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精准翻译语句(二)——扣准语境落实“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精准翻译语句(二)——扣准语境落实“分点”.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4 .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燕昭王得郭隗,而邹衍、乐毅以齐、赵至,苏子、屈景以周、楚至,于是举兵而攻齐, 栖闵王于莒。燕校地计众,非与齐均也,然所以能信意至于此者,由得士也。故无常安之国, 无恒治之民,得贤者则安昌,失之者则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明镜所以昭形也, 往古所以知今也。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昌,则未有异乎却走而求 逮前人也。(节选自说苑,有删改)燕校地计众,非与齐均也,然所以能信意至于此者,由得士也。译文: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昌,则未有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译文:答案(1)考较燕国的土地和人口,不能与齐国相当,但是它之
2、所以能够实现自己的意愿并做 到这一步,是因为得到了贤士。知道厌弃往古君主危亡的原因,却不寻求追踪他们使国家安定昌盛的原因,那就跟倒退着 走却想要赶上前面的人没有区别。解析(1)“校”,测量;“计”,统计;“均”,相当;“所以”,的原因;“由”, 因为。(2) “恶”,厌弃;“务”,寻求;“安昌”,安定昌盛;“却走”,倒退着走;“逮”, 赶上。【参考译文】燕昭王得到郭隗,就使邹衍、乐毅从齐国、赵国赶来,苏秦、屈景从东周、楚国赶来, 于是兴兵攻打齐国,将齐闵王困在莒城。考较燕国的土地和人口,不能与齐国相当,但是它 之所以能够实现自己的意愿并做到这一步,是因为得到了贤士。所以说没有始终安定的国家,
3、也没有永远顺从的百姓,得到贤人的就会安定昌盛,失去贤人的就会危亡。从古至今,没有 不是这样的。明镜能用来照出事物的形状,往古的事能用来察知当今的事。知道厌弃往古君 主危亡的原因,却不寻求追踪他们使国家安定昌盛的原因,那就跟倒退着走却想要赶上前面 的人没有区别。5 .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惠王自为太子时尝不快于乐毅,及即位,齐之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日:“齐城不 下者两城耳。然所以不早拔者,闻乐毅与燕新王有隙,欲连兵且留齐,南面而王齐。齐之所 患,唯恐他将之来。”于是燕惠王固已疑乐毅,得齐反间,乃使骑劫代将,而召乐毅。乐毅 报遗燕惠王书日:臣闻之,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
4、。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 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故敢献书以闻,唯君王之留意焉。(节选自史记乐毅列传) 然所以不早拔者,闻乐毅与燕新王有隙,欲连兵且留齐,南面而王齐。译文: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译文:答案(1)之所以不及早攻下两个城池,听说是乐毅与燕国新即位的国君有怨仇,乐毅断断续 续用兵故意拖延时间姑且留在齐国,准备在齐国称王。我听说古代的君子,绝交时不说别人的坏话;忠良的臣子离开原来的国家,不洗雪自己的 罪过和冤屈。解析(1)“所以,的原因;“隙”,怨仇,嫌隙;“王”,称王。(2) “不出恶声”, 不说别人的坏话;“去”,离开;“洁”,
