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安排了四篇风格、写法各异的游记。四篇游记所写的景物 各有特点,或雄浑壮美、或奇绝险远、或威严瑰奇、或纯净自然。写 法各具特色,风格多姿多彩,既能增长读者的知识,扩大其见闻,也 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共鸣。【单元目标】1 . 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游记的基本要素,熟悉游记的写法与多 样的风格。2 .感知文章所写的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寄寓在景物中的情感, 理解作者对景、人、事的感悟与思考。3 .揣摩品味课文的语言,欣赏、积累精妙的语句,领会游记多样 化的语言风格。【教学思路】1 .壶口瀑布是教读课,指导
2、学生通过圈画时间推移、地点转 换的词语等方法明确游记三要素之“所至”“所见”,学习移步换景、 定点观察等独到的观察角度,体会“所感二2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是教读课文,在把握游记三要素的基 础上学习游记的多样风格。揣摩品位语言,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3 .登勃朗峰是自读课文,采用教读课学到的方法,即圈画时 间推移、地点转换的词语,完成表格,巩固游记的三个要素和写景的 角度和方法。品味精彩词句,体会作者的情怀。体会游记写景叙事相 结合的写法。4 .一滴水经过丽江是自读课文,巩固教读课学到的方法,把 握课文独特的视角,理解写法的妙处并体会作者情感。品味作品的语 言,学习作者运用表达方式的技巧。1+1
3、+X设计】【课时安排】1 .壶口瀑布(2课时)2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2课时)就是年轮。明确:由冰山的裂纹和波状皱褶联想到树的年轮,赋予各拉丹冬 雪山以生命,赞颂雪山的神奇,历史久远,如同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 历史一般。(3)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 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明确:“演绎”是“铺陈,发挥”的意思,这里是说坚冰之下的 流水,是圣洁的,是长江的生命源头,从这里开启了长江的生命之旅, 长江从此开启了孕育生命,造福人类之旅,这流水,也是中华民族的 生命之源,中华民族的历史也同长江一样源远流长。四、换位思考,体会效果作者多次写到自己在高原上的
4、疼痛、恶心,甚至觉得“要死了”, 这些内容与文中的写景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PPT 显示)身体状况的变化与景物描写融为一体表达效果疼痛、发烧远观、张望冰峰和冰河,感叹造物主的创造力。 从侧面写出了各拉丹冬自然环境的艰险,突出了本文“所至”和“所 见的独特性。作者的身体状况构成了文章的一条潜在线索。 使读者体会到作者的乐观与坚强,也让文章显得更亲切、真实、可信。高原反应外加新伤剧痛由眼前的景物想到寒风的永恒、冰体的 改变和冰川的消长。身体与精神极度甚至麻木想象长江源头的流水将演绎出宏伟的 故事。五、课堂总结L理清所至“:圈画表明时间推移、地点转换、观察角度变化 的关键词。3 .感
5、知“所见”:圈画景物名称和特点的关键词。4 .品析“所言”:从用词、句式、修辞、感官角度、写作手法等 角度分析。5 .体会“所感”:从观景时的直观体验、由景物引发的感想、理 性思考三个层次思考,用直接摘录或者概括归纳的方法筛选相关信息。六、布置作业课后阅读游司马祠和龙潭之滨,完成相关练习。板书设计19*登勃朗峰教学要点1 .品味精彩词句,体会作者的情怀。2 .体会游记写景叙事相结合的写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教读课所学方法。1 .理清“所至”:圈画表明地点转换的关键词。2 .感知“所见”:圈画景物名称和特点的关键词。3 .体会“所感”:直接摘录或概括归纳表明作者情感的语句。二、整体把握,巩固“
6、三要素”1 .结合阅读提示和课文旁批,完成表格填写。(PPT显示)段落行路方式所至所见特点/形象所感详略景物上山下山2 .集体交流(PPT显示)段落行路方式所至所见特点/形象所感详略景物上山6徒步马蒂尼黑首高地详峰巅云彩精美柔细清 淡柔和瞬息万变像“肥皂泡”美而短暂,珍贵略山中奇景嶙峋怪石下山7-11雇马车前往沙蒙尼详车夫自信轻妄热情洒脱 欣赏之意略车夫朋友三、局部探究,熟练“三要素”1 .自读课文,根据表格提示,圈画表明地点、景物特点、作者感 受的词语。(PPT显示)段落所至景物特点感受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第4自然段第5-6自然段2 .集体交流(PPT显示)段落所至景物特点感受第2自然段脚下
