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复习笔记.pdf

上传人:侯** 文档编号:97269361 上传时间:2024-05-15 格式:PDF 页数:100 大小:2.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经济学复习笔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微观经济学复习笔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观经济学复习笔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复习笔记.pdf(10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微观经济学 1 第一章第一章 导导 论论 第一节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经济学产生的原因:1、经济资源的稀缺性:(1)定义:资源或物品相对于欲望或需要的不充分性而言(资源或物品不能满足欲望或需要)(2)资源或物品的有限性:对任何经济社会,资源或物品总是有限的 资源:经济资源与非经济资源(经济资源与否取决于时空的稀缺程度)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技术、知识、信息等)物品:经济品(economic goods):衣服、食品 自由品或免费品(free goods):阳光 有害品(harmful goods)或废品(waste goods):噪音、垃圾 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企

2、业家才能等 (3)“稀缺”是相对于人们欲望的无限性而言,并非绝对 2、欲望或需要的无限性:(1)欲望的特点:多种多样、多层次,由低到高,永无止境,超前性(社会发展的动力)某一欲望的实现总会产生新的欲望,(2)马斯洛的需要(欲望)层次理论:基本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的方面的要求)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的动力 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 安全需要(safety):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接触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 满足后就不再是

3、激励因素 社会需要(social):友爱的需要-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 归属的需要-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 地位需要(esteem):有稳定的社会地位,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 价值自我实现需要(self actualization):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 二、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资源配置问题和利用问题 1、生产什么(what):品种、数量(因时代、生产水平而定)2、如何生产(how):生产者、生产资源、生产技术、生产组织形式(方法)3、为谁生产(

4、for whom):谁来消费生产出来的产品通过分配取得的收入决定(要素决定收入)4、何时生产(when):资源利用的时间配置,即发展计划(时机选择)5、谁做决策(who):经济体制问题自给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价格引导生产和消费)混合经济(市场经济为主、政治干预为辅)三、经济学的定义:1、经济学是在一定制度下,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进行合理配置,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经济资源生产出(人们需要的)更多物品,以满足人们无限多样需要的一门社会微观经济学 2 科学。2、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稀缺资源合理配置的科学:(1)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稀缺的资源 (2)资源稀缺产生资源进行配置的问题:实际上是

5、对稀缺资源的用途进行选择的问题 (3)资源稀缺使资源具有价格:资源的稀缺程度决定资源的比价 (4)人们的选择具有成本:资源的配置是价格和成本的比较 四、一些重要概念:1、权衡取舍(trade-off):(1)原因:资源的稀缺性和有限性 (2)本质:选择问题(理性选择)(3)种类:个人消费的取舍 工作(学习)与娱乐(休息)的取舍 国民收入消费与投资的取舍 社会效率与公平的取舍(效率社会能从稀缺资源中得到更多的东西 公平将这些资源的成果公平地分配给社会全体成员)2、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1)定义:一种资源被用于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它各种可能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利益

6、。(2)产生前提:资源的稀缺 资源的多用途(3)本质:一种资源对另一资源的相对性 (4)选择:机会成本较小的(5)特点:存在于任何行为主体的任何选择行为中 作出决策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难以精确估计,只是一种观念上的判断 现期机会成本的高低与长期收益的关系 3、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1)定义:是指在现有技术水平和资源条件下,充分有效地利用一切资源,按不同比例组合进行的各种物品生产的最大可能产量。(2)限制因素:技术的改进、现有资源种类的增加、现有条件的改善 (3)特点:各方相互依存,追求高效率与资源充分有效的利用,存在浪费 4、边际分析

7、(marginal analysis):(1)定义:对于任何一种投资或投入,理性人往往都会考虑边际量,通过分析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来判断决策的优劣(2)本质:微量调整带来的影响 增量的影响 (3)资源对需求、欲望的满足程度: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甚至为负)(4)最优: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利润达到最大 5、激励(incentive)(1)定义:影响人们做出不同选择的的动力 (2)条件:市场经济中,影响激励最重要的因素是价格 (3)分类:个人对不同选择进行正反两方面的评价 厂商受价格影响改变生产计划(产品或资源)公共政策与人们面临的利益相关,考虑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6、交易(interact

