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59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59项).doc(2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临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59项)目 录一、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二、穿脱隔离衣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三、皮内注射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四、皮下注射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五、肌内注射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六、静脉注射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七、密闭式静脉输液八、静脉留置针输液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九、有创动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十、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十一、中心静脉/深静脉导管维护技术十二、静脉留置针输血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十三、真空负压静脉采血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十四、动脉血标本采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十五、入院患者身体评估技术
2、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十六、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十七、心电监测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十八、听诊胎心音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十九、血糖监测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二十、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二十一、徒手心肺复苏/简易呼吸器联合操作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二十二、新生儿复苏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二十三、心脏电除颤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二十四、氧气吸入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二十五、面罩吸氧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二十六、婴幼儿氧气吸入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二十七、超声雾化吸入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二十八、成人呼吸道异物阻塞处理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二十九、口鼻吸痰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三
3、十、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三十一、口腔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三十二、气管插管口腔护理三十三、床上洗头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三十四、床上温水擦浴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三十五、新生儿沐浴/臀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三十六、物理降温(酒精擦浴)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三十七、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三十八、轴线翻身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三十九、患者约束使用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四十、压疮的预防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四十一、口服给药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四十二、鼻饲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四十三、胃肠减压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四十四、自动洗胃机洗胃技术操作规程
4、及评分标准四十五、大量不保留灌肠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四十六、女患者导尿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四十七、会阴冲洗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四十八、产时会阴冲洗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四十九、膀胱冲洗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五十、外科换药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五十一、气管切开伤口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五十二、T管引流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五十三、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五十四、造口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五十五、外科置管固定护理技术五十六、静脉输液泵/输注泵使用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五十七、简易人工呼吸器使用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五十八、创伤急救-止血包扎固定技术五十九、患者院内转
5、运技术一、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评估】无菌技术操作条件(环境、物品)。 【准备】护士:着装整洁,剪短指甲、取手表、卷袖过肘、洗手并擦干,戴口罩。物品:治疗车、治疗盘2个、无菌持物钳包、手消液、无菌注射器、无菌巾包、无菌溶液、安尔碘、无菌棉签、无菌有盖缸内盛纱布、无菌治疗碗包、号码合适的无菌手套一副、橡皮筋、标签纸、书写笔、污物缸、抹布、锐器盒。环境:清洁、干燥。【方法】擦桌面治疗盘手消。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检查无菌包开无菌持物钳容器包取出无菌持物缸取下包外3M消毒条书写开启时间及责任者贴于无菌缸外壁。铺无菌盘法(单层铺巾法):检查无菌包打开无菌包用无菌持物钳夹取一块治疗巾放治疗盘内未污染的剩余治疗巾
6、按原折痕包好捏住治疗巾上层两角外面打开双折铺于盘上扇形折叠打开放无菌物品双手捏翻折治疗巾两个角的外面向下覆盖,覆盖时将各边缘对整齐将开口处向上折两次两侧边缘分别向下折一次 露出治疗盘边缘治疗盘即备好待用注明开包、铺盘时间及责任者。无菌碗的使用法:检查无菌包打开包(外层用手,内层用手或无菌持物钳均可,原则不污染)扭转放无菌碗于治疗盘内整理包布。取用无菌溶液法:核对瓶签,检查溶液拉开输液瓶拉环盖注射器抽取溶液将溶液推入无菌碗内消毒瓶口并贴瓶口贴或用无菌纱布盖好注明开瓶时间及责任者(已打开的溶液24小时内有效)。无菌容器使用法:检查无菌容器打开容器,盖的内面朝上持无菌容器时手指不可触及容器的边缘及内
