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必背10页纸.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6747785 上传时间:2024-03-1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8.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必背10页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23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必背10页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必背10页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必背10页纸.docx(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必背10页纸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考点一】教育的起源学说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神话起源说朱熹、宗教人士教育是有人格化的神创造的,因此 教育要体现神的意志。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沛西能认为教育的产生来自动物的本能, 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心理起源说孟禄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劳动起源说(社会起源说)米丁斯基 凯洛夫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 动,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过程中的 有意识经验传递,劳动过程中的口 耳相传和简单模仿是最原始最基 本的教育形式。【考点二】孔子观点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培养德才兼备的政治人才。教育思

2、想:庶、富、教。教学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和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三)从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出发理论观点人物教育适应生活说教育即生活。杜威教育准备生活说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完满的生活做准备。斯宾塞【考点十八】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一)特定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三)人们的教育理想。(四)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 学说。【考点十九】五育之间的关系五育内涵和作用德育政治立场、世界观和道德品质教育,对受教育者的全 面发展起定向作用。智育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对个性发展起重要作用。体育体力和体质的发展是个性全面发展的生理基础。美

3、育培养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劳动技术教育传授生产知识和技能,培养劳动观念。第二章中学课程【考点一】古德莱德的课程的分类1 .理想的课程:研究机构、学术团体、课程专家提出应开设的课 程。2 .正式的课程: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和教材。3 .领悟的课程:任课教师所领会的课程。4 .实行的课程:在课堂里实际开展的课程。5 .经验的课程:学生实际体会到的东西。【考点二】学科中心课程论学科中心课程理论是最早出现、影响最广的课程理论。夸美纽斯、 赫尔巴特、斯宾塞等是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要素主义、结 构主义是其代表理论。基本观点:教学内容应以学科为中心,与不同学科对应设置课程, 通过分科教学,使学

4、生掌握各科教学的基本知识、技能、思想方法, 从而形成学生的知识结构。【考点三】活动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又叫经验课程,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和其学生克 伯屈。基本观点:第一,主张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第二,主张学习必须和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系,教学必须从学 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第三,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有步骤扩充学习单元和组织教 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而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活动中心课程论 夸大了儿童的个人经验,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影响了系统的 知识学习,只能使学生学到一些片段、零碎的知识,最终导致教学质 量的降低。【考点四】社会中心课程论课程理论代表人物观

5、点学生中心课程理论经验主义课程论:杜威课程应与儿童生活相联系,以儿童为 出发点,为中心,为目的。存在主义课程论:奈勒课程要由学生来决定,使学生成为教 材的主宰,人文学科应为重点。知识中心课程理论要素主义:巴格莱课程内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课程设置靠考虑国家民族利益。永恒主义:赫钦斯具有理智训练的传统永恒学科的价值应该高于实用学科的价值。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布拉梅尔德、弗莱雷课程重点应该是当代社会问题,学生 应尽可能参与到社会中去解决问题, 人文学科应该成为课程的重点。【考点五】影响课程开发的因素1 .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2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

6、水平3 .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4 .课程开发的着眼点-最近发展区。【考点六】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和要求(1)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在内容上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3)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对学生和学校的 适用性。(4)编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5)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6)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 材之间的衔接。第三章中学教学【考点一】教学的任务1 .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2 .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 .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7、4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考点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2 .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发展智力)相统一。3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4 .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相统一(教学的教育性规律)。【考点三】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1 .激发学习动机。2 .领会知识(中心环节)。3 .巩固知识。4 .运用知识。5 .检查知识。【考点四】布置课外作业的要求第一,内容符合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和深度,有助于学生对“双基”的掌握和发展其智能;第二,分量适宜,难易适度;第三,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力求理论联系实际。【考点五】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一)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方法含义讲授法教师

8、通过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谈话法(问答法)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 答,通过问答使学生获取和巩固知识。讨论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讨论。读书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和其他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二)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方法含义演示法师展示实物、直观教具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和巩固知识的方法。参观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研究。(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分类含义练习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实验法运用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及其过程的发生和变 化,探究实物的规律。实习作业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一定的实

