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对长三角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终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惠金融对长三角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终稿.docx(6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单位代码: 10293 密 级: 专 业 学 位 硕 士 论 文论文题目: 普惠金融对长三角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影响 的实证研究学号姓名导师专业学位类别类型专业(领域)论文提交日期 1217124218 李琛霖 张昌兵 应用统计硕士 申请 全日制 申请 应用统计 2020年4月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impact of inclusive finance on urban-rural income gap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Thesis Submitted to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2、and Telecommunication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pplied StatisticsByLi Chenlin Supervisor: Prof. Zhang ChangbingFebruary 2020 摘要在经济新常态下,随着消除贫困和全民奔小康战略目标实现时间表的临近,长三角地区城乡经济的二元结构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变,城乡间金融资源分配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作为中国最具综合实力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地区也是中国最有希望率先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体化区域。如何正确发展长三角地区的普惠金融,引导有限的金融资源
3、的合理配置,对于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对普惠金融以往相关文献的梳理,整理国内外普惠金融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选取三个维度八项指标测算出2006-2017年长三角地区27个中心城市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并且根据普惠金融各指标的面板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对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整体与分区域比较分析。普惠金融测算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逐年提升,但差异较大。上海市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其他城市。相比而言,部分经济不发达城市虽然起点低,但增长速度与增长倍数均远远大于上海市。通过聚类分析可将长三角地区城市按照普惠金融发展
4、水平分为三类,长三角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其次根据城乡收入差距的内涵,通过泰尔指数计算长三角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在从理论分析的角度阐述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构建了面板回归模型研究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通过夏普利回归分解方法,比较普惠金融的三个维度对城市间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差异的贡献大小。实证结果表明:(1)普惠金融的发展整体上能够缩小长三角地区城乡收入差距;(2)普惠金融对缩小长三角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3)普惠金融的服务渗透性、服务可得性、服务效用性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表现迥异。最后,本文针对以上结
5、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1)完善普惠金融制度设计,推进普惠金融发展;(2)根据地区差异推行差异化政策;(3)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合理布置普惠金融服务渗透水平;(4)创建差异化金融产品,加大普惠金融服务可得性;(5)优化金融服务功能,强化普惠金融服务效用性。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普惠金融;城乡收入差距;区域差异AbstractUnder the new normal of the economy, the urban-rural economic dual structure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has not been fundamentally
6、 changed as the time frame of poverty eradication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trategic goal of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for all people is approaching, and the unreasonable distribution of financial resource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has to some extent caused the widening of the
7、urban-rural income gap. The development of inclusive finance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has always been in a leading position in China.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is also the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integration region for China to take the lead in narrowing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gap a
8、nd realizing common prosperity. How to correctly develop inclusive finance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and guide the rational allocation of limited financial resourc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balancing urban-rural development and narrowing urban-rural income gap.This paper first sorted ou
9、t the previous literature on inclusive finance, sorted out the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the index system of inclusive finance at home and abroad and analyzed its impact on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inclusive finance in 27 central cit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fro
10、m 2006 to 2017 was calculated by selecting eight indicators from three dimensions. Cluster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various indicators of inclusive finance, and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inclusive finance in cit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was compared as a whole a
