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3年(2021-2023)高考语文真题和1年模拟分项汇编(北京专用)(解析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7042458 上传时间:2024-04-1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77.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鉴赏:3年(2021-2023)高考语文真题和1年模拟分项汇编(北京专用)(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古诗鉴赏:3年(2021-2023)高考语文真题和1年模拟分项汇编(北京专用)(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鉴赏:3年(2021-2023)高考语文真题和1年模拟分项汇编(北京专用)(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鉴赏:3年(2021-2023)高考语文真题和1年模拟分项汇编(北京专用)(解析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题古诗鉴赏2021年北京卷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和陶归园田居(其一)苏轼环州多白水,际海皆苍山。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东家著孔丘,西家著颜渊。市为不二价,农为不争田。周公与管蔡,恨不茅三间。我饱一饭足,薇蕨补食前。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斗酒与只鸡,酣歌饯华颠。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悠悠未必尔,聊乐我所然。注释:【1】此诗作于苏轼被贬惠州时。一日苏轼游白水山佛迹岩,夜闻其子苏过诵陶渊明归园田居,于 是作此诗。【2】周公与管蔡:西周初,管叔、蔡叔叛,周公率兵平叛。【3】华颠:头发花白。12 .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环州多白水”四句写景,写惠州被群山环绕,幽僻而苍

2、凉。B. “东家著孔丘”四句,写出了当地人的道德淳厚、民风纯朴。C. “周公与管蔡”二句,设想彼此对立的人也会向往安居于此。D. “我饱一饭足”二句,写生活虽穷困,但诗人仍能感到满足。13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与陶诗都反映出诗人在远离官场之后,归隐田园的心情。B.作者效仿陶渊明,在抒写田园生活时,表达了对劳作的热爱。C.陶诗原作除最后一句外通篇对仗,作者这首和陶诗也是如此。D.本诗语言质朴而内涵丰富,正如作者评陶诗所言“质而实绮”。14.宋诗以理见长,苏轼这首诗也有此特点,请分析诗歌最后四句说出了怎样的道理。【答案】12. A13. D14.前两句侧重写人与自然

3、的关系,说明心中有道,则能顺应自然,与自然、外物相融相亲。后两句侧重写诗人的超然态度,说明尽管外物未必和谐、美好,但内心的超脱也能使人自得其乐。【解析】【分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句内容的能力。A. “写惠州被群山环绕,幽僻而苍凉”错误,根据“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可知,作者认为此地风光无 限,可以寄托自己的余生,并非“幽僻苍凉”。故选Ao【13题详解】生形象,表达诗人对朋友的赞美;第二处想象沈亚之携笈归家后的窘迫之境,刻画出一个失意沮丧的落第 才子形象,表达诗人对朋友的深切关怀。诗中前后两处“笈”形成呼应,沈亚之过去意气风发,现在潦倒归家、才华仍在,其中蕴含着诗人对沈亚 之未来

4、的期待;“笈”作为典型意象,将现在、过去和未来连接起来,虚实变化之间自然巧妙。【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分析能力。c.“将沈亚之进献的黄金弃置于一旁”错误。“春卿”二句写到考官们在光天化日之下选拔人才,却把“黄 金”抛掉,“龙马”放弃。所以本句中将沈亚之比作“黄金”“龙马”,而不是将沈亚之进献的黄金弃置 于一旁。故选Co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A. “笼罩在才子落第的凄凉颓丧的气氛之中”错误。诗歌最后两句写到请你等到下一年的那个时辰挥起长 鞭,趁秋天的大好时光驱车再来应试。这是对沈亚之的期许和鼓励。B. “丰富奇特的想象”错误。本诗结尾写到下一年的那个时

5、辰挥起长鞭,趁秋天的大好时光驱车再来应试, 这是对未来的想象,但是并不丰富奇特。c.“奇诡浪漫”错误。诗中“古人三走”的典故用得贴切自然,画龙点睛。运用管仲的典故鼓励沈亚之不 要灰心。同时诗人慨叹沈亚之下第,其实就是慨叹自己下第,他慰勉沈亚之,也有自慰之意。故选Do【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意象的把握能力。“白藤交穿织书笈,短策齐裁如梵夹”写到带着一条条白藤交叉编成的书箱,里面是短小整齐的文稿,有 如梵夹。这是追忆沈亚之携笈初次应试进京时的情形。而“雄光宝矿献春卿”中“雄光宝矿”指沈亚之满 腹的才华,而沈亚之为把闪闪发光的“宝矿”呈现给考官,你乘着小舟,掠过烟波来到京华。所以,笈, 是

