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og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研究-.doc

上传人:封****n 文档编号:97193972 上传时间:2024-04-2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Vlog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Vlog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Vlog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Vlog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研究-.doc(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VLOG 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研究摘要:自2018年Vlog进入中国以来,Vlog搭乘短视频的顺风车一路“走红”,涉及了众多垂直领域,其中,新闻领域搭配Vlog的新传播模式受到了网友大量的关注,成功为新闻传播报道开辟了新途径,积极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的号召。本文首先对Vlog的产生背景和意义以及目前Vlog在国内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然后从国内第一个“新闻+Vlog”的案例进行该新模式的应用分析。接着从“新闻+Vlog”方面详细分析Vlog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最后,基于目前Vlog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对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议。关键词:媒介融合,新传播模式,

2、新闻报道,新闻受众,新闻+Vlog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VLOG in news productionAbstract:Since Vlog entered China in 2018, Vlog has been popular in the short video. It has involved many vertical fields. Among them, the new mode of communication collocation Vlog has attracted a lot of attentio

3、n from netizens. It has opened up a new way for news coverage and responded positively to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call for promoting media convergence and building the whole media. First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vlog and its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n It analyz

4、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new mode from the first case of News + Vlog in China. Then it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vlog in news production in detail from News + Vlog. Finally,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vlog in news production,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Keywo

5、rds:Media Convergence, New Communication Mode, News Report, News Audience, News + Vlog 目 录第1章 绪 论11.1研究背景和意义11.1.1研究背景11.1.2 研究意义11.2 文献综述2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21.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21.3课题研究方法31.3.1 文献研究法31.3.2 案例研究法31.2.2 经验总结法31.2.3 比较分析法3第2章 中国Vlog模式的发展概况42.1Vlog的基本概念42.2Vlog模式兴起的原因42.3Vlog短视频的发展历程5第3章 Vlog模式在

6、新闻生产中应用分析13.1CGTN博鳌行VLOG的案例分析13.1.1将Vlog应用于新闻生产中的原因13.1.2该“新闻Vlog”的传播模式类型13.1.3 该Vlog应用于新闻生产中的传播效果23.2 2019年“两会”中的“新闻+Vlog”传播特征分析23.2.1“新闻+Vlog”打破距离感23.2.2“新闻+Vlog”更关注台下幕后33.2.3“新闻+Vlog”沉浸式体验33.2.4“新闻+Vlog”吸引年轻受众43.3 “新闻+Vlog”模式与传统新闻报道的对比分析43.3.1互动感大幅提升53.3.2视频化、内容化的胜利5第4章 目前“新闻+Vlog”模式中存在的问题14.1关注焦

7、点的模糊14.2真实性的挑战14.3 Vlog平台的限制24.4 全能型记者的缺口2第5章 未来“新闻+Vlog”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建议15.1Vlog故事成组,增加用户粘性15.2避免内容同质化,让你的Vlog更优质15.3加强Vlog的后期包装能力,吸引更多新用户15.4 打造Vlog品牌效应,提高传播影响力2第6章 结论1参考文献:1致谢1第1章 绪 论1.1研究背景和意义1.1.1研究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媒体传播平台不断涌现,受众获取新闻的方式也发生了不少的改变。自2016年第一批Vlog进入国内以来,在明星和视频博主的使用下被国内网民熟知,成为时下流传最广的视频类型之一,

8、在国内最大的Vlog作品集聚地哔哩哔哩视频弹幕网站上,Vlog日均产量达上千条(宾振宇,2019)。艾媒数据的2019中国Vlog商业模式与用户使用行为监测报告统计显示,2019年我国的Vlog用户规模预计达到2.49亿人,其中19-30岁人群占43%。Vlog涉及了众多的应用领域,包括有新闻、美食、旅游、时尚、美妆、教育等。其中,在2019年的两会召开期间,就有超过500份记录了两会代表们与记者们工作日常的Vlog。由此可见,“Vlog+新闻”这一传播模式已经成为了国内许多传统媒体报道新形式。1.1.2 研究意义Vlog作为年轻人记录生活、表达自我的渠道,明显区别于其他新技术,也区别于短视频

