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读者接受文论--(《西方文学理论》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五章--读者接受文论--(《西方文学理论》PPT课件).pptx(6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西方文学理论读者接受文论读者接受文论概述u1 1、产生背景、产生背景 20世纪60年代,西方文化处于变革期,价值观和时代精神发生了深刻转变,学术上也不断突破传统,新观念、新方法不断涌现,层出不穷。这一时期,读者接受文学理论应运而生。u2 2、崛起标志、崛起标志 姚斯在1967年发表的长篇论文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是读者接受文学理论崛起的标志。概述u3 3、发展历程、发展历程 广义的读者接受文学理论(包括德国的接受美学和美国的读者反应理论等)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极盛于七、八十年代。这一思潮的兴起重塑了西方文学理论的地形图,90年代以来渐渐被其他学术潮流代替,但其强调读者与作品关系已成为文
2、学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概述u4 4、支脉流派与代表人物、支脉流派与代表人物 读者接受文学理论的先驱 创立了读者阅读理论“双子星座”、“康斯坦茨学派”提出文学接受史的研究概念英加登(波兰)美国读者反应批评区分作品与文本伊瑟尔、姚斯(德国)费什、卡勒(美国)第一节 英加登与伊瑟尔u(一)未定点(一)未定点u1 1、罗曼、罗曼英加登其人英加登其人 18931970年波兰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文学理论家,现象学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读者接受文学理论的先驱。代表作有论文学作品、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艺术本体论研究、经验、艺术作品与价值等。第一节 英加登与伊瑟尔u2 2、基本观点、基本观点 英加登深受胡
3、塞尔现象学思想的影响,强调文学理论应直接面对文学作品,对作品进行现象学的意向性分析。这一想法最终促发了倾向读者阅读的文学理论的出现。英加登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文本中存在着大量的未文本中存在着大量的未定点或定点或“空白空白”,因而有赖于读者的阅读活动去充实。,因而有赖于读者的阅读活动去充实。这一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要点:文学作品是一种“意向性客体”;文学作品四个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层次;文学作品的“具体化”。第一节 英加登与伊瑟尔u3 3、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学作品是一种“意向性客体意向性客体”所谓意向性客体,是指人的意识活动中的对象,是人的意识指向的东西,只有在意识指向活动中,对象才呈现出来,没有
4、意识的参与,对象不具有意义。意向性对象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文学作品并不是与阅读主体无关的客观对象,而是有赖于读者的意向性,所以文学作品的意义与读者的意向性相关。第一节 英加登与伊瑟尔 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中才能显现出来,没有意向性主体(读者)的参与,就没有意向性活动,也就不存在意向性客体。所以,作品只有在阅读中才能完成自己,才能产生出文学作品的丰富意义。意向性主体意向性主体意向性活动意向性活动意向性客体意向性客体读者读者阅读阅读作品作品第一节 英加登与伊瑟尔u4 4、文学作品的四个层次、文学作品的四个层次 按照意向活动由外及内、由低到高的顺序特点,英加登将文学作品分为四个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层次