9、际活动,以培养学生实 际操作能力的方法。(四)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主的方法自学辅导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辅导下,获得自学的方法,以 提高其自学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五)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分类含义欣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教学方法。(对自然、人生、艺术的欣赏)情景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 色彩的生动具体场景,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其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考点六】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分类依据评价类型根据评价功能的不同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根据评价标准不同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10、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考点七】上好一堂课的标准1、目标明确;2、重点突出;3、内容正确;4、方法得当;5、表达 清晰;6、组织严密;7、气氛热烈。第四章中学生学习心理【考点一】感觉的相互作用有两种形式:一是同一感觉的相互作 用,包括感觉适应(如明适应和暗适应)、感觉对比(同时对比和继时 对比)、感觉后效(如正后像和负后像)三种特性;二是不同感觉的相互 作用,包括感觉的相互影响、相互补偿和联觉三种特性。(以上概念 翻书本了解一下哦,常考)【考点二】知觉的基本特性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考点三】注意的分类:无意注意(无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 有意注意(有预先目

11、的、需要意志努力),有意后注意(有自觉目的, 不需意志努力)。【考点四】干扰说前摄抑制: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O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O【考点五】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遗忘量随时间递增;遗忘的进 程先快后慢。【考点六】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包括: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 思维的敏感性。【考点七】学习理论1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桑代克认为联结的加强或削弱取决于三种因素;一是“重复”;二是“效果”;三是“准备”。他提出了三条主要 学习规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2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刺激泛化:泛化是对相似的刺激以

12、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刺激分化:辨别对相似但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3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1)强化正强化:正强化是呈现能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的过程。负强化:负强化是取消厌恶性刺激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2)消退有机体在做出某一行为反应后,不再有强化物伴随,那么,此类 反应在将来发生概率会降低,称之为消退。(3)惩罚惩罚是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发生的过程。4 .加涅把学习结果分成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 动作技能五类,把学习层次分为:信号学习、刺激一反应学习、连锁 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 问题学习。【

13、考点八】学习动机的分类奥苏贝尔的成就动机分类,奥苏贝尔将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分 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1)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 解决问题的需要。它以求知作为目标,从知识的获得中得到满足,是 学习的内部动机。(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 地位和威望的需要。它不直接指向知识和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学业 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3)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 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考点九】学习迁移模式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

14、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影响。顺向迁移: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逆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考点十】学习策略的分类学习策略的分类(1)认知策略复述策略。常用的复述策略: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排除相互干扰,首位 效应和近位效应;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形式多样 化;画线。精细加工策略。记忆术:位置记忆法、缩简和编歌诀、谐音联想法、关键词、视 觉联想;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组织策略。列提纲;利用图形;利用表格。(2)元认知策略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和调节 这些过程的能力。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

15、略。(3)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资源利用 策略。第五章中学生发展心理【考点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年龄阶段特点0至2岁感知运动阶段客体永恒性。2至7岁前运算阶段(1)思维不可逆、刻板性。(2)以自我为中心。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并重。德育内容:以仁礼为核心、以孝悌为基础(立志、克己、力行、 中庸、内省、改过)。论教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知新、以身作则、爱护学 生、教学相长。【考点三】学记1 .简介: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孟子弟子乐正克的作 品,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2 .主要观点教育作用与目的(社会):“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16、。“君子欲化 民成俗,其必由学乎。”(个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教学原则:未发先豫(预)、及时施教、循序渐进、学习观摩、 启发诱导、长善救失、藏息相辅、教学相长。【考点四】夸美纽斯代表作:大教学论是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开端,近代第一本教 育学著作。主要思想:教育目的:为现世生活做准备,也要为来世生活做准备。“泛智”教育。夸美纽斯提出了普及教育的思想,提出“把一 切知识交给一切人”,强调人人均应受教育。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3)泛灵论。7至11岁具体运算阶段(1)思维的具体性。(2)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3)去自我中心。(4)具体逻辑推理。(5)理解 原则和规则,但只刻板遵守。(6

