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爱》(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课堂(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兼爱》(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课堂(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解析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二单元第7课兼爱基础篇L (2020 北京市平谷区第五中学高二期中)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焉能(ydn)B.弗能(fU) *C.盗贼(z6i)D.窃取(qie)譬如(pi) *慈子(ci) *兼相爱(jidn)不禁(jin)疾之(ji)诸侯(zh口)墨子(mo)恶施不慈(wu)【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把握查多音字、形声字、生僻字的读音的能力。B项,“诸侯”的“诸”读音改为“zha”。故选B。2.(2022 上海市洋泾中学高三期中)墨子有言:“爱人者必见爱也,恶人者必见恶也J和这句话意思最相近的名句是()A.滴水之恩,涌泉相报B.投我以桃,报之以李C.与朋友交,言而
2、有信D.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句子,运用熟语的能力。题干句意为:爱护和尊敬别人的人必然被人爱护和尊敬,而厌弃和憎恶别人的人也必然被人厌弃和憎恶。可以解读为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么对待你。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A.意思为要懂得感恩;B.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C.对待朋友要讲诚信;D,指对方使用什么手段,就用什么手段进行回击。强调要勇于回击对方。只有B项涉及双方关系。故选Bo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治理好,相互仇恨就会混乱,所以我们老师墨子说:“不能不劝导爱别人。”道理在此。(二)(2021江苏苏州高二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3、下面小题。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 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 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以不相爱生邪?子墨子言:“以不相爱生。”今诸侯独知爱其国,不爱人之 国,是以不惮举其国以攻人之国。今家主独知爱其家,而不爱人之家,是以不惮举其家以篡人之家。今人 独知爱其身,不爱人之身,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 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
4、调。天下之人皆 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 以仁者非之。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 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 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 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 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迂故也。“子墨子言曰:“天
5、下之 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今若夫攻城野战杀身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君说之则士众能为之。况于 兼相爱、交相利,则与此异!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 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特上弗以为政、士不以为行故也。“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 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焦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 也。(选自兼爱(中),有删改)1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今若夫攻城野战/杀身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君说之/则士众 能为之B.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
6、利/辩其故也/今若夫攻城/野战杀身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君说之/则士众 能为之C.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今若夫攻城野战杀身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君说之/则士众能为之D.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今若夫/攻城野战杀身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君说之/则士众 能为之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子墨子,指墨翟。前一个子是弟子们对墨翟的尊称;后一个子,是夫子(先生、老师)的意思。B.国,本义是邦国封邑。主要是指王、侯的封地,或天子统治的区域,还可以指国都。在文中指诸侯 封地。C.诸侯,是古代分封制中各方君主的统称。诸侯源自分封制
