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主题训练:待人以宽求己以严.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6838317 上传时间:2024-03-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作文主题训练:待人以宽求己以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作文主题训练:待人以宽求己以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主题训练:待人以宽求己以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主题训练:待人以宽求己以严.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作文主题训练待人以宽,求己以严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做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 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我 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 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 袭。2.写作。(1)工于论人者,察己常疏。释义:巧于议论别人的人,很

2、少省察自己。(2)君子以细行修身,不以细行取人。释义:品德高尚的人在小事上时时严格要求自 己,但不以小事来苛求别人。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联想和感悟?任选角度,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有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 不少于600字;(4)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论语八价中有一段记载孔子和弟子宰我的文字: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 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 不咎。”大意是:哀公向宰我询问有关立社的事,宰我回答说:“夏朝用松树立社,商朝用

3、 柏树,周朝用栗树,是想让百姓因此恐惧。”孔子听后说:“已做过的事不必再解释,已完 成的事不要再劝说了,过去的事情就不必再去追究它的得失与责任了。”孔子也曾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对于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思考?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以下四句格言出自格言联璧处事:(1)待已当从无过中求有过,待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2)以真实肝胆待人,事虽未必成功,日后人必见我之肝胆。以诈伪心肠处事,人即一时受感,日后人必见我之心肠。(3)明镜止水以澄心,泰山乔岳以立身,青天白日以

4、应事,霁月光风以待人。(4)面谀之词,有识者未必悦心;背后之议,受憾者常若刻骨。读完以上格言,你对“为人处世有怎样的感悟?请结合你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1 .例文:宽以待人处世,严于律己修身面对探究“同学关系”的作文命题,我不禁想起一副对联:“宽以待人,无边浩海堪为镜; 严于律己,有信大潮可作师。”联语言近旨远、论事明理,堪为人生圭臬。如何“增进同学间 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不使年华虚度,让学习生活成为美好的回忆呢?我认为是: 宽以待人处世,严于律己修身。宽以待人处世,就是宽容

5、地对待别人,多发掘欣赏别人的优点。唯其如此,才能发自内 心地喜欢他人并和谐共处,这也正是儒家所倡导的“恕”和“仁工恕和仁的要义是劝人原谅他人过错,包容他人缺点。常见些这样的人,今天抱怨这个太 小气,明天又说那个目中无人,以致人际关系紧张。这样的人缺乏“仁爱”,不懂宽恕,只看 到别人身上的缺点。试问天下又有谁是十全十美的呢?经常义正词严地指责别人难道就能说 明你身上缺点很少吗?事实绝非如此吧。相反,如果能经常欣赏别人的优点,那么天下则人人可亲、个个有为。管仲与人合伙经 商因家贫而多拿盈利,鲍叔不以管仲贪;管仲为鲍叔谋事,使鲍叔几近倾家荡产,鲍叔也不 归咎于管仲。这是鲍叔用宽恕的心容纳了无为的管仲

6、。不仅如此,管仲后来所以成名,不也 是鲍叔用一颗包容之心举荐他、任其去发挥长处,才成就了他一代名相的美名吗?懂得欣赏 别人的人,胸怀仁爱之心,合于处世之道,不仅自己旷达无忧,也助他人成就伟业。严于律己修身,就是对自己严格要求,日省吾身,见贤则思齐,见不贤则自省。孔子告 诫弟子:”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对求学的人来说,严于律己的精神必不可少。纵观历史,凡学有所成者莫不深知此理。 古时学者悬梁刺股,囊萤映雪,故有纵横摞阖之才,经纶世务之智;王右军临池练字,在池 中洗笔,竟染黑了一池水,故才有书圣美誉。其精益求精、严于律己的决心意志着实令人敬 佩。

7、也正因为有这种精神,才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经世济国之才。对修身的人而言,严于律己则更不可或缺。先贤荀况有言“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 知明而行无过矣”;大儒朱熹强调“吾日二省吾身“,要不断检视自己的行为。可见反躬自省、 严于律己对于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性。只有严于律己,才可达到不断完善自己,进而达到“随 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宽以待人处世,严于律己修身。既言做人处世,又言治学修身,人生三昧尽在其中。如 此金玉良言不应仅仅挂于嘴边,反复思量而躬行之,定能获益良多。【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从高中生的同学关系入手,从调查数据起弓I, 强调了求真求实的严谨作风,让同学关系话题显得有话可写。命