7、峡谷清流瀑布美不胜收第3自然段勃朗峰白雪覆盖日照其上 光艳耀目威严独踞 苍穹第4自然段勃朗峰周围的山峰浅棕色的光秃尖岩奇特第5-6自然段勃朗峰附近的一座峰巅色彩斑斓 彩霞满天 白云缭绕变幻无穷轻柔美丽3 .运用品析“所感”的方法,赏勃朗峰奇景。第2自然段:感官角度,通过视觉和听觉,写出景物的美;第3自然段:用词角度,“独踞苍穹”的“踞”形象地写出了其 威严的特点;第4自然段:修辞角度,运用比喻,把山峰的形状比作“美女的 纤指”“主教头上的帽子”,写出了山峰形状的奇特;第5自然段:修辞角度,运用比喻,将“朵朵白云”比作“游丝 蛛网”和“身披霓裳羽衣的纯洁天使“,突出白云的纤巧、轻柔、美 丽。四、
8、欣赏奇人,感知奇事读第711自然段,标出描写车夫的句子。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车夫的?写出了车夫怎样的特点? 集体交流。(1)语言描写“不必为此烦恼一一静下心来一一不要浮躁一一他们虽已扬尘 远去,可不久就会消失在我们身后的。你就放下心坐好吧,一切包在 我身上一一我是车夫之王啊。你看着吧!”“哈,看到了吗?如我所说吧一一我可是名副其实的车夫之王啊J“只当是种乐趣吧,先生们,这种情况不常见,但很不寻常一一 能坐上车王的车的人,可是少之又少啊一一看到了吧,真如我说的, 我就是车王J(“车夫之王”驾车本领高超,自信自得,为人热情,乐于与人 交谈。)(2)神态描写出发前,“把握十足”;途中飞速行车时“
9、神情威严”;险遭不测时,“面不改色,和颜悦色”。“车夫之王”还“时不时地掉转头来: “车夫之王”相信自己 飞速行车时的全神贯注、镇定,关心他人心理。(“车夫之王”气定神闲,驾车技术的高超)4 .写“车夫之王”与写其朋友笔法不同,试具体分析。明确:写“车夫之王”是浓墨重彩,从多角度展开描写,突出“车 夫之王”是本领高超的传奇人物,写其朋友是简笔勾勒,朋友作为“勃 朗队长”,爬山次数和向导水平更高。可见这里的奇人奇事还有许多,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给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三、布置作业:课后阅读夜听九寨松堂游记,完成相关练习。板书设计上山写景:黑首道风景秀美,勃朗主峰奇伟,群峰奇险,云霞奇 幻登
10、勃朗峰下山写人:艺高胆大,幽默风趣车夫的奇异,与勃朗峰的奇美相得益彰(所感:感官角度、用词角度、修辞角度)20*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要点1 .把握独特的视角,理解写法的妙处并体会作者情感。2 .品味作品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表达方式的技巧。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视频印象丽江,学生欣赏视频,明确学习内容。2 .板书课题,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与文题最相符的句子。3 .齐声朗读“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 江。”二、初读课文,体会“所至”1 .自读课后的阅读提示,圈画关键词句。(1)交流:化身为一滴水、以水的踪迹为线索、全方位展现。(2)用图示帮助学生理解“新颖的构思、独特的视
11、角二2 .圈画表明时间推移和地点转换的词,理清“所至(1)默读课文,划分文章层次。第一部分(1-2):写“我”由雪变成冰川,再变成一滴水。第二部分(3-15):写一滴水的漫长旅行。第三部分(16):写一滴水奔流到金沙江边,汇入了江海。(2)默读圈画表明时间顺序的词,口头交流,明确时间线。第一部分(1-2):叙写历史第二部分(6-16):描写现在(白天、黄昏、夜晚、次日黎明)(3)读课文第一部分,说说水的蜕变经历了那几个过程?蜕变 历程说明了什么?雪一一冰一一水的蜕变历程说明一滴水的来之不易。它带着美好 的夙愿,经历着漫长的黑暗与等待,为即将开始的长途旅行积蓄能量。(4)阅读315段,用笔画出地
12、名和事物名,填写下图,梳理 空间线。小组讨论填图,从空间维度梳理出水的踪迹。小组展示,明确一滴水的空间维度是由高而下、平地起伏。玉龙雪山一丽江坝一落水洞一黑龙潭一四方街一一中河一金沙 江一大海二、圈点批注,感知“所见”(一)朗读课文,自由寻美。1 .学生自由朗读,圈画批注。2 .用如下句式交流:我跟随水到了 ,看到了(听到了) 我感受到了 美。3 .引导归纳出:景物美、建筑美、民俗美(二)赏景物美(视觉角度)1 .写景的顺序:高处远景一一山下一一城外远景2 .景物的色彩:色彩斑斓美丽如画赏建筑美(句式角度、修辞角度)1 . “那时是明代,纳西族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了名扬世 界的四方街。四
