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堂运动损伤的防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课堂运动损伤的防范.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中课堂运动损伤的防范作者:王子源单位: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一、运动损伤的定义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锻炼中,造成身体器官和组织在生理上的伤 害。它的出现和运动内容、方法、场地器材、运动参与都有关系。包 括很多种类,可是无论哪一种,都对身心有不同程度的伤害。因此, 如何把运动损伤风险降到最低是体育教科研领域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二、常见的运动损伤原因、应急处理、预防学校体育中,学生参加体育课活动、课外体育活动、业余训练时 常见的损伤包括:皮肤表面的擦伤、刺伤、中暑休克、晕厥、肌肉拉 伤、关节扭伤、软组织挫伤、骨折、脱臼等。当伤害发生以后,当值 的体育老师或者教练应该处变不惊,进行及时的应急处理,为进一步 治
2、疗争取时间。三、常见的运动损伤的诱因和应急处理1 .晕厥:是由于一时性的脑部缺血、缺氧而引起的暂时性意识和 行动能力丧失的状态。(1)原因:体位的突然改变、长久站立、疾跑 过后的骤停、运动负荷过大、天气闷热、饥饿、恐惧等。(2)处理: 平卧或者下肢抬高休息;松解衣服,保持空气流通;刺激人中、合谷 等穴位;饮用温热含糖饮料。(3)预防:循序渐进地加强身体素质、 心理素质的练习;快跑后慢跑一阵再停下来并且调整好呼吸;避免站 立过久、运动负荷过大、过度饥饿等。2 .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肌肉不自主的强制收缩。(1)原因: 寒冷刺激。如在冷水、冷空气等环境锻炼时,若准备活动不足,易 发生肌肉痉挛;运动
3、负荷过大,电解质失调,特别是夏天运动时大 量出汗,使体内电解质平衡失调而引起肌肉痉挛;肌肉收缩失调或 损伤。如过快地连续收缩,使肌肉放松不够而成痉挛,或运动中,肌 肉有反复微细损伤,引起保护性强直收缩。(2)处理:加强锻炼, 提高身体适应能力,运动之前做好准备活动,特别在寒冷环境下活动, 特别要注意这点。对容易痉挛的肌肉,进行按摩;冬季注意保暖, 冬泳不能在水中过长时间不活动,夏天游泳如水温较低时,游泳时间 不宜过长;疲劳时,不宜长时间剧烈运动;夏天出汗多,注意喝 些盐开水,补充丧失的电解质。(3)预防:运动之前,做好充分的 准备活动;强化身体素质,提高机体的耐久力和耐寒力;运动时 保持合理的
4、运动负荷,避免过度疲劳。3 .中暑:是由高温环境所致的,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水、 电解质代谢紊乱引起的急性高温疾病。(1)原因:高温高湿状态下, 烈日暴晒,饮水量少;运动负荷过大,室内通风不当;睡眠不佳、 身体对热环境适应能力差。(2)处理:尽快脱离高热环境,平卧休 息;降低身体温度,可采取酒精擦拭身体,头部冰敷;饮水并服 用解暑药物。(3)预防: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适当把握运动负荷, 避免劳累过度;逐渐加强对热环境的适应能力;注意室内通风, 控制运动人数;及时补充水盐分,保持机体功能常态化。4 .肌肉拉伤: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是肌肉在运动中急剧收缩或过 度牵拉引起的损伤。(1)原因:准备活
5、动不够充分;训练水平不 高,肌肉的灵活性、协调性较差;运动负荷过大,机体过于疲劳; 场地、器材的局限性及恶劣天气的影响。(2)处理:首先,肌肉 纤维部分断裂的运动员,一开始可以按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原理进 行处理,也就是说,在肌肉拉伤以后,将受伤的部位放在感觉轻松的 位置,尽可能快地进行冷敷处理,促使受伤部位的血管收缩,以起到 抑制肿胀的发生。常规一天时间内,可多次采取冷敷,一天以后就可 以进行局部热敷,并对受伤部位进行局部按摩。按摩手法可采取揉捏、 搓等一些方式,另外精通医术的人还可以按压受伤部位的穴位;针 对肌肉完全断裂的运动参与者,要进行受伤部位加压包扎,固定伤处, 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6、3)预防: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充分调动机体 机能;提高训练水平,逐步增强肌肉的灵活性;合理分配体能, 避免过度疲劳;加强场地器材及恶劣天气对可能造成损伤的预见性 和警惕性。四、降低高中课堂上运动损伤风险的必要措施1 .针对高中生来说,特别是对于运动损伤缺乏保护意识的高中生 来说,传授一些关于运动损伤预防和应急处理的理论知识是相当必要 的,也是相当重要的。老师应该在理论课上运用一些典型的伤害案例 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如向他们传授一些预防运动损伤的知识,包 括在运动损伤了之后该如何及时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理。除了在理论课 上进行教育以外,我认为在平常的室外课中,当学生有危险行为出现 的时候,也应该及时
7、提醒教育,防患于未然。2 .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全面发展的身体练习法,以此全面加强学 生的身体素质,避免学生机体发展的失衡。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 要按照实际学情安排教学内容,保持适度的运动负荷,既要让学生学 会和掌握运动技能,又要保持合适的运动量,避免重复低效的机械练 习,并加强保护。要根据实际客观的学情,因材施教,科学有效地安 排教学练习行为,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安排行之有效深入浅出的教 法,并且做好易发事故环节的准备预防工作都是特别重要的。3 .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保证准备活动的高效性和实效性。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体育课也是一样,这主要表现在高中生机体 的肌肉群由于缺乏锻炼,活动不
8、够协调。同时中枢神经系统的协调能 力也不够,加之肌肉的蛋白质含量低,肌纤维细,造成高中生整体的 力量素质,柔韧素质及身体协调性差。因此,高效的课前准备活动可 以充分调动身体运动机能,克服机体惰性,为接下来的体育课堂练习 做好机体准备,降低发生运动损伤的风险。4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实际学情,保持适当合理的运动负 荷。因为造成运动损伤发生的情况,相当的比例是运动负荷过大或者 不合理。运动负荷本身是由运动的时间、练习密度、强度所组成的。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运动负荷过小,学生就可能得不到充分的练 习,课堂教学目标的预期成果就达不到;一旦运动负荷过大或者重复 低效的机械练习过多,不但会降低学
9、生练习的兴趣,更有可能造成运 动损伤,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 排教学活动,合理确定运动负荷。5 .重视练习后的调整身体行为,做好整理运动。课后的整理放松 活动容易被忽视,同时受教师的错误影响加上自身的惰性,学生会更 加不注重整理放松活动。不能意识到在运动以后,机体会消耗大量的 体能,肌肉会产生大量的乳酸,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虎头蛇尾,导致 运动损伤的发生。而有效的整理活动会明显缓解运动疲劳,促进新陈 代谢,保证学生接下来正常地学习和生活。#P#分页标题#6#五、结语如今,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地 位的课堂教学模式,但不因此而认为教师责任减轻了。体育教师在特 殊的教学环境下,更要以学生为本,用高度负责的使命感强化学生的 安全教育,科学练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虽然伤病猛于虎, 但是伤病不可怕,只要充分认识,认真研究掌握规律,及时教育、充 分保护,统筹兼顾,做好预防,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运动伤害事故 的发生,将风险降到最低,保证体育教学和训练的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