6、沈亚之才华的象征。第一处追忆沈亚之携笈进京时的情形,烘托了一个踌躇满志、才华横溢的书生形象, 表达诗人对朋友的赞美;“携笈归家重入门,劳劳谁是怜君者”写到落第而归,重又带着书箱走进家门,是谁能体贴关怀而怜悯你? 是作者想象沈亚之携笈归家后的窘迫之境,无人关怀无人怜悯,刻画出一个失意沮丧的落第才子形象,表 达诗人对朋友的深切关怀Q诗中前后两处写“笈”,从结构上看,互相呼应。同时诗中第一次写“笈”,回忆了沈亚之来京应试时的 意气风发;第二次写“笈”是现在沈亚之因落第而潦倒归家。而诗歌的结尾“请君待旦事长鞭,他日还辕 及秋律”写到请你等到下一年的那个时辰挥起长鞭,趁秋天的大好时光驱车再来应试,其中蕴

7、含着诗人对 沈亚之未来的期待。所以“笈”作为典型意象,将现在、过去和未来连接起来,虚实变化之间自然巧妙。2023西城一模阅读下面宋词,完成小题。水龙吟辛弃疾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觉来幽恨,停觞不御,欲歌还止。白发西风,折腰五斗,不应堪此。 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别有,归来意。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吾侪心事,古今长在,高山流水。富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无味。 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注】本词为辛弃疾被罢官后退居瓢泉时作。参差:仿佛。直饶:即使。东山:指东晋名士 谢安,他曾隐居东山,后又被朝廷起用,成功指挥了泗水之战。11.下列对作品词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8、 “梦中一见”,作者借忆梦反映自己对陶渊明的追慕。B. “欲歌还止”,唏嘘之中流露出作者内心的不满情绪。C. “须信”两句,是说如果陶渊明还在,也会被现实震怒。D. “富贵”三句,与孔子视富贵如浮云的态度有相似之处。12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 “白发西风”是对陶渊明曾有终老于官场的想法表示惋惜。B. “折腰五斗”表明作者与陶渊明一样痛恨坐享朝廷的俸禄。C. “应别有”意在指出那流传已久的对陶渊明的认识是错的。D. “东山何事”显示出作者的内心仍然期待着能被朝廷起用。13 .作品借“高山流水”引陶为知音。结合词句分析,辛、陶二人有哪些相似之处?【答案】11. C12.

9、 D13.从作品文字来看,辛弃疾和陶渊明在三个方面有相似处:“曾识”“梦中一见”,都是离开仕途,选 择隐居;“富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无味”,都是看淡功名,不慕富贵;“应别有,归来意”“甚 东山何事”,退隐之中,内心仍然有所期待。【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C. “也会被现实震怒”错误,“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中的“生气”是指正气,而非“震怒”之 直二后、O故选Co【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人情感的能力。A. “对陶渊明曾有终老于官场的想法表示惋惜”错误,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佩服你白发归隐面对西风,不堪 忍受五斗米折腰宁愿归耕”,是钦佩其不肯为五斗米而

10、折腰,而非惋惜其曾有终老官场的想法。B. “折腰五斗表明痛恨坐享朝廷的俸禄”错误,“折腰五斗,不应堪此”,意思是陶渊明不能忍受 为五斗米而折腰,而非痛恨坐享朝廷俸禄。C. “应别有意在指出那流传已久的对陶渊明的认识是错的”错误,“应别有”的意思是“你的归隐又更 深的意义含在其中”,即“别有一番深意”之意,并非说他没有归隐之意,人们对陶渊明的认识并没有错。 故选Do【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根据注释“本词为辛弃疾被罢官后退居瓢泉时作”可见,辛弃疾离开官场,隐居瓢泉,故而他说“老来曾 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即自己与陶渊明一样,都远离官场隐居。从人物志趣爱好来看,“吾侪心

11、事,古今长在,高山流水。富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无味”可见,他认 为,自己和陶渊明有着相同的追求,相同的志趣,同样对于“富贵”看淡,认为其无味,淡泊名利。从“东篱自醉,应别有,归来意”和“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中,可见,诗人认为陶渊明离 开仕途,并不仅仅只有归隐一种想法,而是另有一番深意,即希望能够遇上明君圣朝,能让自己一展才华; 而诗人自己用谢安隐居后再被起用的典故,也表达了自己希望能够有机会为苍生挺身而出,实现抗金志向; 二人内心都仍有期待。2023丰台区一模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解语花梅花吴文英门横皱碧,路入苍烟,春近江南岸。暮寒如剪。临溪影、一一半斜清浅。飞霎弄晚。荡千里