7、,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D.君子,古代指地位高的人,也指有学问而品德高尚的人。文中君子和荀子劝学中的君子意思一 样。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A.墨子主张兼爱,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等现象,是天下人不相爱所致。B. 士君子虽然能够充分认识兼爱的好处,但是他们认为实行起来很不容易。C.墨子认为在当时的条件下兼爱实行起来虽然困难,但是只要君王想做,就能做到。D.楚灵王喜欢细腰,臣子就吃一顿饭来节食,这个事例说明了君臣相爱的重要性。2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2)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21 .文章
8、前三个自然段分别阐述了什么道理?请简要概括。【答案】17. A18. B19. A20. (1)举凡天下的祸患、掠夺、埋怨、愤恨产生的原因,是因为不相爱。(2)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下能做到这样。21. 第一段:什么是天下之害。第二段:天下之害是因为不相爱而产生的。(或者“天下之害产生的原因) 第三段:如何改变不相爱的现状。【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子意思:天下的士君子们,只是不能辨明兼爱的益处、辨明兼爱的原故。现在例如攻城野战,为成名而 杀身,这都是天下的百姓难于做到的事。但假如君主喜欢,那么士众就能做到。不识其利辩其故共用主语天下之士君子,且不否定的是识其利
9、和辩其故,如在利后断开,否定 的就只是识其利,这与文意不合,所以识其利和“辩其故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C。今若夫用在句子的开头,表示发端,如单独断开,句中缺少谓语,所以不能单独断开,且此也是判 断句,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故选Ao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前一个,子,是弟子们对墨翟的尊称;后一个,子 是夫子(先生、老师)的意思错误,前一个子是指夫 子(即先生,老师的意思),后一个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C. 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错误,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D. 文中,君子,和荀子劝学中的君子,意思一样错误,文中的君子是指上层统治人物,而劝学中的 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
10、人,二者意思不同。故选Bo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充分认识兼爱的好处错误,文章最后一段士君子说乃若兼则善矣,意思是兼爱固然是好的,固然 是表示先承认某个事实,下文又给否定到另一方面去,可见并没有认识到兼爱的好处。C.实行起来虽然困难错误,文章最后一段说的是此何难之有,可见没有困难。D.说明了君臣相爱的重要性错误,文中列举这一事例是说明兼爱推行起来并不困难,只要官居高位的人首 先提倡,下面的人就会随之而行。故选Ao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得分点:凡,大凡;篡,掠夺;所以,的原因;以,因为。(2)得分点:是,这;第一个故,缘故;说通悦一喜欢;第二个故,因为;之
11、一这样。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第一段墨子先自问自答提出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的问题,接着以此则天下之害也回答了天 下之害这一问题,所以第一段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是天下之害。第二段,开头提出问题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意思是既然如此,那么考察这些公害又是因何产生的呢, 紧跟着分析天下之害产生的原因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所以这一段的主要观点是 天下之害是因为不相爱而产生的。第三段,开头提出问题既以非之,何以易之,意思是既然认为不相爱不对,那用什么去改变它呢,后面 提出改变不相爱这一现状的方法,所以这一段的观点是如何改变不相爱的现状。参考译文:墨子说:“仁人处理事务的
12、原则,一定是为天下兴利除害,以此原则来处理事务。”既然如此,那么 天下的利是什么呢?而天下的害又是什么呢?墨子说:“现在如国与国之间相互攻伐,家族与家族之间相 互掠夺,人与人之间相互残害,君臣之间不相互施惠、效忠,父子之间不相互慈爱、孝敬,兄弟之间不相 互融洽、协调,这就都是天下之害。”既然如此,那么考察这些公害又是因何产生的呢?是因不相爱产生的吗?墨子说:“是因不相爱产生 的。”现在的诸侯只知道爱自己的国家,不爱别人的国家,所以毫无忌惮地发动他自己国家的力量,去攻 伐别人的国家。现在的家族宗主只知道爱自己的家族,而不爱别人的家族,因而毫无忌惮地发动他自己家 族的力量,去掠夺别人的家族。现在的
13、人只知道爱自己,而不爱别人,因而毫无忌惮地运用全身的力量去 残害别人。所以诸侯不相爱,就必然发生战争;家族宗主不相爱,就必然相互掠夺;人与人不相爱,就必 然相互残害;君与臣不相爱,就必然不相互施惠、效忠;父与子不相爱,就必然不相互慈爱、孝敬;兄与 弟不相爱,就必然不相互融洽、协调。天下的人都不相爱,强大的就必然控制弱小的,富足的就必然欺侮 贫困的,尊贵的就必然傲视卑贱的,狡猾的就必然欺骗愚笨的。举凡天下祸患、掠夺、埋怨、愤恨产生的 原因,都是因不相爱而产生的。所以仁者认为它不对。既然认为不相爱不对,那用什么去改变它呢?墨子说道:“用人们全都相爱、交互得利的方法去改变 它。”既然这样,那么人们全
14、都相爱、交互得利应该怎样做呢?墨子说道:“看待别人国家就象自己的国 家,看待别人的家族就象自己的家族,看待别人之身就象自己之身。”所以诸侯之间相爱,就不会在郊野 发生战争;家族宗主之间相爱,就不会发生掠夺;人与人之间相爱就不会相互残害;君臣之间相爱,就会 相互施惠、效忠;父子之间相爱,就会相互慈爱、孝敬;兄弟之间相爱,就会相互融洽、协调。天下的人 都相爱,强大者就不会控制弱小者,人多者就不会强迫人少者,富足者就不会欺侮贫困者,尊贵者就不会 傲视卑贱者,狡诈者就不会欺骗愚笨者。举凡天下的祸患、掠夺、埋怨、愤恨产生的原因,是因为不相爱。所以仁者称赞它。然而现在天下的土君子们说:“对!兼爱固然是好的