5、:(1)语音基础层语音基础层。指的是字音和建立在字音基础上的更高级的语音构成物,包括音调、音色、声音的力度等,这是文学作品最基本的层次。这是意向活动最先触及的层次。(2)意义单元层意义单元层。指的是不同等级的意义单元或整体的层次,即词、句、段等各级语言单位的意义。意义单元层已经能够展现一些具体的意义,是意向活动从低向高、由片段意义向完整意义过渡的阶段。第一节 英加登与伊瑟尔 (3)再现客体层再现客体层。这是作品构造起来的大致世界,包括人物、背景等,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作品的整体框架。这一层次是通过阅读整个作品把握到的,其中还存在着大量不确定的地方、大量的未定点。(4)意象世界层意象世界层。如果
6、说上面三个层次偏重客体,那么这一层次偏重于读者的参与。由于再现客体层存在着大量的未定点,读者阅读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填补这些未定点,并完成作品的世界。第一节 英加登与伊瑟尔 在英加登看来,不同的读者对未定点的联结虽然富有个性,但整体指向上是一致的。作品的意象世界主要还是由作品奠定基调,读者主要还是一种调适的作用。英加登指出,文学作品的意义并不单独存在于某个层次中,不同层次的“复调和声”才构成作品的整体意义。因此,文学作品的意义是多层次的复合体。第一节 英加登与伊瑟尔u5 5、文学作品的、文学作品的“具体化具体化”文学作品的意义要在阅读活动中完成,这就要求将未定点补充起来,形成完整的审美认识,补充
7、未定点的 活动叫做文学作品的“具体化具体化”。第一节 英加登与伊瑟尔 一个读者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就是一次具体化的过程,不同的具体化既补充未定点,增加了作品的内涵,又无法穷尽未定点和空白点,所以具体化的过程是不断地反复进行的,作品的意义也不断得以深化。作品“活”在读者阅读的具体化过程中,一旦具体化停止了,作品的“生命”也就结束了。第一节 英加登与伊瑟尔u6 6、文学创作、作品和接受的辩证关系、文学创作、作品和接受的辩证关系 “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每一方直接是它的对方。可是同时在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中介运动。生产中介着消费,它创造出消费的材料,没有生产,消费就没有对象。但是消费也中介着生产
8、,因为正是消费替产品创造了主体,产品对这个主体才是产品。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完成。”(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第一节 英加登与伊瑟尔 生产创造出消费的需求,同时,消费也在消费着生产,是生产得以实现自身的手段。在物质性的生产和消费中是这样,在精神性的生产与消费中同样如此。作家创造出作为消费对象的文学作品,同时也就创造了消费它的主体以及消费的需求;同理,作为消费者的读者不但消费了文学作品,同时也在创造出新的文学创作的要求,并完成了从创作到接受的完整的文学活动过程。第一节 英加登与伊瑟尔 在阅读活动中,阅读主体也是凭借着作品创造和阅读才证明自己是一个读者,并把自己当作中介形式完成作者
9、对作品的创造,并使作品得以实现。无疑,主体在阅读中具有能动作用,它展现自身,在阅读中丰富作品的意义。英加登所论的未定点,正是主体在阅读作品中展现出来的,如果没有读者,未定点也展现不出来,正如产品没有消费,也就不能成其为产品一样。对于不同的阅读主体,作品展现的未定点也是不定的,就像同一件产品对不同消费者的价值也不相同。第一节 英加登与伊瑟尔u(二)召唤结构(二)召唤结构u1 1、沃尔夫冈、沃尔夫冈 伊瑟尔其人伊瑟尔其人 19262007年读者接受文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是20世纪活跃于德国和美国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代表作有隐含读者、阅读活动、虚构与想象、阐释的范围等。第一节 英加登与伊瑟尔u2
10、 2、伊瑟尔与姚斯的差别、伊瑟尔与姚斯的差别 伊瑟尔和姚斯被誉为读者接受文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他们同在康斯坦茨大学共事,理论颇多接近,不同之处在于姚斯从读者接受的历史入手,而伊瑟尔认为读者一定要与文本(text,又译作本文)联系在一起。如同一些学者所指出的两者差别:“如果我们说姚斯研究的是宏观接受,那么,伊瑟尔研究的则是微观接受。”(联邦德国H.R.姚斯、美C.R.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67页。)第一节 英加登与伊瑟尔u3 3、伊瑟尔与英加登的关系、伊瑟尔与英加登的关系 伊瑟尔受到英加登的强烈影响,他的读者接受文学理论主要从现象学发展而来,强
