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山东省济宁地区2023~2024学年度高二学下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学****享 文档编号:97239401 上传时间:2024-05-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7.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下】山东省济宁地区2023~2024学年度高二学下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二下】山东省济宁地区2023~2024学年度高二学下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下】山东省济宁地区2023~2024学年度高二学下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下】山东省济宁地区2023~2024学年度高二学下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二下】山东省济宁地区20232024学年度高二学下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案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屈原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又是思想的巨人,他是中华民族精神最集中的体现者、塑造者、导引者,他的伟大形象和高尚品格,他的精

2、神和气质,尤其是他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几千年来,感动、激励着历代中国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民族品格的塑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文化史上,被称作与日月同辉者,首推孔子与屈原。论语子张载子贡说:“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史记孔子世家太史公曰:“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说:“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史记屈原列传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史记的“太史公曰”据信有120余篇,大多秉笔直评、画龙点睛,彰显客观公正的史学观。唯有对孔子和屈原则是带着浓烈的个人

3、感情,以读其著、寻其迹、“想见其为人”的基本相同笔调,发出了触动人们心灵的赞叹。司马迁以伟大史学家纵览古今的高远眼光,盛赞屈原与孔子一样“与日月争光”,是对屈原历史影响的至高文化定位。汉代以后,屈原的地位虽然可能难与孔子比肩,但屈原的“与日月同辉”仍是后人的共识。站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看,屈原和孔子一样,是中国历史上鲜有其比的精神导师,他们以不同的途径与方式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建构做出了他人难以企及的贡献。孔子创始儒学,继往开来,以其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体系为中华民族确立了精神方向、道德标准和核心价值观。屈原则是通过震古烁今的伟大诗篇,展示个人品格修为、精神意志和生命指向,为历代中国人树

4、立了典范与榜样。没有孔子,中国人传统的“三观”就不是现在这个面貌;没有屈原,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就缺乏一个昭示日月的坐标。屈原对中华民族精神建构的最大贡献,还是他伟大爱国者的形象屹立于民族精神之巅而影响了千秋万代。他的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在他的几乎所有作品里,也展示在我们所见他的所有修为中。他对祖国的热爱赋予他对楚国山水草木、世俗民情以炽热的眷恋之情;他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与对祖国的热爱是高度一致的;他的命运乃至喜怒哀乐与国家兴衰、人民福祉紧密联系在一起;他处污泥而不染、敢于同恶势力斗争的高洁品格,是他爱国精神的不竭动力;他主张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进而统一天下;他在国都沦陷、山河破碎、报国无门

5、的悲愤和痛苦中,毅然以投水自尽的壮烈结局诠释了他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屈原正是以不朽之作和刚毅的行为完美呈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产生了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屈原的时代,文人士子,包括官吏,乃至国相、重臣,他们的国家观念并不强,普遍的风气是哪国重用,就到哪国去。但屈原却独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并一再表示至死不变。以至于百年后,贾谊写吊屈原赋,都难以理解他的忠贞和执着:“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瞝九州而相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屈原的思想脱胎于南北文化大融合。屈原生活的时代,已进入南北文化大交流时期,黄河流域诸子百家的理性精神,深深影响了屈原。其诗作中,寄寓着丰富、深厚、系统的理性精神。文心雕龙辨骚

6、中说“楚辞者,体宪于三代”,指屈原作品取法于诗书易礼等三代的经典。事实上,屈原是一个以长江文化为底蕴、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吸收诸子百家精华而形成的文化巨人,是南北文化融合的结晶。屈原既是长江文化的杰出代表,又是中华民族的伟人。(摘编自王志民屈原的文化高度:与日月同辉)材料二屈原无疑是中国文化史上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可以说屈原已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屈原的文化精神,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强烈的家国情怀,屈原几乎成为“爱国主义”的代称,从南宋以来,每当国家民族处于存亡的紧急关头,屈原及其作品就成为激励广大士人坚持民族气节、救危图存的精神寄托与支柱。第二是志洁行芳、独立不阿、宁折不屈的人格