9、、网络直播等新兴平台,受到了众多年轻人的喜爱。随着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发展,受众具有了更强的思考力,不再满足于单向的新闻资讯传播,追求更主动、更接地气的双向交流方式。在2018年4月的博鳌亚洲论坛上,出现的国内第一支以记者视角的新闻VlogCGTN博鳌行VLOG受到了网民广泛的关注,“新闻+Vlog”的新模式成为了新闻报道的宠儿。在2019年的两会报道中,一些敏锐的媒体抓住机遇,采用“新闻+Vlog”的方式进行创新传播,受到了广泛关注。因此,本文将以热门“新闻+Vlog”为例子,通过介绍其应用的特点及自身优劣势,找到Vlog在新闻生产中更好的应用方法与发展方向,为媒体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注入新活力,

10、提高“新闻Vlog”的质量与传播效果。1.2 文献综述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以“Vlog”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整理了国内所有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其研究方向成果大致如下:潇潇(2019)在Vlog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创新中认为,Vlog的发展正逐渐从边缘走向主流,Vlog用第一人称视角和个体呈现的真实性,以及叙事特征为当前的新闻报道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熊玲(2019)在两会Vlog的应用与传播策略中认为,Vlog适应了当前焦点沟通的时代需求,在两会中的使用,呈现出的不一样的第一视角会话改变了以往政治生活报道的严肃型话语模式。认为Vlog的应用其实是前台和后

11、台的一种融合,不仅创新了传播模式,而且使公众沉浸在两会的生态文化中,更为当前的政治活动报道提供了新的适用性和传播意义。1.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通过以“Vlog”我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进行文献检索,笔者在整理后发现对国外对Vlog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和影响方面,如韩国学者姜美贞,赵昌焕(2020)的A Study on Use Motivation, Consumers Characteristics, and Viewing Satisfaction of Need Fulfillment Video Contents(Vlog / ASMR / Muk-bang)研究表明,年龄、

12、收入水平和集体主义,都会影响消费者对满足需求视频内容类型的选择。另外,研究还发现,使用满足需要视频内容的动机主要由自我评估和提高、感官刺激和放松、娱乐、逃避和消磨时间这五个因素构成。同时,不同的使用动机会对观看满意度有不同的影响。在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视频内容产业发展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而关于“Vlog+”模式的讨论,则更多地以旅游为主,如韩国学者,崔秀晶,柳雅丽,郑智妍(2020)在The effects of attractive attributes of single-person media (Travel Vlog) on tourism motives and eWOM的研究中

13、认为,旅游Vlog的信息性是景点吸引游客、增加网络口碑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1.3课题研究方法1.3.1 文献研究法本文的文献研究主要通过调查文献了解有关Vlog的概念;了解其发展现状、迅速发展原因等确定理论框架;分析和研究已刊发以及出版过的有关Vlog在新闻生产中应用与发展研究的相关论文、期刊、以及书籍等。1.3.2 案例研究法本文将使用典型的国内Vlog在新闻生产中应用例子,对相对应的案例进行分析。首先精选出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如国内首个“新闻Vlog”CGTN博鳌行Vlog,通过对视频播放量、网友评论反馈等进行分析,总结出所存在的不足,以及取得的传播效果。1.2.2 经验总结法在目前

14、国内已有的Vlog在新闻生产中应用例子中,选取反响与传播效果较好的多个成功案例进行经验整合,如中国国际电视台的CGTN博鳌行Vlog、中国日报的小姐姐的两会初体验等,归纳得出成功的要点以及不足之处,并使之系统化、理论化。1.2.3 比较分析法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特定的同类可比对象同时加以描述,文中提供足够的可供比较分析的信息,并进行比较分析。本文将会以Vlog应用在新闻生产的新传播模式与传统媒体的常用传播模式进行对比,得出新模式的优势,同时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第2章 中国Vlog模式的发展概况2.1Vlog的基本概念根据国内学者孙呓(2019)对Vlog的定义,Vlog源自英文词组“VIDEO