11、调阅读活动的重要性,认为文学作品主要在阅读中展现自身的意义。伊瑟尔与英加登最大的不同在于区分了文本与作品。英加登的作品分层相对强调静态的层次呈现,未定点存在于各个层面上,读者以个人独特的阅读经验补充这些未定点,从而完成整个作品,又形成各不相同的作品意义。伊瑟尔则认为未经读者阅读的就不是完整的作品,文本敞开自己,吸引读者进入,读者的阅读是文本的内在要求。第一节 英加登与伊瑟尔u4 4、召唤结构、召唤结构 伊瑟尔的未定点概念更强调文本具有一种内在的召唤结构,读者与文本是对话交流的关系,这种交流存在于阅读活动中,只有经过读者的阅读才完成整部作品。伊瑟尔指出召唤结构由期待空白期待空白和否定否定两个部分
12、辩证地构成。第一节 英加登与伊瑟尔uA.A.期待空白期待空白 首先,文本中存在着空白,只有靠读者的阅读才能填补这些空白,但这些空白又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随着阅读行动而改变。伊瑟尔指出,虚构文本的空白具有典型的结构,其功能在于引起读者的建构活动,这种活动的实施使交互影响的文本内容变得明晰起来。如果英加登的未定点概念还有些确定的意思,那么伊瑟尔的“空白”概念则完全去掉了确定的意味,它指的是“文本整体系统中的空白之处”,更强调文本空白与读者的互动关系。第一节 英加登与伊瑟尔uB.B.否定否定 空白是文本对读者的吸引,而否定是文本对读者的某种阻碍,当然这一阻碍不是把读者拒之门外,而是让读者发现自己与文
13、本的距离,进而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读者面对阻碍的时候会主动调节自己的期待视域来适应文本,形成与文本的主动交流关系。格特鲁德格特鲁德斯坦因斯坦因(18741946年),美国作家与诗人,代表作有三个女人、商第传。第一节 英加登与伊瑟尔uC.C.期待空白与否定的辩证关系期待空白与否定的辩证关系 在伊瑟尔的召唤结构理论中,期待空白和否定构成相互促进和转化的辩证关系。空白潜在地引导读者进入文本,具有吸引的性质;而否定则明确地让读者发现自己与文本的距离,具有阻碍的性质。只是否定的阻碍并不是完全拒绝,而是在吸引之上的阻碍。读者受到文本空白的吸引进入文本,并不是一下子就理解文本了,而是遇到文本对阅读的阻碍,正
14、是在克服阻碍中不断进行理解,并构成往复的过程,丰富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在潜显、吸引阻碍之间,读者完成了文本意义的建构,文本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完整的文本。第一节 英加登与伊瑟尔u5 5、评价、评价 从马克思主义的系统观点来看,在伊瑟尔那里,虽然读者与作品的关系被强调出来了,但忽视了读者与作者、作品与作者的关系。文学的完整活动是从创作到作品再到接受的过程,伊瑟尔在强调读者消费这一层面的同时,似乎忽视了作者生产的另一层面。第一节 英加登与伊瑟尔 消费是离不开生产的,消费内在地包含着生产。根据生产消费理论,我们看到伊瑟尔所说的召唤结构,不过是读者(消费者)的反射意向,它在文本中创造出新的生产需
15、要,这一生产需要看起来是文本自身的,实际不过是阅读(消费)的观念在文本(生产)中的要求而已,作为文本生产的动力,也是文本生产的前提。因此,所谓“召唤结构”,应该是双向的,作者的文本生产召唤读者的阅读消费,同时读者的阅读消费也在塑造这一召唤结构本身。第二节 费什与卡勒u(一)解释团体(一)解释团体u1 1、斯坦利、斯坦利 费什其人费什其人1936年 美国读者反应批评的重要理论家,曾在美国多所大学任教。代表作有罪恶引起的震惊:失乐园里的读者、课堂里有文本吗?解释团体的权威、专业正确:文学研究与政治变革等。第二节 费什与卡勒u2 2、解释团体、解释团体 所谓的“解释团体”,指的是读者所处的某一阅读传
16、统和阅读群体,读者的阅读受到一系列牢固的阅读规则和习惯的制约,无论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些规则和习惯都支配着文学阅读。第二节 费什与卡勒 第一,我们无时无刻不处于特定的解释团体当中,第一,我们无时无刻不处于特定的解释团体当中,是解释团体塑造了读者的阅读方式和阅读趣味,也制约是解释团体塑造了读者的阅读方式和阅读趣味,也制约了阅读文本的形态。了阅读文本的形态。费什认为,我们平时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就是按照以前所学所知,来阅读新接触到的作品。判断一首诗之为诗,不是出自个人的随性喜好,而是出自解释团体的阅读训练。是这样的公共阅读规则告诉读者何为诗,怎样的诗才是好诗,应该用什么方式去读诗,等等。第二节 费什与
