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陷性黄土地基浸水后的处理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湿陷性黄土地基浸水后的处理措施.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湿陷性黄土地基浸水后的处理措施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 nt to achieve a uni t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 nt people, so as tocoord in ate acti on, reduce bli ndn 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编制:审核: 批准:湿陷性黄土地基浸水后的处理措施简介:该方案资料合用于公司或者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者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 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
2、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者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我厂计量理化室建成于1988年,长50米、宽15米、层高5米,为单层砖混结构,基础为条形砖基础。建与山前 坡积地上,上复土层 为第四纪洪积、坡积层,属新近堆积的压缩性较高的h级自重湿陷性黄土。1992年发现建造北外墙有多处裂缝,缝宽最大10毫米,斜裂缝处在窗户的对角称八字形,水平裂缝在窗台以下;内横墙与北外墙相交处也不同程度发现45度和垂直裂缝,斜裂缝北高南低;基础明显下沉,局部基础顶面与地圈梁已经脱开,且外墙向北倾斜。随后一段时间我们派专人进行子细观察,发现裂缝仍在发展,如不及 时处理,随时有可能发生破坏。一、原因分析第一步先查阅竣工
3、资料,发现原设计没有按湿陷性黄土地区建造规范进行设计,建造设计和结构设计都没有提出特 殊要求。第二步沿北墙在基础边每隔 10米挖一个探井进行现场 检查,当挖至基础下1.0米深时,发现土中水分特大,若几个小时不 挖,则坑中浸水较多,再继续下挖发现基础下仍有1.0-1.5米厚的填 土层。第三步查找漏水源,首先自室内水池下水开始查找,最后发现距 建造物北外墙4米处有一根主下水管道,由于管道材料为陶土管,填 土下沉后,将管道压弯,接口处大部份开 裂漏水,分析上述原因得出 如下结论:基础下部填土层没有挖掉,没有做换土处理,再加之下水 管距建造物太近,水管破裂后污水流入填土地基。导致其含水率增大、 土质变
4、软, 大大降低了承载能力,造成建造物下沉。二、米取措施根据填土地基的含水率与承载力的关系,我认为要保持建造物稳 定,使之不在下沉,必须采取堵住水源、降低土壤的含水率、提高地 基土的密实度,方可提高地基土的承载能力,建造物才再也不下沉。 为 此采取了以下解决办法:第一步杜绝水源将原来的下水管全部拆除,沿原管线挖坑,将多余水排出,待基槽干后更换新的下水管道,由于管线距建造物较近, 故采用铸铁管道代替陶土管。第二步加固地基由于地基土的含水率较大,土的密实度 小,必须采用降低土的含水量的办法,增加土的密实度。经过方案比 较决定采用打灰砂桩的办法解决地基土的密实度问题。因为,灰砂桩 中的生石灰有较大的吸
5、水性,且本身吸水后体积增大近一倍,将对灰 砂桩周围的土壤侧向加压,使饱和土排水固结。此外,生石灰水化过 程中,释放出大量反应热,也有利于降低土的含水量,有利于促进石 灰与土体间的胶凝反应的进行。设计灰砂桩的直径400毫米,平面位置为外墙沿墙基内外每2 米设一个(错位布置)、内墙在靠外墙处距外墙2.0米处每边各设一 个,深度至水分截然变化界为止。施工时,每打完一根桩,即将灌灰 砂(生石灰粒径30毫米摆布,生石灰与粗砂的比例为8 : 2)每灌入300毫米高,便加以捣实, 直打到 基础底面为止。随后在其上部做1.0米宽,300毫米厚三七灰土处理,以防灰砂桩向上膨胀鼓起。第三步上部墙体的加固三七灰土完
6、成后,在内外墙交接处外墙上做一个L形的钢筋硅基础(基础底同原基础),基础上做240毫米x 240毫米的钢筋硅附墙柱,柱顶500毫米范围内宽度加宽为 400毫米,柱高至屋面挑檐。用两根16毫米钢筋拉杆将附墙柱与内 走道纵墙相拉接。以增强建造物的整体性。施工完成后,将墙体上的裂缝、砖基础与地梁之间的裂缝用膨胀水泥砂浆灌实并粉刷,恢复地面和散水。按此法处理后,经过多年的使用,至今基础未发现异常情况,墙体裂缝没有发展。三、几点建议1、设计方面的措施对于建造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建筑物,为防止建成后浮现基础下沉、墙身开裂等质量症害,影响安全 和使用,应由设计、施工、使用等方面采取预防措 施。(1 )根据建
7、造物类别、等级、重要程度、沉降限制、土的湿陷类型和等级等规定,采取强夯法、灰土挤密桩、重锤表层夯实 法、预浸水法、土或者灰土垫层等方法,部份或者全部 消除建造物地 基的湿陷性;(2 )对于部份消除湿陷性的建造物, 在设计上必须由防 水措 施。如做好总体的平面和竖向设计,保证整个场地排水通畅,并做好 防洪措施,保证水池类构筑物或者管道与建造物的间距,符合防护距 的规定,确保管网和水池类构筑物的工程质量,防止漏水;对于屋面 和房屋内地面,应有排除雨水和防水的措施。(3)对部份消除湿陷性的地基,在建造结构上必须采取相应 的结构措施,使建造物能尽量减少因地基局部浸水所引起的差异沉降, 并能适应这种差异
8、沉降,而不致遭到严重破坏,继续保持其整体稳定 性和正常使用。比如:选择适应不均匀沉降的结构形式;设置沉降缝, 减小房屋的长高比;增 设钢筋混泥土圈梁,窗台下120毫米处墙体内 设砖配钢筋带等。2、施工方面措施(1)严把施工单位的施工程序:即先安排场地平整做好 防洪、排水设施,再安排主要建造物的施工。(2)审查施工单位现场平面布置图。即:上下水管、水 池、淋灰池等距建造物的距离要符合湿陷性黄土地区施工的 有关规定。(3)严格做好基槽开挖、上下水管道、水池、化粪池等施工的隐蔽检查,并做好记录。3、维护管理方面的措施(1)时常检查给水、排水和热水管网的畅通与否,发现问题及时修理。做好雨水排流畅通,保证建造物防护范围内地面不积水。(3 )发现问题,做好记录,查找原因,及时处理。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Name of an en terpr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