15、 BLOG”,即视频博客,打破了用书写、文字或图片的日志类型,形成了以拍摄视频的方式记录日常生活的新方式。Vlog的创作者被称为“Vlogger”,Vlog的特点是真实性和社交性,一期Vlog的时长通常是在10分钟之内,大多以创作者的日常生活为内容选材,通过创作者为第一人称视角进行拍摄,经过后期素材剪辑,再加上字幕和背景音乐,对视频进行整合和包装,最后会上传到社交网站进行分享。2.2Vlog模式兴起的原因Vlog模式兴起的根本原因是科技的不断进步,接入互联网的用户基数大,增长数量多,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报告显示,截至2018 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8.29亿,

16、全年新增网民5663万,互联网普及率达59.6%。 在手机互联网的使用方面,截止2018年底,我国的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新增6433万。目前我国4G网络建设已经进入了成熟的提优阶段,达到了全国超过98%的人口网络覆盖率,5G网络的商业部署也在推广当中。除了和科技进步息息相关以外,Vlog模式的兴起也与阅读习惯、传播平台、制作难度,以及社交功能都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在互联网时代中,人们的阅读方式变得“碎片化”,只有在短时间内捉住受众眼球才能获得更多的关注度,Vlog正好符合这一时代需求。抖音短视频、哔哩哔哩视频弹幕网站等视频平台扶持Vlog的创作,比如在2019年4月25日,抖音短视频就推

17、出了“Vlog十亿流量扶持计划”,涌现出了一批的Vlogger和Vlog。此外,Vlog的社交功能使得观看的受众可以和创作者进行实时的沟通和交流,增强了两者间的粘度。2.3Vlog短视频的发展历程世界上第一个利用Vlog造成广泛影响力的是美国的视频博主凯西,在国外视频网站YouTube上,凯西拥有超过900万的订阅者,累计Vlog观看量超过10亿次,自2015年3月15日起,曾连续六百天坚持更新Vlog(魏星、吴自力,2019),通过视频讲述他在纽约工作的故事,其风格独树一帜,善于将看似简单的生活记录提升到艺术层面,被认为是Vlog界的一位标志性人物,成为众多人模仿却无法超越的Vlogger。

18、但实际上,第一个发布Vlog的创作者则是美妆博主詹姆,詹姆2012年在YouTube制作的一条Q&A问答视频,让Vlog从此在国外走红。目前,国外对Vlog的使用已经较为成熟。在国内,Vlog的萌芽期可以从2016年出现第一批Vlogger和Vlog算起,一直到2018年,随着部分知名明星和视频博主的使用,Vlog开始被网民熟知,进入发展期。现在,Vlog已经成为不少网友们记录生活,分享生活的新方式,但从百度指数可以看出,Vlog在2018年下半年进入拐点,但仍未进入爆发期,Vlog能否成为下一个自媒体风口还要看后劲是否充足。1第3章 Vlog模式在新闻生产中应用分析3.1CGTN博鳌行VLO

19、G的案例分析在2018年4月举行的博鳌论坛上,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首次将新闻与Vlog相结合,推出系列作品CGTN博鳌行Vlog,以记者的第一视角出发,拍摄记录了有关博鳌论坛的工作行程和工作环境。截至2020年3月27日,该系列Vlog累计已超过23万的视频播放量。可见“Vlog+新闻”的这一新模式有着较好的传播效果,收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是为新闻报道模式开辟新道路的一次有效尝试,在这成功例子的吸引下,引起了不少其他媒体的效仿。3.1.1将Vlog应用于新闻生产中的原因新闻报道要求传递信息资讯,表达观点。无论是从报纸、广播、电视,还是互联网传播,这些不断更新的报道形式,都是为了扩大传播范

20、围和提高传播效率,更好地传递信息资讯。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将Vlog应用于新闻生产中,既是积极响应这一号召的体现,更是一场与时俱进的新尝试。3.1.2该“新闻Vlog”的传播模式类型在新媒体领域上,按照内容生产者来划分,主要分为三种:PGC(专业生产内容、专家生产内容)、UGC(用户原创内容),和PUGC(专业用户生产内容)。其中,PUGC不仅拥有UGC的广度,还有PGC的深度,打通了上下层的联系,上有专业内容,即下有广泛用户。CGTN博

