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考试题题库(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考试题题库(附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紧张的身体状态能够阻止与害怕相联系的反应。79模特塑造法(领会)P180;答:模特或榜样不仅能使儿童获得良好的行为习惯,高 尚的思想品质,还能帮助儿童克服害怕的情绪。80认知疗法(领会)P181:答:要改变不合理的行为和情绪,首先要找出不合理的思 想基石出。蒲直认艮和改变不适当的思想来达到改变行为和情绪的目的,是认知疗法的基本观点。这里的关键是帮助儿童根据事实去分析他的想法与现实的差异。81儿童高级情感的类型:识记:答:道德感、理智感、美感。82儿童高级情感发展的特点:识记:P183答:1、道德感的发展。道德三是关于人的言 论、行动、思想或意图是否符合人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从形式来分有三种
2、,1) 直觉的情感体验,2)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体验,3)意识到道德理论的情感 体验。2、理智感的发展。理智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3、美 感的发展。美感是人们对审美对象进行审美后所得到的一种愉悦的体验。83培养儿童道德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答:1、为儿童树立切实可学、生动形象的榜样。2、在进行道德教育时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断激发学生的情绪共鸣,使他们从 小能对符合社会道德的行为产生愉快、自豪、羡慕、向往的情绪体验,对违反社会道德 的行为表示厌恶、蔑视、羞耻。要形成一种正确的集体舆论,及时表扬好人好事、批评 不良行为,使正确的道德行为得到道德上满足的情感,不良
3、的行为产生否定的体验。3、随着儿童认识的发展,阐明道德理论、道德标准,使道德体验不断概括化、深化。84培养儿童理智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答:1、鼓励儿童多提问、多思索、多探究,并创造条件让儿童有机会去探索、去创造。 2、儿童在游戏和学业上取得了成功要及时给予表扬,尽是避免让儿童体验过多、过强 的失败情绪,任务与要求要切合儿童的实际,要善于发现儿童认识活动中的优势领域和 兴趣。成功和兴趣是推动年幼儿童理智感发展的重要保证。第九章儿童个性的发展85人格结构的形成(识记):P190人格由三方面组成:1伊底(id),可以理解为人格的 生物成分,2自我(ego),可以理解为人格的心理成分,3超我(super
4、ego)可以理解 为人格社会成分。伊底是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部分。由先天的本能 和基本的欲望组成。自我介于现实世界与伊底之间,自我是有意识,有理智的,遵循“现 实原则”。超我是自我的一部分,代表着社会的伦理道德,弗洛伊德的超我通常所说的 良心。这按“至善原则”行动,当自我控制不了伊底并向伊底妥协而违背了良心时,自 我就会产生一种内疚感、犯罪感来惩处自己。86人格发展的阶段(识记)P191: 1弗洛伊德所说的“性”除了与生殖活动有关之外, 还包括吸吮,大小便,皮肤触摸等凡是直接或间接引起机体快感的一切活动。2性本能 表现为一种力量,正是借助这个力量,性本能才得以完成其目的,这种力量
5、或者说是一 种能量,一种冲动,弗洛伊德称之为“里必多”;为里必多集中投放的身体部位是机体 获得快感的重要区域。称作“性感带二3弗洛伊德按照里必多发展经过的“性感区”的 不同,把它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里 必多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两种危机:固着和倒退。固着是一部分里必多停滞在较初期的 发展阶段上。倒退是里必多倒流到初期的发展阶段。87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识记)P194: 1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特别强调人格形成 与儿童早期经验有关,与父母对儿童的教养态度有关。2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划分成三 个部分。即伊底,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的矛盾斗争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人格
6、发展中人 的本能、现实环境和社会道德要求之间的矛盾斗争。并把人格发展的过程看作是动态变 化的过程。3弗洛伊德是性本能决定论者。他把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归之于性本能或里 必多,认为性本能的满足与否直接影响人格的发展。4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依据的资 料,主要来自弗洛伊德个人的诊断经验和自我分析,缺乏科学的实验依据,很难重复验 证。88埃里克森与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的区别(领会)P195: 1、弗洛伊德特别强调本能 的作用,伊底的力量,埃里克森更强调自我的作用,理智的力量,相信超我能引导心理 性欲向着社会所规定的方向发展,超我可以协助自我监督伊底。2、弗洛伊德在研究儿 童人格发展时,仅把儿童囿于母亲-
