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

上传人:s****6 文档编号:97105130 上传时间:2024-04-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地理】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学设计)年级高一年级 授课时间1课时课题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为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在本节内容中我们主要探讨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在此过程中探讨环境问题产生的机制、环境问题的表现以及地区差异性。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阶段,如何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改善我国人居环境,实现绿色发展。必须要充分认识到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教材在内容安排上,结构合理,循循渐进,点例结合到位,对于知识点的把控力度较好。能够很好的让同学们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产生机制,并能够运用课堂活动以生活为情

2、境案例进行环境问题的表现分析和地区差异性分析,在对学生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有很好的操作性。同时,本节内容也能够很好的相衬前期人口、城市、产业发展的知识点,并为学生认识人地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做出奠基。学情分析环境时刻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环境问题的产生往往悄无声息的发生在身边并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在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与发展中,人们对环境的美好追求愿望越来越高,既要实现经济的快速高质发展,又要实现绿水青山已成为国家和社会的共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接触的较多,但大多属于较为简单的表现认知,而对环境问题产生的机制、原因和危害了解相对较为浅薄。但通过案例和视频导入,能够提前让

3、学生对环境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很好的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去分析问题。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善于结合学情,利用生活当中的环境问题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地理思维的环境问题,并形成正确的人类与环境发展观念。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明协调人地关系主要途径及其缘由。地理核心素养:l 综合思维:运用所学知识和搜集资料,以及切身的考察,能够分析不同地区的环境问题类型及成因。l 区域认知:结合区域图文材料,认识不同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l 人地协调:结合具体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措施,促进可持续发展。l 地理实践:利用所学知识,调查本地区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并提出本地区的人地和

4、谐措施。教学重难点能够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机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设计思路引入新课【课程导入】1972年6月,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大会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决定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这次会议标志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也是人类第一次在全球范围内携手面对环境问题的挑战。你了解这次大会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吗?为什么大会议题引发了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通过课本上的案例,做为新科导入的内容,更好的使学生认识到教材的重要性一、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基础预热】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1.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互关系(1)填写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A:人类社会,B:物质、能量

5、,C:废弃物,D:环境。(2)说出图中箭头表达的含义l 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资源。l 人类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又被排放到环境中。l 人类社会通过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影响环境。l 变化了的环境反作用于人类社会。2.环境问题(1)当人类向环境的索取超过环境承受能力时,就会出现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2)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自身的自净能力,会产生环境污染等问题。二、环境问题的表现1.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表现(1)自然资源枯竭:森林减少、水资源危机、矿产资源短缺等。(2)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3)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6、、固体废弃物污染等。2.环境问题表现的区域差异(1)城乡差异l 城市: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l 乡村: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l 发达国家:主要体现在过度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影响。l 发展中国家:主要表现在掠夺式开发带来的生态破坏,以及快速工业化导致的环境污染。3.当前环境问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1)有些环境问题已经超越国界和地域的界线,甚至发展成全球性环境问题,如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等。(2)有些环境问题,如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水体污染等,有从局部向全球蔓延的趋势。本环节主要依靠学案(导学案)让学生自主预习完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分析的能力(时长5分钟)

7、一、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堂探究】探究一: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探讨材料一:问题1:上图为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发展模式图,据图分析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学生答:l 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资源,并把资源转化成消费品,以此满足人类的消费需求l 人类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简称“三废)等,又被排放到环境中。l 人类从环境当中获取资源、排放废物,环境会通过其本身的反馈机制,返还给人类教师点评问题2:根据上图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机制?学生答:l 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资源短缺)l 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和

8、有害物质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教师点评材料二:水体自净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 物理净化阶段:主要通过稀释、扩散等物理作用,使污染物质在水体中分布更加均匀,从而降低了污染物质在水体中的浓度。2. 化学净化阶段:主要通过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等化学作用,使污染物质在水体中发生化学变化,从而转化成无害或低害的物质。3. 生物净化阶段:主要通过水体中的生物作用,如微生物分解、植物吸收等,使污染物质在水体中被分解或吸收,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污染物质在水体中的浓度。问题3:我们向水体排放污染物是否就一定构成水体污染呢?学生答:l 不一定。自然水体拥有其本身的自净能力,当人类排放

9、的污染物在水体自净的范围内,一般不会构成水污染。只有当污染物超过水体本身的自净能力后,无法被净化才会造成。当然,对一些特殊的污染物,哪怕没达到自净能力,也会造成严重污染。例如核废水的排放,哪怕其含量小,也会带来严重危害。教师点评探究二:环境问题产生及其影响材料一: 从土地资源来看,1 万年前,全球人口密度约为 0.029 人 / 千米2 ,2015 年则超过 56 人 / 千米 2 ,而世界人均耕地占有量 1975 年为 0.294 公顷,2015 年则减少到0.194 公顷,在 40 年内下降了 1/3。如果再加上土地资源退化、荒漠化所损失的耕地,人均耕地就更少了。从淡水资源来看,地球淡水储

10、量仅为 0.35 亿立方千米,而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只占 0.27%。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不足的问题日趋凸显。从能源资源来看,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世界能源消费量翻了两番。全球石油探明储量只有 1 000 多亿吨。尽管世界煤炭资源非常丰富,可供开采年限较长,但燃烧煤炭要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又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4:讨论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减少的关系?学生答: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的关系表现为以下几点:地球的空间是有限的,而世界人口在不断增长。随着人口急剧增长,人均土地面积减少,人均资源拥有量不断减少。环境容量是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前提下,