21、鳌行VLOG系列Vlog属于PUGC(专业用户生产内容)模式,由专业的主流媒体中国国际电视台记者团队制作,以记者的第一视角,带领众多网友关注其在博鳌论坛的工作行程和环境。视频内容简洁亲切,每集时长在13分钟,没有的严肃深度的话题,只有记者用生活化的口吻讲述其所见所闻。发布在以新浪微博为主的互联网平台,通过转赞评等方式与网友进行互动交流,推动了受众的主动参与。3.1.3 该Vlog应用于新闻生产中的传播效果截至2020年3月27日,该系列Vlog在新浪微博已累计超过23万的视频播放量,发布的相关话题#博鳌2018#阅读量达1082.8万,讨论3872条。网友评论正向积极,为博鳌论坛带来了更多的关

22、注度。“新闻+Vlog”模式用简洁明了、新颖有趣的内容吸引了不少原本不会关注相关新闻的受众,在利用媒介间的融合提高了用户粘度和传播面积,持久高效的传播效果表明,“新闻Vlog”是一种有效的传播模式。3.2 2019年“两会”中的“新闻+Vlog”传播特征分析第一支“新闻Vlog”不仅获得了网友们的流量,更吸引了其他媒体们的效仿,传统媒体的积极尝试使“新闻+Vlog”的模式初见雏形,并在发展中逐渐走向成熟,2019年,Vlog在两会上一经出现,很快就掀起了一阵“新闻+Vlog”的热潮,这是“新闻+Vlog”模式趋于成熟的重要节点,也是用于研究“新闻+Vlog”模式的典型活动。根据王喆(2019)

23、搜集的资料显示,在人民网人民视频、人民网移动中心联合腾讯新闻、新浪微博等平台举行的“寻找夜归人”活动中,面向全国征集与2019年全国两会相关的Vlog短视频,吸引了超过600家政务机构、100多家党媒平台的支持和参与,截至2020年3月27日,新浪微博的#寻找夜归人#话题拥有1.1亿阅读量和百万讨论,覆盖人群达1.8亿,带动了将Vlog应用于两会新闻报道生产的风潮。相对应的,新浪微博的#两会Vlog#话题也达到了1.5亿人次阅读量和2.6万人次评论,可见“新闻+Vlog”新形式获得了不少网友和媒体的青睐,在庞大的关注度背后,体现了“新闻+Vlog”的四大传播特征。3.2.1“新闻+Vlog”打

24、破距离感传统的新闻报道形式总给人一种仰视感和距离感,受众只能接受媒体想要传达的信息资讯,这一情况在时政类报道中尤为明显,报道者难以与受众形成共鸣,也难以提高受众对该类新闻的兴趣。而在“新闻+Vlog”的模式中,Vlog的第一视角会给人强烈代入感,Vlogger亲切自然的语言表述加上可供网友互动留言的设置,可以令受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Vlogger与受众之间的情感共鸣。以中国日报发布的小姐姐的两会初体验系列视频为例,该视频截至2020年3月27日,在新浪微博上已有278.9万次的播放量,高于同时期的大多数常规新闻视频。视频内容以“首次参加两会怎么穿”为切入点,引出“两会”的报道主题,内

25、容抛去常见的“第三视角采访式”。在表达方式上,表述上通过第一视角呈现出分享式、交流式的话语风格,建立了亲切好感的印象,内容上通过拍摄记录会前准备、心路历程变化等方面,展示了两会的真实情况,再加上有趣的后期制作,让受众成为两会的参与者 ,共同进行一场两会初体验。既保留了新闻事实,又增强了新闻报道与受众之间的贴近性,减少了权威新闻报道的严肃性。3.2.2“新闻+Vlog”更关注台下幕后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1956)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提出了“拟剧理论”这一核心理论,他将表演区域分为“台上”和“台下”,如果说台上是自我展示的一块广告牌,那么台下就是休息区,没有过多的修饰,相对更加放松、