7、精神。在浑浊的现实面前,屈原没有任何妥协回旋的余地,也没有一点圆通解脱的方法,最后他只能以执着的态度为全其节操而选择自沉。屈原是最为纯正高尚的理想人格的光辉典范。第三,“骚体”文学的原创精神。楚辞出现以前,中国诗歌还基本上属于群性的创作,一般说来,它们内容比较单纯,句式和篇幅也比较短,创作手法上基本是按照现实的本来样子去描写。特别由于是群众创作,因而缺少全面反映诗人性格的作品。屈原出现以后,中国文学史上才出现了伟大诗人的名字,出现了集中反映诗人全部思想感情和个性的诗篇,给中国的诗人种下了浪漫因子。屈原早已无可争议地成为“骚体”抒情文学的创始人和“骚体”文学最有成就的诗人,屈原之作已成为千古绝唱

8、。(摘编自戴锡琦从浪漫主义的本质解读屈原)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屈原是中华民族精神最集中的体现者,对民族品格的塑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B司马迁对孔子和屈原的评价带有浓烈的个人感情,有悖于秉笔直评的史学观。C屈原的国家观念之强烈、爱国情怀之执着,使汉代的贾谊都仰慕赞叹乃至惊疑。D. 屈原的思想充满着以儒家思想为底色的理性精神,为中华民族确立了精神方向。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在中国文化史上,只有孔子与屈原,可以被称作与日月同辉者,可以看出二者同等的至高影响力。B屈原和孔子共同塑造了中国人传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建构做出了贡献。C屈原完

9、美的人生追求,高洁的精神品格和坚决斗争毅然投水等行为,完美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D东晋祖逖闻鸡起舞,南宋文天祥正气凛然,都可视为在民族危亡时屈原激励士人坚持气节的有力证据。3下列屈原作品中的诗句,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渔父)B.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九章)C.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九章)D.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4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领域内容意义民族精神人格修为文学成就爱国主义情怀志洁行芳人格始创骚体文学精神支柱坐标典范千古绝唱A爱国主义情怀是屈原光辉

10、思想的核心,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大贡献。B屈原志洁行芳的人格魅力主要得益于受儒家君子修身思想的熏陶影响。C成为千古绝唱的“骚体”文学是承载屈原爱国精神和人格修为的载体。D这三者的发生发展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互为表里、不可割裂的。5结合课内离骚中的诗句和材料内容,简要概括离骚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6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阿Q正传(节选)鲁迅阿Q的耳朵里,本来早听到过革命党这一句话,今年又亲眼见过杀掉革命党。但他有一种不知从那里来的意见,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殊不料这却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有这

11、样怕,于是他未免也有些“神往”了,况且未庄的一群鸟男女的慌张的神情,也使阿Q更快意。阿Q近来用度窘,大约略略有些不平;加以午间喝了两碗空肚酒,愈加醉得快,一面想一面走,便又飘飘然起来。不知怎么一来,忽而似乎革命党便是自己,未庄人却都是他的俘虏了。他得意之余,禁不住大声的嚷道:“造反了!造反了!”未庄人都用了惊惧的眼光对他看。这一种可怜的眼光,是阿Q从来没有见过的,一见之下,又使他舒服得如六月里喝了雪水。土谷祠里更漆黑;他关好大门,摸进自己的屋子里。他躺了好一会,这才定了神,而且发出关于自己的思想来:白盔白甲的人明明到了,并不来打招呼,搬了许多好东西,又没有自己的份,这全是假洋鬼子可恶,不准我造

12、反,否则,这次何至于没有我的份呢?阿Q 越想越气,终于禁不住满心痛恨起来,毒毒的点一点头:“不准我造反,只准你造反?妈妈的假洋鬼子,好,你造反!造反是杀头的罪名呵,我总要告一状,看你抓进县里去杀头,满门抄斩,嚓!嚓!”于是一个长衫人物拿了一张纸,并一支笔送到阿Q的面前,要将笔塞在他手里。阿Q这时很吃惊,几乎“魂飞魄散”了:因为他的手和笔相关,这回是初次。他正不知怎样拿;那人却又指着一处地方教他画花押。“我我不认得字。”阿Q一把抓住了笔,惶恐而且惭愧的说。“那么,便宜你,画一个圆圈!”阿Q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却只是抖。于是那人替他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尽了平生的力气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

