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下语文课堂作业(可打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下语文课堂作业(可打印).docx(5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北京的春节第一课时一、看拼音,写词语。 gng xn bin po l yu tng xio jin dun gung jng ( ) ( ) ( ) ( ) ( ) ( )rn fng zh ln ji rn b tng zhng dng ji ci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醋( ) 燃( ) 饺( ) 拌( ) 腊( ) 然( ) 较( ) 伴( ) 宵( ) 摊( ) 筝( ) 眨( ) 销( ) 滩( ) 挣( ) 泛( )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注意不能重复。( )腊八粥 ( )新衣 ( )庙会 ( )毛驴( )醋大蒜 ( )年画 ( )爆竹 (
2、 )灯笼四、请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1.元宵节 除夕 重阳节 清明节 春节 元旦 中秋节 2. 旬 年 时 月 周 日 季 3. 自然资源 木材资源 森林资源 生物资源 第二课时一、给下列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1.( )今天是元宵节,( )今天的北京特别热闹。2.( )孩子们要放鞭炮,( )要过春节了。3.( )除夕之夜要守岁,( )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人睡觉。4.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 )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5.北京( )是城市,( )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 )过得分外热闹。二、阅读北京的春节片段,回答问题。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zhn
3、zhn)月十五,处处张灯结(ji ji)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p p)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zhun chun)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1.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画“”。2.照样子再写几个词语。各形各色(ABAC) 3.找出文中表示“全部、都”意思的词语: 4.给文中缺少标点的地方补上合适的标点。5.“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请你联系上下文,想想春节的三次高潮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说元宵是“又一个高
4、潮”? 6. 作者在这段话中着力描写灯的 多, 多,为的是突出 2 腊八粥 第一课时一、文学常识。 1.本文的作者_原名沈岳焕,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説 、散文集 等。2.给多音字注音。 (1)蕃蕃咽( )喉肿痛,什么食物都难以下咽( )。 (2)球场遇到劲( )敌,反倒使他干劲( )更足了。 (3)他圈( )十亩地作为牧场,准备用来圈( )养牛群。 (4)塞( )外并不闭塞( )。3.看拼音写汉字。 (1)我最喜欢吃糖炒l( )子。(2)她把那丝chu( )般的秀发扎起来,开始喝妈妈为她熬的浓chu( )的粥。(3)杯zhn( )碗里chng( )放食物。4.理解词语。(1)嘟囔:_ (2)( )
5、:没有办法;没有办法可想。(3)( ):肌肉、皮肤或黏膜等组织由于发炎、瘀血或充血而体积增大。(4)糊糊涂涂:_ 5.感知课文。本文以“_”为线索,写了八儿_粥_粥猜粥_粥的情节,表现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二、品读达标。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第14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 2.“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请赏析语句。_第二课时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油腻(n) 嘟囔(d) 腊肉(l) B.肿胀(zhng) 沸腾(fi) 孥孥(n)C.锅铲(chn) 搁置(g) 栗子(
6、s) D.唾沫(tu) 焖饭(mn) 奈何(ni)2.写出下列语句运用的修辞手法。(1)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 )(2)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 )(3)你们想,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 )3.写出下列语句运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1)“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 )(2)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 )(3)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
7、抱了起来。(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腊八粥(选自冰心七十年代文选,有删改)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母亲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十四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的母亲是1930年1月7
8、日逝世的,正巧那天也是农历腊八!那时我已有了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虽然我凑不上十八种干果,但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的。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10年,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您从前是每年都煮的。”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们真馋。我说:“那是你们妈妈小时候的事情了,在抗战的时候,难得吃到一点甜食,吃腊八粥就成了大典。现在为什么还找这个麻烦?”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