8、):(1)地位:市场上的自愿交易保证资源的最合理利用(2)特点:交易使买卖双方均可从中获得好处、改善双方福利(个人之间、个人与厂商之间、不同国家之间)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Y商品商品X商品商品OAB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C1012D85E20微观经济学 3(3)市场:任何发生交易的场所称为市场 包括有形市场、无形市场和虚拟市场(期货)(4)交易平衡:交易双方最终达成平衡的核心概念是价格 市场就是通过价格波动达到供需平衡、形成最佳资源配置(均衡的价格和数量)7、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1)定义:市场不是万能的;在某些领域,市场可能会导致

9、一些不良的后果,即市场失灵(2)原因: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市场势力一个人或一群人不适当地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这种力量就是垄断力量(3)解决:良好的公共政策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市场失灵带来的弊端,提高经济效率;只是弥补并非主要 定义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 内容政府确定的法律结构规范着厂商和私人的活动 政府通过出台的各类经济政策以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政府可以提供私人部门不能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即公共产品(4)结论:市场是保证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力量,政府只有在市场出现失灵时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 8、信息(information):(1)地位:信息在决定市场形态以及在稀缺

10、资源有效配置方面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做出任何选择都需要信息,对成本和收益进行权衡判断 (2)信息对称性:不对称性可利用与谋取利益,互联网建立是搜索信息成本降低,信息具有对称性 (3)特点:共享消费者有为了解信息而付费的激励 重要信息偏差导致的后果需要政府干预 9、分配(distribution):(1)经济学家关注的问题:生产什么对有限的资源进行选择性配置 如何生产如何配置资本与劳动,以及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为谁生产如何分配剩余价值(涉及政治问题)(2)原因:收入分配的差异似乎是市场经济的直接后果,人的技能有差异(3)解决:为了缩小收入分配的差异而采取的社会福利政策有可能挫伤各类经济激励:为穷

11、人提供免费资助需要增加税收,税收增加有可能挫伤纳税人工作和储蓄积极性 过高福利会提供一种反激励,使人们不愿工作而享受福利 缩小收入分配差异必须以牺牲经济效率为代价 10、通胀与失业(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1)通货膨胀:定义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一般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表示 本质表明货币内在价值减少 原因货币发行过量 影响资产严重缩水,严重阻碍经济增长步伐(2)关系: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在短期内存在着一种负相关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政府须就此作出取舍 含义失业率高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低

12、,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低;反之失业率低,表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高,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高 五、经济学的分类:1、研究对象范围的大小:(1)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经济行为以及经济变量的个量是怎样决定与微观经济学 4 变动的经济学分支学科。是谓“虫瞰”(worms eye)一般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进行经济决策、如何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经济学(个人、企业如何选择,研究个量变化)它被称为市场均衡理论或价格理论(生产者、消费者活动形成均衡价格,是重要激励)微观经济分析的框架结构微观经济分析的框架结构家庭经济行为家庭经济行为

13、企业经济行为企业经济行为边际效用分析边际效用分析无差异曲线分析无差异曲线分析跨期选择理论跨期选择理论厂商理论厂商理论企业理论企业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市场结构理论供求理论供求理论完全竞争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寡头垄断完全垄断完全垄断收入分配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劳动市场劳动市场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土地市场土地市场微观经济政策微观经济政策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 (2)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以整个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经济变量的总量是怎样决定与变动的经济学分支学科。是谓“鸟瞰”(birds eye)研究经济总量变化和政府经济行为的

14、经济学 它被称为国民收入决定论或收入分析、国民收入结构理论 微观经济学 5 宏观经济分析宏观经济分析的框架结构的框架结构国民收入核算原理国民收入核算原理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收入支出模型收入支出模型ISLM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ADAS模型宏观经济稳定政策宏观经济稳定政策财政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开放经济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收支与汇率国际收支与汇率宏观经济问题分析宏观经济问题分析通货膨胀与失业通货膨胀与失业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2、研究方法:(1)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微观经济学多用此法 只考察经济现象