26、自然。中国日报发布的小姐姐的两会初体验系列Vlog,在两会的大主题下,涉及到记者彭译萱对着装的选择、向副总编请教、会场广场上如何捉住采访机会等,这些都是两会话题的“台下”部分,展示“台下”部分使得两会不再遥不可及,受众和两会之间的距离也变近了。新闻报道通常以领域作为划分,如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就业、医疗等,报道内容较为严肃枯燥,以台上的形式为主,受众对台下情况一无所知,难以接触到副话题新闻,而Vlog的记录性则推动了副话题新闻的产生,为大众展现了有关这一事件更多角度的情况,呈现出“鲜为人知”的幕后细节,也可以带来更多的关注度。3.2.3“新闻+Vlog”沉浸式体验随着4G技术的成熟和5G技

27、术的发展,单纯的文字或图片报道已经无法满足大众的需求,像H5、VR等新技术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果。在万物互联时代到来之际,新闻生产也要寻求新出路,要找到一种更具有吸引力、更直观和可视化的报道方式,对“硬”新闻起到辅助作用。“新闻+Vlog”就是一场成功的尝试,通过社交平台发布,设置互动方式,使受众获得更多参与感,并以此为引入点,引导受众关注主题事件,带来更高效的传播效果。2019年两会期间,在央视网发布的VR Vlog|一分钟速览全国政协新闻发布会现场中,VR与Vlog强强联手,以记者的第一视角呈现了新闻发布会的全景现场,同时发布了该场发布会的重点话题内容。在环境的衬托下,受

28、众置身于新闻环境,资讯文字不再是冷冰冰的,受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对相关话题也可以有更深刻的理解。于受众而言,获得了更多的主动权,提高了满足感,对媒体而言,更有效地将新闻内容传递给了受众,提升了传播力和影响力。3.2.4“新闻+Vlog”吸引年轻受众根据2019年腾讯酷鹅用户研究院发布的6.4亿用户的狂欢:短视频用户洞察报告显示,观看Vlog的三大平台依次为抖音短视频、新浪微博和哔哩哔哩视频弹幕网站。Vlog用户受众以一二线地区、年轻、高学历的用户为主,其中95后和90后的年轻用户占57%,本科及以上学历用户占46%。Vlog受众偏年轻化,这部分年轻受众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对Vlog

29、内容要求有内涵和高质量。在以年轻人为主要活跃人群的新浪微博中,#两会 Vlog#话题阅读量达到了1.5亿,可见Vlog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了年轻受众接收新闻资讯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成为了各种新闻传播方式中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3.3 “新闻+Vlog”模式与传统新闻报道的对比分析2019年1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提到,要加快媒体整合的发展步伐,构建全媒体传播模式。媒体作为政府话语的传播者,将Vlog的形式运用到政治传播中,借用了第一视角的新表述,结合其叙事元素的亲民性和叙事结构的灵活性,引入了主题。3.3.1互动感大幅提升在传统的新闻报道中,新闻的喉舌

30、模式尤为明显,指令性突出,受众常常是处于被动的一方去接受媒体想要传达的资讯,例如,观众对新闻的刻板印象是电视节目中的主持人端坐幕前进行播报。“新闻+Vlog”模式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新闻叙事模式,弱化了广播新闻的尊严,形成了一种人格化叙事模式的友好、平等的姿态,展示了记者的日常工作和更多的幕后故事。在两会的报道中,Vlog的报道颠覆了过去严肃的新闻叙事印象,帮助消除了观众心中对传统媒体的刻板印象。看惯了传统新闻的受众如果突然发现有记者在镜头前亲切的分享着会前准备,就很容易被吸引眼球。“新闻+Vlog”不是向观众传达冷酷的信息,而是讲述一个个性化的“人物故事”,具有一定的温度。这种报道方式既拉近了

31、受众与新闻现场的距离,又改变了以往主流媒体的严肃话语风格,还促进了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交流。“新闻+Vlog”整合了传播内容和手段,更注重社会传播手段,还能与用户进行实时互动。在多元化和社会传播的浪潮中,新闻媒体不仅要实现信息的传播,更要使内容更符合受众的信息需求和关注。因此,媒体要实现新闻领域的动态性,构建新型的社会领域,要将新闻生产的视野和领域扩大到信息的共享,使媒体适应社交属性,使传播效果更加强大。3.3.2视频化、内容化的胜利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的竞争发展,对于新闻报道而言,都离不开“内容为王”这一个共同点。传统新闻报道的内容客观严谨,内容一般是事件的发展情况,但这样的叙事难以吸引受众