7、儿童-父亲这个狭隘的三角关系中,而埃里克森则把 儿童置于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上,重视社会对发展的影响。3、弗洛伊德对儿童人格发 展的研究只到青春期为止,而埃里克森则把个性发展的阶段到八个阶段,贯穿到人的一 生。4、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而埃里克森则认为人的本性既不是善的,也不 是恶劣的,儿童出生后都存在向善的或向恶的方向发展的可能性。他对形成和发展良好 的个性品质抱着较为乐观的态度。89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领会)P195: 1、每个阶段都有一个普遍的发展任务, 这些任务都是由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间不断产生的冲突或矛盾所规定的。2、 一般都介于积极和消极的两个极端之间,健康的
8、个性品质应倾向于积极的那一端。3、 埃里克森认为一个阶段的任务虽未完成,仍有机会在以后的阶段继续完成任务。4埃里 克森也指出一个阶段的任务完成任务了并不等于矛盾不复存在,在以后的发展阶段里仍 有可能产生先前已解决的矛盾。90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理论的八个阶段:1、基本的信任感和不信任感, 2、基本的自主感对基本的羞耻感与怀疑感,3基本的主动感对基本的内疚感(一是发展 良心,二是获得性别角色),4基本的勤奋感对基本的自卑感,5基本的自我同一感对基 本的同一感分散或混乱6基本的亲密感对基本的孤独感,7基本的繁衍感对基本的停滞 感,8基本的自我整合对基本的绝望感。91简评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
9、理论P200:1、埃里克森对儿童发展的研究着眼于把儿童看作是一个整体,从情绪的道德的和人与 人关系的整体发展过程来研究人格的发展,2、埃里克森的理论中有一些辩证法的思想。 3、埃里克森比较重视教育的作用,不仅指出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还提出了解决矛 盾,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的方法。4、埃里克森没有完成摆脱弗洛伊德的本能说。5、埃 里克森描述了个性发展各个阶段中社会要求与自我的冲突。92影响个性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三个1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先天素质和气质,体貌特征和成熟速率)一)、最初的个性 或气质,儿童可分为三种气质类型,一种是“容易(护理)的”儿童;第二种是“困难 的”儿童;第三种是“慢慢活跃起
10、来的”儿童。这些气质特点是儿童个性发展的基础, 是个性塑造的起跑线。正是这种差异或特点制约了父母或其他教养者与儿童相互作用的 方式,也制约了父母和教养者对儿童作用的效果。二)、体貌与体格的影响,体貌指面 部特征、身高体重和身体的比例,当它成为社会注意的对象,并赋予人为的社会价值时, 这就会成为影响个性发展的一个因素。体格特征影响教养者对儿童的态度和教养方法, 从而影响个体的兴趣、爱好、能力等,如个子高的孩子对打篮球、跳高感兴趣。三、成 熟速度的影响,身体成熟的早或晚会使同年龄的儿童招致不同的社会心理环境从而影响 一个人的情绪、兴趣、能力和社会交往。2,社会化因素(主要有家庭,学校,同伴, 社会
11、团体组织和机构,广播,影视,报刊的宣传)3影响儿童个性发展的家庭因素P206: 一、父母的管教活动,二、家庭结构,三、家庭 的物理环境,四、电视的影响,1父母管教类型的维度有两个:控制和爱。根据这两个维度把父母分成四种类型:(1) 权威型父母一一控制+爱(接受);(2)专制型父母一一控制+不爱(拒绝);(3)娇宠型 父母一一不控制+不完全的爱;(4)冷漠型父母一一不控制+不爱。2离异家庭与正常家庭儿童个性,智力,与同伴关系,自我控制等存在着显著差异。 父母离异后儿童一般要经过两个时期。一是危机期,常常是一年左右,儿童受到的消 极影响表现特别明显。二是适应期,一般在一年以后。父母离异对儿童的影响
12、有三点 是可以肯定的。(1)冲突迭起的婚姻对儿童不利的影响要远大于离婚的影响。(2)来 自离异家庭的青少年犯罪更加普遍。(3)每个离异家庭的情况不同,不利影响的多少 和持久性也不同。3父母本身不仅是儿童的社会来源。也是物理环境的中介物,是儿童物理环境的提 供者和组织者,4儿童可以从电视中学到侵犯必行为。也可以学到亲社会行为。观看电视太多与成 绩差有很大关系。93父母的管教活动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P207: 1)、父母本人的个性特征,如对孩 子的期望,对孩子能力的评估;2)、儿童自身的特征,如气质、性格、能力;3)、社 会环境,如工作单位、社区、文化,家庭内部的环境,如婚姻关系。94自我意识的