8、题的意图在于强调和谐美 好的同学关系,这奠定了作文写作的健康导向。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第一, 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不愉快的争执等往事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可以写成记叙文, 重在描写,妙在倒叙,可以创新使用书信等体裁;第二,探讨同学关系紧张的原因,材料提 供了自我意识强、志趣性格、竞争三个角度,可以攻其一点,也可以多点综合,更可以另抒 新见,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借助故事阐发道理,宜联系历史、社会深入分析,不宜面面俱 到,蜻蜓点水;第三,如何增进同学间关系,材料提供了尊重、理解、包容、换位思考等方 式,写法同第二点。从文体上看,写记叙文较有话可说,但要注意不要平铺直叙,记流水账

9、, 要从小处着眼,讲究波澜与语言。写议论文,要注意跳出自我的小圈子,不要通篇以周边同 学论证,而缺乏说服性。点睛:材料作文区别于过去的话题的作文的一个关键就是多角度立意,一般材料作文中都有 “明确立意”“选准角度”的说法,言下之意就是可以多角度立意,这样就给考生打开思维的空 间。因此材料作文要注意多元立意的原则。但绝不意味着可以任意的立意,还有“不要脱离 材料的范围”的限制,因此注意才多元中寻求最佳,如是两个对立的方面注意辩证的谈二者 之间的关系,不要只强调其中的一面。此题注意围绕“同学关系”立意行文即可。2 .例文:宽以待人法国作家雨果曾说:“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

10、空更宽广 的是人的胸怀。”可见宽容是人人都称颂且向往的品德。古人云:“君子以细行修身,不以细行取人:不管是为人还是处事,都需要以一种宽容 的态度去对待。如果能容忍别人所难以容忍的,原谅别人所难以原谅的,不去计较太多,得 饶人处且饶人,就会显得自己更有涵养、更知情理。反之则显得无肚量、无涵养,不通情达 理,从而显得好似无理。那样,只会给自己徒增烦恼罢了。宽容,可以是缓解矛盾的润滑剂。蔺相如面对廉颇的不服气与羞辱,他尽量回避、退让, 置国家大事与个人颜面之前,最终廉颇负荆请罪,化干戈为玉帛,成就了“将相和”的千古佳 话。面对廉颇的挑衅,蔺相如没有与之计较,而是尽量回避、容让。没有恼羞成怒,升级矛

11、盾,而是以一颗宽容的心,息事宁人。若无蔺相如的以诚相待,回避退让,怎会有廉颇的负 荆请罪、知错能改?若无蔺相如的息事宁人,宽容大度,怎会有他们二人的通力合作?怎会 有赵国的兴旺发达?面对别人的嘲讽,如果我们能像蔺相如那样,多一份宽容,少一分埋怨, 那最终的结果必定是令人皆大欢喜的。如果计较太多,与别人针锋相对,那最终的结果一定 不会尽如人意。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何尝不是这样呢?宽容是对别 人的释怀,也即是对自己的善待。宽容是一种坚强,而不是软弱。宽容,可以使濒临绝境的人看到希望。12岁的哈提卜被以色列士兵误杀,哈提卜的父 母面对这样的打击,他们没有怨恨那个士兵,而是以宽容的

12、心态去面对。他们把哈提卜的器 官捐献给了需要器官的以色列人,帮助了许多濒临绝境的人,使他们再次感受到了生命的宝 贵。哈提卜的父母的宽容,无疑是令人感动的。这是多么大的度量,多么伟大的选择。宽容 者让别人愉悦,自己也快乐;刻薄者让别人痛苦,也让自己难受。宽容,可以净化这个社会。在美国的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校园 枪击案。凶手是一名曾接受过精神反方面治疗的韩籍青年。但是,在悼念会上,凶手却和 32名遇难者一样被列为悼念对象,并且在凶手的悼念碑旁还有人们放着的鲜花和纸条,人 们用行动诠释了宽容。人们的这些举动,使我们从这个恶性事件中,还看到了令人为之动容 的一面。如果在生活中,我们

