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江苏省泰州中学2023~2024学年度高一下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学****享 文档编号:97201844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8.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下】江苏省泰州中学2023~2024学年度高一下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一下】江苏省泰州中学2023~2024学年度高一下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下】江苏省泰州中学2023~2024学年度高一下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下】江苏省泰州中学2023~2024学年度高一下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一下】江苏省泰州中学20232024学年度高一下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戏剧是由演员在舞台上妆扮表演且以代言体叙述故事的艺术。戏剧的代言体,是指演员在舞台上通过化妆和摹仿等手段假定性地化身为戏剧人物,不仅以该戏剧人物的身份、言语和行动,更通过样貌、声音和行为模式等途径,努力营造如同真正的戏剧人物出现于观众面前的幻觉。戏曲用独特的脚色制,将所有演员分为不同的行当,帮助观众跨越演员和戏剧人物之间的界限。脚色制不仅是戏曲内部的行业制度,更是用以表现不同类型戏剧人物的表演体制,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戏剧这种艺术样

2、式以演员的表演为媒介,通过有限的演员,把整个人类历史与现实作为其表现对象。戏剧的本质特征是由演员“扮演”人物,但演员数量是有限的,而戏剧人物是无限的,演员与戏剧人物无法一一对应。观演双方的关系,就建立在观众认同演员在舞台上通过扮演转化为戏剧人物这一重要默契的基础上。但默契的前提是戏剧表演者所运用的艺术化手段,能引导观众忽视有限的演员需在不同戏剧作品中扮演无限多的戏剧人物这一明显的矛盾。这就需要演员在不同剧目(甚至在同一剧目)中扮演不同戏剧人物时采用合适的手段和途径,为观众营造误将演员视同戏剧人物的幻觉。戏曲更倾向于通过将所有戏剧人物按照表演艺术的需要分为不同的“类”,这里所说的“类”的表现方式

3、就是“脚色”。戏曲的脚色制指戏班剧团里的所有演员都分门别类归属于各自的“行当”。每个戏曲演员都有相对固定的具体分工,分别司职扮演某一类戏剧人物,是谓“脚色”。如洛地所言,“脚色,是因演员设置分工而划分、安排的剧中人物的分类,同时又是按剧中人物分类而安排、划分的演员分工。”“脚色”和一般的戏剧术语“角色”之间有着截然不同的内涵。每个脚色都有其按例应该负责扮演的戏剧人物,即“角色”。在戏曲成熟之前脚色制就已经形成其雏形。学者延保全通过对大量宋金元文物的考证,指出“宋杂剧通常有五个脚色,其中包括末泥、引戏、副净、副末和装孤”。金院本的脚色体制亦与之相同。然而,直至南宋戏文出现,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脚色体

4、系才真正形成。始于北宋末年或两宋之交的南宋戏文有完备的生、旦、净、末、丑五大脚色的划分,这一脚色体系一直延续至今。从宋杂剧、金院本到标志着戏曲成熟形态的南戏和元杂剧,脚色体系的称谓有某些明显的变化。主要扮演女性角色的“旦”从“引戏”演化而来,而“引戏”的前身是“引舞”:主要扮演男性角色的“末”则从“末泥”转化而来,它的前身是戏头。也有歌舞的渊源,是负责歌唱的“舞头”在戏剧中的演变。戏曲脚色制的成熟有一些重要标志,包括“末”和“生”的分离及“净”和“丑”的分离。宋杂剧金院本没有净行,从宋杂剧金院本向成熟的戏曲形态南戏和元杂剧演变过程中,就在“副净”转化为“丑”的同时,其表演上的特色与“净”开始出

5、现明显区隔,变为两个行当。从现存南戏和元杂剧的剧本可见,净和丑之间分工十分明确,滑稽调笑的功能主要由“丑”承担,而“净”虽然和丑一样在装扮上以涂面为标志,在表演上则更近于正色。无论是从功能看还是从表演风格看,南戏和元杂剧里的“净”前身仿佛都更近于宋杂剧、金院本里的“装孤”。而与“副净”迥然相异。从宋杂剧、金院本的表演分末泥、引戏、副净、副末、装孤五个主要脚色,到南宋戏文和元杂剧分生、旦、净、末、丑五个主要脚色,看似差别细微,却完成了从表演小型节目的宋杂剧、金院本所需的脚色体系到表演有完整叙事内容的南戏所需的脚色体系之间的关键递进,戏曲因此才形成完备的脚色体系。这一体系在昆曲中得到完备和系统的接

