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6947465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教学设计1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美,背诵诗歌。2 .了解诗歌背景,体会诗歌的意境和诗人表达的情感。3 .品读诗歌,提高分析鉴赏诗词的能力,培育对传统文化的审美 情趣。1 .了解诗歌背景,体会诗歌的意境和诗人表达的情感。2 .品读诗歌,提高分析鉴赏诗词的能力,培育对传统文化的审美 情趣。2课时任务一:学习泊秦淮导入:中国的诗文浩如烟海,能流传千古,靠的不是诗人的地位 和名气,而是诗人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翻开历史的画卷,唐 朝末年,藩镇割据,但统治者依然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诗人

2、杜牧面 对此情此景写下了泊秦淮一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 泊秦淮)1 .朗读古诗,整体感知要求:采用多种方式(自由读、齐读、范读、指名读)朗读诗文, 注意读音和节奏,读出诗歌情感。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2 .描绘画面,理解诗意要求: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尝试理解这首诗的大意。【注释】商女:歌女后庭花:曲名,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亡国之君陈叔宝 所作,后世多称之为亡国之音。诗意: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靠近岸上的任务四:学习约客导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两句诗说明相约是一件美 好的事情。可是如

3、果相约不成,又会是怎样的心情呢?让我们随着赵 师秀的约客一起来感受一下吧。(板书:约客)1 .朗读古诗,整体感知要求:采用多种方式(自由读、齐读、范读、指名读)朗读诗文, 注意读音和节奏,读出诗歌情感。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2 .描绘画面,理解诗意要求: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尝试理解这首诗的大意。【注释】黄梅时节:夏初江南梅子黄熟的时节,即梅雨季节。灯花:灯芯燃烧后结成的花状物。【诗意】黄梅时节,处处都在下雨,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鸣。 时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只好消磨时间似的用棋子 在棋盘上轻轻敲击,震

4、落了灯花。3 .赏析诗句,领悟诗情要求:小组合作,朗读诗歌,然后结合背景资料,探究下面问题。作者简介赵师秀(11701219年),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又号天 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与徐照、徐矶、翁卷并称“永 嘉四灵”,人称“鬼才”,开创“江湖派” 一代诗风。(1)这首诗描绘了几幅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2)诗的三、四两句捕捉到了诗人怎样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细节, 结合诗句分析表达效果。(小组交流、讨论问题后进行汇报,师指导明确)明确:(1)描绘了四幅画面:梅子黄熟的江南雨季,烟雨蒙蒙,家家户户都笼罩在蒙蒙的细 雨之中。笼罩在蒙蒙烟雨中的青草池塘里,传来阵阵蛙鸣,江南的夏夜

5、 寂静而美好。主人约客,耐心而又带有几分焦急地等着,本来期待的是客人 的叩门声,听到的却只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主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渐渐快要燃尽,主人百无聊赖之际, 下意识地将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敲棋的动作又将灯花都震落了。(2)通过对诗人身处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动作细节的渲 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 心情。“闲”字说明了无聊,而正在这个“闲”字的背后,隐含着诗 人失望焦躁的情绪。“落灯花”固然是敲棋所致,但也委婉地表现了 灯芯燃久、期客时长的情形,诗人怅惘失意的形象也就跃然纸上了。 敲棋这一细节中,包含了多层意蕴,有语近情遥、含吐不露的韵味。师小

6、结:约客这首诗采用寄情于景的写法,描绘了诗人在一 个梅雨绵绵的夏夜独自期客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含而不露的寂寞 之情。这是一首情景交融、清新隽永、耐人寻味的精妙小诗。4 .再读诗歌,读出感情。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课后作业1 .背诵四首古诗。2 .完成分层作业。秦淮酒家。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 树后庭花。3 .赏析诗句,领悟诗情要求:小组合作,朗读诗歌,然后结合背景资料,探究下面问题。背景资料:作者简介:杜牧(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 (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 孙,杜从郁之子。因晚年

7、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 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 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 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二写作背景:秦淮河穿六朝古都南京(古时称金陵)城而过,流入长江,两岸 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秦淮” 也逐渐成为奢靡生活的代称。后庭花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由于陈后主整日寻欢作乐, 不理朝政,最终丢失了江山,因此他所作的后庭花也就成为了亡 国之音。玉树后庭花陈叔宝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杜

8、牧生活于晚唐时期,这时的唐王朝内忧外患,战乱不断,民不 聊生。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 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频繁, 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 写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诗人一天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 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泊 秦淮。(1)“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写了哪些景物?描绘 了 一幅怎样的画面?(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作者是在斥责歌女吗?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小组交流、讨论问题后进行

