有哪些?(1)缺乏对交往情境的统一理解(2)交往双方沟通时交往者性格及心理关系不同(3)非言语沟通中语义表达的不同7、人际认知心理效应是什么?(1)首因效应(2)近因效应(3)晕轮效应(4)刻板效应8、产生归因偏差的表现及原因是什么?表现:(1)将成功归因于个体内在因素:当行为者的行为获得赞赏、受到表彰、获得成功或取得成就时,行为者倾向于把这些归因于个体内在因素(2)将失败归因于客观外在因素:当行为者的行为遭到反对,受到批评
48、,出现失败、错误时,行为者倾向把这些归因于客观外在因素原因:(1)行为者通过这种归因在交往对象面前能提高自己的声望,证明自己的能力、实力,显示自己的才华,维护自尊,彰显个人品格和魅力等,以优化行为者的人际交往环境,强化行为者在人际交往中的权威。(2)通过外在因素的归因为自己的过错、失误、失败开脱责任;为了在交往对象面前保全自己的面子;为了不伤害自尊心;不受交往对象的轻视等9、如何有效消除和克服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1)培养健康心理(2)塑造健全人格(3)加强自我修养10、自我修养包括哪些内容?(1)思想道德修养(2)文化知识修养(3)艺术修养(4)心理修养(5)交际礼仪修养(6)行为习惯修养第
49、九章第九章完善主体、影响客体的技法完善主体、影响客体的技法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71、自我介绍:是指在没有中介人,无需中介人或者虽有中介人参与但仍有必要加以补充的情况下,自己向交际对方就自身情况所做的简单说明。2、报复水平:是指个人对自身成就目标的预期水平。3、制怒:就是克制怒气,是指避免或者消除自我在人际交往中上火发脾气的现象。4、驱惧:就是驱除或克服自我在人际交往时的心理恐惧。5、说服:是指人们用以引起他人态度转变的手段。二、选择题二、选择题1、处理人际关系的技法是在建立和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指导下,具体运用的技术、技巧和方法。2、处理人际关系的技法对于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具有保证作用;
50、对于人际行为的成功或失败具有关键作用;对于人际关系的优化具有直接的制约作用。3、透明窗格,也叫开放区域或公开自我;不透明窗格,也叫茫然区域或茫然的自我;隐蔽的窗格,也叫隐蔽的区域或隐蔽的自我;未知的窗格,也叫未知区域或未知自我。三、问答题三、问答题1、正确认识自我的方法?(1)利用自我认识A.自我的观察 B.自我的思想 C.自我的感受 D.自我的意图 E.自我的行动(2)利用自我比较A.将自己的现实与自己的过去相比 B.将自己的现实与自己的未来相比(3)利用社会比较A.根据社会上其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认识自己B.通过与社会上和自己地位、条件相类似的人比较来认识自己2、怎样正确对待自己?(1)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