17、)多维思维。11至15岁形式运算阶段(1)认识命题之间关系。(2)假设-演绎推理。(3)抽象逻辑思维(4)可逆与补偿性。(5)思维 灵活性。(6)多维思维。【考点二】维果斯基发展观的基本内容(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强调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各种活动、社会性互相作用不断内化 的结果。(2)心理发展观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 在低级心理机能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机能转化的过程。(3)关于最近发展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 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 展

18、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考点三】情感的分类种类概念举例道德感道德感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 准评价自身或他人行为时产生的 情感体验。道德感是人类所特有 的一种高级情感。如敬佩、爱慕、赞赏、欣慰等; 厌恶、羞愧、憎恨。理智感理智感是在智力中,认识和评价 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如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科学 研究中面临新问题时的惊讶、怀 疑、困惑,问题得到解决并有新 的发现时的喜悦和幸福。美感美感是用一定的审美标准来评价 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它包 括对自然美和社会美的欣赏和体 验。如桂林山水的秀丽、内蒙古草原 的苍茫、故宫的绚丽辉煌;另一方 面,人的容貌举止和道德修养也 常能

19、引发美感。【考点四】中学生情绪的特点1 .爆发性和冲动性。2 .不稳定性和两极性。3 .外露性和内隐性。4 .心境化和持久性。【考点五】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1)双趋冲突:两种对个体都具有吸引力的目标同时出现,形成强 度相同的二个动机。由于条件限制,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个目标,此时 个体往往会表现出难于取舍的矛盾心理,这就是双趋冲突。“鱼与熊 掌不可兼得”。(2)双避冲突:指两种对个体都具有威胁性的目标同时出现,使个 体对这两个目标均产生逃避动机,但由于条件和环境的限制,也只能 选择其中的一个目标,这种选择时的心理冲突称之为双避冲突。“前 遇大河,后有追兵”正是这种处境的表现。(3)趋避冲突:指某一

20、事物对个体具有利与弊的双重意义时,会使 人产生两种动机态度: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则恶而远之。所谓“想吃鱼又怕鱼刺”就是这种冲突的表现。【考点六】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包括:生物遗传因素、家庭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学校教育因素、个人主观因素。【考点七】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人的一 生可以分为八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发展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 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第一阶段:0-18个月左右为婴儿期,这一时期的冲突是基本的信 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该阶段的目的是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第二阶段:18个月-3岁是儿童早

21、期,这一时期的冲突是自主对羞 怯与怀疑,该阶段的目的是培养自主感,克服羞怯与怀疑。第三阶段:3-67岁是学前期限,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主动对内 疚,该阶段的目的是培养主动感,克服内疚感第四阶段:6、7-12岁 是学龄期,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勤奋对自卑感,该阶段的目的是培 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第五阶段:12T8岁是青年期,这一时期的人 格冲突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该阶段的目的是建立统一性,防止角色 混乱第六阶段:18-30岁是成年早期,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亲密对 孤独,该阶段的目的是发展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第七阶段:30-60岁 是成年中期,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繁殖感受对停滞感,该阶段的目 的是获得

22、繁殖感,体验关怀的实现第八阶段:60岁以后是成年晚期,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完善对绝望,该阶段的目的是获得完善感,避免绝望与沮丧。第六章中学生心理辅导【考点一】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每年都考)1 .抑郁症。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通常 抑郁症的表现:情绪消极、悲伤、颓废、淡漠,失去满足感和生活的 乐趣等。2 .恐惧症:恐惧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 惧怕。3 .焦虑症:中学生最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其表现是随着 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知觉范围变窄,思 维刻板,出现慌乱,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考试后又持久地不能松弛下 来。4 .强迫症:强

