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篇)2023年科技工作者学习给“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回信心得体会发言.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6901462 上传时间:2024-04-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篇)2023年科技工作者学习给“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回信心得体会发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3篇)2023年科技工作者学习给“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回信心得体会发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篇)2023年科技工作者学习给“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回信心得体会发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篇)2023年科技工作者学习给“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回信心得体会发言.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回信,勉励他们继续发扬 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带动更多科技工作者支持和参与科普事业,为实现高水平科 技自立自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作出新贡献。我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要以习 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为指引,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科技强国的实践中,为加强 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丰富科普内容,厚植群众基础,为“创新之路”强“基”。“没有全民科学素 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 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普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创 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在我

2、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科普 能力薄弱、科普投入不足等问题。科普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 立自强的重要内容,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支撑。当前,科学普及与科技创 新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系在一起,科普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学技 术水平和民族创新能力。然而,科普工作并不是简单讲讲PPT,而是要普及科学技术 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因此,制作优质的科普内容是做好科普工作 的根本和前提。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提高优质科普作品的制作水平,通过新技术、新 手段制作趣味性强、质量高、群众喜闻乐见的原创科普作品,深化科普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不断丰富科普作品的内容,提升全民

3、科学素质,营造勇于创新的社会氛 围,厚植科技创新的群众土壤。创新科普方式,激发创新活力,为“创新之路”固“本”。科学普及是一项基 础性工作,更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当前,科普工作已成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但是,我国科普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基 层科普力量不足,优质科普资源共享不够,科普能力亟待提升等。科普的对象是广 大群众,没有全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就难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2002年 12月,在周光召、路甬祥等院士专家倡议下,中国科学院联合中宣部等单位共同发 起“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活动,至今已在全国开展科普活动2000余场次。“巡讲活动”取得显著

4、成效,促进全国科技工作者与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科普工作, 推动我国科普事业迈上新台阶。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深入总结“巡讲活动”经验,不 断创新科普方式,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科普活动把“知识大餐”送到人 民群众家门口。要加快推进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信息化科普网络 体系,通过举办科学论坛、科技周等活动,提升科学普及的质量和水平。同时,还 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创新科普传播方式,打造“指尖上的科技馆”。普及科学精神,讲好创新故事,为“创新之路”培“元”。科学家精神是科技 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科普分两个层次,一层是科学知识 的普及,另一层则是科学精神的普及。

5、科学家既是科研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和推 动者,也是新技术和新成果的创造者,他们往往经历了创新探索过程中的曲折与艰 难。新冠肺炎疫情中,作为战胜疫情重要法宝的新冠疫苗,在研发、生产、接种过 程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创新故事,追求真理、勇攀高峰、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 不断激励着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懈奋斗、再创佳绩。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继承发扬优良 传统,坚定科技报国信念,弘扬科学家精神,勇攀科技高峰,把科学精神转化为推 动科技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实际行动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贡献。要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要将科学家的创新故事讲好讲实,让科学家精神薪火相传、 生生不息。要推动科学家精神进课堂、进教材,

6、教育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远大志 向,热爱科学、敢于创新。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旋律中,我们可以清晰感受到,教育与科技“共舞”正 踩上前所未有的快速节拍。7月2 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回信,希望他们继续 发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带动更多科技工作者支持和参与科普事业,以优质丰富 的内容和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7月21日,教育 部召开全国双减”工作推进会暨“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全体会议,强调全面系 统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培育学生科学梦想;7月22日,新华社发布消息,中国科协、 教育部将共同实施“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

7、将 共同开展全国中小学教师科学素质提升培训的通知印发有意思的是,去年7月20日,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协联合 启动“全国科学教育暑期学校”中小学教师培训,至今正好过去一年。但这并不是“巧合”。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从科学教育的强化,到教育数字化 战略的实施、高校科技创新的大力推进,都表明教育与科技正经历着一场深度融 合、协同推进。放在更长的时间维度里,更可以理解背后的逻辑。在世界历次科学中心的转移 和工业革命的变迁,特别是现代化国家建设发展的历程中,教育的变革与兴起,始 终与国家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增强密切关联。同时,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又在很大程 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发展后劲。党的二十

8、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部署,表明我们将 遵循规律实现更加精准发力。攥紧科学的锁钥,已经成为教肓强国建设的必然选择。不难看到,中共中央政 治局今年以来的集体学习多次和高校科技工作密切相关,进一步明确了把高水平科 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核心竞争能力的战略基础。本月召开的全国高校科技创新暨优 秀科研成果奖表彰大会,明确高校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 责任。我们同样看到,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的融合不断走向深入,迸发出强大潜 力。科研机构、科技领军企业现身教育强国战略咨询会,积极建言献策;组织建立 首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构建教育与科技、产业深度互动新格局;曾经集中

9、在 高校的“科教融合”队伍纷纷走向中小学,夯实了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这都标志着全链条式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正在加快形成,而这些创新人才将构成推 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生力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潮,面对愈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攥紧科 学的锁钥。它将打开“卡脖子”的封锁,也必将开启民族复兴的新篇。“以优质丰富的内容和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 趣,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 代表回信,充分肯定他们“广泛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在推动科学普及上 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深切勉励“希望你们继续发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带动更多

