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常州市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第一次调研联考卷附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届常州市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第一次调研联考卷附答案解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4届常州市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第一次调研联考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3.10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部分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我曾经写过一篇小文糖史上的蔗浆时代,讨论唐代以及唐以前的时期,蔗糖的主要形式是“蔗浆”, 但是,当时我误以为进入宋代以后,固体的砂糖便成为主流。直到读到北宋王辟之濯水燕谈录里的 一则材.料,我才意识到,以为宋人消费以固体蔗糖为主,这是一个普遍流传的误会。这里有必耍提及糖 霜谱。宋人王灼的糖霜谱是一部严谨惊人的科学史著作,由之后人知道,在北宋时代,固体的糖 已经出现了。但是,很多人从自己的生活经验
2、出发,进而望文生义,对这一著作有很多误解,包括以为 “糖霜”指的是我们今天生活中看到的砂糖,即细粒状的糖粉。其实,王灼讲解得非常清楚:糖霜之称, 是指这种产品经历结晶的过程,近似自然界中的结霜现象。至于糖霜的形态,则是大大小小的不规则团 块,所以宋人亦称之为“糖冰”或“冰糖”。当时甘蔗种植在宋朝的境内非常普遍,质量也很好,然而掌握了糖霜技术的地方却不多,仅仅局限在福 唐(位于福建)、四明(浙江)、番禺(广东)以及广汉、遂宁(二者皆在四川),可是前四个地方都 产量小,质量也逊色,因此实际上只有遂宁一处为主力。即使在遂宁,也只是集中在伞山周围,这里制 糖霜的家庭作坊称为“糖霜户”,其中大致有三百家
3、的出品为优等货,大户每年能动用三百多只缸制糖, 而小户不过只有一两缸。另外还有将近百家制糖作坊,但是只能生产中下等的产品。附近虽然也有很多 甘蔗田,那里的农户们却没有掌握做糖霜的技术,只能把甘蔗汁加工成糖水,作为原料卖给伞山前的制 糖坊。这些糖霜户所掌握的技术相当简单,无法完全控制生产过程,导致每年的产量不稳定。从耕田到晒霜, 历时长达一年半,最终可能一缸出几十斤乃至上百斤糖霜,也可能完全没有任何糖霜形成。宣和初年,北宋朝廷要求遂宁每年进贡数千斤糖霜,结果当地将近半数产家破产,到王灼写糖霜谱 时还没有恢复元气。在最大的生产地遂宁,尚且无法承受一年多出几千斤固体糖的负担,那么其他四个 地方只会更
4、弱。另外,糖霜谱介绍,当时边境以外的很多地区都出产好甘蔗,但却没听说有糖霜的 生产,连王灼都觉得奇怪。糖霜谱记录了当时糖霜与沙糖的制作工艺。前者的生产过程辛苦漫长,而且出品率很低,大致是把 甘蔗榨出的汁在火上熬,熬到类似麦芽饭的黏稠度,然后把若干竹条插在大缸里,再将熬好的蔗浆倒入, 以竹藤编的盖子罩合。接下来,便是等着蔗浆析出结晶,附着在竹条以及缸壁上。到农历五月,把这些 结晶取出,这个程序称为“沥缸”。“沥”出的糖晶再经阳光下暴晒,才得到最终的糖霜。不过,一缸 糖浆不会全部结晶成霜,会留下相当比例的“糖水”,也就是余浆。这些糖水有两种去处,直接卖掉, “或自熬沙糖”。很清楚,在王灼时代的制糖
5、体系里,沙糖与糖霜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商品。实际上,王灼非常了不起,在卷二清楚地勾勒了中国古人在蔗糖消费上的不同阶段:第一个阶段为蔗浆, 乃是甘蔗压榨成的汁。第二个阶段为“蔗饷”,即经过初步简单加工的甘蔗饴浆,很可能是把甘蔗榨汁 在阳光下晒,蒸发掉水分,由此形成浓缩稠浆。第三个阶段,则是加入了把蔗浆汁在火上熬炼的程序。 文献记载,唐太宗派人从印度的摩接陀国学会了 “熬糖法”,很多后代学者误以为,这次引入的新技术 是直接制作固体糖,但事实绝非如此。王灼推测,熬糖法是“熬糖油作剂,似是今之沙糖也”,接下来 他明确道:“蔗之技尽于此,不言作霜,然则糖霜非古也。”他指出,三个阶段里都没有提到固体糖的 制作
6、工艺,所以糖霜的历史并不长。同时,他认为,唐初从印度引入的熬糖法,制成的产品就是沙糖。 所以,在王灼那里,沙糖不是固体糖,尤其不是今天的砂糖。糖霜谱指出,沙糖是用甘蔗浆熬就,元代官修的农桑辑要收编了详细的“煎熬法”,其工艺说 来相当简单:做君主的,借助天下人的眼睛观察事物,借助天下人的耳力聆听声音,凭借天下人的智慧考虑问题,依 仗天下人的力量争取胜利。因此,君主发布的号令能够向下贯彻,群臣的情况能够上达。因此,贤能的 人能充分地发挥他们的智慧,能力差的也竭尽全力;君主的恩德施予普遍而不偏私,群臣勤奋工作而不 懈怠。能够有这样的结果其原因何在?在于君主掌握了正确的用人方法,而不专靠君主一个人的才