13、发展自我意识是个性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衡量个性成熟水平的标志,是整合,统一个性各 个部分的核心力量,也是推动个性发展和内部动因。1阿姆斯特丹借用盖勒帕“点红测验”研究婴儿自我觉知。实验表明婴儿对自我形象的 认识要经历伙伴阶段,退缩阶段,自我认知出现三个阶段。2婴儿认识店面我形象的根据或线索有两条:一是相倚性;二是特征性。95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P212 (1)依从性和被动性;(2)表面性和局部性;(3)情绪性和不确定性。96学龄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儿童进入学校以后,自我意识得到明显发展,一方面是 由于儿童已能利用语言符号调节和指导自己的行动,另一方面因为客观环境向儿童提 出了一系列要求,迫使儿童要
14、按照这些要求来对照检查自己的行为,加之成人和同伴也经常以这些要求来评定儿童的行为,因而使儿童对自我有了更多了解。97自我评价是指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和行为的评价,是个体自我调节的重要机制。1小学生对自我评价的几个特点:(1)从受外部条件的制约到受内部道德认识的制约。 (2)从注重行为的效果过渡到注重行为的动机,转折年龄在9岁左右(3)从注重的直 接后果到注重行为或后果的性质。(4)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渐发展,并且有了一定的批 判性。(5)从对具体行为的评价到有了一定的概括程度的涉及某些个性品质的评价。2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发生突变的时期。产生突变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生理上的 原因。二,心理上的原因
15、。三,社会的原因。98青少年自我意识的特点。1、成人感和独立意向的发展。2、自我的分化。3、自我意识的强度和深度不断地增加。 4、自我评价逐渐趋于成熟。99青少年自我评价的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评价的独立性日益成熟;二是自我评 价逐渐从片面性向全面性发展;三是对自己的评价已从身体特征和具体行为向个性品质 方便转化。第十章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100性别定型的几个概念1性别,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男性”或“女性”。这是根据生物学特征对人类群体的 基本界定。2性别角色,是指被社会认可的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的一种地位,也是社会对男性和女 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3性别同一和性别角色同一,根据身体
16、结构和功能来确认自己是男性或是女性,这就是 性别同一。根据社会对性别角色的要求来确认自己,则是性别角色的认同。101性别定型化的发展过程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性别认同和性别角色认同的过程,即性别定型化过程。1性别恒常性,一般认为它的发展有经历三个阶段(1)性别认同23岁;(2)性别稳 定性45岁;性别一致性67岁。2对性别期待的认识:1)、刻板的性别概念2)、文化规定的性别概念3性别偏爱:男孩更加喜欢男子气的活动并对这类活动感兴趣。女孩往往转向偏爱男子 气的活动接受男子气的个性特征。4性别角色行为的采择:儿童尽管很早就在活动,兴趣和选择同伴方面显示出性别差异, 但在个性和社会行为方面并未显示性别差
17、异。102影响性别差异的因素:P220一、性别差异的表现:1、身体和动作方面。从婴儿期开始,男孩长期维持高效的新陈 代谢,具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女婴的活动比较精细,大部分是面部表情。2认知方面,男女两性在认知方面的差异可从男女两性认知差异变化的年龄倾向,认知 差异的具体表现两个方面来看(1)男女性别差异的年龄倾向和具体表现。(2)男女智 力有不同的优势领域。语言方面,女孩获得语言比男孩早,在语言流畅性方面,以及在 读,写和拼写方面均占优势。男性在言语叙述和操作方面占优势。感知方面,男性的视 敏度优于女性。女性有较好的听觉定位和分辨力。记忆方面,男性的理解记忆和抽象记 忆较强,而女性的机械记忆和形
18、象记忆较强。思维方面,男性偏向逻辑思维,女孩偏向 形象思维。(3)社交和情绪发展方面。1)、女孩参加社交方面活动比男孩多,男孩对物 体和事情感兴趣,而女孩似乎对人感兴趣。2)、男孩攻击性行为比女孩多。3)女孩在 一起从事合作性的活动多于男孩,女孩倾向于找比自己年龄小的同伴玩,男孩倾向于跟 年龄比他大的男孩合作。二性别定型化理论。1认知发展理论,儿童会主动寻找区别男孩和女孩的活动、行为和 价值观等有关的信息,自发地构建在他们周围的每种性别角色的知识,自然评价这 些与性别有关的模式。2性别图试理论,一量儿童获得性别角色图式,就会按照这种 图式来解释世界上的事情。3社会学习理论,他们通过对别人的观察
19、学会期待与性别 角色相符的行为。儿童的性别偏爱和适应性别角色的行为主要就是通过奖励与惩罚、 观察与模仿获得的。4心理人类学理论,这个理论十分重视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三、生物学因素对性别差异的影响1荷尔蒙的影响,荷尔蒙在胎儿期便把心理的和生理的倾向性组织分成男性的或女 性的。2大脑单测化功能对认知性差的影响,女孩的大脑左半球神经细胞的生长和 髓鞘化的实现比男孩早些,而男孩的大脑右半球神经细胞的成长及髓鞘化的完成比 女孩快些。3染色体遗传特性对智力的影响,男性比女性更易发生染色体畸变,而 且,即使同样的染色体畸变对男女智力的影响也不同,对男性的影响显得更严重些。 四、父母和教师对儿童性别差异的影
