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善的修为—体味孟子》有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人善的修为—体味孟子》有感.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读人善的修为一体味孟子有感细想来,何时何地陌路人之间会无私地相互鼓励,相 互帮助,那便是登山途中。上山途中,目标一致,首当其 冲者,勇敢开道,身居首位,也无得意之意;中途劳累者, 稍加修止,却从未有挡路之举,即使落人之后,也绝无嫉 妒之心。登顶之后的下山人,看到山上人,会告诉他,顶 峰就在不远处,再坚持一下;向上攀登的上山人,会谦虚 询问前方目标,视其为榜样。行到顶峰,坐看云起,大多 数人也只是稍加逗留,之后便是征服下一座高峰,或是重 温来时路的不易。用向上攀登的韧性换来的美景,却只是 一睹,这种不划算的交易也心甘。这些登山行为,不正是仁者践行仁道吗?仁者乐山, 不知是山使人变得宽宏大量,宽容
2、无私,还是喜爱山川, 敢于向高川发起挑战之人就是仁者呢?圣人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 智者乐,仁者寿。”儒家把仁定为中级目标的同时也把山 视为自然之尊。这齐鲁之声,倚靠泰山,面朝黄海。这是 百家争鸣下形成的齐鲁之声,齐鲁大地成为了仁道的发源 地,囊括四海的包容仁道在此上路了,正因为这种精神, 我们的华夏同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始终是一个整体, 一同创造了绚烂的中华文化。这齐鲁之声传到了三晋大地, 背靠黄土的人民有一种忠厚的仁,发展农耕,艰苦创业,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笃实宽厚的脚踏实地的仁道在此上路 了。这齐鲁之声传到了巴蜀蝶岩,百步九折,天堑之险, 挡不住这些太阳神鸟孕育的后
3、代,进取的上下求索的仁道 在此上路了。脚踏实地却思进取,是我们这个民族传承千 年,几经灭亡危险却得以继续延续的原因。这春秋话传到 了东晋,传到了陶潜耳中,他漫步南山,沉醉于村落人烟, 他是超然的仁者。这春秋话又传到了盛唐,京都才子王维, 轻视名利,沉醉于终南山,他是隐逸的仁者;安史之乱, 终结了开元盛世,杜甫登山三峡,艰难苦恨繁霜鬓,他是 心怀苍生的仁者;这春秋话进入了宋仁宗的朝堂,滁州太 守欧阳修,环视滁州珠峰,杯酒流觞,与民同乐,他是为 民请命的仁者;这春秋话又被勇猛铁骑打下,取律楚才翻 过贺兰山,称臣于成吉思汗,蒙元帝国注入中原文化,推 动了少数民族汉化,他是包容开放的仁者。回望历史,山
4、 脉延绵之地经常是文明的发源地,山往往会给仁者带来身 体的栖息精神的依托,仁者在山中总会得到深刻的体悟。 仁道载仁者,仁道弘仁道。仁者乐山川,山川爱仁者。智 者可贵,聪敏固然是人民欣赏追求的品质,可一个真正有 意义的人,最终追求的还是仁者之道。百川东到海,是山脉的连绵走向,跌宕起伏,推着河 流奔向大海,山脉不仅有高度,更是有气魄。仁,作为中 国传统的核心思想,它的丰富内涵像山川一样延绵无穷。 山,作为华夏土地上主要的地形,它慷慨的向外输出,不 仅滋养生灵,还传递了笃实,包容,探索的价值观。仁与 山相互依托,相互促进,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框架。 中华民族,正是在山和仁的哺育下开枝散叶,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