7、能。所 以借助于车马的人,脚腿不辛苦而能到达千里之外;乘坐舟船的人,不会游泳而能横渡江河大海。君主 在主观思想上,没有一个不想集天下人智慧、用众人力量去处事办事的,然而那些对君主表达效忠之心 的人,却很少有不使自身遭困的。(因此对于君主来说)假使那些言论是正确的,即使是役民樵夫,也不 能弃之不用;假使那些言论是错误的,即使是卿相在朝廷上拿出的策略,也不一定非用不可。英明的君 主听取群臣的意见,那策略如果可以使用,就不以拿出策略的人地位低微为羞耻;如果他的意见可行, 就不要求他的言辞漂亮。昏庸的君王却不是这样,那些关系疏远、地位低贱的人,即使是为他用尽气力、 竭尽忠诚,他也不知道。(-)古代诗歌
8、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5(3分)B (报国无门之愁怨,于文无据)16(6分,每点3分)“凤皇诏下,步步蹑丹梯”写出战争胜利后,皇帝下诏赏赐将士,将士们踏着丹 梯上朝的景象。用将士获得功名结尾,激励处在恶劣环境中的将士们奋勇杀敌,建功立业。(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1)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2)山川相缪,郁乎苍苍(3)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6分,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2小题,8分)18.(4分)答案:无所畏惧以退为进19 .(4分)答案:a.但后者未必就是逃避(
9、后者的态度却是沉稳)b.作为诗意的栖居地(意思近即可)(-)语言文字运用n (本题共3小题,12分)20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A、B、C三项使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D 项是比喻。21 .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A.表示递进。B.表 示解释说明。C.表示转折。D.对前文内容的总结。22.(6 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每点2分。三个重叠词语“牢牢”常常轻轻”与“牢“常轻相比,语意得到了强化。“牢牢”是牢固的意思,比“牢”的程度更甚,能突出家的踏实感之重。“常常”是经常的意思,比“常”频率更高,突
10、出了妈妈的叮咛、唠叨对孩子的影响之深。“轻轻”是轻微之意,突出了家给我的踏实感被颠覆的偶然性,颠覆在不经意间。四、作文(60分) 23.【文题解析】材料是一句富有内涵的话。“参考答案仅供参考”,这句话意味着给出的答案只是一种参考,而不是唯一的正确答案。它表明答案具 有相对性和主观性,同一个问题可能有多个正确的答案,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经验。这也提示 我们在接受他人的建议或意见时,要理智并充分地思考,不盲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这句话说明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个性和背景,这使得每个人 对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这提醒我们应尊重他人的观点态度,尊重事物的多样性,认识到没有一
11、 个标准答案适用于所有人。我们可以从他人的观点中学习,但最终需要以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为依据。 整句话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如:价值观的多样性、自由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推崇独立精神、尊重他 人的选择,等等。考生可以选择一个有体悟、有感触的角度立意成文。参考立意:独立思考,成就精彩人生;推崇独立精神,尊重个性差异;拒绝盲从,走独立创新之 路;吸纳他人智慧,展现独特之美;等等。把甘蔗汁于大锅内温火熬煮,熬到变为黑枣合(疑通“褐”)色;在一只大盆的底部凿一个小眼,然后 把大盆架在一只罐子上,将煮好的稠浆倒入盆内,任其从小孔内一点点滴落,用这种方法来进行澄清, 分离糖蜜。最终,落入罐底的糖蜜在品质上比较差,
