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北京卷02)-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含答案.pdf

上传人:学****享 文档编号:97190968 上传时间:2024-04-29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北京卷02)-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物理(北京卷02)-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北京卷02)-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北京卷02)-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含答案.pdf(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4 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02(北京卷)物理(考试时间:90 分钟试卷满分:100 分)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分,共共 42 分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目要求。1

2、 一束复色光由空气斜射向一块平行平面玻璃砖,经折射分成两束单色光a、b,已知a光的折射率小于b光的折射率,下列光路图正确的是()ABCD2霓虹灯发光原理是不同气体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发出能量各异的光子而呈现五颜六色,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大量氢原子处于4n 的激发态,在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用这些光子照射逸出功为2.29eV的金属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0.80eVB从4n 能级跃迁到3n 能级时放出的光子能量最大C有 4 种频率的光子能使金属钠发生光电效应D用0.54eV的光子照射,氢原子可跃迁到5n 的激发态3运球转身是运球中的一种基本方法,是篮球运

3、动中重要进攻技术之一。拉球转身的动作是难点,如图甲所示为运动员拉球转身的一瞬间,由于篮球规则规定手掌不能上翻,我们将此过程理想化为如图乙所示的模型,薄长方体代表手掌,转身时球紧贴竖立的手掌,绕着转轴(中枢脚所在直线)做圆周运动,假设手掌和球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因数为 0.5,篮球质量为 500g,球心到转轴的距离为 45cm,g 取 10m/s2,则要顺利完成此转身动作,篮球和手至少要有多大的速度()A1m/sB2m/sC3m/sD4m/s4如图所示,建筑工地上常用打桩机把桩打入地下。电动机先把重锤吊起一定的高度,然后静止释放,重锤打在桩上,接着随桩一起向下运动直到停止。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

4、正确的是()A整个运动过程中,重锤所受合外力冲量为零B重锤随桩一起向下运动过程中,合外力冲量向下C整个运动过程中,重锤和桩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D重锤与桩的撞击过程中,机械能守恒5 下表是某电动汽车的主要参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空车质量800kg电池能量60kW h标准承载200kg标准承载下的最大续航200km所受阻力与汽车总重比值0.08A工作时,电动汽车的电动机将机械能转化成电池的化学能B标准承载下,电动汽车以 36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 20min,消耗电能69.6 10 JC标准承载下,该电池在使用时的能量转化效率为 27%D标准承载下,汽车以 72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电动

5、机输出功率为 16kW6如图,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 O,乙分子位于 x 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 为斥力,F0 为斥力,F0 为引力。a、b、c、d 为 x 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 a 处由静止释放,则()A乙分子从 a 运动到 c,分子间作用力一直增大B乙分子从 a 运动到 d,分子间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C乙分子从 a 运动到 d,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D乙分子从 a 运动到 d,在 b 点时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最小【答案】B【解析】A、根据图像可知,乙分子从 a 运动到 c,受到的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分子间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故

6、 A 错误;B、根据图像可知,乙分子从 a 运动到 d,受到的分子力先表现为引力后表现为斥力,分子间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故 B 正确;C、根据图像可知,乙分子从 a 运动到 d,受到的分子力先表现为引力后表现为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则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故 C 错误;D、结合上述可知,乙分子从 a 运动到 c,分子势能一直减小,从 c 运动到 d,分子势能一直增大,可知,在 c 点时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最小,故 D 错误。故答案为:B。7一周期为 T、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在0t 时恰好传到 O 点,波形如图所示。在7tT时,a、b 两点间的波形为()ABCD【答案