13、方街筑成后,一个名叫徐霞客的远游人来了,把玉龙 雪山写进了书里,把丽江古城写进书里,让它们的名字四处流传。” (富有节奏感)2 .过去,把水拦在闸前,古城的五花石的街道上,水流漫溢, 洗净了街道。今天,一架大水车来把我们扬到高处,游览古城的人要 把这水车和清凉的水作一个美丽的背景摄影留念J (对比手法)3 .“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 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到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 (修辞角度、富有节奏感)(四)赏民俗美1 .圈画地点和人物活动的句子,说说这些场景表现了他们怎样的 精神风貌。2 .交流明确:(1)在山下,马帮在驿道来往。几座小山前,人
14、们正在建筑一座 城,村庄里的木匠与石匠,正往那里出发。牧羊人在草甸上放牧牛羊。 (精神风貌:热爱生活,勤劳。)(2)在街道,银匠“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玉器店老板挂出了 翡翠;字画店老板卖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 奏古代的音乐。(精神风貌:热闹,快乐,勤奋。)(3)在院子里,浇花人给兰花浇水;楼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闲话; 楼上回廊,寄居的游客拍照,楼上的客人和楼下的主人大声交谈。(精 神风貌:和谐,融洽。)(4)晚上,游客聚集的茶楼酒吧中,传来人们的欢笑与歌唱。(精 神风貌:热闹,愉悦。)三、品味语言,体会“所感”1 .只有用美的语言,才能描绘出美的风景,请品析下面句子的妙 处
15、。(1)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他们的内 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 样晶莹。明确:运用对比的方法,丽江古城抚平了并净化了人们喧哗的内 心世界,表达了作者对丽江的热爱与赞美。2 2) 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 拭一只硕大的银盘。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月亮比作“银盘”,突出了月亮 的圆与明亮,富有地方特色,给人以美的享受。2 .作者从“一滴水”游览丽江的视角来展开描写有什么好处?明确:化身为水、以水为线、全景展现、内涵突出、看得灵动、 借水抒情、哲理诗意。3 .如何理解这篇文章的主旨?明确:本文以第一人称讲述
16、了一滴水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游过丽 江的一段旅程,展现了丽江的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悠闲的人文风情,抒 发了作者对丽江的向往与热爱。四、布置作业课后阅读山中访友古城信步,完成相关练习。板书设计写作学写游记第一课时教学要点L根据游踪和自身体验,合理安排游记写作的顺序,使文章有层 次、有条理。2.能够多角度观察生活,抓住景物或者游览场所的特点来写,突 出重点,详略得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完本单元,请你总结一下什么是游记?(把外出游览时的经历 和感受写下来就是游记)L所至:移步换景、定点换景(略写)2.所见:山水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历史掌故、现实生活3.所言:观察顺序、详略安排、感官角度、修辞手法
17、、表达方式、 联想想象、正面侧面(详写)3.所感:感悟生命、体现哲理(略写)二、技法点拨(一)了解游记的类型(PPT显示)不论哪一种游记,都是通过对自然风光、风景名胜、城市景观、 景观中的人与事进行描绘,来达到记事、抒情、说理等目的。(二)掌握写游记的技巧1 .出示“游览北海公园”片段,分析存在的问题。(PPT显示)2 .阅读教材中的知识短文,结合学习过的四篇游记,整理游记写 作的要求:(PPT显示)3 .归纳游记写作顺口溜:选准角度讲层次,多种角度写特征,写景状物融真情,藻饰语言 求优美。三、综合实践学习篇章结构的安排以及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1 .畅所欲言,有题可写。哪一次游玩曾使你高兴或很