5、洗雪,使洁。【参考译文】惠王从做太子时就曾对乐毅有所不满,等他即位后,齐国的田单了解到他与乐毅有矛盾, 就对燕国施行反间计,造谣说:“齐国城邑没有攻下的仅两个城邑罢了。之所以不及早攻下 两个城池,听说是乐毅与燕国新即位的国君有怨仇,乐毅断断续续用兵故意拖延时间姑且留 在齐国,准备在齐国称王。齐国所担忧的,只怕别的将领来。”当时燕惠王本来就已经怀疑 乐毅,又受到齐国反间计的挑拨,就派骑劫代替乐毅任将领,并召回乐毅。乐毅写了一封回 信给惠王,信中说:我听说善于开创的不一定善于完成,开端好的不一定结局好。我听说古 代的君子,绝交时不说别人的坏话;忠良的臣子离开原来的国家,不洗雪自己的罪过和冤屈。 我
6、虽然无能,但多次聆听君子的教导了。所以献上这封信来把我的心意上报(让您知道),希 望君王留意吧。6 .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十八年,楚怀王亡归。秦人觉之,遮楚道,怀王从间道走赵。赵主父在代,赵人不敢受。 怀王将走魏,秦人追及之,以归。十九年,楚怀王发病,薨于秦,秦人归其丧。楚人皆怜之, 如悲亲戚。诸侯由是不直秦。臣光日:甚哉秦之无道也,杀其父而劫其子;楚之不竞也,忍其父而婚其仇。呜呼,楚 之君诚得其道,臣诚得其人,秦虽强,乌得陵之哉!故人主不务得道而广有其势,是其所以 危也。(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秦并六国)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诸侯由是不直秦。译文:故人主不务得道而广有其势,是其
7、所以危也。译文:答案(1)楚国人都非常哀怜他,像是自己的亲人死了一样十分悲伤。各诸侯从此不再尊重秦 国。所以作为一国的君主,不求治国之道而只想扩张势力,这正是国家处于危险境地的原因。 解析(1)“怜”,哀怜,同情;“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母和兄弟,亲人;“直”,尊 重。(2)“人主”,一国的君主;“广”,扩张;“所以”,的原因。【参考译文】周赧王延十八年,楚怀王逃跑,准备回到楚国。结果被秦国人发现,秦王派人封锁了通 往楚国的道路,楚怀王只好从小路逃到赵国。此时赵主父在代郡,赵国人不敢接纳他。楚怀 王又准备逃往魏国,却被秦国人追上,又被捉住送回秦国。周赧王延十九年,楚怀王生病, 死在了秦国,秦
8、人将他的灵柩送回楚国。楚国人都非常哀怜他,像是自己的亲人死了一样十 分悲伤。各诸侯从此不再尊重秦国。臣司马光说:秦国太霸道无理了,不仅害死楚怀王,还威逼其子楚襄王;楚国太软弱无 能,也太不争气了,忍受杀父之仇,又与自己的敌人通婚。唉!楚国的国君如果能掌握正确 的治国之道,如果能任用贤能的大臣,秦国即使强大,又怎敢肆意凌辱楚国呢!所以作为一 国的君主,不求治国之道而只想扩张势力,这正是国家处于危险境地的原因。三、综合训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秦惠王谓寒泉子曰:“苏秦欺寡人,欲以一人之智,反覆东山之君,从以欺秦。赵固负 其众,故先使苏秦以币帛约乎诸侯。诸侯不可一,犹连鸡之不能俱止于栖之明
9、矣。寡人忿然, 含怒日久。吾欲使武安子起往喻意焉。”寒泉子曰:“不可。夫攻城堕邑,请使武安子。善 我国家使诸侯,请使客卿张仪。”秦惠王曰:“敬受命。”张仪欲以汉中与楚,请秦王日:“有汉中,蠹。种树不处者,人必害之;家有不宜之财, 则伤本。汉中南边为楚利,此国累也。“甘茂谓王曰:“地大者,固多忧乎!天下有变,王 割汉中以为和楚,楚必畔天下而与王。王今以汉中与楚,即天下有变,王何以市楚也?“楚攻魏。张仪谓秦王曰:不如与魏以劲之魏战胜复听于秦必入西河之外不胜魏不能守王 妁见之王用仪言,取皮氏卒万人,车可枣,以与魏。(魏)犀首战胜威王,魏兵学等,恐畏秦, 果献西河之外。张仪恶陈轸于秦王。曰:“轸驰楚、
10、秦之间,今楚不加善秦而善轸,然则是轸自为而不 为国也,且轸欲去秦而之楚,王何不听乎? ”王谓陈轸日:“吾闻子欲去秦而之楚,信乎? ” 陈轸曰:“然。”王曰:“仪之言果信也。”曰:“非独仪知之也,行道之人皆知之。曰: 孝己爱其亲,天下欲以为子;子胥忠乎其君,天下欲以为臣。卖仆妾售乎闾巷者,良仆妾 也;出妇嫁乡曲者,良妇也。吾不忠于君,楚亦何以轸为忠乎?忠且见弃,吾不之楚,何 适乎? ”秦王曰:“善。”乃必之也。(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一,有删改)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不如与魏/以劲之魏/战胜复听于秦/必入西河/之外不胜/魏不能守/王必取之/8 .不如与魏以劲之/魏战胜