6、续,并最终影响几乎所有戏曲剧种。戏曲的脚色体系不受角色数量的限制,从而解决了戏剧人物在数量上的无限和演员在数量上的有限这一矛盾,这是脚色制的重要价值之一。它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戏剧智慧。又与戏剧的一般规律有内在的相通之处。(节选自傅谨脚色与行当,新华文摘2020年第2期,有删改)材料二什么“跳进跳出”,什么“写实写意”,我们总在这两个圈子里做文章,没有更多的东西。中国的传统戏曲岂只是“跳进跳出”?这个自由度,咱们评弹、演戏,和现众的交流是多么自由,实现的方式有多么丰富。什么一会我进角色,一会我出角色。我们根本没有什么演员与角色的所谓界限。这个不是哪个西方戏剧能够实现的,这是我们中国传统戏曲太

7、高明的地方。西方传统戏剧的表演理论认为演员创造角色的至高境界是“我就是”,即演员与角色合二为一。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艺术是多重的关系,它在扮演中不刻意追求合一。演员与角色时而交替、时而并存、时而自己都讲不清此时此刻我到底是角色还是我自己:经常还时不时地同观众一起审视、欣赏、评价、调节、控制自己的表演,这种中性的状态能使演员获得心理的、形体的、声音的解放,自自由由地与观众交流,时而进,时而出,叙述的、人物的、审视的、体验的无所不能。这才是表演的自由王国,是表演艺术成熟的标志。(节选自林兆华戏剧的生命力)(部分有改动)1请根据对材料中相关概念的理解,指出下列各句中戏曲术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3分)(

8、)A“戏剧脚色之名,自宋元迄今约分四色,人人之所知也。”B“(正旦上云)妾身姓窦(娥),小字端云,祖居楚州人氏。”C“旧戏班的老师,一开始就要替学生决定他应该学习什么角色。”D“等到明末清初,昆曲盛行的时候,行当的划分就日益细密精确。2下列是有关中国古代戏曲脚色演变的陈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南宋戏文脚色体系的“旦”与“末”,是由“引舞”“戏头”直接演化而来的。B“丑”从“副净”转化而成后,与“净”成为两大行当,二者差异随之趋大。C“净”与“副净”的表演风格迥异:它的源头是宋杂剧、金院本中的“装孤”。D脚色体系从宋杂剧到南宋戏文的发展,最终完成了从雏形走向完备的过程。3下列对材料内容的

9、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的代言体戏曲,与古典诗歌的代言体闺怨诗实现代言的途径是基本一致的。B戏曲演员借扮演这一艺术手段完成向人物的转化,从而达成了观演双方的默契。C脚色体系由雏形走向完备,顺应了戏曲表演内容的变化,也因此得以发展完成。D脚色制的创设是为了解决演员与角色人数不对等的矛盾,它彰显了民族的智慧。4材料二的语言风格相较于材料一活泼散漫且更趋感性。请仿照材料一画线部分对材料二画线部分进行改写,使之更简练严谨,更富于理性。改写时,可以对原文语词、文句进行适当的增删、更换、调动等,但不得改变原意,遗漏层意;不超过60字。(4分)5论述性文章注重运用论证方法来论证观点,以达

10、到一定的论证效果。请以材料一的第段与材料二的第段所用不同的论证方法为例加以说明。(6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窝头会馆(节选)刘恒第一幕一九四八年夏,处暑,白昼。北平南城一个号称“窝头会馆”的小四合院里,住着几户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小市民。房主苑国钟。东厢房有三小间,租户是正骨医师周玉浦,媳妇金穆蓉,女儿周子萍。西厢房也是三小间,租户王立本以卖炒肝儿谋生,媳妇田翠兰给他打下手儿。西边那间的住户是清末的举人古月宗。苑国钟(高声)今儿是处暑,好节气!是我苑国钟要饭的日子口儿了(见众人回避便收敛了笑容)我要的不是租钱,我要的是饭钱!你们不能不赏我一口饭吃。苑

11、江淼从屋子里走出来,端着一个竹篦子暖壶。他脸色苍白,头发略显蓬乱,轻轻咳嗽着,眼睛始终盯着脚底下。苑国钟小心翼翼地迎过去。苑国钟你好好歇着呀快递给我,我给你灌暖壶去。苑江淼不用了,我自己来。苑国钟您说我这儿子是不是念书念傻了?田翠兰满世界就没您这么惯儿子的!他再有病您也是他爸爸,他是您儿子!您犯不着一天到晚供着他苑国钟我不是他爸爸,他是我爸爸成了吧?田翠兰您还别不爱听!让他休了学是让他养病的,没白日儿没黑介地看书看书,就知道看书!苑国钟我儿子喜欢看书,看了书他高兴我得变着法儿让他高兴。田翠兰您吃浆子吃多了吧?苑国钟我是心疼他,大半夜听他咳嗽,我心口都裂成八瓣儿了!他是嫌我跟你们催租子呢!田翠兰