7、】A【解析】由题图可知,其波长为 0.4m,该波的波速为0.4vTT;t=7T 时传播距离为2.8msvt此时该波刚好传播至 b 点右侧 0.1m 处,故其 ab 间的波形如选项 A 所示。故答案为:A。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单色光在被检测厚玻璃板的上下表面反射后发生干涉B图乙中,声源远离观察者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音频率减小C图丙中,使摆球A先摆动,则摆动后B球的周期比C球的周期大D图丁是小孔衍射的图样,也被称为“泊松亮斑”【答案】B【解析】、入射光经空气膜上下表面反射后发生干涉,并不是被检测厚玻璃板的上下表面反射后的光发生干涉,故 A 错误;、图乙中,声源远离观察者时,根据多普勒效

8、应可知观察者接收到的声音频率减小,故 B 正确;、图丙中,使摆球 A 先摆动,则摆动后 B、C 做受迫振动,周期相同,故 C 错误;、丁图是“泊松亮斑”,是光照射不透光的圆盘衍射形成的,不是小孔衍射,故 D 错误。故答案为:。9 2024 年 1 月 18 日 1 时 46 分,天舟七号货运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离地面高度约为 400km)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天舟七号货运飞船装载了航天员在轨驻留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置等物资,并为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送去龙年春节的“年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实现成功对接,天舟七号在与空间站同一轨道上需要加速靠近天和核心舱B天舟七号与空间站的组合

9、体在轨道上运行速度大于 7.9km/sC天舟七号与空间站的组合体在轨道上运行周期比同步卫星的周期大D天舟七号与空间站的组合体在轨道上稳定运行时,“年货”处于完全失重【答案】D【解析】A、为实现成功对接,需点火加速做离心运动从较低轨道进入较高的轨道,故 A 错误;B、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22MmvGmrr;得GMvr可知空间站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的半径,所以天舟七号与空间站的组合体在轨道上运行速度小于 7.9km/s,故 B 错误;C、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2224MmGmrrT;得32rTGM;可知空间站的轨道半径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得空间站的周期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故 C 错误;D、

10、天舟七号与空间站的组合体在轨道上稳定运行时,因为万有引力充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可知空间站内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 D 正确。故答案为:D。10 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开了人类研究电磁间关系的序幕。三根相互平行的通电长直导线 a、b、c 电流均为 I,如图所示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三个顶点上,每根通电直导线单独存在时,O 点的磁感应强度都是 B,则三根通电导线同时存在时 O 点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A5BB3BC2 2BDB【答案】A【解析】如图所示由安培定则,可知通电长直导线 a 和 c 在 O 点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均垂直于 ac 斜向左下,大小为 B。通电长直导线 b 在

11、 O 点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于 bO 斜向右下,大小也也为 B。将两个相互垂直的磁感应强度 B 合成,得到它两个合磁感应强度2B,方向垂直于 bc 向下。再将另一个磁感应强度 B 与2B合成,如图所示由余弦定理得222(2)22 cos135BBBBB合;解得5BB合故答案为:A。11 雾霾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工业烟尘。为了改善空气环境,某热电厂引进了一套静电除尘系统。它主要由机械过滤网,放电极和互相平行的集成板三部分构成。工作原理图可简化为右图所示。假设虚线为某带电烟尘颗粒(不计重力)在除尘装置中的运动轨迹,A、B 是轨迹中的两点()A该烟尘颗粒带正电B该烟尘颗粒在除尘装置中的运动是匀变速曲

12、线运动CA 点的场强小于 B 点的场强D该烟尘颗粒在 A 点的电势能大于它处于 B 点的电势能【答案】D【解析】A、观察发现,颗粒向正极板弯曲,说明颗粒带负电,故 A 错误;B、电场线由正极指向负极,由图知,该电场不可能是匀强电场,电场力不可能不变,故加速度不可能不变,故不可能是匀变速曲线运动,故 B 错误;C、电场线的越密集电场强度越大,故 A 点场强大于 B 点场强,故 C 错误;D、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故 B 点电势大于 A 点电势,故带负电的颗粒在 A 点的电势能更大,故 D正确。故答案为:D。12如图甲所示,面积为 0.2 m2的 100 匝线圈处在匀强磁场中,线圈电阻 r4,磁场