13、,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阿Q正羞愧自己画得不圆,那人却不计较,早已掣了纸笔去,许多人又将他第二次抓进栅栏门。他第二次进了栅栏,倒也并不十分懊恼。他以为人生天地之间,大约本来有时要抓进抓出,有时要在纸上画圆圈的,惟有圈而不圆,却是他“行状”上的一个污点。但不多时也就释然了,他想:孙子才画得很圆的圆圈呢。于是他睡着了。阿Q第三次抓出栅栏门,他到了大堂,上面还坐着照例的光头老头子;阿Q也照例的下了跪。老头子很和气的问道,“你还有什么话么?”阿Q一想,没有话,便回答说,“没有。”许多长衫和短衫人物,忽然给他穿上一件洋布

14、的白背心,上面有些黑字。阿Q很气苦:因为这很像是带孝,而带孝是晦气的。然而同时他的两手反缚了,同时又被一直抓出衙门外去了。阿Q被抬上了一辆没有蓬的车,几个短衣人物也和他同坐在一处。这车立刻走动了,前面是一班背着洋炮的兵们和团丁,两旁是许多张着嘴的看客,后面怎样,阿Q没有见。但他突然觉到了:这岂不是去杀头么?他一急,两眼发黑,耳朵里喤的一声,似乎发昏了。然而他又没有全发昏,有时虽然着急,有时却也泰然;他意思之间,似乎觉得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杀头的。他还认得路,于是有些诧异了:怎么不向着法场走呢?他不知道这是在游街,在示众。但即使知道也一样,他不过便以为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

15、游街要示众罢了。他省悟了,这是绕到法场去的路,这一定是“嚓”的去杀头。他惘惘的向左右看,全跟着蚂蚁似的人,阿Q忽然很羞愧自己没志气:竟没有唱几句戏。他的思想仿佛旋风似的在脑里一回旋:小孤孀上坟欠堂皇,龙虎斗里的“悔不该”也太乏,还是“手执钢鞭将你打”罢。他同时想手一扬,才记得这两手原来都捆着,于是“手执钢鞭”也不唱了。“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阿Q在百忙中,“无师自通”的说出半句从来不说的话。“好!”从人丛里,便发出豺狼的嗥叫一般的声音来。阿Q于是再看那些喝彩的人们。这刹那中,他的思想又仿佛旋风似的在脑里一回旋了。四年之前,他曾在山脚下遇见一只饿狼,永是不近不远的跟定他,要吃他的肉。他那时吓得几乎

16、要死,幸而手里有一柄斫柴刀,才得仗这壮了胆,支持到未庄;可是永远记得那狼眼睛,又凶又怯,闪闪的像两颗鬼火,似乎远远的来穿透了他的皮肉。而这回他又看见从来没有见过的更可怕的眼睛了,又钝又锋利,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话,并且还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永是不近不远的跟他走。这些眼睛们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那里咬他的灵魂。“救命,”然而阿Q没有说。他早就两眼发黑,耳朵里嗡的一声,觉得全身仿佛微尘似的迸散了。至于当时的影响,最大的倒反在举人老爷,因为终于没有追赃,他全家都号啕了。其次是赵府,非特秀才因为上城去报官,被不好的革命党剪了辫子,而且又破费了二十千的赏钱,所以全家也号啕了。从这一天以来,他们便渐渐的都

17、发生了遗老的气味。至于舆论,在未庄是无异议,自然都说阿Q坏,被枪毙便是他的坏的证据:不坏又何至于被枪毙呢?而城里的舆论却不佳,他们多半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样的一个可笑的死囚呵,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阿Q是反对造反的,这反映了他骨子里的奴性;但他也有朦胧的反抗压迫的觉悟,又想加入革命党。B阿Q想加入革命党的动机,首先举人和未庄人的惧怕态度让他感觉舒服,其次可以分举人家的财产。C假洋鬼子不准阿Q造反,阿Q准备去告发假洋鬼子,最终自己却进了大牢,反映了革命内部的混乱。D在认真完成了人生第一次握笔画圈之时,阿Q

18、突然意识到自己要被杀头,更加突出了小说的悲剧性。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阿Q从反对造反,到希望加入革命党,到不准造反,到被当成革命党杀头,情节的曲折增强了小说的戏剧性。B小说多处使用心理描写,充分地表现了阿Q的愚昧、软弱和自欺欺人,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小说主题。C阿Q临死前看到喝彩的人们的眼睛,和狼的眼神做了巧妙的联想对比,借阿Q揭示小说悲剧的深刻社会性。D结尾处写阿Q之死造成的影响,和小说孔乙己、祝福使用了类似的手法,在调侃中引人深思反省。8结合材料和课内所学节选部分,举例概括阿Q可怜可憎可笑的具体表现。(5分)9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获奖者莫言曾公开直言:“我所有