17、卡勒 第二,对具体作品的评判来自解释团体的不同策略第二,对具体作品的评判来自解释团体的不同策略的组合。的组合。费什认为,诗歌不是作者的创造,更准确地说,诗不是被创造出来的,而是被制作出来的,是由作者和读者所属的解释团体的解释策略制作的。如果我们把一首诗按照词的形式排列,那么这就是一首词,而不再是诗。如果我们把一段散文按照诗的格式进行排列,那么它就是诗,而不是散文。第二节 费什与卡勒 第三,形成解释团体的最重要方式就是文学教育,而第三,形成解释团体的最重要方式就是文学教育,而作业是文学教育中的关键的一环,它具有引导作用。作业是文学教育中的关键的一环,它具有引导作用。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练习,并且
18、修改作业,给学生反馈,学生就会发现自己以前不适当的偏好,进而修正它们,逐渐发现文学文本是怎样写出来的,应该怎样进行阅读。这一过程不断进行,学生会对文本语词形成越来越敏锐的感受,进而形成自己的判断力。费什认为,这是一个不断发现语词意义的过程,也是丰富语词意义的过程。文本不是一个意义的蓄水池,而是不断探寻意义、创造意义的过程。第二节 费什与卡勒u3 3、评价、评价 积极:积极:费什的解释团体论指出了文学阅读反应中复杂的社会和文化作用,指出了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意义解释受制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解释团体,以及相应的阅读策略和规则。第二节 费什与卡勒 局限:局限:费什对解释团体的论述强化了阅读主体的主动性,
19、但问题在于,除了主体的能动性之外,还要坚持阅读对象(作品)在阅读活动中的基础作用,没有它就无法进行特定作品的阅读。费什把所有的阅读活动都当作出于某种解释策略的行为,显然不符合人们的阅读实际。作品与它所产生的社会时代背景分不开,作品具有自身的固有特性,它们凝聚在作品中,规定着读者的阅读及其理解,纠正读者的随意解释行为。我们应该更加辩证和完整地理解文学阅读及其读者解释团体的作用,不能只关注读者作用而忽略了文学作品的特性及其社会历史的作用。第二节 费什与卡勒u(二)文学能力(二)文学能力u1 1、乔纳森、乔纳森 卡勒其人卡勒其人 1944美国著名理论家,他把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引入美国学界。代表作有结
20、构主义诗学和论解构等。第二节 费什与卡勒u2 2、文学能力、文学能力 卡勒提出“文学能力”概念来描述读者对作品的接受,他所说的文学能力实际是内化了的阅读程式。文学能力”概念并不是把重心放在单个读者身上,而是放在主体的阅读程式上,阅读程式让读者在阅读作品时产生某些感受,形成审美快感。第二节 费什与卡勒例子:例子:昨天在七号公路上,一辆汽车以时速一百公里速度行驶撞上一棵法国梧桐。车内四人全部丧生。(报纸新闻中)昨天在七号公路上一辆汽车以时速一百公里行驶撞上一棵法国梧桐。车内四人全部丧生。(诗歌的方式排版)新闻和诗歌是两种不同的类型,同一段文字如果按照不同的类型来排版,会让读者自然地将这一段文字归于
21、某种类型。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阅读程式,新闻有新闻的程式,诗歌有诗歌的程式,同一段文字在不同的类型中必然产生不同的阅读要求和感受。第二节 费什与卡勒uA.A.阅读程式阅读程式 文学能力就是读者在阅读实践中展现出来的阅读程文学能力就是读者在阅读实践中展现出来的阅读程式。式。阅读程式”决不是一些固定下来的套路,按照这些套路就可以得出某些结论。阅读程式指的是深藏于文本阅读活动中的规则,读者可能已经掌握了这些规则,但他不知道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阅读效果,也说不清楚原因。阅读程式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不断地阅读作品,在品评鉴赏中体会到的。它是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习得的。所以,阅读程式是一种潜在的、作为背景的