15、是什么:描述事实(客观存在),现状如何,为何会如此、发展趋势如何 不含自身价值判断:对经济现象好与不好、该不该如此不作评价(2)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宏观经济学多用此法 以一定价值判断为出发点:对经济现状及变化作出好与不好的评价 作出该不该如此的判断 流派众多:角度不同,结论不同 第二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1、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排除社会价值判断,描述经济现象 2、规范分析(normative analysis):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同一现象的不同观点 二、个量分析和总量分析:1、个量分析(individ

16、ual analysis):又称为微观经济分析法(某商品价格、产量等)2、总量分析(aggregate analysis):又称为宏观经济分析法(GDP、经济增长量等)(1)内生变量(endogenous variables):经济模型内部结构决定的变量,具有函数关系(2)外生变量(exogenous variables):不是经济模型中的变量决定的,有外部因素(如政治、自然)决定的变量(较难衡量,无法认为控制,影响选择)(3)存量(stock):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的数值(变量的时点状态,国民财富)(4)流量(flow):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变动的数值(两个变动方向,GDP)三、均衡分析和边

17、际分析:1、均衡分析(equilibrium analysis):供求平衡,相对稳定静止的状态(1)局部均衡分析(partial equilibrium analysis):其他市场和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研究单个产品、生产要素或单个市场达到均衡状态微观经济学 6 应具备的各种条件的分析方法(使用范围较广)(2)一般均衡分析(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把整个经济体系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各种相关经济单位同时达到均衡状态应具备的各种条件的分析方法(较为困难、科学)2、边际增量分析(marginal adding analysis):(1)定义:分析一种经济变量变化(增加

18、或减少)一个单位时,使得其他相关变量如何变化的一种研究方法 (2)实质:增量变化分析 四、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1、静态分析(static analysis):(1)定义:完全排除时间因素和均衡状态的具体变化过程,来分析某一产品或市场达到均衡状态的条件和在均衡状态下的情况 (2)实质:只重结果,不重过程 2、比较静态分析(comparative static analysis):(1)对某些经济变量变化前后的两种静态均衡的结果进行比较的方法 (2)特点:过程不可知性 3、动态分析(dynamic analysis):(1)定义:分析中引入时间因素,把经济现象的变化当作一个过程,研究

19、的是经济变量变化的过程及其规律。又称为过程分析 (2)特点:考察整个变化过程 五、经济模型(economic model):1、定义:用来描述有关经济变量之间依存关系(如逻辑关系、数量关系等)的理论结构 2、形式:文字说明,数学方程式、几何图形 六、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定:经济人”(Economic man)假定 1、定义:能够合理利用自己的有限资源为自己取得最大的效用、利润或社会效益的个人、企业、社会团体和政府机构 2、基本特征: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追求利益最大化、效用最大化(满足程度)市场经济中,每个人被假定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客观上也为社会服务 3、原因:(1)多数人选择利己的假定,

20、主观为己、客观有利于社会 (2)收益为物质、精神,有无形、有形之分,无法用货币衡量 4、最具代表性的是斯密的“经济人”假说 第三节 经济学发展简史 第三节 经济学发展简史 一、经济学史中的三次革命:微观经济学 7 古代经济思想古代经济思想重商主义重商主义重农学派;威廉重农学派;威廉 配第(英);魁奈(英)配第(英);魁奈(英)大卫大卫 李嘉图(英)李嘉图(英)亚当亚当 斯密(英)斯密(英)门格尔;杰文斯;瓦尔拉斯;萨伊;马尔萨斯;庇古等门格尔;杰文斯;瓦尔拉斯;萨伊;马尔萨斯;庇古等阿弗里德阿弗里德 马歇尔(英)马歇尔(英)凯恩斯(英)凯恩斯(英)萨缪尔森(美)萨缪尔森(美)古典革命古典革命边