11、nd in different regions. The result of financial inclusion calculation shows that the level of financial inclus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is improved year by year, but the difference is large. The level of financial inclusion in Shanghai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cities. In contra
12、st, although some economically underdeveloped cities have a low starting point, their growth rate and multiple are much higher than Shanghai. Through cluster analysis, the cit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inclusive fi
13、nance. Secondly, according to the connotation of rural-urban income gap, the status quo of rural-urban income gap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is calculated by theil index, so as to prepare for the empirical analysis in the following paper.In from the Angle of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in this p
14、aper, the pratt &whitney financial mechanism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come gap, on the basis of regression model using the method of empirical analysis to build the panel study pratt &whitney financial impact on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return by shapley decomposition
15、method, compare pratt &whitney financial three dimensions of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of difference between city size.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development of inclusive finance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on the whole can improve the cont
16、inuous expansion of urban-rural income gap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2) regional differences exist in the impact of inclusive finance on narrowing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3) the influences of service permeability, service availability a
17、nd service utility of inclusive finance on urban-rural income gap are different.Finally, this paper proposes corresponding policy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above conclusions :(1) improve the design of inclusive finance system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nclusive finance; (2) implement differentia
18、tion policies based on regional differences; (3) build a multi-level financial market and reasonably arrange the penetration level of inclusive financial services; (4) create differentiated financial products and increase the availability of inclusive financial services; (5) optimize the function of
19、 financial services and enhance the utility of inclusive financial services.Keywords: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Inclusive finance; Urban-rural income gap; Regional differences目录第一章 绪论11.1研究背景与意义11.1.1研究背景11.1.2研究意义21.2文献综述31.2.1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31.2.2普惠金融研究现状41.2.3普惠金融与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51.2.4文献述评71.3主要研究内容
20、与研究技术路线71.4主要研究方法81.5可能创新与不足9第二章 长三角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112.1普惠金融的内涵112.2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122.3长三角地区27个城市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的测度152.3.1长三角地区27个城市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整体分析152.3.2长三角地区27个城市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维度分析172.4基于面板数据聚类的长三角地区普惠金融水平相似性分析192.4.1基于趋势距离的聚类分析步骤202.4.2基于面板数据的长三角中心城市聚类21第三章 长三角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测算233.1城乡收入差距的内涵233.2城乡收入差距的测算方法243.3长三角地区城
21、乡收入差距的测算25第四章 普惠金融对缩小长三角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机理分析284.1直接影响机制284.2间接影响机制30第五章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325.1变量选取与指标说明325.1.1变量选取325.1.2数据说明335.2模型构建365.2.1面板回归模型365.2.2夏普利分解法375.3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37第六章 普惠金融对长三角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检验396.1运用面板回归模型的实证检验396.1.1面板单位根检验396.1.2面板协整检验406.1.3实证结果分析406.2运用夏普利分解法的实证检验456.2.1分解回归方程的确定456.2.2普惠金融各维度对城市间
22、城乡收入差距的差异贡献的分解47第七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497.1研究结论497.2对策建议507.3研究展望53参考文献54致谢5858第一章 绪论1.1研究背景与意义1.1.1研究背景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居民的收入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城乡经济的二元结构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变,各方面资源分配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城乡收入的不均衡对经济增长的质量产生了一定影响,尤其在经济新常态下,随着消除贫困和全民奔小康战略目标实现时间表的临近,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中国最有竞争力的区域之一,虽然长三角地区