12、那您就甭要租子了,您还是要儿子吧。苑国钟(不悦)你们存心要饿死我是不是?饿死我没关系,你们不能饿着我儿子这不!刚给他抓了药,人家跟我要多少钱我也得乖儿乖儿递过去,跟我要脑袋我不是也得给吗?我金穆蓉端着一笸箩成捆儿的纸币走过来,二话不说往篮子里倒。苑国钟赶紧张开衣襟兜住。第二幕一九四八年秋,霜降,黄昏。金穆蓉把十字架抱出来,往门框上钉。田翠兰端出来一尊弥勒佛和一个木托子,在门框上找地儿。田翠兰福斗!我把墙上的神仙薅下来了,你找个大钉子给我揳到门框上去,让他坐高儿高儿地往下看看看谁还敢欺负咱们!苑国钟(郁郁寡欢)关老爷圣明!那二位都晾出来了,您也出来待会儿(向塑像鞠了一躬)今儿是好日子啊!今儿霜降

13、了今儿是我古月宗今儿是窝头会馆的主子要饭的日子口儿了!你们快围上去围上去给他施舍呀。苑国钟就那点儿房租,现在能买一小撮儿白面,够包俩饺子的了,我都赶不及给大伙儿涨房钱!你们看着给吧,反正我没法儿赶你们走周子萍退下来。苑国钟盯着姑娘手里那叠儿钱,抢夺似的把钱抓了过去,两只手紧紧攥着。苑江淼(高声)放下!爸爸!您把钱还给人家您的眼睛里除了钱还有什么?您攥着人家的钱干什么?那是人家的钱!苑国钟攥着怎么了?苑江淼(苦笑)我还能怎么说话?爸爸,您告诉我(指着身后的屋子)民国十六年,租房子住在这儿的那位教书先生是什么人?苑国钟韩先生是赤党。苑江淼韩先生是怎么被抓走的?苑国钟有人来抓他他就给抓走了把我也捎带

14、上了苑江淼您平平安安回来了(咳嗽)可人家被枪毙了。苑国钟(焦灼)人家毙的就是赤党!人家毙我干吗呀?苑江淼那笔钱是哪儿来的?您为什么一直瞒着不肯说?苑国钟(苦苦挣扎)我我你别听人家乱嚼舌头!你爸爸里外都是清白的,我没干过对不起人的事情!苑江淼可是过后您买了这个宅子!(极度疲倦)从我懂事儿起,您嘴里永远是钱钱钱!催着人家要钱,躲在屋儿里数钱为了钱您跟街坊计较翻脸吵架,做什么您都惦记着钱苑国钟没有钱我拿什么养活你还供你上学?苑江淼钱的来路不正,我宁愿当初您把我扔到城墙根儿去!苑国钟(站立不稳)儿子你这么说话是想要我的命!苑江淼径直去抢夺父亲手里的钞票。苑国钟死死攥着钞票不撒手。苑江淼情急之下给了父亲

15、一个耳光,钞票落叶似的撒了一地。第三幕一九四八年冬,大雪,黑夜。油印传单撒落在地,肖鹏达出现在大门口。肖鹏达向伟大的新中国进军谁的?苑国钟我的!是我的(谄媚地醉笑)这东西是我的。肖鹏达(朝苑江淼晃晃那张传单)苑江淼!上边儿密密麻麻的一大堆梦话,都是你写的也是你印的吧?(讪笑)我多嘴问一句,您那新中国在哪儿呢?苑江淼(憧憬)等天亮了,太阳出来了人人都会看到她!肖鹏达我怎么看不见呐?(手搭凉棚)哪儿呢新中国除了你们家那烂墙头,我什么也没瞧见!苑江淼你当然看不见你是个瞎子。肖鹂达(冷笑)苑叔儿,您赶紧领我上去,让我看看您儿子那蜡纸和油辊子,他怎么就刻得这么漂亮印得那么地道呢?我是真佩服他肖鹏达突然挥

16、枪对准苑江淼,苑国钟窜出来挡住枪口,引起一片惊呼。苑国钟小达子!好孩子今儿你要是非得打死一个人,那你务必得打死我我不能让你打死我儿子!肖鹏达您让开苑国钟达子!人得讲良心你小时候偷我的黑枣,我逮着你想揍你两巴掌,我儿子拦着我不让打,他怕你疼我儿子仁义呀!你倒想拿枪打他苑江淼爸爸,您不用为我担心儿子觉得值。苑国钟你值了(啜泣)我不值!我什么都不要我就要我儿子!小达子(情绪失控,怒视对方)你敢碰我儿子一根毫毛,我生吞了你,你信不信?我儿子是赤党,我也是赤党,有本事你现在就开枪!你看城外头那些拿枪拿炮的能不能饶了你?几个人扭成了一团。突然响了一枪,众人群雕一般一动不动。周玉浦(看着地上)血苑大哥您您怎