21、际革命边际革命凯恩斯革命凯恩斯革命经济学经济学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国富论(国富论(1776)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 1、“古典革命”:(1)威廉配第赋税论 英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创始人,提出劳动价值论和地租论(2)魁奈 经济表 近代第一个经济学家,用抽象图式提出了对经济体系的分析,纯产品学说(3)亚当斯密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英国古典经济学主要代表之一 (4)大卫李嘉图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英国产业革命高潮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古典政治经济学达到最高峰(5)约斯穆勒 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一本影

22、响西方经济学教育达半个世纪的教科书 2、“边际革命”:(1)门格尔;杰文斯;瓦尔拉斯(2)阿弗里德马歇尔 经济学原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世界最著名经济学 英国“剑桥学派”的创始人,其学说是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础 3、“凯恩斯革命”:(1)凯恩斯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 创立宏观经济学,反对放任自流的经济政策,明确提出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的主张(2)萨缪尔森 经济学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一人,凯恩斯主义在美国的主要代表人物,首次将数学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学 二、诺贝尔经济学奖:1、并非诺贝尔遗嘱中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是由瑞典银行在 1968 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的 其评

23、选标准与其它奖项是相同的,获奖者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选 2、1969 年至 2009 年,共有 64 位经济学家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微观经济学 8 本章小结 1、本章从经济学产生的原因-稀缺性出发,介绍了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经济学的定义,解释了几个重要的概念。介绍了经济学的两种分类和经济学的框架结构。2、本章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作了初步的介绍。阐述了经济学中的最重要假定-理性人假定。3、本章对经济学发展历史中的三次革命和诺贝尔经济学奖作了简要介绍。微观经济学 9 第二章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供求均衡需求、供给与供求均衡 第一节第一节 需求理论需求理论 一、与需求有关的几个概念 1需求(Demand

24、):(1)定义:消费者一定时期内,对应某一商品(或服务)的各种价格,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消费者在各个可能价格下愿意购买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消费者既有购买意愿又有购买能力的一种有效需要,有支付能力的需要(2)说明:购买意愿与购买能力(现实意义上)的统一,需求需要,需求愿意购买且能够购买 同时涉及两个变量商品价格及与该价格相对应的需求量 非实际购买量 需求量不一定与实际购买量相一致(供不应求)(3)分类:个人需求单个消费者在各个可能价格下愿意购买并且能够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市场需要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在各个可能价格下愿意购买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总和(计算:个人需求量叠加)

25、2、需求的表示方法:(1)需求表(Demand Schedule)(表格法):定义描述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与需求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表格 特点较明确展现该商品价格和需求量之间函数关系 反映出价格与需求量反向变动的需求规律(2)需求曲线(Demand Curve)(图示法):PQd(斜率为负)定义显示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与需求数量之间对应关系的二维曲线 特点更为直观的反映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需求函数Qd(P,I,T,Pi,E,)仅考虑商品自身价格时的需求函数 PQDP1P2P3Q1Q2Q30abc需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商品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即需求函数。如果需求函数是线性的,需求

26、曲线就是一条直线;如果需求函数是非线性的,需求曲线就呈现为一条曲线。需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商品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即需求函数。如果需求函数是线性的,需求曲线就是一条直线;如果需求函数是非线性的,需求曲线就呈现为一条曲线。微观经济学 10 3、需求规律(Law of Demand):(1)定义:影响需求的其它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的依存关系(负相关)(2)例外:价格与需求量同向变化 吉芬商品(Giffen Goods):低档的生活必需品(特殊时期)炫耀性商品:奢侈品(象征财富和地位)投机性商品:股票等 (3)解释:替代效应(substitute effe

27、ct):定义由商品价格变动引发相对商品价格价格变动而导致商品需求量变化的效应 实质该商品相对其他商品的价格发生了改变,其他商品价格未变或降低 以相关商品代替该商品 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定义由商品价格变动引发实际收入变动而导致商品需求量变化的效应 实质消费者实际收入相对该商品发生变化,即实际购买力下降,消费者不得不改变消费组合以降低自己的效用水平(实际收入下降,购买数量下降)二、影响需求的因素和两种不同性质的需求变动:1、影响需求的因素:(1)商品或服务自身的当前价格(price)(2)其他相关商品或服务的价格(相关)A、替代品(substitute goods)B、互补品(

