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秦末农民大起义分层作业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023~2024学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0秦末农民大起义分层作业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023~2024学年).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基础巩I【知识点1秦的暴政】1 ,下列关于公元前210年某家四兄弟的情况的表述,不确切的是()A.老大应征去修长城,多年未归B.老二应征去戍边,有人传信说他阵亡了C.老三是书呆子,整天在街上看诸子散文D.老四年收入粮食1 500斤却经常挨饿【答案】C【解析】由“公元前210年”可知,此时处于秦统治时期。由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征收沉 重的赋税,大规模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他焚书坑儒,禁锢人们的思想,故C表述不确 切,符合题意。2,秦朝刑罚残酷无比,仅死刑就有许多种。人民动辄犯禁,于是“天下愁怨”。秦始皇死后,秦 二世更为残暴和腐
2、化,“赋敛愈重,戍徭无已”。这说明当时()A.阶级矛盾激化B.法制破坏严重C.农民战争频繁D.地方势力强大【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天下愁怨”“秦二世更为残暴和腐化”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实行的法 律非常严苛,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且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受牵连,而且死刑有多 种。在秦二世时期“赋敛愈重,戍徭无己”,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因此材料说明当时阶 级矛盾激化,A正确。【知识点2陈胜、吴广起义】3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自制的年代标尺。其中,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的时间应标注在()D 公元前3世纪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 公元3世纪A.处B.处C.处D.处【答案】B
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及公元纪年和世纪之间的换算。解题的关键信 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由所学知识可知,爆发于公元前209年的陈胜、吴 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公元前209年是公元前3世纪末期,应位于年代标 尺中的处,B符合题意。解题须知公元纪年与世纪之间的换算方法是,用所要换算的这个年代除以100,所得的整 数部分加上1即为这个年代所在的世纪;同时,处于公元前的年代,百位之后的数字越小, 其在世纪中越靠后,公元后的则相反,比如公元前101年,就是公元前2世纪末期,而公元 101年,则是公元2世纪初期。4 .史记记载:“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遹(适)戍渔
4、阳攻大泽乡,收而攻断。”材料提 及的起义()A.在大泽乡建立政权B.因秦军反击而失败C.结束了秦朝的统治 D.消灭了秦军的主力【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陈胜、吴广起义的相关知识。根据题干信息“发闾左遹(适)戍渔阳”“攻大泽乡”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起义是陈胜、吴广起义。再由所学知识可知,公元 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在攻占陈县后,陈胜称王,建立“张楚”政权,但起义 最终在秦军的反击下失败,吴广、陈胜相继被部下杀害,B正确,A错误。陈胜、吴广起义 以失败而告终,没有推翻秦朝的统治,秦统治结束于公元前207年,排除C;项羽在巨鹿之 战中歼灭了秦军的主力,排除D。5 .陈胜、吴广发动
5、大泽乡起义后,各地农民纷纷响应,起义军迅速从900多人发展到几十万人。 这最能说明()A.秦朝的刑法不严B.秦朝的人口众多C.起义军善于指挥D.秦暴政不得人心【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大泽乡起义后起义军得到各地农民的响应,起义军队伍 不断壮大,这说明秦朝的统治没有得到最广大民众的支持,秦的暴政不得人心,D正确。由 所学可知,秦朝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A错误;秦朝人口众多与起义军队伍的迅速壮大没有 关系,B错误;起义军迅速壮大是得到了民众的支持,而不是由于起义军善于指挥,排除C。【知识点3楚汉之争】6 .作为语言精华存在的成语,其蕴含的历史信息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对历史教学也有特
6、 殊的价值。下列成语与刘邦、项羽楚汉相争史实有关的是()A.四面楚歌B.破釜沉舟 C围魏救赵 D.退避三舍【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楚汉之争的相关知识。由所学知识可知,“四面楚歌”指四面八方皆 响起楚地的民歌,比喻四面受敌,孤立无援,其最早出自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这是 项羽被围垓下时,刘邦所用的策略,与项羽、刘邦的楚汉相争有关,A符合题意。B与项羽 的巨鹿之战有关,C发生在战国时期,D发生在春秋时期,均排除。【知识点3巩固统一的措施】7 .刘邦率军到达咸阳后,宣布废除秦的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项羽率兵进入咸阳 后,将宫中财物抢劫一空,放火烧城。分析材料可以得出,刘邦取胜的重要原因是