15、。即使如此,它也是天下一件难办而迂阔的事。” 墨子说道:“天下的士君子们,只是不能辨明兼爱的益处、辨明兼爱的原故。现在例如攻城野战,为成名 而杀身,这都是天下的百姓难于做到的事。但假如君主喜欢,那么土众就能做到。更何况兼相爱、交相利 与之相比,则是完全不同的(好事)。凡是爱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爱他;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有 利于他;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憎恶他;损害别人的人,别人随即损害他。实行这种兼爱有什么困难 呢?只是由于居上位的人不用它行之于政,士人不用它实之于行的缘故。”从前楚灵王喜欢细腰之人,所 以灵王的臣下就吃一顿饭来节食,收着气然后才系上腰带,扶着墙然后才站得起来。等到一年
16、,朝廷之臣 都(饥瘦得)面有深黑之色。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下能做到这样。A.治乱者何独不然非不呜然大也B.不知乱之所自起师道之不传也久矣C.故亏父而自利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D.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A项,然:代词,这样;助词,形容词词尾,表状态。B项,两个“之”都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C项,而:连词,表顺承;连词,表并列。D项,焉:连词,于是;疑问代词,哪里。故选Bo4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故亏兄而自利 *君之不慈臣 盗爱其
17、室 犹有大夫之相乱家具此而已矣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恶得不禁恶而劝爱A.B.攻:治疗亏:使受损失慈:慈爱室:家家:家庭具:完备,齐全施:实行劝:劝阻C.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犹有大夫之相乱家”翻译为“仍然有大夫相互侵扰家族”。故“家”翻译为“卿大夫的封地”;“恶得不禁恶而劝爱”翻译为“又怎么可以不禁止恶行而鼓励善行呢? ”故“劝”翻译为“鼓励”。故选Do5 .下列特殊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察此何自起A.其斯之谓与B.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答案】DD.小子何莫学夫诗【解析】本题考查特殊句式。例句,宾语前置句。正确顺
18、序为“察此自何起”。A项,宾语前置句。意思是“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谓语动词“谓”应放在宾语“斯”之前。B项,宾语前置句。“而今安在哉”应为“而今在安哉”。C项,宾语前置句。正确顺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D项,一般疑问句。故选Do6 .下列句子中有词类活用用法的一项是()A.不知疾之所自起B.焉能治之C.国与国不相攻D.兄之不慈弟【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言实词活用类型的能力。D项,“慈”,形容词用作动词,“慈”本是形容词,后面带了宾语,要活用为动词,慈爱。其他三个选项没有词类活用。故选Do7 .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攻:治疗8 .故亏父而自利
19、亏:伤害*C.具此而已矣具:全部D.恶得不禁恶而劝爱劝:劝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能力。D项,“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意思是“怎么可以不禁止恶行而鼓励善行呢”,“劝”,鼓励。故选Do8.(2021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第十六中学校高二期中)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子自爱,不爱父B.贼爱其身,不爱人 C.凌万顷之茫然D.故攻异国以利其国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的辨析能力。A项,自爱,古义:只爱自己;今义:指爱护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名誉。B项,爱人,古义:爱惜别人;今义:爱慕的人、恋爱的对象或婚姻对象。C项,茫然,古义:辽阔的样子;今义:完
20、全不知道的样子。D项,其国:古今同义,他自己的国家。故选Do9.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墨子,名翟,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 “兼爱”“非攻”等观点。B.墨子一书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编。墨家学说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学并称“显学”。C.儒家讲“爱人”,墨家讲“兼爱”。前者强调“亲亲” “尊尊”的等级差别,后者主张“爱”没有等级差 别。D.周礼中曾记录“邦”和“国”的区别,“大日邦,小日国”;而“家”指卿大夫的封地。【答案】B【解析】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 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
21、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 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 的含义作答。B项,“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编”错误,墨子一书是墨子本人、墨子弟子以及后期墨家著述的汇 编。B错误。故选Bo【点睛】墨子是战国时期的哲学著作,由墨子自著和弟子记述墨子言论两部分组成。该书提倡兼爱、非攻、尚 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涉及哲学、逻辑学、军事学、工程学、力学、几何学、 光学,先秦的科学技术成就大都依赖墨子以传。现存墨子一书,宋朝多散佚。至清代编四库全 书时,仅存五十三篇。文章由小及大、连类比譬、逐层推理,
