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生活垃圾中转站改造提升技术导则.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6872580 上传时间:2024-03-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生活垃圾中转站改造提升技术导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浙江省生活垃圾中转站改造提升技术导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生活垃圾中转站改造提升技术导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生活垃圾中转站改造提升技术导则.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为进一步规范我省生活垃圾中转站改造提升工作,提高中转站转运能力和运维管理水平,根 据浙江省生活垃圾中转站改造提升行动计划,特制定本技术导则。102本导则编制遵循安全、环保、智能、经济原则。103本导则适用于现有中转站的改造、整合、提升。中转站改造提升除应符合本导则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基本规定中转站改造提升应着重考虑污染防控、转运效率、周边环境等因素。改造提升前应从服 务范围、用地情况、建筑结构、设施设备、垃圾收运模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202中转站改造提升应满足“密闭压缩、降噪除臭、渗滤液处理”的功能需要,科学合理选 择技术路线和实施路径。203应采用数字化技术加强中转

2、站运行监管,全面提升中转站技术水平、转运能力和日常运 维管理。204中转站规模分为大、中、小型三大类和I、II、III、IV、V类五小类(表201)。表201中转站规模类别类型设计转运量(t/d)大型I类1000, 450, 150, 50, 150V类50中转站改造提升应结合地形地貌进行雨污分流。雨水排入市政管道,污水单独收集处理 或合规处置。老旧中转站需结构改造时,应根据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进行鉴定,再 进行相应改造。转运车间地面和内墙面1.5m以下应做防腐处理,且应便于清洗。207有条件的可配套建设再生资源分拣中心,易腐垃圾、大件垃圾、装修垃圾、园林废弃物 转运处置设施,

3、以及公厕、城管(爱心)驿站、环卫停车场(含充电场所)等,周边建筑风格、 色调应与周边环境协调。中转站建筑物的结构需保证垃圾转运作业相对密闭,宜设置实体围墙,防止臭气无组织 排放。302垃圾卸料、转运作业宜在主体设施内完成,垃圾转运间宜安装便于启闭的卷帘闸门,设 置非敞开式通风口;对于场地面积小的小型(IV、V类)中转站,无法在主体设施内完成的,可 采用其他设施,如设置风幕机隔断等,进行有效的密闭。303除V类小型站以外,中转站的转运单元数宜大于2个;只有1个转运单元的应考虑故障 时的应急措施。304垃圾卸料应采用机械填装方式,装载容器填满并压实;应有联动或限位装置,保持卸料 与填装压实动作协调

4、;应有锁紧或限位装置,保持填装压实机与受料容器结合部密封良好。305转运垃圾的装载容器应保证装卸料顺畅,关闭严实,密封可靠。306转运设备结构应与收运设施相匹配,外部按标准喷涂相应的图案、图标、编号。307运输车辆应具有良好的整体密闭性能,保证装载后不发生跑、冒、滴、漏。4 降噪除臭中转站应有降噪措施,噪声排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的有关规定。402对于生产过程和设备产生的噪声,应首先从声源上进行控制,以低噪声的工艺和设备代 替高噪声的工艺和设备,如仍达不到要求,则应采用隔声、消声、吸声、隔振以及综合控制等噪 声控制措施。垃圾

5、卸料、转运和渗滤液处理等臭气产生区域,应设置独立的除臭系统;无条件的小型 中转站应采用喷洒(气化、发散)除臭剂的方式进行除臭。404中转站臭气控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的有关规定。中转站除臭设备和风管应优先采用不锈钢、玻璃钢等防腐材料。5 渗滤液处理中转站应设置渗滤液就地处理设施;无条件的小型中转站产生的渗滤液应合规外运处理。502渗滤液就地处理设施应结合渗滤液、生活污水和场内地面、车辆、设备冲洗水的水质水 量等综合考虑,并具有防渗、防腐性能。503渗滤液就地处理工艺宜采用无浓缩液产生的非膜法组合工艺,并满足生活垃圾渗沥液 处理技术规范CJJ 150中的非膜法工艺设

6、计要求。504渗滤液就地处理设施排放水质应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表2标 准或中转站所在地现行有关规定。渗滤液外运处理应委托合规企业运输至生活垃圾填埋场或焚烧厂进行达标处理;也可经 预处理符合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相关规定后,均匀注入城市二级污水处 理厂进行处理,总量不超过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量的0.5%。定期抽样检测出水水质。采用渗滤液外运处理方式的中转站应每天检查渗滤液贮存池, 确保液位自动控制装置和抽水泵正常工作,及时外运处理。渗滤液就地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宜经脱水后进入其他处理系统进行资源化利用。6 运行管理1 .0.1中转站应由具备环境保护、机电

7、安装、安全生产等资质的单位进行改造提升和运维管理。602严格禁止建筑垃圾、工业固废、危险废物等其他废弃物进站压缩,并确保易腐垃圾和其 他垃圾及时转运,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规范存放,站点内外环境整洁、无二次污染。603应建立健全运维管理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台账,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 保系统稳定运行。604大、中型中转站和有条件的小型中转站应设置数字化监管系统,及时上传动态监测数据, 并接入区域“垃圾分类”数字化平台。数字化监管系统宜包括以下子系统:2 进场在线计量系统。大、中型及有条件的小型中转站宜配置符合固定式电子衡器 GB/T 7723标准的计量设备,每半年对计量地磅和显示仪表进行

8、检验和标定,保证计量精度 符合设计要求,定期检查地磅前方的提示标志与减速装置是否完好;3 车辆进出管理系统。对垃圾收运专用车辆应进行进场登记和溯源追踪;4 监控系统。应在重要位置如主要出入口、作业区安装监控摄像头,实现远程监管;5 在线监测系统。大、中型及有条件的小型中转站宜设置在线监测设备,对噪声、 恶臭气体浓度、渗滤液处理水质等进行在线动态监测。6 综合分析系统。能对进入中转站的垃圾进入来源、转运量分析和预测。605做好特殊耗材和危险化学品的安全防护与登记工作;中转站应保持良好通风,设置易燃 易爆和有害气体浓度检测仪和报警器,定期校验、维修,消除安全隐患,并在明显位置配备消防、 防护救生设

9、施及用品。606中转站应制定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如设备故障、极端天气、疫情等,做好场地预留、 消杀防疫等工作,完善应急处置措施。7本导则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工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

10、行”。8引用标准名录1 生活垃圾中转站技术规范CJJ/T472 市容环卫工程项目规范GB550133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4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5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6 生活垃圾渗沥液处理技术规范CJJ 1507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8 固定式电子衡器GB/T 77239 生活垃圾堆肥处理技术规范CJJ5210有机肥料NYT 52511再生资源绿色分拣中心建设管理规范SB/T 1072012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附件浙江省生活垃圾中转站改造提升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附件浙江省生活垃圾中转站改造提升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附件附件浙江省生活垃圾中转站改造提升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浙江省生活垃圾中转站改造提升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