22、文学能力。第二节 费什与卡勒uB.B.阅读程式的构成因素阅读程式的构成因素 阅读程式的构成多种多样,体裁、文学惯例、文化阅读程式的构成多种多样,体裁、文学惯例、文化背景等都是阅读程式的构成因素,都会影响阅读效果。背景等都是阅读程式的构成因素,都会影响阅读效果。小说曾经是通俗创作,不登大雅之堂,现在已经是高雅艺术的代表之一。一些曾经的怪异之作,现在成为文学经典。由文学史中得到的经验提醒我们,现在某些难以读懂的作品,也许是受制于文化背景或文学惯例,一旦改变文化背景或文学惯例就可能会产生新的理解。第二节 费什与卡勒uC.C.理想读者理想读者 只有理想读者才能把阅读程式与主观能力统一起来,只有理想读者
23、才能把阅读程式与主观能力统一起来,让客观存在的程式与主观的能力达到一一对应。让客观存在的程式与主观的能力达到一一对应。卡勒深知“理想读者”的提法存在弊端,因为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存在这样的理想读者,“理想读者”这一概念不过是“可接受性”这一概念的化身。“可接受性”就是说如果存在一个理想读者,他所能读出的一切感受,也就是文本阅读的一切可能性。第二节 费什与卡勒uD.D.读者与作者的地位读者与作者的地位 在文学能力中,读者的地位被强调了,作者的地位在文学能力中,读者的地位被强调了,作者的地位也就相应被降低,考察阅读过程往往存在忽略作者的情也就相应被降低,考察阅读过程往往存在忽略作者的情况,因为作者在阅
24、读中只是隐蔽在场的。况,因为作者在阅读中只是隐蔽在场的。在卡勒看来,接受理论对作者的搁置只是因为读者的阅读方便考察,而作者的创作不容易建立一个规则来考察。作者主要是在创作部分考察的,但创作并不意味着完全的创新。第二节 费什与卡勒u3 3、评价、评价 显然,卡勒的文学能力具有一种修辞上的效果。一方面,“文学能力”一词让我们以为这是在强调主体的某一主动性;另一方面,文学能力与阅读程式的联姻又给这一主体能力赋予了客观化的地位,也就是说,这一能力是与阅读主体的各种文学训练以及文学惯例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减少了主观随意性。第二节 费什与卡勒 “只有音乐才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
25、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就是说,它只能像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自为地存在着那样对我而存在,因为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它只是对那个与它相适应的感觉说来才有意义)恰好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这里,马克思不仅指出了卡勒所指出的主体与对象的双向塑造维度,还指出了这一塑造的界限,即对象的意义以主体的感觉程度为限。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缺少这一点,文学能力就成为过于宽泛而缺乏限定的概念。第三节 姚 斯u(一)汉斯(一)汉斯罗伯特罗伯特姚斯其人姚斯其人 19211997年又译作耀斯、尧斯德国文学理论家、美学家,读者接受
26、文学理论中接受美学的创立者和主要代表。代表作有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审美经验与文学阐释学、理解之途等。第三节 姚 斯u(二)文学接受史(二)文学接受史u1 1、读者与作品、读者与作品 姚斯认为,读者不是作品的单向被动接受者,而是通过作品时刻在与作者进行双向交流,通过自己的接受行为让作品中隐含的审美意蕴得以实现。不同时代的读者对同一部作品有不同的看法,一个时代的不同读者对一部作品也会有因人而异的理解,它们形成了围绕着文学作品的整个接受和影响场域,文学作品的意义在这个场域中持续不断地丰富充实起来。第三节 姚 斯u2 2、读者与文学史、读者与文学史 姚斯认为,读者作为文学史中的一个能动的部分积