7、( ) A.善于重用人才B.注重收揽民心C.战略战术正确D.胸怀宽广仁慈【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刘邦获胜的原因。分析材料可知,刘邦和项羽入咸阳后,一个通过与 民约法等措施收买人心,一个烧城抢劫因而失去民心,因此材料体现了刘邦取胜的重要原因 是收揽民心,B正确。能力提升1.史记记载,陈胜、吴广前往戍边,为大雨所阻,按法律应斩,被迫揭竿而起。但据1975 年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记载,因大雨误期,根本不会被斩首。由此可见( )A.史记记载内容完全不真实B.史记记载内容全都需要考古证实C.秦简记载内容完全真实可信D.史学研究需要多重证据【答案】D【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史记的记载与湖北云梦出土的秦
8、简记载的内容是不一致 的,这说明史学研究需要多重证据。故选D。2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秦统一后,原六国旧贵族仍忠于他们的王室,精英知 识分子也对禁锢诸子学说的政策不满,平民百姓不堪远征和大兴土木的负担,秦王朝便分崩离 析了。他意在强调()A.民心是国家兴衰的根本B.秦朝统治缺乏文化认同C.精英知识分子的重要性D.秦朝覆灭原因的多样性【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郡县制得以推行的根本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唯物史观的基本 观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由此可知,作为一项政治制度的郡县制的确立和推行得益 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B符合题意。A、C是秦朝能够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的原因,但不是 根
9、本原因,排除;D与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无关,排除。3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虽然过去了 几百年、几千年,以至若干万年,但并不是消逝得没有痕迹,我们可以通过很多途径去感 受历史的存在。近期同学们进行的一系列“历史探究活动”,就是通过体验探究去想象历 史、触摸历史、感知历史,以提高历史思维能力,感悟历史鲜活魅力。今天我们就在【活 动论坛】中一起进行活动课成果的展示交流吧。活动:历史辩论赛说明请结合“历史人物评价辩论赛” 5舌动,完成下面任务秦始皇到底长什么样呢?图说历史人物课上,王红和李明同学展示了 各自的人物卡片,并展开争论。辩论赛场探究任务思维拓展
10、王红:“秦始皇完成统一并巩固统一,可谓千古一帝,所以,他应该是 高大英武、气度不凡的!”李明:“秦始皇统治暴虐、刑杀为威、刚愎自用,所以,他应该是丑陋 无比的!”(1)阅读两位同学的卡片和观点,请你用合理的评价原则进行点评。(2)请以“我眼中的秦始皇”为题,结合史实写出你对秦始皇的看法。(提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帖子:“尉缭子是战国时代的兵书,鼓吹用严刑酷法来维持纪律 的执行,是剥削阶级军队官兵对立的产物。没有任何军事学术价值 和史料价值”(3)假如你在网上看到上述帖子,你会选择下列哪种做法?请说明 理由。第一种:马上回复,说:“这本书这么差,肯定没有价值,大家都不 要看!”第二种
11、:思考“尉缭子是谁写的?什么内容?这个评价客观全面 吗? ”然后去查阅资料,尽可能多地了解书的作者、内容及其对后世 的影响,最后才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答案】示例:(1)两个评价虽然都运用了论从史出的原则,但都只是从一个角度考虑, 没有全面公正、客观辩证、一分为二地进行分析和评价。(也可从“相貌与作为之间的关 系”的角度来谈,但要有主要评价原则的运用)(2)题目:我眼中的秦始皇论述:我认为秦始皇是个有功有过的皇帝。一方面,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结束了春 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他 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郡县制,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
12、,统一了车辆和道路 的宽窄,北击匈奴,统一岭南,巩固了大一统局面,对后世影响深远。其统一国家的功绩 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堪称“千古一帝”。另一方面, 秦始皇的统治具有急于求成和暴虐的特点。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大规模征调民力服徭 役和兵役,法律严苛,使人民生活困苦。总之,我认为秦始皇是一位功大于过、对我国统 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3)我会选择第二种做法。理由:对于不了解的事物,不能妄下结论,更不能人云亦云, 被别人的言论牵着走。只有全面了解客观史实,才能进行公正、辩证的分析判断,形成客 观的观点。(类似意思即可)【解析】(1)分析两位同学
13、的观点可知,他们分别根据李白的诗句和史记的记载,一 个只肯定了秦始皇,一个只否定了秦始皇,然后根据人物评价应坚持全面公正、客观辩 证、一分为二的分析原则进行分析即可。(2)首先要注意,论述的题目是“我眼中的秦始 皇”,这相当于语文中的命题作文,这一点要切记。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客观地、一分为 二地进行分析即可,即既要看到他的功绩,又不能忽视他的过错,最后要有总结性的论 述。(3)分析两种做法可知,第一种做法是不假思索地盲从与绝对否定,是不可取的;第 二种做法是要先了解具体的情况,然后再做出判断,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在占有充分信息 的基础上做出判断的要素,是可取的。此题要选择第二种做法,然后结合对事物应持的态 度和原则回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