23、的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但一体化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现象也始终存在。2019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其中的长三角城市群包含了三省一市在内的27个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因此,长三角地区的城乡收入分配格局的优化对我国的经济新常态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普惠金融由于其能够为各个群体提供平等服务的特性,得到了发展的机遇。普惠金融自2005年首次提出以来,便被普遍认为具有能够改善农村经济以及减贫的作用,这一作用主要是由于其所拥有的金融的包容性与非歧视性。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为它能够所有群体提供公平的金融服务,即被金融排除在外的有需求人群也可以被纳入金融服务体系,享受不断更新的金融产
24、品与服务。金融很大程度能够影响资源配置的水平,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与提高社会的经济发展,这对城乡收入差距有着深远的影响。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困难和挑战。如何妥善利用普惠金融的优势,以通过普惠金融的发展来促进城乡的均衡发展,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长三角地区不但拥有相对自由的金融市场,并且还有着全国领先的金融水平,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不仅能够影响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对于国内金融的发展方向,如何提高金融的普惠效应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在研究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普惠金融发展与长三角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内在联系
25、。1.1.2研究意义普惠金融有利于调整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质量有着一定的提高作用,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对普惠金融作用效果和作用机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理论指导到长三角地区的实践中,对于经济新常态下,全面消除贫困以及全民奔小康,优化城乡收入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理论意义目前的研究大多基于全国样本数据,较少有学者针对某一个区域或省市进行研究。然而各地区的发展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并不能根据全国的研究一概而论。本文以长三角地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并且基于长三角地区27个中心城市的普惠金融面板数据进行面板数据聚类,对长三角城市群进行分类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当前的研究成果,对普惠
26、金融的作用效果做了不同角度的研究。此外,本文搜集相关数据,构建了普惠金融指标体系来测算长三角地区各中心城市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构建模型研究了普惠金融对长三角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为其他地区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2)现实意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不仅涉及到社会公平问题,这一差距的长期存在甚至会影响到社会安定,因此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对长三角地区率先实现共同富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国内的金融推动方向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此外,普惠金融在国外主要表现为小微贷款,在国内表现为传统金融机构的特殊服务与一些正在发展的村镇银行等,因此国内外表现略有不同。本文将通过国内外的普惠金融发展研
27、究及实证,探索长三角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及道路,以此推动普惠金融更好的发展,以促进城乡的均衡发展。1.2文献综述1.2.1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1)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非线性关系Greenwood和Jovanovic(1990)最早提出了库兹涅茨倒U效应,即通过构建G-J模型研究认为,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是一个动态关系,只有金融市场完善到一定程度,贫困人群的财富积累到能够获取金融服务的水平时,收入差距会随之有一定的缩小甚至达到平等状态1。Townsend和Ueda(2006)基于G-J模型进行优化,进一步证实了两者间这一“倒U型”关系的结论2。Kim和Lin(2011)认为这取
28、决于国家所达到的金融发展水平,金融深化能够改善收入分配这一结果的前提是国家的金融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关的“阈值”3。Muhammad等(2015)以伊朗为例探究两者间关系,认为G-J假说同样能被用于伊朗的经济发展,并指导金融部门以更低的成本为贫困人口提供金融服务4。在国内学者的研究中,胡宗义和刘亦文(2010)分别对不同金融发展阶段与不同金融深度的地区进行研究,认为存在着金融深度的拐点,能够使收入不平等逐渐收敛5。于平和盖凯程(2017)、马绰欣和田茂再(2017)分别利用门限回归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等较新模型展开研究,均发现在金融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城乡收入差距呈现不同的影响6-7。邓创和徐曼
29、(2019)基于规模和结构双重视角进行研究,认为金融结构的改善影响同样能支持以上观点8。(2)金融发展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Galor和Zeira(1993)首先提出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呈稳健的负相关9。Jeanneney和Kpodar(2011)在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中发现,金融发展通过麦金农的导管效应来实现收入的均衡10。胡振华等(2013)、周泽炯等(2014)均通过误差修正模型研究发现,农村金融的不同因素的影响水平并不相同,农村金融规模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有着负向影响,而农村金融效率则与之呈正向影响11-12。胡宗义和李鹏(2013)从金融类别的视角进行研究,认为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对城乡
30、收入差距的带来的负效应更为显著13。胡德宝和苏基溶(2015)同样支持以上观点,并且认为金融发展导致的增长效应比收入分配效应更能够带来收入差距的缩小14。武丽娟(2019)通过研究农村家庭数据,认为金融资本有助于农户脱贫,可以通过将贫困户的储蓄转化为有效投资来进行增值,缩小贫富差距15。(3)金融发展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Maurer和Haber(2003)构建GMM模型认为,即使金融的发展对贫困人群的经济状况有着一定的改善,但是出于利益最大化考虑,金融资源向经济状况良好的群体倾斜使得富人从中获得的收益相比贫困人群更大,最终拉大了两者间的收入差距16。Madhu和Giri(2015)认为金融发展对
