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祭十二郎文》(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祭十二郎文(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执教人:宜城市试验中学鲁发福教学目标1、再识韩愈;2、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学问;3、了解结构,理清抒情线索;4、艺术鉴赏:在记叙中抒情、边诉边泣的语言形式等;5、人文素养:亲情的重要。教学重点1、积累;2、深厚的抒情意味。教学难点深厚的抒情意味教学方法 诵读品尝法8、究死因,痛恨自己大意。9、推死期,不能确知可悲。三10-12支配身后之事10、吊遗孤,守丧期拟改葬。11、痛自责,替儿教子嫁女。12、言有穷,哀痛情不行终。二、体悟亲情阅读三个部分,回答下列问题:(一)、第一部分1、这部分主要抒写了什么感情?2、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写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3、找出最
2、为感人的细节,在诵读中体会感情。-明确:1、生离之情:、幼时为伴,未曾分别;、三别三会,聚少离多。2、以记叙为主,作用:、在叙事中饱含感情。忆之深是由于情之切,到处流露真情。、叙事是抒情的基础。这里叙生离为后面的死别奠定了抒情基 础。3、细节: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 ”情 感:体现出为母为嫂的深切关爱与怜惜;“韩氏两世,惟此而已”仅 寥寥八字,却字字透出嫂嫂的焦虑、期盼和哀痛。十二郎遽然辞世之 时,韩愈又重提旧事,也流露出韩愈无尽的沉痛与凄凉。(二)、其次部分1、第5、8、9段,依次疑死讯、究死因、推死期,写这些有什 么作用?2、第4、6、7段,写自己未老先衰和子孙们的幼弱
3、,这与悼十 二郎有关吗?3、第5段在语言上有何特点,在诵读中体会情感(课后“练习” 二)。4、这部分主要抒写了什么感情?-明确:1、侄儿已死,疑似非真,何其哀痛;不明死因、不知死期,何 其悲伤。2、当然有关。写自己的未老先衰,意在为下文蓄势,也就是用自己之将死而竟不死,反衬出十二郎之不应死而竟死的尤其可哀。“少者殁长者存,强 者天而病者全,这不合情理,故更让人难以接受,侧面表现出的哀 痛之情。而子孙幼弱,幼年丧父,尤其可悲也。3、这段文字共用了三个“邪”字,三个“也”字,表示不愿信 任十二郎的死是真的。三个“乎”字,表示虽不愿信任而事实俱在的 冲突心情。五个“矣”字,则表示不得不信这一噩耗的无
4、奈。4、死别之情:、惊闻噩耗,疑似非真;、若死有知,愿从汝死;、子孙幼弱,睹之生悲;、病因死期,萦绕于心。(三)、第三部分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叔侄二人的深情厚谊?一吊遗孤、拟改葬、深自责、抚遗孤。(四)、全文1、全文以悼十二郎为主,寄予着哪些情感?2、谈谈你是怎样看待和对待亲情的。一明确:1、悲家世不幸,人丁不旺;、悔“旅食京师”,仕途失意;、叹未老先衰,从汝而死;、恨英年早逝,兄夭其嗣;、哀后辈孤苦,少年丧父;、疚丧葬难周,自责懊悔。2、骨肉亲情,畅所欲言三、鉴赏艺术1、以事显情,融情于事。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 写他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同时,也饱含着自己凄
5、楚的宦海沉浮的 人生感慨。全文以向死者诉说的口吻写成,哀家族之凋落,哀己身之 未老先衰,哀死者之早夭,疑天理疑神明,疑生死之数,乃至疑后嗣 之成立,极写内心的辛酸哀思。明代茅坤说此文是“祭文中千年绝调”。古文观止评论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 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 无不工。”苏轼说:“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2、不拘常格,自由抒情。祭文偏重于抒发对死者的悼念哀痛之情,一般是结合对死者功业 德行的颂扬而绽开的。本文一反传统祭文以铺排郡望、藻饰官阶、历 叙生平、歌功颂德为主的固定格式,主要记家常琐事,表现自己与死 者的亲密关
6、系,抒写难以抑止的悲伤,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形 式上则破骈为散,采纳自由多变的散体。清代古文家刘大说:“文贵变一集之中篇篇变,一篇之中段 段变,一段之中句句变,神变,气变,境变,音节变,字句变,惟昌 黎能之。”3、感情真挚,催人泪下。写此文的目的不在于称颂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寄 予自己的哀思。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骨肉亲情关系。和老成,名为叔侄,情同手足,“两世 一身,形单影只”。今老成先逝,子女幼小,更显得家族凋零,振兴 无望。这在注意门庭家道的古代,引起韩愈的切肤之痛是理所当然的。二是突出老成之死实出意外。老成比年少而体强,却“强者天而 病者全”;老成得的不过是一种
7、常见的软脚病,原来不以为意,毫无 精神预备,因而对老成的遽死追悔莫及,意外的打击使他极为哀思。三是表达自身的宦海沉浮之苦和人生无常之感,并以此深化亲情。 原以为两人都还年轻,便不以暂别为念,求食求禄,奔跑仕途,因而 离多聚少,而今铸成终身圆满。求索老成的死因和死期,却堕入乍信 乍疑、如梦如幻的迷境,深觉生命飘忽,倍增哀痛。4、边诉边泣的语言形式采纳与死者对话的方式,边诉边泣,吞吐哽咽,交织着懊悔、哀 思、自责等种种感情,似在生者和死者之间作无穷无尽的长谈。如写闻讣的情景,从“其信然邪”到“未可以为信也”,再到 “其信然矣”,语句重叠,表现其惊疑无定的心理状态。末尾“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
8、 一段,多用排句,心情激 宕,一气呵成。这一切又都从肺腑中流出,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气。四、再次表情朗读全文以咀嚼亲情特别重要,非常必要。详见幻灯片8-13张。五、教学反思鲁发福祭十二郎文(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 需要的人。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预备多媒体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积累教学程序一、导入“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 ”人间真情有爱情、友情、 亲情等等。今日,我们学习“古今第一祭文”祭十二郎文,我韩 愈一起来咀嚼“亲情”。二、题解同学自读文注,把握“祭文”、十二郎、郎等要点。三、韩愈韩愈,字退之,也称韩昌黎,唐代闻名文学