17、么流血啦?血顺着裤脚淌到地上,袍子裂口处的棉花也被浸红了。苑江淼爸您没事儿吧爸!(死死搂住父亲不放)爸!(哭泣)爸苑国钟(高声)爸爸对不住韩先生啊!韩先生叮嘱我让我把钱送到南河沿十六号我去了十六号可十六号让人家给抄家啦!我得空儿就到十六号对过儿树底下蹲着下大雨蹲着下大雪也蹲着半年了一个子儿都不敢花赶上古爷要甩他的房,我脏了心烂了肠子我把人家的钱给花啦!苑江淼爸爸!是儿子对不起您苑国钟立本儿!立本儿王立本在呐。苑国钟拿窝头来!快着蘸我的血治病你们快着呀!再磨蹭就凝啦儿子爸爸手不干净血血干净吃了治你的病快着!雪花亮晶晶的,似有若无。牛大粪兴高采烈地跑来。牛大粪降啦!他们降啦这边儿投降啦!苑国钟我儿

18、子我儿子他想去新中国牛大粪咱们一块儿去新中国!苑国钟(找儿子的手,紧紧抓住)儿子苑江淼(紧紧地紧紧地抱着父亲)爸爸!西厢房突然爆发出新生儿的哭声。夜幕下的生者和死者都静悄悄的,那些落叶的树木居然依次开出了绚烂的花朵,与晶莹的落雪交相辉映。大幕在婴儿嘹亮的啼哭声中缓慢地闭合了。(有删改)6下列对本剧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剧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社会为背景,塑造了一群生活于社会底层的百姓形象,剧作从小处着眼,对话细节和人物分寸把握得很好,反映了一个时代的转折。B第一幕的开头和结尾关于苑国钟收房租的场景,反映了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另外,“要饭”“赏我一口饭吃”等台词,表现

19、了苑国钟的世故与无奈。C第三幕中苑国钟相信蘸血的窝头能治儿子的病,这个情节主要是为了反映旧社会环境下百姓思想上的迷信愚昧,表现了对国民性的批判。D苑江淼是个有文化、有觉悟、思想进步的青年;然而他也有对父亲态度淡漠甚至厌恶的一面,在文中表现为他当着许多人的面斥责甚至动手打自己的父亲。7下列对本剧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剧在剧情设计上独具匠心,它通过两条线索的交叉,使处世态度不同的两代人发生激烈的冲突,展现了人物的毁灭与新生,用小剧情反映了大时代。B剧中的道具“十字架”“弥勒佛”“关老爷”,台词“他想去新中国”“咱们一块儿去新中国”等,都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反映了人物的

20、信仰和追求。C第三幕中“雪花亮晶晶的,似有若无。牛大粪兴高采烈地跑来”这一舞台说明,一方面承接前文的清冷格调,烘托舞台氛围;另一方面推动了剧情发展,使剧情由高潮进入落幕。D剧末的舞台说明中“新生儿的哭声”“绚烂的花朵”“晶莹的落雪”体现了本剧现实主义的写法,具有象征意义,使剧情由沉重转为欢快,透出了一种新生的希望。8戏剧冲突是构成戏剧剧情的基础,请从第二幕中概括出三处戏剧冲突并作简要说明。(4分)9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请以主要人物苑国钟为例,结合剧情阐释这一美学理论。(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文本一:贞观三年,太宗谓侍

21、臣曰:“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古来所重。至如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朕与卿等可得不慎,无为后所嗤!”四年,太宗论隋。魏征对曰:“臣往在隋朝,曾闻有盗发,炀帝令於士澄捕逐。但有疑似,苦加拷掠,枉承贼者二千余人,并令同日斩决。大理丞张元济怪之,试寻其状。乃有六七人,先禁他所,亦遭推勘,不胜苦痛,自诬行盗。有司以炀帝已令斩决,遂不执奏,并杀之。”太宗曰:“此岂唯炀帝无道,臣下亦不尽心。须相匡谏,不避诛戮,岂得惟行谄佞,苟求悦誉?君臣如此,何得不败?朕赖公等共相辅佐遂令囹圄空虚愿公等善始克终恒如今日。”十年,太宗谓侍