7、面用无菌持物钳取出无菌物品将容器盖严。戴无菌手套法:戴手套:检查手套的号码、有效使用期及包装袋有无潮湿、破损打开手套袋两手同时掀开手套开口处,分别捏住两只手套的翻折部分,取出手套将两手套五指对准先戴一只手,再以戴好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只手套的反摺面内,同法戴好调整手套位置。脱手套:一手捏住另一手的手套口外面翻转脱下已脱手套的手伸入另一只手套内将其脱下将手套的里面翻套在外面将用过的手套放医用垃圾袋内备处理。【评价】1、操作准确、轻巧、熟练,物品放置合理,不影响操作。2、注明开包、开瓶、铺盘日期及时间。3、无菌观念强,手臂未跨越无菌区,操作过程无污染。【注意事项】1、开包后的无菌包和开封后的无菌溶液
8、有效期均为24小时,无菌盘有效期限不超过4小时。2、无菌持物钳取时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及溶液以上的容器内壁。使用时应保持钳端向下,不可倒转向上,用后立即放入容器中。如到远处夹取物品时,无菌持物钳应连同容器一并搬移,就地取出使用。无菌持物钳只能用于夹取无菌物品,不能用于换药和消毒皮肤。无菌持物钳及无菌容器,应每4小时更换一次,疑有污染时及时更换。3、使用无菌瓶内的溶液时,不可将无菌敷料堵塞瓶口倾倒无菌溶液,或直接伸入溶液瓶内蘸取,以免污染剩余的溶液。4、无菌包内物品不慎污染或无菌包浸湿,外界微生物可渗入包内,造成污染,需重新消毒。5、戴手套时应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外面,而戴手套的手则不可触
9、及未戴手套的手或另一手套的里面。戴手套后如发现破裂,应立即更换。脱手套时,须将手套口翻转向下,不可用力强拉手套边缘或手指部分,以免损坏。无菌技术操作评分标准项目技术操作要求分值扣分及原因实际得分准备 质量标准10分评估:操作环境清洁、整洁、干燥2护士:仪表端庄、服装整洁2洗手:卷衣袖至肘上,取表、戴口罩3准备:备齐用物、放置合理3操作流程质量标准70分1、无菌持物钳的使用(1)无菌持物钳在有效日期,包布无破损、潮湿,取用持物钳时只能接触缸内壁及无菌持物钳钳柄4(2)取放无菌持物钳时,应将盖打开,钳端闭合2(3)无菌持物钳用后,立即放回容器中2(4)使用过程中,保持钳端向下32、铺无菌盘(1)清
10、洁治疗盘及桌面1(2)查无菌包的名称,检查消毒有效期及责任者,包布有无潮湿、破损,查看包内外化学指示条有无变色3(3)将无菌巾双折铺于治疗盘上,上面一层向远端呈扇形折叠,开口边向外3(4)操作过程中,禁止跨越无菌区3(5)放入无菌物品后,上下层边缘对齐,开口处向上翻折两次,两侧边缘向下翻折一次2(6)注明铺盘时间及责任者23、无菌容器的使用(1)无菌容器密闭、检查消毒有效期2(2)打开无菌容器盖时,将盖内面向上3(3)取出无菌物品后,立即将容器盖盖严24、取用无菌溶液(1)核对瓶签上药名、剂量、浓度、有效期、瓶身有无破损、瓶口拉环有无松动、药物的澄清度3操作流程质量标准70分(2)用注射器抽取
11、溶液及推入无菌碗内,无污染(3)注射器按医用垃圾处理,针头丢弃于锐器盒内43(4)消毒瓶口、贴瓶口贴或无菌纱布及橡皮筋包盖瓶口,记录开瓶日期、时间及责任者45、无菌包的使用(1)查看无菌包的名称,检查消毒有效期,包布有无潮湿、破损,查看化学指示胶带及责任者2(2)将无菌包放在清洁、宽敞、干燥处2(3)外层包布用拇指和食指先揭开上角,再揭开左右两角,手不可触及包布的内面;内层包布使用无菌钳打开4(4)用无菌钳取出所需物品放在事先备好的无菌区域内2(5)注明开包日期及时间26、带无菌手套(1)检查无菌手套袋外包装有无破损及灭菌日期2(2)从手套袋内取手套时无污染3(3)带手套时手套外面不被污染2(
12、4)脱手套时,用带手套的手捏住另一手套腕部外面,翻转脱下,已脱下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手套内面,将其翻转脱下3(5)将手套丢弃于医用垃圾桶内2终末质量标准20分严格执行查对制度5无菌操作时无菌观念强,操作过程无污染(双臂保持在腰以上肩以下,不跨越无菌区;无菌持物钳钳尖向下,无菌物品及手套疑有污染立即更换等)10操作准确、轻巧、熟练、节力,物品放置合理、取放有序5合计100二、穿脱隔离衣技术操作规程【评估】1、隔离的环境条件及物品。2、患者的病情、需要隔离的种类。【准备】护士:着装符合要求。物品:隔离区内操作用品,刷手用品(刷子,肥皂或泡手消毒剂),长短合适、干燥、整洁的隔离衣一件。环境:清洁区、污
13、染区明确的隔离单位。【方法】取下手表 卷袖过肘 检查隔离衣 洗手。穿隔离衣:持衣领取下隔离衣 使清洁面向自己 将衣领两端向外折齐,露出肩袖内口 左手伸入袖内穿袖,露出左手 换左手持衣领穿右手 扎领口 扎袖口 将隔离衣一边渐向前拉,见到边缘则捏住 同法捏住另一侧边缘 在背后对齐边缘 向一侧折叠 系好腰带在腰前打结。脱隔离衣:解开腰带,在前面打一活结 解开两袖口 在肘部将部分衣袖塞入袖内 清洗消毒双手(六步法) 解开领口 右手伸入左侧衣袖里拉下袖口过手 用遮盖的左手握住右侧衣袖的外面,将右侧衣袖拉下过手 双手在袖内解开腰带结后从袖筒中退出 对齐衣边折成马蹄形 挂在衣架上 洗手。【评价】1、动作熟练