27、极地参与到了文学史中,正是读者对文学作品的连续阅读构成文学作品的历史。以往我们一向以为文学史就是一系列经典的历史,是文学作品根据某种规则排列的。其实,文学经典是可变的,不同时代的读者眼中存在不同的文学经典,文学史必须依赖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接受才能展现出真正的面目,那种认为文学经典一经树立就恒久不变的观点是缺乏辩证思考的。第三节 姚 斯u3 3、提高文学史中读者地位的意义、提高文学史中读者地位的意义 首先具有否定性的意义,即文学史不再是一系列的文学经典和经典作家所构成的,那样的文学史完全把读者忽略了。其次是具有建设性的意义,文学史必须先容纳进读者这一能动因素,关注不同时代的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接受中产
28、生的一系列变化,并将这些变化当作主要脉络包含进文学史,所以文学亦即文学的接受史或效果史。第三节 姚 斯u(三)历史距离与视域融合(三)历史距离与视域融合u1 1、加达默尔的阐释学、加达默尔的阐释学 所谓视域,就是指一个人审视事物时的眼界或视角。任何人都处在一定的视域中来观察和审视世界,用加达默尔的话来说,视域属于处境概念,就是某种看的区域,它包含了处于某个立足点上看到的一切。第三节 姚 斯 加达默尔指出,我们与历史对象之间总是有一定的距离,这一距离是理解得以产生的必要条件,理解总是在差异中进行,这就是历史距离历史距离。在加达默尔看来,历史距离不是某种消极的东西,而是积极的东西,它是促使我们进入
29、对方,理解对方的动力。如果不存在历史距离,也就不成其为历史理解了。只有主体与对象之间存在时间距离,才能谈得上历史理解问题。所以,加达默尔创造了“视域融合视域融合”的概念,它指的就是当下主体的视域与历史文本当时视域的融会贯通。第三节 姚 斯u2 2、历史距离与视域融合、历史距离与视域融合 第一,历史距离促发了视域融合,视域融合也以历第一,历史距离促发了视域融合,视域融合也以历史距离为桥梁史距离为桥梁。在姚斯看来,我们与文学史上的作品的关系不是单纯的主体与对象的关系,在主体与对象之间,还存有大量的历史接受者的观点,我们现在的观点、现在的视域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从文学史的各种观点中接受下来的。哪怕是
30、一部新的文学作品,我们对它的理解也不是没有来源的,它通过艺术类型、修辞方法、表现形式等与文学史上的其他作品保持联系。第三节 姚 斯 第二,视域融合之前存在着期待视域。第二,视域融合之前存在着期待视域。期待视域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读者的期待系统,一方面是文学作品的期待系统。在读者进入作品之前,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总是会有某些预期或者期待,这种期待来自个人的生活经验以及既有的审美经验,这就是读者的期待视域。文学作品的期待系统既是由作家来确定的,比如带有小说家富有个性色彩的独特语言、形象塑造方式等,同时,它也是由作家所承袭的全部文学传统来决定的,正因为有这种传统,该作品才能被认定为是“文学”。第三节
31、 姚 斯 例如:例如:红楼梦负载了清代中国社会文化的传统和作者曹雪芹的个性信息。它们就好像一种氛围,它预先规定着读者必须以一种特殊的态度来对待,一旦他走进这个作品,他就得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抛开实用或者认知的态度,调动既有的审美经验,调整自己的心理期待,等等,这就是文学作品的期待系统。第三节 姚 斯 第三,文学作品所敞开的审美视域与读者的期待视域之第三,文学作品所敞开的审美视域与读者的期待视域之间的差距是作品魅力的来源。间的差距是作品魅力的来源。读者在不同的文学类别中逐渐培养起来的趣味规定了他接受文学作品的大致方向。基于此,读者在进入作品前就会对作品抱有预先的期待,只有当作品既与读者的期待视域
32、保持部分融合,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溢出它时,才能最大限度地带给读者满足感。期待视域不会发生突变,也不会固定不变,新作品的出现总是在逐渐改变着我们的审美趣味。一种崭新的文学形态最初出现时可能引发大家的排斥感,但是随着对它的反复接受,人们的期待视域会慢慢地进行调整,逐渐地接纳它。第三节 姚 斯 第四,历史距离不是要克服的东西,而是必须接受第四,历史距离不是要克服的东西,而是必须接受下来的事实。下来的事实。传统文学理论认为应当努力克服历史差距,读者对文本的阅读必须克服一系列阻碍,才能揭示作品的意义。姚斯认为这种差距不是消极因素,而是一个积极因素,如果两者完全一致,读者就会变成完全被动的接受者,欣赏活动也