22、臣曰:“帝王之业,草创与守成孰难?”魏征对曰:“帝王之起,必承衰乱,覆破昏狡,百姓乐推,四海归命,天授人与,少不为难。然就得之后,志趣骄逸,百姓欲静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残而侈务不息,国之衰弊,恒由此起。以斯而言,守成则难。”太宗曰:“魏征与我安天下,虑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所以见守成之难也。”(节选自贞观政要)文本二: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节选自谏太宗十思疏)10文章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

23、三处需加句读,请把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朕赖A公等B共相辅佐C遂令囹圄D空虚E愿公等F善始克终G恒H如今日11下列对于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炀”是隋炀帝的谥号,指“好内远礼”。谥号往往有特定的含义,如晋灵公的“灵”指“乱而不损”。B“岂得惟行谄佞”与齐桓晋文之事中“此惟救死而恐不赡”的两个“惟”意思相同C“苦加拷掠”与阿房宫赋中“剽掠其人”的两个“掠”意思相同。D“国之衰弊”与六国论中“弊在赂秦”的“弊”意思不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太宗认为,不管国家混乱还是安定,君臣都应该同舟共济。臣进直

24、言,君纳忠谏,方是治国之道。B唐太宗认为,隋朝盗窃案处理不当是因为臣不尽忠,并最终导致了隋朝灭亡,因此告诫群臣要吸取教训。C魏征辅助唐太宗安定天下,深知出现骄奢淫逸的苗头,必使国家陷入危亡境地,所以告诫太宗守成更难。D在两则选文中,魏征都强调了人君之德多衰于功成志得之后,认为君主在“善始”之后,仍要“克终”。1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前事不远,朕与卿等可得不慎,无为后所嗤!(2)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14史学界认为,唐太宗和魏征君臣配合默契,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二人默契的具体表现。(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25、临江仙送钱穆父苏轼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注】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州。改火:指年度的更替。筠:竹。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首句写词人与友人久别重逢,此次重聚,已是别后的第三个年头。B“春温”点明此时正值春季,与词人分别后,钱穆父又将笑着奔走辗转。C词人与友人于夜中分别,送行的也只是“淡月微云”,气氛凄清幽冷。D本词结句融入议论,借助于形象的文学语言,不直接说理而理在其中。16一般的送别词,大多写行者难留而寡欢,居者惜别而悲切。

26、本词却重在赞赏宽慰友人,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阿房宫赋中写秦对六国“人”的贪奢,其中“_,_”身份显贵,却也离开故国,早晚唱歌奏乐,成为秦国的宫人。(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塑造了一个自信的子路形象,他在述志时,设想自己治理的国家内忧外患的两句是“_,_”。(3)答司马谏议书中以“_,_”为论证的立足点,对保守派的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一段时间以来,“AI(人工智能)换脸”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短视频的二

27、次创作,给社会公众带来了新鲜体验。不少网友感叹,“AI换脸”生成的视频,惟妙惟肖,很有意思。 。群众来信反映,有的地方企业注册需要人脸识别,易被人利用“AI换脸”技术冒名注册,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维权。还有不法分子为了牟利,利用“AI换脸”技术冒充熟人实施诈骗,侵害群众权益。此外, 。近期,浙江杭州萧山区检察院曾对一起利用“AI换脸”技术侵害公民个人信息案向杭州互联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虞某某从互联网公共空间非法获取众多人脸信息,利用“AI换脸”等深度合成技术非法处理、制作视频后,在社交软件上传播并获利,甚至还提供换脸视频定制服务,使不特定群体成为潜在的被侵害对象。最

28、终,杭州互联网法院认定虞某某侵害公共信息安全,还应承担相应的民事侵权责任。 。“为群众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将人们从真实场景中抽离出来,打破了人脸即真实的传统认知和社会共识,造成视觉效果的失真,生物识别信息的真实性被一定程度消融,存在信息安全和人身权利被侵害。”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网络与信息法研究室副主任、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周辉说。18在上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6分)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请写出修改办法,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不必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出来)(3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

2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话犹未了,林黛玉已摇摇的走了进来,一见宝玉,便笑道:“哎哟,我来的不巧了!”宝玉等忙起身笑让坐。宝钗因笑道:“这话怎么说?”黛玉笑道:“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宝钗道:“我更不解这意。”黛玉笑说道:“要来时一群都来,要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了,明儿我再来,如此间错开了来着,岂不天天有人来了,也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热闹了。姐姐如何反不解这意思?”这里薛姨妈已摆了几样细巧茶果,留他们吃茶。宝玉笑道:“这个须得就酒才好。”薛姨妈便命人去灌了最上等的酒来。宝玉见酒来,抢来欲喝。薛姨妈忙道:“这可使不得!吃了冷酒,写字手打贴儿。”宝钗笑道:“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