14、、准确。2、保持衣领清洁,扣领扣时、袖口不触及衣领。3、不污染清洁面、帽子及面部。4、隔离衣无破损,长短适宜,衣领盖住工作服。5、清洁区污染区的概念清楚,隔离衣挂放符合要求。【注意事项】1、隔离衣的长短要合适,须全部遮盖工作服,如有破洞,应补好后再穿。2、隔离衣每日更换,如有潮湿或污染,应立即更换。3、穿隔离衣过程中避免污染衣领和清洁面,始终保持衣领清洁。4、穿好隔离衣后,双臂保持在腰部以上,视线范围内;不得进入清洁区,避免接触清洁物品。5、消毒手时不能沾湿隔离衣,隔离衣也不可触及其他物品。6、脱下的隔离衣如挂在半污染区,清洁面向外;挂在污染区则污染面向外。【理论提问】1、穿脱隔离衣的目的?答
15、:保护工作人员和患者,防止病原微生物播散,避免交叉感染。穿脱隔离衣技术操作评分标准项目技术操作要求分值扣分及原因实际得分准备质量标准25分评估:隔离的环境条件及物品患者的病情、需要隔离的种类55 护士:仪表端庄,服装整洁卷衣袖至肘上取下手表、洗手,戴口罩符合要求检查隔离衣有无破损等完整性5332环境:清洁、安静、安全2操作流程质量标准60分拿取隔离衣、清洁面穿衣袖方法正确系领扣无污染扎袖口,无污染后襟对齐折叠方法正确,不污染工作服腰带打结方法正确解腰带、打结解袖口、塞袖,不污染消毒双手范围、方法、时间正确解衣领、无污染脱袖,双手退出脱衣方法正确挂衣方法正确456654365664终末质量标准1
16、5分动作熟练、准确动作熟练、准确保持衣领清洁,扣领扣时、袖口不触及衣领不污染清洁面、帽子及面部隔离衣无破损,长短适宜,衣领盖住工作服清洁面污染面的概念清楚,隔离衣挂放符合要求33333合计100三、皮内注射技术操作规程【评估】1、了解用药目的、浓度。2、患者身体状况、意识、配合程度。3、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4、患者局部皮肤状况。【准备】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物品:按医嘱备药,即刻盘(无菌盘、弯盘)、75%乙醇、棉签、消毒砂轮、瓶口贴、污物缸、锐器盒、1ml注射器、5ml注射器、0.1%盐酸肾上腺素注射针、快速手消毒液、治疗车。环境:清洁、整齐,符合无菌技术操作环境,光线照射好。体位:舒
17、适体位。【方法】处置、核对医嘱评估、与患者沟通检查药物名称、浓度、澄清度、有效期,根据不同注射目的采取不同操作。过敏试验:开启需配制的药瓶铝盖中央部分75%乙醇消毒或消锯消安瓿并掰开开启消毒0.9%氯化钠注射液封口按常规取注射器遵医嘱按皮试药液含量标准配制药物皮肤试验液(举例青霉素皮试液配置:将青霉素配置为1ml含20万u,取0.9%氯化钠注射液0.9ml+青霉素注射液0.1ml,1ml含2万u;取0.9%氯化钠注射液0.9ml+青霉素注射液0.1ml,1ml含2000u;取0.9%氯化钠注射液0.9ml+青霉素注射液0.1ml,1ml含200 u)再次核对医嘱放入即刻盘内携用物至床旁查姓名、
18、床号、床卡、手腕带,药物八对再次询问过敏史告知患者注射目的与注意事项安排舒适的体位(坐位或卧位)选择注射部位(前臂掌面13尺侧为注射区域,避开瘢痕和血管)消毒双手再次核对姓名75%乙醇消毒皮肤直径5cm,待干排气核对姓名后一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一手持注射器,示指固定针栓与皮肤呈5角刺入皮内(表皮与真皮之间)进针深度以整个针尖斜面进入皮内为宜(可由皮肤表面透视其针孔斜面)放平注射器固定针栓注入0.1ml,皮丘呈圆形隆起,皮肤苍白,毛孔变大迅速拔出针头勿按压嘱患者勿揉擦及覆盖注射部位再次查对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告知注意事项及看结果时间,注射针头弃于锐器盒内,注射器弃于医用垃圾袋内整理用物消毒双手记录
19、回治疗室按规定处理用物洗手。药物过敏试验20分钟后2人同时判断结果(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无红肿;阳性:局部皮丘红肿、发硬或有伪足,皮丘直径大于1cm)告知患者记录再次核对医嘱,在医嘱单上记录皮试结果,2人签名及时间;皮试阳性告知医生并在病历牌、治疗单、床卡上做(+)标识。预防接种:按医嘱抽取疫苗药液核对姓名、性别、年龄、疫苗名称、质量选择三角肌下缘为注射区域再次核对姓名75%乙醇消毒皮肤直径大于5cm,待干排气同上法进针缓慢注入药液迅速拔出针头干棉签轻压再次核对告知注意事项消毒双手记录整理用物(同上法)。【评价】1、告知到位,与患者沟通有效,患者及家属知晓告知内容。2、认真查对,严格无菌技术