13、方向垂直于线圈平面向里,已知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定值电阻 R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均匀增大Ba、b 两点间电压为 2 VCa、b 两点间电压为 1.2 VDa 点电势比 b 点电势低 1.2 V【答案】C【解析】A.根据BENSt;结合乙图得2VE;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是恒定,故 A 不符合题意;BC.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1.2VabRUERr;故 B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D.根据楞次定律知,电流从 a 点流出,b 点流入,所以 a 点的电势比 b 点电势高 1.2v,故 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3 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

14、匝数比为10:1,电阻22R,各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原线圈输入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为 5HzB电压表的示数为 222VC电阻 R 消耗的电功率为 22WD电流表的示数为 1A【答案】C【解析】A.由乙图可知原线圈输入电压的周期为 T=0.02s,变压器不改变交流电的周期和频率,所以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为150HzfT;A 不符合题意;B.由图乙可知,原线圈输入电压的最大值1220 2mUV;由理想变压器电压与匝数关系可得1122mmUnUn;得222 2mUV;电压表显示有效值,可知电压表的示数为2222 2V22V22mUU B 不符合题意;

15、C.电阻 R 消耗的电功率为22222WUPR;C 符合题意;D.理想变压器输出功率和输出功率相等,所以有1 12U IP;1220 2V220V2U;解得10.1AI 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4一固定杆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将一质量为 m1的滑块套在杆上,通过轻绳悬挂一个质量为 m2的小球,杆与滑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若滑块与小球保持相对静止以相同的加速度 a=10m/s2一起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此时小球的位置可能是下图中的哪一个()ABCD【答案】D【解析】把滑块和球看做一个整体受力分析,沿斜面和垂直斜面建立直角坐标系得,因速度方向向上,则沿斜面方向:(m1+m2)gsi

16、n 37+f=(m1+m2)a垂直斜面方向:FN=(m1+m2)gcos37;摩擦力:f=FN联立可解得:a=gsin37+gcos37=10m/s2设绳子与竖起方向夹角为;对小球有若绳子与竖起方向夹角为 37,gsin37=6m/s2现有:a=gsingsin37,则有37。ABC.三个图形均与结论不相符,则 ABC 不符合题意;D.该图与结论相符,D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二、二、实验题实验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 小题,共小题,共 18.0 分。第一小题分。第一小题 9 分,第二小题分,第二小题 9 分分)15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叫阿特伍德机,是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阿特伍德创制的一种著名力

17、学实验装置,用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某同学对该装置加以改进后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如图乙所示。实验时,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步骤:.a将质量均为M的重物(A含挡光片)、B用轻质细绳连接后,跨放在定滑轮上,处于静止状态,测量出A上挡光片中心到光电门中心的竖直距离h.b在B的下端挂上质量为m的物块C,让系统(重物A、B以及物块)C中的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光电门记录挡光片挡光的时间t.c测出挡光片的宽度d,计算重物A运动的速度大小v.d利用实验数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步骤c中,计算重物A的速度v(用实验中字母表示)。将重物B与物块C看成一个系统,则该系统在加速下落过程中其机械能(选填“增大”“

18、可能增大”“减小”或“不变”)。(2)步骤d中,如果系统(重物A、B以及物块)C的机械能守恒,应满足的关系式为:(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用实验中字母表示)。(3)某次实验分析数据发现,系统重力势能减少量小于系统动能增加量,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A挂物块C时不慎使B具有向下的初速度B细绳、滑轮有一定的质量不能忽略不计C滑轮与细绳之间存在滑动摩擦力D计算重力势能时g的取值比实际值小【答案】(1)dt;减小;(2)2222()Mm dmght;(3)A;D【解析】(1)步骤 c 中,计算重物 A 的速度为dvt;将重物 B 与物块 C 看成一个系统,则该系统在加速下落过程中,由于绳子拉力