20、响现代心理学对儿童性别定型化的研究有三个显著的变化:1父母虽然仍是影响儿童性别社会化的重要因子,但并不是惟一重要的因子。同伴, 影视等社会信息渠道对儿童性别概念和合适的性别行为也有重要影响。2儿童达到性别定型的年龄范围扩大了,不再像弗洛伊德那样只强调出生关五年的重 要性3双性化理论研究正在兴起。十,双性化与无性教育1双性化个体要比男性化和女性化个体更具灵活性,适应性2双性化人格模式也许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的潜能,至少不会因为人为的性别限制 而限制个体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挥。儿童发展第十一章儿童交往的发展103依恋的含义:(识记):p232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 的一
21、种倾向。104依恋的类型:p234(识记):艾斯沃丝将婴儿依恋划分为以下三种。A类型:回避的。 这类儿童对母亲在场或不在场影响不大。母亲离开时,他们并无特别紧张或忧虑的表现。 B类型:安全的。这类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地玩弄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比较积 极并不总是依偎在母亲身旁。C类型:反抗的。反抗性依恋的儿童逢到母亲离开之前, 总显得很警惕,有点大惊小怪。105依恋形成的原因:p235(识记):母亲喂养婴儿的模式对以后婴儿形成的依恋类型确 有一定的预见性。母亲都是敏感的、接受的、合作的,也是婴儿易接近的。用三个维度 来衡量母亲的教养行为,反应性一一对婴儿的哭、叫唤、语言要求等的反应比例;积极
22、 的情绪表达一一充满感情的接触,加上微笑、表扬、说话等;社会性的刺激一一母亲接 近婴儿,对婴儿微笑、谈话或模仿婴儿的频率。母亲或别的照顾者在抚养婴儿时,有两 点十分重要:(1)对于婴儿发出的各种信息能够敏感地及时作出反应,即所谓的敏感性 和同步性。(2)与婴儿相互作用时, 尤其在指导儿童时,充满热情、鼓励和温和。106依恋的发展过程:依恋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领会P233第一阶段(出生到3个月):对人物差别反应的阶段。见到人的面孔或听到人的声音就 会微笑,以后还会咿呀“说话”。第二阶段(3到6个月):对人有选择反应的阶段。这时,婴儿对母亲和他所熟悉的人的 反应与对陌生人的反应有了区别。第三阶段
23、(6个月一一3岁):积极寻求与专门照顾者接近。婴儿从6、7个月起,对依 恋对象的存在表示深深的关切。107习性学理论:领会P237以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贝为代表的习性学理论认为依恋是 一套本能反应的结果。这些本能反应对于种系的保护和生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习性论者强调了婴儿早期的社会信号一一哭、笑、依附等在依恋形成中的作用,还把依 恋看成是由母子双方共同协调发展起来的双向过程。108心理分析理论:领会P238:心理分析理论强调婴儿在与能够满足其生物学上需要的 对象保持接触时投入具有性特征的能量“里必多”的重要性。心理分析模式的一个关键 概念是:依恋是由内部的、直接的成熟过程所激起的自然现象,并以
24、需要的满足为中介。 心理分析理论十分强调喂食方式、大小便训练的方式和时间对依恋发展的影响。109社会学习理论:领会P238:社会学习理论与心理分析理论都强调婴儿的依恋行为是 由母亲的喂食引起的。现在,社会学习理论者已不再专门强调喂食的重要性,认为照顾 着与婴儿接触时为婴儿提供触觉的、视觉的、听觉的刺激已成为婴儿最重要的、最可信 赖的刺激。社会学习理论者与习性论者一样,认为依恋是母子相互作用的双向过程。110认知理论:P239领会:认知理论推测,婴儿的依恋必须具有某些认知能力。首先婴 儿必须学会区分环境中不同的人,若缺乏这种能力,就会把周围接触的人都看成是同样 的,既不能发展对专门人的依恋,也不
25、会在见到陌生人时感到害怕。婴儿在6-9个月时 已对经常接触的人形成了专门的图式。其次,婴儿必须具有认知永久客体的能力。当他 所依恋的对象不在眼前时,依然知道这个对象还存在,并期望他重新出现,分离的焦虑 特别依赖这类能力。111早期依恋对后期行为(儿童发展)的影响:领会P239: (1)对照料者(父母)的依 恋为婴儿提供了情绪安全的基地,也为日后父母教育儿童打下了基础。(2)依恋的强烈 程度不能决定儿童发展的方向。(3)儿童与照料者父母的依恋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它 会随着家庭内部关系的变化而变化。(4)儿童个性是儿童经验的历史与现实活动统一的 产物,它既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连续体,又具有相对的可塑
