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城山记》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二唐宋散文选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石城山记》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二唐宋散文选读).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石城山记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二唐宋散文选读)李艳【教学目标】1、感受小石城山的特点。2、领悟身遭贬谪的愤懑之情及对个人信念的坚守之志。3、感受言志载道的风格与物我相融的意境。【教学重点】领悟身遭贬谪的愤懑之情及对个人信念的坚守之志。【教学难点】感受言志载道的风格与物我相融的意境。【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一、说到唐宋山水游记,一个不行逾越的高峰就是柳宗元的永 州八记(幻灯片一),它们写于柳宗元参与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 到永州的十年之间。我们曾学过小石潭记(幻灯片二),这是写水 的,那我们今日来看永州八记中的最终一篇小石城山记,看 是如何写山的。这节课我们通过三次鉴赏品读,力图
2、领悟的感情和信念,并感受小石城山记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二唐宋散文选读)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 需要的人。文章中的意境。二、检查预习,字词、句式(幻灯片)三、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山水游记,全文由两个段落构成,在大 家预习和上一节课解决字词疑难的基础上,能不能看出这两个段落各 主要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思索这个问题,可参照课文的旁批。明确:第一部分,记叙和描写,描绘小石城山的景致;其次部分, 谈论与抒情,面对景物时的联想和思考。本文依据表达方式的不同, 自然形成了写景和谈论两个段落。板书:景情讲读课文一、一读文章:品景我们在介绍山水游记的文体特征时讲到,描绘景物的关键
3、是要 抓住景物的特征,那么,在这篇文章里,抓住小石城山的什么特点来 描绘的?请用文中的一个字来回答。(幻灯片三)老师范读。明确:“奇”。板书:奇设问:小石城山之“奇”表现在哪些方面?划出原文的句子。提问。明确:三个方面。小石城山的外形,山洞的深窈,山石树 木分布的情态。设问:小石城山的美景在眼里真是自然造化、鬼斧神工,在这 样偏僻的地方发觉了如此的美景,发出了怎样的感叹?明确:“类智者所施设也”。这么鬼斧神工的秀丽风景只有神灵 才能制造得出来,绝非人力所能为,感叹此景只应天上有。二、二读文章:品情面对如此秀丽之景,不仅发出“类智者所施设也”这样的感叹, 而且更进一步在其次段通过谈论表达联想和思
4、考,下面我们来看是如 何谈论的。设问:请大家齐读课文,重点思索在其次段中以什么作为谈论 的话题?同学读其次段。明确:“造物者的有无”。设问:此句中的“智者”与其次段中的“造物者”所指是否同 一呢?明确:第一段的“智者”和其次段的“造物者”所指应当一样, 都指制造美景的神灵或上苍,还包括“神者”,这样可以避开行文的 重复。可以看出,“类智者所施设也” 一句在文中起到了过渡的作用。设问:在本段中对造物者有无的怀疑经受了哪几个阶段?用课 文的原字句回答。(幻灯片五)小组争论。提问。明确:经受了三个阶段。一是久疑;二是诚有,三是果无乎。设问:既然曾很长时间怀疑造物者的有无,为什么看到小石城 山后会信任
5、造物者的确有呢?假如思索不出来,请大家到第一段中查 找答案明确:那是由于像小石城山这样的美景是“类智者所施设也”, 这么鬼斧神工的秀丽风景只有神灵才能制造得出来,绝非人力所能为, 所以信任造物者的确有。设问:那么,又是什么缘由使由信任造物者的确“有”又怀疑 造物者是否真的存在呢?思索时,请大家抓住句中表达对造物者态度 的那个字,“怪”,为什么要怪造物者?提问。明确:那是由于造物者将原来应当放置在中州的山水放置 在了偏僻的永州,这种支配对于像小石城山这样的美景来说是不公正 的,由造物者这种不公正的支配怀疑造物者是否真的存在。从这里可 以看出,是在为小石城山有这样的美景却被弃置而愤愤不平。可以看出