13、像这样多一些相互理解,多一些宽容,何愁没有美好和谐的社 会。在当今社会,能做至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人已是少之又少了,大多都是“宽以待己, 严于律人宽容了别人,你会得到别人的感激;耿耿于怀,会激化彼此的矛盾。相比之下, 宽容是一种风度,宽容更是一种智慧,是智者的做法。让我们选择宽容,学会宽以待人,试 着去做一个人生的智者。【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所给材料是两则名言,命题人在给出名言的同时,也给出了名 言的解释,这就大大降低了审题的难度。两则名言都将两种不同的人在处理个人和他人的态 度进行对比,第一则是“巧于议论别人的人”“议论别人,很少省察自己”,第二则是“品

14、德高 尚的君子,,“严格要求自己,不以小事苛求别人可以得出:每个人都应反省自己,争做一 个品德高尚的人,不要苛求别人。由此可知,本次作文可以围绕“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反 省自我,等行文立意。【立意】1 .静坐常思己过。3 .反省的力量。4 .严格要求自己。5 .以己为镜,方嗅蔷薇。3,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素材】1 .正确审视自己是成功的关键。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某而不忠乎?与朋 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正因为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把自己当成一面镜子,才成为 一代人人敬仰的大师。以人为镜,明得失;以己为镜,正自我。李世民当时一句“以人为镜,明得失”而开创贞观之 治。追其顾里,则是

15、太宗对自己的审视,人只有肯正视自己的优缺点时,才听得去他人的谏 言。能够正视自我是成功的基础。2 .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当你做错一件事的时候,就会希望得到别人的原谅。那么,相 反在别人做错事的时候就会希望得到你的原谅。所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对别人宽容一点, 那别人也会在你做错事的时候对你宽容一点。古今中外,成大事者莫不胸襟宽阔,气度恢宏, 所谓“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他们能善待一切的人,包括做错的人、伤害过自己的人。3 .携反省一起上路。因为它,才有理智之思、和谐之音、练达之举;因为它,才可能使过 去的失误变成今后的成功,使过去的成功变为今后更大的成功,真正品尝到金秋的琼浆玉液, 享受

16、到大地赐予的丰收喜悦。携反省一起上路。因为它,使人走向成熟,变得深邃,臻于完 善;因为它,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4 .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记叙性材料作文题。材料由两段文字构成,以孔子的言论为核心。审题的关键是抓住论语.八僧中孔子对弟 子做事后的评价,分析孔子为什么要这么说;同时也要注意第二段文字中引述的孔子有关言 论,从中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并能综合分析两段文字体现出的孔子对待人、事的态度和观 念。材料一主要是体现孔子对他人的态度,从孔子的话中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弟子的做法是不赞 成的,因为儒家提倡“仁政”,孔子对待人民一向仁爱,而宰我所说“周人以栗,日使民

17、战栗” 显然违背了儒家“仁”的思想,但对于弟子的错误,孔子没有立即去严加责难,而只是告诉他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展现了他待人的宽厚、仁爱,也用 善于原谅但不忘教诲的态度给弟子以警戒。材料二主要体现孔子对于个人的要求,孔子对于 个人的修为,个人的进步,一直孜孜以求,不断反思,在反省中提升自己,他要求自己见到 贤能的人要想着学习,见到不贤之人要反思自己。由此来看,考生可以围绕“对人”“对己” 的要求进行立意。行文构思上,可以先概述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待人宜宽,求己要严”,接着列举历史 上的相关事例进行论证,同时可以联系当下社会上“待人严,责己宽”的现象,进行正反

18、对比 论证,最后可以引用名言收束全篇,也可以回归材料,呼应开头。立意:L待人以宽,求己以严,是真正修养的典范。2 .宽容别人,放下别人的过去,做人生的智者。3 .将理想追求付诸具体的生活实践。4 .润物无声、循循善诱的教育效果会更好。5 .严以律己,在自我反思中不断提高个人修养。6 .宽人与律己并不矛盾,把握好“宽”与“严”的尺度。7 .例文:待人与待己为人处世之道说到底,终究是一个待人与待己的问题。古人云:“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即对待自己要秉持一个“严”字,对待他人则要讲究一个“宽”字,“严”与“宽”之间,显现出来 的恰恰是一个人真诚的品性。只要真诚为人,真诚处世,“严”与宽”根本无须自