12、、暗 香平远。端正看,琼树三枝,总似兰昌见。酥莹云容夜暖,伴兰翘清瘦,箫凤柔婉。冷云荒翠,幽栖久、无语暗中春怨。东风半面。料准拟、 何郎词卷。欢未阑,烟雨青黄,宜昼阴庭馆。注释:【1】剪:化用贺知章“二月春风似剪刀句。【2】霎:雪花。【3】“琼树”二句:喑用唐代薛 昭于兰昌宫见张云容、刘兰翘、萧凤台三美女事。下阕“云容”“兰翘”“箫凤”即指三美女。【4】半面: 喻花瓣凋落。【5】何郎:指南朝梁诗人何逊,有咏早梅诗。【6】青黄:指梅子熟时。11.下列对词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门横”三句写词人沿路寻找梅花,只见烟水苍茫,春景迷离。B. “临溪影”两句直接展现出梅花在春风吹拂下呈现出

13、横斜之姿C. “酥莹云容”三句写出了梅花温润、晶莹、清瘦、柔婉等特点。D. “料准拟”两句写梅花即使凋零,也能为何郎所赏而写入诗篇。1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 “飞霎弄晚”中的“飞霎”,既呼应“皱碧”,又为“琼树”埋下伏笔。B.“夜暖”“暮寒”二词相互映照,突出了暮春时节天气变化无常的特点。C. “冷云”三句,兼写三美女与梅花的凄凉处境,意在表现梅花幽怨之情。D.词中梅花的繁盛与凋零、三美女与何郎分别构成对比,以寄托复杂情思。13.此词咏梅,词人是如何一步一步展现梅花形象的呢?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答案】11. B12. C13.上阕先从地理环境和天气写起,为梅花出场

14、做铺垫;接着又着笔于梅影,写梅花映在水中的横斜之态; 再接着,宕开一笔,写飞雪将梅香吹散千里;之后梅花正式出场,但又以三美女为喻,上下阕衔接,写梅 花温润、晶莹、清瘦、柔婉等特点;然后笔锋一转,写梅花处于清冷荒凉的境地,无语中暗含春怨;然后 写梅花凋残孤独之景;最后想象欣赏梅子成熟时的情景,从而丰富了梅花的形象。【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 “直接展现出梅花在春风吹拂下呈现出横斜之姿”错误。“临溪影、一一半斜清浅”,意思是夜来春寒恰 似剪刀,剪出溪畔梅影在清浅的水中斜浮,据此看出“临溪影”两句,写梅花的影子,梅影映在溪中,枝 枝疏影横斜,临水照花清浅。并非直接

15、展现出梅花的横斜之姿。故选Bo【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A. “飞霎”呼应“皱碧”错。“飞霎弄晚”,写素雪飘零,飞舞暮色。“门横皱碧”,意思是碧水荡漾,横 于门前。可看出二者并未形成呼应。B.“天气变化无常”错。“酥莹云容夜暖”,意思是梅枝晶莹酥软像体态婀娜的张云容,夜里给人送来温情 香暖。据此看出“夜暖”为词人赏梅的心理感受。D.对比错误,“端正看、琼树三枝,总似兰昌见”,意思是仔细看它绝似兰昌宫里的三个美人,琼树三枝 多有风度。“料准拟、何郎词卷”意思是想何逊一定打算把它写入诗卷。据此看出“三美女与何郎”不存 在对比关系。故选Co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

16、景物形象的能力。上阕“门横皱碧,路入苍烟,春近江南岸”,意思是碧水荡漾横于门前,苍烟茫茫迷糊了小路,江南岸边 春光溶溶。可看出先从地理环境和天气写起,为梅花出场做铺垫;接着又着笔于梅影,“暮寒如剪。临溪影、一一半斜清浅”,意思是夜来春寒恰似剪刀,剪出溪畔梅影在 清浅的水中斜浮。可看出写梅花映在水中的横斜之态;再接着,宕开一笔,“飞霎弄晚。荡千里、暗香平远”,意思是雪花故意在晚上飞闲自得,梅花的幽香亦 随之向千里外飘去。可看出写飞雪将梅香吹散千里;之后梅花正式出场“端正看、琼树三枝,总似兰昌见”,意思是仔细看它绝似兰昌宫里的三个美人,琼树 三枝多有风度。可看出又以三美女为喻。上下阕衔接“酥莹云容