19、对该系统做负功,则该系统机械能减小。(2)步骤 d 中,如果系统(重物 A、B 以及物块 C)的机械能守恒,应满足的关系式为2122Mm ghMghMm v联立可得2222()Mm dmght(3)A、挂物块 C 时不慎使 B 具有向下的初速度,即 A 通过光电门时速度会变大,t 会变小,由(2)中结论可知系统重力势能减少量会小于系统动能增加量,故 A 正确;BC、细绳、滑轮有一定的质量不能忽略不计,滑轮与细绳之间存在滑动摩擦力,系统重力势能减少量等于重物 A、B、物块 C、细绳、滑轮组成的系统动能的增加量与滑轮与细绳之间产生滑动摩擦生成的热量之和,则系统重力势能减少量大于重物 A、B、物块

20、C 动能的增加量,故 BC 错误;D、计算重力势能时 g 的取值比实际值小,根据(2)中结论可知系统重力势能减少量会小于系统动能增加量,故 D 正确。故答案为:AD。16某同学要测量某电压表的内阻,可利用的实验器材有:A待测电压表1V(量程为3V,内阻不到2k);B标准电压表2V(量程为6V,内阻约为3k);C电源 E(电动势为6V,内阻很小);D滑动变阻器 R(最大阻值为10);E定值电阻0R(阻值为3k);F开关 S,导线若干。(1)当待测电压表1V的示数为1U时,标准电压表2V的示数为2U,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经过多次测量,得到多组12UU、的数值,以2U为纵坐标,1U为横坐标,画出

21、的21UU图像是斜率为 3 的直线,则待测电压表1V的内阻vR。(2)把待测电压表1V改装成量程为15V的电压表,需要(填“串”或“并”)联一个阻值R 的定值电阻。(3)把改装后的电压表跟标准电压表进行校对,发现改装后的电压表示数总是比标准电压表示数大,说明在改装电压表时选用的定值电阻的阻值(填“偏大”或“偏小”)。【答案】(1)1500(2)串;6000;(3)偏小【解析】(1)根据实验电路图可得,两个支路电压相等1210VUUURR整理得021V(1)RUUR;根据题意有0V13RR;解得V1500R(2)将小量程得电压表改装成大量程得电压表1V,需要给电压表1V串联一个较大阻值的电阻,而

22、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压比等于电阻之比可得V111VVVRR;即31500153R;解得6000R(3)在对改装后的电压表进行校对时,标准电压表和改装后的电压表是并联连接的,改装后的电压表读数总是比标准电压表大,电压表内部实际是一个电流表,说明改装后的电压表通过的电流偏大,并联电路电流越大,电阻越小,改装后的电压表所串联的电阻阻值偏小。三三.计算题:本题共计算题:本题共 4 小题,共小题,共 40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答案的不能得分。有

23、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7(8 分)如图所示为车站使用的水平传送带装置的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始终保持 3m/s 的恒定速率运行,传送带的水平部分 AB 距水平地面的高度为 h=0.45m.现有一行李包(可视为质点)由 A 端被传送到 B 端,且传送到 B 端时没有被及时取下,行李包从 B 端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g 取 10m/s2(1)若行李包从 B 端水平抛出的初速 v3m/s,求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和飞出的水平距离;(2)若行李包以 v01m/s 的初速从 A 端向右滑行,包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2,要使它从 B端飞出的水平距离等于(1)中所求的水平距离,求传送

24、带的长度 L 应满足的条件。【答案】(1)解:设行李包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 t,飞出的水平距离为 s,则212hgt;0.3st 根据svt得0.9ms(2)解:设行李包质量为 m,与传送带相对运动时的加速度为 a,则滑动摩擦力fmgma代入数值,得22.0m/sa 要使行李包从 B 端飞出的水平距离等于(1)中所求水平距离,行李包从 B 端水平抛出的初速度应为 v=3.0m/s 时通过的距离为 s0,则22002asvv代入数值得02.0ms 故传送带的长度 L 应满足的条件为2.0mL 18(8 分)如图所示,爆米花机是一种对谷物进行膨化加工的装置,主体为一导热良好的钢制罐体,罐体的容积为3