19、我警醒,而成为一个人自然而然的赤 子之行。待己真诚,就要不作伪,心底敞亮。一个人真不真诚,作为同类的其他人极易分辨,自 己真诚,则会让人感到平易亲切,并不由自主地向你靠近;反之,一个喜怒不形于色,逢人 仅说三分话的人,只会拒人于千里之外。毕竟,一个“胸无城府”的人远比一个“城府很深” 的人要可爱得多。而且,只有待己真诚了,才会有待人真诚。前者是后者的基础,这一点恰 恰为很多人所忽视。试想,自己对自己都是遮遮掩掩,虚情假意,又怎会对他人“全抛一颗 心”?既然有遮掩,就是选择了对他人的不信任。既然不信任他人,那么再待人真诚就成了 一个十足的“伪命题确实,为人处世,真诚不易,不管是待己,还是待人。不

20、少人连自己都不放心,又如何 能对他人放心。人与人之间篱笆高筑,还要装上尖锐的“铁丝网工人心既不能走出去,也不 能走进来,所以,我们常常慨叹世态炎凉、人心不古,痛惜“高山流水”的知音美谈在现世中 近乎绝迹。诚然,“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但是,当我们把人心想象得太坏时, 世道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趋向沦落。这一切归根结底,还是源于利益。因为牵扯到利益,所以 有了得失的盘算和计较。因为有了盘算和计较,所以人们互相揣度。于是,防患之心顿生, 戒备之念陡长,人与人之间就不可能做到坦诚。既然利益是真诚不易的根源,那么抛舍利益,可乎?就人类当下的经济基础和文明程度 来看,不太现实,也有违人类社会普遍存

21、在的“逐利”的特征。这样说来,又似乎太过悲观。 是的,我们没有必要对人性生出绝望之感,认识人性的不足,只是为了更好地修炼我们的品 性和道德。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逐利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和安全 需求”,这两种低层次的需求是人作为高等动物目前还不可能完全摆脱的本能,而“真诚”则 关系到的是人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这正是人性的闪光之处,因而我 们无须悲观,更不必绝望。真诚虽不易,但仍大有可为。一方面,我们要唤醒人性中令我们骄傲的那一部分;另一 方面,我们要共同努力,建造一个安全幸福的生存家园。届时,为人处世的问题也将不再纠 结我们人类。【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

22、写作能力。审题:本题为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题干中要求考生谈对“为人处世,的感悟,感悟应从所给材料中提炼得来。材料为四则处事格 言:(1)该格言意为,对待自己,要从没有过失中发现过失;对待别人,即使其有所过错,也 要从中找到其可取之处。说明人应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2)该格言意为,用真诚待人,事情虽不一定成功,日后他人必定知我真心诚意。以欺骗 的心肠处事,别人一时或许受到迷惑,但日久必见我心肠狡诈。(3)该格言意为,内心净化得像镜子般明亮、像不流的水一样澄澈;用泰山的崇高来约表 自己的品行;做事要清正廉明,不偏袒徇私;待人要心胸坦荡,没有不能告人之事。(4)该格言意为,奉承人的话,有见识的人

23、听起来不一定喜悦;在背后议论别人是非,当 事人恨之入骨。四则名言都是关于“为人处世”的原则,概言之,就是待人要宽容大度、真诚坦荡。“为人处 世其实不是一个单向度的要求,而是相对而言,一方面是对自己的要求,另外一方面就是 对他人的态度,而且,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为人处世”折射出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 观和世界观。在行文之中,考生要明确两大问题:一、在如今这个时代,为什么还要强调“为人处世”的道 理;二、对于我们新时代的青年,又当如何去“为人处世工对于第一个问题,可以从人的社 会属性、社会和国家发展的要求,乃至文明发展的角度来思考“为人处世”的重要意义;对于 第二个问题的思考,要体现出思辨性,我们所强调的“为人处世”是积极方面的,即宽容大度、 真诚坦荡,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的道德自律意识,而非消极的圆滑处世,行文之中可以展 开对比论证分析。若写成记叙文,可记叙自己关于“为人处世”方面的故事,不要泛泛地叙述,而要在细节处打 动人心。立意:1 .为人处世贵在宽容大度、真诚坦荡。2 .真诚待人,坦荡处世,方可美美与共。3 .为人处世是做人的第一要义,也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