17、夜暖。伴兰翘清瘦,箫凤柔婉”,意思是梅枝晶莹酥软像体态婀娜的张云容,夜里 给人送来温情香暖。它插戴在头上与刘兰翘一样清瘦,又如萧凤台那般柔婉。可看出写梅花温润、晶莹、 清瘦、柔婉等特点;然后笔锋一转“冷云荒翠,幽栖久、无语暗申春怨”,意思是它久栖于枯寒荒冷的幽涧,春来了它默默无 语独自抱怨。可看出写梅花处于清冷荒凉的境地,无语中暗含春怨;然后写“东风半面。料准拟、何郎词卷”,意思是东风吹过只留半面,想何逊一定打算把它写入诗卷。可 看出写梅花凋残孤独之景;最后“欢未阑,烟雨青黄,宜昼阴庭馆”,意思是人们观赏它的兴致未尽,天空又布满了青黄的烟雨,应 让它安放于白天阴凉的庭馆。可看出词人想象欣赏梅子

18、成熟时的情景,从而丰富了梅花的形象。2023延庆一模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题君山【注】【唐】雍陶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注】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11.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 融和画面。B.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风平浪静、山影重重、朦 胧而又静谧的景象。C.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

19、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 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D.雍诗中“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Q她们是古代传说中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作湘水神, 遨游于洞庭之上。12.关于这两首诗,分析不正确的是()A.刘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B.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 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C.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 仙女青黛色的螺髻。D.两首诗都将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

20、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的感觉。13.题目是诗歌的眼睛,是读诗的门径。请以这两首诗歌为例,说说关注题目对读懂诗歌的作用。【答案】n. B12. D13. (1)指出诗歌描写的对象,两首诗的对象是“洞庭湖”和“君山” ;(2)点明诗歌题材类型,两首诗 属于写景抒情诗;(3)题目暗含情感,两首诗暗含了诗人对湖光山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 “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错误,刘诗首句创造了湖光月色交相辉映和谐的意境。接着“潭面无风” 句写了明月披照,湖上风平浪静,水汽缥缈、朦胧的景象。月色中的千里洞庭湖宛如一面未加磨试的巨大 的铜

21、镜,写出了月下洞庭湖朦胧、静谧的美。雍诗只写了洞庭湖中山的倒影。起句“烟波不动影沉沉”写 洞庭湖风平浪静,看见君山在水中的厚重深沉的倒影,下句写因凝视倒影,所以只见翠山不见碧水。颜色 浓淡相宜。这些景象只能在白天才能见到。况且雍陶的这首诗并无一词半语提出月夜,所以“烟波不动” 句没写月光下的景象。故选Bo【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D.刘禹锡的望洞庭与其他写洞庭湖的诗文相比不同,它选择了月夜远望的角度,别开生面、超俗。这首 诗高瞻远瞩,视野高旷,千里洞庭尽收眼底,写了湖光山色美景。雍陶的题君山超出世人写洞庭之处, 是他别出心裁的以纤细精妙之笔写了湖中

22、君山倒影的精美之图。但这首诗描写点只侧重于君山水中的倒影, 还不能说“高旷”。文I、雍的这两首诗,确属工笔之作,描写细腻,引人入胜。但从它的意境和气势的角 度与岳阳楼记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如果说这两首诗的感染力,能与岳阳楼记有同样“宠辱偕忘” 的效果,有些勉强。故选Do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标题的作用的能力诗歌题目的作用可以从指出对象、明确角度、点明类型、暗含情感、暗示手法等方面进行阐述。指出诗歌描写的对象,“望洞庭”和“题君山”两个题目分别指出了诗歌描写的对象是“洞庭湖”和“君 山”;点明诗歌题材类型,“望洞庭”和“题君山”两个题目都以自然景物为吟咏的对象,属于写景抒情诗;题目暗含

23、情感,“望洞庭”和“题君山”描摹洞庭湖和君山的优美景色,暗含了诗人对湖光山色的喜爱和 赞美之情。2023平谷一模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杂兴八首之三清顾嗣协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幸勿多苛求。放言五首(其三)唐白居易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12.下列对两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顾诗的一二句,写骏马能跨越险阻,却不如牛会耕田,赞美了牛的坚韧精神。B.顾诗的五六句,意思是如果舍长就短,即使是智者也会捉襟见肘、无能为力。C

24、.白诗的一二句,通过“赠”字,强调自己说的这个“决狐疑”的方法之宝贵。D.白诗的五六句,通过两个历史人物的事例,从反面说明了首句方法的正确性。13.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顾诗将同为家畜的“马”与“牛”、同为运载工具的“车”与“舟”作了对比,来证明观点。B.顾诗通过类比的手法,表现出了作者思维的深邃与细密,诗中阐释的道理颇具辩证性。C.这两首诗的诗意含蓄隽永,出语曲折委婉,结尾处均未点破观点,富有情味,让人思而得之。D.这两首诗均富有理趣,顾诗侧重于表达如何选用人才,而白诗侧重于表达该怎么样辨识人才。14.古诗中常常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人才观,请结合以上两首诗及曹操的短歌