11、/复听于秦必入/西河之外/不胜魏/不能守王/必取之/ C.不如与魏以劲之/魏战胜/复听于秦/必入西河之外/不胜/魏不能守/王必取之/ D.不如与魏/以劲之魏/战胜复听/于秦必入/西河之外不胜/魏不能守王/必取之/答案C 解析 “不如与魏以劲之”中,“之”为使令性动词“劲”的宾语,“之”后应断开;“魏 战胜”是主谓结构,不能断开;“西河之外”为偏正短语,不能断开;“复听于秦”中,“于 秦,是“听”的补语,不能断开。排除A、D两项。“入”的宾语为“西河之外”,中间不 能断开,排除B项。故选C。8.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侯,古代分封制时各方君主的统称,历代皆分
12、为公、侯、伯、子四个等次。B.百乘,即一百辆兵车。在中国古代,一辆四匹马拉的兵车,称为“一乘”。C. “魏兵罢弊”的“罢弊”指疲劳乏困,与过秦论中“率疲弊之卒”的“疲弊”相同。D.闾巷,古时二十五家为一闾,后来称平民居住区为闾里、闾巷,泛指乡里民间。答案A解析 “历代皆分为公、侯、伯、子四个等次”错。应是分公、侯、伯、子、男五个等次, 并且并非历代如此,如汉代分封“王”“侯”。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秦企图与六国订立合纵盟约反反复复与秦国抵抗,秦惠王对苏秦早已怀恨在心,欲除 之而后快。B.寒泉子认为武安子善于攻城掠地,而张仪则善于外交,能担当出使诸侯的重任。秦惠
13、王 认可他的观点。C.张仪认为汉中是楚国利益的所在,会成为秦国的祸患,因此建议秦惠王割让给楚国,但 甘茂表示反对。D.陈轸常奔走在秦、楚之间,而楚国对秦不友好却对陈轸很友善,致使张仪怀疑陈轸将要 背叛秦国而投奔楚国。答案A解析 “反反复复与秦国抵抗”错,原文“反覆”的意思是“改变的政策”;“欲除之 而后快”于文无据,原文的表述是“寡人忿然,含怒日久”。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王今以汉中与楚,即天下有变,王何以市楚也?译文:忠且见弃,吾不之楚,何适乎?译文:答案(1)大王今天拿出汉中给楚国(求和),假若天下再有什么祸乱,大王您又拿什么去与楚 国做交易呢?忠心耿耿尚且被遗弃、被放
14、逐,我不去楚国又去哪里呢?解析(1)“与”,动词,给;“市”,动词,做交易;“何以”,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 置,正常语序为“以何”。(2) “见”,表示被动;之至“适”,至的“何适”,宾 语前置,正常语序为“适何”。11 .面对张仪的猜疑和秦王的质问,陈轸采用的应答策略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答:答案 肯定张仪的看法,以退为进,体现了游说之士的权谋机变。取譬设喻,阐述自己 的观点,言之成理,使秦惠王深信不疑,并进而善待他。解析 由“非独仪知之也,何适乎? ”可知,面对秦王的质问,陈轸首先说“非独仪知 之也,行道之人皆知之”,肯定张仪认为自己将要离开秦国到楚国的想法。然后再列举“孝 己” “子
15、胥”“卖仆妾” “出妇”几个事例,通过他们的做法与自己的事情同类相比,取譬 设喻,证明自己对秦国的忠诚,从而使秦惠王深信不疑,并进而善待他。【参考译文】秦惠王对寒泉子说:“苏秦欺负我们太甚,(他)企图凭一个人的智慧(雄辩之术),改变山 东六国君主的政策,企图连结合纵之盟来抗拒和欺扰秦国。赵国原来就自负兵力雄厚,所以 就首先派苏秦用重礼联合诸侯订立合纵盟约。诸侯各怀心思,企图和步调的不可一致性,就 像把很多鸡绑起来不能栖息在一处,(合纵不成)这是很明显的道理。我为苏秦的事痛恨已久, 因此想派武安君白起去会见靖山以东的各诸侯,让他们明白天下的局势。“寒泉子说:“不 可以这样。攻城掠地,可以派武安君