30、旁收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若热吃下去,发散的就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以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从此还不快不要吃那冷的呢。”宝玉听这话有情理,便放下冷的,命人暖来方饮。黛玉磕着瓜子儿,只抿着嘴笑。可巧黛玉的小丫鬟雪雁走来与黛玉送小手炉,黛玉因含笑问他说:“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了我!”雪雁道:“紫鹃姐姐怕姑娘冷,叫我送来的。”黛玉一面接了,抱在怀中,笑道:“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宝玉听这话,知是黛玉借此奚落他,也无回复之词,只嘻嘻的笑两阵罢了。20下列句子中的“了”和“话犹未了”中的“了”,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31、分)( )A春花秋月何时了 B小时了了,大未必佳C清晖了如雪 D事如春梦了无痕21请分析“摇摇的走”“抿着嘴笑”“嘻嘻的笑”三处细节描写各自的表达效果。(3分)22在复杂的交际语境中,代词的指代义有时会变得丰富,从而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请据此对画线句子中的“你”和“他”进行简要分析。(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莎士比亚说:“与其做愚蠢的聪明人,不如做聪明的愚人。”其实,我们这个时代从不缺聪明人,缺的恰恰是“笨人”。对此,身处这个时代的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

32、800字。不得抄袭、套作。参考答案一、现代文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1C【解析】“一开始就要替学生决定他应该学习什么角色”错误,本选项的戏曲术语是“角色”,它在材料一与材料二中均出现了,根据相关信息可以得其概念都是指演员扮演的一个个具体的“戏剧人物”,而原文“戏曲用独特的脚色制,将所有演员分为不同的行当、帮助观众跨越演员和戏剧人物之间的界限”“脚色和一般的戏剧术语角色之间有着截然不同的内涵。每个脚色都有其按例应该负责扮演的戏剧人物,即角色”中可见,“角色”并非“脚色”,脚色是指行当,结合选项语境,旧戏班老师替学生决定的应是学生学习的行当或脚色,而不可能是某个具体

33、的剧中人物,即角色。2D【解析】A“引舞”与“戏头”分别只是“引戏”与“末泥”的前身,而“旦”“末”分别是由“引戏”与“末泥”演化而来的,所以“直接演化”表述错误。B原文信息为“就在副净转化为丑的同时,其表演上的特色与净开始出现明显区隔,变为两个行当”,出现明显区隔与成为两个行当是前因后果的关系,所以选项因果颠倒。C原文信息为“南戏和元杂剧里的净前身仿佛都更近于宋杂剧、金院本里的装孤”,从“仿佛”可以看出,作者只是一种推测性判断而并非事实性肯定,而选项的表述将其认定为事实。D“从宋杂剧到南宋戏文”的表述,并不是范围缩小,虽然原文所强调的是从“宋杂剧、金院本”到“南宋戏文元杂剧”,因为宋杂剧出现

34、在金院本之前,且二者的脚色体系是一样的(见材料一第段“宋杂剧通常有五个脚色,其中包括末泥、引戏、副净、副末和装孤”“金院本的脚色体制亦与之相同”);南宋戏文出现在元杂剧之前,而南宋戏文的脚色体系已完备(见材料一第段)“始于北宋末年或两宋之交的南宋戏文有完备的生、旦、净、末、丑五大脚色的划分”。3C【解析】A“与古典诗歌的代言体闺怨诗实现代言的途径是基本一致的”错误,据材料一所述,戏剧实现代言的途径是化妆、摹仿等,而代言体闺怨诗实现代言借助的是形象(语言化)、语言、艺术手法等。二者完全不同。B“从而达成了观演双方的默契”错误,据材料一原文信息“观演双方的关系,就建立在观众认同演员在舞台上通过扮演

35、转化为戏剧人物这一重要默契的基础上。但默契的前提是戏剧表演者所运用的艺术化手段”,扮演只是基本艺术手段,而非自然成为能实现观演默契的艺术手段。要想达成与观众的默契,还须采用合适的艺术手段。因此选项中“达成了”的“了”将可能性说成了必然性或肯定性。D“脚色制的创设是为了解决演员与角色人数不对等的矛盾”错误,原文信息为“戏曲的脚色体系不受角色数量的限制,从而解决了戏剧人物在数量上的无限和演员在数量上的有限这一矛盾”,脚色体系解决了演员与角色数量不对等的矛盾,但这并不能说明创设脚色制就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概念混淆。4(4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不受演员和角色界限的限制,从而能以方式的丰富性实现与观众交