28、complementary goods):效用互补、配套(3)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预期价格(expectations):时间变化的影响,同向变化;预期但并未发生(4)消费者的收入水平(income):消费行为(5)消费者的偏好(taste):弱化其他因素的影响 2、两种不同性质的需求变动:(1)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定义其他因素不变,仅由价格因素导致商品或服务需求数量的变动 实质仅由商品自身价格变化引起的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图形表现为一条既定需求曲线上点的位置移动,需求曲线并未发生移动(2)整条需求曲线的移动:定义价格不变情况下,由其他因素(价格以外因素)导致商品或服务需求数量变动 实质由

29、商品自身价格以外其它因素变化引起的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图形表现为整条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量增加减少,函数关系的平移)变化一个或几个因素一起变化都会导致需求变动,引起需求曲线移动 PcQccP0OQPQ0D0(b)PbQbbQ2D2Q1D1QOPPaQaa(a)D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微观经济学 11 第二节第二节 供给理论供给理论 一、与供给有关的几个概念 1、供给(Supply):(1)定义: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对应某一商品(或劳务)的各种价格,愿意并且能够提出售的数量 生产者在各个价格下愿意出售并且能够卖出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生产者既有出售意愿又有卖出能力的

30、一种有效供给(2)说明:出售意愿与生产供应能力的统一,供给生产,供给愿意销售且能够销售 同时涉及两个变量:商品价格及与该价格相对应的供给量 非实际售卖量 供给量不一定等于实际消费量 (3)分类:个人供给单个生产者在各个价格下愿意出售并且能够卖出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市场供给市场中所有生产者在各个价格下愿意出售并且能够卖出商品或服务的数量总和(个人供给的加总)2、供给表示方法:(1)供给表(Supply Schedule)(表格法):定义描述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与供给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表格 特点较明确地展现该商品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对应关系(2)供给曲线(Supply Curve)(图示法):PQs(斜

31、率为正)定义显示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与供给数量之间对应关系的二维曲线 特点更为直观地感应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供给函数 QS(P,a,Pi,E,Pf,)仅考虑商品自身价格时的供给函数 供给数量和影响供给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对应关系(价格是关键因素)aPQSP1P2P3Q1Q2Q30bc供给曲线的形状,取决于商品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即供给函数。如果供给函数是线性的,供给曲线就是一条直线;如果供给函数是非线性的,供给曲线就呈现为一条曲线。供给曲线的形状,取决于商品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即供给函数。如果供给函数是线性的,供给曲线就是一条直线;如果供给函数是非线性的,供给曲线就

32、呈现为一条曲线。3、供给规律(Law of Supply):(1)定义:影响供给的其它因素既定条件下,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同向的依存关系(同方向变动)微观经济学 12 (2)例外:劳动力的供给:某些情况下符合供给规律(价格较低),一定价格后可能相反 土地:相对而言供给是一定的,某一行业相符但供给曲线的斜率较大 投机性商品:受收益刺激做出保留或出售的决定(3)解释:厂商的目标在于追求利润最大化价格变动影响利润空间 二、影响供给的因素和两种不同性质的供给变动:1、影响供给的因素:(1)商品或服务自身的当前价格:资源在不同生产部门和行业之间转移 (2)其他相关商品或服务的价格:现在和将来的

33、供给(3)生产者对商品或服务的预期价格:(4)生产成本:与利润有直接关系(5)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使产量和成本内部负相关 (6)自然因素:自然灾害(非人为控制)2、两种不同性质的供给变动(1)沿着供给曲线的变动:定义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由价格导致的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实质仅由商品自身价格变化引起的厂商对商品供给量的变化 图形表现为一条既定供给曲线上点的位置移动,供给量沿着供给曲线运动(2)整条供给曲线的移动:定义价格不变情况下,由其他因素导致的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实质由商品自身价格以外其它因素变化引起的厂商对商品供给量的变化 图形表现为整条供给曲线的移动 变化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导致供