16、率军前往。假如是为我们秦国争取利益出使诸侯,(大王) 就应该派张仪才行!”秦惠王说:“我接受你的意见。”张仪想要把汉中让给楚国,对秦惠王说:“汉中是一个祸害。就好像树种得不是地方, 别人必定要伤害它;又如同家里有不相宜的财物,也一定要遭受损害。现在汉中南边为楚国 利益的所在,这是秦国的忧患。“甘茂对秦惠王说:“土地广大,忧患就一定多!天下一有 祸乱,大王您就让汉中去求和,楚国必定会背离天下诸侯与大王亲善。大王今天拿出汉中给 楚国(求和),假若天下再有什么祸乱,大王您又拿什么去与楚国做交易呢? ”楚国攻打魏国。张仪对秦王说:“(您)不如帮助魏国,以便强化魏国的势力,假如魏国 能战胜(楚国),从此
17、就会更加听命于秦国,一定送来西河之外的土地;假如魏国战败,那魏 国就不能守住边塞,大王就可以将魏国夺取过来。“秦王采纳张仪的计策,调派皮氏之军一 万人和战车一百辆,援助魏国。(魏国大将)摩首战胜楚威王的军队。得胜的魏军已是疲惫不 堪,害怕秦国,果真把西河之外的地方献给了秦国。张仪在秦王前面诽谤陈轸,说:“陈轸奔走于楚国和秦国之间,但现在楚国不见得对秦 友好,反而却和陈轸的关系非常亲密。如此看来,陈轸的一切举动都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 了秦国。况且陈轸企图离开秦国而投奔楚国,大王为什么不明察此事呢? ”于是秦王就问陈 轸:“我听人说你准备背叛秦而去楚国,有这回事吗? ”陈轸回答说:“有这回事。”秦
18、王 说:“那么张仪所说的话是真的了? ”陈轸回答:“何止张仪知道这件事,就连路人也知道 这件事!常言道:由于孝己(著名孝子,殷高宗之子)孝顺他的父母,因而天下父母都希望 孝己做自己的儿子;由于伍子胥忠于他的君王,因而天下的君王都希望伍子胥做自己的大臣。 卖仆妾时如果能卖到本乡,那就证明是一位好仆妾;被休的妻子如果能改嫁到本乡,那就证 明她是一位好妻子。如果我不忠君爱国,忠诚于秦王,那么楚王又怎么要我做他的大臣呢? 忠心耿耿尚且被遗弃、被放逐,我不去楚国又去哪里呢? ”秦王说:“贤卿言之有理。”于 是就把陈轸挽留下来。词;用本义实在讲不通的通假字通常是关键实词;符合活用规律的词语(如名词作状语、
19、形容 词作动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通常是关键实词,如“累其心”中的“累”;还有,需临 场推断的多义词及疑难词语也通常是关键实词。活动二精准落实得分点(一)精准翻译关键实词作为得分点的实词,从词性上看,以动词居多,其次是形容词和名词。把关键实词翻译 到位,就是对句中的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语(名词作状语、形容词作动词、 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特殊难解词语准确理解,并且在译文中正确地体现出来。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并体会如何精准翻译重要实词。(2021 新高考I )上患更多受多,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民 部尚书裴矩谏曰:“为吏受赂,罪诚当死
20、。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入于法也,恐非所谓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上悦。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 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思。(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1)上患吏多受贼,密使左右试赂之。译文: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译文:答案(1)皇上担心官吏中多有接受贿赂的,暗地里叫身边人贿赂官员进行试探。(得分点:患、 密,句意通顺)(2)君主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忠臣就会变为佞臣;君主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佞臣就会变为 忠臣。(得分点:恶、乐,句意通顺)【参考译文】皇上担心官吏中多有接受贿赂的,暗地里叫身边人贿赂官
