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9课《木兰诗》知识整理(基础知识+重点难点理解+考点精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9课《木兰诗》知识整理(基础知识+重点难点理解+考点精讲).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下册木兰诗知识整理一、基础知识一、作者介绍郭茂倩(1041年-1099年),字德粲,北宋郓州须城人(宋史卷二九七郭劝传),其先祖为太原阳曲人,高祖郭宁,因官始居郓州。为莱州通判郭劝之孙,太常博士郭源明之子。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 时为河南府法曹参军(苏魏公集卷五九郭君墓志铭 )。编有乐府诗集百卷传世,以解题考据精博,为学术界所重视。二、知识补充1.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其职责有训练乐工,制定乐谱,采集歌词等。魏晋南北朝时将乐府收集编录的诗称为“乐府诗”,乐府诗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及杂言。2.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也是一首乐府诗。“乐府诗”起源于汉武帝时期。“乐府”最初是采集
2、歌词、整理民间歌谣和民间文学、训练乐工、制定乐谱的音乐机构,后经历代演变,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称“乐府诗”。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被历代文人合称为“乐府双璧”。3.木兰,中国古代女英雄,忠孝节义,以替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闻名天下,唐代皇帝追封她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木兰一直是受中国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其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三、字音字形 1.生字注音5可汗(khn)鞍鞯(njin) 燕山(yn)辔头(pi)戎机(rng) 金柝(tu)朔气(shu)红妆(zhung) 战袍(po) 唧(j)机杼(zh)倩(qin)溅(jin) 啾(ji)姊(z)云鬓(bn)著(zhu) 霍霍(hu)2
3、.易写错的字唧唧 机杼 惟 亦 军帖 可汗 军书 卷 市鞍马 鞍鞯 辔头 长鞭 旦 暮宿 鸣溅溅 啾啾 戎机 度若飞 朔气 壮士 明堂 策勋 十二转 赏赐 所欲 尚书郎 驰 郭 阿姊 红妆 霍霍 袍 著 裳 鬓帖 火伴 女郎 扑朔 雌兔 辨四、课文朗读1.朗读指导(1)读木兰叹息时,要显得低沉、忧愁。(2)决定代父从军一段要读得坚决。(3)出征准备片段要读得急速。(4)征途思亲片段要读得深沉,读出眷念。(5)奔赴战场片段要读出紧张豪迈。(6)辞官片段要读得从容急切。(7)回家团聚一段要读出轻松愉悦。(8)最后一段要读出赞美骄傲之情。2.节奏划分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
4、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
5、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五、词语释义(一)通假字对镜帖花黄(帖:同“贴”,贴上)(二)古今异义:1.军书十二卷古义表示多数,不是确指;今义数词,十二。2.从此替爷征古义父亲;今义爷爷。3.出郭相扶将古义外城;今义姓氏。4.双兔傍地走古义跑;今义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5.赏赐百千强古义有余;今义力量大。6.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古义只,副词。今义
6、常用作转折连词7.木兰当户织古义门。今义人家、门第。8.雌兔眼迷离古义眯着眼。今义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三)一词多义1.帖:昨夜见军帖(文告)对镜帖花黄(同“贴”,贴上)2.市:愿为市鞍马(买)东市买骏马(集市)3.愿:愿为市鞍马(愿意)愿驰千里足(希望)4.将:出郭相扶将(动词,扶持)将军百战死(名词,与“军”连用,将领)5.机:不闻机杼声(名词,织布机)万里赴戎机(名词,与“戎”连用,战争)(四)词类活用1.策勋十二转(名词用作动词,记录)2.愿为市鞍马(名词用作为动词,买)3.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动词作名词,战马)4.当窗理云鬓(名词作状语,像云那样)六、文言句式1.省略句愿为市鞍马:“为
7、”后省略“之”,指代父从军这件事。2.倒装句问女何所思:宾语前置句,应为“问女所思何”。七、重点句子翻译1.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明确:早上辞别父母离家,晚上宿营在黄河边。2.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n jin)。明确: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奔流的溅溅声。3.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ji ji)。明确: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啾啾的鸣叫声。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明确:(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5.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明确: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
