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CM 1020.146-2019 道地药材 第146部分:鳖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CACM 1020.146-2019 道地药材 第146部分:鳖甲.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ICS 11.120.01C 23才J体标 准T/CACM 1020.1462019道地药材 第146部分:鳖甲Daodi herbsPart 146:Biejia2019-08-13发布2019-08-13实施中华中医药学会 发布T/CACM 1020.1462019前 言T/CACM 1020道地药材标准分为157个部分:第1部分:标准编制通则;第145部分:龙牙百合;第146部分:鳖甲;第147部分:辰砂;*第157部分:汉射干。本部分为 T/CACM1020 的第146部分。本部分按照 GB/T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由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道地药材生态
2、遗传重点研究室提出。本部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 中药材产业协会、北京中研百草检测认证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浩、张水寒、黄璐琦、郭兰萍、詹志来、王勇庆、曾建国、谢红旗、杨子 墨、何雅莉、郭亮。1140T/CACM 1020.1462019道地药材 第146部分:鳖甲1 范围T/CACM1020 的本部分规定了道地药材鳖甲的来源及形态、历史沿革、道地产区及生境特征、质 量特征。本部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道地药材鳖甲的生产、销售、鉴定及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
3、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T/CACM1020.12016 道地药材 第1部分:标准编制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3 术语和定义T/CACM 1020.12016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鳖甲 biejia产于以洞庭湖为核心的湖南岳阳、益阳、常德以及周边与其接壤或临近的洞庭湖区内的鳖甲。4 来源及形态4.1 来源本品为鳖科动物鳖 Trionyx sinensis Wiegmann 的背甲。4.2 形态特征水陆两栖卵生爬行类动物,体呈椭圆形或近卵圆形,成体全长30cm40cm。头尖,吻长,
4、形成吻 突呈短管状;鼻孔位于吻突前端,上下颌缘覆有角质硬鞘,无齿,眼小;瞳孔圆形,鼓膜不明显,颈 部可长达70mm 以上,颈基部无颗粒状疣,头、颈可完全缩入甲内。背腹甲均无角质板而被有革质软 皮,边缘具柔软且较厚的结缔组织,俗称“裙边”。背部中央稍凸起,皮肤有突起小疣,成纵行棱起, 椎板8对,肋板8对,无臀板,边缘无缘板相连。背部骨片没有完全骨质化,肋骨与肋板愈合,其末 端突出于肋板外侧。四肢较扁平,前肢5指,内侧3指有外露的爪,外侧2指的爪全被皮肤包裹而不 外露,后肢趾爪生长情况亦同,指、趾间具蹼而发达。雄性体较扁而尾较长,末端露出于裙边;雌性 尾粗短,不露出裙边。泄殖肛孔纵裂。头颈部上面橄
5、榄绿色,下面黄色,下颌至喉部有黄色斑纹,两 眼前后有黑纹,眼后头顶部有10余个黑点。体背橄榄绿色或黑棕色,具黑斑,腹部肉黄色,两侧裙边 处有绿色大斑纹,近尾部有两团豌豆大的绿色斑纹。前肢上面橄榄绿色;下面淡黄色,后肢上面色较 浅。尾部正中为橄榄绿色,余皆为淡黄色。1141T/CACM 1020.14620195 历史沿革5.1 品种沿革鳖甲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中品。本草图经附江陵府鳖,其形背甲无纹,头尖吻长, 眼小尾短,可以判定为鳖科鳖属动物。本草纲目释名云:“鳖行蹩蹙,故谓之鳖。”可见鳖之名为 形容其爬行方式,又曰“淮南子曰:鳖无耳而守神。神守之名以此”,亦可知鳖无外耳。本草纲目 集解云
6、:“鳖,甲虫也,水居陆生,穹脊连胁,与龟同类。四缘有肉裙,故曰龟,甲里肉;鳖,肉里 甲。”我国鳖属动物中只有鳖 Trionyx sinensis Wiegmann 分布较广。分析本草记述,结合本草图经 所附江陵鳖图及我国鳖科动物分布状况、形态特征分析,可见,鳖甲的基原动物为鳖 Trionyx sinensis Wiegmann。5.2 产地沿革南北朝时期名医别录曰: “生丹阳(今江苏南京、溧阳、句容,安徽当涂等地区)。”可见, 此时鳖甲主产于长江下游地区。唐代孟选食疗本草记载:“其甲岳州昌江(今平江)者为上。”新唐书地理志岳州条记 载:“昌江。中下。神龙三年析湘阴置。”辖区即今平江。新唐书地理
7、志记载:“岳州巴陵郡(今 岳阳、益阳北部)土贡苎布、鳖甲。”说明唐代湖南不仅出产鳖甲,而且被认为质量较好,被选 作贡品。宋代苏颂本草图经记载:“鳖生丹阳池泽,今处处有之,以岳州沅江(今沅江),其甲有九肋 者为胜。取无时,仍生取甲,剔去肉为好,不用煮脱者。”明确了岳州沅江所产鳖甲质量最佳,而且以 生取之甲为佳。明代陈嘉谟本草蒙箜记载:“深潭生,岳州(属湖广)胜。”本草品汇精要本草纲目 则因本草图经所言,皆以岳州为胜。太乙仙制本草药性大全记载: “鳖甲出江河湖海,丹 阳池泽,今处处有之,以岳州沅江(今沅江)洞庭湖色绿七两为佳。大者有毒,杀人。裙多九肋 益妙。”民国时期陈仁山药物出产辨记载:“各省均