9、汇报,师指导明确)明确:(1) 一、二句写了 “烟”“水”“月”“沙”“酒家”等景物,两 个“笼”字将“烟、水、月、沙”四者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勾画出秦 淮河两岸迷蒙的景象,融合成一幅朦胧冷清的水色夜景,渲染了一种 凄清的气氛。(2)商女是伺候他人的歌女,她们唱什么是根据听者的趣味而 定,可见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些座中的欣赏者一一封建贵族、 官僚、豪绅。表面上诗人是说卖唱的女子不懂亡国之恨,实际上是斥 责醉生梦死的豪门贵族。过渡语:诗人夜泊秦淮,听到他们用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这怎 么能不使人产生历史又将重演的隐忧呢?作者面对这样的一番景象, 这样的一群人,他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感慨、鄙视、

10、忧伤、悲愤)这两句诗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堪称“绝 唱“。“隔江”二字,承上“亡国恨”故事而来,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 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声色。“犹唱” 二字,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意味深 长。这两句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 又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 空虚的灵魂,而这正是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中两个不同侧面的写照。师小结:本诗通过对乱世之中统治者的昏庸无道,歌女的不知亡 国之恨的描写,讽刺那些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晚唐统治者, 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虑。

11、4 .对比阅读,拓展延伸(1)读题临安邸,揣摩诗意。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2)学生朗读交流后,教师解读诗意。背景资料:这首题临安邸是南宋诗人林升所作,此为写在南宋皇都临安 (杭州)的一家旅舍墙壁上,是一首古代的“墙头诗二北宋靖康元年(1127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宋徽 宗、宋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 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 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 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 声色,寻欢作

12、乐。南宋绍兴二年(1132),宋高宗赵构第二次回到杭州,这水光山 色冠绝东南的“人间天堂”被他看中了,有终焉之志,于是上自帝王 将相,下至士子商人,在以屈辱换得苟安之下,大修楼堂馆所,建明 堂,修太庙,宫殿楼观一时兴起,达官显宦、富商大贾也相继经营宅 第,壮大这“帝王之居”,并大肆歌舞享乐,沉沦于奢侈糜烂的腐朽 生活中,致西湖有“销金锅”之号。几十年中,把临时苟安的杭州当 作北宋的汴州(今河南开封),成了这班寄生虫们的安乐窝。这首诗 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暖风” 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 风,又指社会上的淫靡之风。“游人”不是指一般游客,它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 欢作乐的南宋统

13、治阶级。诗的头两句抓住临安城的特征,写出了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 诗人触景伤情,不禁长叹:“西湖歌舞几时休? ”后两句是诗人进一 步抒发自己的感慨,直斥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简直把临时苟安的 杭州当作了故都汴州。辛辣的讽刺中蕴含着极大的愤怒和无穷的隐忧。(3)比较分析两首诗的异同。明确:两首诗都是借古讽今。题临安邸倾吐了郁结在诗人心 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泊秦淮中 一曲玉树后庭花引发无限感慨,讽刺了不以国事为重,纸醉金迷 的达官贵人,即醉生梦死的统治者。5 .再读诗歌,读出感情。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任务二:学习贾生1 .朗读古诗,整体感知要求:采

14、用多种方式(自由读、齐读、范读、指名读)朗读诗文, 注意读音和节奏,读出诗歌情感。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2 .描绘画面,理解诗意要求: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尝试理解这首诗的大意。【注释】宣室:汉代未央宫前殿的正室。访:咨询,征求意见。逐臣:被贬谪的大臣。这里指曾被贬到长沙的贾谊。才调:才华,这里指贾谊的政治才能。无伦:无人能比。虚:徒然。前席:指汉文帝向前移动座席,靠近贾谊,以便更好地倾听。苍生:指百姓。诗意:汉文帝求贤,在宣室召见被贬臣子,贾谊才气纵横,无与 伦比。可惜文帝半夜移膝靠近贾谊听讲,不问百姓生计只问鬼神之事。3

15、.赏析诗句,领悟诗情要求:小组合作,朗读诗歌,然后结合背景资料,探究下面问题。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年一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 溪(谿)生,又号樊南生。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 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 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秋丽,尤其是一些爱情 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俳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 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写作背景:李商隐生活在唐王朝日趋衰败的晚唐时期,他对皇帝昏庸、宦官 当权与藩镇跋扈深为不满。而且李商隐被卷入了牛李党争,

16、屡受排挤, 怀才不遇。于是他借吊贾谊来抒发自己的感慨,通过讽刺汉文帝虽能 求贤却又不知贤的行为,反映了晚唐的社会现实一一即晚唐帝王也像 文帝一般,表似开明,实则昏曦无能。相关介绍:贾谊(前200前168),汉族,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西汉 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1)“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这两句中的“求”“访” 二字写出了文帝对贾谊的什么态度?从字面上看对汉文帝是褒、是贬?(2)第三句中的“可怜” 一词耐人寻味,请结合全诗,具体分 析诗人可怜什么。(3)对于汉文帝求贤若渴,夜半与贾谊促膝长谈的做法,诗人 持什么态度?由此可见本诗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4)本首诗仅仅是