25、34 10 m,两端分别焊接了支撑轴和摇柄。在1atm(标准大气压)0p的气压,27的干燥环境下打开阀门向罐体内放入331 10 m的谷物,关闭阀门,将支撑轴和摇柄架设在火炉的支架上进行旋转加热,谷物内部分水分汽化成高压水蒸气与罐内空气形成混合气体。当罐内混合气体温度为 627、压强达6atm时,打开阀门,因为外部压强突然变小,巨大的压强差使得谷物迅速膨胀,从而达到膨化的效果。忽略谷物间隙气体的体积和在罐体内加热过程中谷物体积的变化。已知绝对零度为273。求:(1)从开始加热到压强变为6atm时,罐体内水蒸气的分压强;(2)打开阀门后的混合气体迅速膨胀对外做功使得谷物全部喷出,当混合气体温度为

26、 127,罐体内剩余混合气体质量占原有混合气体质量的百分比。【答案】(1)解:对原有空气,根据查理定律0101ppTT其中0(27273)K300KT,1(627273)K900KT 联立可得103pp从开始加热到压强变为6atm时,罐体内水蒸气的分压强为01063pppp(2)解:设罐体的体积为0V,对混合气体分析,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000212364pVp VTT其中2(127273)K400KT 可得3328 10 mV 则有罐体内剩余混合气体质量占原有混合气体质量的百分比为002100%50%mVmV剩19(12 分)如图所示的装置为一种新型质谱仪的理论模型图,该装置由加速电场区(

27、A、B板间),直线运动区(C、D板间)和偏转区(圆形磁场区域)组成。其中平行板A、B间的加速电压为1U,平行板C、D间距为d,其间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1B垂直于纸面向外,圆形匀强磁场区域的半径为R,磁感应强度大小为2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与圆形磁场具有相同圆心的圆形感光弧面左端开有小孔,该小孔与A、B板上的小孔在同一直线上。现有一原子的原子核由A、B板加速后,沿C、D板的中央直线到达圆形磁场区,经磁场偏转后通过打到感光弧面上的位置可以知道粒子的偏转角度,不计粒子重力。(1)如果原子核的比荷为0k,求该原子核经加速电场加速后的速度大小;(2)如果原子核的比荷为0k,求C、D板间的电势差cdU;

28、(3)求比荷k与粒子偏转角度之间的关系(用的三角函数表示)。【答案】(1)解:该原子核在加速电场中加速,根据动能定理21102qUmv得10122qUvk Um;(2)解:该原子核在平行板C、D间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平衡条件21UqvBqd解得21012UBdk U根据电势差关系21012cdUUBdk U (3)解:)根据动能定理2112qUmv解得12vkU 原子核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在圆形磁场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22vqvBmr由几何关系rtanR其中2,根据三角函数诱导公式1tantancot2222tan2tan联立解得212222tan2UkB R。20

29、(12 分)如图所示,e1f1g1和 e2f2g2是两根足够长且电阻不计的固定光滑平行金属轨道,其中 f1g1和 f2g2为轨道的水平部分,e1f1和 e2f2是倾角(=37的倾斜部分。在 f1f2右侧空间中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 B=2T,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不计导体棒在轨道连接处的动能损失。将质量 m=1kg,单位长度电阻值 R0=10/m 的导体棒 ab 于倾斜导轨上,距离斜面轨道底端高度 h=5cm,另一完全相同的导体棒 cd 静止于水平导轨上,导轨间距均为 L=8cm。t=0 时,导体棒 ab 从静止释放,到两棒最终稳定运动过程中,ab、cd 棒未发生碰撞,且两导体棒始终与导轨保持垂