12、只能用于制作“渴水”这类饮料。留在盆内的部分 才是质量好的沙糖,贮存起来,供随时食用。农桑辑要中很明确地展示了 “熬沙糖”的技术过程,也清楚地告诉我们,简单分离过糖蜜的稠浆就 是沙糖的最终形态,并没有进一步晒干等更多步骤,因此成品是流质的胶饴。贺威、刘伟荣在宋元时 代福建制糖技术的影响一文中指出,宋代限于技术条件,主要生产“液态糖”,而福建的液态糖产量 极大,“仙游县田耗于蔗糖,岁运入浙淮者,不知其几万坛”,这一繁荣一直持续到元代。从糖霜谱 可知,不仅福建,同时期的其他蔗糖产地也是如此,这就显示了宋人消费蔗糖的情况。如此重要的历史 情况,却在糖史研究中常受忽略。同样受到忽略的是,有一个非常漫长
13、的时期,作为糖制品主力的液态 糖,拥有一个指定专用名称沙糖。季羡林先生蔗糖史中关于唐代的一章让我们明白,宋代并非沙糖的起点,唐人对这种形式的蔗糖颇 为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各种应用。真正惊人的是,如演繁录指出,早在东汉时,张衡七辩 里已然提到:“沙修石蜜,远国储珍。原来,至晚在公元一世纪时,就出现了沙糖(物)这个专称, 它来自远方,稀少而昂贵,很显然只有上层社会才有机会接触到。赋中与沙糖并列的尚有“石蜜”,这 是汉唐时代对异国所产固体糖的叫法。(摘编自孟晖宋人的沙糖)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宋代的“糖霜”在形态上呈现为不规则的团块,与今天生活中看到的
14、砂糖并不相同。B.宋代遂宁的伞山周围集中了许多糖霜户,他们的“糖霜”的生产能力并不是相同的。C.中国古人对蔗糖的消费进入第三个阶段,与摩接陀国“熬糖法”的传入有密切关系。D.作者孟晖经过详细的考证,认为宋代流行的是液态糖,唐代之前并没有出现固体糖。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代及唐以前消费蔗糖的主要形式是“蔗浆”,这属于王灼提出的中国古人蔗糖消费上的第一阶段。 B.宋人生产“糖霜”,存在“沥缸”和“晒霜”这两道程序。前者是指在农历的五月将蔗浆析出的结 晶取出。C.较之糖霜,宋代熬制沙糖的工艺相当简单,因其使用的原材料主要来自糖霜生产后遗留下来的糖水。
15、D.若研究中国蔗糖史,学者可参考糖霜谱农桑辑要等古籍,也可参考季羡林先生的蔗糖史。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宋代,掌握了制作糖霜技术的有福唐、四明、番禺、广汉、遂宁,这说明宋代的甘蔗种植只集中在 这五个地方。B.宋代的“糖霜户”运用所掌握的技术生产“糖霜”,但并不能完全控制生产过程,这可推断出他们所 掌握的技术存在一定的缺陷。C南宋医学家寇宗爽本草衍义的记载“甘蔗石蜜、沙糖、糖霜皆自此出”可以佐证宋代的“沙 糖”与“糖霜”不是同一种商品。D. “仙游县田耗于蔗糖,岁运入浙淮者,不知其几万坛”,由此可以推断出宋代浙淮地区对沙糖的消费 量是巨大的。4 .文中哪些证
16、据可以推翻“进入宋代以后,固体的砂糖便成为主流”“宋人消费以固体蔗糖为主”的结 论?请结合材料加以说明。(4分)5 .孟晖对宋人所消费的蔗糖的研究,能给从事相关学术研究的学者哪些启示?请简要说明。(6分) (二)现代文阅读H (本部分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扁担那头的父亲卞毓方人说“有其父,必有其子”,那么,父亲身高一米八,我该长到一米八五,甚至一米九,才对得起达 尔文的进化论。遗憾啊遗憾,我最终只蹿到一米七三,其余二兄一弟,还不如我,两个姐姐,更甭提了。 我为什么不能青出于蓝?家人一致认为,首先是先天不足。母亲大人生得过于玲珑,也就一米五出头, 正应了俗谚“爹铿铿一个
17、,娘锂锂一窝”,我的一米七三已属佼天之幸。其次是后天营养匮乏。正在高 速成长的当日,碰上了三年困难时期,果腹都成了头等难题,还长什么长。父亲有顶礼帽,深灰色,冠高而圆,顶部呈三角形凹陷,底部系以黑色缎带,帽檐宽大而略微翘起。 听母亲讲是早先闯荡上海时置的,上海人讲究行头,出客必须穿戴入时。我懂事后,偶见父亲戴过一次, 是去兴化出席二哥婚礼时。其余日子,礼帽一直放在纸盒里,搁在竹棚上。说不清从哪一天起,我萌生 了一个大胆的宏愿:将来,这顶礼帽归我。将来是什么时候?喏,就是等我长得和父亲一样高时。小学期间,我曾无数次偷着试戴,那礼帽拿在 手里,温如玉,软如绒,阔绰而又帅气。唉唉,可惜帽冠太大,我的
18、脑瓜又太小,往头上一套,帽檐一 直滑溜到眼睛,然不住想起成语“沐猴而冠”。没关系,我还小,有的是长高长壮的机会。到了高三,悲哉,我的身高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定格,再次试戴,仍然嫌大。散场敲锣一一没戏了。从 此只能仰望父亲高大的背影兴叹,那顶礼帽或许在竹棚窃笑,是的,它属于魁梧,属于伟岸。小时候,没人说我长得像父亲。除了身高不及,脸型也不像,父亲的脸明显偏长,我的近似于圆;父 亲五官的线条是儒家的,外柔而内刚,我的线条却是粗糙的;脾性也不像,父亲诙谐、幽默,我则木讷、 无趣。夏日晚间,一帮小孩捉迷藏,夜深了也不归宿。这时,各家大人就会出来找。找着了,还赖着不 肯回,大人出手就打:“让你疯!让你疯!”
