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改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教育改革.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中国教育改革 摘 要:基于对“李约瑟难题”的文化反思,我们发觉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自然观,重道轻术的学术传统,严峻功利主义思想,直觉、思辨的探讨方法以及保守、迷信权威的思想特点阻碍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由此提出,我国新时期的科学教化改革要转变观念,正确把握探讨对象;加强科学思想教化,端正科学看法;坚持科学教化与人文教化相结合,重塑科学价值观;加强科学方法的实践训练。关键词:李约瑟难题;传统文化;科学教化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的中国曾在世界文明史上创建了辉煌的成就。然而,近代以来,中国的科学技术却始终落后于西方。对此,老一辈科学家任鸿隽、竺可桢等早在20世纪上半叶就绽开过探讨。但这
2、一问题被广泛关注却源于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博士提出的一个难题:“为什么近代科学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对于这个问题,中外也有不少学者从政治制度、经济结构、科举制度、文化传统等多种角度赐予了各种不同的说明。笔者以为,思索“李约瑟难题”不仅仅是为了找寻一个答案,更重要的是能给当今中国的科学教化改革以启示。本文通过对“李约瑟难题”的反思,以寻求新世纪科学教化的改革之路。一、“李约瑟难题”的提出李约瑟,原名约瑟夫尼达姆(Jos-eph Needham),英国杰出的生物化学家,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文学院院士。早年探讨生物化学,并于1931年出版三卷本经典著作化学胚胎学,而成为这门学科的
3、奠基人。1937年,鲁桂珍等三位中国留学生的到来变更了他的命运,李约瑟在与这些中国留学生的交往中对中国科学文化产生了极大的爱好和新奇心,从今,他起先转向探讨中国科学技术史。在探讨的过程中,他在惊羡于中国古代创建的科学技术文明的同时,有一个问题始终回旋在他的脑海,那便是创建了如此多绚丽文明的古代中国为何没能产生近代科学。对这个问题,李约瑟博士曾在不同的场合阐述,但被学界广泛接受的说法是后来他在1964年发表的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一文中的表述:“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而没有在中国文明(印度文明)中产生?”“为什么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期间,中国文明在获得自然学问并将其应用于人类的实际须要方面
4、比西方文明有效得多?”李约瑟提出的这个问题后来之所以能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热情探讨,一方面是因为对于全世界来说,它有力的驳斥了“西方中心主义论”。始终以来,在西方学术界有一种主导观点,认为既然近代科学产生于西方,那么非西方国家对科学的发展是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贡献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对中国古代科学成就的详尽描述变更了世界对东部的看法,人们起先关注东方,甚至试图从东方文化中寻求途径以突破现代科学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对中国学术界来说,它在增加我们民族自信念的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中国科学技术如何赶超西方的现实问题。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中国的经济社会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中国的工程技术也已
5、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中国科学的发展仍旧不能令人满足。中国“诺贝尔奖”至今未能取得零的突破就是一个明证。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重新反思李约瑟提出的这一难题,无疑,对我们深化推动科学教化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二、对“李约瑟难题”的反思事实上,自20世纪80年头以来,李约瑟难题始终是我国学术界的一个探讨热点,仅11010年后题目中包含“李约瑟难题”的文章就有200多篇。有学者将这段探讨历史总结为三次高潮1:11012年召开的“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缘由研讨会”吸引了众多学者专家参加探讨,是第一次高潮;11010年举办的“弘扬中华文化暨庆祝李约瑟博士90寿辰学术研讨会”是探讨的其次次高潮;2000年
6、在李约瑟博士诞辰101周年之际,国内学者又掀起了李约瑟难题探讨的第三次高潮。在这三次探讨高潮中,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探讨这一问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封建政治制度观,就是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缘由归结为专制的封建制度的束缚2。李约瑟本人,杜石然等学者都持这一观点;二是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说,即认为是中国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和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三是科举制度说,即把中国没能产生近代科学的缘由归因于科举制度的课程设置和由此形成的激励结构使学问分子无心科学事业3。如闻名学者林毅夫就持这种观点。除此之外,还有“哲学一元化畸形发展论”、“高水平均衡陷阱”
7、说以及“寻租理论”说4等等。应当说上述各种观点都是有肯定道理的,终归科学的发展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部分,任何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都会影响到科学的发展。问题是封建专制制度已经灭亡了一个多世纪了,科举制度也早已成了历史,而且随着新中国成立特殊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也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更,我们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而且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其次,假如再从政治、经济和科举制度等方面说明我国科学发展相对落后的缘由,明显是不足为据的。那么,原委是什么缘由制约着我们的科学发展呢?笔者认为:科学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育靠教化,而教化从根本上来说属于文化的范畴,从文化的角度反思我国科学发
8、展滞后的缘由不仅更为合理,而且也更加有利于促进我国科学教化的改革。基于此,我们认为,导致我国科学发展滞后的缘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抑制了人们对科学对象的探究在自然观上,古代中国始终坚持“天人合一”的观点,“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者,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认为人是世界的主体,自然界的存在和意义都内在于人之中,只需探讨人或人道问题即可,无需对自然界进行深化探究,相识了人也就相识了自然界。因此,中国哲学始终专注于人的安家立命问题,人是立足点和动身点,也是核心和归宿。正如冯友兰所指出的:“中国文化讲的是人学,着重的是人。中国哲学的特点就是发挥人学,着重讲人。”5在“天
9、人合一”思想影响下,我们的古人在对待自然的问题上陷入了物我不分的混沌状态,用直觉去构造客观世界,对自然的相识依靠于体验和阅历,缺乏逻辑推理和实证思想,也就无法发觉由阅历得来的关于个别事物属性的学问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的科学理论。这种相识自然的方式在古代科技不发达,事物比较简洁的情形下发挥了大的作用,但随着探讨的深化和对象的困难,其局限性日益凸显,因此,注意逻辑分析和试验实证的近代科学没有诞生在中国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