22、典型如非攻。语言质朴无华,造句遣词 口语化。10 .“一句话书评”,顾名思义,就是用一句最精练的话,高度概括某一部(篇)作品。请仿照例子,为下 面的作品,写一句话书评。例:诗经一一先民的歌唱。论语老子一一庄子墨子【答案】一本书从八岁读到八十岁生命的大智慧哲学的天籁救世的苦行者。【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本题要求写一句话书评,就是用一句最精练的话,高度概括某一部(篇)作品。首先看例句“诗经一一 先民的歌唱”,“先民的歌唱”抓住了诗经是最早的诗歌总集的特点;然后分析所评的书籍的内容,论 语是儒家经典著作,老子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庄子蕴含深邃的哲学思想,墨子蕴含了 兼爱、非攻、尚贤、非命
23、、节用俭约以及积极的实践精神。考生写作书评时要抓住著作的思想精髓,用最 精炼的话高度概括即可。1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过15字。墨子一书中“节用篇”详细论述了节约的好处和必要性。物质财富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墨子的 观点是用财不费,去其无用,则国家强大,人民富裕。财富是生活的利用品,不是炫耀物。人类的发展无 穷无尽,自然资源却日益减少。一既能保护自然环境,又能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衣服不能因为旧了就抛弃;饭菜不能因为不可口就浪费;家具不能因为不时髦就丢掉节用是一种行为, 一种习惯,一种美好的道德风格;节用是爱物惜物的生活
24、态度,济世利人福及子孙;节用是爱国爱自然的 伟大情操,心胸宽阔境界高远;,为持久发展蓄存更大能量。节用的风俗应当伴随文明世代留传。【答案】(1)适度的循环利用自然资源(2)节约应该落实在日常生活中(3)节用是持之以恒、聚沙成 塔的积累。【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这是一道根据 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提示语如此题中的“自然资源” “节约”“节用是”在前 后文都有相应的提示性的词语。第一空注意后语境“既能保护自然环境,又能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第 二空,注意后面的“节用是一种行为;第三空,注意前文“节用是爱国爱自然的伟大情
25、操,心胸宽阔境界 高远”和分号。【点睛】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高考题目一般为科普类的说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结尾严密。要求填写的较 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 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提升篇(一)(2021 山东肥城市教学研究中心高二期中)阅读下文,完成各题。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 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 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
26、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 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 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 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其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 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 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
27、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 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犹有盗贼乎?视人之室若其室, 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 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 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 劝爱人者,此也。(墨子兼爱) 1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若使天下
28、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舌1/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B.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C.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舌1/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D.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舌L/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13 .下列对文学知识和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墨子,名翟,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与儒家主张爱人同源同义。B.盗贼,古人注:盗贼通名,分而言之:则私窃谓之盗,劫杀谓之贼。与现代汉语中盗贼的释义不
29、同。C.室,文中义是指“家,与杜甫石壕吏中的诗句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中室的意义相同。D.子墨子,是墨子的弟子对他的尊称,后一个子跟老子孔子庄子孙子中子的含义和用法相同。1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开篇指出,圣人以治天下为己任,就要知道天下动乱的根源,否则难达目的,并举例医之攻人之 疾者来证明。B.作者针对当下,批判战国时代伦理崩坏、诸侯攻伐的社会现实,指出天下动乱不休的起因就在于自爱 而不相爱。C.作者推究乱之缘由,用假设正面说理,指出大家将心比心、以己度人、做到互相爱护,就能消除乱象, 使天下大治。D.作者直言不讳,一种逻辑贯穿到底,得出“天下兼相爱则