34、给变动而引起供给曲线的移动 PbbQbPccQc(a)PPaSaQaQOS0(b)PP0OQQ0S1Q1S2Q2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第三节第三节 供求均衡及均衡价格、均衡产量供求均衡及均衡价格、均衡产量 一、几个重要概念 1、均衡(Equilibrium):(1)定义:经济中的相关变量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最终达到相对静止的一种状态(2)实质:相对稳定的静止 不存在改变当前状态的内部因素 市场上供给和需求双方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3)具体:市场价格使得该商品供给量和需求量恰好相等的状态 微观经济学 13 即消费者正好买到该价格下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生产者也正好卖出该价

35、格下自己愿意售出的商品数量(市场出清)(Market Clearing)2、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1)均衡价格: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和生产者提供该种商品的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市场出清价格(Market-clearing Price)商品试产供给和需求双方力量相互作用达到均衡状态时,即市场上供给量恰好等于需求量时的市场价格(2)均衡产量:均衡价格下的交易量(即需求量或供给量)(Equilibrium Quantity)均衡价格水平下市场供给量与市场需求量相等的供给量(3)特点: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的自发调节形成 反映在几何图形上被称为均衡点,即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 二、供求均衡形成过程与供求

36、法则 1、供求均衡形成过程:静态分析-价格调节供给和需求之间差距至均衡点(差距导致变动)(1)商品价格处于较低价格水平:市场实际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供不应求商品短缺,存在超额需要,卖方市场(卖方主导市场)消费者因得不到自己满意的需求量而考虑出更高价格以买到自己需求数量的商品 生产者因价格升高而愿意提供更多的商品 结果价格提升,需求量减少,供给量增加至均衡状态(2)商品价格处于较高水平:市场实际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供不应求商品过剩,存在超额供给,买方市场(买方主导市场)生产者试图通过降价吸引消费者,降低产量使得自己的商品全部售出 结果价格降低,消费者需求量增加,生产者供给量减少至均衡状态 静态分析静

37、态分析OQQePePSDE E超额供给超额供给P1Q1Q2超额需求超额需求P2Q3Q4FHGK均衡价格的决定FHGK均衡价格的决定供过于求供过于求供不应求供不应求 2、供求法则:(1)定义:市场上商品价格的调整,最终会使得供给与需求相等,使用实际价格趋于均衡价格(2)具体:市场供求双方的相互作用最终形成市场均衡状态,同时使市场实际价格最终趋向于均衡价格,需求量和供给量也最终趋于相等 微观经济学 14 3、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1)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定义消费者消费商品时愿意且能够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差额所代表的利益(者为购买一种商品愿意支付货币量减去买

38、者的实际支付量的节余部分)原因除最后一单位外,该商品用货币表示的边际效用(以美元表示)都大于其价格 边际效用递减律,消费者根据对具体产品或服务边际效用的评价而愿意支付的价格,经常高于他们实际支付的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市场价格 计算公式消费者剩余=买者的评价一买者的实际支付 D DQ*Q*P*P*P PQ Q0 0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 S SQ*Q*P*P*P PQ Q0 0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 (2)生产者剩余(producer surplus):定义生产者供给商品时实际提供的价格与愿意且能够提供的价格之间差额所代表的利益 计算公式生产者剩余=卖者得到的

39、收入一卖者的实际成本 本质企业赚的利润 卖方在出售过程中得到的收益 经济地租 厂商生产一种产品的总利润加上补偿给要素所有者超出和低于他们所要求最小收益的数量(3)市场总剩余 定义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所得到的收益 计算公式生产者剩余=卖总剩余=买者的评价一买者的实际支付+卖者得到的收入一卖者的实际成本=买者的评价入一卖者的实际成本 D DS SQ*Q*P*P*P PQ Q0 0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供求均衡时的利益供求均衡时的利益微观经济学 15 三、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变动三、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变动三、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变动三、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变动1 1供给不变,需求