31、于印度的贫困差距同样有扩大作用17。孙永强(2012)通过构建误差修正模型分析,支持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而导致的这一影响,此外,金融发展会间接通过促进城镇化发展,对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有负向影响18。张宏彦等(2013)认为金融机构并没有将从农村吸收的资金投资于农村的发展,而这导致了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缓慢19。张方波和徐明凡(2015)从微观与宏观两个角度分析,其结论支持金融发展扩大收入差距的观点,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金融的发展提高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门槛,导致低收入人群无法获取服务20。潘林伟和吴娅玲(2019)认为不论是金融业发展规模的扩大还是金融资金利用效率的提高都会阻碍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2
32、1。汪桥等(2019)认为金融发展的规模和效率两个变量均增大了安徽省城乡区域性收入的差距22。1.2.2普惠金融研究现状(1)普惠金融的概念界定Honohan(2005)等提出了普惠金融对经济及社会影响的主要四个功能23。Chattopadhyay(2011)通过实证研究认为,没有足够包容性的银行体系会造成GDP的损失,这也体现了普惠金融的重要性24。Kapoor(2013)认为当金融服务有一定的包容性时,有益于所有的公民,因为这样的金融促进了经济的平稳增长25。国内学者焦瑾璞(2010)提出,作为小额信贷的延伸,普惠金融应当能够扩展原本的金融服务的深度与广度,能够为需求方即目标客户提供更多可
33、供选择的产品26。刘亦文等(2018)指出,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于我国金融业的改革至关重要,目前总体发展势头良好,各区域的差别化金融发展战略及基础金融建设能够为经济增长出一份力27。董玉峰和赵晓明(2018)则提出了普惠金融的数字化方向,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推动了传统金融的发展,加快了普惠金融数字化与智能化方向的深化28。(2)普惠金融评价指标构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测算,需要建立多维度的指标体系。目前关于普惠金融指标体系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指标体系变量的选取及测算方法两个方面。Beck(2009)等最早提出相关测算方法,将包括人均存贷款余额和每万平方公里的金融网点数等在内的八个指标对金融服务水平现状
34、进行评价29。Sarma和Pais(2011)参照计算HDI的方法,从金融产品的接触性、服务的使用效用性和渗透性三维度出发来评价金融的普惠性程度,为后续学者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30。Ambarkhane(2016)等在Sarma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维度的构成31。国内学者关于普惠金融发展评价的研究大多基于Sarma和Pais的指标体系进行拓展。王婧(2013)等通过查找包括每万平方公里、每万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数和从业人员数在内的银行业相关数据,采用变异系数法衡量了国内金融的包容性32。张国俊等(2014)在Sarma、Pais的基础上,添加了承受度这一逆向维度,对区域性的普惠金融水
35、平进行了测算33。陈三毛和钱晓萍(2014)利用Chakravarty和Pal(2010)的构建方案测算了区域金融包容性指数,使得在计算发展水平时可以同时追溯各变量对整体水平的贡献34-35;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与阿里研究院(2019)基于其2016年编制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从多个维度进行改进,有效的衡量了数字金融的普惠程度,并且分别对我国各省份及地市数字普惠金融水平进行分析36。在普惠金融评价指标的测算方法上,刘波等(2014)采用权重法计算,即考虑到每个指标的重要程度,为各指标及维度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进行最终发展水平的计算37。焦瑾璞(2015)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计算,有效的避免了主观
36、与客观分析法的缺点,不仅反映各指标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准确控制其准确度38。王婧和胡国辉(2013)采用变异系数法,用该方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的优点在于能够消除量纲影响32。张正平和杨丹丹(2017)采用文本挖掘法,提取与普惠金融相关的关键词,进行各地词频汇总,最终对此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得分39。1.2.3普惠金融与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1)普惠金融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Beck T(2007)通过实证研究表明,普惠金融发展所具有的包容性对收入差距起到了明显的改善作用29。Imai(2010)通过分析孟加拉国与印度微型企业贷款数据,发现微型企业的贷款可以降低城乡收入的差距40。Challa和Bala (20
37、13) 发现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提高印度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41。田杰和陶建平(2012)分析了农村性普惠金融与农户收入的关系,实证结果认为,在东部地区,普惠金融能够提高农户收入,从具体维度分析,农村金融的覆盖范围越广、金融产品可获得的程度越高,则农户的收入就越高37。徐敏和张小林(2014)通过测算金融包容指数,认为普惠金融影响程度为正向作用但是影响较小,而城乡收入差距对普惠金融并无影响42。张彤进(2016)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视角进行研究,认为包容性金融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城乡收入差距,还会通过产业结构升级这一途径间接影响,而这两种影响机制均为负向的,同时,包容性金融中的可获得性的负向影响更大43
38、。张益明和李慧(2018)认为普惠金融有一定的缩小作用,但是随着普惠程度的提高,影响逐渐呈递减效应44。而黄燕辉 (2019) 研究结果相反,认为这一影响程度呈递增趋势,与此同时,经济水平对其也有着递增的正向作用45。钱水土和毛绍俊(2019)认为,将移动互联网与传统金融结合,能够对实体经济有一定的贡献,对脱贫的实现有一定成效46。(2)普惠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呈非线性关系Park C等(2016)发现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存在显著的门槛特征,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强47。吕勇斌和李仪(2016)通过空间模型分析,证实了普惠金融和城乡收入差距间存在倒“U”型特征,即当普惠金融发展到一定水平时
39、,才会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负向关系,且大部分省份仍处于“倒U型”的左侧48;李建伟(2017)认为两者间的关系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影响,此外,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意义上的“U型”关系49。王刚贞与谢露露(2019),孙继国与赵俊美(2019)分别对利用安徽省及西部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得出结论普惠金融对安徽省以及西部减贫的影响均呈倒U型关系,存在显著的门槛特征,即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50-51。汪晓文和崔晓烨(2019)认为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存在门槛作用,即经济发展到某个阈值时,对减贫的效应才呈现显著增加52。1.2.4文献述评纵观上述研究成果,国内外在金融发展、普惠金融发展
40、及水平测度及其与收入差距的相关研究方面均做了有意义的探索和较为广泛的研究。虽然目前国内外针对普惠金融于城乡收入差距两大系统已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是仍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关注之处,主要有:(1)增加普惠金融对区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在研究对象上,国外的研究大多基于跨国经济体数据,对不同类型的国家进行研究,国内研究的样本多数以国家层面为主,较少有研究深入到省市或某个区域样本进行单独分析。然而,由于我国各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全国性的宏观分析并不能准确运用到每个区域。因此,本研究将以长三角地区27个中心城市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各个区域的城乡收入差距不平衡问题,深度挖掘普惠金融对长三角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
