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5 信息管理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15 信息管理基础.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课程代码:2115课程名称:信息管理基础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和特点信息管理基础是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信息管理与服务专业(试点班 本科)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概论性质的基础课。信息管理与服务专业 的知识结构可分为三类:一类为公共知识平台、含政治、外语、数学等。第二类 为信息管理与服务类,主要含信息管理基础、信息揭示、信息组织、信息捡索、 信息用户与服务、信息分析、信息政策与法规等。第三类为计算机类,主要含数 据结构、因特网应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应用、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等、应考 者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就对第二类信息管理与服务类知识有一个全面的熟悉与了
2、 解。获得信息管理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基本技能,了解信息技术及其支 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状况,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信息管理的管理工作、技术 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二、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信息的含义特征分类,能熟练地对信息管理的特点进行分析、 归纳和总结,明确信息化的地位作用,熟练掌握信息管理产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及 发展趋势;2、熟悉和了解信息交流基本行为,掌握信息传递的基本规律;3、熟悉和掌握信息分布的基本定量规律,了解这些规律的形成应用条件、 各有何局限性;4、掌握信息源及特点,能有效判断与评价什么是有价值的信息,了解信息 获取的方法途径;5、理解信息组织的基本原理,了解信息的描述与揭示,
3、熟练掌握信息组织 的技术与方法;6、了解信息捡索的沿革与发展,掌握信息检索的职能与程序,熟练掌握应 用信息捡索的技术与方法;7、明确信息服务的内容与方式,掌握信息用户及其信息需求研究的内容, 了解用户信息行为有特和规律,熟练掌握用户及其需求的评价与调研;8、熟练掌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开发方法,掌握信息及信息 系统安全技术,能结合理论和方法开展社会实践,开发简单的管理信息系统;9、明确信息机构管理的本质,熟练掌握信息机构的管理方法;10、熟练掌握国家信息政策体系的构建,掌握信息法律的立法模式;11、结合课程学习,培养如下能力:1)逻辑思维能力,包括推理、分析、判断能力2)抽象思维能力
4、(抽象化方法)3)建模能力及实作能力5)熟悉信息机构的人员管理。第十章信息政策与信息法律本章进行信息政策的体系构建,论述信息法律的立法模式与国家信息法制建 设的基本过程,介绍信息政策与法律的制定原则,并对信息政策进行评价。1考核知识点重点;1)基本概念;信息政策、信息法律、信息政策效益、信息政策效益率;2)国家信息政策的基本要素;3)信息政策问题的产业经济发展问题;4)信息政策内容法律层面的知识产权保护;5)我国家信息法律、法规文件的特点;6)信息法律的立法模式。次重点及一般;1)信息政策的政策主体;2)信息政策的政策目标;3)信息政策与法律的制定原则;4)信息政策评价的标准系统。2、自学要求
5、1)理解国家信息政策体系的构建;2) 了解国家信息法制建设的基本过程;3)熟悉信息政策与法律的制定原则;4)能对信息政策进行有效评价。3、考核目标1)识记相关概念和基本术语;2)分析国家信息政策的基本要素;3)理解我国信息政策在产业经济发展问题上的主要内容;4)理解我国信息法律法规文件的主要特点。三、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 应达到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 上,其含义是;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 层次的要求。理解:在识记的基础
6、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 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 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二)课程代号、课程名称、教材。指定教材:信息管理学基础马费成等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三)自学方法指导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每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 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 有的放矢。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 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