26、性。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大。第二节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112同伴的作用:(识记)P241:同伴是强化物。同伴是范型。同伴帮助去自我 中心。同伴给予稳定感和归属感。同伴是社会化动因113.婴幼儿的早期交往特点:(识记)P243缪勒和白莱纳把婴儿同伴相互作用划分成三 个阶段:(1)客体中心阶段。儿童的相互作用更多是集中在玩具或东西上,而不是儿童 本身。(2)简单互动阶段。儿童已能对同伴的行为作出反应,经常企图去控制另一个儿 童的行动。(3)互补性互动阶段。出现了更为复杂的社会交往,可以看到模仿已较普遍, 还有互补互惠的角色。社会性游戏是指儿童在用非社会性的物体进行活动时,还包括其 他人,如母亲、同伴。1
27、14学龄儿童同伴交往的发展特点:P245 (识记):(1)随着年龄增长,儿童与同伴的 互动增长,与成人互动减少。(2)儿童与近似年龄或大于自己2岁年龄的同伴的互动超 过与同龄儿童的交往。115塞尔曼将儿童的友谊发展分成5个阶段:(识记)P245第一阶段(37岁),这时儿童还未形成友谊的概念。同伴就是朋友,一起玩就是友谊。 第二阶段(49岁),单向帮助阶段。儿童要求朋友听从自己的愿望和要求。顺从自己 的同伴就是自己朋友,否则就不是朋友。第三阶段(612岁),双向帮助阶段。儿童对 友谊的互动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有明显的功利性,还不是患难与共的合作。第四阶段 (915岁),亲密的共享阶段。友谊随时间
28、推移而发展,儿童逐渐懂得忠诚、理解、共 同兴趣是友谊的基础。他们互相倾诉秘密、互相帮助、解决问题。但这时的友谊有强烈 的排他性。第五阶段(12岁开始),是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择友严密,建立的友谊能 保持很长时间。116儿童角色采择的四个阶段:领会P246: 0阶段:自我中心的观点。儿童还不能将 自己对事件的解释与别人的理解区分开来。I阶段:社会信息的角色采择(68岁)。 儿童已意识到别人有不同的解释和观点。H阶段:自我反省(810岁)。儿童知道每个 人都认识到别人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知道不仅别人有不同的观点,而且别人也能理解 儿童的观点。III阶段:互相角色采择(1012岁)。儿童能从第三者、
29、旁观者、父母或 朋友共同的观点看两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W阶段(1215岁以上)。社会和传统体系 的角色采择。儿童知道存在综合性的观点,而且也认识到“为了准确地同别人交往和理 解别人,每个自我都要考虑社会体系的共同观点”。117交往技能的训练对促进儿童交往能力的意义:(领会)P247(1)发现可供选择的方法。鼓励儿童想出尽可能多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2) 预料活动结果。要儿童预料大人会有什么反应。(3)理解原因和结果。鼓励儿童推测,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总之认知技能训练有利于儿童处理社会人际关系能力的提 高,而且对提高自信、适度表达情绪、抑制极端冲动有用。118角色扮演在促进儿童交往能力发
30、展中的意义(领会)P248角色扮演可以帮助儿童克服冲动与攻击性行为,还有助于利他行为的实践。斯托帕 曾用实验的方法证明,受过互惠训练的儿童比起没有受过这种训练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 帮助行为。这样的训练对扮演两种角色的儿童利他主义行为的培养都是有作用的。 第三节游戏与交往技能119认知动力说:(领会)P249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学习新的复杂的客体和事件的一种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和技 能的方法,是思维和行动相结合的方法。儿童在游戏时并不发展新的认知结构(顺应), 而是努力使自己的经验适合于先前存在的结构(同化)。120心理分析理论:(领会)按照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的理论,游戏能帮助儿童发展自我力量。
31、通过游戏,儿童 可以解决伊底和超我间的冲突。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也是 缓和心理紧张和使儿童掌握大量经验的净化反应。如孩子给娃娃“打针”就是在帮助自 己克服自己在打针时产生的恐惧和无可奈何的感觉。121学习理论:(领会)P250桑代克认为游戏是一种习得行为,游戏遵循“效果律”。效果律强调强化会增加一种反 应出现的可能性,而惩罚则会减少它出现的可能性。游戏虽然不同于工作,但它仍受学 习班的影响,儿童所玩的游戏与儿童年教养方式有关,一些强调责任和按吩咐办事的社 会,儿童倾向于做碰运气的游戏,重视成就的儿童喜欢玩身体技能方面的竞赛性游戏。 122.按照游戏进行的目的性分类(识记
32、)P251(1)创造性游戏。(2)建筑性游戏。(3)教学游戏。(4)活动性游戏。123按照智力发展水平分类(识记)(1)感官接受新奇的、愉快的刺激引起的游戏。如手舞足蹈,反复撕纸头、敲打手中 拿着的物体,反复扔掉拾起的东西,逗引时的嬉笑等。(2)简单动作模仿的游戏。(3) 象征性游戏。(4)创造性游戏。124按社会化程度分类(识记)P251(1)无所用心的行为。(2)旁观者行为。(3)单独一人的游戏。(4)平行游戏。(5)联合游戏。(6)合作性游戏。125游戏在促进幼儿认知、社会能力、情绪及个性发展中的作用。应用1)、游戏和认知的发展,儿童在没有外界评定的压力下,自由地对客体进行探索、观察 和