6、,在这里并没有给出关于造物者有无的准确答案,或许 的用意并不在于争论造物者的有无。设问:那么,的用意何在呢?思索这个问题,请大家回到本段 的第一句,为什么说“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为什么要怀疑造物 者的存在?人在什么时候才会怀疑上苍的存在,对上苍发出疑问和呼 喊?请大家调动平常的阅读阅历和自己的生活体验思索这个问题。提问。明确:司马迁在屈原贾生列传中用文学性的话概括了 这种现象,这样一段话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 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天是人的起源,父母是人的根本。人们境况困难就追念本源,所以人在劳累、辛 苦、疲
7、乏、困惫时,没有不喊天的;在疾病、苦痛、凄惨、惊惧时, 没有不呼父母的。)请大家想,与柳宗元的身世遭受和本文的写作背景相联系,什么 样的事情才会让柳宗元这样有远大理想的革新家感到身心疲乏“劳 苦倦极”以致于要向上苍发出疑问?明确:被贬官。由于柳宗元遭受到这么不公正的待遇,在永州的 十年都愤懑之极。所以,”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 一句运用 象征手法,以小石城山的奇石自比,抒发了个人的身世之叹,愤懑之 情。从这里可以看出,柳宗元在谈论中以造物者的有无为话题,但他 的本意并不在争论造物者的有无,而在于借这个话题,用曲笔表达个 人内心的身世之叹愤懑之情。板书:愤本段还有一个句子表明白的态度“是二
8、者,余未信之两种”, 为何这样说?(解释字词),不信任这两种说法,那么信任什么呢?提示:有人认为这是两种人对柳宗元的劝慰之词,那么这两种劝 慰之词是如何劝柳宗元的呢?小组争论。提问。明确:有的人说,造物者用这些美景来劝慰向你(指柳宗 元)这样的人,言外之意就是,那么,你就以观赏山水度日吧,不要 再有非分之想,也无需终日愤愤不平,安于现状吧。有的人说,永州这个地方的灵气,只合适造奇石而非人才,所以 永州少人才而多奇石,永州人都是平凡人。言外之意是,永州原来就少人才,朝廷不重视也是正常的,柳宗元无需再执着于自己的理想, 像一个永州的一般人那样生活下去吧,这是要柳宗元甘于平凡。但是,柳宗元对这两种劝
9、慰之词是怎样看待的呢?明确:柳宗元不信任这两种说法,这两种劝慰之词都不能代替或 者抚平柳宗元心中最真实的想法。那柳宗元信任什么呢?他心中最真 实的想法是什么呢?提问。明确:柳宗元不信任第一种说法,表明他并不满意于在游 山玩水中优游度日,对这种生活现状他是不满足的,他想摆脱现状; 柳宗元不信任其次种说法,那就是他不承认永州只有奇石而没有人才, 他觉得永州也有人才,比如说柳宗元自己,他应当到中州施展他的理 想。所以,我们看到在抒发身世之叹愤懑之情之后,还在谈论中寄予 了他的志向和人生态度,那就是虽然处于逆境,但仍坚持自己的人生 抱负。板书:志坚柳宗元在被贬官期间,还创作了像捕蛇者说、 三戒等作品,
10、表现了柳宗元关注社会现实、关怀民生疾苦,忧国 忧民的情怀。本文第一段描绘了小石城山的奇景,其次段是有景而发的谈论, 暗含了的愤懑之情和坚守之志,对于这篇文章在结构与思想内容方面 的特点,明代闻名文论家茅坤在唐宋八大家文钞中评价“借石之 瑰玮,以吐胸中之气”。通过我们的分析,可以看出这种评价是很到 位也很中肯的。作为古文运动的领袖,柳宗元在自己的文章中很好的 实践了言志载道的主见。三、三读文章:品境设问:一篇优秀的山水游记,不仅有情有景有的志向,更重要的是要有意境,下面我们来看在小石城山记中,情、景、志三者 是如何交融在一起的。眼前的景物如何引发的联想?或者说景物的境 况和柳宗元的身世之间的相像
11、点在哪里?齐读一遍课文。提问。明确:景美但无人问津,才高却被弃置(被放逐天际)。设问:可以看出正是内在品质和外在境况的相像,使柳宗元由 景入情产生联想。现在回头再看,这些景物还是单纯的自然之景吗? 在景物描写中融汇了自己的感情,我们甚至可以从景物中找出一种来 作为柳宗元品行和境况的写照,这是哪一种景物呢?明确:“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哪一句提示你? - “益奇而 坚”,比起前两种景物而言,这些嘉树美箭显得更加的奇美,而且深 深扎根在石缝中更加坚实。环境极其恶劣,才能极其优秀,这些嘉树 美箭正是柳宗元人格的写照。由此可以看出,不仅在其次段因景而生情,而且第一段描绘景物 时还融入了自己的共性特征和