23、迫症即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神经官能症,焦虑症 的一种。大多数人都有过强迫观念。但只有当它干扰了我们的正常生 活时,才是神经症的表现。5 .网络成瘾:中学生网络成瘾是指中学生由于过度地和不当地使 用网络而导致的一种难以抗拒再度使用网络的着迷状态,并影响到其 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考点二】中学生心理辅导的方法1 .强化法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 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例如,一个学 生不敢同老师说话,学习上遇到了疑难问题也没有勇气向老师求教, 当他一旦敢于主动向老师请教,老师就给予表扬,并耐心解答问题时, 这个学生就能学会主动向老师请教的行为

24、方式。2 .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是指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 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 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系统脱敏法包 括几个步骤:(1)进行全身放松训练。(2)建立焦虑刺激等级表。焦虑等级评定以受辅导学生主观感受为标准,排在最前面的是仅 能引起最弱程度焦虑的刺激。(3)焦虑刺激与松弛活动相配合。3 .认知疗法认知疗法于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产生,是根据人的认知过 程,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求治 者的不良认知,从而矫正并适应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认知疗法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

25、心理治疗方法,它的主要着眼点 放在患者非功能性的认知问题上,意图通过改变患者对己、对人或对 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并改善所呈现的心理问题。4 、来访者中心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又称患者中心疗法,是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 罗杰斯于1938至1950年期间创立的一种独特的理论方法体系。多年 来,这种理论方法不仅对心理卫生的理论和实践,而且对教育心理学 和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实践,都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5.理性情绪疗法理性情绪疗法(RET),又称合理情绪疗法,是20世纪50年代由 艾里斯在美国创立,它是认知疗法的一种,因其采用了行为治疗的一 些方法,故又被称为认知行为疗法。第七章中学德育【考点一】科尔伯格

26、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常考单选、简答)发展水平发展阶段“好”行为的标准前习俗水平阶段1:以惩罚和服从定向。避免惩罚,无条件服从 权威。阶段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满足自己需求,有时可 以满足别人需求。习俗水平阶段3:以“好孩子”为定向。能够得到别人赞许的行为。以为维护权威和秩序为定向。尊重权威,维护社会秩序。后习俗水平阶段5:以社会契约和个人权利为定向。既尊重法律,也认为法 律是可以改变的。阶段6:以普遍伦理原则为定向。根据良心做出行为。【考点二】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四种基本心理成分:道德认识(个 体品德的核心)道德情感(知觉的、想象的、伦理的)、道德意志、道 德行为(衡量品德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志)。

27、【考点三】中学德育的途径(1)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也是学 校德育最经常、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径。(2)课外、校外活动。(3)社会实践活动。(4)少先队活动。(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6)班主任工作。【考点四】德育原则包括:方向性原则(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 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 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知行统一原则、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 素的原则(长善救失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集体 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考点五】德育方法: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 实践锻

28、炼法、自我修养法、品德评价法。(每年都考)【考点六】德育的基本内容: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理想 和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法制与纪律教育;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第八章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考点一】班集体(一)班集体的基本特征1 .明确的共同目标。2 . 一定的组织结构。3 .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4 .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二)班集体的教育作用1 .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 .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三)班集体的发展过程1 .初建期的松散群体阶段。2 .形成期的合作群体阶段。3 .成熟期的集体阶段。

29、(四)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1 .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 .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 .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 .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 .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考点二】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一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 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 补充,另一方面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素养。对于教师个人来 说,实践训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微格教学;进行专 门训练;反思教学经验。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首次全面系统的论述了班级授课制。【考点五】洛克和斯宾塞1 .洛克:绅士教育的倡导者。教育漫话“白板说”。2 .斯宾塞

30、: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命题。他提出科学知识 最有价值的命题,批判“绅士教育”,主张科学教育取代古典教育。 提出教育准备生活说:教育要为未来“完美生活”做准备,代表作教 学论。【考点六】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之父”。普通教育学现 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理论 体系的两个理论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旧三中心论:课堂中心、教材 中心、教师中心。教学四阶段理论:明了、联合、系统、方法。教育性教学原则。【考点七】杜威人物简介: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民主主义与教育观点:教育的本质: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经验的改组和改