7、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做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 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 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 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 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解题时是应注意培养 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间的 逻辑关系。(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1、
8、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_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 标。3、辅导时,应以考试在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 以免与大纲脱节。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宣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 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 启发引导。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 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
9、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4学分,建议课时为72学时,其中助学课时与配如下:章次内容学时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管理9AA* -* 弟一早信息交流7第三章信息分布10第四章信息获取6第五章信息组织8第六章信息检索8第七章信息服务8第八章信息系统8第九章信息机构管理4第十章信息政策与信息法律4合计72(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 当突出重点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到是:“识记”为30%、“理解”为 45%, “应用”为 25%。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的比例为2: 3: 3:2o
10、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大致是: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 一般占10%o5、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 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6、考试采用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以上为 合格。题型示例(一)、单项选择题1、通用置标语言标准的英语简写是()A、SGMLB、HTMLC、XMLD、MARC(二)、多项选择题1、计算机网络包括()A、网络介质 B、协议 C、cpu D、节点 E、链路(三)、填空题1)主题法是以 为基础,用表达概念的词或词组来揭示文献内容的一种方法。(四)、名词解释题1、普赖斯指数(五)、简答题1、网络信息
11、服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六)、论述题1、论述信息管理的沿革与发展?4)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三.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本课程式要求学生具备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计算机应 用基础,后续课程是信息组织、信息捡索、信息用户与服务等课程。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管理本章介绍信息的含义,特征与分类、描过社会信息化、经济信息化的发展及 重要作用,分析信息管理的内容及任务,阐述了信息管理的沿革及发展。1、考核知识点重占1)基本概念:信息(本体论、认识论)、社会信息、信息管理、经济信息化、 知七口管理.八2)器息的性质与特征;3)社会信息化的发展阶段;4)信息管理的对象