25、行,简要分析三位作者是 如何表达人才观的。【答案】12. A13. C14.答题示例:顾诗,前四句运用类比手法说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芸芸众生,无所不知、无 所不能的全才是没有的,表达了物各有所用、各有其利,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所以表达的是因材施用、 用人所长、避其所短的用人观;白诗先写“试玉”要烧满三日,“辨材”须等待七年才能完成,接着运用 周公、王莽的典故,从正反两方面说明若想辨识人才,必须经过时间的检验;曹诗中多处运用典故,如“周 公吐哺”等,一改东汉社会以门第取人的传统观念,表达出自己独到的人才观:若想建功立业,一定要礼 遇贤才、广纳贤才、唯才是举。【解析】【12题详解】本

26、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A. “赞美了牛的坚韧精神”错,骏马和牛各有所长,说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故选Ao【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 “结尾处均未点破观点”错,顾诗结尾“生材贵适用,幸勿多苛求”直接点明了观点。 故选C。【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的能力。顾嗣协的这首哲理小诗,揭示了物各有所用、各有其利,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因此要因材施用、用人 所长、避其所短的辩证道理。“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这四句以类比的 方式形象地告诉人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芸芸众生,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全才是

27、没有的。 生而为人,只有具备了这种自知之明,能清醒地看到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优势和劣势、长处和短处,才有 可能找准人生坐标,从而赢得成功。如果舍长就短,即使是智者也会捉襟见肘、无能为力。故作者提出:“生材贵适用,幸勿多苛求。”人才贵在适用,不必过于苛求,只要有某方面的才能就可以予以任用;过 多苛求,强人所难,只会把大批人才拒之门外。这是作者人尽其才的人才观。白诗“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意思是要知道事物的真伪优劣只有让时间去考验。经过一定 时间的观察比较,事物的本来面目终会呈现出来的。这是从正面说明这个方法的正确性。然后掉转笔锋, 运用周公、王莽的典故再从反面说明:“周公恐惧流言日,王

28、莽谦恭未篡时。”周公在辅佐成王的时期, 某些人曾经怀疑他有篡权的野心,但历史证明他对成王一片赤诚,他忠心耿耿是真,说他篡权则是假。王 莽在未代汉时,假装谦恭,曾经迷惑了一些人。从正反两方面说明若想辨识人才,必须经过时间的检验; 曹诗短歌行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诗中多处运用典故,如引用“青 青子衿,悠悠我心”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周公吐哺”等,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曹操 在当时强调“唯才是举”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一改东汉社会以门第取人的传统观念,表达出自己独到的人 才观:若想建功立业,一定要礼遇贤才、广纳贤才、唯才是举。2023顺义一模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29、下面小题。书志川111陆游往年出都门,誓墓志已决。况今蒲柳姿,俯仰及大耋。妻孥厌寒饿,邻里笑迂拙。悲歌行拾穗,幽愤卧啮雪。千岁埋松根,阴风荡空穴。肝心独不化,凝结变金铁。铸为上方剑,衅以佞臣血。匣藏武库中,出参髦头列。三尺粲星辰,万里静妖孽。君看此神奇,丑虏何足灭。注释:【1】作此诗时,作者住在山阴,年73岁。【2】王羲之辞去会稽内史官职后,曾在其父母墓前发誓不 再做官。【3】参,参加。髦头,皇帝大驾出官时武士披发前驱者。11.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写诗人自离开首都后,就已立下坚定的决心。B.三四两句写作者身体状况不好,很快就将到八十岁。C.五六两句说虽然妻儿能忍受饥

30、寒,但邻居并不理解。D.这首诗在最后八句借助“剑”的意象抒发激昂情绪。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因晚年生活条件艰苦,拣稻穗、屋漏雪,而怨恨不已。8 .作者想象死后心肝化为金铁,意味着其生前愿望难以实现。C.诗中“佞臣”二字暗示当时南宋朝廷谄媚、主和之风盛行。D.全诗情感深沉,悲愤之中又蕴含豪情,诗人自我形象突出。13 .本诗层次清晰,请结合具体诗句,写出诗题中的“志”包含哪些内容。【答案】11. C12. A13.要点:前八句中,作者借用王羲之的典故,立志不再为官。哪怕生活条件再艰苦,也不出仕。“千岁” 四句,表达作者死后也不变改的爱国之志。后八句表达其内扫奸