20、操作。3、皮试药液剂量配制准确。4、注入部位、量准确,药物过敏试验皮丘明显。5、能正确判断皮试结果。6、特殊药物的皮试,按药物说明书要求观察结果。【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患者对皮试药物有过敏史,禁止做皮试。2、注射前准备好1:1000盐酸肾上腺素针、氧气等急救器材。3、做皮试勿用安尔碘消毒,告知患者勿揉擦及覆盖注射部位,以免影响观察皮试结果。4、注射后告知患者需观察20分钟,无不良反应方可离去。如患者有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皮疹等现象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5、皮试药液要现用现配,剂量要准确。【理论提问】1、皮内注射的目的。答:用于过敏试验、预防接种疫苗和局部麻醉。2、 药物
21、过敏试验如何判断阴性、阳性?答:药物过敏试验20分钟后经2人同时判断结果。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无红肿;阳性:局部皮丘红肿、发硬或有伪足,皮丘直径大于1cm。皮内注射技术操作评分标准项目技术操作要求分值扣分及原因实际得分准备质量标准20分评估:了解用药目的、浓度,患者身体状况、意识、配合状况,有无药物过敏史,局部皮肤状况10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2物品:备齐用物,放置合理3环境:清洁、光线适宜3体位:舒适2操作流程质量标准60分处理查对医嘱,严格检查药物质量配制药物(皮试液)剂量准确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查对床号、床卡、姓名、手腕带、药名,告知患者注射目的舒适体位选择注射部位消毒注射部位
22、皮肤排气,再次查对,进针推注药液拔针查对,告知注意事项消毒双手,记录时间,整理用物判断皮试结果(二人同时),告知结果医嘱单上记录、签字565636566444终末质量标准20分执行“三查八对”、无菌技术药物剂量准确,药物过敏试验皮丘符合要求沟通效果好,患者知晓告知内容776合计100四、皮下注射技术操作规程【评估】1、了解药物的浓度、剂量、目的。2、患者身体状况、意识、配合情况,有无药物过敏史。3、患者注射部位的皮肤情况,有无硬结等。4、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前要了解血糖及饮食进餐情况。【准备】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物品:按医嘱备药、无菌弯盘或即刻盘、根据评估选择适宜的注射器及针头、安而
23、碘、瓶口贴、棉签、快速手消毒液、污物缸、锐器盒、护理记录单、治疗车。预防接种时备0.1%盐酸肾上腺素。环境:清洁、安全,光线适宜。体位:舒适体位,保暖,选腹部等注射部位时保护隐私。【方法】 处理查对医嘱评估告知患者根据医嘱备药检查药液(药名、浓度、剂量、失效期、质量)消毒安瓿(手掰开)或密闭药瓶瓶塞抽吸药液抽取后注射器放置于无菌弯盘或即刻针盘内携用物至床旁查对患者床头卡、手腕带等呼唤姓名并告知注射目的药物名称配合方法,必要时遮挡患者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根据情况可选择上臂三角肌下缘、上臂外侧、腹部、后背、大腿外侧等部位观察局部皮肤及注射部位有无硬结安而碘消毒(进针点为圆心,直径大于5cm)待干再次
24、核对姓名排尽注射器内空气左手绷紧皮肤,过瘦者捏起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栓,使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进针迅速刺入皮下(进针深度为针梗2/3)左手放松抽回血无回血方可缓慢推注药液观察患者反应,询问感受用无菌棉签按压进针点快速拔针嘱患者按压2-3分钟再次核对注射针头放入锐器盒内注射器按规定弃于医用垃圾袋内整理衣物、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及健康教育整理用物消毒双手医嘱单签名记录回治疗室按规定处理各种物品洗手。【评价】1、执行“三查八对”,无菌技术原则。2、告知到位,与患者沟通好。3、药物剂量、注射部位准确。【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无菌操作原则。2、针头刺入角度不
25、宜超过45,以免刺入肌层,消瘦者可捏起局部组织,适当减少穿刺角度。3、凡对组织刺激性强的药物,不可用于皮下注射。【理论提问】1、 皮下注射的常用部位?答:上臂三角肌下缘、上臂外侧、大腿外侧、腹部、背部、脊柱两侧。皮下注射技术操作评分标准项目技术操作要求分值扣分及原因实际 得分 准备质量标准20分评估:药物的浓度、剂量、注射目的患者身体状况、意识、配合情况,有无药物过敏史注射部位的皮肤情况,如有无硬结等343 护士: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2物品:备齐用物,放置合理3环境:清洁、安全、光线适宜2体位:取舒适体位,保暖,保护隐私3操作流程质量标准 60 分处理医嘱,告知患者用药目的检查药物质量抽取药