18、惆怅?哪一次游玩让你大开眼界,增长了见识?哪一次游玩给你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哪一次游玩能引发你长时间的思考?是什么让你的这次游玩与众不同?是景,是风土人情还是文化气 息?请选取一个角度(景、风土人情、文化气息)来写你的一次 出游。2 .指导拟订写作提纲。第一步,指导学生拟订写作提纲,一是根据游览的线路图,按照游览的顺序列出材料的安排方案;二是根据游览者的个人感受,选择 游览感受深刻的景点安排材料。第二步,根据参观游览的个人感受以及生发的思想情感,确定中 心思想,安排好材料的主次,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主题鲜明。3 .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 .佳作赏析,品析写作方法。2 .学
19、习修改问题作文,掌握评改的方法。3 .尝试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谈话导入“一个好的文本可以给我们提供写作能量二二、佳作赏析,品析方法1 .学生阅读佳作赣州的郁孤台2 .读后重点讨论:这篇游记按照怎样的顺序安排材料?文章如何 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如何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3 .集体交流(1)顺序:作者的行踪为顺序,以郁孤台的历史文脉为暗线。(2)观察角度:采用移步换景(3)描写景物的方法:运用各种感官去观赏景物,条理清晰, 描写细腻。中间穿插历史故事、诗词名句,增加了文化气息。(4)思想感情:结尾点明时代主题,引发读者爱家乡、爱祖国 的壮志豪情。三、作文升格1.出示游记寻味深圳(1
20、)教师朗读来深圳之前,听朋友说,深圳其实是一座有味道的城市。深圳的 味道在哪里呢?我开始了寻味深圳之旅。早上乘地铁去凤凰楼喝早茶,地道的广式例汤,还有中西合璧的 脆皮叉烧包,味道超赞!中午去水围村吃农家乐。我去阿殳粥馆喝海鲜粥,还叫了铁盘蒸 鸡,蒜蓉豆苗。在这里吃版很有深圳老渔村的味道呢。晚上我去了东门老街,这里集中了全国各地的风味小吃,大到鲍 鱼燕窝,小到沙县小吃,天南海北,都可以吃到。深圳,不愧是个移 民城市,想吃啥有啥。深圳的味道真不错。我爱深圳,我爱深圳的味道!(2)学生自由点评a.没有重点,写成了流水账;b.没有细节描写,缺乏画面感,不能让读者感觉自己真的到了那 个地方;c.感情很苍
21、白很突兀,缺乏铺垫,没有在描写中融入情感;(3)板书小结:写游记要重点突出,要有细节描写,要融入感 受,对情感有所铺垫。3 .请学生小组合作一起修改第三自然段。4 .小组代表交流作品。5 .朗读修改后的范文。中午去水围村吃农家乐。“吱嘎” 一声,推开阿殳粥馆的木门, 旧时渔村的气息就迎面而来。点一锅海鲜粥,晶莹的白米,配上红红 的虾蟹,碧绿的香菜,养胃又养眼。招牌菜是铁盘蒸鸡,嫩黄的鸡皮, 紧实弹牙的鸡肉,吃到嘴里Q劲十足,满嘴余香。这顿午饭让人彻底 吃出了深圳老渔村的土味。四、习作修改1 .指名学生读自己写的游记,其他学生点评,提出修改要点。2 .归纳要点:(1)选择某一处风景来写,不要贪多
22、,不要面面俱到。(2)细致观察,用多角度描写景物。(3)描写风景时要融入一些个人感受,尽可能写出自己独特的 体验。(4)在记叙或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也可以适当加入一些人 文景观的介绍或引用他人的描写、评价等,以丰富文章内容。3 .全体学生根据游记写作的要点和同学点评的内容对照修改。4 .登勃朗峰(1课时)5 .一滴水经过丽江(1课时)6 .写作:学写游记(2课时)17壶口瀑布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 .理清文章的思路,明确“所至”“所见”。2 .把握游踪,学习移步换景、定点观察等独到的观察角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最能体现黄河奔腾气势 的莫过于黄河壶口瀑布了。播
23、放介绍壶口瀑布位置与形成原因的视频。请学生摘录三个描写 瀑布的词语。(雄伟壮观、波澜壮阔、气势恢宏)二、圈画词句,把握游踪1 .默读课文,圈画表明文章结构的句子。2 .集体交流。第一段“我曾两次到过那里“一一总领全文第二段“第一次是雨季”一一巧妙铺垫四段“第二次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一一重点描绘3 .回顾写景的两种写作手法。移步换景:按照地点的转移把所看到的事物描述下来的写作方法;定点换景:作者立足点不变,从不同角度描绘不同方位景物的写 作方法。4 .举例说明:小石潭记(PPT显示)移步换景定点观察写发现小石谭的经过,使读者眼前逐一出现不同的景物:由小丘 到篁竹,由篁竹到水声,由水声寻到小潭,犹
24、如跟随导游边移步,边 观景,边听讲解,富有画面感和动态感。 到小石潭后,采用定点观 察的方式,由远及近,写出小石潭及周围景物的特点5 .文章主体部分是对枯水季壶口瀑布的描写,再读课文三到五自4.学生朗读修改后的作文,其他学生再次点评,教师做指导点拨。五、课堂总结有人说,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旅 游不仅是远行,也是最好的修行,行走在山川美景之中。胸襟、情怀、 境界、视野都会打开、提升、拓展、飞扬。请同学们熟练掌握游记写 作技巧,写出更多佳作。六、布置作业1 .同桌之间互换作文修改。2 .将推荐的佳作打印出来贴在班级作文园地展览,供大家分享。 板书设计然段,思考:(1)第二