9、“妈妈和姨妈说,您母亲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她每年煮腊八粥,您为了纪念您的母亲,也每年煮腊八粥。现在我们为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爷爷,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这些红枣、花生、栗子和我们能凑来的各种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罗汉,而是象征着我们这一代准备走上各条战线的中国少年,大家紧紧地、融洽地、甜甜蜜蜜地团结在一起”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1976年1月8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他把这张小纸送到我眼前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周爷爷的忌辰,就是腊八!”我没有说什么,只泫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1.这篇文章的内容共涉及“我”家几代人?写到了煮腊八
10、粥的哪些人?_2.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文章通过这条线索把哪三件事串联在了一起?_3.古诗三首第一课时一、诗歌考查。1诗歌前两句用( )两字点明仲春景色;后两句用( )点明享受特权的对象。 2.简单分析诗歌暗喻讽喻的特色。 _ 3.今天人们用此诗中的“( )”渲染春天的美丽景色。二、请尝试默写古诗寒食。 _ _ _ _ 三、小试牛刀。说说诗歌寒食中,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_ 3.你知道寒食节与哪位古人有关吗? _ 第二课时一、阅读迢迢牵牛星,回答后面的问题。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1
11、.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_的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 _。 2.这首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_。 3.这首诗在刻画织女时,并没有孤立静止地去写她的思想活动,而是通过_和_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含蓄深沉,极富艺术感染力。第三课时1.字正腔圆读古诗。(将错误的读音画去)中庭 / 地白 / 树栖(x q)鸦(y y ),冷(ln lng )露(l lu)无声 / 湿桂花。今夜 / 月明 / 人尽(jn jng )望,不知 / 秋思(sh s)/ 落谁家。2.“十五夜”指的是_节的夜晚,中国历代有_的习俗。3.分
12、辨孪生兄弟。(组词)鸦( ) 庭( ) 栖( ) 鸭( ) 廷( ) 晒( ) 4.诗意再现。(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_ 5.走进十五夜望月。作者在诗中描述了_这些景物。“秋思”一词告诉我们,诗人描写的是_天的景物。“秋思”是一种清冷、孤寂,思念感怀的情绪,这从诗中的_、_、_等词可以看出。“不知秋思落谁家”的疑问,我们很难作出具体的回答,但通过读诗,我们可以想象到有一个人一定是思绪满怀的,他就是_。6.阅读冲浪。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你知道这首诗写得是什么节日的事吗?当时有什么风俗?_ 这首
13、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 人们写文章表达思念情感时引用上面诗句最多的是哪一句?_4.藏戏(一课时)1.把词语补充完整。哄( )大笑 两面三( ) ( )心所欲 ( )哉悠哉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歌声 ( )的容貌 ( )的舞姿 ( )的江水3.按要求改写句子。(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换一种说法)_(2)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换一种说法)_(3)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缩句)_4.摘抄课文中你印象深刻的词语或句子。_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第一课时一、从下面几组字中,选择合适的字填在括号里。( )(妻凄
14、)凉( )(宰寄)杀 ( )(叛判)乱( )(荒芜)岛二、 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一()帐篷 一()轮船 一()海风 一()围 一()山羊一()荒岛一()破帆一( )火柴一()星星一()火光一()拖鞋一()墙壁三、圈出每组词语中的一个别字,把对的写在后面的括号里。1寒风呼啸 天崖海角 煎熬 ( )2忐忑不安 荒无人烟 账子 ( )3煞费苦心 交尽脑汁 遭遇 ( )4自做自受 汹涌澎湃 倒霉( )四、用“续”组成词语,填入下面句子中,使之合适。1鲁滨逊找到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 )搬到岸上。2阴雨连绵的坏天气( )了半个月,叫人实在难受。3最近,我( )看了几场足球赛。4我们虽然在
15、市运动会上取得了冠军,但是还要( )努力,争取在省赛中冲入前三名。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第二课时一、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闻所( )( ) 聊( )( )慰 与世( )( ) 知( )( )乐 郑重( )( ) 用( )( )尽( )晒( )淋 ( )( )万分二、按照课文填空。 这些工具的( )使一切工作都进行得非常吃力。所以我差不多费了( )的工夫,才把我的小小的( )围墙做完。那些木桩都很重,很不( )搬动,我费了很长的( ),才在树林里把它们砍好削好。( )把它们搬回来,那就更费( )了。因此有时我差不多要费两天的工夫把一根( )砍好,搬回来,第三天才把它打进泥土里面去。三、阅读并回答
16、下列问题。 他每天或是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里去打猎,要么到海边去捕鱼,并且把捕到的活山羊畜养起来。后来他竟有了成群的山羊,可以常喝羊奶,吃羊肉。鲁滨逊从船上搬来的东西里还有一些麦子,由于被老鼠啃过了他把它们撒在地上,没想到不久长出了嫩芽,后来结出了穗子。他用这点儿麦种反复种收,到了第四年,终于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1为了在荒岛上生存下来,鲁滨逊做了以下事情:(1) (2) (3) (4) 2鲁滨逊做的这些事,解决了 问题。3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鲁滨逊 。4文中“畜养”一词的意思是( )A饲养 B指家养的兽类6.骑鹅旅行记(节选)课时练一课时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 ch ch 2、 di