33、试验,是推动儿童认知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2)、游戏和社会能力,想象性游戏在儿童社会能力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儿童在假候 的情境里,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各种角色,体验各种角色的思想情感。3)、游戏与情绪,假装性游戏的特征是它为表现情感的控制情感提供了种种机会,实际 上它可能在建立一种观察别人的情绪、表现或控制自己情绪的比较好的组织图式。一些 情绪失调的儿童,他们的游戏模式往往比较刻板、混乱,在游戏中还常常出现偏差,不 受同伴欢迎。4)、游戏与个性,它们是相互影响的,一些想象力丰富的儿童与父母感情 密切。父母的关心、对想象力的鼓励,提供机会让儿童想象,这些都是促进儿童想象力 的有利条件。鼓励儿童想象
34、可以用作使过度活动的儿童安静下来并增加其注意广度的手 段。第十二章 儿童道德的发展126皮亚杰的研究方法:领会P257(1)研究儿童对游戏规则的意识和执行的发展情况。(2)研究儿童有关过失和说谎的道德判断的发展。(3)关于儿童公正观念的研究。127影响道德判断转化的因素:领会P2611)、儿童道德不成熟的原因是认识上的局限,即自我中心和实在论;对权威的服 从。2)、要使儿童从自我中心和实在论中解放出来,最重要的途径是与同伴发生相互作 用。3)、成人必须改变传统的所谓权威的地位,与儿童平等相处,这样,父母才能成为 促进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积极力量。128柯尔伯格的研究方法:领会P264:柯伯格采用
35、道德两难故事,让儿童在两难推理中 作出选择并说明理由。柯尔伯格运用的最典型的是海因兹偷药的故事。他真正关心的并 不是儿童对问题回答的“是”或“否。而是回答中的推理。所以在与被试交谈中不断 地提出问题,以了解儿童是怎样推理的。129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阶段:P261 (识记)(1)前道德判断阶段(1.5-7岁)o这个阶段有两个阶段集中于自我时期(1.5-2岁), 集中于客体永久性时期(27岁),道德认知不守恒。(2)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 论阶段(510岁)。这是比较低级的道德思维阶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认为规则是 万能的、不变的,不理解这些规则是由人们自己创造的。在评定行为是非时,总是抱 极端的
36、态度,或者是好的,否则便是坏的,还以为别人也这样看。判断行为的好坏是 根据后果的大小,而不是根据主观动机儿童把惩罚看作是天意,赞成严厉的惩罚单 方面尊重权威,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3)自律道德或道德主观主义阶段(9-11岁以后)。这个阶段的道德具有以下几个特 点认为规则或法则是经过协商制定的,可以怀疑,可以改变;判断行为时,不只是 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行为动机与权威和同伴处于相互尊重的关系,能较高地评价 自己的观点和能力,并能较现实地判断别人能把自己置于别人的位置,判断不再绝对 化,看到可能存在的几种观点惩罚较温和、贴切,带有补偿性,以帮助错误者认识和 改正。之,皮亚杰
37、认为儿童的道德认识是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过程。这是一种 为儿童自身已具有的主观的价值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因而成为自律水平的道德。130柯尔伯格关于道德认识发展阶段的理论:识记:、柯尔伯格与皮亚杰一样,承认 道德发展有一个固定的、不变的发展顺序;、从特殊到一般,从自我中心和关心直接 的事物到基于一般原则去关心他人的利益,、都肯定道德判断要以一般的认知发展为 基础,、都强调社会相互作用在道德发展中的作用。131对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评价:应用许多跨文化研究已证实皮亚杰关于儿童的道德认知从效果论一动机论,从客观责任 一主观责任,从受外部权威的控制一受内部道德原则支配,从他律一自律,从道德实在
38、 论一道德主观主义的发展阶段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但是,儿童对行为意图的理解比皮 亚杰所发现的更为复杂。当儿童在判断别人的行为时,如果偶然犯错误的差异是相当明 显的话,即使是学前儿童也能考虑行为的动机。132对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评价P263: 1)、承认道德发展有一个固定的、 不变的、发展顺序,都是从特殊到一般,2)、从自我批评中心和关心直接的事物 到基 于一般原则去关心他人的利益;3)、都肯定道德判断要以一般的认知发展为基础,都 强调社会相互作用在道德发展中的作用。止匕外,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也有他的独到之 处。对柯尔伯格理论的批评:关于道德阶段的普遍性问题,关于学前儿童的道德判