19、父亲也会出来找我,他号准我的脉,料定我会往哪儿躲, 一下子就逮个正着。见了面,老远扬起右手,作狠抽狠揍状。我晓得,那是唱戏的胡子一一假生气,父 亲的巴掌不会落下,吓唬而已。父亲在家里,从来不发脾气;对外人,更是笑颜相对。四弟元气足,疯 劲大,拳头硬,浑名“四乱子”,与小朋友玩耍,常常话不投机就“看家伙”。有的家长就找上门来, 向我父亲告状。父亲总是千赔礼,万道歉,答应等“四乱子”回来,好生收拾收拾。四弟察知有人告状, 蹑手蹑脚也回,躲在屋角,等着挨训。然而父亲故作视而不见状,仿佛啥事也没有发生。是出尔反尔、自食其言吗?非也。“行要好伴,住要好邻”“恼个邻居瞎只眼”是他的口头禅。事后 见了那曾被
20、四弟欺负的小朋友,他总会好言抚慰。父亲对四弟的“劣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非放 任自流,而是他晓得四弟只是顽童意气,骨子里还是个仁义的孩子。父亲有句挂在嘴边的话是“牛大自 耕田”,因此,对一时过错无须责打,重在以身作则,言传身救。果然,四弟上学后,各方面表现皆优。 为人处世,父亲常讲,宰相肚里能撑船,小肚鸡肠成不了大事。他跟我讲过两个故事,特别强调,是 祖上传下来的。其一,“秦穆饮盗马”。秦穆公丢了几匹马,官员发现马被三百多个农夫杀了分吃后,欲抓农夫治罪。 秦穆公不愿因几匹马而伤害百姓,且担心百姓食马肉伤身,让他们喝了酒,放他们回家。后来秦穆公在 战场上重伤被围,那三百个农夫赶了来,舍命将秦
21、穆公救出。其二,“楚客报绝缨”。楚庄王大宴群臣时,有人趁乱酒后失礼,拽了楚庄王爱妃许姬的衣袖。许姬 扯断对方的帽缨,以此为记,请求庄王查处。庄王认为情有可原,下令在座者都把帽缨摘下来,尽情欢 饮,失礼之人得以逃过一劫。七年后,楚庄王陷入绝境之时,当年那个非礼许姬的楚军副将冲入重围, 救出了庄王。3两个故事,令我想到祖父的待人接物,原来这是“家学”。竹棚上,在礼帽盒的旁边,还搁着一根扁担。这也是文物级的古董,串联着父亲前半生的许多故事。 这扁担是曾祖父留下的,祖父用过。父亲说,他去上海打工,在码头上装货卸货,用的也是它。船与码 头之间,搭着一尺宽的跳板,挑着担子走在上面,没经验的,腿会发抖,一不
22、小心,就会栽下河。经验 从哪里来?练呀。巷子里放几条长板凳,连在一起,权当跳板,徒手走,挑着担子走,闭了眼睛走,练 腿劲,练胆量。1964年,我去北京念大学,上学时因直言贾祸,陷入困扰。我惶惑,写信给父亲,说不想念书了,干 脆回家种田。父亲回信:“人都有七灾八难,捆起来经住打,牙打碎了往肚子里咽,挺一挺就过去了。 大丈夫要能伸能屈,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天无绝人之路。”“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这句话给了我力量。我后来遇到过更大的苦境、逆境,也都是凭了这种信 念,咬牙度过。晚岁揽镜,发现我和父亲竟然有几分相像,而且是愈老愈挂相。当初为什么觉得不像呢?这是因为, 那时我面对的是父亲的不惑之年或天命之
23、秋,以我之稚嫩,去比照岁月的沧桑,当然是合不上辙的。如 今我已迈入耄耋,五官逐渐向父亲趋同,基因相承,血浓于水,繁华落尽,露了本色。顿禺尔玄想,岁月是一根长长的扁担,父亲在那头,我在这头。(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如玉”“如绒”体现礼帽的昂贵精致,戴上它会显得阔绰帅气,因此“我”迫切想得到这顶礼帽。B.父亲寻到晚归的“我”后只扬起手作吓唬状,对犯错的四弟故意视而不见,这些都能看出父亲的教育 智慧。C. “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是父辈年轻时艰辛生活的真实再现,也激励“我”在困难惶惑时咬牙支撑。 D.小时候“我”的外貌与父亲并不相像,晚年却
24、越长越像,是因为“我”的性格浸润了父亲的脾性、思 想。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头部分使用精确的数字描述自己和父母的身高,流露出“我”对自己不如父亲魁梧、伟岸的遗憾之 情。8 . “蹑手蹑脚也回,躲在屋角,等着挨训”,用一连串的动词,生动细致地写出四弟被小朋友家长告状 后惶恐不安的心理。C文章语言既诙谐风趣又庄重典雅。回忆儿时往事时,多用富有生活情趣的口语;写成年后的经历,多 用简洁凝练的书面语。D.文章结尾化用余光中乡愁的诗句,将情感寄寓在寻常事物中,用诗一般的语言表达出与父亲阴阳 相隔的痛苦之情。8.文章写“我”在父亲的影响下成长,却写父亲留下来的