32、的注意力,趣味性的缺乏直接导致了受众的流失。近年来,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为媒体转型升级的新平台,新闻报道视频化也成为了新趋势。“新闻+Vlog”叙事感强、轻快节奏,容易吸引到受众的眼球,Vlog具体、琐碎和详细的表达方式,与当前的碎片化和浅层阅读的习惯十分契合。5G时代正在到来,WIFI的普及加上手机看新闻的习惯,都在推动Vlog成为新闻媒体的重要传播方式。Vlog将“声音+图片”两种感官形式的融合,与传统新闻相比,更像是一支时尚短片,也更有可能吸获得年轻观众的青睐。“新闻+Vlog”是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它仍然需要不断改进技术和更新观念,这样才能真正成为表达新闻内容和传播新闻价值的有效手段,从而提

33、升媒体的传播力量和影响力。第4章 目前“新闻+Vlog”模式中存在的问题4.1关注焦点的模糊“新闻+Vlog”作为Vlog应用的一个特殊形式,在新闻传播中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因为Vlog中的许多话题来自创作者的日常生活,内容大多是轻松随意的。然而,新闻具有的强烈的思想性和指导性,会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Vlog的个性化表达和日常生活中的口语并不适合讨论严肃的话题和内容。Vlog的娱乐倾向较为明显,很容易导致媒体报道的错误焦点。视频内容是否有新闻价值已不再是新闻Vlog的焦点,反而Vlogger的人格魅力已经成为影响Vlog沟通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两会的Vlog大多是

34、关于记者关于两会会议以外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幕后的展示。不一样的“开箱” 代表进京带了啥Vlog 拍下了全国人大代表的行李,把受众的注意力从两个人大代表的履职工作转移到了他们个人日常生活的细节上,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当前新闻的庄重性和严肃性,观众很难从这些“两会Vlog”中获得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如果不能把握好主次之分,而是本末倒置的话,严肃的新闻太具娱乐性则会使新闻成为了“配角”,真正的社会热点会缺乏关注,报道的焦点也会模糊,这反而不利于信息的传递。4.2真实性的挑战“新闻+Vlog”作为一种记录式的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充满了矛盾:一方面,它本身是休闲娱乐的载体,需要吸引大量有趣内容的受众,必须承载

35、表演元素。另一方面,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它必须具有新闻的真实性。根据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1956)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提出的“拟剧理论”,每个人都像个表演者,表演区分为台上和台下,台上是表演区,台下是表演者休息区,表演者会在台下先行判断它的价值,然后调整自己的行为。“两会Vlog”的运行逻辑在一定程度上是戈夫曼的“拟剧理论”中的现实表现:部分Vlogger会有意识地思考这段视频的拍摄目的,包括需要拍摄什么、展示什么给受众等。在一次采访中,小姐姐的两会初体验中的记者彭译萱承认该系列Vlog是多次计划讨论后产生的成果,视频的主题和内容早在两会开始之前就已经确定了。因此,摆在我们面前

36、的Vlog其实是一场经过预先规划,后来有意识地选择性拍摄和编辑的画面,不是一种真实的新闻形式,而是一种现实的“重构”。4.3 Vlog平台的限制Vlog作为一种进口产品,在国内发展缓慢,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受平台所限。虽然中国有自己的Vlog圈,也有主推Vlog是视频平台出现,如一闪、猫饼、VUE、大片等,但这些原创平台的安装量大多只有百万,从影响力和用户量来看,是远远无法和抖音短视频、新浪微博、快手这样的平台相提并论的。虽然抖音短视频和新浪微博都有尝试过推出Vlog的扶持活动,但反响不佳,因为在这几家较大视频网站上,Vlog并非主推产品,大数据的推送机制有所限制,新生的Vlog内容得不到推送倾斜