40、发生变动的情况供给不变,需求发生变动的情况供给不变,需求发生变动的情况供给不变,需求发生变动的情况SD0E0OQQ0PP0D1E1P1Q1E2P2Q2D2第三节供求均衡及均衡价格、均衡产量第三节供求均衡及均衡价格、均衡产量2 2需求不变,供给发生变动的情况需求不变,供给发生变动的情况需求不变,供给发生变动的情况需求不变,供给发生变动的情况S0DE0OQQ0PP0S1E1Q1P1S2P2Q2E2第三节供求均衡及均衡价格、均衡产量第三节供求均衡及均衡价格、均衡产量 三、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变动:1供给不变,需求发生变动的情况(需求曲线的移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影响):(1)原因:非价格因素(外部

41、因素)(2)变动: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上)平移,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增大 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向左(下)平移,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减小 2需求不变,供给发生变动的情况(供给曲线的移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影响):(1)原因:非价格因素(外部因素)(2)变动: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右(下)平移,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增大 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向左(上)平移,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减小 3需求和供给同时发生变动的情况:(1)同方向变动 不变: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不变 左移:均衡价格不定,均衡产量下降(同减)右移:均衡价格不定,均衡产量上升(同增)价格上升:需求增加幅度供给增加幅度 变动幅度大小 价

42、格下降:需求增加幅度供给增加幅度 价格不变:需求和供给增加幅度相同 (2)反向变动 需求右移,供给左移:价格上升,产量不定(供不应求)需求左移,供给右移:价格下降,产量不定(供过于求)第四节第四节 价格政策价格政策均衡价格理论的运用均衡价格理论的运用 一、价格控制 1、定义:政府对商品或服务的市场价格设定限制成为价格控制(或价格管制)2、实质:从消费者角度出发的对市场的一种扭曲 3、分类:(1)价格上限:限制价格、最高限价(ceiling price)定义:政府为了稳定经济生活,对某些商品规定的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高价格 目的:大多为抑制某些商品价格上涨,或基于保护消费者的考虑 影响:直接导致

43、商品供给的缺口,易导致 消费者排队问题和黑市交易盛行 配给制,产生腐败等问题 实际上,价格上限并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反而造成对消费者的伤害 微观经济学 16 QOQePPeDSEQ2Q1P1P1F FG G短 缺短 缺片面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片面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以配给制解决供不应求以配给制解决供不应求Q1Q2P1FGQOQePPeDSE过 剩过 剩2、限制产量、限制产量1、政府购买或出口、政府购买或出口片面保护生产者的利益片面保护生产者的利益(2)价格下限:支持价格、最低限价(support price)不可长期实行 定义:政府为扶持某一行业生产,对该行业产品规定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 目的:

44、大多为扶持某些行业发展,或基于保护生产者的考虑 影响:导致商品供给过剩,政府为过剩的商品买单,损害生产者的利益 措施:政府收购多余产品作为储备,鼓励多余产品出口,限制产量、维持价格 二、税收政策:1、分类:(1)向消费者征税政策:结果 消费者 购买每单位商品或服务的花费增加,收益减少 实际可支配资金减少,即收入水平下降 价格 实际付出价格降低,但含税价格高于原均衡价格 生产者实际价格与消费者付出价格相同 政府:以税收收入形式得到销售的一部分收益 影响 需求曲线向下移动,供给曲线不变 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减小,消费和生产缩减,抑制消费和生产活动 (2)向生产者征税政策:结果 生产者 提供每单位

45、商品或服务的成本增加 将税收以价格形式(部分)转移给消费者 价格 含税价格下降至新的平衡价格即销售价格 生产者实际价格下降但有损失,消费者付出价格上升,供给量减少 影响 供给曲线向上移动,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减少,消费量和生产量缩减 抑制消费和生产活动,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均受损 2、结论:(1)从价税:价格的一定比例征收税款,税额不定 (2)从量税:按单位产品或数量征收税款,税额不变 微观经济学 17 二、政府税收政策对均衡价格的影响二、政府税收政策对均衡价格的影响二、政府税收政策对均衡价格的影响二、政府税收政策对均衡价格的影响:以税收(单位产品税或从量税)为例以税收(单位产品税或从量税)