36、流的自由性,这正是它优于西方戏剧之处。【解析】材料一画线处“戏曲的脚色体系不受角色数量的限制,从而解决了戏剧人物在数量上的无限和演员在数量上的有限这一矛盾,这是脚色制的重要价值之一”,语意关系:第一个分句与第二个分句是因果关系;第三个分句是对前两个分句的总结。说明语意关系与结构本身是相生的。材料二的句子首先找出因“我们根本没有什么演员与角色的所谓界限”,其次找出“果”,“和现众的交流是多么自由,实现的方式有多么丰富”,最后找出总结性句子“这个不是哪个西方戏剧能够实现的,这是我们中国传统戏曲太高明的地方”,即中国传统戏剧因演员与角色没有所谓界限,与观众交流更自由,实现方式更丰富,这是它优于西方戏

37、剧的地方。5(6分,每点2分)材料一:引用论证:引用延保全的话佐证戏曲成熟前脚色制已具雏形,使论证更具说服力。举例论证:列举“旦”等的演化来源,佐证从雏形到完备的脚色制,脚色的称谓有明显的变化,来增强观点的可信度。材料二:对比论证:将中国传统戏曲与西方戏剧进行对比,来论证中国戏曲表演的自由性。答“中国戏曲不刻意追求演员和角色合一”,也可),使观点突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与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第五段“学者延保全通过对大量宋金元文物的考证,指出宋杂剧通常有五个脚色,其中包括末泥、引戏、副净、副末和装孤”是引用论证,借用权威学者的话,论证更具有说服力;“从宋杂剧、金院本到标志着戏曲

38、成熟形态的南戏和元杂剧,脚色体系的称谓有某些明显的变化。主要扮演女性角色的旦从引戏演化而来,而引戏的前身是引舞,主要扮演男性角色的末则从末泥转化而来”,这是举例论证,列举“旦”“末”等名称变化,来论证从雏形到完备的脚色制,脚色的称谓有明显的变化,用事实举例能让观点更可信。材料二第二段,主要把“西方传统戏剧的表演理论”“演员与角色合二为一”与“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艺术是多重的关系,它在扮演中不刻意追求合一”的特点进行对比,指出“这才是表演的自由王国,是表演艺术成熟的标志”,对比论证,突出了中国传统戏曲表演艺术的自由性。(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6C【解析】“这个情节主要是为了反映旧社

39、会环境下百姓思想上的迷信愚昧,表现了对国民性的批判”错误。第三幕中苑国钟想用窝头蘸自己的血来给儿子治病,更多的是为了表现他对儿子的关爱。7D【解析】“体现了本剧现实主义的写法”错误。应该是体现了本剧浪漫主义的写法,“新生儿的哭声”“绚烂的花朵”“晶莹的落雪”体现的并不是真实的场景,而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想象的场景,寄寓了对美好未来的期望。8(4分)父亲与儿子的冲突。苑国钟为了儿子抢房客的钱,儿子却反对他抢钱,并嫌弃他的钱来路不正。房东与房客的冲突。苑国钟作为房东为生活所迫催收房租,房客们与他进行对抗并嘲讽他。苑国钟内心的冲突。物价飞涨,苑国钟无法及时涨房租又不能赶走房客,内心充满矛盾。9(6分)(

40、1)苑国钟身上蕴含着许多有价值的精神品质:作为父亲,苑国钟对儿子充满无私的爱,宁可拿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儿子的幸福;作为房东,在自身生活窘迫的情况下,收租时却小心翼翼,更无法赶走房客,体现出人性的善良;受人之托,不顾风雨蹲守,用半年的时间等待钱的主人,体现出诚信。(2)枪响后,悲剧发生了,苑国钟中枪,观众都为即将逝去的生命痛惜,更值得痛惜的是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10CEG11C【解析】“意思相同”错误。“拷掠”的“掠”意为“拷打”;“剽掠”的“掠”意为“掳掠,掠夺”。12B【解析】“隋朝盗窃案处理不

41、当是因为臣不尽忠,并最终导致了隋朝灭亡,因此告诫群臣要吸取教训”错误。根据原文“此岂唯炀帝无道,其臣亦不尽忠”可知,唐太宗认为,隋朝灭亡是因为皇帝无道和大臣不尽忠两个原因造成的,而不仅仅是大臣的原因;并且“隋朝灭亡”并非“盗窃案处理不当”直接导致的。13(1)这个惨痛的教训离我们并不远,我和各位大臣能不谨慎吗?我们不能被后人所耻笑啊。(得分点:“可得”,怎可,怎能;“为所”,表被动;“嗤”,耻笑;整体句意。各1分)(2)竭尽诚心,吴越也能结成一体,看不起别人,骨肉亲人也会成为陌路之人。(“竭诚”,竭尽诚心;“傲物”,看不起别人;“行路”,路人;整体句意。各1分)14(3分)唐太宗认为君主自己应