17、为了讽刺汉文帝吗?有没有深层含义?(小组交流、讨论问题后进行汇报,师指导明确)明确:(1)首句的一 “求” 一 “访”(咨询),仿佛在热烈颂扬汉文帝 求贤意愿之切、之殷,待贤态度之诚、之谦,可谓求贤若渴。“求贤” 而至“访逐臣”,更可见汉文帝网罗贤才已达到“野无遗贤”的程度。 次句隐括汉文帝对贾谊的推服赞叹之词。“才调”与“更无伦”的赞 叹配合,令人宛见贾生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诗的形象感和咏叹的情 调也就自然而然地显示出来了。这两句,由“求”而“访”而“赞”, 层层递进,表现了文帝对贾生的推服器重。从字面上看对汉文帝是褒 扬的。(2)可怜贾生才华无与伦比,却得不到皇帝的重用(可怜统 治者不能真

18、正重视人才);可怜自己像贾生一样怀才不遇,壮志难 酬;可怜天下苍生,因为皇帝关心“鬼神”甚于关心百姓(可怜皇 帝不关心百姓而关心鬼神)。(3)诗人语含讽刺,用了欲抑先扬的写作手法。诗的前两句从 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义,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若渴、虚怀若谷并 赞叹贾生的才华。可是读了后面两句,才恍然大悟,原来郑重求贤, 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促膝谈心,不是为了寻求治国安民之道, 却是为了 “问鬼神”。至此揭露了汉文帝不关心国计民生,自顾求仙 访道的嘴脸。讽刺辛辣,感慨深沉,非欲抑先扬则不能达到此效果。(4)此诗托古讽今,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丰富。诗中有讽刺, 有感慨。从表面看,诗人是讽汉文帝,实

19、际上是托古讽今,晚唐许多 皇帝大都崇佛或信道,服药求仙,以求长生,而不问民生疾苦,更难 礼贤下士。同时,诗人怜贾谊正是自怜。既表达了对皇帝的讽刺,又 抒写了自己的怀才不遇。师小结:贾生是一首托古讽今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 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诗人通过讽刺汉代帝王虽能求贤却又不知真贤 的行为,揭示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现象,也寄寓 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4 .再读诗歌,读出感情。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任务三:学习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1 .朗读古诗,整体感知要求:采用多种方式(自由读、齐读、范读、指名读)朗读诗文, 注意读音和节奏,读出诗歌情感。过松源晨炊漆

20、公店(其五)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2 .描绘画面,理解诗意要求: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尝试理解这首诗的大意。【注释】赚得:骗得错喜欢:空欢喜政:同“正”放出:这里是把行人放过去的意思。【诗意】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游山的人空欢喜一 场。好比行走在群山的包围之中,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马上将 你阻拦。3 .赏析诗句,领悟诗情要求:小组合作,朗读诗歌,然后结合背景资料,探究下面问题。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年一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 江西)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杨

21、万 里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 抒发爱国感情;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称为“诚 斋体二写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南宋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诗人在建康江东转运 副使任上外出纪行的时候。诗人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故一 直不得重用,宋孝宗登基后,便被外放做官。作者途经松源时,见群山环绕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作 此诗时,杨万里65岁,经历了人生的坎坎坷坷,因此能得出深刻的 感悟。(1)从炼字的角度,赏析“赚” “错” “放” “拦”的表达效果。(2)如何理解“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这句诗蕴 含了怎样的哲理?(小组交流、讨论问题后进

22、行汇报,师指导明确)明确:(1)“赚”字富于幽默风趣。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 上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因此说“赚”一一行人是被自己对下岭的主 观想象骗了。诗人在这里点出而不说破,给读者留下悬念,使下两句 的出现更引人注目。一个“错”字突出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的失落 神态。“放”“拦”两字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万山”以人的行 为和性格,使万山活了起来,形象地写出了山山相连的特点,写得生 动,富有情趣。(2)这一句是对第二句留下的悬念进行解释,山本无知,这里 的形容却把山变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它仿佛给行人布置了一个 迷魂阵,设置了层层叠叠的圈套。而行人的种种心情一一意外、惊诧、 厌烦

23、,直至恍然大悟,也都在这一 “拦” 一 “放”的重复中体现出来 To蕴含的哲理: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 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 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做好充分的估计,不要为眼前的顺境所迷惑, 要放眼长远,认真对待,才能不断克服困难,履险如夷。师小结: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是一首哲理诗,此诗明写 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人生中可能会有“假突围现象”,以 为原来突破过的包围不会再经历,其实,人生道路上那一圈圈的山脉, 还在那里没有移动,在另一个角度等着你再走一遭。因此,在取得一 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4 .再读诗歌,读出感情。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诗歌。5 .拓展积累。同学们还积累了哪些类似的哲理句?(1)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3)苏轼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4)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5)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6)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7)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