19、的作品,都比不上阿Q正传。”这部小说具有风趣幽默与悲悯严肃交织融合的独特风格,有喜剧性和悲剧性的双重特征,请结合材料试作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唐兴,官学大振。历世能者之文互出。而又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由是之后,文体之变极焉。然而莫不好古者遗近,务华者去实;效齐、梁则不迨于魏、晋,工乐府则力屈于五言;律切则骨格不存,闲暇则纤秾莫备。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使仲尼考锻其旨

20、要,尚不知贵其多乎哉!苟以为能所不能,无可无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节选自旧唐书杜甫传)材料二: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赞曰:唐兴,诗人承陈、隋风流,浮靡相矜。至宋之问、沈佺期等,研揣声音,浮切不差,而号“律诗

21、”,竞相袭沿。逮开元间,稍裁以雅正,然恃华者质反,好丽者壮违,人得一概,皆自名所长。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它人不足甫乃厌余残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故元稹谓:“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昌黎韩愈于文章慎许可,至歌诗,独推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诚可信云。(节选自新唐书杜甫)【注】苏李:苏武、李陵。颜谢,指南朝宋的诗人颜延之和谢灵运。徐庾,指南朝梁陈的诗人徐陵和庾信。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它人A不足B甫C乃厌D余E残膏

22、F剩馥G沾丐H后人多矣。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乐府,既指掌管音乐的官府,又指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名称。文中指后者。B薄,文中意为逼近、迫近,与成语“日薄西山”中“薄”字的词义相同。C历,本义是经过、穿越,如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文中也是该用法。D稍,文中指逐渐,与送东阳马生序“未尝稍降辞色”中的“稍”意义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旧唐书对杜诗的内容、语言、气概、体式运用著名诗人作对比,点明了杜诗“孤高”“流丽”的风貌。B旧唐书指出唐初诗歌格律定调,但诗人们学魏晋而学不到风骨,学齐梁闲情逸致而学不到辞采。C旧唐书通过梳理唐以来的诗歌

23、发展史得出杜诗“集大成”的结论,这一结论在新唐书中被推翻。D新唐书认识到杜诗的“诗史”意义,杜甫能将个人融入时代,他的诗歌是对社会现实的关照。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使仲尼考锻其旨要,尚不知贵其多乎哉!(2)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14作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两座丰碑,“李杜之辨”自中晚唐以来便应运而生。新、旧唐书对李、杜诗歌优劣的评判有何异同?(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瑞鹧鸪柳永宋代吴会风流。人烟好,高下水际山头。瑶台绛阙,依约蓬丘。万井千闾富庶,雄压十三州。触处青娥画舸,红粉朱楼。方面委元侯。致

24、讼简时丰,继日欢游。襦温袴暖,已扇民讴。旦暮锋车命驾,重整济川舟。当恁时,沙堤路稳,归去难留。【注】吴会(w kui):这里指曾为春秋时吴国都城的苏州。元侯,善治的州牧,指此时的苏州太守范仲淹。济川舟:语出尚书说命上,匡时济世的大船,喻指宰相。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吴会风流”,词开篇首句写苏州古城历史悠久,总写当地的风流特点,统领全篇。B词上片层层铺叙,从景色、建筑、市井、人物等不同角度描绘了苏州的风流余韵。C“襦温袴暖”两句,称赞当地官吏的治理让百姓丰衣足食,得到了老百姓讴歌称赞。D本词点面结合、虚实相间,采用对比、用典等手法,清高雅致,又有历史厚重感。16结合词作

25、内容,从整体上比较本词与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的相同点,从题材、表现手法、主旨三个方面分别加以概括。(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屈原离骚中“,”两句,以比喻的手法总结了自己遭受贬黜的原因。(2)李清照用“赌书泼茶”写尽了爱情的琴瑟和谐;而临安春雨初霁中“,”两句,陆游用“写书烹茶”来暗示不受重用的郁闷无聊。(3)杜甫流寓成都时,度过了几年清贫却闲适的生活,客至中“,”两句写待客之简、家境之贫,反映了这段人生经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我的记忆里,常常有这