10、 科技工作者支持和参与科普事业”。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 工作。据第十二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 素质比例达12. 93%,比2015年的6. 20%提高了 6. 73个百分点,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 行列提供了有力的公民科学素质支撑。但也要看到,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提高速度虽 然较快,但与西方科技强国普遍高于20%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还存在对科普工作重要 性认识不到位、落实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尚不完善等问题。这 就需要我们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科学普及工作,完善社会化、专 业化、信息化和国

11、际化的现代化“大科普”新格局,以高水平科普助力全民科学素 质提升,为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 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党的二十大作出“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深化全民阅读 活动”的重大部署,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 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15%” “到2035年公民具备 科学素质比例达到25犷的发展目标。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要立足补短板、强弱 项,聚焦工作痛点、堵点、难点和不同群体的现实需要,健全工作体制机制、加强 科普能力建设;另一方面要树立大科普理念、汇聚全社会的

12、合力,充分发挥学校、 科研机构、科协组织、媒体等作用,推出更多高质量的科普作品,提升科学普及的 针对性、有效性。作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发现者、生产者、实践者和 传播者,科研人员被誉为科普的“第一发球员”,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上理应发挥更大作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届公众科学日,通过丰富多彩的专家学术报告和展品现 场演示,让公众“遇见科学、预见未来”;年逾八旬的刘嘉麒院士化身资深火山知识 科普“UP主”,带动更多科学研究者参与“云科普”正是越来越多的教授、专 家、院士参与到科普工作中来,以丰富鲜活的形式、鞭辟入里的讲解,拉近了公众 和科学的距离,播种下科学的种子,也传递了理性的声

13、音。这启示我们,更多科技 工作者支持和参与科普事业,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优势和专长,就能形成讲科 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科技发展关键靠人才,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也要从娃娃抓起,激发青少年 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是重中之重。当前,中小学科普教育存在不平衡不充分 问题,不少学校还停留在传授书本知识,缺乏科学完备的科普教育体系。我们应该 将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 把弘扬科学精神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夯实全民科学素质提高的根 基。供参考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锤炼品格强化忠诚,要教育 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锤炼政治

14、品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 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党的旗帜为旗 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 马克思主义,真心爱党、时刻忧党、坚定护党、全力兴党。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必须体现到 对党的信仰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到对党组织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到对党的理论和路 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上。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品格强化忠诚,就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把拥护“两个确立体现在理想信念、政治生 活、立场定力、担当作为上,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15、、做到“两 个维护”融入血脉灵魂。忠诚、干净、担当是一个整体,忠诚是为政之魂,干净是 立身之本,担当是履职之要。锤炼品格强化忠诚,要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 力,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也要坚持原则、认真负责,始终不折不扣把 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忠诚不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的,而是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上。从“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的坚毅,到“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 华”的凛然,在革命战争年代,对党忠诚的品格是在血与火的考验中锻造的。和平 建设时期,对党忠诚更加重要、更加关键,必须贯穿在一言一行中,融入为党和人 民事业的拼搏奉献里。谷文昌不追求轰轰烈烈“显绩”、默默无闻做奉献;杨善

16、洲 以干事为责,以干事为荣,以干事为乐;黄旭华隐姓埋名、为国之重器奉献毕生心 血举凡常人难以想象、难以做到的事情,背后往往都有坚定信仰、忠诚品质的 支撑。尽忠诚、敢担当的好党员、好干部源源不断涌现出来,才会使国家越来越强 盛,事业越来越兴旺,人民越来越幸福。锤炼品格强化忠诚,要奔着问题去,在“绝对”上下功夫,做到以党的旗帜为 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忠也者,一其心之谓也“。对党忠诚就要一心一意,强化党的意识,牢记第 一身份是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对党高度信赖、毫无保留。当前,一些党 员、干部政治站位不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够强;有的贯彻 落实党中央决策

17、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做选 择、搞变通、打折扣;有的不顾大局、搞地区和地方保护主义凡此种种,都是 忠诚不彻底的表现,必须下大气力整治。党员、干部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品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忠诚核 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不断提高 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 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锤炼品格强化忠诚,要向着难处攻,在“始终”上见真章,做到矢志不渝、一 以贯之。对党忠诚不是一时一地的权宜之计,而是终生服膺的人生信条。毋庸讳 言

18、,现实中存在个别人搞两面派、伪忠诚的现象,有的信仰信念淡化,不信马列信 鬼神;有的在外大谈清廉奉献,私下却腐化堕落;有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干工作却 拈轻怕重这种“忠诚”初心不正、先天不足,注定行之不远,终将原形毕露。 共产党员讲忠诚,就是要将其作为终生必修课,不管形势如何走、环境怎么变,都 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 难关头豁得出来,用一生为“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做 注脚。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有对党的忠诚。知之愈深,信之愈笃,行之愈坚。这就 要求我们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当 前首要的是学

19、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这一改造主观 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党员、干部应以全党主题教育为契机,在深学细 悟笃行党的创新理论上下功夫,全面把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理解从思 想到方略、从方略到部署逐步展开、层层深入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做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舒展新画卷,更加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 源、固本培元,共同把党锻造成一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坚硬钢铁。以主题教育 为契机锤炼品格强化忠诚,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勇于担苦、担难、担 重、担险,广大党员、干部定能为党和人民建新功、创实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