30、治,交相恶则乱的总论点,最后鼓励人们奉行 兼爱思想。1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2)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16 .文中说,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乱物包括哪些内容?请简要概述。【答案】12. C13. A14. A15. (I)弟弟爱惜自己而不体恤兄长,因而伤害兄来追求自己的利益。(2)看待弟弟、儿子与臣子如同自己,为何不慈爱呢?所以不孝不慈爱的人都没有了。16. 包括三个方面:君臣、父子、兄弟之间互相损害,盗贼侵夺财物、杀伤性命,大夫、诸侯之间的争斗 攻伐。【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国与国(并列短语
31、)做不相攻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属于并列结构,之 间、前后均断开,排除选项A;无有是固定词语,没有,之间不能断开;“君臣父子(并列结构的短语)做皆能孝慈的主语,孝慈并 列结构作谓语,中间不能断开,其前断句,慈后断开。排除选项BD。故选C。句子翻译:假使天下的人都相亲相爱,国家与国家之间互相不再攻伐,家族与家族之间不再侵害,没有了 强盗与贼寇,君臣父子之间都能孝敬慈爱,像这样,天下就治理好了。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同源同义错误。墨子主张爱的无差别,儒家讲爱的差等观,在出发点、落脚点和救世方法上有异。故选Ao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32、A.并举例怪之攻人之疾者,来证明错误。医之攻人之疾者运用的是比喻论证。故选Ao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赋分点:(1) “弟自爱,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弟爱自;亏,使动用法,伤害;利,使动用法,追 求利益,使有利;”利自宾语前置。(2) 视,看待;弟子,弟弟、儿子;“若,如同;恶,相当于何怎么;恶施,怎么实行;亡, 通“无,没有。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 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 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
33、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 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可知,君臣、父子、兄弟之间互相损害,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其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 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得出:盗贼侵夺财物、杀伤性命。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 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得出:夫、诸侯之间的争斗攻伐。综上所述,乱物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翻译:圣人是以治天下为职业的人,必须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才能对它进行治理。如果不知道混乱从哪里 产生,就不能进行治理。这就好像医生给
34、病人看病一样,必须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才能进行医治,如果 不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就不能医治。治理天下混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必须知道混乱产生的根源,才能进 行治理,如果不知道混乱产生的根源,就不能治理。圣人是以治天下为职业的人,不可不考察混乱产生的根源。试考察混乱从哪里产生,起源于人与人不 相爱。臣与子不孝敬君和父,就是所谓混乱。儿子爱自己而不爱父亲,因而损害父亲以自利;弟弟爱自己 而不爱兄长,因而损害兄长以自利;臣下爱自己而不爱君上,因而损害君上以自利;这就是所谓的混乱。 反过来说,父亲不慈爱儿子,兄长不慈爱弟弟,君上不慈爱臣下,这也是天下所谓的混乱。父亲爱自己而 不爱儿子,所以损害儿子以自利;
35、兄长爱自己而不爱弟弟,所以损害弟弟而自利;君上爱自己而不爱臣下, 所以损害臣下以自利,这是为什么呢?都是起源于不相爱。即使在天下做小偷和强盗的人也是这样,小偷 只爱自己的家,不爱别人的家,所以偷取别人的家以利自己的家;强盗只爱自身,不爱别人,所以残害别 人以利自身,这是为什么呢?都是起于不相爱。即使大夫相互侵害家族,诸侯相互攻伐封国,也是这样。 大夫各自爱他自己的家族,不爱别人的家族,所以损害别人的家族以利他自己的家族;诸侯各自爱他自己 的国家,不爱别人的国家,所以损害别人的国家以利他自己的国家。天下混乱的事情,全都摆在这里了。细察这些从哪里产生的呢?都起源于互相不爱。假使天下都能相亲相爱,爱
36、别人就像爱自己,还能有 不孝的吗?看待父亲兄长及君上像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孝的事情呢?还有不慈爱的吗?看待儿子、弟 弟及臣子像看待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慈爱的事情呢?这样不慈爱就没有了。还有强盗和贼寇吗?看待 别人的家像自己的家一样,谁还盗窃?看待别人就像自己一样,谁还害人?所以强盗和贼寇就没有了。还 有大夫间相互侵害、诸侯间相互攻伐的吗?看待别人的家族就像自己的家族一样,谁还侵害?看待别人的 国家就像自己的国家一样,谁还攻伐?所以大夫相互侵害家族,诸侯相互攻伐封国,就没有了。假使天下 的人都相亲相爱,国家与国家之间互相不再攻伐,家族与家族之间不再侵害,没有了强盗与贼寇,君臣父 子之间都能孝敬慈爱,像这样,天下就治理好了。所以圣人既然是治理天下为职业的人,怎么能不禁止互相仇恨而劝导相爱呢?因为天下相亲相爱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