25、“礼帽”,写祖辈传下来的“扁担”,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 (4分)9这篇散文讲述了作者在父亲言传身教影响下,形成自己的涵养,学会待人处世,到晚年觉得自己越来 越像自己的父亲,并醒悟到“家学”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在父亲身上学到哪些 “家学”? (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亡国之主不可以直言。不可以直言,则过无道闻,而善无自至矣。无自至则壅。齐攻宋,宋王使人候齐 寇之所至。使者还,日:“齐寇近矣,国人恐矣。”左右皆谓宋王日:“以宋之强,齐兵之弱,恶能如 此? ”宋王因怒而讪杀之。又使人往视齐
26、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讪杀之。如此者三,其后又使人往 视。使者遇其兄,日:“国危甚矣,若将安适? ”其弟日:“为王视齐寇。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今又 私患,乡之先视齐寇者,皆以寇之近也报而死;今也报其情,死,不报其情,又恐死。将若何? ”其兄 日:“如报其情,有且先夫死者死,先夫亡者亡。”于是报于王日:“殊不知齐寇之所在,国人甚安。” 王大喜,赐之金。寇至,王自投车上,驰而走。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 石以示左右左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日:“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 宣王之情,所用不过 三石,而终 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乱国之主,患存乎用三石为九石也。(节
27、选自吕氏春秋壅塞)材料二:入主者,以天下之目视,以天下之耳听,以天下之智虑,以天下之力争。是故号令能下究,而臣情得上 闻。是故贤者尽其智,而不肖者竭其力。德泽兼覆而不偏,群臣劝务而不怠。所以然者,何也?得用人 之道,而不任己之才者也。故假舆马者,足不劳而致千里;乘舟楫者,不能游而绝江海。夫人主之情, 莫不欲总海内之智,尽众人之力,然而群臣志达效忠者,希不困其身。使言之而是,虽在褐夫刍莞,犹 不可弃也;使言之而非也,虽在卿相人君,揄策于庙堂之上,未必可用。明主之听于群臣,其计乃可用, 不羞其位;其言可行,而不责其辩。暗主则不然,疏远卑贱者,竭力尽忠,不能知也。(节选自淮南子主术训)10 .材料一
28、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 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其尝A所用B不过C三石D以示E左右F左右皆试G引之H中关I而止。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恶,疑问代词“怎么”,与“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的“恶”用法相同。B.适,到去,与谏逐客书“适观而已矣”中的“适”词义不同。C.刍莞,“刍”指割草,“莞”指采薪,它们相连,在文中指割草采薪之人。D.责,责备,与现代汉语中“引咎自责”中的“责”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齐军越来越近
29、,宋人越来越怕,但如实报告情况的人都被宋王杀掉了,最后一个被派去探听情况的人 害怕也被杀掉,就报告说齐军还很远,国人并不怕。B.齐宣王喜好射箭,所用的弓根本不超过三石之力,但因为他受骗于左右侍从,又没有自知之明,所以 他一辈子都认为自己用的弓有九石之力。C真正的明君,其命令能够向下贯彻,其恩泽能够普遍施予,其臣子能够勤奋工作,而且能如实反映情 况,这是因为明君善于用人,不单单凭借个人之智。D.材料二的作者认为,对于人们提出的策略,不必考虑提出者地位是高是低、身份是贵是贱,只要策略 优秀就可以实行,不然,即使卿相提出的策略也不必采用。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不可以直言
30、,则过无道闻,而善无自至矣。暗主则不然,疏远卑贱者,竭力尽忠,不能知也。14 .两则材料的论点有何相同之处?主要论证方法有何不同? (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6题甘州遍秋风紧毛文锡秋风紧,平磺雁行低,阵云齐。萧萧飒飒,边声四起,愁闻戍角与征颦。青冢北,黑山西。沙飞聚散无 定,往往路人迷。铁衣冷,战马血沾蹄,破蕃奚。凤皇诏下,步步蹑丹梯。【注】蕃奚:多指西北少数民族丹梯:又称“丹墀”,古代宫殿前石阶以红色涂饰,故称“丹梯”。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0(3分)A.词的上片“平硬雁行低”中的“低”,与“野旷天低树”的“低”有异