8、甲上。6.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明确: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有些壮烈牺牲了,有些凯旋而归。7.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明确:(天子给木兰)记很大的功,还赏赐很多的财物。8.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明确: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9.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明确: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二、重点难点理解1.你觉得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
9、百姓生活“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概。总之,木兰是一个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的巾帼英雄形象!2.排比手法的运用。民歌在叙事、抒情时,有时为了加强语势、渲染气氛或表达 某种强烈的感情,常常使用铺陈排比的手法。本诗中“东市买 骏马北市买长鞭”四句,并不是说木兰真的到了四方市场 去买东西,只不过是运用铺陈排比的手法来渲染木兰买装备的 急促和应征入伍时的紧张匆忙,从侧面衬托出军情的急迫。从 另
10、一方面看,使用排比句,使句式工整对称,富有节奏感,也便 于人们进行记忆和传唱。又如“爷娘闻女来磨刀霍霍向猪 羊”等句子渲染了家人迎接木兰时的热烈欢快气氛。再如“开 我东阁门著我旧时裳”四句,通过快疾的节奏,表现了木兰 重回家中,再着女装时的极度喜悦之情。3.如何理解“军书十二卷”“壮士十年归”等句中的“十二”和 “十”这些数字?“军书十二卷”与“壮士十年归”中的“十二”与“十”都是虚 数,表示“多”的意思。“同行十二年”与“壮士十年归”两句中的 “十二年”与“十年”都是说十多年的意思。“军书十二卷,卷卷 有爷名”旨在强调木兰这次非出征不可。“策勋十二转”只是表 达木兰记功次数之多,不能理解为木
11、兰被提升了十二次。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此句该如何理解?由此句演变而来的成语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第一,应该先明确这是一个生动的比喻。前两句写兔子在静卧时外在行为举止区别很大,一眼就能判别出雄雌;而当兔子一起奔跑时,就难以分辨出性别了。以此比喻在日常生活中男女特征明显,而在战场厮杀时,要分出男女就十分困难了。第二,应该进一步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比喻句结束全诗。首先,这个比喻十分形象地解释了“火伴”们的惊讶,同时也是对读者必然产生的疑问做出一个合情合理的解答。其次,可以将这四句话看做是木兰对“火伴”的回答。从这四句俏皮风趣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到木兰富有机
12、趣智慧而又充满自豪的神态表情,还有什么能比这四句话更有趣更巧妙呢?真是个锦心绣口的木兰姑娘!再次,用雄兔雌兔来比喻人之男女,恰是民歌语言运用的特点。这一机巧的比喻,使全诗为之增色,锦上添花。此外,这四句诗被认为是吟唱者即叙事人对木兰的赞词,这种说法与将其视为木兰对“火伴”的回答的看法并不矛盾。由此句演变而来的成语是扑朔迷离。扑朔迷离原指分辨不清雄雌男女,后来用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识。三、考点精讲一、描绘画面描绘画面,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这是中考诗歌阅读常考的类型。1.设题形式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句)”所表现的景象。2.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13、3.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上片一、二两句所描写的景象。2.答题思路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如可用“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词语。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怎样的“感伤”。3.答题格式:描图景点氛围析感情。二、欣赏名句古诗词中的名句(关键句或能慨括诗歌主旨),或对全诗的内容和结构有重要作用,或描写生动形象,或揭示作者情感,或含义深刻,
14、耐人寻味,或写景自然,怡人耳目其内涵丰富、耐人寻味。赏析名句试题主要考查对诗歌中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准确理解这些句子,有助于我们把握诗歌主旨和结构。这类题主要考查对诗歌中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古诗词中的名句,有的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有的抒情真挚,感人肺腑;有的写景自然,怡人耳目。1.设题形式(1)描述名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2)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3)解释诗词的意思,说出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答题要点(1)明确诗中具体景物形象。(2)展开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象。(3)概括诗人描绘景物的特点。(4)表达了诗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3.答题格式这句运用手法,形象生动(委婉含蓄)地描绘了,抒发(揭示)了的情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