12、与内容;5)信息管理的沿革与发展;次重点及一般:1)基本概念:数据、知识、“三金”工程2)知识的分类3)信息的目标与任务2、自学要求1)熟练掌握信息概念及特征、理解信息与数据、知识的区别;2)深刻理解信息、信息化、信息管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 用;3)熟悉信息管理的基本内容;4)掌握信息管理的发展趋势;3、考核目标:1)识记有关基本概念和名词术语;2)理解信息与数据的关系、信息的价值的所在;3)理解信息管理研究的内容框架;4)分析社会信息化的一般层次;5)分析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6)理解资源管理兴起的背景条件及局限;7)明确知识管理的重要性;第二章信息交流本章主要介绍信息总交
13、流的基本概念和一般模式,信息传递的基本规律,信 息交流的实现机制,信息传递的障碍及克服办法等。1、考核知识点;重占1)信息交流的含义及特征;2)信息交流的条件和要素;3)信息栈及栈交流;4)信息直接交流与信息社会代理交流;5)信息守恒原理、S守恒、R守恒与T守恒;6)信息交流实现机制;7)信息失真的表现及原因;次重点及一般:1)信息交流的分类;2)信息传递模式;3)信息扩散原理;4)信息冗余原理;2、自学要求1)理解信息交流的含义,掌握信息交流的特征;2)理解栈交流和社会信息代理交流;3)掌握信息守恒原理;了解信息扩散原理;4)熟悉信息传递的障碍及克服办法。3、考核目标1)识记有关概念及名词术
14、语;2)理解信息交流的条件和要素;3)区分直接交流和信息代理交流,理解栈交流的作用和特征;4)理解和应用信息守恒原理;5)分析信息冗余原理的产生并应用信息冗余原理;第三章信息分布本章主要介绍信息产生与分布中的马太效应、信息按时间分布、按空间分布、 按信息生产者分布的一些数学定量规律,主要有普赖斯定期、洛特卡定律、布拉 德福定律、齐夫定律、指数增长律、逐渐过时律等。1、考核知识点重占八、1)信息富集分布的核心趋势和集中取向;2)洛特卡定律的内容及数学形式;3)布拉德福定律的主要内容;4)齐夫定律的主要内容;5)指数增长律的内容图形数学式;6)逐渐过时律的内容图形数学式;7)马太效应、普赖斯曲线、
15、半哀期、普赖斯指数等概念。次重点及一般:1)普赖斯定律;2)马太效应的数学模拟;3)齐夫分布的双参数分布及多参数分布;4)普赖斯分布的伸长曲线。2、自学要求1)理解马太效应的社会现象及产生的信息富集四分布;2)领会信息分布基本定量规律的表现形式及实质;3) 了解这几个信息分布定量规律的形成及应用领域。4)理解信息基本定量规律的基本作用和应用领域。3、考核目标1)识记相关概念和基本术语;2)分析布拉德富定律的区域分析、图形描述和数学表达式的内容;3)识别齐夫定律的不同表达形式;4)理解信息增长与信息老化是描述信息动态规律的不同侧面;5)分析掌握影响文献老化的若干因素。第四章 信息获取本章主要介绍
16、信息源的分类及特点,描述信息评价的一般指标,如何判断和 选择有价值的信息,阐述信息获取的评价指标,信息搜集的基本原则以及信息搜 集的方法与途径。1、考核知识点重点:1)基本概念;记录型信息源、零次信息源、有价值的信息、评分平均值、 评分比重、最高评分频度、平均名次指标;2)信息源的评价与选择;3)评价判断有价值的信息;4)信息搜集的基本原则;5)用调查法获取信息;6)间接评价法评价信息源的相对重要指标;次重点及一般。1)基本概念;实物型信息源、智力型信息源、及时率、劳动消耗率等;2)对信息源的直接评价法;3)信息搜集的基本方法;4)有价值信息应具备的基本条件。2、自学要求1)熟练掌握各类信息源
17、及特征;2)结合实际去分析评价判断有价值的信息;3)理解信息的经济性评价的要点;4) 了解信息获取的一般效率指标;5)掌握信息搜集的基本方法。3、考核目标1)识记相关基本概念及术语;2)理解基本信息源及特征;3)掌握评价和判断有价值信息的三种常用方法;4)应用多种调查法去获取信息;5)掌握和应用若干相对重要指标去间接评价信息源。第五章信息组织本章阐述了信息组织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基础,介绍信息描述与揭示的一般方 法及相关技术标准,强调信息组织的网络型信息组织方法、最后指出信息组织的 发展方向是知识组织。1、考核知识点重点1)基本概念和术语:信息组织、知识组织、元数据、信息著录、信息标引、 分类标引
18、、主题标引、MARC、都柏林核心集、SGML、HTML、XML、分类组 织法、主题组织法;2)信息组织的主要内容;3)信息组织的特性;4)信息组织的理论基础;5)元数据的基本作用;6)文献型信息组织方法;7)网络信息组织的特点;8)网络信息组织的运用较广泛的四解组织方法;9)知识组织技术与方法;次重点及一般;_1)基本概念;著录标准化、标弓I语言、USMARC、CNMARC、MARCDTD、 MARCML、引用组织法;2)信息组织的原则;3)网络信息资源描述的相关标准;4)通用标记语言及相关标准;5)文献信息的宏观组织;6)主观知识及客观知识的表示。2、自学要求1)熟悉信息组织的主要内容;2)
19、 了解信息组织的类型与特征;3)理解信息组织的理论基础:语言学、逻辑学、分类学等;4)掌握文献信息组织的主要方法;5)掌握叙词法的主要特征;6)掌握和应用客观知识组织的基本工具;7)掌握和应用主观知识组织的基本工具;8) 了解信息组织的一般标准。3、考核目标1)识记相关概念和术语;2)理解和熟悉信息组织的主要内容;3)分析文献分类组织法的优缺点;4)分析文献主题组织法的优缺点;5)掌握网络信息资源的主要组织方法;6)应用知识组织的主要方法和工具。第六章信息检索本章主要介绍信息检索的类型特性、信息检索的发展历程,论述信息检索的 职能和程序,分别讲述了手工信息检索、机械信息检索、计算机信息检索的技