21、员进行试探。有司门令史收受 绢帛一匹,太宗想要杀掉他,民部尚书裴矩劝谏说:“当官的接受贿赂,犯的罪的确应当处 死。但是陛下派人送贿赂给他,他才接受,这是陷害人触犯法律,恐怕不符合(孔子)所说的 用道德加以引导,以礼教来整齐民心。”太宗听了很高兴。臣司马光说:古人说过:“君主贤明则臣下敢于直言。”裴矩在隋朝是佞臣而在唐朝则 是忠臣,不是他的品性有变化,君主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忠臣就会变为佞臣;君主喜爱听 到正直的言论,佞臣就会变为忠臣。N点拨关键1 .古今异义词:区别、析分一是单音节的同形异义词,如“走” “谷” “金”等,翻译时要把它的古今义区别开来, 并且置换成现代汉语,千万不要以今释古;二
22、是类似今天双音节词的同形异义词,如“祖 父” “妻子” “其实”等,一般情况下要把它拆分成两个词翻译。当然,须警惕的是类似今 天双音节词的同形词不一定是“异义”的,有时可能是“同义”的,这叫同义复词,具体翻 译时可进行同一处理,如“传之美人,以戏弄臣”中的“戏弄”就是这样。2 .多义实词:语境确定多义实词虽然有多个义项,但在具体句子中只能有一个义项切合。因此,要学会利用上 下文的具体语境来确定该实词的准确义项。在语境中确定多义实词的义项,特别要注意一词 中几个相近而又易混的义项。如“爱”,义项“爱护”“爱怜” “爱惜”较难区分;“坐”, 义项犯罪”与“判罪”易混;“治”,何时作“治理”,何时作
23、“治理得好、天下太平” 等。任何一个多义实词,在语境中只有一个义项是最恰当的。这时,只能通过细辨语境代入 检验来确定。只有把词放在句中理解,把句放在段(篇)中读,才能得出正确答案。3 .活用实词:注意译法翻译活用实词时,要按照它固有的格式翻译。(1)作状语的名词大都要在前面加上适当的介词,如“像”用” ”在(2)活用为名词的动词、形容词,要用动词、形容词作定语并补出中心语。(3)活用为一般动词的名词,大都要带上该名词再加一个动词。如“填然鼓之”中的 “鼓”应译为“擂鼓”。(4)意动用法要用“认为(以为)”或“以(把)为(看作、作为)”的格式进行翻 译。(有的词可以用一个与“认为”或以为”意思差
24、不多的动词翻译)(5)使动用法要按照“使(让)怎样”的格式翻译。与意动用法一样,有的词也可以用 一个与“使(让)怎样”意思差不多的动词翻译4 .特殊实词:穷则思变特殊实词,主要包括通假字和偏义复词。这两类词在考试中不常出现,一旦出现,总有 其特征可寻。翻译时,如果按照该字的一般意思翻译实在翻译不通,就要考虑它是否为通假 字,而要找出其“通”的是何字,大多需要从该字的同音字或形似字上考虑。找出本字后再 翻译,如果觉得这样翻译合乎语境,那就说明译对了这个“分点”。偏义复词一般由两个相反相对或相近的语素(字)组成,当按惯常逐字翻译后,总觉得别 扭,就要思考它们是否为偏义复词。而当舍去一字不译只译另一
25、字时,觉得很顺畅,那就说 明你判断准确并翻译到位了。当然,判断某词是否为偏义复词,需要较敏锐的语境把握能力。对于疑难实词,要加强临场推断能力。考生可以综合运用邻字推义、字形推义、对文推 义、语境推义等多种推断方法进行翻译。(二)精准翻译关键虚词作为得分点的虚词,主要指文言语句中的副词、连词、介词。对虚词的翻译要注意以下两点:(1)必须译出的:有实词义项的要译出实义,如作代词的“之” “其”等;现代汉语中有 与之相对应的虚词进行互换的,如“之” “而” “以” “于”等。(2)不必译出的:在句中起语法作用的“之”、发语词及句末语气助词等。对关键虚词的 翻译,要仔细辨明词性及意义,能译则译,不需要