39、 断,关于道德阶段的真实性问题。133根据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观点,如何促进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皮亚杰和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由个体认知发展的水平所决定。强调道 德认识是以认知结构为基础的自然的发展。他们主张认知冲突法来促进儿童道德的发 展。认知冲突法基本上分两步程序。第一步,教育课程的焦点集中在由教师和学生进行 的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上。第二步,引起两个相邻发展阶段学生的讨论。134替代强化:P270识记:儿童在观察别人行为时,别人所受到的强化会影响儿童去学 习或抑制这种行为。这个过程被称为间接强化或替代强化。135观察学习:并不是机械地模仿或复制模式的行为。有两种观察学习,一种是直接的
40、 模仿和反模仿。另一种观察学习是抑制和抑制解除。136攻击性行为P272:指对人与事物带来有害结果的行为。137班图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应用P270班图拉认为社会学习乃是一种信息加工理论和强化学习理论综合的过程。(1)三位一体的交互决定论,个体的行动或行为、周围环境以及个体的认知、动机及 其他因素。这三者是相互决定、共同起作用的,可以是一果多因,或一因多果。p代表 个人因素,b代表行为因素,e代表环境因素。替代强化,儿童在观察别人行为时,别人所受到的强化会影响儿童去学习或抑制这种 行为。这个过程被称为间接强化或替代强化。(3)观察和模仿。观察学习并不是机械地模仿或复制模式的行为。有两种观察学习,
41、 一种是直接的模仿和反模仿。另一种观察学习是抑制和抑制解除。班图拉还指出,模式可以影响儿童和成人的自我强化。自我强化是指儿童已经建立 了自己内部的行为准则,当儿童的行为符合这个准则时,就自己奖励自己,违反了这个 准则时.,儿童就会自己惩罚自己。138移情的含义:识记P275:指儿童在觉察他人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的与他人共有的情 绪反应,是理解和共享其他人的感情的能力。139羞愧感的含义:与儿童个性发展的道德圈有密切联系,它是人的良心受到谴责时产 生的心理状态。140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特点:领会P274(一)良心与道德内化:弗洛伊德也假设儿童道德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逐步内化的过程。 有一个与父母声音一
42、样的轻轻的“良心”在对儿童说话,告诉儿童做正确的事,警告儿 童不要做不好的事,“良心”的形成实际上首先是父母批评的体现,尔后才是社会批 评的体现。良心或超我代表了内化了的父母,它是相当严厉的,惩罚性的。(二)移情作用。移情有感情成分和认知成分。(三)羞愧感。它是人的良心受到谴责时产生的心理状态。141自我控制的含义:识记P277:指个体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从事指向目标的单独活 动或集体活动。既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工具。142自我控制的训练方法:领会P278:、有意转移注意力,、自我暗示,、自我 监督,、积极鼓励,、榜样,、对工作难度的准备性。143自我控制度:领会P
43、279自我控制有个适宜的度。儿童自我控制过低,常常表现为 很容易分心,情绪表现有很多的自发性,无法延缓满足,易冲动,在人际交往中喜欢攻 击人。过度自我控制的儿童表现为有很强的抑制性和一致性,没有主见,不分心。自我 控制最适宜的儿童可称为弹性儿童。他们的特点是“管得住,放得开”。1 .所谓心理的种系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演化过程中的历史。心理发生发展2 .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儿童各年龄阶段的 心理特征 的科 学。3 .儿童心理研究的类型从时间的延续上,可分为、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三、名词解释1 .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儿童各年龄阶段的 心
44、理特征的科学。2 .心理的种系发展所谓心理的种系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演化过程中心理发生发 展的历史。3 .心理的个体发展心理的个体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 生发展的历史。4 .纵向研究纵向研究就是对同一人群在不同的时间里对他们的某种心理活动进行评 价,比较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研究结果,以此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在这些年内发展变化的依 据。5 .横向研究这种研究设计就是在同一个评价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人群进行心理观察 或实验,比较各个年龄的人群在所观察或实验的某种心理活动上的差异,作为这种心理 活动发展变化的依据。四、简答题1,简述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基本内容。儿童心理发展是儿