20、术 与方法。1、考核知识点重点:1)基本概念和术语:信息检索、检索策略、检索效率、检全率、检准率、 文摘、索引、联机住处检索、光盘信息检索、网络信息检索、搜索引擎、网络实 名。2)信息检索的特性;3)信息检索模型要素;4)信息检索语言的主要职能;5)手工信息检索方法;6)手工信息检索工具;7)联机信息检索的结构和技术原理;8)网络信息检索模式;9)网络信息检索工具;10)信息检索的基本程序;次重点及一般:1)信息检索的发展历程;2)信息检索的类型;3)信息检索策略的研究重点;4)手工信息检工具的排检技术;5)机电和光电信息检索系统;6)光盘信息检索。2、自学要求1)理解信息检索的特性;2)理解
21、信息检索语言的职能;3)熟练掌握手工信息检索工具;4)通过实践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程序;5)熟悉网络信息检索工具各基本方法。3、考核目标1)识记相关概念和术语;2)理解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和特性;3)掌握一种网络 信息工具,以在Web上检索信息;4)掌握联机信息检索系统的结构和技术原理;5)理解如何衡量信息检索的效率。第七章 信息服务本章主要介绍信息服务的内容和方式,论述信息用户及其信息需求研究的意 义、任务和内容,描述用户信息行为的特征和规律,给出信息用户及其信息需求 的评价标准和相关的调研方法。1、考核知识点重占1)基本概念和术语:信息用户、当前用户、潜在用户、潜在需求、穆尔斯 定律、信息可获
22、得性、用户信息保证,定题服务;2)信息服务的含义及内容;3)信息服务的主要方式;4)网络信息服务的基本特征;5)信息用户及其信息需求研究的实践意义;6)用户信息行为的主要特征;7)用户信息需求的评价标准;8)调查表法调查用户及其信息需求的几个主要环节。次重点及一般1)信息服务的原则;2)信息咨询服务;3)文件传输、远程登录、白页服务、黄页服务、索引服务、万维网;4)用户及其信息需求研究的内容;5)用户及其信息需求间接调查法的表现形式。2、自学要求1)熟悉信息服务的主要服务方式;2)熟悉万维网的基本概念;3) 了解互联网的信息评价标准;4)掌握用户信息需求的评价标准;5)掌握用户及其需求研究院的
23、主要内容。3、考核目标1)识记相关概念及术语;2)理解信息服务的主要方式及重要作用;3)通过实践设计调查表去调查用户需求;4)掌握从哪些方面去评价用户信息需求。第八章 信息系统本章介绍了信息系统的概念与功能,信息系统的类型及发展,论述了信息 系统的技术基础与运行环境和主要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阐明信息系统的项目管 理、人员管理、质量管理以及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和评价。概述信息及信息系 统的安全。1考核知识点重占1)基本概念和术语:信息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 系统、专家系统、OSI模型、系统软件、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结构 化方法、原型法、计算机病毒、数字签名、数字水印
24、;2)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3)信息系统的主要类型;4)信息技术的主要内容;5)信息系统的主要内容开发方法及特点;6)信息系统项目管理;7)信息加密技术与数字签名;8) PKI认证技术;9)信息隐藏与数字水印。次重点及一般;1)信息系统的结构模式;2)计算机网络技术;3)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4)信息系统的质量管理;5)信息与信息系统安全的主要威胁。2、自学要求1)掌握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2) 了解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思想;3)掌握信息系统的主要开发方法及特点;4)熟悉计算机软件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5)通过社会实践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原理和过程,能开发简单的MIS。6)掌握信息与信息系统主要的安全技
25、术。3、考核目标1)识记相关概念和基本术语;2)理解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3)理解结构化方法的特点;4)理解原型法的特点;5)进行简单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6)掌握信息及信息系统主要的安全技术。第九章信息机构管理本章论述信息机构管理的本质和信息机构的经营思想,论述信息机构确定或 重新确定其发展方向的最重要的管理工具,还对信息机构的人员管理作了介绍。1、考核知识点重点:1)、信息机构管理的本质;2)劳动密集型机构、市场导向、零基预算法、滚动预算法、信息机构;3)信息机构的价值观、市场观、用户观、风险观;4)在非营利信息机构环境中创建成功营利机构;5)信息机构的战略规划;6)信息机构的营销计划;7)非营利营利信息机构的补贴政策。次重点及一般;1)信息机构利用相对优势;2)滚动预算法的优点;3)信息机构高级管理者的选择。2、自学要求1)理解国内信息服务机构生存发展的最大障碍;2)理解信息机构管理的本质;3) 了解信息机构的经营思想;4)熟悉信息机构的管理工具;5)通过实践制定信息机构的营销计划。3、考核目标1)识记相关概念和基本术语;2)理解信息机构管理的本质;3)进行信息机构简单的市场开发;4)能运用信息机构的管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