17、 di 杈( ) 杈草( ) 待在一起( ) 期待( ) 二、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头晕目眩 垂头丧气 聚精会神 没完没了1.他( )地从牛棚里走了出来。2. 他们一看见猫便住了嘴,装着( )的样子地在地上刨虫子吃。3. 那些鸡( )地叫着。4他飞得那么快,男孩都感到( )了。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一课时一、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祈祷(q q) 哀悼(do dio)渲染(xun xun)话匣子(ji xi)二、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诚( )诚( ) ( )不在乎( )( )昏迷 ( )( )倾听 三、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打“”,不正确的打“”。1、本课
18、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 )2、本课由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名著的梗概和“找到汤姆和贝奇”这个精彩片断组成。( )3、梗概围绕“历险”,写了汤姆的四次历险。( )4、课文中几次历险纯粹是孩子的游戏。( )5、精彩片断讲述的是汤姆和贝奇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 )8.匆匆课时练(第一课时)一、给加点字注音。涔涔 潸潸 赤裸 徘徊 遮挽 蒸融 伶俐 二、结合语言环境,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确乎: 涔涔: 潸潸: 徘徊: 三、读句子,看看下面各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答案写在括号中。1.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 ( )2.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 )3.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
19、迹呢? ( )4.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5.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四、填空。匆匆是一篇 (体裁),作者是现代作家 。文章紧紧围绕“ ”二字,细腻地刻画了 。他写过的同一体裁的作品有 、 。第二课时一、照样子,写词语。 例:泪(潸潸) 眼( ) 绿( ) 急( ) 乐( ) 汗( ) 白( ) 笑( ) 哭( )二、阅读匆匆片段,回答问题。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
20、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过,从我脚边( )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 )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 )过了。 1在文中“”处填上合适的标点。 2画“ ”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仿照这句话再写两个这样结构的句子。 的时候,日子从 。 的时候,日子从 。 3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这四个词表现了 。 4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5用一句话概括本段内容。 _ 9.那个星期天课时练(第一课时)一、给加点字注音。吓唬( ) 挨 ( ) 咔嚓( ) 沉郁( ) 缥缈( ) 急遽( ) 二、结合
21、语言环境,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盼望: 明媚: 吓唬: 空空落落: 翻箱倒柜: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写下来。 第二课时一、文章的心理描写细腻生动,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说说作者采用了哪些方式描述“我”的心理。1.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 2.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 3.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 二、读一读,选一选。(1)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一
22、直到天色昏暗下去。这句话中“天色昏暗下去”除了让我们知道时间的变化,傍晚来临,还能让读者感受到( )。A.人物的心理变化,揭示了由期待到失望委屈的心理变化。B.天色已晚,我不再等了。(2)我还没有她的腿高,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动,它们不停下来,它们好几次绊在我身上,我好几次差点儿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句中的观察点发生了转换,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A.我等得太久了,眼前出现了幻觉。B. 这样写让读者感到身临其境,其实也表现了母亲马不停蹄的劳碌情景。10.古诗三首课时练(第一课时)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2题。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注释】
23、钩一种弯刀。何当金络脑意谓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1 这是一首边塞诗,由哪些事物景象可看出?_ 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表达更为明显? _ 10.古诗三首课时练(第二课时)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3题。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1) 解释重点字词。 咬: 坚劲: 任: (2)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 ) A竹林里 B深山里 C破岩中(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4)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_ 11.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时练第一课时一、我能看拼音写汉字。P jng y l kng b m gu fi t() () () ( ) ( )sh j chu t j li min po j sh( ) ( ) ( ) ( ) ( )二、我能比一比再组词。刑( ) 娱( ) 绞( ) 籍( ) 峻( )详( ) 形( ) 误( ) 狡( ) 藉( ) 竣( )祥( ) 三、从下列词语中找出6对近义词,分别填入括号里。残暴 含糊 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