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标40首诗歌主题分类梳理——咏史怀古诗》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标40首诗歌主题分类梳理——咏史怀古诗》学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题二 课标40首诗歌主题分类梳理(八)咏史怀古诗第35首登幽州台歌【文学常识】登幽州台歌,作者,字伯玉,初唐著名诗人、文学家。所作诗歌以38首感遇最为杰出,诗风质朴浑厚,受到杜甫、韩愈、元好问等后代诗人的高度评价。有陈伯玉集传世。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内容、情感:这首诗是诗人在接连遭受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时写的。向前望,望不见古代的贤君;往后看,看不到当今的英主。这两句俯仰古今,放眼于历史长河,写出人生的短促。诗人壮志难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孤寂之情跃然纸上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炼字:“念”字表现了诗人包罗宇宙古今、宽广无垠的精神境界;“悠悠”形容时
2、间久远和空间广大,将个人与无边宇宙进行对比,衬托出诗人的孤单渺小,凸显出苍茫孤独之感;“独”字既承上启下,又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之感主旨:诗人登楼远眺,凭今吊古,引起无限感慨,抒发了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的落寞情怀【素养通关】1.诗中的“古人”和“来者”指的是谁?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感慨?3.“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4.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时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由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参考答案】文学常识陈子昂素养通关1.“古人”和“来者”分别指过去和将来的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2.表
3、达了诗人生不逢时、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3.诗人把个人放到浩瀚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4.诗人缅怀追念,联想到过去、现在都看不见赏识人才的明君,进而联想到自己的遭遇。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报国无门的孤独悲凉的情感。第36首泊秦淮【文学常识】泊秦淮,作者,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代文学家。著有樊川文集。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修辞:首句“烟”“月”“水”“沙”四者,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月下河边朦胧、冷寂的画面。次句点题,承上启下。“夜泊秦淮”为上句的景色点出时间、地点,使之更具典型意义。炼字:两个“笼”字将“烟”“月”“水”“沙”四种景
4、物和谐地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勾勒出秦淮河两岸朦胧迷蒙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冷清愁寂的氛围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现手法:借古讽今。这两句诗看似在批评歌女,实际上是批评那些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炼字:“犹”字形象地表现了晚唐统治者正在重蹈覆辙,走向亡国之路的情形,将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联系起来,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主旨:诗人夜泊秦淮河,目睹灯红酒绿,触景生情,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之情【素养通关】1.说说这首诗第一句中两个“笼”字的妙处。2.“夜泊秦淮近酒家”在全诗结构上起什么作用?3.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
5、的感情?4.“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犹”字意味深长,试品析。【参考答案】文学常识杜牧唐素养通关1.笼,即“笼罩”的意思。这两个“笼”字用得形象准确,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融合在一起,准确、形象地描绘了月下河边的朦胧景色,渲染出凄凉、冷寂的气氛,奠定了全诗伤感、忧愁的基调。2.承上启下的作用,“夜泊秦淮”点出上句景物的时间、地点,且照应题目,“近酒家”引出下文。3.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身负天下安危,但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4.形象地表现了晚唐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正重蹈覆辙,走向亡国之路的情形;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
6、的痛心,对国家命运江河日下的忧虑。第37首黄鹤楼【文学常识】黄鹤楼,作者,代诗人。崔颢于宦海浮沉,终不得志,他的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修辞、感情: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抒发了诗人对人去楼空、物是人非的强烈感慨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内容、炼字:将历史传说与眼前景色相映衬,流露出物是人非、鹤去楼空之感,表达了诗人心中的绵绵乡恋、悠悠乡情。“空”字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内容:描写了登楼所见的江上美景,阳光、树木、芳草、汉水、沙洲,由眼前的树木、芳草勾起对家乡一草一木的回想,触景生情
7、,强烈的思乡之情也就油然而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炼字:以“愁”字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主旨:本诗描写了诗人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想,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的伤感与思乡的情怀【素养通关】1.请你发挥想象,描述“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展现的画面。2.“此地空余黄鹤楼”和“白云千载空悠悠”中都有一个“空”字,试比较这两个“空”字的意义、作用有何不同。3.黄鹤楼一诗是怎样将神话传说与眼前景物融为一体的?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参考答案】文学常识崔颢唐
8、素养通关1.天气晴好,汉阳原野上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的草木繁茂深绿,好一派生机勃勃的自然美景。2.第一个“空”可理解为“空空荡荡”,强调了空间上的虚无。仙人驾鹤离去之后,兀立于苍茫宇宙之下的黄鹤楼似乎已无所凭依,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茫然和孤独。第二个“空”可理解为“空自”,强调时间上的邈远。千载白云,空自飘荡,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3.黄鹤楼首联以神话传说起笔,增添了黄鹤楼的神话色彩,大大丰富了诗歌的内容;回到现实情境,仿佛黄鹤从天而降一般,神奇莫测,鬼斧天工。颔联先写黄鹤杳然不见,在远望天际,寻觅黄鹤踪影之时,顺势转换为对天际白云的描绘,转换自然,毫无痕迹。从
9、句中两个“空”字,可以体会到诗人吊古伤今、无限怅惘的情感。第38首赤壁【文学常识】赤壁选自卷四,作者,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文学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著有樊川文集。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表现手法:借物起兴,表面叙事,实则是以这件古战场遗物来引起诗人对前朝英雄人物和战事结果的慨叹,暗含岁月流逝和物是人非之感,为后两句的议论做铺垫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修辞:化用典故,借“二乔”的命运暗示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借古讽今,既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又蕴含着机遇造人的哲理。情感: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表达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主旨:
10、诗人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存有侥幸心理,抒发了诗人兴邦济世的抱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同时表达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素养通关】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中的“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2.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3.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文学常识樊川诗集注杜牧素养通关1.“东风”一指自然界的东风,二指赤壁之战。诗人未从正面去评价这次战争,而是提出了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从而抒发了对历史的感慨,暗含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抑郁之情。2.示例:不好。以“二乔”的命运形象地折射出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
11、句的形象性;原句以小见大,使感情表达更含蓄,耐人寻味。3.诗人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表达了他兴邦济世的抱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达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第39首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文学常识】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作者,字幼安,号,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内容:词人站在北固楼上极目远眺,不禁生发千古兴亡之感,自然引出下文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炼字:“悠悠”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和词人思绪之无穷。情感:首句问语纵观千古
12、成败,表达了词人望不见中原的惆怅。末句借用杜甫登高中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将自己的愁思和感慨比作奔流不息的长江水,表达了望不见中原的惆怅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情感:“年少”指孙权,词人歌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的气魄,反衬南宋朝廷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怯懦苟安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修辞: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引用曹操的话,强调孙权的雄才大略,流露出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也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国家发愤图强的时代呼声主旨:通过对三国时期孙权的歌颂,表达了词人渴望像孙权那样金戈铁马、收复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
13、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词人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以及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素养通关】1.“何处望神州”中的“神州”指什么地方?2.“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中的“悠悠”一词有何含义?3.“年少万兜鍪”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4.本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词人借这一人物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文学常识辛弃疾稼轩南宋素养通关1.中原地区(或“中原”“中原大地”)。2.“悠悠”指时间之久远和词人思绪之无穷。3.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兜鍪”是古代作战时兵士所戴的头盔,此处用“兜鍪”代指士兵,戴着头盔的士兵整装待发,英勇作战。年少的
14、孙权统率着万千士兵,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孙权的英姿飒爽、勇猛无敌、智勇双全。4.本词塑造了一个年少有为、有非凡胆识、武功盖世的英雄形象孙权。词人借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和坚决抵抗,反讽当朝文武的庸碌无能、怯懦苟安。第40首山坡羊潼关怀古【文学常识】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字希孟,号云庄,代文学家。主要作品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归田类稿等。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内容: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暗示潼关历来是兵家所争之地,表现了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闻,自然引出下文的感慨。修辞、炼字:前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聚”字写出了重重山峦包围着潼关的情境,突出了潼关的雄伟气势,化静为动,
15、表现了峰峦的多和动感。“怒”字则写出了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不仅凸显了水流的湍急,更赋予了它生命和感情。有力地烘托出作者心中波涛起伏的情感,突出了其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炼字:“踌躇”二字生动地表现了作者驻马潼关、思绪万千、徘徊不前的情态,由眼前衰败之景,追忆当年长安繁华之景,抒发作者对世事沧桑的无限感慨。“伤心”二字不仅是对故都长安今非昔比的感慨,也是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统治者的无比愤慨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情感:全曲之“眼”,通过议论,揭露了封建统治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表达了作者对统治阶级的不满和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关怀主
16、旨:这首曲通过凭吊潼关古迹来抒怀,表达了作者关心百姓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素养通关】1.山坡羊潼关怀古开篇写了潼关的哪些景象?这些景象有怎样的特点?2.请发挥想象,描述“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两句展现的画面。3.阅读全篇,谈谈你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理解。4.下列对这首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王朝是兴还是亡,带给人民的都是灾祸和苦难。B.“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潼关的险峻。C.此曲全篇以景衬情,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愤怒伤心悲苦。D.“兴,百姓苦;
17、亡,百姓苦。”此四句一语道破了封建社会朝代兴亡的本质,既是历史的概括,也是现实的反映,深化了全曲的思想内容。【参考答案】文学常识张养浩元素养通关1.重重叠叠的峰峦、波涛汹涌的黄河。“峰峦如聚”突出峰峦之多,“波涛如怒”突出黄河的怒涛汹涌,“山河表里潼关路”写潼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寒流之间。突出了潼关雄伟地势的险要和地理位置的重要。2.潼关要塞的山道上,眼前是华山群峰,群峰参差不齐地簇拥着、攒动着,仿佛集合到这里来接受检阅;脚下则是黄河急流,河水在峡谷中奔腾着、咆哮着,就像暴怒疯狂的兽群。3.在封建统治下,无论王朝是兴盛还是衰败,都会给人民带来灾祸和苦难。这四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无比愤慨和对百姓的深切同情。4.C8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