26、样一个画面:清晨的炊烟里,大湘西的间,一些在山坡上兀自生长的寨子,屋檐重着屋檐,地爬满半个山头。那是烟熏过的半旧的寨子,是挂满辣椒苞谷、贴满大红对联的寨子,也是被云雾和大雪锁住的寨子。山上山下,寨里寨外,田畴肥沃,鸡犬相闻,邻里和乐,乡风醇厚。寨子既陈旧,又新鲜,藏着许多需要扳着手指头才数得清的故事。乡村里的我,原本只是蓝溪水一般地来去,学会简单的沉默,安静地行走。常常于一些闲时,坐在水边的码头,凝视远方,把过过了的日子再过一遍,把想过了的人和事再想一遍,然后用清风明月的方式,滋养内心。至于文学,那是远远的生活之外的一丝惊喜。常常,我喜欢回到乡村,去到离自然最近的地方,去到有绿树、有青山、有田

27、畴、有风、有月的地方。如今悬浮在城里,内心总是东蹿西跳地不落地。我是山里的孩子,该是大山忠实的守护者,是溪水的聆听者,是鸟雀的追崇者,是土地的耕耘者。然而,我却逃离了乡村,我该如何回到乡村,找到回乡的路径?18下列句子中的“过”与文中加点的“过”,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但过了许久,祖父还不来,翠翠便稍稍有点儿着慌了。B我们在社会上一切说话全像戏院的入场券,一边印着过期作废,可是你一边并不注明什么日期,随我们的便可以提早或延迟。C把昨天的事在脑子里过了一遍。D贾珍同一家子的弟兄子侄吃过了晚饭,方大家散了。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如果改成“如今生活在城里,内心总是忐忑不安”,表达效果不如原句好,请说

28、明理由。(4分)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唐朝诗人杜牧所写清明可谓妇孺皆知,那么, ?清明时节,正值暮春三月。太阳直射点向北半球移动,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地面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也逐渐增多,大地回暖,气温上升。原来控制我国大陆、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寒冷空气开始减弱北退,而盘踞在海上、来自西太平洋高压的暖湿空气则趁机北上。虽然冷空气总体上开始减弱北撤, ,从西伯利亚经蒙古、华北进而折向长江流域。与此同时,南方的暖湿空气不断增强北上。因此,南下的冷空气与北上的暖空气在长江流域相遇,较重的冷空气楔

29、入到较轻的暖空气下方,。暖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到了高空因温度降低凝结,成云致雨,形成阴雨天气。另外,此时东亚大气环流正处于转型之中,小低压槽与小高压脊不断增多。常常是一场阴雨刚过去,另一场新的阴雨又袭来。“清明时节雨纷纷”,就成了长江流域典型的天气特征。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22如果要你为同学们科普“清明时节雨纷纷”这种长江流域典型的天气特征形成的原因,请结合文段,为自己的科普内容拟一个提纲,不超过50字。(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跑步中有个有趣的现象,一个运动员如果自

30、己单独跑,往往比跟对手一起跑的成绩要逊色许多。这是为何?跟对手一起跑时“有所追”的状态,最能激发一个人的潜能,令其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反之,如果“无所追”,则很容易让一个人流于平庸。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明确立场和观点,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D(为中华民族确立精神方向的的是孔子建立的儒家思想体系,见第三段)2.C(A项“只有”不准确,二者的地位在汉代以后可能不再相同;B项构建中国传统三观的是孔子及儒家思想;D项应为南宋以后,祖逖的例子不恰当)3.A(A项是渔夫的话,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

31、濯吾缨”共同表达的是随波逐流之意)4.B(无中生有,于文无据)5.离骚思想内容主要有三点:一是表达了诗人政治革新的要求和对“举贤授能”、“修明法度”的美政理想的追求;二是表达了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生疾苦的强烈爱国激情;三是展示了诗人坚持正义、反对奸邪的高尚情操和九死未悔的斗争精神。离骚的艺术成就突出地表现在:开创文人鲜明个性的创作,开启诗歌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首创“骚体”抒情文学。(每点2分,共6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6.B(A项“有反抗压迫的觉悟”不当;C项,他们都不是真的革命,无所谓革命内部;D项并非画押之时意识到要杀头)7.C(应为类比,而非对比)8.可怜主要是作为弱者被迫害欺压,如被赵太