25、次枯水季,作者是在瀑布的什么位置观看瀑布的?属 于哪一种写作手法?明确:下到沟底,走到河心,立足点在脚下的石一一定点换景(2)学生小组合作,圈画表示地点转换的关键词,理清“所至” “所见”(3)集体交流(PPT显示)观察角度所见俯视龙槽河中有河仰观河面浊浪排空随河水由上至下跌入龙槽平视龙槽两边千姿百态的河水(4)全体学生起立,根据表格内容现场模拟作者观察角度的变 化,体验定点换景的特点。小结:文中描写的多个画面呈现出多种景物,有大有小,有远有 近,有静有动;表现出多重意境,刚柔相济,层次分明,情景交融。 这样就使得壶口瀑布展现出一种审美意义上的立体感。三、感知雨季,明确“所见”1 .朗读第二自
26、然段,思考:第一次雨季看瀑布在壶口瀑布的什么 位置观看?他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边读边把相关词句画出来。2 .学生圈画批注。3 .集体交流,明确:在描写雨季瀑布的部分,作者站在河滩上采用俯视的观察视角, 重点利用视觉和听觉两种感觉描写,写了瀑布水势浩大,声震如雷的 特点,令人感到害怕。从下面句子可以看出来: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 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 进去。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 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 只有一个可怕的
27、警觉: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们吞没。课堂总结方法小结(PPT显示)五、布置作业1 .思考课后练习一、三,形成答案,用铅笔写在书上,下节课交 流。2 .课后阅读壶口,壶口,完成相关练习。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 .把握所写景物的特点,理解作者的所感所思。2 .揣摩和品味语言,欣赏、积累精彩语句。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归纳游记三要素。(所至、所见、所感)二、把握“所言”,体会“所感”回顾品析“所言”的方法:从用词、句式、修辞、感官角度、写 作手法等角度品析。了解文章是如何呈现游踪、风貌、情感的。(一)化图为文,观形境美。(感官角度)1 .出示五张壶口瀑布的照片。2 .观察图片,在第3
28、、4段中找到最契合的句子,做上标记。3 .上台交流,并说明选择的依据。4 .出示与每张图片相对应的句子,指导男女生分类朗读。(二)美点赏析,品情境美。(用词角度、修辞角度)L指导学生理解“情境美”的特点:情融于景,情景交融。5 .学生从描写枯水季节的段落中找到情景交融的精美句子,任选 角度,圈画批注。6 .集体交流。(1)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 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明确: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将枯水季仍然气势磅礴、汹涌无比的瀑布水流快、水密的特点展现了出来,令人仿佛身临 其境一般,回味无穷。(2) “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
29、一束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明确:运用“吸”“拢”“冲”“跌”“碎”“升” “跨” “穿” 一连 串的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黄河奔腾至此,由于地理环境的改变,一 下从河床跌入深谷,碎成点,碎成雾,充满灵性与生命力量。(3) “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中抖落。不, 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明确: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时奔腾的黄河之水已变成 了飞流而下的瀑布一一浑厚、壮阔、猛烈、凝重。3 3) “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 画J明确:运用排比、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和长短句结合的语言, 形象地写出了河水在遇到阻碍后寻找其他的出路,成为泉