31、佞,外灭仇敌的坚定信念。【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句的能力。C.“虽然妻儿能忍受饥寒”理解错误,原文 “妻孥厌寒饿”,一个“厌”字表明并不能忍受饥寒。故选Co【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A. “因晚年生活条件艰苦,拣稻穗、屋漏雪,而怨恨不已”错误,结合前面作者发誓不做官,这对诗人来说, 是一个非常痛苦的决定,结合诗人生平以及后文“铸为上方剑,衅以佞臣血”可知作者的怨愤有仕途坎坷 的感受,有对奸臣当道的愤慨,还有壮志难酬的悲哀,不是因为晚年生活条件艰苦。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前面八句为第一部分,主要写自己罢官家居的

32、境况,抒发“有志不获骋”的幽愤。“往年出都门,誓墓志 己决”,这一年他因劝谏新即位的光宗赵惇戒玩好、远小人、轻赋税、重备战、以救民复国为己任而触怒 最高统治集团,终于以“吟咏专嘲风月”的罪名被罢官还乡。在这一年的冬天,当他离开京城临安的时候, 想起誓墓归隐的王羲之,在感情上产生共鸣,于是指钱江为证,发誓不再做官。“况今蒲柳姿,俯仰及大 耋“,人生易老,壮志难酬,语似解嘲,实为幽愤,读后催人泪下。“妻孥厌寒饿,邻里笑迂拙。悲歌行 拾穗,幽愤卧啮雪”四句具体写罢官后家居山阴的生活状况,从另一角度进一步抒发“幽愤”之情。妻子 儿女“厌”寒饿,一个厌”字穷尽一家饥寒交迫之情,一个70多岁的老头还要亲自

33、去拾稻头充饥,可见 诗人的生活是多么潦倒。但更令人伤感的是诗人的抗金救国志向竟被邻里讥笑为“迂拙”,无人理解,这 是南宋统治者不向百姓宣传抗金救国,实行投降主义和愚民政策的结果。其实,诗人的“迁拙”,正说明 他不随波逐流,对抗金救国主张的坚定执着。当作者把自己比作出使匈奴,被扣留19年,吞毡啮雪而不改 气节的苏武时,其生活的清苦、操守的坚贞,心境的幽愤,全透笔底,使读者既肃然起敬,又黯然伤神。“千岁埋松根,阴风荡空穴。肝心独不化,凝结变金铁”,诗人展开幻想的翅膀,想像自己死后埋在松根 下,在阴风习习的坟墓中,骨肉化为灰变成泥,但“独”有肝心不化,变成“金铁”,表达作者死后也不 变改的爱国之志。

34、后八句铸为上方剑,衅以佞臣血君看此神奇,丑虏何足灭”,作者用“金铁”铸为上方剑,用奸臣 的血来涂抹它,平时藏在武库中,用剑的时候,作为武士的武器,参加出巡的行列,而后,再让它驰骋万 里,投入驱除敌寇、收复失地的战斗,让三尺宝剑发出像星辰一样灿烂的光辉。作者用这种虚拟的手法, 借助于想像,写出肝心的“不化”,写尽宝剑的“神奇”,抒发了不内扫奸佞、不驱除敌寇,不收复失地 死不瞑目的思想感情。2023朝阳一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3题。(共12分)海棠歌陆游我初入蜀鬓未霜,南充樊亭看海棠。当时已谓目未睹,岂知更有碧鸡坊。 碧鸡海棠天下绝,枝枝似染猩猩血。 蜀姬艳妆肯让人,花前顿觉无颜色。 扁舟

35、东下八千里,桃李真成仆奴尔。 若使海棠根可移,扬州芍药应羞死。 风雨春残杜鹃哭,夜夜寒衾梦还蜀。 何从乞得不死方,更看千年未为足。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A. “都反映出诗人在远离官场之后,归隐田园的心情”错误,诗人并非远离官场,而是被贬惠州做官。B. “在抒写田园生活时,表达了对劳作的热爱”错误,本诗中作者并未表达对劳作的热爱,主要表达了闲适 之情。C. “陶诗原作除最后一句外通篇对仗,作者这首和陶诗也是如此”错误,原作中第二句“误落尘网中,一去 三十年”也不对仗,第二句“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对仗,“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斗酒与只 鸡,酣歌饯华颠”“禽鱼岂知道,

36、我适物自闲”等句也不对仗,结构上并不一致。故选D【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容含义的能力。“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两句意思是:鱼鸟哪里知道,只要我自己内心安闲,外物也自然安闲,这体 现出人只要乐天安命,顺应自然,就不会为外在环境所苦,而感到闲适自在。“悠悠未必尔,聊乐我所然”两句则是描述诗人的心境,“悠悠”指繁多的外物,“未必尔”即未必就是 这样美好,但作者姑且能够以自己认同的事物感到快乐,即只要内心超脱,即使外物不顺心意,也能够自 得其乐。2022年北京卷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病柏杜甫有柏生崇冈,童童状车盖。偃蹇龙虎姿,主当风云会。神明依正直,故老多再拜。岂知千年根,中路颜色