31、造”三个重要论点。教育无目的论。新三中心论: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五步教学法:面临情境、产生问题、收集资料、运用方法、检 验。从做中学:以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取代传统的书本式教 材的统治地位。【考点八】教育与人口发展的关系(一)人口对教育的影响1 .人口数量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与发展速度;2 .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的结构;3 .人口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4 .人口流动对教育提出挑战。(二)教育对人口的作用(教育的人口功能)1 .教育可以控制人口的数量;2 .教育可以提高人口素质;3 .教育可以优化人口结构;4 .教育可以促进人口合理流动。【考点九】教育与科技发展的关系(一)科技对教育的影响

32、1 .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者的教育观念,提高其教育能力。2 .科学技术也能够影响到教育对象。3 .科学技术也能够渗透到教育影响的所有环节之中,为教育措施的更新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条件。(二)教育对科技的作用(教育的科技功能)1 .教育有促进科技发展的功能。2 .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教育传播科学技术。3 .教育是促进科技革命与发展的手段,能够直接产生科学技术。4 .科技的创新依赖人才的创新,而人才的创新依赖于教育。【考点十】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一)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决定作用1 .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 .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格。3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

33、容和手段。(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1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 .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考点十一】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1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2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3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4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和内容。5 .政治经济制度影响教育管理体制。(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1 .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 .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3 .教育可以促进民主。【考点十二】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一)教育与文化的关系1 .文化对教

34、育发展的制约作用(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3)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2.教育的文化功能(D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选择和提升文化的作用。(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考点十三】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一)遗传遗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遗传具有可塑性。(二)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人发展的外部条件,环境是人发展的现实根基与资源,社会环 境是人得以发展的现实条件和资源,环境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对人的 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三)学校教育(主导因素)教育,尤其是学校

35、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 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考点十四】西方现代学制的类型(一)双轨制以英国的双轨制为典型代表,法国、联邦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学制 都属这种学制。这种学制是古代等级特权在学制发展过程中遗留的结 果。(二)单轨制美国的现代学制最初也是双轨制,但是,美国的历史发展与欧洲 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没有像英国皇室等那样的特权阶层, 在这样的历史传统下,学术性的一轨没有充分的发展,而群众性的新 学校迅速发展起来,从而形成了从小学直至大学,形式上任何儿童都 可以入学的单轨

36、制。这种学制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其缺点是教育参差 不齐,同级学校教学质量相差较大,许多学校的水平不高。(三)分支型学制分支型学制以前苏联为代表。前苏联型学制前段(小学、初中阶 段)是单轨,后段分叉,是属介于双轨学制和单轨学制之间的分支型学制。前苏联型学制的中学,上通(高等学校)下达(初等学校),左(中 等专业学校)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贯通。这是前苏联型学制的特点 和优点。【考点十五】近代学制时间名称地位1902 年壬寅学制近代史上第一个法定学制,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钦定学堂章程)o1904 年癸卯学制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正式颁布并实 施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单独确立了师 范教育体系,指导思

37、想为中体西用,修业 年限太长(26年)。(奏定学堂章程- 张百熙、张之洞)。1912 年壬子癸丑学制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初等教 育不分设男女学校。1922 年壬戌学制1922年新学制,六三三学制。中国近代史上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 学制,新学制的颁布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 学制体系建设基本完成。1928 年戊辰学制蔡元培主持、重视职业教育。【考点十六】现代教育制度改革的基本趋势1 .义务教音年限的延长。2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3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当一个国家大学适龄青年中接受高等教 育的比例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高等教育阶段15%到50%属于高等教 育大众化阶段,50%以上属于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马丁特罗)4 .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考点十七】教育目的的理论(一)从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出发理论观点人物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是使人的本性得到自 然发展,重视人的价值、人的需 要,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卢梭、康德、裴斯泰洛齐、萨特。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 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公民,社 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凯兴斯泰纳,纳托普、涂尔干。(二)从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出发理论观点人物内在目的论教育目的在教育过程之中,教育本身就是 目的。杜威外在目的论教育目的在教育过程以外,从外面强加给 教育的目的。苏格拉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