11、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承载量。环境对污染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当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时会出现严重环境问题。教师点评材料二: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 这种多样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其中,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它既体现了生物之间及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又体现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问题5:议一议,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对人类会造成哪些不利的影响?学生答:影响未来的食物来源和工农业生产资源;间接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水质遭到破坏;影响药物来源等。教师点评材料三

12、: PM2.5 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成部分,却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PM2.5 粒径小,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影响很大。问题6:说一说 PM2.5 的主要来源及其危害?学生答:l 主要有自然源和人为源两种。自然源包括土壤扬尘(含有氧化物矿物和其他成分)、海盐(颗粒物的第二大来源,其组成与海水的成分类似)、植物花粉、孢子、细菌等;人为源包括各种燃料燃烧源,如发电、冶金、石油、化学、纺织印染等各种工业过程以及供热、烹调过程中燃煤燃气或汽车燃油排放的烟尘。l 危害: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

13、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疾病,对人体健康的伤害大。教师点评问题7:在图 5-8 中找出 PM2.5 平均值较高的地区,讨论其主要成因?学生答:l 全球PM2.5最高的地区在北非和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全部。l 北非:气候干旱高温,沙漠广布,导致地下化石燃料自燃、地下排气和多沙尘天气;地处欧亚地震带,多火山爆发;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带,多下沉气流,污染物难以扩散。l 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全部: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工业发达,排放粉尘多;经济发达,汽车拥有量大,汽车尾气排放量大。教师点评问题8:针对PM2.5 所带来的污染,请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学生答:借鉴发达国家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经验和技术;严格立法与执

14、法,提高大气质量标准;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积极发展煤炭的气化、液化技术;推广利用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植被覆盖率等。教师点评探究三: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材料一: 下图为城乡之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主要环境问题。问题9:结合所学分析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性及其原因?学生答:l 城市:由于人口高度集聚,交通和产业活动排放大量废弃物。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l 乡村:由于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以及乡镇企业排放废弃物;乡村经济发展,农药、化肥等大量使用;乡村生活废弃物排放。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l 发达国家: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人均自然资源消耗量及

15、污染物排放量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主要体现在过度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影响。较发展中国家轻,以环境污染为主。l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双重压力;掠夺式开发带来生态破坏,快速工业化导致环境污染;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主要表现在掠夺式开发带来的生态破坏,以及快速工业化导致的环境污染。教师点评本环节主要通过活动探究的形式,将学生分成6各小组进行讨论性学习,并根据自己的谈论完成对应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强化学生对前期基础预热知识的巩固,教师在此活动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引导性的作用,及时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设计时长25分钟)一

16、、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堂练习】读化肥的污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如图所示施肥过程,可能造成的后果有()水体富营养化酸雨危害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土壤板结有毒有害物质在作物体内积累ABCD2由图可以看出,过量施肥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白色污染臭氧层破坏水体污染农作物污染ABCD【答案】1A 2B【解析】1由图可看出施用化肥可破坏臭氧层,含氮污水进入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正确;酸雨危害主要由工业活动产生,错误;全球变暖是过量排放二氧化碳造成的,错误;过量施用化肥会破坏土壤结构,使土壤板结,正确;有毒有害物质可在作物体内积累,并最终危害人体健康,正确。综上所述正确。故选A。2过量施肥会造成土壤污染

17、,正确;白色污染是过量使用塑料袋造成的,并不是过量施用化肥造成的,错误,从图中看出土壤中会释放N2和N2O,造成臭氧层破坏,正确;过量施肥造成NH3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水体污染,正确;化肥中的NH4会造成农作物污染,正确。综上所述正确。故选B。【点睛】土壤肥力是反映土壤肥沃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衡量土壤能够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的能力。是土壤各种基本性质的综合表现,是土壤区别于成土母质和其他自然体的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土壤作为自然资源和农业生产资料的物质基础。本环节主要设置较为经典的题型进行当堂考核,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设计时长5分钟)一、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堂反思】将

18、本班学生一共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进行讨论,并汇总自己小组所存在的知识问题,并对学生反思的问题进行解答。问题1:环境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同一类环境问题又表现出多种形式,不同的形式其产生的原因及危害,措施也不一样,我们应如何去进行分析?教师答疑:首先需要对遇到的环境问题进行判断归类,判断出其属于环境问题三大类中的哪一类。然后根据判断再去分析原因,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要注意不要仅仅知识分析人为原因,还要分析是否存在着一定的自然机理。环境问题的影响一般可从生态影响、经济影响、社会影响三个大的角度去进行回答。在回答措施时,要根据原因提出措施,同时措施一定要合情合理、可行可持续。本环节的设置,主要通过

19、学生自身独立思考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和缺陷性,主动暴露自己的缺陷,教师及时进行答疑。既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够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设计时长5分钟)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安排,能够基本完成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在本节教学过程中,课堂氛围,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是比较不错的。较好的达到了新课改要求下的新课题模式与教学要求。但是,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例如课件的运用还不够灵活,图文资料还不够丰富,环境问题产生的机制和原因、危害展现还不够深刻,应更多的向学生呈现出具体的生活情境与案例,并以此为背景,开展丰富的课堂探究活动,让学生去探讨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对于学生知识的理解,效果可能会更好。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