9、家。尤以散文闻名, 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他生活在中唐时期,在文学方面影响很 大,他的主要贡献是与柳宗元一起提倡了 “古文运动”,恢复先秦、 西汉的优秀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他主见文 章要有充实内容,学习古文应“顺其意而不顺其辞”,“惟陈言之务 去”,力求“文从字顺”,这些主见是进步的乐观的,并对后世产生 很大影响。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作品收在昌黎先生集。 宋代欧阳修、“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明清两代归有光、唐顺 之、方苞、姚鼎等很多闻名散文家都是继承了韩柳的文学传统或受其 明显的影响在各自的散文创作中取得辉煌成就。四、背景韩愈三岁时就死了父亲,而后由兄嫂
10、抚养长大。长兄韩会无子, 次兄韩介有子韩圭成,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按封建社 会的法规,十二郎过继给韩会为子,因此韩愈与十二郎自幼相守,历 经患难“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深厚,虽为叔侄,却情同 手足。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二十五岁方登进士第,后做官又触犯 权贵,触怒唐宪宗,多次遭贬,因四处漂泊很少与十二郎见面。后唐 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能够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 病亡的噩耗,使韩愈哀思欲绝,也勾起他辛酸的回忆,于是写下这篇 祭文。五、初读感知1、正音正字(文注);2、听范读(多媒体)。六、翻译全文 详见幻灯片七、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学问完成下列练习(一)、一词多义
11、1、诚乃能衔哀致诚。诚意诚知其如此。假如所谓天者诚难测。的确、实在。2、省不省所怙。知道汝来省吾。探望。3、致乃能衔哀致诚。表达将成家而致汝。招致,使来4、幸皆不幸早世。幸运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期望5、其亦未知其言之悲也。代词,她,嫂嫂。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代词,他,吾兄韩会。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代词,他们或她们,汝之子和吾 之子。止一岁,请归其孥。代词,你的,十二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代词,那。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副词,同“岂”,表反问语气,莫非。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副词,同“岂表反问语气,莫 非。自今以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副词,表揣测,将、也许。其无知,悲不几时
12、。连词,表假设,“假如”。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连词,表选择,“是还是”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真邪?连词,是还是还是(二)、古今异义吾去汴州。去,离开又可冀其成立邪。成立,成长立业。(三)、古字通假远具时羞之奠。“羞”通“儒”,美味食物。零丁孤苦。“零丁”能“伶仃”,孤独的样子。皆不幸早世。“世”通“逝”,去世。敛不凭其棺。“敛”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终葬先人之兆。“兆”通“跳”,坟墓。以待馀年。“馀”通“余”,剩下的。(四)、词类活用汝之纯明宜业其者。业,名活动,继承家业。苍苍者欲化为白矣。白,形活名,白发。长吾女与汝女。长,使动,使成长。强者天而病者全乎。全,形活动,保全。吾书与
13、汝日。书,名活动,写信。(五)、特别句式 汝从于东。省略句,“从”后省“吾”。惟兄嫂是依。倒装句,宾语前置,宾语用代词复指,前置。动的 宾前置。何为而在吾侧也?倒装句,宾语前置,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 前置。介的宾前置。吾佐董丞相于汴州。倒装句,状语后置句。八、课堂小结其次课时教学要点1、整体感知:了解结构,理清抒情线索;2、人文素养:体悟亲情;3、艺术鉴赏:在记叙中抒情、边诉边泣的语言形式等。教学程序一、整体感知1、概括每段大意。2、将2-12段分成三部分,归纳大意。一明确:1、各段大意:一段:交代祭祀的时间,地点,关系,方式,这是写祭文的一般 固定格式。用其次人称“你”,犹如面语,饱含深
14、情至哀,确立了全 文的情感基调。二段:诉身世,说家世,在不幸中叔侄二人“未尝一日相离”, 情同手足。三段:回忆三别三会,聚少离多,竟成永诀,抱恨终身。四段:哀叹自己未老先衰,该死而未死,不该死而早死,两相对 比极度悲伤。五段:疑死讯,对十二郎的死,不愿信任又不得不信,心情惨烈。六段:期望自己“从汝而死”,死后与侄儿相见,至悲至痛。七段:哀后人,哀思至极。八段:究死因,痛悔自己“未始以为忧”。九段:推死期,倾诉自己不能确知侄儿死期的悲伤。十段:吊慰遗孤,处理后事,以告慰侄儿在天之灵。十一段:归罪自己,沉痛自责,表达替侄儿教子嫁女的心愿。十二段:全文结束,表达无尽哀思。2、部分大意:全文开头几句是祭文开头的固定形式。正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2-3):两人骨肉深情;其次部分(4-9):十二郎之早死。第三部分(1072):支配身后之事。3、表格归纳部分起止各部分大意各段大意一 2-3两人骨肉深情2、说家世,两人情同手足。3、三别会,两人聚少离多。4-9十二郎之早死4、己先衰,侄儿竟然早逝。5、疑死讯,不信不得不信。6、我来了,期望从汝而死。7、哀后人,更加哀思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