26、译的切不可强行翻译。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并体会如何精准翻译关键虚词。(2021全国甲)闰月乙亥,以参知政事王钦若判天雄军兼都部署。契丹主隆绪同其母萧氏 遣其统军顺国王萧挞览攻威虏、顺安军,三路都部署击败之,斩偏将,获其辎重。又攻北平 碧及保州,复为州岩兵所败。挞览与契丹主及其母合众攻定州,宋兵拒于唐河,击其游骑。 契丹遂驻兵阳城淀,号二十万,每纵游骑剽掠,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志。十二月庚辰, 契丹使韩杞持书与曹利用俱来,请盟。利用言契丹欲得关南地。帝曰:“所言归地事极无名, 若必邀求,朕当决战!若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 (1
27、)每纵游骑剽掠,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志。译文:若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译文:答案(1)常常纵使游动骑兵抢劫掠夺,稍稍失利就撤退,来回游荡没有斗志。(得分点:每、 辄、引去,句意通顺)如果想要货物钱财,汉朝曾赐给匈奴单于玉帛,有先例,应当答应他们。(得分点:若、故 事、宜,句意通顺)【参考译文】闰月乙亥,(皇上)让参知政事王钦若兼任天雄军兼都部署。契丹主隆绪和他的母亲萧氏 派遣辽统军顺国王萧挞览攻打威虏、顺安军,三路都部署击败辽军,斩杀辽军副使,俘获了 辽军军用物资。辽军又攻打北平碧及保州,又被州碧兵打败。萧挞览与契丹主及其母亲聚集 兵众攻打定州,宋兵在唐河抵抗,攻击辽军游骑
28、。契丹于是在阳城淀驻守军队,号称二十万, 常常纵使游动骑兵抢劫掠夺,稍稍失利就撤退,来回游荡没有斗志。十二月庚辰,契丹使者 韩杞持书与曹利用一起来到澧州,请求订立盟约。曹利用进言契丹想要得到关南土地。皇帝 说:“辽所说的归还土地的事极其没有理由,如果一定求取,我一定决战!如果想要货物钱 财,汉朝曾赐给匈奴单于玉帛,有先例,应当答应他们。”N点拨关键精准翻译关键虚词,主要译准三类虚词:1 .高频虚词“以” “因” “乃” “其”。(请参见前面微案1 “活动二”内容)2 .可译可不译的虚词。有一部分虚词兼有助词和其他词性,如“之” “焉” “者”等,作助词时一般情况下可 不译,但不能把其他词性义当
29、作助词而不译。这里尤其要留心“焉”和“者”。焉作为句中或句末语气助词时,可不译;但当放在动词后面作代词或 兼词时,有实义,必须译出。者主要有两个义项,一是作代词,可译为“的人/事/地方”;二 是作语气助词,表句中停顿,与“也”构成判断。这两种词性,在 翻译中尤其要仔细辨析,不可当译不译,或不当译而硬译。3.部分出现频率较高且定为采分点的副词。(具体内容参见前面微案1 “活动一”副词部 分)(三)精准翻译特殊句式文言句式在翻译中是很重要的得分点,翻译时审清句中的特殊句式是关键。平时要注意 积累,重点掌握容易忽略的判断句、省略句、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固定句式等。 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
30、画横线的句子,并体会如何精准翻译特殊句式。(2021 全国乙)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 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 朕失信乎? 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 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日:“卿能执 法,朕复何忧? ” 丁亥,制:“决死囚者,二日中五覆奏,下诸州者三覆奏。行刑之日,尚 食勿进酒肉,内教坊及太常不举乐皆令门下覆视,有据法当死而情可矜者,录状以闻。“ 由是全活甚众。(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而既知其不可
31、,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译文:(2)皆令门下覆视,有据法当死而情可矜者,录状以闻。译文:答案(1)但已经知道不能这样处置,再依法裁决,这是忍下了小的愤怒而保全了大信用啊。 得分点:忿、信,状语后置句、判断句(乃力都让门下省复核查验,有依据法令应判死刑而情由值得怜悯的人,记录下情形上报朝廷。 (得分点:覆视、矜、状,句意通顺)【参考译文】戴胄,忠诚廉洁公正耿直,被提拔为大理寺少卿。皇上因很多候选官员假冒资历和门荫, 下令让这些人自首,不自首的就处死。不久,有假冒之事被发觉的人,皇上想要处死他。戴 胄上奏说:“依照法律(这个人)应当被流放。”皇上生气地说:“你想遵守法律,却让我失 信于
