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市中小学开展“五育并举”工作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全市中小学开展“五育并举”工作实施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全市中小学开展“五育并举”工作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全省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深化构建全面育人体系,进一步加强我市中小学“五育并举”工作,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五育并举”全面发展要求,围绕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的工作目标,强化教师队伍关键作用,聚焦质量、课堂、队伍和管理,强化学科整体育人功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基本原则(一)遵循规律,科学发展。正确理解和把握“五育”之间的辩证关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回归教育本质,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二)整体规划,协同推进。制订落实“五育并举”工作机制,把“五育并举”融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学全过程,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强化落实,提高质量。定位目标,明确职责,坚持立德树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四)创新机制,强化保障。创新管理机制、队伍建设机制、资源配置机制和督导评价机制,构建“五育并举”支持体系。按照国家各学段
3、建设标准,加大投入,补齐短板,配齐师资,为实施“五育并举”提供条件保障。三、工作措施(一)健全“五育并举”育人体系1.德育为首,完善德育工作体系。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落实以德育任务,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德育思政工作全过程,融入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和学生成长各环节,纳入“三全育人”大格局。健全“三全”育人机制,完善河源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推动中小学校“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支持各县(区)各学校结合实际,凝练一批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十大育人”及学校、家庭、政府、社
4、会“协同育人”特色和品牌。进一步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指导学校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组织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等爱国主义教育系列主题活动,不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鲜明主题,增强活动吸引力、号召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将信息技术和影视教育等有效融入思政课堂,打造和评选一批优质思政课慕课、微课,丰富教学形式、载体和教学资源;突出“一课一精品”,培育各年级各课程的精品课例、创新课例、示范课等。开展“课程思政”改革创新,推动实现“一校一精品课例”“一班一优质课例”,评选推广一批“解惑式”“引领式”思政课课例,评选一批“课程思政”名师。注重实践教学,开展中学思政课学
5、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交流展示活动,利用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实践基地等校外活动场所,为学生上好思政课提供丰富教育资源和社会实践场地。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深入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活动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文明风采”“劳动美”“倡导绿色生活,反对铺张浪费”“学雷锋志愿服务”、传承好家风好家训、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新时代好少年等身边榜样的评选和学习等系列教育活动,在清明、五四、六一、七一、十一、抗战胜利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烈士纪念日等时间节点开展教育活动。大力推进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一步加强学生法治教育、毒品预防教育、预防青少年
6、犯罪及学生欺凌等教育工作,强化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劳动教育。2.智育为重,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业质量标准。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精准分析学情,实施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突出评价导向,深化教学改革,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变革育人方式,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智育时间占比,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好课后服务,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加强科学教育和实验教学,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深化学科渗透和融合,强化学段和学科协调,突出全员参与和全程育人,促
7、进学生可持续发展。3.体育为基,锻造学生健康体魄。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体育课,每天安排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安排不少于40分钟的集体体育锻炼,确保学生每天在校内参加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逐步构建“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强化小学生运动兴趣的养成、初中生运动技能的掌握、高中生运动能力的形成,帮助学生熟练掌握1-3项运动技能,促进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广泛开展校园普及性体育运动,大力发展校园足球。建立完善学校体育竞赛制度,每年举办春季和秋季学生运动会(体育节),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内容列为比赛项目。统筹整合社
8、会资源,完善学校和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互促共进机制,提高体育场馆开放程度和利用效率。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日常体育参与情况和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并向家长反馈。4.美育为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坚持将美育融入教育全过程、贯穿中小幼全学段、渗透家校社各方面,构建“中小幼全衔接、课内外全结合、家校社全参与”科学的美育模式,形成“师生崇尚美、学校提升美、家庭重视美、社会倡导美”的大美育格局。开齐开足音乐、美术、书法等国家课程,严格落实学校美育课程开设刚性要求,推动学校美育整体发展,结合课后服务不断拓宽课程领域,丰富课程内容。培养学生会欣赏能参与的艺术特长,帮助学生掌握1-2项艺术技能,提升学生审美能
9、力、人文素养和艺术素质,全面实施美育艺术素质测评。构建新时代学校美育体系,结合河源本土传统文化设立地方特色课程,打造“一校一美、各美其美”的美育特色品牌。以学生艺术社团、兴趣小组活动、课后服务等为载体,大力推广面向人人、惠及全体的合唱、合奏、集体舞、美术创作等艺术活动。学校每年举办一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充分展示学校美育成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学生课外艺术活动记录制度,积极搭建开放的美育平台,鼓励学生课外参与社区、乡村文化艺术实践活动。5.劳动为本,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中小幼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加大对劳动教育课