46、为例:DSOPQP0Q0ES+TE1TP0+TP1Q1TP2E2TD-TP0-T结论一:结论一:无论课税对象是谁,政府税收对市场均衡的影响并无本质区别。消费者实际支付价格:无论课税对象是谁,政府税收对市场均衡的影响并无本质区别。消费者实际支付价格:P1=P2+T生产者实际得到价格:生产者实际得到价格:P1-T=P2 DSOPQP0Q0ES+TP1Q1E1P2TTE2结论二:结论二:通常情况下政府税收实际是由买卖双方共同承担的,即名义纳税人并不完全等于实际负税人。消费者税负:通常情况下政府税收实际是由买卖双方共同承担的,即名义纳税人并不完全等于实际负税人。消费者税负:(P1-P0)Q1生产者税负

47、:生产者税负:(P0-P2)Q1 微观经济学 18 DSOPQP0Q0EP2E2S+TP1E1TTQ1Q1P1P2DE1E2Q1Q1结论三:结论三:买卖双方各自实际税负大小取决于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买卖双方各自实际税负大小取决于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需求曲线的斜率即弹性,关系到消费者与生产者税负分配 弹性小:更易于转移税负于消费者(生活必须品)D DS S定额税定额税Q QP P0 0消费者和生产者被挤出市场的损失。消费者和生产者被挤出市场的损失。生产者承担的税负生产者承担的税负消费者承担的税负消费者承担的税负 第五节第五节 蛛网模型蛛网模型一个动态分析例子一个动态分析例子 一、蛛网模型(Cob

48、web Model):1、定义:运用动态分析方法进一步探讨市场均衡变动和发展趋势的动态模型 2、用途:解释某些商品,特别是农产品(如生猪和玉米)的价格与产量在失去均衡时所发生的不同波动情况的一种理论 3、基本假设:(1)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存在时滞:产品生产周期较长(2)产品本身不易储存,必须尽快出售(3)市场信息不灵通,生产者对经济未来变动缺乏理性预期:信息有限造成短视现象(4)商品本期供给量由上一期商品的市场价格决定:)(1pQttsf 微观经济学 19 商品本期需求量由当前商品的市场价格决定:)(pQttdf 二、蛛网模型的类型: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不同斜率 1、收敛型蛛网模型:(1)特点:

49、需求曲线较供给曲线平坦,即需求曲线斜率绝对值供给曲线斜率绝对值 (2)过程:因市场外在干扰偏离原来均衡状态,实际价格和实际产量不断波动,但偏离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幅度变大,偏离原来均衡点越远 DSPQ0 DSPQ0 3、封闭型蛛网模型:(1)特点: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陡峭程度完全一致,即需求曲线斜率绝对值=供给曲线斜率绝对值 (2)过程:因市场外在干扰偏离原来均衡状态,实际价格和实际产量按照相同幅度上下波动,但永远到不到原来的均衡状态 三、蛛网模型存在哪些缺陷和措施:1、缺陷:(1)认为生产者缺乏理性预期,即假设的前提有误 (2)忽略生产水平和储存技术的提高 2、措施:(1)提供足够的信息 DS

50、PQ0供给量确定后,当期价格由需求规律决定。供给量确定后,当期价格由需求规律决定。价格确定后,下期供给量由供给规律决定价格确定后,下期供给量由供给规律决定微观经济学 20 (2)政府 利用价格控制保护生产者利益(粮食、棉花、大豆等)进口以弥补国内供应不足 本章重要知识点 1、需求、供给的基本概念。2、影响需求、供给的主要因素。3、需求量(供给量)的变动与需求(供给)变动的区别。4、供求均衡与均衡价格的形成。5、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6、均衡价格理论的运用(支持价格、限制价格、征税的影响)。7、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的概念。8、蛛网均衡的过程。本章重要知识点 1、需求、供给的基本概念。2、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