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绪论》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寒论绪论》课件.pptx(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伤寒论绪论ppt课件目录伤寒论简介伤寒论的六经伤寒论的病因与病机伤寒论的诊断伤寒论的治疗原则伤寒论的方剂与药物01伤寒论简介作者与历史背景作者张仲景,被尊称为“医圣”,是东汉时期的医学家。历史背景东汉末年,社会动荡,疾病流行,张仲景家族两百余口人因伤寒病死亡,这促使他深入研究伤寒病的治疗方法。主要论述伤寒病的病因、病理、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全书共分为三部分,分别是“辨脉法”、“平脉法”和“伤寒例”。结构内容与结构影响作为中医经典著作之一,伤寒论对后世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中国医学史上的“四大经典”之一。价值伤寒论提供了系统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
2、础,同时也为世界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伤寒论的影响与价值02伤寒论的六经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条经脉,是伤寒论中用来描述外感热病病情深浅的重要概念。六经病证是伤寒病变过程中六种不同的病理阶段,是外感风寒之邪,邪正交争于人体六经所表现的证候。六经病证是外感风寒之邪,邪正交争于人体六经所表现的证候,是伤寒病变过程中六种不同的病理阶段。六经的概念六经的划分依据010203六经的划分依据主要是根据外感风寒之邪在人体内所侵犯的部位和深浅程度来划分的。太阳经主表,阳明经主里,少阳经主半表半里,太阴经主脾,少阴经主肾,厥阴经主肝。六经病证反映了外感风寒之邪在人体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3、的发展过程。六经的相互关系010203六经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六经病证的传变规律。当某一经的病证严重时,往往会影响到另一经,导致另一经的病证出现。六经病证的传变规律是:太阳病可以传至阳明、少阳;阳明病可以传至太阴、少阴;少阳病可以传至阳明、太阴;太阴病可以传至少阴、厥阴;少阴病可以传至厥阴、阳明;厥阴病可以传至少阴、阳明。03伤寒论的病因与病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疫疠之气风、寒、暑、湿、燥、火等六种外感病邪。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情绪变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过度劳累等。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02030401病因人体正气虚弱,抵抗力下降,易受外邪侵袭。正气不
4、足外邪通过口鼻、皮毛等途径侵入人体,影响脏腑功能。邪气入侵邪气入侵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失调病邪深入脏腑,导致病情加重。病邪深入病机ABDC病因与病机相互关联病因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外部因素,病机则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病机是病因作用的结果不同的病因会导致不同的病机变化,相同的病因也可能引起不同的病机反应。针对病因治疗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发展。调整体质,预防疾病通过调理身体,增强正气,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病因与病机的关系04伤寒论的诊断望神通过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和眼神来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望面色观察患者面部颜色的变化,如苍白、潮红、青紫等,以
5、判断病情和寒热虚实。望形态观察患者的体型、姿态、步态等,以判断病情和体质类型。望舌象观察患者的舌苔、舌质、舌体等,以判断病情和体质类型。望诊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咳嗽、呼吸等来判断病情和病位。听声音通过嗅闻患者的口气、排泄物等来判断病情和寒热虚实。嗅气味闻诊询问患者是否有发热、恶寒等症状,以及症状的轻重和特点,以判断病情和寒热虚实。问寒热询问患者是否有出汗、无汗等症状,以及症状的轻重和特点,以判断病情和寒热虚实。问汗询问患者是否有疼痛症状,以及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等,以判断病情和病因病机。问疼痛询问患者是否有食欲不振、厌食等症状,以及饮食习惯和食量,以判断病情和脾胃功能。问饮食问诊脉诊通过切脉
6、来判断病情和寒热虚实,以及脏腑功能状态。要点一要点二按诊通过触摸患者的肌肤、胸腹等部位来判断病情和病位。切诊05伤寒论的治疗原则010203扶正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抗病能力。祛邪消除病邪,减轻症状,促进康复。扶正与祛邪相结合根据病情需要,合理运用扶正与祛邪的方法,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扶正祛邪根据季节、气候等因素,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因时制宜根据地域、环境等因素,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因地制宜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因素,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因人制宜三因制宜针对肺腑功能失调,采用调理肺腑的方法,改善呼吸系统症状。调理肺腑针对脾胃功能失调,采用调理脾胃的方法,改善消化系统症状。调理脾胃针对心肾功
7、能失调,采用调理心肾的方法,改善循环系统症状。调理心肾调理脏腑06伤寒论的方剂与药物VS方剂的组成原则,君药为主,臣药为辅,佐药为开导,使药为联系。通过君臣佐使的配合,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配伍禁忌在方剂组成中,有些药物是不能同时使用的,否则会降低药效或产生副作用。如甘草与大戟、芫花、甘遂等不能同时使用。君臣佐使方剂的组成原则 常用方剂小柴胡汤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组成,主治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不欲饮食等。大承气汤由大黄、厚朴、枳实、芒硝组成,主治阳明证,症见大便不通、腹痛胀满、舌苔黄燥等。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组成,主治肾阴虚证,症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遗精盗汗等。煎煮中药时,应先将药物用清水浸泡30分钟左右,然后煎煮两次,每次煮沸后煎煮20分钟左右,最后将两次煎煮的药液混合。煎煮方法中药的服药时间一般为饭后30分钟左右,以减少对胃的刺激。服药时间中药的剂量应根据病情和医生指导来确定,一般以克为单位计算。药物剂量药物的使用方法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