10、程的规划和实施,中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课外活动中安排每周不少于1小时的校内劳动时间,家庭劳动时间每周不少于2小时,小学三年级以上校外劳动每学年不少于x次,中小学每学年开展劳动周活动。结合学校实际开发校本特色课程,开设劳动教育兴趣社团,建立“必修+选修”“普及+提高”的劳动教育课程结构,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特色课程体系。引领带动师生家长增强劳动观念、培养劳动精神、形成良好劳动习惯,构建整体联动、融合共生的劳动教育环境。整合社会资源,拓宽劳动教育渠道,充分利用学校劳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开展校内劳动实践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辟创客空间、小种植养植园、小工坊
11、等。学校要统筹建立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或充分利用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及青少年宫开展劳动教育。将劳动实践过程和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把劳动教育开展情况纳入学校教育督导体系。(二)强化“五育并举”教育教学改革1.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课堂教学,深度挖掘“五育”元素合理而有效地融入学科教学,并将此列入课堂教学评价内容,开展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全面管理,科学运用大数据诊断技术分析学情,优化课堂结构,精准施教。提高作业设计质量,落实分层分类布置作业,精心设计基础性作业,适当增加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作业。2.深入推进教育
12、科研改革。面向实践,指导实践,服务实践,破解“五育并举”难题,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引领教师发展,服务教育决策。加强校本研修,开展课程实施、个性化教学、融合教学、作业辅导、考试命题等研究。开展教学评价改革研究,强化中考、高考改革的研究。培育、遴选、推广和转化各学科优秀教学成果,将“五育元素”融入情况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中,以评价促进落实。每年开展1-2次教学主题活动,常态化举办学科教学论坛和教师技能大赛,打造“五育融合精品课程”。加强教研机制建设,配齐配强各学科专职教研员,完善教研员轮训、准入等机制,提高其引领“五育并举”专业能力。(三)建设“五育并举”师资队伍1.深化师德建设,以德育人。坚持以德
13、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和以德育德,培养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健全常态化学习制度,把价值导向和文化涵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强学校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和党员教师带头作用,打造教育系统党建品牌。2.深化能力建设,以能育人。提升教师“五育并举”教育学识和业务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学科教师队伍和德育教师队伍。完善教师分层分类培养机制,实施教师教学基础能力培训工程,引进和培养一批全科教师。举办教师职业技能大赛、名优教师讲堂、名优班主任讲堂和名优教师评选活动。建立健全校际教师交流机制,进一步实施“教师交流轮岗”制度,优化中小学思政课专职教师结
14、构。多形式配齐配足音乐、体育、美术、书法、劳动教育等学科教师,逐年提升思政课专职教师配备比例,配齐中学思政课专职教师,到2025年,小学思政课专职教师配备比例达到xx%以上。鼓励采取对口帮扶、跨校“走课”、跨学段任教等方式实现师资共享。提升校长“五育并举”理论素养和课程领导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校长队伍。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事业标准,大力选拔富有教育情怀,勇于担当、实绩突出的校长。实施校长素能提升计划,开展校长论坛、校长领导力提升研修活动。实施名校长工作室建设工程,充分发挥优秀校长辐射、引领和示范作用。建立完善校长分层交流锻炼机制。(四)健全“五育并举”评价
15、体系1.健全德育评价机制。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工作机制,创新家校沟通模式,发挥家委会作用,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德育课题研究,探索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区等参与的德育评价模式,客观记录学生品行日常表现和突出表现,特别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将其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持续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打造良好育人环境。2.健全“五育并举”育人质量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发展性评价,突出考查学校坚持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办学行为、队伍建设、学业负担、社会满意度等。建立健全学校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办学行为评价机制,深入实施
16、特殊教育到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评价指南,规范办学行为。深入推进初中和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科学运用评价结果作为学校办学效果的重要依据,并依据综合评价结果,改进学校办学工作,提升办学水平。将“五育并举”工作纳入对学校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年度考核工作。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校要深刻认识推进“五育并举”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落实“五育并举”作为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二)健全完善方案。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校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五育并举”工作方案,精心安排部署,细化内容措施,明确责任分工,推动工作落实,促进学生德
17、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三)推动示范引领。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中小学校落实“五育并举”工作的指导,打造有影响力的“五育”示范学校,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普通高中示范特色发展工作,开展文明校园、阳光体育示范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建设,打造学校办学特色。(四)营造良好氛围。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校要拓展宣传途径和阵地,通过多种新闻媒体,加强“五育并举”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的正面宣传,大力推广教育教学改革的典型经验和创新实践,努力形成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广泛参与的局面,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五)建立督导机制。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完善督导问责机制,将中小学校落实“五育并举”情况纳入中小学校督导的重点内容,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对工作落实不到位、推动不力、敷衍塞责的,对相关人员予以追责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