26、液剂量正确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三查八对,告知患者舒适体位选择注射部位消毒注射部位皮肤再次查对排气,进针无回血,推注药液告知观察患者,询问感受拔针,告知注意事项及健康教育整理床单位,舒适卧位整理用物,消毒双手,记录55545334455543终末质量标准20分执行“三查八对”与患者沟通效果好操作熟练规范药物剂量准确,注射部位恰当5555 合计100五、肌内注射技术操作规程【评估】1、患者的意识、合作程度、心理状况。2、注射部位皮肤情况、药物性质、有无过敏史。3、环境是否清洁、舒适、安全。【准备】护士: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物品:药物、0.1%盐酸肾上腺素1支、安尓碘、棉签、消毒砂轮、快速手消毒液(
27、消毒擦手小毛巾)、消毒弯盘一套或有盖方盘一个、一次性注射器、治疗盘一个、污物缸、利器盒。环境:安静、整洁、舒适。体位: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方法】处理、核对医嘱备好用物安瓿按消毒、锯、消毒原则掰开正确抽吸药液放入消毒弯盘或消毒有盖方盘内将用物携至患者床旁核对,解释必要时关闭门窗,屏风遮挡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并暴露注射部位选择部位评估患者注射部位的皮肤消毒双手消毒皮肤(直径5cm )取一根棉签夹于左手无名指与小指之间右手拿起注射器,再次核对排尽空气左手拇指、食指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针头和注射部位呈直角,快速刺入肌肉内(针头的2/3,消瘦及小儿酌减)右手固定针栓,松开左手,抽动活
28、塞如无回血缓慢推注药液注射完毕,左手以棉签按压进针处,同时快速拔针再次核对后,注射器放于污物缸内整理床单元协助患者舒适卧位交代患者注意事项消毒双手回治疗室按消毒隔离要求处理用物洗手记录。【评价】1、熟练、轻巧,操作方法规范。2、熟悉过敏反应,疼痛休克等抢救程序。3、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4、与患者沟通语言恰当,态度和蔼。【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2、两种药物同时注射时,注意配伍禁忌。3、对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因其臀大肌尚未发育好,注射时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最好选择臀中肌和臀小肌注射。4、若针头折断,应先稳定患者情绪,并嘱咐患者保持原位不动,固定局部组
29、织,以防断针移位,同时尽快用无菌血管钳夹住断端取出;如断端全部埋入肌肉,应速请外科医生处理。5、对需长期注射者,应交替更换注射部位,并选用细长针头,以避免或减少硬结的发生。如因长期多次注射出现局部硬结时,可采用热敷、理疗等方法予以处理。【理论提问】 1、肌内注射的十字法、联线法如何定位?答:(1) “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侧或右侧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将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并避开内角(从髂后上棘至大转子连线)即为注射区。(2)联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上1/3处为注射部位。2、肌内注射取侧卧位时,你怎样协助病人使之臀部肌肉放松?答:为使臀部肌肉松弛,注射时
30、侧卧位可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3、肌内注射时为何针梗不能全部刺入?答:肌内注射时一般进针约2.53cm(针头的2/3、消瘦者及病儿酌减)。切勿将针梗全部刺入,以防针梗从衔接处折断。4、婴幼儿肌内注射为何常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应如何定位?答:2岁以下的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因幼儿在未能独自走路前,其臀部肌肉一般发育不好,臀大肌注射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故应选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有两种:(1)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这样髂嵴、食指、中指便构成一个三角形,注射部位在食指和中指构成的内角。此处血管、神经较少,且脂肪组织也较薄,故目前使用日趋广泛。(2)以髂前上棘外侧三