45、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儿童心理发展首先是一种心理现象。关于心理发展的研究,一般是从心理的种系发展和心理的个体发展进行的。儿童心理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部分。6 .简述心理的种系发展。心理的种系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演化过程中心理发生发 展的历史。心理这一反映形式是在动物出现以后才开始产生的,是跟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发育 相联系的。动物心理发展史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前史。人类心理发展史是研究人的心理、意识发生发展的历史。7 .简述心理的个体发展。心理的个体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过程中 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心理活动不断的从简单、具体向复杂、抽象、概括发展。从最初的简单的反
46、射活动发展到随意活动。从出生时仅具有一些遗传素质的差异到逐渐形成个性。4,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教育与发展的辩正关系。儿童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五、论述题1 .结合教育实际,论述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1.遗传是儿童 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 能性。儿童的生理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儿童的心理发展。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决定的作用,其中,教育起主导作用。2 .结合教育实际,论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一般认为,在儿童主体和客观事物(客 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47、,即在儿童不断积极活动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 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 因或内部矛盾。这个内因或内部矛盾即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3 .论述教育与发展的辩正关系。从教育到领会是新质要素的不断积累、旧质要素不断 消亡的细微的量变质变的过程,从不知到知,从不能到能过程中的,这是教育到领会的 量变过程。量变过程的实现和儿童知识的丰富并不是教育的全部目的。掌握知识是新质要素的不断 积累、旧质要素不断消亡的过程,是一些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质变过程,只有在这些 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质变的基础上,产生比较明显、比较稳定的新质变化时,完成了从 领
48、会到发展的过程,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质变过程。4.论述儿童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系。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产生量变 和质变,有时还产生大的质变,所以,儿童心理的发展在某个阶段常产生一些不同于其 它阶段的特点,呈现出阶段性。由此可见,儿童心理发展矛盾运动的全过程中的质变和 阶段性,决定了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儿童心理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在每一阶段之初,可能保存着大量的前一阶 段的年龄特征;在这一阶段之末,也可能产生较多的下一阶段的年龄特征。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与可变性。1纵向研究就是对同一人群在不同的时间里对他们的某种心理活动进行评价,比较两 次或两次以上的研究结果,以此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在这些年内发展变化的依据。2、矛盾性原则是指儿童心理发展也跟一切事物的运动发展一样,是一种矛盾运动,是 按照矛盾法则进行的。因此,必须从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来研究,必须从儿童心理 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上来研究。3、横断研究就是在同一个评价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人群进行心理观察或实验,比较 各个年龄的人群在所观察或实验的某种心理活动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