30、直,g 取 10m/s2。求:(1)ab 棒刚滑到斜面轨道底端时回路中产生的电流;(2)两导体棒的最终速度大小;(3)从开始计时到两棒最终稳定运动过程中,通过回路的电荷量。【答案】(1)解:ab 棒从斜面轨道滑到底端,根据动能定理,有212mghmv切割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BLv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2EIR其中2010 0.8RLR联立解得1m/sv;0.16VE;0.1AI(2)解:因为两导体棒所受的安培力始终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将两棒组成的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由动量守恒得2mvmv共解得0.5m/sv共(3)解:从 ab 棒刚进入磁场到与 cd 棒共速,对 ab 导体棒,由动量定理得

31、BLItm vv共即BLqm vv共代入数据解得3.125Cq 2024 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02(北京卷)物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分,共共 42 分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目要求。1234567891011121314CCCADBABDADCCD15.【答案】(1)dt(1 分分);减小(2 分分);(2)2222()Mm dmght(3 分分);(3)A;D(3 分分)16.【答案】(1)1500(3 分分)(2)串(1 分分);6000(2 分分);

32、(3)偏小(3 分分)17.【答案】(1)解:设行李包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 t,飞出的水平距离为 s,则212hgt(1 分分);0.3st(1 分分)根据svt(1 分分)得0.9ms(1 分分)(2)解:设行李包质量为 m,与传送带相对运动时的加速度为 a,则滑动摩擦力fmgma(1分分)代入数值,得22.0m/sa(1 分分)要使行李包从 B 端飞出的水平距离等于(1)中所求水平距离,行李包从 B 端水平抛出的初速度应为 v=3.0m/s 时通过的距离为 s0,则22002asvv(1 分分)代入数值得02.0ms;故传送带的长度 L 应满足的条件为2.0mL(1 分分)18.【答案】(1

33、)解:对原有空气,根据查理定律0101ppTT(1 分分)其中0(27273)K300KT,1(627273)K900KT(1 分分)联立可得103pp(1 分分)从开始加热到压强变为6atm时,罐体内水蒸气的分压强为01063pppp(1 分分)(2)解:设罐体的体积为0V,对混合气体分析,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000212364pVp VTT(1分分)其中2(127273)K400KT(1 分分)可得3328 10 mV(1 分分)则有罐体内剩余混合气体质量占原有混合气体质量的百分比为002100%50%mVmV剩(1 分分)19.【答案】(1)解:该原子核在加速电场中加速,根据动能定理2

34、1102qUmv(1 分分)得10122qUvk Um;(1 分分)(2)解:该原子核在平行板C、D间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平衡条件21UqvBqd(1 分分)解得21012UBdk U(1 分分)根据电势差关系21012cdUUBdk U (1 分分)(3)解:)根据动能定理2112qUmv(1 分分)解得12vkU(1 分分)原子核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在圆形磁场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22vqvBmr(1 分分)由几何关系rtanR(1 分分)其中2,根据三角函数诱导公式1tantancot2222tan2tan(2 分分)联立解得212222tan2UkB R。(1

35、 分分)20.【答案】(1)解:ab 棒从斜面轨道滑到底端,根据动能定理,有212mghmv(1 分分)切割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BLv(1 分分)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2EIR(1 分分)其中2010 0.8RLR(1 分分)联立解得1m/sv;0.16VE;0.1AI(3 分分)(2)解:因为两导体棒所受的安培力始终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将两棒组成的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由动量守恒得2mvmv共(1 分分)解得0.5m/sv共(1 分分)(3)解:从 ab 棒刚进入磁场到与 cd 棒共速,对 ab 导体棒,由动量定理得BLItm vv共(1 分分)即BLqm vv共(1 分分)代入数据解得3.125Cq(1 分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