32、天下吗?”戴胄答道:“皇上的命令产生于一时的喜怒,法律是国家用来向天下昭示大 信用的。皇上怨恨候选官员多有欺诈行为,所以想要杀掉他们,但已经知道不能这样处置, 再依法裁决,这是忍下了小的愤怒而保全了大信用啊。”皇上说:“你能依法办事,我还担 忧什么呢? 丁亥日,皇上下诏:“判决死刑犯,两天之内要进行五次回奏,下发到各个州 的要进行三次回奏。在行刑那天,主管膳食的不献上酒肉,内教坊和太常不奏乐。都让门下 省复核查验,有依据法令应判死刑而情由值得怜悯的人,记录下情形上报朝廷。”因此保全 性命的(死囚)很多。N点拨关键1 .准确发现特殊句式要落实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前提是能准确发现特殊句式。(1)抓标
33、志如判断句,标志有“者,也” “乃” “皆” “非”等;被动句,标志有“为 所” “见” “于”等;倒装句,标志有介词结构、否定副词、“之” “是”等。(2)重语感有些没有标志的特殊句式,我们可以边读原文边试着翻译,如果感觉语意不顺,或者不 合情理,就要特别留意。如果感觉主语不是施事者,就要考虑其是不是被动句。(3)析结构有时,对句子进行语法结构分析也是必要的。省略句尤其要重视此法。如在文言文中, 缺少主语、宾语甚至谓语的语句是十分常见的,翻译时就要补译出省略的部分。如“以”作 介词时,在不少情况下省略“之”,地名前往往省略“于”等,通过结构分析可以发现。具备了发现特殊句式的能力,就可以按照相
34、应的翻译方法准确答题了。2.落实句式翻译要求(1)加上标志词:判断句加“是”字,被动句加“被” “受”字。(2)调整翻译语序:倒装句,要调整为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3)补充词语:省略句。文言特殊句式有多种,在近几年的高考中,省略句已成为考查最多的特殊句式。可是不 少考生对此往往重视不够,在翻译中只是满足于字字落实,对省略成分缺少足够的分析,导 致译出的语句不通顺,自然难得高分。要解决这一难点,需要做好以下两点:强化联系语境意识要知道句子省略了哪些成分,必须联系前后语境,不仅要做好语法分析,还应推及逻辑 事理层面以及文章的写作目的。译句大多和主人公的行为或作者的想法有关,翻译时,要想 一想译出的
35、句意是否符合生活逻辑,是否符合写作目的。强化增加成分意识只要符合主谓宾的语法规范,符合前后语境,翻译时就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成分使句意更 加顺畅。这应成为翻译的原则。文言省略最常见的是主语、宾语和介词省略。尤其是主语省略,几乎句句皆有,故要强 化增加成分意识。在补充省略成分时,要根据动作行为的发出者补充省略的主语,再根据动 作行为的受事者补充省略的宾语。对点练案精准翻译语句一、名句默写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杜牧阿房宫赋中,作者将“”与田地里的农夫相比,将突出的钉头 与“”相比,批评了秦朝统治者大兴土木而不重视与民休养的行为。(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一开始就以“”打消学
36、生 的顾虑,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因为子路的回答“,所以孔子哂笑他。“窗户”是中国古代诗歌当中较为常见的意象,经常用来表达忧愁苦闷,如答案(1)(使)负栋之柱(多于)在庾之粟粒(2)毋吾以也 其言不让(3)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二、专项训练(一)高考题练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 (2021 新高考H)秋七月,诏加逖(指祖逖)镇西将军。逖练兵积谷,为取河北之计。后赵王 勒患之,乃下幽州为逖修祖、父墓,置守冢二家,因与逖书,求通使及互市。逖不报书,而 听其互市,收利十倍。禁诸将不使侵暴后赵之民。边境之间,稍得休息。四年秋七月,以尚 书仆射戴渊为西将军