33、可能变得索然寡味。正因为作品所展现给我们的与我们所期待的不尽相同,我们才会在新奇感的推动下饶有兴致地去欣赏作品,并且经过这种主动的努力最终实现双方视域的融合时,才会因为拓展了自己既有的审美视域而得到满足感和愉悦感。第三节 姚 斯 视域融合中的两个视域不是孤立的关系,我们从来不是先区分对象和主体,然后再谈主体对对象的理解,而是在一个文学接受活动中,在文学作品上面感受到读者的需要和愿望,在读者这一文学主体中发现来自作品的塑造。在读者和作品之间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是一片广阔的未经艺术开垦的土地。所谓的融合,不能理解为跨越,而应该理解为发现,是发现主体与对象之间的新途径。第三节 姚 斯u(四)作
34、为接受史的文学史(四)作为接受史的文学史u1 1、文学史的书写与读者接受、文学史的书写与读者接受 按照读者参与的观点,文学史就不是恒定不变的,其中关于作品判断的许多观点以及审美观念都会被改写。我们书写文学史的时候总是习惯于从现代人的审美和理论趣味出发组织文学史实,这样一来就可能会遮盖该作品在历史接受过程中的丰富性和复杂性,遮蔽了该作品在不同历史时代的接受者那里的不同情况。所以姚斯认为我们不能只顾及当代人的视域,更重要的是应该充分注意一部作品被读者接受时的历史状况。第三节 姚 斯例子:例子:包法利夫人包法利夫人与与范妮范妮 法国作家福楼拜1857年创作包法利夫人的同时,他的朋友费多创作了范妮。从
35、作品情节和创作方法来看,两者颇多相近之处。然而时光流转,费多的作品早已被人遗忘,而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却列位经典。第三节 姚 斯姚斯做出了文学接受史的分析姚斯做出了文学接受史的分析:费多的范妮更适应那个时代读者的口味,流行的思想与被社会的时尚水准所压抑的愿望交织在一起,引发人们的好奇心,削弱了道德义愤。而福楼拜在形式上的创新,他的“非人格叙述”(不动情)的原则过于让当时的读者震惊,相对来讲要求更高的文学能力来接受。因此,在包法利夫人问世之初,只有少数慧眼之士将其当作小说史上的转折点来理解、欣赏,如今它已经享有了世界声誉。它所创造的小说读者群终于拥护这种新的期待标准,这种标淮反而使费多的作品显得花
36、里胡哨,抒情忏悔过于陈词滥调,范妮最终只得落入昨日畅销书之列。第三节 姚 斯u2 2、文学接受史与文学发展规律、文学接受史与文学发展规律 通过对文学接受史的考察,我们能够对文学发展规律有更深的理解。从本质上说,读者接受史观不是直接把过去的形式看成向着自己发展的各个阶段,只是用了一种曲折的方式,即把读者放入各个历史阶段,而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把此前的形式当作向自身的发展,于是,这样建立起来的历史就显得比较客观,因为它看起来把历史放回了历史本身。读者接受文学史观似乎不能实现自我批判。文学接受史观不过是用一种片面来改变另一种片面,而这并不能达到对历史的真正把握。第三节 姚 斯u3 3、实证主义与历史主义
37、、实证主义与历史主义 姚斯认为,坚持读者接受的文学史观,既要反对实证主义文学史观,也要反对历史主义文学史观。前者仅仅依据总体趋势、类型、年代等因素来安排材料,只关注编年史的事实堆积,作家及其作品的评价一带而过。后者依据伟大作家的年代,线性地排列材料,用“生平+作品”的模式予以评价。这样,次要的作家被忽略掉了,流派的发展也被肢解了。第三节 姚 斯 无论是过分强调历史,还是过分强调实证,都是错误的。在姚斯看来,上述文学史观都遗忘了读者,没有看到每一时代都有它的文学期待,虽然在后代看来,这种文学期待是有问题的,但它是真实的,并且跟那个时代的思想、文化状况紧密结合在一起。不同时代形成不同的审美观念,具
38、有不同的审美期待,这些审美期待相互间是不一样的,它们之所以保持连续性就是因为读者的存在。小结u1 1、意义、意义 读者接受文学理论对传统文学理论过分强调作者,以及现代文学理论过分强调作品是一个强有力的批判。从整个文学过程的角度分析,读者接受文学理论的确有补缺的作用,读者的地位得到了张扬,他不再是整个过程的被动接受者,相反,他还参与创作作品。读者接受文学理论凸显读者在整个文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因而具有其革命性,与传统文学理论单纯强调作者的支配作用相比是一个进步。小结u2 2、局限、局限 但读者的地位一旦被片面提高后也会形成一个误区:作者的作用在作品阅读和文学史思考中被淡化甚至被排除了,作者的声音被缩小到作品(文本)内部。如果说以往的理论有片面凸显作者的局限的话,那么,读者接受文学理论亦有过度彰显读者功能的错误。应该完整和辩证地理解文学活动中作者、作品和读者的交互关系,系统地解释文学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