37、,许多新博主的高质量视频都没办法得到及时的首页推送,影响了高质量Vlog的制作热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发展速度。比如在目前国内最大的Vlog发布平台哔哩哔哩视频弹幕网站上,虽然每天都有大量的Vlog视频发布,但因为哔哩哔哩视频弹幕网站的受众始终是以ACG人群为主,(ACG即动画Animation、漫画Comics与游戏Games的英文首字母缩略字,ACG人群意指动画或漫画或游戏的爱好者)对Vlog的兴趣度不高,观看点击率也不会集中在Vlog上。小平台影响力不足,大平台不主推Vlog,导致观众的注意力转移非常严重,间接导致新闻Vlog的有效传播率较低,也很难形成流行的风格模式。因此,现有的Vl

38、og平台应加大Vlog高质量内容的宣传和推动力度,刺激Vlogger的制作积极性。4.4 全能型记者的缺口Vlog的出现迎合了媒介整合时代的时代特点,不仅要求媒体与各种传播形式的融合,而且要求媒体从业者更注重综合能力的发展,传统的技术专业记者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媒体一体化的要求,记者需要学会多领域发展。从传统的文字记者到摄影记者,从文字编辑到音视频全方位编辑,记者需要掌握更多的媒体技能,向跨国界、全方位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在“新闻+Vlog”的新趋势下,现场语言表达能力和危机管理能力可能成为对记者的新的考验。新闻事件的报道角度发生了变化,新闻事件的描述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记者要面对新的新闻传播模

39、式,就必须积极提高自己,向全能型记者学习。因为“新闻Vlog”的核心是进入第一视角,打破传统新闻与受众之间的鸿沟和障碍,所以与技术带来的沉浸式传播环境相比,“新闻+Vlog”是情感的“沉浸式”。作为新闻传播的第一线,当外部新闻传播环境和模式发生变化时,首先要做的是扭转新闻报道的固定思维方式,这是“新闻+Vlog”模式下记者素养提高的首要步骤。其次,新闻报道策划的重点已经改变,从传统叙事新闻事件的过程中融入的第一视角和互动环节不难看出,记者表达新闻事件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是提高记者素质的第二步骤。此外,新闻报道的语言、广播内容的设置、广播中情感表达的选择等,都是新闻工作者在“新闻+Vlo

40、g”模式下需要不断提高的素质。只有积极提高这些素质,才能有效地利用“新闻+Vlog”模式进行新闻制作和新闻传播活动。它最终是记者特征与新闻传播方式的新结合,记者也会从幕后走向幕前,新闻必然与记者的个人特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些都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闻传播发展的时代所带来的新变化。第5章 未来“新闻+Vlog”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建议5.1Vlog故事成组,增加用户粘性Vlog在新闻中的应用开辟了新闻报道的新领域,也从多个角度建立了三维报道的新模式。在许多传播影响更广、“粉丝”的粘度更高的“新闻Vlog”中,都是围绕在一个系列或同一大主题拍摄的,如在小姐姐的两会初体验系列Vlog中,“两会”就是该V

41、log系列的总主题,每个Vlog都围绕着总主题展开,如“两会穿什么”等,具有亲切活泼的主题和丰富的生活氛围。Vlog系列通过自我叙述,展示鲜为人知的记者日常,既可以激发观众的好奇心,产生观看“上一集”等“下一集”的兴趣,也可以在观众面前不知不觉地渗透与两会有关的新闻信息,将观众引流到相关的两会新闻中去。5.2避免内容同质化,让你的Vlog更优质目前,Vlog在中国的发展呈上升趋势,数量不少,但质量参差不齐,在内容王的时代,只有高质量作品才可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更好的传播效果。目前Vlog的内容正面临着严重的同质化问题,例如在500多份“两会Vlog”中,相当一部分的“两会Vlog”都是以记者出席

42、两会的记录为主线,在这类型的内容选题“走红”后,被大量的创作者模仿。因此,类似的选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内容的创新。如今,在观看“新闻Vlog”时,用户不再满足于浅薄的视频叙事,而是希望看到更深层次、更纹理的内容,以及他们对真实、真实的内容的兴趣和期望,这也对内容制作的叙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闻Vlog”的创作者们要把握内容的深度和故事,结合新闻报道,采用高质量的叙事结构来讲述新闻故事,帮助引导用户深入思考。5.3加强Vlog的后期包装能力,吸引更多新用户一个成功的Vlog,不仅需要精心规划主题,而且还要有相当的后期制作。在新闻制作领域中,有些Vlog制作缺乏一定的包装感,在后期制作