37、,镇合肥,逖以已翦荆棘收河南地,而渊一旦来统之,意甚怏怏,又闻 王敦与刘刁构隙,将有内难。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九月,卒于雍丘。(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 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译文: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译文:答案(1)祖逖没有答复这封信,而听凭双方民间互相贸易,收取十倍的利润。祖逖知道大功不能告成,情绪激动引发重病。解析(1) “报”,答复;“听”,听凭;“互市”,互相贸易。(2) “遂”,成;“感激”, 情绪激动。【参考译文】这一年秋天七月,皇帝下诏加封祖逖镇西将军。祖逖在积谷练兵,为夺取黄河以北做打 算。后赵王石勒很担心这件事,于是到幽州为祖逖修了祖父、父亲的坟墓,安排了
38、两户人家 替他看守祖坟,于是给祖逖写了一封信,请求通使及互相贸易。祖逖没有答复这封信,而听 凭双方民间互相贸易,收取十倍的利润。禁止将领们,不使他们侵犯后赵的百姓。两国边境 之间,稍微得到了休养生息。四年秋七月,朝廷让尚书仆射戴渊为西将军,镇守合肥,祖逖 已经扫除了障碍,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土地,而戴渊突然有一天来统领这里,祖逖内心怏怏不 乐,又听说王敦与刘刁互相结怨,将要有内乱。祖逖知道大功不能告成,情绪激动引发重病。 九月,死在雍丘。3. (2020全国H)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阳曲人。时上方乡神仙之事,蔡京引方士王仔昔以妖术 见,朝臣戚里寅缘关通。安中疏请自今招延山林道术之土,当责所属保任;并言
39、京欺君僭上、 蠹国害民数事。上悚然纳之。已而再疏京罪。宣和三年,为左丞。金人来归燕,谋帅臣,安 中请行。王4甫赘于上,授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辽降将郭药 师同知府事。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节选自宋史王安中传) 并言京欺君僭上、蠹国害民数事。上悚然纳之。译文: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译文:答案(1)同时上奏蔡京欺君犯上、祸国殃民等事。皇上惊恐,采纳了进言。郭药师蛮横暴戾,对府中事务独断独行,王安中无力控制,只是违心顺从他,所以郭药师 更为骄横。解析(1) “僭”,古代指超越自己的身份,冒用在上者的职
40、权、礼仪行事,这里应理解为“冒 犯”;“蠹”,损害,祸害;“悚然”,惊恐的样子;“纳”,采纳。(2) “跋扈”,蛮横暴 戾;制控制、制止;“第只是;“曲意”,违背自己的心意,即违心;“奉 顺从。【参考译文】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阳曲人。当时皇上正向往神仙一类的事,蔡京引荐方士王仔昔以所 谓的妖术朝见皇帝,朝廷大臣及亲戚同乡们都借此攀附拉关系。王安中上疏请求从今以后召 用山林道术之人,应当责令有关部门担保;同时上奏蔡京欺君犯上、祸国殃民等事。皇上惊 恐,采纳了进言。不久再次上疏指责蔡京的罪行。宣和三年,任左丞。金人来归还燕山旧地, 朝廷考虑帅臣的人选,王安中请求前往。王躺在皇上面前称赞他,于是授任庆远军节度使、 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辽国降将郭药师任同知府事。郭药师蛮横暴戾,对府 中事务独断独行,王安中无力控制,只是违心顺从他,所以郭药师更为骄横。(二)模拟题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