37、坏3。出非不得地卬,蟠据亦高大。岁寒忽无凭,日夜柯叶改。丹凤领九雏,哀鸣翔其外。鹏鹑志意满卬,养子穿穴内。客从何乡来,伫立久吁怪。静求元精理卬,浩荡难倚赖。注释:【1】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秋,杜甫时居成都草堂。【2】中路:中途。【3】出:生长。【4】鹤鹃: 猫头鹰。【5】元精理:事物根本的道理。11.下列对诗句 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六句写柏树枝繁叶茂、高大轩昂之态,表现出诗人的赞美之情。B. “岂知”两句写柏的衰败,“岁寒”两句写凋零,流露出惋惜之情。注释:【1】南充樊亭:与下文中的“碧鸡坊”均为四川地名。11.下列对诗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开篇从诗人初到蜀地

38、赏海棠写起。B. “蜀姬”句写出蜀地女子的美艳和谦逊。C.“扁舟”两句叙写诗人远离桃李之乡来到蜀地。D.结尾表达了诗人追求永生、千古留名的理想。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中的“杜鹃”与琵琶行中的“杜鹃”都蕴含哀情。B.本诗抒发的情感与临安春雨初霁的惆怅徘徊有所不同。C.本诗与梦游天姥吟留别都描绘了奇幻璀璨的梦中景象。D.本诗十六句,层次清晰,体现出诗歌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13.本诗歌咏海棠,多从侧面展开。请结合全诗赏析这样写的艺术效果。(6分)【答案】H. A12. C13.诗人本以为樊亭海棠之美前所未见,但是碧鸡海棠更胜一筹。艳妆的蜀中佳丽美貌天下无双,

39、但在碧鸡海棠面前,让人顿觉黯然失色。桃李人所共赞,与碧鸡海棠相比,却会像奴仆一样拜倒在海棠脚下。扬州芍药天下驰名,见了碧鸡海棠也会觉得羞愧逊色。渴望永远欣赏碧鸡海棠,再看千年也不满足。从侧面极尽笔墨盛赞碧鸡海棠无与伦比的美,表达对海棠的痴迷。【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和情感的把握的能力。B. “写出蜀地女子的美艳和谦逊”错误,“蜀姬”句用“艳妆”的“蜀姬”作比喻和比较,“肯让人”极力扬蜀姬,可见蜀地女子并不谦逊。C. “写诗人远离桃李之乡来到蜀地”错误,“扁舟”句写离蜀东归后感到蜀中海棠的难得,是离开蜀地,而不是来到蜀地。D. “表达了诗人追求永生、千古留名的理想”错误。结尾

40、总束全诗,点清题旨,以豪放之笔写沉痛之情,矛盾激荡,伤心刻骨,表达了 “老骥伏杨,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未已”的感慨。故选Ao【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C. “都描绘了奇幻璀璨的梦中景象”错误。本诗梦中所见的是蜀中的海棠盛景,不是奇幻璀璨的景象。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艺术效果的能力。“我初入蜀鬓未霜,南充樊亭看海棠。当时已谓目未睹,岂知更有碧鸡坊”写了我刚刚到蜀中的时候头发 还没变成苍白,在南充樊亭逗留了三天观赏海棠花。当时已经说了观赏过海棠花,哪里知道还有更美丽的 碧鸡坊。诗人本以为樊亭海棠之美前所未见,但是碧鸡海棠更胜一筹。“蜀姬艳

41、妆肯让人,花前顿觉无颜色”写四川的美女艳美的装扮让人觉得很美,但是在这海棠花前会顿时 觉得失去了艳丽。艳妆的蜀中佳丽美貌天下无双,但在碧鸡海棠面前,让人顿觉黯然失色。“扁舟东下八千里,桃李真成仆奴尔”写小船顺流东下八百里见到的桃李虽然鲜艳,但与海棠比起来,就 像奴仆一样低贱。桃李人所共赞,与碧鸡海棠相比,却会像奴仆一样拜倒在海棠脚下。“若使海棠根可移,扬州芍药应羞死”写了要是海棠花的根可以移到别处,那么扬州的芍药也会感到羞愧 了。扬州芍药天下驰名,见了碧鸡海棠也会觉得羞愧逊色。“何从乞得不死方,更看千年未为足”写哪里才能求得长生不老的药方呢,就算再活一千年也不会感到满 足。渴望永远欣赏碧鸡海棠