41、影响并进行分析。(2)多维度视角关注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在目前的研究中,针对普惠金融与收入差距的关系,大多基于普惠金融整体的视角分析,较少关注其各维度分别的影响差异。因此,本研究将在对普惠金融整体水平与城乡收入差异关系建立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夏普利回归分解模型,细化研究普惠金融不同维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和区域之间的差异化。1.3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技术路线本文的整体研究思路是:在现有的国内外文献研究基础上,研究普惠金融发展相关理论。其次选取长三角地区27个中心城市2006-2017年的相关数据,构建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分别计算长三角地区普惠金融水平以及城乡收入差距,并且基于面板数据聚类进
42、行长三角27个中心城市的普惠金融水平相似性分析。再次分析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为实证分析做好理论指导。然后通过构建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普惠金融水平对长三角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整体及分区域影响,接着使用夏普利回归方程分解方法分别计算普惠金融的三个维度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贡献大小,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提出结论与政策建议,并介绍研究的诸多不足与展望。绪论文献综述指标测算结论及对策建议分维度研究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研究长三角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及分析长三角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测算及分析普惠金融对缩小长三角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机理分析 普惠金融对长三角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检验普
43、惠金融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研究普惠金融研究现状整体研究面板回归模型夏普利分解方法1.4主要研究方法(1)无干扰研究法主要是现有统计数据分析法,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系统全面地了解国内外学者对于普惠金融发展的研究现状,获取统计数据,综合梳理现阶段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2)统计分析法Sarma方法测算本文借鉴Sarma提出的普惠金融指标体系构建方法来测算普惠金融的具体发展水平。通过服务渗透性、可得性和使用性三个维度共八项指标来衡量长三角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采用变异系数法来确定各指标在普惠金融指数中所占的权重,消除量纲影响。面板数据聚类聚类分析是根据研究对象的特征,按照一定的规则,
44、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相似的归为一类,最终将研究对象分为若干类。本文充分利用面板数据的时间和横截面维度,对长三角地区27个中心城市的14年间的面板数据通过聚类分析进行分类,使得每一类城市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似性。面板回归模型在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时,分别对长三角地区整体及分区域建立面板回归模型,探究普惠金融具体的影响程度。夏普利回归方程分解法夏普利回归方程分解法能够量化各回归变量对因变量不平等的贡献大小。本文通过该方法,在进行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面板回归的基础上,计算普惠金融各维度对此的贡献大小,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1.5可能创新与不足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城乡收
45、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已成为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和研究热点。但是,当前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文献中,大多基于中国面板数据进行简单的线性回归分析,区域和县级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和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研究更是屈指可数。同时大多研究主要基于普惠金融整体的视角分析,较少关注其各维度分别的影响差异。因此,本文基于诸多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可能创新如下:(1)基于面板数据聚类探寻普惠金融发展的地区差异现有研究大多基于行政区域或者是地理位置划分进行分区域研究,而同一区域不同城市的普惠金融发展速度及变化情况又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在不同城市之间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基于城市面
46、板数据分类的建模分析能更准确地把握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特点。因此本文基于长三角地区的27个中心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聚类,以此将27个城市按照普惠金融发展分类,并且比较不同地区的特征,为政府提供更有效的政策建议。(2)分维度研究普惠金融作用机制以往关于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实证研究中,大多直接针对普惠金融整体水平进行研究,而构成普惠金融的三个维度,金融服务的渗透性、可得性和有效性分别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较少涉及,使得无法厘清普惠金融的哪个内在构成要素对城乡收入差距有实质影响。因此本文也考虑了普惠金融不同维度之间存在的异质性,分别对三个维度进行研究,便于针对性的提出政策建议。本文在
47、研究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不足:(1)数据获取和时间限制由于本文选取的是地市数据,长三角地区一部分城市的部分年份数据并不完整。本文选取 2006-2017年数据为研究范围,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的过程中,研究对象的数据年度受限,研究结果或许有一定偏差。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对数据进行不断进行更新,丰富研究成果。(2)普惠金融指标测度的完整针对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构建指标体系时,虽在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指标进行扩充,但受限于数据可得性,在测度方面不太完整,指标类别仍有待丰富。在后续的研究中,应重点关注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测度,根据研究对象特点更加有层次、有依据的构建指标体系,针对当前金融的发展情况纳入互联网金融、证券等行业的相关指标。第二章 长三角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2.1普惠金融的内涵2005年,在“国际小额信贷年”年会上,首次提出了普惠金融的概念。联合国对于普惠金融体系的解释为:在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支持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