31、曲同工之妙。B.词人听到号角、战鼓声四起,万端愁绪油然而生,尤其是报国无门之愁怨更为明显。C.词人运用了视觉、听觉、触觉,生动地描写了边塞恶劣环境,让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D.词的下片通过描写飞沙迷路、马蹄沾血等景象,极力渲染了悲壮气氛,突出了战争的惨烈。16 .清人陈廷焯评价这首词的结尾说“结以功名,鼓战士之气”,结合全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河流和树木做比,反面申述国君德行不深厚,是不能让国家长治久安 的两句是:“(2)赤壁赋在写到赤壁之战古战场时,指出此地可以远望夏口
32、和武昌,接着以”两句描绘 其景色。(3)仁而爱人始终是守天下的关键,正如杜牧阿房宫赋指出的“ , ”,秦国就不会迅速灭亡。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宛成18-19题。有我之境,是把读书当作人生的避风港。作家毛姆曾说过,养成读书的习惯,就如给你自己建造了一座 逃避人生几乎所有不幸的避难所。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面对坎坷、遇到挫折,马不停蹄、一往无 前是一种态度,掩卷沉思、反思自己也是一种态度。前者的精神是雄健的,(a )。通过读书,在历史 中寻找借鉴,从他人那里汲取经验,未尝不是以守为攻、站在问题之外看问题的大智慧。不仅如此, 以读书修
33、身正己,能让人少几分“卷帷望月空长叹”的烦恼纠结,多一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淡定从 容,反而有助于我们迈过这些坎。无我之境,是把读书(b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是一次精神的修行,是一次灵魂的洗礼。确实,阅 读和思考是每个人都不会虚度的旅程。它能让人放慢原本急匆匆的步伐,撤掉火急火燎,摆脱内心浮 躁,在流连字里行间的风景里,找到一个安静的精神角落。苏州有一家大型书店,一个特点就是拥有非 常长的楼梯,其意图就是为了让每个来到书店的人在拾级而上的过程中,能够放慢脚步,感受书香, 从容沉淀。在这个意义上,读书绝不仅仅是一种放松身心的休闲,更是一种拯救灵魂的生活方式。18 .文中加方框的四个成语中有两
34、处使用错误,请标明序号并修改。(4分)19 .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H (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每当回家,我便有一种踏实的感觉,那感觉牢牢地贴在心口。家里的门是一种呵护。记得幼时,妈妈 就常常唠叨,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时难。当时,对这话总是似懂非懂,也就不屑一顾。现在想来,真是 年少不识愁滋味。没有想到的是,这种踏实感,坚守了儿十年的精神依偎,却在偶然之间,被一缕细风 轻轻颠覆。风从窗口吹进,礼貌而轻柔。风是无意的,不应该对我有敌意,也不会给我带来什么痛苦,只是一种习
35、 惯。风一吹,我就掉过头,顺着那一习凉,把目光聚焦窗口。我不仅发现了窗外的一切,还看到了一种 悬空。树枝轻轻地向我招手,晃动的只是它纤细的指尖。我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悬空在这个城市中。一幢楼房,撑起双臂,轻轻地把我高高举起。然后悬空 放置,身不由己。两脚之下,华丽的实木地板,还有地板上的荼几、沙发、电视,都与我一样悬空着。 我的心空荡荡的,仿佛一艘无法泊岸的船,飘忽在浩瀚的海面。天再蓝,离我太远,托起我的是我唯一 的依靠一一飘忽不定的水。在这个城市生存了这么多年,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被悬空的,面对黑洞洞的 窗口,我找不到答案,孤独的身影,幻化成小孩的柔弱的手。20 .下列语句中,与其他三项的修
36、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风从窗口吹进,礼貌而轻柔。B.树枝轻轻地向我招手,晃动的只是它纤细的指尖。C.一幢楼房,撑起双臂,轻轻地把我高高举起。D.孤独的身影,幻化成小孩的柔弱的手。21.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与画线句子的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一一他还有宏伟的设想;还要栽树B.让人留恋的歌声响起,标志着这是一年的最后一个夜晚大年夜。C.到山上打柴的记忆,至今都是幸福而快乐的一一尽管那是童年时期一种十分辛苦的劳作。D.这位选评者把“含香之署”讲成“有香味的房子”;把“怀刺”讲成“怀抱着有刺的东西”一都是全 无根据地乱说一通。22 .文