30、、溪,突出 其柔的一面。4 .小结。枯水季节的壶口瀑布:雄伟壮阔,刚柔并济。(三)精读品味,悟理境美。(三种类型)1 .游记以“所感”为灵魂,作者在文中的感受大致包括哪三种类 型,请举例说明。(1) “可怕的警觉” “不觉得打了一个寒噤” 一一观景时的直接 体验。(2) “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造物者 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 一一由景物引发的感想。朗读指导:语气应该由平缓渐渐提速,带着惊叹、赞美的语气 朗读。理解“所感”:在作者笔下黄河之水也被赋予人的情感,而作 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正是寄予在对黄河之水的描写之中。这种写法是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3) “黄
31、河博大宽厚,柔中带刚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 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一一理性的思考。配乐,用赞颂的语调有感情地朗读。理解“所感”:他由黄河的“柔中带刚”“遇强则抗”“勇往直 前“联想到中华民族的坚强不屈,借对黄河的赞美,表达对中华民族 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精神的歌颂。2 .作者写了壶口瀑布的水之后,为什么又写“脚下的石” ?明确:作者之所以在写了壶口瀑布的水之后,又写“脚下的石”, 其原因大致有四:第一,壶口瀑布是水和石共同造就的,文章以写水 为主,但不宜对石不置一词;第二,从观景的角度来看,作者定点换 景,游目四顾,最后把视线收归脚下,转换非常自然;第三,作者所 感慨的小小壶口却“一下子集
32、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 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的奇景,正是产生于石头对水的约束,因而接下来描写“脚下的石”也是很自然的;第 四,写被河水侵蚀的石头,能够展现河水的真正力量,这样就改变了 前面描写河水在石壁的阻遏挤压下“各自流淌”所有可能带来的片面 印象,将文章的境界翻上一层,也为后面写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 刚”的个性奠定了景物描写上的基础。三、课堂总结L文章“所感”,体现在用词准确之美、句式运用之美、修辞手 法之美、色彩搭配之美、以静衬动之美、映衬手法之美、情感抒发之 美。体会到作者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赞美之情。3 .品读游记的方法归纳(PPT显示)。四、布置作
33、业课后阅读丫山赏瀑,并完成相关的练习。板书设计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把握文章写景顺序和角度,学习写景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方法,导入新课1 .理清“所至”:圈画表明时间推移、地点转换、观察角度变化 的关键词。2 .感知“所见”:圈画景物名称和特点的关键词。3 .解题:观看纪录片再说长江第二集重上江源。“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听着这熟悉的旋律,令人 浮想联翩,歌词中的“雪山”就是长江的源头一一各拉丹冬雪山,它 位于东经91度07分,北纬33度29分。现在请同学们结合观看的纪 录片,说一说各拉丹冬为什么会成为长江的源头?二、运用方法,把握游踪L通读全文,思考:作者去了各拉
34、丹冬的哪里?分别看到、听到 了什么?从文中圈画出表示时间推移、地点转换的词语,理清脉落。 (PPT显示)4 .圈画表明地点转换的关键词,理清第一天的游踪。(1)第1自然段写到“各拉丹冬有阴阳二坡,西北阴坡尽是冰 雪,景色单调,东南阳坡才好看”。你认为“我”游览的是哪里呢?明确:“我”游览的是东南阳坡。从第3自然段“在各拉丹冬以 东几公里处有牛粪可捡的草坝子上”可知游览的是东南阳坡。(2)本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的?找出第一天游览中体 现这一顺序的词语。明确: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来组织材料(也是以“我” 的游踪为线索组织材料的)。(3)完成下面表格的填写,把握第一天的游踪和视角。(PP