42、,再看千年也不满足。江南桃李,繁艳非常,而与蜀中海棠相比,只不过是“奴仆尔”;扬州芍药,天下驰名,见了海棠也“应 羞死”。从侧面极尽笔墨盛赞碧鸡海棠无与伦比的美,表达对海棠的痴迷。2023东城二模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叹庭前甘菊花 杜甫檐前甘菊移时晚, 青蕊重阳不堪摘。 明日萧条醉尽醒, 残花烂煨开何益。 篱边野外多众芳, 采撷细琐升中堂。 念兹空长大枝叶, 结根失所缠风霜。九日赏菊 陈与义黄花不负秋,与秋作光辉。 夜霜犹作恶,朝日为解围。 今晨岂重九,节意入幽菲。 孤芳擅天地,众卉亦已微。 殷勤黄金隔,照耀白板扉。 沽酒欲寿花,孔兄与我违。 清坐绝省事,未觉此计非。 夕英岂不腴,骚人自难肥

43、。【注】残花:指晚开的甘菊。白板扉:指简陋的大门。孔兄:钱的谑称。夕英:出自离骚“夕 餐秋菊之落英”。1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诗前两句写甘菊因为移栽的时间晚,重阳节时花蕾尚青,不能供人采撷。B.陈诗前四句写菊花在秋天绽放,夜晚遭受秋霜打击,白天仍有太阳呵护。C.杜诗“残花烂煜”与陈诗“黄金倚”都写出诗人对眼前盛开的菊花的喜爱。D.杜诗“开何益”与陈诗“岂重九”都以反问的语气强调菊花要适时开放。12.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诗写众芳被人们采撷至中堂,意在突出重阳节的热闹氛围。B.陈诗写众卉已经凋谢,反衬出秋菊在天地间傲然独立的风采。C.两首诗都综合运

44、用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内涵丰富。D.两首咏菊佳作风格不同,杜诗沉郁顿挫,陈诗明朗轻快。13.两首诗都借菊花表达人生感慨,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两首诗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案】11. C12. A13.杜甫诗中的菊花移栽错过时节,重阳节时花蕊尚青,受人冷落,再开已经过时,作者表达了对甘菊开 不逢时的惋惜,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感伤。陈与义诗中的菊花正值佳节盛开,傲视群芳,作者表达了对菊花的喜爱和赞美,抒发了对淡泊自适生活 的向往。【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 能力。C.“都写出诗人对眼前盛开的菊花的喜爱”说法有误。根据原文“檐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可知, 此时在杜

45、甫眼前的是尚未开放的菊花,他表达的是对菊花开不逢时的惋惜。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的能力。A. “意在突出重阳节的热闹氛围”说法有误。杜甫写众芳被人们采撷至中堂,是为了反衬,要突出甘菊花 的生不逢时,不被欣赏。故选Ao【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在杜诗中,诗人写“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馒开何益”(等到明天秋景萧瑟人们从酒醉中清醒了,你再 开出些残花来有什么用呢?)和“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感念你空长了大大的枝叶,只因根扎的不是地方才不幸为风霜所侵)。由此可见,诗人 对于菊花移栽错过时节,重阳节时花蕊尚青,受人冷落,再开已经过时

46、表达了深深的惋惜。而诗人在诗作 中叹息庭前的甘菊生不逢时,实为叹息自己没有机会为国家平定叛乱尽一份绵薄之力。“甘菊”有着极佳 的药用价值,却不被人们所采摘,诗人满腹经纶,却得不到君王重用,落得“移时晚”的结局,诗人与菊 花有着相似的命运,菊花内蕴为诗人心内之象的写照。陈与义诗中,“黄花不负秋,与秋作光辉”“孤芳擅天地,众卉亦已微”充分展现了菊花正值佳节盛开, 傲视群芳的美好姿态,表达了他对菊花的喜爱和赞美。而在“沽酒欲寿花,孔兄与我违”“夕英岂不腴, 骚人自难肥”句中,他则通过一正一反的对比,表现了自己看淡功名利禄(孔兄与我违),追求淡泊、自在 的文人生活的志向。2023海淀二模阅读下面陆游的两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北窗白首微官只自囚,青灯明灭北窗幽。五更风雨梦千里,半世江湖身百忧。壮志已孤金锁甲,倦游空揽黑貂裘。浦亭夜猎犹堪乐,敢恨将军老不侯。野饮夜归戏作青海天山战未屡,即今尘暗旧戎袍。风高乍觉弓声劲,霜冷初增酒兴豪。未办大名垂宇宙,空成恸哭向蓬蒿。浦亭老将归常夜,无奈人间儿女曹!注释:【1】北窗作于淳照七年(1180),作者时任朝请郎(正七品)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2】 史记李广列传记载:“顷之,家居数岁。广家与故颍阴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尝夜从一骑出, 从人田间饮。还至霸(濡)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日:故李将军。尉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