32、爷和假洋鬼子打,被当做革命党拉去杀了头;可憎是不觉悟欺软怕硬,如打不过王胡等人就去欺负小尼姑,参加革命只是为了分东西;可笑是愚昧自尊自贱自欺欺人(精神胜利法),如忌讳自己头上的癞疮疤,吃了亏以后打自己的嘴巴求得胜利,画押画不圆马上想孙子才画得圆,游街杀头还想着唱戏文装好汉。(答出三点给5分,没有解释没有举例的适当扣分)9.喜剧的外壳,悲剧的内核。喜剧性主要指外在的语言和手法的风趣幽默,小说大量运用心理描写、喜剧夸张性语言、象征、白描、反语等手法;戏剧化的情节设置。如阿Q和王胡比虱子大小,如要画押时认真画得圆一些等。悲剧性主要指人物形象和内在主题的悲悯严肃。阿Q在未庄是个地位卑贱无家可归的流浪雇

33、农,他狭隘保守,思想落后,处处受人欺凌,在现实的失败面前不愿正视,更不去反抗,而是以假想的胜利来欺骗自己麻醉自己,最后被当做革命党拉去杀头,他的形象含有悲剧色彩。小说的主题是严肃深刻的,揭示了底层劳动人民悲惨命运的内外原因,反思了辛亥革命。(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可得满分)(学生也可以从人物、情节、主题等角度分析小说悲喜剧交织的特点)10、BEG11、D送东阳马生序中“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中的“稍”指略微,稍微。12、C旧唐书通过梳理有唐以来的诗歌发展史得出杜诗“集大成”的结论,这一结论在新唐书中得以继承和发展,旧唐书杜甫突出杜诗“集大成”的历史地位,并肯定了杜诗的格律与其中的长篇

34、之作。新唐书杜甫在继承上述观点的同时,还进一步认识到杜诗的“诗史”意义。13、(1)如果让孔子来考核推敲他诗中的要旨,恐怕也不知道看重多少啊!(评分标准:使,假如、假使、如果;考锻,考核推敲、考察精炼、考查研究;贵,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看重;重点词各1分,句意1分。共4分)(2)(杜甫)多次经历盗贼作乱,都能坚持节操,无所玷污,创作诗歌,为时世衰落而伤感。(评分标准:挺节,坚持节操;为,动词创作;伤,为动用法,为而伤感;重点词各1分,句意1分。共4分)14、(3分)同:新、旧唐书均充分肯定了杜诗“集大成”的历史地位和成就。(1分)异:旧唐书以李白缺少“多有长篇、属对律切”,对比突出杜诗的两大优势

35、,蕴含“扬杜抑李”的文学判断。(1分)新唐书只是将二人并提,并未流露出明显的对李杜二人的褒贬倾向。(1分)15、D本词没有使用对比手法。16、题材上,都是都市风情词。望海潮和瑞鹧鸪一个描写杭州,一个描写苏州,都是都市风光、市井生活的全面展现。表现手法上,都使用了铺叙手法。望海潮先总写杭州的繁华,然后从自然风景、市井繁华、市民生活层层铺陈渲染;瑞鹧鸪首句点出苏州风流的特点,然后铺叙街市整饬有序,建筑富丽堂皇、千家万户民丰物阜以及人们欢游场面,写出了吴会的风流余韵,这样层层铺叙的手法是柳永“慢词”的鲜明特点。主旨上,都隐含着投献干谒的目的。两首词都是通过描摹都市的繁华来变相称赞地方长官的政绩,都希

36、望引起地方长官对自己才华的注意并加以引荐。(每点2分,共6分)诗歌译文:两浙风流,是人杰地灵之所。山光水色,相映参差。其间亭台楼阁,仿佛蓬莱仙境。这里人烟稠密,市井繁华富庶,其气势压倒远近十三州。一眼望去,朱楼画舸,美女如云。朝廷将这里的军政要务委托给您,您治理得当,民讼很少,天下太平,五谷丰登,有足够的时间夜以继日的欢乐。百姓吃饱穿暖,丰衣足食,得到了老百姓讴歌播扬称赞。早晚有一天,您将会被急速召回京去,重新担任宰相之位,到了那时您将稳稳地驰车于黄沙路上,归于凤池,谁也留不住您。17.答案(1)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2)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3)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