12、情感。所以,这篇文章中景与情之间的 关系是:由景人情,融情于景,真正做到了物我相融。关于面对自然 山水时物我相融的感受,在永州八记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 中有这样一句话:“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游览于永州的奇山丽 水之间,忘却自我,将自己溶化到眼前的景致中,以我观物,以情观 物,达到了物我相融的境界。这种描摹山水与抒情言志相结合的手法开创了唐宋游记散文情 景交融、物我合一的风气,成为后代作家学习的典范。正是由于言志载道的风格与情景交融的意境,将自己的志向和感 情投射到景物上,使得柳宗元笔下的山水景物不仅停留在自然山水的 层面上,这种自然山水由于包含了的志向和感情,而具有了精神文化 历史的含量,
13、从而使自然山水向人文山水升华。板书:自然之箭头 人文之景。假如小石城山还在,我们现在再去巡游的时候,对它的 观赏已不会仅仅停留在看山看水的层面上,我们在看山看水的时候, 更多的是会想到柳宗元在当时当地下的人生遭际和内心感受,体会到 自然山水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精神的含量。设问:其实,自然山水在文人笔下被点化成人文山水不仅体现 在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中,这是中国山水游记“以情观物” 一派几乎都 有的共同特征。明确:我们从最近学过的课文开头看起。先以我们最近刚学的黄 州快哉亭记为例。(幻灯片十)这是由于开朗达观心态的点染,使 得长江的壮美风景更加超脱于世俗,豪情万丈,所以,黄州快哉亭对 于后世人的意义
14、,不仅在于长江的壮美风景,更多的是与风景交织在 一起的超然物外达观开朗的心态会给后人以更深的启发。止匕外,还有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设问:下面请同学起来分析一下岳阳楼记中岳阳楼之一自 然之景是如何被点化成人文之景的?也就是说,岳阳楼这一景物经岳阳楼记一文被给予了一种怎样的意义?岳阳楼成了怎样一种精 神的象征?提问。明确:提到岳阳楼,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岳阳楼和洞庭湖的无限风光被的胸襟和理想 所点染,提到岳阳楼,让人更多感到的是学问分子的远大抱负和历史 责任感。此外,还有醉翁亭记,“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来宾从也。”喜
15、爱生活、与民 同乐的情怀已经和这一景致分不开了。即使像游褒禅山记这样哲理性很强的游记,关于志、物、力 三者关系的谈论也包含了的人生态度和像治学方式,给后人以启示。不仅山水游记是这样,古代诗歌中也有不少与景物描写有关的作 品,经感情的点化之后,自然山水已然变成人文山水。由于时间的关 系,我们就不再一一举例说明。关于自然山水经文人的点化而成人文山水,当后人面对这些景致 时,更多体会到的是自然山水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精神的含量这一 点,余秋雨在文化苦旅自序中说道(幻灯片十一):“我站在古 人肯定站过的那些方位上,用与先辈差不多的黑眼珠端详着很少会有 变化的自然景观,静听着与千百年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鸟声,心想, 在我居留的大城市里有许多贮存古籍的图书馆,讲授古文化的高校, 而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却落在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大地 悄悄无言,只要来一二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存封久远的文化内 涵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文人本也萎靡柔弱,只要被这种奔泻所 裹卷,倒也能吞吐千年。结果,就在这看似平常的伫立瞬间,人,历 史,自然混沌地交融一起了”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期望大家现在学校里读好万卷 书,今后到外面的世界行万里路,去获得各种不同的人生体验,获得 一个属于自己的丰富的人生。布置作业:请以“从自然山水到人文山水”为内容,写一篇随笔, 谈谈个人的思索与感受。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