37、中有三个加点的重叠形式“牢牢”“常常”“轻轻”,说说它们和“牢”“常”“轻”相比,语意 上各有什么不同。(6分)四、作文(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参考答案仅供参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现代文阅读I (本部分共5小题,19分)1 .(3分)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 “唐代之前并没有出现固体糖”错。从文章最后“赋中与沙糖并列的尚有石蜜,这是汉唐时
38、代对 异国所产固体糖的叫法”可知,唐代之前已经出现了固体糖。2 . (3分)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C “宋代熬制沙糖的工艺相当简单,因其使用的原材料主要来自糖霜生产后遗留下来的糖水”强加因果 关系。工艺相当简单,与其使用的原材料没有直接关系。且宋代熬制沙糖的原材料“主要来自糖霜生产 后遗留下来的糖水”缺少依据,原文说的是“糖霜谱指出,沙糖是用甘蔗浆熬就。3 . (3分)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 “宋代的甘蔗种植只集中在这五个地方”错。原文说“当时甘蔗种植在宋朝的境内非常普遍”。4 . (4分,1点1分)作者由宋人王灼的糖霜谱考证出宋代
39、存在的固体蔗糖“糖霜”和今天 的“砂糖”不是同一种事物,所以宋人不可能消费“砂糖”;依据糖霜谱的记载可知宋代境内“糖 霜”的产量低,且境外不生产“糖霜”,所以“宋人消费以固体蔗糖为主”不可能存在;贺威、刘伟 荣等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宋代限于技术条件,主要生产“液态糖”,所以“宋人消费以固体蔗糖为主” 不可能存在;作者从糖霜谱农桑辑要考证出宋代的“液态糖”的专有名称是沙糖,沙糖不是 固体糖,所以“宋人消费以固体蔗糖为主”不可能存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由原文“很清楚,在王灼时代的制糖体系里, 沙糖与糖霜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商品”“所以,在王灼那里,沙糖不是固体糖,尤其
40、不是今天的砂糖”可 知,作者考证出宋代存在的固体蔗糖一一“糖霜”和今天的“砂糖”不是同一种事物,所以宋人不可能 消费“砂糖”;由原文“糖霜语记录了当时糖霜与沙糖的制作工艺。前者的生产过程辛苦漫长,而 且出品率很低” “糖霜语介绍,当时边境以外的很多地区都出产好甘蔗,但却没听说有糖霜的生产” 可知,依据糖霜谱的记载,宋代境内“糖霜”的产量很低,且境外不生产“糖霜”,所以“宋人消 费以固体蔗糖为主”不可能存在;由原文“贺威、刘伟荣在宋元时代福建制糖技术的影响一文中指 出,宋代限于技术条件,主要生产液态糖”可知,贺威、刘伟荣等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宋代限于 技术条件,主要生产“液态糖”,所以“宋人消费
41、以固体蔗糖为主”不可能存在;由原文“从糖霜谱 可知,不仅福建,同时期的其他蔗糖产地也是如此,这就显示了宋人消费蔗糖的情况。如此重要的历史 情况,却在糖史研究中常受忽略。同样受到忽略的是,有一个非常漫长的时期,作为糖制品主力的液态 糖,拥有一个指定专用名称一一沙糖” “农桑辑要中很明确地展示了 熬沙糖的技术过程,也清 楚地告诉我们,简单分离过糖蜜的稠浆就是沙糖的最终形态,并没有进一步晒干等更多步骤,因此成品 是流质的胶饴”可知,作者从糖霜谱农桑辑要考证出宋代的“液态糖”的专有名称是沙糖,可 见沙糖不是固体糖,所以“宋人消费以固体蔗糖为主”不可能存在。5 . (6分,每点2分)从事学术研究要有实事
42、求是的态度,要勇于承认自己的失误;研究中要尽可 能研读更多的文献资料,,善于借鉴别人的研究成果;从事学术研究不能只从自己的经验出发,要理性 谨慎地进行求证。【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答案不唯一不固定,分清角度、 言之成理即可。由原文“当时我误以为进入宋代以后,固体的砂糖便成为主流。直到读到北宋王辟之海 水燕谈录里的一则材料,我才意识到,以为宋人消费以固体蔗糖为主,这是一个普遍流传的误会”可 得,从事学术研究,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要勇于承认自己的失误;由原文“直到读到北宋王辟之演 水燕谈录里的一则材料,我才意识到”“这里有必要提及糖霜谱。宋人王灼的糖霜语是