43、部分,只在简单字幕制作的基础上完成图片拼接,在编辑点的选择和剪辑技巧的运用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使得观众很难保持注意力。因此,在利用Vlog来传达新闻报道时,也用一些简单有趣的后期特效,以便更好地吸引观众。可以在中心内容的部分做花字或边框,也可以添加一些动态图片来增强画面的趣味性。后期编辑是Vlog制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要在前期规划,还要有一定的后期包装意识,以确保可以更好地保持受众的焦点,更好地进行内容传播。对于一个高质量的Vlog,尤其是“新闻Vlog”来说,专业的拍摄和走心的后期制作只是标配。5.4 打造Vlog品牌效应,提高传播影响力个人IP的创设是Vlog视频的一个重要吸引力

44、,“新闻+Vlog”模式报道有利于提高媒体品牌意识。媒体要创造出具有象征意义的著名记者和著名主持人,他们可以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量身定做相应的Vlog产品,使他们成为吸引的受众的“磁铁”。2019年11月9日央视新闻发布的,由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康辉录制的大国外交最前线系列就打破了公众对电视新闻主持人严肃刻板的印象,那些认为在台前庄严地念新闻稿的人,从屏幕上“走”了出来,出现在了Vlog中当中,活在了网民手中的小屏幕上。这种特殊的亲密消除了过去对网民的刻板印象,网友受众不仅加深了对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康辉的喜爱,还有更多的网民成为了Vlogger康辉的“粉丝”。因此,打造一个独特的新闻品牌,将媒体的优

45、势与时代特色结合起来,不仅是未来新闻领域的突出武器,也是吸引年轻受众的一大利器。第6章 结论近年,Vlog抓住机遇,抓住了短视频这趟飞速列车,并迅速打下一片天地,在新媒体时代,Vlog作为网络传播的语言符号,不仅是大众信息交流的载体,也是社会情感表达的结论。利用Vlog进行创新报道是整个媒体时代媒体整合的积极尝试,为当前新闻报道传播创新提供了可能,为观众收看新闻报道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经验,丰富了新闻报道的新风格,满足了网络时代受众的观看需求,带来了新的审美体验。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和拍摄设备的更新迭代,Vlog有着更好的发展机遇,在未来新闻领域中,其生存空间和发展潜力更是无限的。新闻媒体应积极

46、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不断创新探索传播途径,积极与受众进行良好互动,注重新闻内容的质量升级,拓展更多的传播平台渠道。目前,Vlog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其适用范围,可以从形式、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提高政治传播的时效性,促进政治传播的多元化、多渠道整合和发展。参考文献:1孙呓.Vlog在新闻生产领域的运用与优化分析J.新媒体研究,2019(09). 2王喆.Vlog在时政类重大主题报道中的特征及未来走向J.东南传播,2019(07). 3熊玲.两会Vlog的应用与传播策略J.今传媒,2019(12).4魏星,吴自力.视频博客(Vlog)的内容生产与发展趋势探析J.新闻知识,2

47、019(10).5潇潇.Vlog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创新J.传媒,2019(11).6李天予. Vlog 在新闻领域的应用与趋势J.新媒体研究,2019(11).7藏新恒,基于5W模式的短视频新闻传播特征研究以Vlog 为例J.新闻知识,2019(09).8吴琳媛.从两会报道看主题新闻报道的Vlog 应用J.视听纵横,2019(10).9, , . The effects of attractive attributes of single-person media (Travel Vlog) on tourism motives and eWOM.J.2020, 29(1):49-65.10,

48、 . A Study on Use Motivation, Consumers Characteristics, and Viewing Satisfaction of Need Fulfillment Video Contents(Vlog / ASMR / Muk-bang).J.2020, 20(1):73-98.11艾媒大文娱产业研究中心.艾媒报告 |2019中国Vlog商业模式与用户使用行为监测报告R.广州:艾媒咨询,2019.01-32.12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部.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R.北京:中国互联网协会,2019.01-32.13酷鹅用户研究院,腾讯网产品研发中心.6.4亿用户的狂欢:短视频用户洞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毕业论文 > 文化交流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