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针灸治疗学(带案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暑针灸治疗学(带案例分析).docx(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暑中暑是盛夏季节、或其他高温环境中突发的一种急性外感热病。临床以高热、汗出、心慌、 头晕、烦躁,甚则神昏、抽搐等为主症,古称“中热”、“中喝俗称“发痴”。根据临床症 状的轻重不同,中医还有“伤暑”、“暑厥”、“暑风”、“暑痫”等不同名称。有明显的季节性 或高温环境下作业的病史。西医学的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及高温损伤等可参照施治。知识链接发生中暑的气象条件:中暑的发生不仅和气温有关,还与湿度、风速、劳动强度、高温环境、 曝晒时间、体质强弱、营养状况及水盐供给等情况有关。诱发中暑的因素很复杂,但其中主 要因素还是气温。根据气象特点,可将发生中暑现场气候分为两类:一类是干热环境,这是 以高
2、气温、强辐射热及低湿度为特点,环境气温一般可较室外高515c相对湿度常在40% 以下;另一类为湿热环境,即气温高,湿度高,但辐射热并不强。由于气温在3539时, 人体2/3余热通过出汗蒸发排泄,此时如果周围环境潮湿,汗液则不易蒸发。【病因病机】本病因盛夏时节在烈日下或高温下劳作,或处于气候炎热湿闷的环境,机体正气亏虚,又突 感暑热、暑湿秽浊之邪所致。由于盛夏酷暑时节冒暑劳作、远行或高温作业,感受暑热或暑湿秽浊之邪;或因睡眠不足, 劳倦过度,饮食减少,或年老体弱,正气亏虚,复感暑热、暑湿秽浊之邪所致。轻者郁于肌 表,阻遏气机;重者暑热炽盛,卒中脏腑,热闭心神,内陷心包,蒙闭清窍;或热盛津伤, 引
3、动肝风;或暑闭气机。耗气伤津,导致气阴两虚甚则两脱而引起本病。【辨证治疗】辨证 在盛夏或高温环境下骤然起病,以高热汗出或肤燥无汗、心慌烦躁、头晕、烦渴,或 呕恶腹痛、头痛,甚则神昏、抽搐等为主症。临床有中暑轻重之分。中暑之轻症1 .中暑阳证 头痛头晕,胸闷恶心,心烦,口渴,身热多汗,疲乏无力,面红澧赤,舌红苔 黄少津,脉洪大。2 .中暑阴证 身凉无汗,肢厥困倦,胸闷气短,纳少便溥,恶心呕吐,渴不欲饮,面色垢腻, 舌淡苔薄白,脉洪缓。中暑重症1 .气血两燔 高热汗出,或壮热无汗,烦躁不安,胸闷呕恶,口唇干燥,甚则猝然昏倒,神 志不清,手足抽摘,舌质红绛少津,脉洪数或脉伏欲绝者。2 .气阴两伤 面
4、色苍白,烦躁不安,冷汗自出,汗出如珠,肢厥息促,不省人事,舌绛红少 苔,脉微细欲绝。治则清泻暑热、解暑宁心。取督脉、手阳明、手厥阴经穴为主。处方、主穴:百会、大椎、合谷、内关、曲泽配穴 头晕头痛者加太阳、头维、印堂;呕吐者加中脱、公孙;中暑阴证加气海、关元、足 三里;中暑阳证加内庭、陷谷;中暑重症加曲池、委中;神志昏迷者加水沟、十宣;手足抽 搐者加阳陵泉、太冲;汗出肢冷、脉微欲绝加关元、气海、太渊。方义百会、大椎属督脉经穴,督脉为诸阳之会,可通阳泻热;阳明主肌表,取阳明经原穴 合谷疏泻阳明热邪,奏清热解暑、泻热止痉之功;内关为手厥阴经的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 通于阴维脉,功擅清心除烦、宽胸理气
5、、和胃止呕;曲泽为手厥阴经合穴,长于清营血之热 而解暑。加太阳、头维、印堂解热止痛;加中脱、公孙和胃止呕;加足三里、关元、气海和中化湿; 加内庭、陷谷清泻阳明;加曲池、委中清泻营血暑热;加水沟、十宣清热开窍醒神;加阳陵 泉、太冲息风止痉;加关元、气海、太渊益气敛阴、回阳固脱。操作毫针刺,泻法,留针30mino百会、大椎、太阳、印堂、十宣、曲泽、委中可用三棱 针刺络出血;中暑阴证时足三里、关元、气海、百会加用灸法或用温针灸。【其他疗法】1 .刮痛疗法 在患者脊背两侧、颈部、胸胁间隙、肘窝、胭窝、印堂等处,用光滑平整的瓷 羹匙边缘、或丝线、或食中二指中节,蘸上乙醇或清水为介质,进行刮痣或屈指扭捻挟
6、扯, 至皮肤出现青紫或暗红出血斑为度。2 .温熨法 取热毛巾、热水袋、布包热土、炒盐等,温熨热敷腹部,或关元、神阙等穴,每 次 20-30mino3 .耳针取耳尖、神门、肾上腺、皮质下、心、脑、枕。毫针浅刺,强刺激,留针2030min; 耳尖点刺出血。案例分析张某,男,40岁。1973年夏因暑热在火车站执勤,头晕头痛,胸闷恶心,高热,神志迷糊, 出汗疲倦、舌苔黄白而腻,脉滑数。证属暑热夹湿,针刺以泻法。取穴:百会、头维、大椎、 合谷、内关、阴陵泉等穴。百会、头维、合谷、阴陵泉均以泻的手法,大椎速刺泻法不留针, 内关平补平泻手法,因当时路过亦无电针机,而以手轮流行针各穴位,留针20分钟,头晕 头
7、痛、恶心、神志迷糊等症状均消失。全身微汗,高热下降(由38c降至37.2C),全身轻 快。(胡熙明.针灸临证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分析:该患者暑热天工作出现头晕头痛,胸闷恶心,高热,神志迷糊,出汗疲倦、舌苔黄白 而腻,脉滑数。诊断为中暑,证属暑热夹湿。故取百会通阳开窍,大椎、合谷解暑泄热,内 关为手厥阴经的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功擅清心开窍、宽胸理气、和胃止呕, 阴陵泉清利暑湿,诸穴共奏清泻暑热、解暑宁心开窍之功。【按语】1 .针灸对中暑的治疗主要用在早期的急救,疗效肯定。2 .一旦发现中暑症状,立即将病人搬离高温环境,在阴凉通风处用拇指掐水沟、内关和刮箱 的方法进行,如症状较重,则应立即运用综合急救措施,以免耽误病情。3 .夏季或其他高温作业时,应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室内通风,备用清凉饮料,做好防暑降温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