8、有,以长江扬子江一带为多出。”1959年药材资料汇编记载:“主产于长江流域。”可见,清代以来,鳖甲的产区扩展到长江中 下游流域。1999年药材资料汇编记载:“现时主产于湖北江陵、监利、松滋、公安、石首、嘉鱼; 湖南岳阳、华容、湘阴、南县、沅江;安徽六安、南陵、芜湖、五河、枞阳、太湖;江苏常州、无锡、 南京、兴化、淮阴、洪泽、如东、高邮、高淳、吴县、如皋;江西都昌、湖口、永修;浙江杭州、萧 山、绍兴、黄岩、湖州、富阳、余杭;四川仁寿、通江、万县;福建古田、泰宁、沙县、浦城;广东 信宜、仁化、电白、怀集;广西东兰、平果;海南保亭、琼海。”近代以来鳖甲产区有所增加,但洞庭 湖地区仍然是最主要的产区之
9、一。从历代本草文献记述可见,唐代鳖甲即以岳州为上,本草图经进一步明确以岳州、沅江(今 沅江),其甲有九肋者为胜,其后历代本草文献因袭。鳖甲产地沿革见表1。表1 鳖甲产地沿革年代出处产地及评价南北朝名医别录生丹阳唐食疗本草其甲岳州昌江(今平江)者为上新唐书地理志岳州巴陵郡(今岳阳、益阳北部)土贡苎布、鳖甲1142T/CACM 1020.1462019表1(续)年代出处产地及评价宋本草图经以岳州沅江(今沅江),其甲有九肋者为胜明本草蒙箜深潭生,岳州(属湖广)胜太乙仙制本草药性大全以岳州沅江(今沅江)洞庭湖色绿七两为佳民国药物出产辨各省均有,以长江扬子江一带为多出6 道地产区及生境特征6.1 道地产
10、区以洞庭湖为核心的湖南岳阳、益阳、常德以及周边与其接壤或临近的洞庭湖区。6.2 生境特征道地产区洞庭湖区境内河网密布,堤垸交错,地势低平,水源丰富,阳光充足,气候温和,海拔 一般在150m 以下,年平均气温16.617.9,1月平均气温3.84.7,7月平均气温29左 右,大于或等于10积温53005400,大于或等于15积温42004400,年平均降水量 1250mm1450mm。 江河、湖泊、池塘、水库、山涧溪流或低洼的灌木草丛、潮湿洞穴等适生环境丰 富,盛产鱼、虾、蚌、螺、蚯蚓及昆虫等鳖喜食的饲料资源。7 质量特征7.1 质量要求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对鳖甲的相关质量规定。7.2
11、性状特征鳖甲呈椭圆形或卵圆形,背面隆起,长10cm15cm, 宽 9cm14cm, 厚 1mm2mm。外表面黑褐 色或墨绿色,略有光泽,有不规则细密蠕虫状凹坑纹理和灰黄色或灰白色斑点,中间有一条纵棱。前 端有翼状颈板1块,两侧各有对称的肋板8块,椎板纵列,呈不规则长方形。第7、8对或仅第8对肋 板背脊部彼此相接,无缘板。外皮脱落后,可见锯齿状嵌接缝。内表面类白色,颈骨翼状,向内卷曲, 中部有突起的脊椎骨,两侧各有肋骨8条,伸出边缘。质坚硬。气微腥,味淡。以身干、只大、甲厚、 无残肉者为佳,活杀取甲者更佳。道地产区鳖甲呈椭圆形或卵圆形,背面微隆,前后端微向内卷曲,使整个甲板向内侧形成一个浅 凹状
12、,长10cm20cm, 宽 8cm17cm, 厚 3mm5mm。外表面灰褐色或墨绿色,略有光泽;内表面灰 白色。边缘多附有硬皮。道地产区鳖甲与其他产地鳖甲性状鉴别要点见表2。表2 道地产区鳖甲与其他产地鳖甲性状鉴别要点比较项目道地产区鳖甲其他产地鳖甲外形椭圆形或卵圆形,背面微隆,前后端微向内卷曲,使整个甲板向内侧形成一个浅凹状椭圆形或卵圆形,背面隆起1143T/CACM 1020.1462019表2(续)比较项目道地产区鳖甲其他产地鳖甲大小长10cm20cm,宽8cm17cm,厚3mm5mm长10cm15cm,宽9cm14cm,厚1mm2mm颜色外表面灰褐色或墨绿色,略有光泽;内表面灰 白色外
13、表面黑褐色或墨绿色,略有光泽;内表面类 白色子裙边缘多附有硬皮偶有附硬皮者1144T/CACM 1020.1462019参 考 文 献1 尚志钧.神农本草经校注 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173.2苏颂 .本草图经(辑校本) M. 尚志钧辑校.北京:学苑出版社,2017:472. 3李时珍 . 本草纲目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1659.4 周婷.中国龟鳖动物的分布 J. 四川动物,2006,25(2):272-276.5杨萍,唐业忠,王跃招.中国鳖属的分类历史简述 J. 四川动物,2011,30(1):156-159. 6 陶弘景.名医别录(辑校本) M. 尚志钧辑校.北京:
14、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158.7孟选 .食疗本草译注 M. 张鼎增补.郑金生,张同君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141.8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地理志:卷四十一 M. 北京:中华书局,2013:1069.9 陈嘉谟 . 本草蒙箜 M. 王淑民,陈湘萍,周超凡点校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8:424.10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校注研究本) M. 曹晖校注.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495.11郑金生等.中华大典医药卫生典药学分典:第9册 M. 成都:巴蜀书社,2013:492.12陈仁山,蒋淼,陈思敏,等.药物出产辨(二十) J. 中药与临床,2014,5(2):97.13药材资料汇编编审委员会.药材资料汇编 M.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9:494-495.14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 M. 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42-43.15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宋辽金时期 M. 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27-28.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