37、只旧醅。18答案:A(文中加点的“过”和A项相同,均指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B项,超过某个范围或限度。C项,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从头到尾重新审视。D项,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毕。)19答案:原句“悬浮”形象表现出在城市里无法扎根的特点,而“生活”过于普通。原句“东蹿西跳地不落地”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居住在城市里的心神不宁,毫无归属感,与乡村中的我对比鲜明。(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20.答案:绿水青山 错落有致 悄然无声/悄无声息(共3分)21答案:为什么“清明时节雨纷纷”呢 但仍有些冷空气会继续南侵 将暖空气从下方抬向高空(6分。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超过限定字

38、数酌情扣分)22答案:清明时节,天气回暖,暖空气北上,在长江流域与冷空气相遇;东亚大气环流的转型使长江地区小低压槽与小高压脊不断增多。(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3.参考2023年全国高考试题评分标准。文言文译文:材料一:唐朝兴起后,官设之学大大兴起,历代的各种文体,能撰写之人不断涌现。而沈佺期、宋之问等人,探讨练习,既精妙又真挚,妥帖地顺着四声体势,所写之诗被称作“律诗”。从此之后,诗体的演变已达到顶峰了。但是,喜好古代(汉、魏、晋)诗歌传统的,都丢掉了近代(齐、梁)诗歌的长处,刻意追求华丽形式的,都丢掉了充实的思想内容。效法齐、梁诗歌的形式,却赶

39、不上魏、晋诗歌的内涵,汉代乐府学得不错,魏晋五言古诗却作得不怎么样,格律切当,劲健的风度却又丧失了,喜欢抒写闲情逸致,辞采却又不够华美。至于杜甫,可以说上可逼近国风离骚,下涵盖沈佺期、宋之问,他的诗歌语言可以胜过苏武、李陵,气概可以压倒曹植、刘桢,超越颜延之、谢灵运的孤高,杂取徐陵、庾信的流丽,囊括尽古今诗歌的体式,并且兼取历代诗人之所长,如果让孔子来考核推敲他诗中的要旨,恐怕也不知道看重多少啊。假如以“能其所不能,无可无不可”为标准,那么从有诗人以来,还没有人能像杜甫一样做到这一点的。当时有山东人李白,也以诗文奇巧而闻名,世人将他们并称为“李杜”。我看李白的诗歌,壮浪纵恣,尽去拘束,描画物象

40、,以及乐府歌诗,确实可与杜甫比肩而立。至于铺陈排比,注重声韵,长篇达千言,稍微次一点的也有几百言,词气豪放,而风调清深,对仗工整,而超凡脱俗,则李白尚且不能达到其藩篱,更何况(运用)其中的精髓呢!材料二:杜甫放任不羁,举止不自我检束,好议论天下大事,立论高远而不切合实事。年轻时与李白齐名,当时人称为“李杜”。杜甫曾随从李白和高适路过汴州,酒喝得痛快尽兴然后登上吹台,怀想古人,激昂慷慨,人们都摸不透他的用意。(杜甫)多次经历盗贼作乱,都能坚持节操,无所玷污,创作诗歌,为时世衰落而伤感,情感上始终不忘却君主,人们哀怜他的忠诚。赞辞:唐朝兴起,诗人承继陈、隋遗风,以浮华绮靡相夸耀。到宋之问、沈佺期等人,研究揣摩诗歌的声韵,平仄丝毫不差,号称“律诗”,人们竞相沿袭。到了开元年间,逐渐以雅正为取舍标准,但诗人依赖华美的同质朴相反,喜好绮丽的与雄壮相违,人各取得一个方面,都各自称道其所长。到了杜甫,广大深沉,千态万状,兼有古今各种体式,他人感到不足之处,杜甫却有多余,他的余泽,滋润后人实在是很多的。所以元稹说:“自有诗人以来,没有人能像子美这样的。”杜甫的诗又擅长陈述时事,格律切合,精密深远,长的至于上千言而笔力不稍衰减,世人称为“诗史”。昌黎韩愈对于文章从不随便认可,至于诗歌,唯独推崇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话确实可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