31、横指处(以病人自己手指宽度为标准)。 肌内注射技术操作评分标准项目技术操作要求分值扣分及原因实际得分准备质量标准20分评估:患者病情、心理状态、合作程度、环境清洁、舒适、安全、遮挡患者注射部位、药物性质55护士:仪表端庄,服装整洁洗手、戴口罩32准备:备齐用物和抢救药品2体位:体位正确,注意保暖3操作流程质量标准60分处置、核对医嘱(三查八对一注意)准确检查药物及灭菌物品安瓿(药瓶)消毒、锯、消毒、掰开方法正确抽吸药液剂量正确,无污染(抽吸药液放入无菌盘内)注射前,再次核对正确选择注射部位消毒皮肤范围方法正确排气手法正确进针角度、深度适宜注射前抽回血,注药速度适宜密切观察并询问患者反应拔针,按
32、压针眼符合规范再次查对整理治疗车,用物处置符合规范协助患者恢复卧位,洗手,记录签字444464464443333终末质量标准20分熟练、轻巧,操作方法规范熟悉过敏反应,疼痛休克等抢救程序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与患者沟通语言恰当,态度和蔼5555合计100六、静脉注射技术操作规程【评估】1、患者病情、年龄、意识状态及药物过敏史。2、患者的合作程度、心理状态及自理能力。3、患者穿刺部位的皮肤及静脉情况。4、所注射的药物性质、作用、不良反应及对血管的影响程度。5、环境是否清洁、舒适、安全。【准备】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物品:治疗车上层:治疗盘一个、药液、消毒有盖方盘一个或弯盘一套、安尔碘
33、、棉签、无菌纱布(独立包装)、输液贴、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头皮针2颗、止血带、消毒砂轮、小垫枕、擦手纸、肾上腺素及注射器、污物缸、锐器盒、治疗本、快速手消毒液。治疗车下层:医用垃圾袋、盛有0.1%消毒灵溶液桶。环境:安静、整洁、舒适。体位: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方法】处置、核对医嘱评估洗手戴口罩备好用物查对安瓿按锯消原则掰开正确抽吸药液再次查对套上安瓿放入消毒有盖方盘或消毒弯盘内。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解释选择血管垫好小垫枕及擦手纸消毒双手扎止血带消毒皮肤(直径5cm) 准备输液帖取药液核对接头皮针排尽空气穿刺前再次核对嘱患者握拳左手绷紧穿刺处下端皮肤,右手持针20角进针见回血再进针少
34、许松止血带嘱患者松拳贴输液贴缓慢注入药物,观察注射局部及患者反应注射毕快速拔针按压穿刺点同时交代注意事项再次核对针头、安瓿弃于锐器盒,针筒、擦手纸放入医疗垃圾筒整理床单元消毒双手记录回治疗室按消毒隔离要求处置用物洗手、脱口罩。【评价】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2、操作熟练、轻巧、规范。3、患者痛感较小,体现以病人为中心。4、注射速度、剂量准确。5、与患者沟通语言文明,态度和蔼。【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三查八对。2、需长期静脉给药者,注意保护血管,应从远心端至近心端选择血管穿刺,避开关节及静脉窦。3、如穿刺失败,需重新更换穿刺部位及针头。4、根据病情、年龄及药物性质,掌握推注
35、药物的速度并观察注射局部及病人反应。5、对组织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应当防止药物外溢至组织发生坏死。【理论提问】1、常用静脉注射的部位有哪些?答:常用的有肘窝的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或腕部、手背、踝部、足背等处浅静脉。2、静脉注射失败的常见原因有哪些?答:(1)针头刺入静脉过少,针头斜面一半在血管外,回血断断续续,注药时溢出至皮下,皮肤隆起,病人局部疼痛。(2)针头刺入较深,斜面一半穿破对侧血管壁,见有回血,但推药不畅,部分药液溢出至深层组织。(3)针头刺入过深,穿透对侧血管壁,药物注入深部组织,有痛感没有回血,如只推注少量药液,局部不一定隆起。3、特殊病人的静脉穿刺要点有哪些?答:(1)肥