35、T显 示)地点转换观察角度在营地草坝子上远眺冰河砾石堆上四顾靠近冰山近看进入冰塔林细看三、感知“所见”,把握“所感”1 .找出文中有关描写冰塔林的段落,朗读并体会。2 .文中几次写了冰塔林?(三次)3 .前面两次写冰塔林有什么不同?小组合作填写下面表格,把握 “所见”“所感”。(PPT显示)句段角度景物特点 直观体验作者情感第一次(总写)5自然段 远望 冰峰 冰河晶莹连绵平坦辽 阔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欣赏到藏北高原所特 有的奇异壮美景色,感受到作者由心底涌出的惊叹和自豪之情。4 自然段近景冰山像屏风,雕刻着各种图案;由许多冰的庄 园冰的院落组成第二次(细致描绘)10. 11自然
36、段近观冰窟风 冰体温暖(触 觉)声音大、不停息、威力大(听觉)晶莹洁白 千姿百态光 彩夺目(视觉)是琼瑶仙境;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四、课堂总结,归纳方法除了从观景时的直观体验、由景物引发的感想、理性思考三个层 次思考,还要用直接摘录或者概括归纳的方法筛选相关信息。五、布置作业1 .完成思考探究三,形成答案,用铅笔写在书上,下节课交流。2 .课后阅读游司马祠,完成相关练习。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 .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魅力。2 .领会文章蕴含着的深刻意义一一自然的伟力,民族精神的源头。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第5-6自然段是从低处观赏描写,第10-11自然段是从高处观 赏描写,我们感受了
37、各拉丹冬雪山的神异壮美,我们也感受到了造物 主的伟力,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这篇文章语言的魅力,以及作者面对 如此的美景,内心所生发出的怎样的情感震撼。二、复习旧知,品析“所言”1 .复习品析“所言”的方法:从用词、句式、修辞、感官角度、 写作手法等角度分析。2 .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感受的句子,用品析“所言”的方法赏析。3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引导、归纳、板书。4 .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的语句的妙处。(1)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 山黛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白雪覆盖下的各拉丹冬雪山比作 “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
38、,赋予雪山以生命,“变化多端” 一词,又写 出了这里自然环境严酷,天气恶劣。(2)频频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地震: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 疼痛得不敢活动,连夜高烧,不思饮食,活动时只能以极轻极慢 动作进行,犹如霹雳舞的“太空步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身体不适应高山气候比作“地震”, “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比作小震,“连夜高烧”比作大震; 把“动作的缓慢”比作“太空步”,写出了各拉丹冬雪山海拔高,气 候条件的严酷。(3)我双手合十,面向各拉丹冬威严的雪峰行了跪拜大礼。明确:“行了跪拜大礼”这一动作描写,传神地写出了 “我”的 虔诚及对各拉丹冬雪山的崇敬。(4)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
39、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 苍。明确:“白色金字塔”,暗示雪山犹如帝王一般,“统领” 一词又 赋予雪山以帝王的行为,表现了各拉丹冬雪山的高大威严,令人敬畏。三、抓关键词,体会“所感”1 .找出作者在观赏雪山时,由景物引发感想的句子?2 .品味加点词的表达效果,体会“所感”。(1)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 不能的创造力。明确:“眩晕”是“感到本身或周围的东西旋转”这里是被眼前 的奇伟的景象所折服。赞美造物主的伟大神奇的创造力,长江源头的 各拉丹冬雪山就是大自然的杰作。(2)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 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