42、当贤能、“善纳忠谏”,魏征劝谏君主警惕“纵情傲物”“志趣骄逸”;唐太宗认为臣应匡正君主,魏征认为君主应“竭诚待下”;唐太宗赞同魏征“取之易而守之难”的观点。参考译文:文本一:贞观三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无论国家安定还是混乱,安全还是危险,君臣都应该同舟共济。如果君主能接受忠言,臣子能够直言进谏,那么君臣之间就会非常默契,这是自古以来治国所重视的方法。像隋炀帝,他为人非常暴虐,臣下不敢进言,这使他不知道自己的过失,最后国破家亡,大臣虞世基等人不久也被杀死。这个惨痛的教训离我们并不远,我和各位大臣能不谨慎吗?我们不能被后人所耻笑啊。”贞观四年,唐太宗谈论隋朝统治的时候,魏征回答说:“我过去在隋朝,

43、曾听说有盗窃案发生,炀帝派於士澄追捕。只要发现可疑的人,就苦苦拷打,被迫含冤承认自己是盗贼的有二千多人,隋炀帝下令在同一天全都斩决。大理丞张元济感到奇怪,试查有关案件的文书,竟有六七人在盗窃案发生的那天,原先就关押在别的地方,可也被审问拷打,受不了痛苦,自己屈认行盗。有关部门因为炀帝已下令斩决,就不把真相上奏,结果把这些人都杀掉。”太宗说:“这不仅是隋炀帝暴虐无道,臣下们也不尽心办事。他们应当匡正谏诤,不怕有杀身之祸,怎能一味谄媚奉迎,不讲原则地去讨皇上的欢心和称誉。隋朝君臣都是这样,怎么能不失败?我依靠你们共同辅佐,就能使监狱空无一人。希望你们能善始善终,常像今天一样。”贞观十年时,唐太宗问

44、侍从的大臣:“在帝王的事业中,创业与守业哪件事比较艰难?”魏征回答说:“帝王的兴起,一定是在前朝衰乱的时候,这时推翻昏乱的旧主,百姓就乐于拥戴,四海之内也都会先后归顺,这正是天授人与,如此看来创业不那么艰难。然而已经取得天下之后,骄傲放纵,百姓需要休养生息而徭役没有休止,百姓已经穷困凋敝而奢侈的事务还仍然不停,国家的衰败,常常就是这样开始的。这样看来,守业更难。”太宗说:“魏征辅助我安定天下,担心出现骄奢淫逸的苗头,会使国家陷入危亡,所以知道守业的艰难。”文本二:过去夺取天下时德行有余,现在守卫天下却德行不足,这是为什么呢?处在深重的忧虑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已经实现了志愿,就会放纵

45、自己的性情,看不起别人。竭尽诚心,吴越也能结成一体,看不起别人,骨肉亲人也会成为陌路之人。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察人民,用盛怒来威吓人民,他们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怀念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顺,内心里却不服气。怨恨不在于大小,可畏惧的是百姓心怀怨恨: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奔驰的马车却用朽烂的绳索,怎么可以忽视呢!(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5B【解析】“春温”是指春天的温暖。“依然一笑作春温”是说你我相见时,你依然带着笑脸,似如春天般的温暖。这里,词人写出了钱穆父在受到打击迫害下,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心态。16(6分)“依然一笑作春温”意为

46、钱穆父在打击迫害下来往奔波,但相逢时依然笑容满面,赞赏友人豁达乐观的良好心态。“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二句称友人心似古井不起波澜、行如秋竹挺立有节,赞美友人品格淡泊、坚贞。“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二句说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不必计较眼前聚散,宽慰友人开释胸怀,莫要伤感。(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妃嫔媵嫱 皇子王孙(2)加之以师旅 因之以饥馑(3)名实已明 而天下之理得矣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18但也有网友认为其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AI换脸”技术还可能侵害公民的信息安全;“AI换脸”技术是把双刃剑。【解析】第一处,前文提到“AI换脸”的好处,后文提到有的地方企业注册需要人脸识别,易被人利用“AI换脸”技术冒名注册,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维权。还有不法分子为了牟利,利用“AI换脸”技术冒充熟人实施诈骗,侵害群众权益,语境是在强调“AI换脸”优点的基础的一个语意上的转折,故填“但也有网友认为其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第二处,后文所举例子是浙江杭州的一起利用“AI换脸”技术侵害公民个人信息案,又因为所填之句位于句首,起到总领下文的作用,语境强调“AI换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