36、胖患者:肥胖者皮下脂肪较厚,静脉位置较深,不明显,但相对固定,注射时在摸清血管走向后由静脉上方进针,进针角度稍加大(3040角)。(2)水肿患者:可沿静脉解剖位置,用手按揉局部以驱散皮下水分,使静脉充分显露后再行穿刺。(3)脱水患者:血管充盈不良,穿刺困难。可作局部热敷、按摩,待血管充盈后再穿刺。(4)老年患者:老人皮下脂肪较少,静脉易滑动且脆性较大,针头难以刺入或易穿破血管对侧。注射时,可用手指分别固定穿刺段静脉上下两端,再沿静脉走向穿刺。静脉注射技术操作评分标准项目技术操作要求分值扣分及原因实际得分准备质量标准20分评估:患者病情、年龄、意识状态及药物过敏史患者的合作程度、心理状态及自理能
37、力患者局部皮肤组织及血管的情况所注射的药物性质、作用及不良反应3322护士:着装整洁,仪表端庄,洗手、戴口罩2物品:备齐物品,放置合理4环境:安静、整洁、光线适宜2体位:患者取舒适体位或平卧位2操作流程质量标准60分处置、核对医嘱及治疗卡检查药物及灭菌物品方法正确注射标签填写正确安瓿或药瓶消毒、打开方法正确抽吸药液的方法正确,无污染剂量准确,药液无浪费抽药后放置无菌盘中,不污染再次核对,选择穿刺静脉消毒皮肤范围、方法正确系止血带部位、方法正确排气方法正确,药液无浪费和污染穿刺一针见血(退一次扣2分)见回血后,及时松拳、松止血带固定方法正确注射速度适宜,拔针方法正确再次查对,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整
38、理用物、洗手记录5534533333353343 2终末质量标准20分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操作动作轻巧、准确、节力、规范患者痛感较小,体现以病人为中心正确掌握药液的注入速度、剂量准确与患者沟通语言文明,态度和蔼44444合计100七、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操作规程【评估】1.输液目的、药物作用、注意事项。2.患者病情、年龄、营养状况、意识状况、药物过敏史。3.心理状态及配合程度。4.穿刺部位的皮肤、血管及肢体活动情况。【准备】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物品:治疗盘、根据医嘱备输液药物、输液器、输液贴、注射器(根据药量选择)、压脉带、棉签、75%酒精、安尔碘、胶布、消毒砂轮、锐器盒
39、、排液缸、污物缸、手消液、治疗车、护理记录单、输液单、装污染压脉带的容器。环境:安全、整洁、光线适宜,适合无菌操作。体位:体位适宜,注意保暖。【方法】处置医嘱查对告知、评估患者洗手、戴口罩再次查对检查药物质量,“八对”贴输液标签开启封口用75%酒精消毒针头插入处按操作程序加药检查输液器质量、有效期取出连接管插入液体瓶(袋)中。输液:携用物至床旁,确认患者,查对患者床头卡、手腕带解释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手消挂输液瓶(袋)排尽输液器内空气选择静脉,扎压脉带(穿刺点上方6-8cm)嘱患者握拳手消用安尔碘棉签以穿刺点为中心环形消毒(直径5cm)撕开输液贴,取出,放于治疗盘内排尽头皮针内空气检查无气泡后,
40、关闭调节夹再次核对患者姓名去除针套与皮肤呈1530角进针见有回血后,再顺静脉走向进针少许松压脉带打开调节器嘱患者松拳用输液贴固定根据医嘱调节滴数取出压脉带放于污染容器内整理患者衣服及床单元,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手消记录告知注意事项放好呼叫器回治疗室正确处置用物洗手巡视并及时更换液体记录。拔针:输液完毕携治疗盘至患者床旁查对并解释松开固定针柄和头皮针延长管的胶布在快速拔针的同时,用覆盖针眼处的敷贴在穿刺点上方按压片刻直至不出血为止将头皮针弃于锐器盒中再次核对协助患者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手消记录回治疗室正确处置用物洗手。【评价】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2.操作规范、熟练,穿刺一针见血,输液贴固定符合要求。3.输液滴数符合医嘱及病情需要。4.与患者沟通并做相关健康教育,患者及家属知晓输液的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2.需长期静脉给药者,注意保护血管,根据药物性质、量选择合适的血管及头皮针,血管应由远心端到近心端选择;避开关节及静脉窦,不可在同一部位反复进行穿刺。3.根据医嘱、病情及药物性质严格控制输液速度。4.对昏迷、小儿等不合作患者应选用易固定部位的静脉,并以夹板固定肢体。5.根据病情及治疗原则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并根据治疗原则,按急、缓及药物半衰期等合理分配用药,并注意配伍禁忌。6.对于刺激性或特殊药物,应在确认针头已刺