43、一部严谨惊人的科学史著作,由之后人知道,在北宋时代,固体的糖已经出现了”“季羡林先生蔗糖 史中关于唐代的一章让我们明白,宋代并非沙糖的起点,唐人对这种形式的蔗糖颇为了解,在日常生 活中也有各种应用。真正惊人的是,如演繁录指出,早在东汉时,张衡七辩里已然提到:沙锄石蜜,远国储珍。”可得,研究中要尽可能研读更多的文献资料;由原 文“贺威、刘伟荣在宋元时代福建制糖技术的影响一文中指出,宋代限于技术条件,主要生产液 态糖“季羡林先生蔗糖史中关于唐代的一章让我们明白,宋代并非沙糖的起点”可得,在考证 过程中,作者引用了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善于借鉴别人的研究成果;作者在文中指出“很多从自己的 生活经验出发
44、,进而望文生义”,结果得出错误的观点,由此可得,学术研究不能只从自己的经验出发, 要理性谨慎地进行求证。(二)现代文阅读H (本部分共4小题,16分)6 .(3分)本题考查学生对散文的内容、主题思想的分析鉴赏能力。答案:B【解析】A. 因此我迫切想得到这顶礼帽”错误,原文是先想得到礼帽,后来戴上后发现 “如玉”“如绒”,前后颠倒,强加因果。C.父辈年轻时艰辛生活的真实再现”错误,“一根扁担能睡 三个人”是夸张的说法,并非真的一根扁担上睡了三个人,而且原文也无此类描述,望文生义,无中生 有。D. 是因为我的性格浸润了父亲的脾性、思想”错误,原文是“基因相承,血浓于水,繁华落 尽,露了本色”,选项
45、却说成“我的性格浸润了父亲的脾性、思想”,偷换概念,归因错误。7.(3 分)本题考查学生对散文的技巧、语言的分析鉴赏能力。答案:D【解析 1 ”用诗一般的语言表达出与父亲阴阳相隔的痛苦之情”错误。我们要能够读懂散文的 技巧、语言。“阴阳相隔”,无中生有,文章并没有交代父亲已经去世,也并无“痛苦之情”,而是表 现了对父亲的思念、感恩与牵挂之情,曲解文意。8 .(4分)【解析】考查学生掌握物象的作用的能力。【答题思路】物象的作用:物象本身特点+对内容+对结构+对情感答案:礼帽代表了父亲的气派与风度,在儿时作者的心中意味着成年;礼帽吸引着“我包含着“我” 对父亲的仰慕和对成长的向往。(2分)扁担是父
46、辈努力打拼的见证,是家风传承的象征;老一辈人用 扁担挑起生活的重担,扁担也指引“我”,助“我”渡过困境。(2分)从礼帽写到扁担,层层深入, 由外到内呈现父亲在儿子心中的形象,使父亲形象更加鲜明,同时展现“我”追随父亲不断成长的过程。 (2分)【评分细则】每一处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失分剖析】1.未掌握物象作用答题思路;2.要点不全;3.未扣文本分析,回答肤浅化。9 .(6分)【解析】考查学生结合文本分析筛选信息“家学”的能力。【答题思路】“家学”主要是针对家人体现出的人物特点。答案:父亲有一家之主的风范:父亲慈爱宽容,不发脾气,不打骂孩子,家庭气氛温馨和睦。(2分) 父
47、亲对孩子的教育引导重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他讲故事教导“我”要宽容;对人笑颜相对,对曾 经与四弟发生矛盾的小朋友好言抚慰;当“我”遇到苦难时,父亲写信鼓励“我”咬紧牙关,给“我” 力量。(2分)父亲重视家风传承:家中保留着曾祖父用过的扁担,它见证过父辈的成长与坚持,父亲 又用“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鼓励“我”像父辈一样不怕困难。(2分)【评阅细则】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失分剖析】审题不准,理不清答题思路,分不清从哪几个维度解答;2.要点不全;3.回答肤浅化。【结合教材分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大都是谈论立身处世之道的,研习任务为:学习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应该学以致用,知
48、行合一。比如论语十二章,或阐述持身以道、以礼、以仁、以恕、以义的道 理,或辨析君子、小人,或论述经典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价值,都富于启发性。学习时,要梳理单元 各篇课文所讲的立身处世的道理,并思考它们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展开讨论。扁担那头的 父亲从“家学家风”建设传承的角度,与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研习任务是高度一致的,“家学家风” 是立身处世的重要方面,因而这道题与教材密切相关。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10 .(3分)DFH【解析】“三石”是“不过”的宾语,故在其后断开;前一个“左右”是“示”的宾语,故 在其后断开;“之”只能做“引”的宾语,不能做“中关”的主语,故在“之”后要断开。11 .(3分)D【解析】文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